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9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除磷过程厌氧释磷的代谢机理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
36
1
作者
豆俊峰
罗固源
刘翔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64-1169,共6页
运用充分曝气后的好氧末端活性污泥进行了厌氧释磷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释磷过程中VSS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MLSS及灰分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当微生物体内的糖原耗尽时,会引起厌氧吸收HAc及释磷过程的中断.得出ΔρPΔρPHB、ΔρGLYΔρPH...
运用充分曝气后的好氧末端活性污泥进行了厌氧释磷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释磷过程中VSS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MLSS及灰分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当微生物体内的糖原耗尽时,会引起厌氧吸收HAc及释磷过程的中断.得出ΔρPΔρPHB、ΔρGLYΔρPHB、ΔρPΔCOD、ΔρPHBΔCOD各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48、0.50、0.44、0.92.通过对厌氧吸收HAc及释磷动力学过程进行模拟,得到QHAc,max为164mg·g-1·h-1,QP,max为69.9mg·g-1·h-1,KGYL为0.005,KCOD为3mg·L-1.ΔρPΔCOD与溶液中pH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且得到了二者之间的线性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厌氧释磷
代谢机理模型
糖原
聚磷颗粒
PHB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性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41
2
作者
崔婉莹
艾恒雨
+1 位作者
张世豪
魏金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210-4226,共17页
去除废水中过量的磷可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吸附除磷因具有能耗低、容量大、污染少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改性吸附剂则可在此基础上提高除磷的靶向性,拓宽操作条件,增大吸附容量。本文分析了改性硅酸盐类、改性金属氧化物类、改性固体废弃...
去除废水中过量的磷可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吸附除磷因具有能耗低、容量大、污染少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改性吸附剂则可在此基础上提高除磷的靶向性,拓宽操作条件,增大吸附容量。本文分析了改性硅酸盐类、改性金属氧化物类、改性固体废弃物类和聚合物类4类除磷吸附剂的改性方法和吸附性能。硅酸盐类吸附材料以及固体废弃物类材料除磷效果略差,但因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聚合物类吸附剂具有高吸附容量、高选择性,但价格昂贵。金属(氢)氧化物具有出色的磷酸盐吸附性能,且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这些化合物已被掺入到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和生物炭等材料中,进一步增强其吸附性能,并在工程材料应用中取得重大突破,主要包括磁性吸附剂和颗粒吸附剂。4类吸附剂的作用机理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吸附剂上的金属与磷酸盐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沉淀;另一种是酸性条件下吸附剂上的羟基质子化,使羟基带正电,质子化的羟基通过静电吸引使磷得以去除。通过对不同类别吸附剂的吸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将高分子技术运用到吸附剂制备过程中,开发同时具有较强解吸能力的改性吸附剂将成为除磷吸附剂研究的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改性
除磷
吸附机理
吸附容量
解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技术进展
被引量:
26
3
作者
蒋彬
吕锡武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3期74-77,共4页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一直是污水处理领域所关注的重点。笔者介绍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其相关进展,并从反应器和机理两方面介绍了几种高效、经济、实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关键词
脱氮除磷
机理
反应器
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性沸石湿地脱氮除磷效能及机制
被引量:
31
4
作者
吴鹏
陆爽君
+2 位作者
徐乐中
梁奇奇
沈耀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0-588,共9页
为明确改性沸石湿地对分散性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能,并探索其脱氮除磷机制,将改性沸石作为折流湿地填料层填料,应用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折流湿地(BFCW)组合工艺,为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新途径.结果表明,改性沸石湿地...
为明确改性沸石湿地对分散性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能,并探索其脱氮除磷机制,将改性沸石作为折流湿地填料层填料,应用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折流湿地(BFCW)组合工艺,为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新途径.结果表明,改性沸石湿地对氮磷去除良好且稳定,脱氮量和除磷量较沸石湿地分别增大1.8%和1倍多.湿地主要通过填料的吸附截留作用脱氮除磷,以Ca-P和Al-P为主要沉淀磷素形式,植物的泌氧和吸收作用有助于稳定出水水质.湿地前端和后端分别以填料的吸附截留作用和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为主要脱氮途径.改性过程对沸石磷素吸附沉淀性能的大幅提升是在多重途径的协同作用下实现的,湿地构型和植物根系的影响是造成相同区域填料氮磷截留量差异的主要原因.硝化作用强度的高低是改性沸石湿地脱氮效果及稳定性季节性波动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沸石
人工湿地
脱氮除磷
效能
机制
分散性农村生活污水
原文传递
海绵铁/微生物协同互促除磷研究
被引量:
25
5
作者
李杰
李文譞
+2 位作者
魏志勇
李鸯
王霞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24-127,共4页
通过小试验证了海绵铁与微生物之间存在协同互促除磷作用,采用中试考察了这种作用下对生活污水的除磷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生化反应可加速铁的电化学腐蚀过程,铁细菌则作为铁氧化的驱动力,强化Fe(Ⅱ)向Fe(Ⅲ)...
