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素水平对直立穗型水稻品种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宛 徐正进 +3 位作者 陈温福 李金泉 李磊鑫 张龙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12,共5页
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了两种氮素水平下直、弯穗型水稻品种的群体光合特性 ,结果表明 :参试的两个水稻品种群体光合速率(CAP)的生育期变化为单峰曲线 ,在籽粒灌浆期 ,直立穗型品种CAP下降幅度慢于弯曲穗型品种 ;增施氮肥可提高CAP,并延长其... 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了两种氮素水平下直、弯穗型水稻品种的群体光合特性 ,结果表明 :参试的两个水稻品种群体光合速率(CAP)的生育期变化为单峰曲线 ,在籽粒灌浆期 ,直立穗型品种CAP下降幅度慢于弯曲穗型品种 ;增施氮肥可提高CAP,并延长其高值持续期 ;直立穗型品种不同叶位单叶净光合速率(PN)最大值差异不明显 ,增施氮肥可延缓PN高值持续期 ,但对提高PN影响不大。于水稻开花期及乳熟期田间高氮区群体饲喂14CO2,测定结果表明 :直立穗型品种冠层中顶部三片叶的光合速率最高 ,其光合量占单株总光合量的87.4%;弯曲穗型品种测定结果与直立穗型品种相似。直立穗型品种抽穗后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比叶重、单株根伤流量和冠层生态条件大都优于弯曲穗型品种 ,这可能是直立穗型品种抽穗后CAP下降较缓慢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立穗品种 光合特性 群体 氮素水平 高产栽培
下载PDF
“常乐”稀土微肥对糯玉米冠层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波 任向东 +3 位作者 李秀龙 刘正 王歆 余海兵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8-494,共7页
在50,100,200,400,600,800 mg.kg-1浓度的"常乐"稀土微肥条件下,研究了其对糯玉米冠层叶的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玉米授粉后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增大幅度明显随常乐处理剂量的增... 在50,100,200,400,600,800 mg.kg-1浓度的"常乐"稀土微肥条件下,研究了其对糯玉米冠层叶的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玉米授粉后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增大幅度明显随常乐处理剂量的增大而呈规律性变化:即T1至T4处理不仅叶绿素含量呈现明显增大趋势,而当处理浓度为600 mg.L-1时叶绿素含量则表现下降,而且PSII的潜在活性(FV/F0)、光化学最大效率(FV/Fm)和量子效率(ΦPSII)亦表现出相似的规律;但PSII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P)则随常乐处理浓度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规律,优势明显并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尤其是400 mg.kg-1光合功能强,籽粒产量最高达16320.0 kg.hm-2。另外,授粉后的生育期也对鲜食糯玉米冠层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明显正效应,在授粉后16 d时,不同浓度"常乐"稀土微肥处理的鲜食糯玉米不同叶位叶光合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常乐”稀土微肥 叶绿素含量 荧光参数 籽粒产量
原文传递
日本落叶松冠层光合特性的空间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夏国威 孙晓梅 +1 位作者 陈东升 张守攻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1,共9页
【目的】研究日本落叶松冠层间光合特性的差异,揭示冠层光合特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为精确估算冠层生产力及构建冠层生产力模型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日本落叶松为研究材料,根据树冠长度,将树冠等分为8个层级,从上到下分别为第1~8层级... 【目的】研究日本落叶松冠层间光合特性的差异,揭示冠层光合特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为精确估算冠层生产力及构建冠层生产力模型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日本落叶松为研究材料,根据树冠长度,将树冠等分为8个层级,从上到下分别为第1~8层级,选择每一层级的南向一级侧枝作为光合测定枝条,测定每一枝条上针叶的光合日变化。【结果】多数冠层间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相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和水汽压亏缺均表现为单峰曲线,气孔导度从上午开始逐渐降低。随着冠层的升高,光合参数增加、比叶面积减小,而气温和水汽压亏缺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不同冠层间均差异显著( P <0.05)。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与相对冠高存在指数函数关系( R^2 ≥0.94),气温和水汽压亏缺与相对冠高存在一元二次函数关系(R^2 ≥0.79)。通径分析表明,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合有效辐射,而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影响较小。【结论】光合有效辐射和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分别是影响日本落叶松净光合速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净光合速率随冠层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而冠层底部净光合速率为负值,始终处于碳消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光合特性 冠层 空间变化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玉米光合特性和冠层微环境对密度和行株距配置的响应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宗培 薛佳欣 +1 位作者 李奔 王贵彦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9-186,共8页
