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浪扰动对太湖底泥磷释放影响模拟 被引量:27
1
作者 丁艳青 朱广伟 +4 位作者 秦伯强 王永平 吴挺峰 申霞 洪大林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278,共6页
为揭示波浪扰动对湖泊底泥磷释放的影响,在波浪水槽中模拟了不同波高情况下扰动对水体、水土界面、底泥间隙水的磷、溶解氧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大波扰动下,沉积物大量悬浮,水体总磷随之增加,溶解性磷增加却不显著;波浪扰动显著增加了... 为揭示波浪扰动对湖泊底泥磷释放的影响,在波浪水槽中模拟了不同波高情况下扰动对水体、水土界面、底泥间隙水的磷、溶解氧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大波扰动下,沉积物大量悬浮,水体总磷随之增加,溶解性磷增加却不显著;波浪扰动显著增加了水体和沉积物界面的溶解氧浓度,并增加了溶解氧在沉积物的侵蚀深度;波浪扰动降低了沉积物表层10 cm内间隙水中的磷浓度,而10 cm以下沉积物中间隙水中磷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研究表明,波浪扰动可迅速增加水体中颗粒态的营养盐,但是对于溶解态营养盐,尤其是水体中活性磷浓度的影响,则受沉积物性质、水-沉积物间隙水磷浓度差,以及水-沉积物中氧含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波浪扰动 波浪水槽 磷释放 沉积物 反应活性磷 溶解氧
下载PDF
湖泊底泥释磷模型及其影响显著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智 刘亚丽 段秀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0,共6页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经综合治理其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主要负荷。为研究释磷模型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底泥释磷规律,进而采取适宜措施抑制磷释放,通过底泥正交模拟试验测定分析方...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经综合治理其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主要负荷。为研究释磷模型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底泥释磷规律,进而采取适宜措施抑制磷释放,通过底泥正交模拟试验测定分析方法,考察了环境因子(温度、pH值、溶解氧、水动力)对湖泊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磷释放的显著因素,各因素水平间有显著差异,影响因素显著性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溶解氧、温度、pH值、水动力。用多元回归得出双龙湖底泥平均释磷强度模型:R=0.396+0.0184[T]+0.0589[pH]-0.176[DO]+0.122[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湖 富营养化 内源污染 底泥 释磷 模型
下载PDF
湖泊底泥磷释放影响因素显著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智 刘亚丽 段秀举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19,共4页
通过底泥正交模拟实验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和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磷释放的显著因素,各因素水平间有显著差异;影响因素显著性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溶解氧、温度、pH值、水动力;提高双龙湖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是降低底泥磷释放的... 通过底泥正交模拟实验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和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磷释放的显著因素,各因素水平间有显著差异;影响因素显著性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溶解氧、温度、pH值、水动力;提高双龙湖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是降低底泥磷释放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湖 富营养化 内源污染 底泥 释磷
下载PDF
东洞庭湖底泥的释磷特性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士权 杨静 +4 位作者 谭万春 吴淑娟 聂小保 吴方同 杨轶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87-92,共6页
为了研究东洞庭湖底泥的释磷规律,考察了pH值、温度、溶解氧、扰动等环境因子对湖泊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体pH值在7左右时,上覆水体中磷浓度最小,降低或升高pH值都能使磷浓度增加;环境温度越高,上覆水体中磷浓度也越高,... 为了研究东洞庭湖底泥的释磷规律,考察了pH值、温度、溶解氧、扰动等环境因子对湖泊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体pH值在7左右时,上覆水体中磷浓度最小,降低或升高pH值都能使磷浓度增加;环境温度越高,上覆水体中磷浓度也越高,但变化趋势不明显;在相同条件下,厌氧环境时上覆水体中磷浓度是好氧时的5.56倍;而扰动对磷释放的影响仅是有限的短期效应.各影响因素中以溶解氧对底泥释磷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洞庭湖 底泥 释磷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湖泊内源磷的释放与富营养化的植物修复 被引量:6
5
作者 邢丽贞 王立鹏 +2 位作者 张志斌 张学杨 张帅 《四川环境》 2010年第3期71-76,共6页