通过小试验证了海绵铁与微生物之间存在协同互促除磷作用,采用中试考察了这种作用下对生活污水的除磷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生化反应可加速铁的电化学腐蚀过程,铁细菌则作为铁氧化的驱动力,强化Fe(Ⅱ)向Fe(Ⅲ)的化学氧化过程,Fe(Ⅲ)的化学沉淀是除磷的主要形式,同时也存在聚磷菌的吸附除磷作用;生活污水在零价铁与活性污泥协同除磷作用下,最终出水TP可降至0.5 mg/L以下,这为现有污水处理厂除磷工艺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铁
铁细菌
除磷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生物法脱氮除磷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6
作者
徐洪斌
吕锡武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5-197,共3页
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在近些年来一直是水处理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文章对污水生物法脱氮除磷机理做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几种高效、经济、实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并评述了近年来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物处理
脱氮
除磷
污水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湿地除磷基质及其净化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7
作者
王纳川
付新喜
+3 位作者
陈永华
杨锦波
高巧芸
诸葛政东
《环境生态学》
2021年第2期53-61,共9页
基质作用是人工湿地系统除磷的主要机制,通过基质拦截吸附、络合沉淀等途径,实现人工湿地除磷目标,因此如何选用高效除磷功能的基质是提高人工湿地除磷力的关键。通过综述国内外在人工湿地中除磷基质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除磷基...
基质作用是人工湿地系统除磷的主要机制,通过基质拦截吸附、络合沉淀等途径,实现人工湿地除磷目标,因此如何选用高效除磷功能的基质是提高人工湿地除磷力的关键。通过综述国内外在人工湿地中除磷基质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除磷基质种类及其应用优势和限制条件,列举了代表性除磷基质种类,分析了基质除磷主要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为现阶段人工湿地除磷基质的选择与配置研究实践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除磷
除磷基质
除磷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污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概述
被引量:
7
8
作者
王振华
王增长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7期138-140,共3页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类型、特点及对污染物的净化机理,并探讨了这种工艺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氮磷去除
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硝酸盐对污水生物除磷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9
作者
杨莹莹
曾薇
+2 位作者
刘晶茹
李磊
王向东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593,共8页
亚硝酸盐作为生物硝化和反硝化的中间产物,存在于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中。对于生物强化除磷工艺亚硝酸盐既是电子受体用于反硝化除磷,同时又是抑制剂影响生物除磷过程。本文综述了聚磷菌在厌氧、好氧和缺氧环境中的代谢机理,在此基础...
亚硝酸盐作为生物硝化和反硝化的中间产物,存在于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中。对于生物强化除磷工艺亚硝酸盐既是电子受体用于反硝化除磷,同时又是抑制剂影响生物除磷过程。本文综述了聚磷菌在厌氧、好氧和缺氧环境中的代谢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好氧除磷和反硝化除磷两方面介绍了亚硝酸盐对污水生物除磷影响的研究,同时概述了亚硝酸盐对生物除磷的抑制机理,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个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亚硝酸盐
好氧除磷
反硝化除磷
抑制机理
原文传递
粉煤灰对水溶液中磷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
13
10
作者
周光红
项学敏
+1 位作者
李厚芬
周集体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00-2606,共7页
以粉煤灰为吸附剂去除溶液中的磷,考察了其吸附除P动力学特征、热力学特征以及溶液初始pH和粉煤灰投加量对吸附除P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除P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给定实验条件下,粉煤灰对P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随着初始P浓度从1...
以粉煤灰为吸附剂去除溶液中的磷,考察了其吸附除P动力学特征、热力学特征以及溶液初始pH和粉煤灰投加量对吸附除P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除P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给定实验条件下,粉煤灰对P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随着初始P浓度从10 mg/L升高到80 mg/L,平衡吸附量为0.46~2.44 mg P/g粉煤灰,吸附效率从92.2%降低至61.1%;对不同浓度的含P溶液,粉煤灰最适用量为0.6~1.5 g粉煤灰/mg P;相同反应条件下,当温度由25℃升高到45℃时,P初始吸附速率提高了3倍;粉煤灰对P的吸附过程能够较好地拟合Langmuir、Freundlich及D-R吸附等温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通过对吸附饱和的粉煤灰进行解析实验发现,初始P浓度较低(<50 mg/L)时,以化学吸附为主,而在初始P浓度较高(>80 mg/L)时,则以物理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除磷机理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原文传递
磁性龙虾壳吸附去除水中磷的特性
被引量:
14
11
作者
梁越敢
方涛
+5 位作者
李伟
鲍静
刘博
雒沛文
张浏
袁步先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28-1933,共6页
以四氧化三铁修饰的龙虾壳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中磷的吸附特性.结果显示:4g/L磁性龙虾壳吸附除磷效率最佳,低浓度的含磷废水(≤20mg/L)的吸附除磷效率达到91.6%以上,磁性龙虾壳吸附除磷适宜的pH值范围广,共存离子(Cl^-、SO_4^(2-)、NO_...
