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源性光敏反应的致敏药物及防治 被引量:17
1
作者 黄佳 杨莉 +1 位作者 赵志刚 梅升辉 《药品评价》 CAS 2014年第2期17-21,48,共6页
药源性光敏反应临床多见,按照发生机制可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导致光敏反应的药物种类很多,一些药物具有明确的临床证据。诊断为光敏反应后,去除过敏原和隔离紫外线是基本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光敏反应 光变态反应 光毒性反应 药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光敏性评价体外替代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华琛 淡墨 +1 位作者 刘丽 李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510-2515,共6页
光敏性包括光毒性和光致敏性,是一种由日光照射所引起的严重的皮肤损伤反应。近年来,药物所引发光敏性的报道日益增加,广泛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对药物的光敏性评价是药物临床前评价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药物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光敏性传... 光敏性包括光毒性和光致敏性,是一种由日光照射所引起的严重的皮肤损伤反应。近年来,药物所引发光敏性的报道日益增加,广泛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对药物的光敏性评价是药物临床前评价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药物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光敏性传统的评价方法多使用动物试验,随着3R原则和动物福利概念的提出,研究开发替代方法来评价药物的光敏性成为国内外研究的趋势。本文将探讨光毒性和光致敏的机制和检测方法,并对最新的体外替代试验方法作一综述,为药物临床前光敏性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性 光毒性 光致敏性 体外替代方法
原文传递
化妆品光刺激性和光致敏性的安全评价方法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蔡睿 何文丹 +2 位作者 唐颖 盘瑶 赵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88-592,共5页
阐述了光刺激和光致敏的定义、区别与联系,从光化学反应、细胞、组织和器官模型、动物和人体试验等不同水平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试验评价方法及进展,比较分析了各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并对目前化妆品皮肤光敏感研究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阐述了光刺激和光致敏的定义、区别与联系,从光化学反应、细胞、组织和器官模型、动物和人体试验等不同水平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试验评价方法及进展,比较分析了各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并对目前化妆品皮肤光敏感研究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光刺激性 光致敏性 安全评价方法
下载PDF
光-直接多肽反应试验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化学物光致敏性评价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瑞 马雪 +1 位作者 韩雨晴 盘瑶 《毒理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67-472,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光-直接多肽反应试验(photo-direct peptide reactivity assay,photo-DPRA)的化妆品原料光致敏性体外化学评价方法,并使用该方法筛选化妆品用化学防晒剂的光致敏性。方法将受试物与半胱氨酸多肽以1∶10的比例混合,在UVA光照... 目的建立基于光-直接多肽反应试验(photo-direct peptide reactivity assay,photo-DPRA)的化妆品原料光致敏性体外化学评价方法,并使用该方法筛选化妆品用化学防晒剂的光致敏性。方法将受试物与半胱氨酸多肽以1∶10的比例混合,在UVA光照(5 J/cm^(2))或避光处理后,再避光孵育24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并计算半胱氨酸多肽在光照和避光条件下的消耗率,依据半胱氨酸多肽预测模型进行光致敏性预测。结果建立的光-直接多肽反应试验能够准确区分出7种标准化学品的光致敏性,方法建立成功。使用该方法对12种化妆品用防晒剂的检测结果显示,苯基苯并咪唑磺酸被判定为具有光致敏性,其余11种防晒剂未见光致敏性。结论光-直接多肽反应可用于化妆品原料的光致敏性高通量初筛,为建立化妆品原料的光致敏性评价替代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敏性 化学防晒剂 光-直接多肽反应试验 半胱氨酸多肽
原文传递
溶剂对6-甲基香豆素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结果的影响
5
作者 耿雪 侯立静 +2 位作者 赵艳霞 魏霞 祝清芬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3年第5期93-96,97,157,共6页
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在本实验室建立化妆品新原料皮肤光变态反应检验方法,对阳性物质6-甲基香豆素适用溶剂进行筛选。分别采用乙醇、丙酮、乙醇和丙酮(体积比1∶1)、丙酮和麻油(体积比1∶1)4种溶剂对阳性物质6-甲基... 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在本实验室建立化妆品新原料皮肤光变态反应检验方法,对阳性物质6-甲基香豆素适用溶剂进行筛选。分别采用乙醇、丙酮、乙醇和丙酮(体积比1∶1)、丙酮和麻油(体积比1∶1)4种溶剂对阳性物质6-甲基香豆素进行了对比研究;按照建立的方法,对化妆品新原料N-乙酰神经酰胺进行了光致敏性评价。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100 mg/mL、光诱导体积0.1 mL、光激发体积0.02 mL试验条件下,4种溶剂中只有使用丙酮和麻油(体积比1∶1)溶剂配制6-甲基香豆素溶液致敏率符合阳性对照要求。用建立的方法检验N-乙酰神经酰胺未见光变态反应。综上,丙酮和麻油(体积比1∶1)溶剂作为阳性对照物6-甲基香豆素的溶剂,对化妆品新原料进行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 光变态反应 N-乙酰神经酰胺 化妆品新原料 溶剂