阐述了磷形态的不同分类方法及磷的形态、水生生物、温度、pH值、溶解氧和扰动等因素对湖泊沉积层磷释放的影响,并对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湖泊的机理和影响植物修复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在加强控制外源污染的同时,因地制宜,选择... 阐述了磷形态的不同分类方法及磷的形态、水生生物、温度、pH值、溶解氧和扰动等因素对湖泊沉积层磷释放的影响,并对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湖泊的机理和影响植物修复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在加强控制外源污染的同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种类,对湖泊进行植物修复,逐步恢复湖泊的自然净化能力,可有效抑制湖泊富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污染 内源磷 植物修复 磷释放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一种高效溶磷解钾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心青 田杰伟 +3 位作者 马娜娜 蔡倩倩 王红霞 部丽群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8-13,共6页
为获得具有高效溶磷解钾能力的菌株,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番茄及其他大田根部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溶磷解钾作用的菌株,通过液体培养法进一步比较筛选菌株的溶磷解钾能力,选择溶磷解钾能力强的菌株进行ARTP诱变筛选,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 为获得具有高效溶磷解钾能力的菌株,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番茄及其他大田根部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溶磷解钾作用的菌株,通过液体培养法进一步比较筛选菌株的溶磷解钾能力,选择溶磷解钾能力强的菌株进行ARTP诱变筛选,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及BioLOG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及对照菌株进行比较,WB1菌株具有溶无机磷作用,Q1菌株具有溶有机磷作用,L4菌株具有解钾能力,并通过大田应用研究,获得了一种高效的溶磷、解钾微生物复合菌剂。综上,经鉴定确定菌株WB1为产酸克雷伯氏菌,Q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4为枯草芽孢杆菌,经试验验证上述菌株均是理想的菌肥生产用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克雷伯氏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溶磷 解钾 ARTP诱变
下载PDF
双龙湖底泥磷释放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智 刘亚丽 段秀举 《云南环境科学》 2006年第1期38-41,共4页
试验分析双龙湖典型污染层底泥总磷分布,研究不同环境因子(溶解氧、温度、pH、水动力)对底泥磷释放影响,计算出不同环境因子条件下磷释放强度,揭示双龙湖综合整治后主要内源污染———底泥不同环境条件下释磷规律,从而采取适宜措施保持... 试验分析双龙湖典型污染层底泥总磷分布,研究不同环境因子(溶解氧、温度、pH、水动力)对底泥磷释放影响,计算出不同环境因子条件下磷释放强度,揭示双龙湖综合整治后主要内源污染———底泥不同环境条件下释磷规律,从而采取适宜措施保持双龙湖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释磷 双龙湖
下载PDF
亚热带深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磷释放受控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苏玉萍 林佳 +2 位作者 林婉珍 吴筠 王家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65-1470,共6页
山仔水库是福建省福州市160万人口的第二饮用水源地,沉积物磷的释放影响着水库的水质。采用SMT法分析了山仔水库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在641.5~982.7kg·kg-1之间,铁/铝结合态磷和有机磷是沉积物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占总磷含量的70%~85... 山仔水库是福建省福州市160万人口的第二饮用水源地,沉积物磷的释放影响着水库的水质。采用SMT法分析了山仔水库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在641.5~982.7kg·kg-1之间,铁/铝结合态磷和有机磷是沉积物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占总磷含量的70%~85%左右。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山仔水库3个不同断面沉积物-水界面磷释放的受控因素。结果表明,pH值对磷释放速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溶解氧多少和温度的高低。碱性条件下沉积物释放磷强度大,厌氧条件下有利于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随着温度的升高,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强度随之增大。从空间上看,各断面磷释放速率的差异不明显。本研究可为该水库内源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水界面 磷释放 山仔水库 福建省
下载PDF
抚仙湖不同污染来源沉积物微生物解磷能力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苏争光 冯慕华 +4 位作者 宋媛媛 金星 马彦华 李勇 李文朝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91,共9页