以四氧化三铁修饰的龙虾壳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中磷的吸附特性.结果显示:4g/L磁性龙虾壳吸附除磷效率最佳,低浓度的含磷废水(≤20mg/L)的吸附除磷效率达到91.6%以上,磁性龙虾壳吸附除磷适宜的pH值范围广,共存离子(Cl^-、SO_4^(2-)、NO_3^-和HCO_3^-)对磁性龙虾壳吸附除磷的影响很小,其中HCO_3^-有微弱的抑制效果.Freundlich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磷在磁性龙虾壳上的吸附行为,吸附过程很好地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分析表明磁性龙虾壳对磷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表明,磁性龙虾壳吸附除磷的主要机制是配位交换、静电作用和表面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龙虾壳
吸附
除磷
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湿地基质除磷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2
作者
刘波
陈玉成
王莉玮
《四川环境》
2008年第6期41-45,共5页
基质除磷被认为是人工湿地磷去除的主要方式,除磷效果不仅受基质自身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还受水力条件、磷负荷、pH值、季节、温度、有机负荷、溶解氧、干湿交替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较系统分析了湿地基质除磷的作用机理和基质除磷效率的...
基质除磷被认为是人工湿地磷去除的主要方式,除磷效果不仅受基质自身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还受水力条件、磷负荷、pH值、季节、温度、有机负荷、溶解氧、干湿交替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较系统分析了湿地基质除磷的作用机理和基质除磷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除磷
机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12
13
作者
崔晨
王伯铎
+1 位作者
张秋菊
郭娜
《地下水》
2011年第2期59-62,共4页
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效率低下,导致氮、磷去除率不达标,是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概述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分析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不足,并介绍了反硝化除磷、同时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几种生...
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效率低下,导致氮、磷去除率不达标,是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概述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分析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不足,并介绍了反硝化除磷、同时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几种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的原理与典型工艺。最后对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经济、高效、低能耗的可持续脱氮除磷工艺是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处理
脱氮除磷
新工艺
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2/N-SBR工艺短程反硝化除磷脱氮研究
被引量:
11
14
作者
李微
刘静
+2 位作者
孟海停
祝雷
傅金祥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2-67,共6页
以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双污泥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A2/N-SBR长期反硝化除磷脱氮的性能,考察了典型周期系统运行效果,并探讨短程反硝化聚磷菌代谢机制。结果表明:A2/N-SBR工艺长期稳定运行有机物去除及脱氮除磷性能良好;典型...
以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双污泥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A2/N-SBR长期反硝化除磷脱氮的性能,考察了典型周期系统运行效果,并探讨短程反硝化聚磷菌代谢机制。结果表明:A2/N-SBR工艺长期稳定运行有机物去除及脱氮除磷性能良好;典型周期内NO-2-N和TP出水浓度分别为0.53 mg/L和1.14 mg/L,TP去除率达88.8%;厌氧释磷阶段COD和胞内糖原浓度分别减少107.21 mg/L和76.81 mg/L,内碳源PHB含量增加150.88 mg/L,厌氧末期TP浓度是初始TP浓度的2.6倍,缺氧吸磷阶段TP和NO-2-N去除率分别为94%和96%。A2/N-SB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显著且稳定性强,短程反硝化聚磷菌吸磷反应的电子供体PHB的合成来自外碳源和糖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短程硝化
代谢机制
去除率
原文传递
污泥生物炭制备及其对磷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11
15
作者
梁宁
莫福金
+1 位作者
周街荣
王军正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4-179,共6页
以污水污泥、粉煤灰为原料,以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锌溶液为活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制备污泥生物炭,用于处理含磷废水。通过单因素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污泥生物炭对磷的去除效果,并探究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00℃制备的污泥生物炭具...
以污水污泥、粉煤灰为原料,以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锌溶液为活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制备污泥生物炭,用于处理含磷废水。通过单因素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污泥生物炭对磷的去除效果,并探究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00℃制备的污泥生物炭具有较好的除磷效果;扫描电镜(SEM)、比表面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原料和污泥生物炭表征结果显示,污泥生物炭煅烧前后的形貌及表面基团发生了显著改变,煅烧后样品的表面产生了较多微小空隙,比表面积增大,最高可达5.51 m~2/g;在磷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剂用量为16 g/L条件下,吸附在90 min达到平衡,磷的去除率高达93.73%;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及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最大饱和吸附量为9.615 mg/g;整个吸附过程ΔG~0<0、ΔH~0<0,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吸附过程除物理吸附外,同时涉及磷酸盐与吸附剂—OH或C—O共价键发生电子对配位作用,为物理-化学复合吸附;吸附剂第5次吸附为首次吸附量的85.74%,表现出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生物炭
磷去除率
吸附机理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湿地中磷的行为及其去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
9
16
作者
熊国祥
罗建中
冯爱坤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9期116-118,共3页
人工湿地中磷是通过基质、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作用击除的,其中基质对磷的吸附和沉淀是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方面。构筑两个以碎石和细砂为填料的人工湿地模拟单元,一个种上芦苇,另一个不种任何植物,研究湿地对磷的处理效果。前期试验表明...