下载PDF
儿童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多器官功能衰竭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春苗 于辛酉 +2 位作者 陆彪 谢新宝 梁丽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4160-4164,共5页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是一种罕见病,其病因是患者体内基因突变(FECH基因)引起的亚铁螯合酶活性受损。本文通过回顾1例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的临床特点及...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是一种罕见病,其病因是患者体内基因突变(FECH基因)引起的亚铁螯合酶活性受损。本文通过回顾1例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对临床上反复曝光部位的皮疹,尤其伴有腹痛、肝损害时,应警惕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FECH基因检测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卟啉病 红细胞生成性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腹痛 多器官功能衰竭 光变态反应 FECH基因
下载PDF
以细胞因子为研究指标的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华琛 王宇 +5 位作者 黄舒佳 姜华 董建欣 王庆利 刘丽 李波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和建立以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作为评价指标的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方法THP-1细胞分别与光致敏剂6-甲基香豆素(6-MC)和对氨基苯甲酸(PABA)、光致敏剂兼光刺激剂硫氯酚(bithionol)、光致敏兼皮肤致敏剂对苯二胺(PPD)和二苯甲酮(BP)... 目的研究和建立以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作为评价指标的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方法THP-1细胞分别与光致敏剂6-甲基香豆素(6-MC)和对氨基苯甲酸(PABA)、光致敏剂兼光刺激剂硫氯酚(bithionol)、光致敏兼皮肤致敏剂对苯二胺(PPD)和二苯甲酮(BP)、单纯皮肤致敏剂盐酸双氯苯双胍己烷(CHD)和二硝基氯苯(DNCB)、光刺激剂蒽(anthracene)和吖啶(acridine)、皮肤刺激剂月桂基磺酸钠(SDS)、阴性对照乳酸(LA)孵育24 h,与相应溶剂孵育作为对照组,经光照射(1.7 mW·cm^(−2),50 min)或避光处理后,细胞换液放入培养箱内继续培养5 h。光刺激剂需在正式光照射前进行预照射(在SOL 500人工太阳照射装置中照射30 min,然后避光放置15 min)处理。采用Luminex分析仪及多因子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P40、IL-12/P7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IL-18、IL-4和IL-13水平的改变,确定光致敏相关特异性细胞因子,建立相应的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结果光致敏剂与THP-1细胞孵育并经光照后,与未照射组比较,细胞裂解液+上清液中IL-8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IL-8的增加幅度最大,光致敏剂6-MC、PABA、PPD和硫氯酚照射与未照射组的IL-8水平比值均大于10,TNF-α水平比值均大于1.5。光刺激剂吖啶和蒽细胞模型经过光直接照射后,IL-8水平是未照射组的10倍以上,TNF-α水平是未照射组的1.5倍以上;经过预照射处理后,其照射组与未照射组IL-8比值均下降到10以下,TNF-α比值均下降到1.5以下。皮肤致敏剂DNCB和CHD、皮肤刺激剂SDS、阴性对照LA和对照组,光照射与未照射组IL-8比值均小于10,TNF-α比值均小于1.5。结论在THP-1细胞模型中,IL-8和TNF-α对于评价化合物光致敏性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IL-8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敏 体外评价方法 THP-1细胞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以IL-8为评价指标的THP-1细胞光致敏评价方法的确定和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建欣 黄舒佳 +5 位作者 王宇 孙旭 赵华琛 祝清芬 刘丽 李波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10-19,共10页