以云南抚仙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污染来源沉积物微生物量、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和微生物解磷能力的垂向分布特征和水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抚仙湖各采样点沉积物微生物生物量与APA垂向分布趋势相似,总体上随着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微生... 以云南抚仙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污染来源沉积物微生物量、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和微生物解磷能力的垂向分布特征和水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抚仙湖各采样点沉积物微生物生物量与APA垂向分布趋势相似,总体上随着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微生物作用主要表现在表层.在空间分布上,富营养化星云湖以泄水为主的南岸隔河口微生物生物量和APA最高,其次为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主的北岸梁王河口和以磷矿开发为污染来源的北岸东大河口,再次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以自生有机污染为主的湖心和东岸老凹嘴,以自然水土流失为主的西岸尖山河口微生物生物量和APA最低.沉积物微生物生物量和APA体现了不同外源污染对抚仙湖各湖区的影响不同.抚仙湖沉积物微生物对有机磷和无机磷均有解磷能力,并且无机磷解磷能力大于有机磷.沉积物解无机磷细菌数量和APA决定了抚仙湖沉积物磷释放强度,造成了抚仙湖较高强度的内源磷污染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 磷释放 碱性磷酸酶活性 解磷细菌 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硅酸盐细菌的分离及溶磷、解钾和脱硅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传建 袁文功 +3 位作者 魏云林 张琦 林连兵 季秀玲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利用硅酸盐细菌分离培养基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红舍克铝土矿区分离出一株硅酸盐细菌YSHSK13,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的菌株;对其溶磷、解钾和脱硅活性的研究分析表明,... 利用硅酸盐细菌分离培养基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红舍克铝土矿区分离出一株硅酸盐细菌YSHSK13,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的菌株;对其溶磷、解钾和脱硅活性的研究分析表明,在溶磷、解钾和脱硅培养基中培养10 d和20 d后,可溶性硅、钾和磷的含量分别比典型标准硅酸盐细菌菌株增加3.16、1.77、1.04倍和4.48、2.24、2.08倍,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溶磷、解钾和脱硅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节杆菌属 脱硅 溶磷 解钾
下载PDF
生物除磷过程中PAOs胞内聚合物的变化规律研究
11
作者 杨靖新 龙北生 +2 位作者 刘红波 赵鹤 刘迅雷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3-66,93,共5页
采用SBR工艺,在系统稳定运行时,通过菌胶团染色、显微镜镜检的方法,考察了胞内聚β-羟基丁酸盐(PHB)以及聚磷酸盐(poly-P)在生物除磷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厌氧过程中,释磷的同时污泥菌胶团中poly-P颗粒大量减少,PHB颗粒被... 采用SBR工艺,在系统稳定运行时,通过菌胶团染色、显微镜镜检的方法,考察了胞内聚β-羟基丁酸盐(PHB)以及聚磷酸盐(poly-P)在生物除磷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厌氧过程中,释磷的同时污泥菌胶团中poly-P颗粒大量减少,PHB颗粒被大量合成并贮存于胞内;在好氧过程中,吸磷的同时胞内PHB颗粒含量减少,poly-P颗粒大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磷 吸磷 PHB POLY-P PAOS
下载PDF
磷矿粉的超微细活化及磷释放动态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赵夫涛 盖国胜 +3 位作者 井大炜 杨玉芬 董元杰 刘春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4-477,共4页
以无机、有机材料为活化剂,用振动磨湿法研磨和连续提取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活化剂对磷矿粉的超微细活化作用及磷素动态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添加活化剂能够显著提高磷矿粉的粉碎效率,缩短研磨时间。对磷矿粉进行超微细活化处理能显著提高... 以无机、有机材料为活化剂,用振动磨湿法研磨和连续提取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活化剂对磷矿粉的超微细活化作用及磷素动态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添加活化剂能够显著提高磷矿粉的粉碎效率,缩短研磨时间。对磷矿粉进行超微细活化处理能显著提高磷矿粉有效磷的含量,胶磷矿加入无机、有机活化剂和无机、有机活化剂并用的处理2h样品的有效磷含量是粗胶磷矿的1.82、1.86、1.83倍。2%柠檬酸连续浸提试验表明,各微细处理的胶磷矿6次累积磷总量分别是粗胶磷矿粉的1.90、1.86、1.64、1.6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粉 超微细 活化 有效磷含量 磷释放动态
下载PDF
淀山湖底泥氮、磷释放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苏丽丹 林卫青 +1 位作者 杨漪帆 朱永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5,39,共5页