人工湿地中磷是通过基质、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作用击除的,其中基质对磷的吸附和沉淀是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方面。构筑两个以碎石和细砂为填料的人工湿地模拟单元,一个种上芦苇,另一个不种任何植物,研究湿地对磷的处理效果。前期试验表明,种芦苇的湿地总磷去除率可以达到92%,其中,总磷的67.35%在湿地上部就得以去除,有相当一部分磷是由湿地中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协同作用加速去除的。最后对人工湿地除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物除磷
吸附
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硝化聚磷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7
作者
孙玲
钱雨荷
+1 位作者
张惠芳
张雁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4,共5页
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DNPAOs)兼具反硝化脱氮和除磷的性能,在节省能耗、减少污泥产生量的同时,解决了传统脱氮除磷过程中聚磷菌和反硝化菌碳源竞争的矛盾以及聚磷菌和硝化菌泥龄差异的矛盾。...
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DNPAOs)兼具反硝化脱氮和除磷的性能,在节省能耗、减少污泥产生量的同时,解决了传统脱氮除磷过程中聚磷菌和反硝化菌碳源竞争的矛盾以及聚磷菌和硝化菌泥龄差异的矛盾。总结了近几年DNPAOs种类,介绍了DNPAOs的除磷机理,并阐述了影响DNPAOs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除磷机制
碳源
氮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程硝化和反硝化除磷耦合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8
作者
缪新年
程诚
+3 位作者
朱琳
潘家成
刘文如
沈耀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6,24,共6页
短程硝化和反硝化除磷耦合工艺具有耗能低、节省碳源,污泥产率少等优势,如何优化调控该工艺,使其两者耦合协同,实现高效稳定运行是该工艺实际应用的难点。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工艺中,反硝化除磷功能菌的除磷机理以及EPS所起的除磷作用强...
短程硝化和反硝化除磷耦合工艺具有耗能低、节省碳源,污泥产率少等优势,如何优化调控该工艺,使其两者耦合协同,实现高效稳定运行是该工艺实际应用的难点。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工艺中,反硝化除磷功能菌的除磷机理以及EPS所起的除磷作用强弱存在差异。在整个耦合工艺运行过程中,pH.溶解氧.HRT以及硝化液回流比等的调控是否适宜,关系到耦合工艺的整体运行效果。基于已有研究报道,分析讨论了两者耦合的机理、反硝化除磷菌属、调控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反硝化除磷
耦合
机理
调控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渣对水体中磷的去除性能及机制解析
被引量:
8
19
作者
罗晓
张峻搏
+2 位作者
何磊
杨雪晶
吕鹏翼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24-2333,共10页
针对不同类型钢渣在除磷过程中存在的显著差异,以电炉渣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环境因素(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钢渣除磷的影响,验证了其对磷酸盐、焦磷酸盐及实际水体的除磷效果,联合采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EDS)、X射线荧光...
针对不同类型钢渣在除磷过程中存在的显著差异,以电炉渣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环境因素(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钢渣除磷的影响,验证了其对磷酸盐、焦磷酸盐及实际水体的除磷效果,联合采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技术探究其除磷机制,对比分析了钢渣与陶粒和沸石的除磷效率,并对钢渣除磷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吸附时间显著影响钢渣除磷效果,当吸附时间为30 min时钢渣对质量浓度范围为1~20 mg·L^(-1)的磷酸盐溶液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7%以上.温度对实验所用钢渣的除磷效果影响并不显著.钢渣对焦磷酸盐吸附能力弱于正磷酸盐,其对初始质量浓度为3 mg·L^(-1)的焦磷酸盐的去除率为82.45%.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钢渣除磷的主要机制为化学吸附并辅以物理吸附,Ca HPO_(4)·2H_(2)O为主要沉淀物质.钢渣对生物池出水和湿地系统中的磷素去除效果显著,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8.36%和93.33%.对比可知,钢渣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优于陶粒和沸石,其对PO_(4)3-的去除率分别为96%、40%和10%.钢渣浸出液中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地表水Ⅰ类标准要求,钢渣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除磷
吸附特征
机制
光谱分析
固废资源化
原文传递
反硝化除磷技术综述
被引量:
8
20
作者
邱立平
孙成江
+1 位作者
王嘉斌
谢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综述当前反硝化聚磷菌的生物学机理及其工艺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单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BCFS)和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DEPHAONOX和A2N),总结其运行特点,并从生物学、在线检测技术开发和工艺改造3个角度,对反硝化除磷技术未来研...
综述当前反硝化聚磷菌的生物学机理及其工艺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单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BCFS)和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DEPHAONOX和A2N),总结其运行特点,并从生物学、在线检测技术开发和工艺改造3个角度,对反硝化除磷技术未来研究重点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反硝化聚磷菌
生物学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除磷过程厌氧释磷的代谢机理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
36
1
作者
豆俊峰
罗固源
刘翔
机构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64-1169,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2004036261)~~
文摘
运用充分曝气后的好氧末端活性污泥进行了厌氧释磷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释磷过程中VSS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MLSS及灰分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当微生物体内的糖原耗尽时,会引起厌氧吸收HAc及释磷过程的中断.得出ΔρPΔρPHB、ΔρGLYΔρPHB、ΔρPΔCOD、ΔρPHBΔCOD各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48、0.50、0.44、0.92.通过对厌氧吸收HAc及释磷动力学过程进行模拟,得到QHAc,max为164mg·g-1·h-1,QP,max为69.9mg·g-1·h-1,KGYL为0.005,KCOD为3mg·L-1.ΔρPΔCOD与溶液中pH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且得到了二者之间的线性方程.