目的确定并验证以白细胞介素-8(IL-8)作为评价指标的THP-1细胞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方法将THP-1细胞与19种光致敏剂、4种光刺激剂、2种皮肤致敏剂、1种皮肤刺激剂和阴性受试物分别孵育24 h,在光照射(1.7 mW·cm^(−2),50 min)或避光... 目的确定并验证以白细胞介素-8(IL-8)作为评价指标的THP-1细胞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方法将THP-1细胞与19种光致敏剂、4种光刺激剂、2种皮肤致敏剂、1种皮肤刺激剂和阴性受试物分别孵育24 h,在光照射(1.7 mW·cm^(−2),50 min)或避光处理后,细胞换液放入培养箱内继续培养5 h。光刺激剂需在正式光照射前进行预照射(光照30 min,然后避光15 min)处理。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技术测定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统计分析,进一步确定评价光致敏的细胞因子指标,并进行方法验证。结果与非照射组比较,13种光致敏剂均引起照射组THP-1细胞IL-8总含量显著增加(P<0.01),阿伏苯宗为非照射组的1148~2269倍,其余12种为非照射组的6.7~195.1倍;光刺激剂经光照射后也可引起细胞分泌IL-8显著增加(P<0.01),但经过预照射处理后,IL-8的含量相比直接照射组显著下降(P<0.01)。未经光照射条件下,皮肤致敏剂即可引起THP-1细胞分泌IL-8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光照后IL-8含量虽也较非照射组显著增加(P<0.01),但增加的幅度小于皮肤致敏剂本身引起IL-8变化的幅度。在光照条件下,皮肤刺激剂、阴性受试物均可引起细胞分泌IL-8较非照射组显著性增加(P<0.05),但增加的幅度较小,与对照组相似。以上受试物引起光照前后细胞TNF-α变化的幅度均与对照组相近。以IL-8为评价指标的THP-1细胞光致敏评价方法检测光致敏剂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是77.8%、100.0%、68.4%,并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确定了THP-1细胞光致敏评价方法的细胞因子标志物评价指标为IL-8,判定标准为:①UVA照射后THP-1细胞中IL-8含量比非照射组显著增加;②UVA照射组与非照射组IL-8含量比值≥6.5;③当上述两条均满足时,对受试物进行UVA预照射处理,预处理照射组IL-8的含量与直接照射组(未经预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敏 THP-1细胞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方法验证
原文传递
以CD54为评价指标的THP-1细胞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的确定和验证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建欣 黄舒佳 +5 位作者 王宇 姜华 赵华琛 祝清芬 刘丽 李波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20-29,共10页
目的确定并验证以细胞表面标志物CD54作为评价指标的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方法将THP-1细胞与多种光致敏剂、光刺激剂、皮肤致敏剂、皮肤刺激剂和阴性受试物分别孵育,在光照射或避光处理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面标志物CD54和CD86的... 目的确定并验证以细胞表面标志物CD54作为评价指标的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方法将THP-1细胞与多种光致敏剂、光刺激剂、皮肤致敏剂、皮肤刺激剂和阴性受试物分别孵育,在光照射或避光处理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面标志物CD54和CD86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分析,进一步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并对该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19种光致敏剂中有15种引起照射组THP-1细胞表达CD54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较非照射组显著增加(P<0.05、0.01),且照射组细胞表达CD54的相对荧光强度(RFI)值均在1.5以上。光刺激剂经光照射后也可引起细胞表达CD54的MFI显著增加(P<0.01),但经过预照射处理后,CD54的表达水平较直接照射组显著下降(P<0.01)。未经光照射条件下,皮肤致敏剂即可引起THP-1细胞表达CD54和CD86的MFI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光照后CD54的表达反而略有下降。在光照和避光条件下,皮肤刺激剂、阴性受试物(乳酸)均未引起细胞表达CD54或CD86的显著性变化。以CD54为评价指标的THP-1细胞光致敏评价方法检测光致敏剂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是85.2%、100%和78.9%,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确定了THP-1细胞光致敏评价方法的细胞表面标志物评价指标为CD54,判定标准为:(1)光照后THP-1细胞表达CD54的MFI较照射前显著性增加;(2)光照后THP-1细胞表达CD54的RFI≥1.5;(3)当上述条件均满足时,对受试物进行预照射处理,结果仍然满足前2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敏 THP-1细胞 CD54 CD86 平均荧光强度 相对荧光强度 方法学验证
原文传递
以细胞表面标志物为研究指标的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华琛 刘丽 李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8-417,共10页
目的:建立一种以细胞表面标志物作为评价指标的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方法:应用THP-1细胞,分别与光致敏剂、光刺激剂、皮肤致敏剂、皮肤刺激剂、阴性受试物等10余种受试物进行孵育,紫外照射和非照射条件下分别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54和C... 目的:建立一种以细胞表面标志物作为评价指标的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方法:应用THP-1细胞,分别与光致敏剂、光刺激剂、皮肤致敏剂、皮肤刺激剂、阴性受试物等10余种受试物进行孵育,紫外照射和非照射条件下分别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54和CD86的表达变化,确定合适的辐照强度、受试物剂量和光照后检测时间点,并确定评价光致敏的敏感指标和初步判定标准。结果:光致敏剂与THP-1细胞孵育并经紫外照射后,表达CD54的THP-1细胞百分比及平均荧光强度MFI比非照射组显著增加,相对荧光强度RFI在1. 4以上。光致敏剂未引起CD86表达的明显变化。其他受试物模型在照射前后CD54的MFI未见显著变化或变化程度明显低于光致敏剂。皮肤致敏剂引起的细胞表面标志物变化特点与光致敏剂明显不同。结论:THP-1细胞表面标志物CD54对于评价化合物光致敏性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应用细胞表面标志物进行光致敏性评价的体外方法,初步确定了评价指标和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敏 THP-1细胞 细胞表面标志物 平均/相对荧光强度