适宜密度及行株距配置可构建合理的玉米群体和冠层结构,提高光合效率,系统分析玉米光合特性及冠层微环境对密度和行株距配置的响应机制,为华北平原玉米光温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密度6.75万株/hm^2(D1)和8.25万... 适宜密度及行株距配置可构建合理的玉米群体和冠层结构,提高光合效率,系统分析玉米光合特性及冠层微环境对密度和行株距配置的响应机制,为华北平原玉米光温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密度6.75万株/hm^2(D1)和8.25万株/hm^2(D2),副区为3种行株距配置:60cm等行距(H1)、宽窄行80cm+40cm(H2)、匀播(H3)38cm(行株距相同,D1)和34.5cm(行株距相同,D2)。结果表明:常规生产密度等行距(D1H1)种植和高密度宽窄行(D2H2)种植能形成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具有适宜的冠层温度、CO2浓度和相对湿度,能促进植株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净光合速率,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在常规密度等行距种植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密度至8.25万株/hm^2时,宽窄行种植方式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合特性 冠层微环境 密度 行株距配置 响应机制
原文传递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光合特性与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邬小春 苏文楠 +4 位作者 韩清芳 王兴义 孟祥萍 丁瑞霞 王子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92-1801,共10页
为探明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生理基础及群体光合效率,选用紧凑型品种‘郑单958’与半紧凑型品种‘强盛101’,设置6.75×104 hm^(-2)(D1)、8.25×104 hm^(-2)(D2)、9.75×104 hm^(-2)(D3)3个种植密度,研究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 为探明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生理基础及群体光合效率,选用紧凑型品种‘郑单958’与半紧凑型品种‘强盛101’,设置6.75×104 hm^(-2)(D1)、8.25×104 hm^(-2)(D2)、9.75×104 hm^(-2)(D3)3个种植密度,研究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特性、群体冠层特征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与产量(Y)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透光率(LT)、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PSⅡ实际量子产量(YE)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强盛101’的F_v/F_m和YE小于‘郑单958’,其他各项指标均大于‘郑单958’,在生育后期能够保持较大绿叶面积,利于有机物的积累。2个株型品种同一密度下的产量并无显著差异,同一品种不同密度下均是D1的产量显著低于D2和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株型 光合特性 冠层结构 产量
下载PDF
农用稀土对鲜食糯玉米群体的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余海兵 任向东 +2 位作者 刘正 王歆 王波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6,共6页
在CK和农用稀土T1、T2、T3、T4、T5的处理下,研究了其对鲜食糯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群体平均叶簇倾斜角、冠层内有效辐射、透光率、群体光合速率、植株形态特征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 mg.kg-1的农用稀土作用下,在授粉后各个生育... 在CK和农用稀土T1、T2、T3、T4、T5的处理下,研究了其对鲜食糯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群体平均叶簇倾斜角、冠层内有效辐射、透光率、群体光合速率、植株形态特征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 mg.kg-1的农用稀土作用下,在授粉后各个生育期的群体不同叶位叶面积指数都为最大;群体平均叶簇倾斜角最小,且与其它处理相比,呈现显著性;在授粉后18 d时,群体冠层内有效光合辐射达最大,差异显著;授粉后群体冠层内透光率随着生育期推进先上升后下降;群体光合速率差异不明显。鲜食糯玉米蒸煮品质总评分影响从大到小排列:T1=T3>CK>T2=T4>T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农用稀土 光合特性 蒸煮品质
原文传递
基于粗糙集的林木水分生理和冠层结构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同高 李丽冰 +2 位作者 张亨 许炼烽 陈红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37-1142,共6页
对广东省中山市30个乡土树种的冠层结构、水分生理及光合作用3种生态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自然饱和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率、叶面积指数和林下透光率均在各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自然饱和亏上升... 对广东省中山市30个乡土树种的冠层结构、水分生理及光合作用3种生态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自然饱和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率、叶面积指数和林下透光率均在各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自然饱和亏上升幅度为21.23%;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率和净光合速率三者的变化幅度分别为2.35 g·m-2·h-1、15.10 g·kg-1和7.96μmol·m-2·s-1;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二者的变化幅度分别为3.57 mol·m2·s-1·d-1和30.69%。