关键词
生物除磷
厌氧释磷
代谢机理模型
糖原
聚磷颗粒
PHB
Keywords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anaerobic
phosphorus
release
metabolic
mechanism
model
glycogen
polyphosphate
particle
PHB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性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41
2
作者
崔婉莹
艾恒雨
张世豪
魏金枝
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210-4226,共17页
基金
黑龙江省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19B026)。
文摘
去除废水中过量的磷可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吸附除磷因具有能耗低、容量大、污染少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改性吸附剂则可在此基础上提高除磷的靶向性,拓宽操作条件,增大吸附容量。本文分析了改性硅酸盐类、改性金属氧化物类、改性固体废弃物类和聚合物类4类除磷吸附剂的改性方法和吸附性能。硅酸盐类吸附材料以及固体废弃物类材料除磷效果略差,但因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聚合物类吸附剂具有高吸附容量、高选择性,但价格昂贵。金属(氢)氧化物具有出色的磷酸盐吸附性能,且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这些化合物已被掺入到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和生物炭等材料中,进一步增强其吸附性能,并在工程材料应用中取得重大突破,主要包括磁性吸附剂和颗粒吸附剂。4类吸附剂的作用机理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吸附剂上的金属与磷酸盐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沉淀;另一种是酸性条件下吸附剂上的羟基质子化,使羟基带正电,质子化的羟基通过静电吸引使磷得以去除。通过对不同类别吸附剂的吸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将高分子技术运用到吸附剂制备过程中,开发同时具有较强解吸能力的改性吸附剂将成为除磷吸附剂研究的新热点。
关键词
吸附剂
改性
除磷
吸附机理
吸附容量
解吸
Keywords
adsorbent
modification
phosphorus
removal
adsorption
mechanism
adsorptive
capacity
desorption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技术进展
被引量:
26
3
作者
蒋彬
吕锡武
机构
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3期74-77,共4页
文摘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一直是污水处理领域所关注的重点。笔者介绍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其相关进展,并从反应器和机理两方面介绍了几种高效、经济、实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关键词
脱氮除磷
机理
反应器
工艺
Keywords
denitrificati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mechanism
reactor
proces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性沸石湿地脱氮除磷效能及机制
被引量:
31
4
作者
吴鹏
陆爽君
徐乐中
梁奇奇
沈耀良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0-58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5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60356)
+5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2KJA610002)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KJB610013)
苏州市环保科技项目(B2013050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环境工程江苏省重点专业类项目
苏州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青年项目(XKQ201504)
文摘
为明确改性沸石湿地对分散性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能,并探索其脱氮除磷机制,将改性沸石作为折流湿地填料层填料,应用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折流湿地(BFCW)组合工艺,为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新途径.结果表明,改性沸石湿地对氮磷去除良好且稳定,脱氮量和除磷量较沸石湿地分别增大1.8%和1倍多.湿地主要通过填料的吸附截留作用脱氮除磷,以Ca-P和Al-P为主要沉淀磷素形式,植物的泌氧和吸收作用有助于稳定出水水质.湿地前端和后端分别以填料的吸附截留作用和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为主要脱氮途径.改性过程对沸石磷素吸附沉淀性能的大幅提升是在多重途径的协同作用下实现的,湿地构型和植物根系的影响是造成相同区域填料氮磷截留量差异的主要原因.硝化作用强度的高低是改性沸石湿地脱氮效果及稳定性季节性波动的主因.