原文传递
光致敏性机制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建欣 刘丽 李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4-789,共6页
光致敏性是在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化合物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皮肤致敏作用,属于Ⅳ型超敏反应。近年来,药品、化妆品引发的皮肤光致敏性多有报道,对药品、化妆品进行光致敏性评价是其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项目之一,是其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 光致敏性是在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化合物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皮肤致敏作用,属于Ⅳ型超敏反应。近年来,药品、化妆品引发的皮肤光致敏性多有报道,对药品、化妆品进行光致敏性评价是其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项目之一,是其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本文将深入探讨化合物光致敏性机制、常见的光致敏剂、光致敏性体内评价方法、体外评价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为药品和化妆品非临床光致敏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敏性 光致敏剂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体内评价方法 体外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卫生纸中荧光增白剂的光毒、光敏和致突变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仲伟鉴 董妙珠 +2 位作者 肖萍 李建敏 叶秀玲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11期521-523,共3页
目的 研究荧光增白剂的光毒、光敏和致突变性。方法 按照GB7919 - 87 中的光毒、光敏和Ames试验方法。结果 荧光增白剂的光毒、光敏和Ames 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本研究中的卫生纸荧光增白剂不具有光毒性和致突变... 目的 研究荧光增白剂的光毒、光敏和致突变性。方法 按照GB7919 - 87 中的光毒、光敏和Ames试验方法。结果 荧光增白剂的光毒、光敏和Ames 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本研究中的卫生纸荧光增白剂不具有光毒性和致突变性,也非光敏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突变性 AMES试验 阴性 光毒性 验方 研究 卫生纸 荧光增白剂
下载PDF
化妆品毒理学试验方法的标准比对(Ⅲ)
13
作者 谢珍 瞿霖吉 +4 位作者 桑晶 张劲松 张霄鹏 何立成 匡荣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7-961,共5页
中国已成为全球化妆品第二大消费市场,化妆品行业的飞速发展要求其监管管理和标准法规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本文对毒理学试验方法中的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皮肤光毒性试验和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的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进行梳理和比对,分... 中国已成为全球化妆品第二大消费市场,化妆品行业的飞速发展要求其监管管理和标准法规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本文对毒理学试验方法中的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皮肤光毒性试验和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的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进行梳理和比对,分析目前标准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皮肤光毒性试验 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 标准比对
原文传递
犊牛感光过敏的诊断与病因分析
14
作者 徐熙亮 郭爽 《中国乳业》 2021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近年来,规模化奶牛场常中有犊牛发生感光过敏,且犊牛发病率占有较高的比例。经过调查分析,发病犊牛大多在1月龄内,还属于未断奶阶段,病灶发生在无色素沉着皮肤或无毛皮肤区域,表现为脱毛、脱屑、充血、水肿、渗出、结痂等病理变化。犊... 近年来,规模化奶牛场常中有犊牛发生感光过敏,且犊牛发病率占有较高的比例。经过调查分析,发病犊牛大多在1月龄内,还属于未断奶阶段,病灶发生在无色素沉着皮肤或无毛皮肤区域,表现为脱毛、脱屑、充血、水肿、渗出、结痂等病理变化。犊牛发生感光过敏前曾有过腹泻、高烧、气喘等病症,使用过注射用头孢噻呋、恩诺沙星注射液、磺胺类药物、土霉素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等药品,且有适当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最终确诊为药源性感光过敏,分析具体原因是使用了致光过敏的药物,且用药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因此,要科学去除致犊牛感光过敏的因素,提高犊牛期的科学用药水平,增强基层兽医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感光过敏 原发性感光过敏 肝源性感光过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