自然饱和亏、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率、叶面积指数和林下透光率都对树种净光合速率有较大影响,重要性分别为0.23、0.20、0.13、0.06、0.06。基于粗糙集的林木水分生理和冠层结构特性指标对净光合速率的综合影响力得分排序为合果木(Paramichelia baillonii)>铁刀木(Cassia siamea)>黄桐(Endospermum chinense)>观光木(Michelia odora)>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大叶木莲(Manglietia megphylla)>双翼豆(Peltophorum pterocarpum)>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苦梓含笑(Michelia balansae)>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铁冬青(Ilex rotunda)>竹节树(Carallia brachiata)>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五月茶(Antidesma bunius)>显脉杜英(Elaeocarpus dubius)>白兰(Michelia alba)>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黄兰(Michelia champaca)>红花玉蕊(Barringtonia racemosa)>亮叶含笑(Michelia fulgens)>鱼木(Crateva formosensis)>二乔木兰(Magnolia soulangeana)>水翁(Cleistocalyx perculatus)>海南木莲(Manglietia hainanensis)>灰绒含笑(Michelia foveolat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生理 光合作用特性 冠层结构 粗糙集
下载PDF
不同品种芝麻冠层结构及其光合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宗渠 李长看 +3 位作者 徐芳芳 苗建利 曲金柱 雷志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0-1025,共6页
为解析芝麻群体冠层结构和功能特性,揭示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为芝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豫芝11'、‘郑芝98N09'和‘大粒杂'为供试品种,对其群体冠层结构参数、光合生理及产量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从初花... 为解析芝麻群体冠层结构和功能特性,揭示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为芝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豫芝11'、‘郑芝98N09'和‘大粒杂'为供试品种,对其群体冠层结构参数、光合生理及产量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从初花期到成熟期,‘大粒杂'的平均叶倾角(MLA)大于‘豫芝11'和‘郑芝98N09',‘大粒杂'的冠层开度(DIFN)始终高于其他2个品种;现蕾期到成熟期光合速率最高。相对于‘大粒杂'和‘郑芝98N09',‘豫芝11'在盛花期叶面积指数(LAD最高,冠层开度最小,利于光截获和光能利用。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测试的3个品种中,‘豫芝11'产量最高,‘大粒杂'虽然千粒质量较高,但因单株蒴数过少,产量显著低于‘豫芝11'和‘郑芝98N09'。本试验条件下,‘豫芝11'和‘郑芝98N09'冠层结构适宜、群体光分布合理,利于芝麻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光合特性 冠层结构 产量
下载PDF
天然更新红松苗针叶光合和解剖特性对不同郁闭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2
9
作者 苑淑媛 张鹏 沈海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14-2320,共7页
本研究以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郁闭度为0.2~0.3、0.4~0.6和0.7~0.9的天然次生林下5年生红松苗为对象,以全光环境(CK)下红松苗为对照,研究其针叶光合特性以及解剖结构对郁闭度变化的响应,探讨林下红松苗生长发育与林分光环境... 本研究以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郁闭度为0.2~0.3、0.4~0.6和0.7~0.9的天然次生林下5年生红松苗为对象,以全光环境(CK)下红松苗为对照,研究其针叶光合特性以及解剖结构对郁闭度变化的响应,探讨林下红松苗生长发育与林分光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红松苗耐荫性特征。结果表明:红松苗高和地径均随着郁闭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比叶面积随郁闭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不同郁闭度下红松苗总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序为:郁闭度0.4~0.6>CK>郁闭度0.7~0.9>郁闭度0.2~0.3。针叶光合有效辐射与红松的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红松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均随着郁闭度的增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气孔导度随郁闭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且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b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红松苗的气孔密度随着郁闭度的增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郁闭度为0.4~0.6时,红松苗的针叶横截面积、叶肉组织面积、木质部面积、韧皮部面积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红松苗在郁闭度0.4~0.6下光合作用较强,针叶解剖结构中各参数数值较高,红松苗能在此生境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也说明红松5年生苗需要一定的避荫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生物量 光合特性 针叶解剖结构 郁闭度