关键词
改性沸石
人工湿地
脱氮除磷
效能
机制
分散性农村生活污水
Keywords
modified
zeolite
constructed
wetlan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mechanism
decentralized
rural
sewage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海绵铁/微生物协同互促除磷研究
被引量:
25
5
作者
李杰
李文譞
魏志勇
李鸯
王霞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24-12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68015)
文摘
通过小试验证了海绵铁与微生物之间存在协同互促除磷作用,采用中试考察了这种作用下对生活污水的除磷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生化反应可加速铁的电化学腐蚀过程,铁细菌则作为铁氧化的驱动力,强化Fe(Ⅱ)向Fe(Ⅲ)的化学氧化过程,Fe(Ⅲ)的化学沉淀是除磷的主要形式,同时也存在聚磷菌的吸附除磷作用;生活污水在零价铁与活性污泥协同除磷作用下,最终出水TP可降至0.5 mg/L以下,这为现有污水处理厂除磷工艺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海绵铁
铁细菌
除磷
作用机制
Keywords
sponge
iron
iron
bacteria
phosphorus
removal
mechanism
of
ac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生物法脱氮除磷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6
作者
徐洪斌
吕锡武
机构
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
出处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5-197,共3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BE2001035) 收稿日戡2003-03-20
修改稿日期:2003-11-20
文摘
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在近些年来一直是水处理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文章对污水生物法脱氮除磷机理做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几种高效、经济、实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并评述了近年来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物处理
脱氮
除磷
污水处理
Keywords
denitrificatio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mechanism
techniques
evolvement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湿地除磷基质及其净化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7
作者
王纳川
付新喜
陈永华
杨锦波
高巧芸
诸葛政东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生态学》
2021年第2期53-61,共9页
基金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q190114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科研启动基金(2019YJ040)资助。
文摘
基质作用是人工湿地系统除磷的主要机制,通过基质拦截吸附、络合沉淀等途径,实现人工湿地除磷目标,因此如何选用高效除磷功能的基质是提高人工湿地除磷力的关键。通过综述国内外在人工湿地中除磷基质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除磷基质种类及其应用优势和限制条件,列举了代表性除磷基质种类,分析了基质除磷主要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为现阶段人工湿地除磷基质的选择与配置研究实践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人工湿地
除磷
除磷基质
除磷机理
Keywords
Constructed
wetland
phosphorus
removal
phosphorus
removal
filler
phosphorus
removal
mechanism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污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概述
被引量:
7
8
作者
王振华
王增长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
出处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7期138-140,共3页
文摘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类型、特点及对污染物的净化机理,并探讨了这种工艺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氮磷去除
机理
Keywords
constructed
wetland
sewage
treatm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mechanism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硝酸盐对污水生物除磷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9
作者
杨莹莹
曾薇
刘晶茹
李磊
王向东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大连水产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59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878005)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No.20081D050150017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02005)
文摘
亚硝酸盐作为生物硝化和反硝化的中间产物,存在于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中。对于生物强化除磷工艺亚硝酸盐既是电子受体用于反硝化除磷,同时又是抑制剂影响生物除磷过程。本文综述了聚磷菌在厌氧、好氧和缺氧环境中的代谢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好氧除磷和反硝化除磷两方面介绍了亚硝酸盐对污水生物除磷影响的研究,同时概述了亚硝酸盐对生物除磷的抑制机理,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
生物除磷
亚硝酸盐
好氧除磷
反硝化除磷
抑制机理
Keywords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
Nitrite,
Aerobic
phosphorus
removal
,
Denitrifying
dephosphatation,
Inhibi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粉煤灰对水溶液中磷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
13
10
作者
周光红
项学敏
李厚芬
周集体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00-2606,共7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208-002)
文摘
以粉煤灰为吸附剂去除溶液中的磷,考察了其吸附除P动力学特征、热力学特征以及溶液初始pH和粉煤灰投加量对吸附除P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除P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给定实验条件下,粉煤灰对P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随着初始P浓度从10 mg/L升高到80 mg/L,平衡吸附量为0.46~2.44 mg P/g粉煤灰,吸附效率从92.2%降低至61.1%;对不同浓度的含P溶液,粉煤灰最适用量为0.6~1.5 g粉煤灰/mg P;相同反应条件下,当温度由25℃升高到45℃时,P初始吸附速率提高了3倍;粉煤灰对P的吸附过程能够较好地拟合Langmuir、Freundlich及D-R吸附等温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通过对吸附饱和的粉煤灰进行解析实验发现,初始P浓度较低(<50 mg/L)时,以化学吸附为主,而在初始P浓度较高(>80 mg/L)时,则以物理吸附为主。
关键词
粉煤灰
除磷机理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Keywords
fly
ash
phosphorus
removal
mechanism
physical
adsorption
chemical
adsorp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磁性龙虾壳吸附去除水中磷的特性
被引量:
14
11
作者
梁越敢
方涛
李伟
鲍静
刘博
雒沛文
张浏
袁步先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28-1933,共6页
基金
十三五巢湖水专项(2017ZX07603-004)
文摘
以四氧化三铁修饰的龙虾壳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中磷的吸附特性.结果显示:4g/L磁性龙虾壳吸附除磷效率最佳,低浓度的含磷废水(≤20mg/L)的吸附除磷效率达到91.6%以上,磁性龙虾壳吸附除磷适宜的pH值范围广,共存离子(Cl^-、SO_4^(2-)、NO_3^-和HCO_3^-)对磁性龙虾壳吸附除磷的影响很小,其中HCO_3^-有微弱的抑制效果.Freundlich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磷在磁性龙虾壳上的吸附行为,吸附过程很好地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分析表明磁性龙虾壳对磷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表明,磁性龙虾壳吸附除磷的主要机制是配位交换、静电作用和表面沉淀.
关键词
磁性龙虾壳
吸附
除磷
机理
Keywords
magnetic
modified-lobster
shell
adsorption
phosphorus
removal
mechanism
分类号
X13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湿地基质除磷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2
作者
刘波
陈玉成
王莉玮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农业环境监测站
出处
《四川环境》
2008年第6期41-45,共5页
文摘
基质除磷被认为是人工湿地磷去除的主要方式,除磷效果不仅受基质自身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还受水力条件、磷负荷、pH值、季节、温度、有机负荷、溶解氧、干湿交替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较系统分析了湿地基质除磷的作用机理和基质除磷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基质
除磷
机理
影响因素
Keywords
Substrates
phosphorus
removal
mechanism
influence
factor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12
13
作者
崔晨
王伯铎
张秋菊
郭娜
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出处
《地下水》
2011年第2期59-62,共4页
文摘
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效率低下,导致氮、磷去除率不达标,是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概述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分析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不足,并介绍了反硝化除磷、同时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几种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的原理与典型工艺。最后对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经济、高效、低能耗的可持续脱氮除磷工艺是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处理
脱氮除磷
新工艺
机理
Keywords
biological
dispos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advanced
process
mechanism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2/N-SBR工艺短程反硝化除磷脱氮研究
被引量:
11
14
作者
李微
刘静
孟海停
祝雷
傅金祥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2-67,共6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202-011)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501069)
+1 种基金
住房城乡建设部项目(2015K7007)
沈阳建筑大学学科涵育项目(XKHY-89)
文摘
以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双污泥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A2/N-SBR长期反硝化除磷脱氮的性能,考察了典型周期系统运行效果,并探讨短程反硝化聚磷菌代谢机制。结果表明:A2/N-SBR工艺长期稳定运行有机物去除及脱氮除磷性能良好;典型周期内NO-2-N和TP出水浓度分别为0.53 mg/L和1.14 mg/L,TP去除率达88.8%;厌氧释磷阶段COD和胞内糖原浓度分别减少107.21 mg/L和76.81 mg/L,内碳源PHB含量增加150.88 mg/L,厌氧末期TP浓度是初始TP浓度的2.6倍,缺氧吸磷阶段TP和NO-2-N去除率分别为94%和96%。A2/N-SB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显著且稳定性强,短程反硝化聚磷菌吸磷反应的电子供体PHB的合成来自外碳源和糖原。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短程硝化
代谢机制
去除率
Keywords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shortcut
nitrification
metabolic
mechanism
removal
efficienc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污泥生物炭制备及其对磷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11
15
作者
梁宁
莫福金
周街荣
王军正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出处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4-179,共6页
基金
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合同编号:桂科能1701K004)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8KY0242)。
文摘
以污水污泥、粉煤灰为原料,以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锌溶液为活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制备污泥生物炭,用于处理含磷废水。通过单因素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污泥生物炭对磷的去除效果,并探究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00℃制备的污泥生物炭具有较好的除磷效果;扫描电镜(SEM)、比表面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原料和污泥生物炭表征结果显示,污泥生物炭煅烧前后的形貌及表面基团发生了显著改变,煅烧后样品的表面产生了较多微小空隙,比表面积增大,最高可达5.51 m~2/g;在磷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剂用量为16 g/L条件下,吸附在90 min达到平衡,磷的去除率高达93.73%;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及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最大饱和吸附量为9.615 mg/g;整个吸附过程ΔG~0<0、ΔH~0<0,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吸附过程除物理吸附外,同时涉及磷酸盐与吸附剂—OH或C—O共价键发生电子对配位作用,为物理-化学复合吸附;吸附剂第5次吸附为首次吸附量的85.74%,表现出较好的再生性能。
关键词
污泥生物炭
磷去除率
吸附机理
动力学
热力学
Keywords
sludge
biochar
phosphorus
removal
rate
adsorption
mechanism
dynamics
thermodynamics
分类号
TQ127.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湿地中磷的行为及其去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
9
16
作者
熊国祥
罗建中
冯爱坤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9期116-118,共3页
文摘
人工湿地中磷是通过基质、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作用击除的,其中基质对磷的吸附和沉淀是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方面。构筑两个以碎石和细砂为填料的人工湿地模拟单元,一个种上芦苇,另一个不种任何植物,研究湿地对磷的处理效果。前期试验表明,种芦苇的湿地总磷去除率可以达到92%,其中,总磷的67.35%在湿地上部就得以去除,有相当一部分磷是由湿地中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协同作用加速去除的。最后对人工湿地除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物除磷
吸附
机理
Keywords
constructed
wetlan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absorp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硝化聚磷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7
作者
孙玲
钱雨荷
张惠芳
张雁秋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4,共5页
基金
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XZZD1316
XZZD1214)
+1 种基金
徐州工程学院校级课题(XKY2012216
XCX2014113)
文摘
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DNPAOs)兼具反硝化脱氮和除磷的性能,在节省能耗、减少污泥产生量的同时,解决了传统脱氮除磷过程中聚磷菌和反硝化菌碳源竞争的矛盾以及聚磷菌和硝化菌泥龄差异的矛盾。总结了近几年DNPAOs种类,介绍了DNPAOs的除磷机理,并阐述了影响DNPAOs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除磷机制