原文传递
DTA-6对套作大豆不同冠层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霄 杨浩 +3 位作者 巨维希 罗凯 谢建宇 雍太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2-370,共9页
【目的】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对大豆不同冠层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化控技术在大豆高产栽培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耐荫型大豆“南豆25”为材料,主因素为种植模式:单作(IS)、套... 【目的】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对大豆不同冠层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化控技术在大豆高产栽培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耐荫型大豆“南豆25”为材料,主因素为种植模式:单作(IS)、套作(SS),副因素为DTA-6浓度:0、20、40、60、80和100 mg/L,分别记为CK、D20、D40、D60、D80和D100,研究初花期叶面喷施DTA-6对大豆植株叶片数量、冠层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D40、D60处理对上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最为明显,套作模式分别较CK增加14.52%、15.81%,中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D20处理最高,下层叶片的则以CK最高。D20、D40处理对大豆不同冠层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以及中、下层叶片的气孔导度增加最为显著,D20处理较CK的P_(n)值提高。在叶片数量方面,以D40处理最高,套作模式较CK高12.87%。DTA-6通过改善套作大豆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合特性,增加了叶片数量以及叶绿素含量,使植株的干物质积累能力得到增强,单株产量提高,D40处理总干物质积累量较CK高24.20%,D40、D60处理产量分别较CK增加83.62%、116.83%。【结论】DTA-6提高中上层大豆叶面积,增强大豆叶片数含量;改善中上层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大豆花后物质积累与产量,在两种模式下均以D60处理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 DTA-6 光合特性 冠层
下载PDF
不同茶树品种光合特性与冠层指标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时雨 姚新转 +1 位作者 安海丽 吕立堂 《茶叶学报》 2022年第1期39-45,共7页
通过探究不同茶树品种的光合特性,为选育高光效茶树品种及优化栽培管理技术提供参考。以4个茶树品种(‘九龙袍’‘紫玫瑰’‘紫牡丹’‘梅占’)为研究对象,进行表型性状、光合特性以及冠层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4个茶树... 通过探究不同茶树品种的光合特性,为选育高光效茶树品种及优化栽培管理技术提供参考。以4个茶树品种(‘九龙袍’‘紫玫瑰’‘紫牡丹’‘梅占’)为研究对象,进行表型性状、光合特性以及冠层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4个茶树品种表型性状基本一致;4个茶树品种的蒸腾速率分别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气孔限制值与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梅占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冠层有效截获量始终高于其它品种,而净光合速率略低;紫牡丹的水分利用率高、蒸腾速率低且光能利用率最高,适宜在干旱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光照强度 光合特性 冠层指标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不同冠层光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振猛 李永涛 +3 位作者 魏海霞 王莉莉 刘德玺 杨庆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1,共7页
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的日变化,并对影响不同冠层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蜡人工林不同冠层叶片的光量子效率(α)表现为上冠层(U... 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的日变化,并对影响不同冠层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蜡人工林不同冠层叶片的光量子效率(α)表现为上冠层(U)>中冠层(M)>下冠层(L),最大光合速率(Pn_(max))、光饱和点(I_(sat))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而光补偿点(I_(c))变化相反,说明冠层越往上光适应范围越大;暗呼吸速率表现为冠层U>冠层L>冠层M。冠层U和冠层M的Pn呈双峰曲线变化,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首峰出现时间均为上午10时,次峰时间分别为14时和16时;冠层L表现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时。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不同冠层Pn主要受气孔导度(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分别表现为正向、负向影响,但不同冠层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且因子间存在互作效应。总之,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上冠层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和光合效率,这为白蜡人工林经营管理中改善其空间结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人工林 光合特征 冠层 光响应曲线 黄河三角洲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