碳源
氮源
Keywords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DNPAOs)
phosphorus
removal
mechanism
carbon
nitrogen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程硝化和反硝化除磷耦合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8
作者
缪新年
程诚
朱琳
潘家成
刘文如
沈耀良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6,2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53)
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SJCX180869)。
文摘
短程硝化和反硝化除磷耦合工艺具有耗能低、节省碳源,污泥产率少等优势,如何优化调控该工艺,使其两者耦合协同,实现高效稳定运行是该工艺实际应用的难点。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工艺中,反硝化除磷功能菌的除磷机理以及EPS所起的除磷作用强弱存在差异。在整个耦合工艺运行过程中,pH.溶解氧.HRT以及硝化液回流比等的调控是否适宜,关系到耦合工艺的整体运行效果。基于已有研究报道,分析讨论了两者耦合的机理、反硝化除磷菌属、调控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
短程硝化
反硝化除磷
耦合
机理
调控因素
Keywords
short-cut
nitrification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coupling:
mechanism
regulatory
factor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渣对水体中磷的去除性能及机制解析
被引量:
8
19
作者
罗晓
张峻搏
何磊
杨雪晶
吕鹏翼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24-2333,共10页
基金
河北科技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181374)。
文摘
针对不同类型钢渣在除磷过程中存在的显著差异,以电炉渣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环境因素(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钢渣除磷的影响,验证了其对磷酸盐、焦磷酸盐及实际水体的除磷效果,联合采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技术探究其除磷机制,对比分析了钢渣与陶粒和沸石的除磷效率,并对钢渣除磷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吸附时间显著影响钢渣除磷效果,当吸附时间为30 min时钢渣对质量浓度范围为1~20 mg·L^(-1)的磷酸盐溶液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7%以上.温度对实验所用钢渣的除磷效果影响并不显著.钢渣对焦磷酸盐吸附能力弱于正磷酸盐,其对初始质量浓度为3 mg·L^(-1)的焦磷酸盐的去除率为82.45%.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钢渣除磷的主要机制为化学吸附并辅以物理吸附,Ca HPO_(4)·2H_(2)O为主要沉淀物质.钢渣对生物池出水和湿地系统中的磷素去除效果显著,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8.36%和93.33%.对比可知,钢渣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优于陶粒和沸石,其对PO_(4)3-的去除率分别为96%、40%和10%.钢渣浸出液中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地表水Ⅰ类标准要求,钢渣安全可靠.
关键词
钢渣
除磷
吸附特征
机制
光谱分析
固废资源化
Keywords
steel
slag
phosphorus
removal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mechanism
spectrum
analysis
solid
waste
recycling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反硝化除磷技术综述
被引量:
8
20
作者
邱立平
孙成江
王嘉斌
谢康
机构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225)
济南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201302079)
文摘
综述当前反硝化聚磷菌的生物学机理及其工艺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单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BCFS)和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DEPHAONOX和A2N),总结其运行特点,并从生物学、在线检测技术开发和工艺改造3个角度,对反硝化除磷技术未来研究重点方向作出展望。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反硝化聚磷菌
生物学机理
Keywords
denitrifying
and
phosphorus
removal
DPB
biological
mechanism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除磷过程厌氧释磷的代谢机理及其动力学分析
豆俊峰
罗固源
刘翔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改性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崔婉莹
艾恒雨
张世豪
魏金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技术进展
蒋彬
吕锡武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改性沸石湿地脱氮除磷效能及机制
吴鹏
陆爽君
徐乐中
梁奇奇
沈耀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1
原文传递
5
海绵铁/微生物协同互促除磷研究
李杰
李文譞
魏志勇
李鸯
王霞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5
原文传递
6
生物法脱氮除磷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徐洪斌
吕锡武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人工湿地除磷基质及其净化机理研究进展
王纳川
付新喜
陈永华
杨锦波
高巧芸
诸葛政东
《环境生态学》
2021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污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概述
王振华
王增长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亚硝酸盐对污水生物除磷影响的研究进展
杨莹莹
曾薇
刘晶茹
李磊
王向东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5
原文传递
10
粉煤灰对水溶液中磷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周光红
项学敏
李厚芬
周集体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3
原文传递
11
磁性龙虾壳吸附去除水中磷的特性
梁越敢
方涛
李伟
鲍静
刘博
雒沛文
张浏
袁步先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人工湿地基质除磷研究进展
刘波
陈玉成
王莉玮
《四川环境》
2008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的研究
崔晨
王伯铎
张秋菊
郭娜
《地下水》
2011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A^2/N-SBR工艺短程反硝化除磷脱氮研究
李微
刘静
孟海停
祝雷
傅金祥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原文传递
15
污泥生物炭制备及其对磷的吸附性能研究
梁宁
莫福金
周街荣
王军正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人工湿地中磷的行为及其去除方法研究
熊国祥
罗建中
冯爱坤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6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反硝化聚磷菌研究进展
孙玲
钱雨荷
张惠芳
张雁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短程硝化和反硝化除磷耦合工艺研究进展
缪新年
程诚
朱琳
潘家成
刘文如
沈耀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钢渣对水体中磷的去除性能及机制解析
罗晓
张峻搏
何磊
杨雪晶
吕鹏翼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原文传递
20
反硝化除磷技术综述
邱立平
孙成江
王嘉斌
谢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