水体中氮、磷含量是影响藻类生长的重要因子,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而底泥氮、磷释放是内源性氮、磷的重要组成。为了解城市浅水型湖泊中底泥氮、磷释放过程及其规律,根据淀山湖底泥状况,在湖的进水口2个采样点、湖中心1个采样点、... 水体中氮、磷含量是影响藻类生长的重要因子,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而底泥氮、磷释放是内源性氮、磷的重要组成。为了解城市浅水型湖泊中底泥氮、磷释放过程及其规律,根据淀山湖底泥状况,在湖的进水口2个采样点、湖中心1个采样点、湖的出水口1个采样点分别采集底泥,通过在室内模拟不同的温度、扰动、pH共3个环境因子,考察其对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研究浅水型湖泊水体中底泥氮、磷释放机制。结果表明,淀山湖底泥具有明显的TP释放特性;在不同采样点不同环境因子影响下底泥TN释放通量为-55.74^-2.98 mg/(m3.d),TP释放通量为0.21~26.39 mg/(m3.d)。温度会影响底泥的氮、磷释放,且温度越高,TN、TP释放通量越大;扰动上覆水会加快底泥氮、磷的释放,扰动越大,TN、TP释放通量越大;pH增大会加快底泥氮、磷的释放。淀山湖进水口底泥受污染较严重,在湖中心的底泥磷含量也相当高,在出水口的底泥受污染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城市浅水型湖泊 氮通量 磷通量 环境因子 释放规律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物候期土壤动物对凋落物氮和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文君 杨万勤 +2 位作者 谭波 刘瑞龙 吴福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探讨不同物候期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和P释放特征的影响,以期进一步认识凋落物分解与植物生长间的生态联系。【方法】以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人工林马尾松和柳杉及次生林香樟和麻栎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孔... 【目的】探讨不同物候期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和P释放特征的影响,以期进一步认识凋落物分解与植物生长间的生态联系。【方法】以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人工林马尾松和柳杉及次生林香樟和麻栎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孔径凋落物分解袋排除土壤动物的方法,于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按照凋落物自然分解过程在不同物候期(秋末落叶期、萌动期、展叶期、叶片成熟期、盛叶期和叶衰期)研究去除和不去除土壤动物条件下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和P的浓度、释放率以及释放速率特征。【结果】在第1年的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浓度在4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中均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土壤动物提高了叶片成熟期马尾松和香樟凋落物N浓度,但降低了柳杉和麻栎凋落物N浓度;4种凋落物P浓度在分解过程中以叶片成熟期和盛叶期达到最高值,除土壤动物显著影响叶片成熟期香樟P浓度外,对其他3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P浓度无显著影响;土壤动物显著影响凋落物N和P的释放过程,移除土壤动物条件下,4种凋落物N在展叶期表现为释放的过程,此后释放率持续下降,但4种凋落物P在展叶期和叶片成熟期表现为释放,盛叶期表现为富集,至叶衰期又表现为释放的过程;相对而言,允许土壤动物进入条件下,马尾松和香樟凋落物N和P在叶片成熟期表现为明显富集现象,而盛叶期表现为明显释放过程,柳杉和麻栎凋落物N和P却表现为叶片成熟期释放而盛叶期明显富集的过程;经过整个第1年的凋落物分解,土壤动物明显促进了柳杉和麻栎凋落物分解过程N的释放以及马尾松凋落物分解过程中P的释放,但土壤动物抑制马尾松和香樟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的释放,以及香樟、柳杉和麻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P的释放;相对于其他物候期,秋末落叶期和萌动期土壤动物抑制马尾松和香樟凋落物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凋落物分解 N和P释放 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淀山湖底泥氮磷释放通量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苏丽丹 林卫青 +1 位作者 杨漪帆 朱永青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97-201,共5页
水体中氮、磷元素的含量是影响藻类生长的重要因子,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而底泥氮、磷释放是内源性氮.磷的重要组成。为了解城市浅水型湖泊中底泥内源氮.磷释放过程及其规律,根据淀山湖底泥状况,在湖的进水口2个采样点,湖中... 水体中氮、磷元素的含量是影响藻类生长的重要因子,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而底泥氮、磷释放是内源性氮.磷的重要组成。为了解城市浅水型湖泊中底泥内源氮.磷释放过程及其规律,根据淀山湖底泥状况,在湖的进水口2个采样点,湖中1个采样点、湖的出水口1个采样点分别采集底泥,通过在室内模拟不同的pH值、温度、扰动3个环境因子对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研究浅水湖水体中底泥氮,磷释放因素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淀山湖底泥具有明显的TP释放特性;温度会影响底泥的氮、磷释放量.且温度越高,TN、TP释放通量越大;扰动上覆水体会加快底泥氮、磷的释放,扰动越大,氮、磷释放通量越大;PH升高会加快底泥氮、磷释放通量;淀山湖进水口处底泥污染较严重,湖中心的底泥磷含量也相当高,在出水口处的底泥受污染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城市浅水型湖泊 氮通量 磷通量 环境因子 释放规律
下载PDF
碳源对聚磷菌厌氧释磷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强 陈建平 卢龙 《江西科学》 2010年第5期614-617,共4页
论述了碳源种类和浓度对厌氧释磷过程的影响。由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诱发的磷酸盐释放一般都优于其它碳源,明确以乙酸为基质的相关生化机理模型从生物代谢和还原力供给方式方面的差异,VFAs以外的基质(葡萄糖,淀粉等)是... 论述了碳源种类和浓度对厌氧释磷过程的影响。由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诱发的磷酸盐释放一般都优于其它碳源,明确以乙酸为基质的相关生化机理模型从生物代谢和还原力供给方式方面的差异,VFAs以外的基质(葡萄糖,淀粉等)是否能释磷以及释磷作用机理还有待研究,聚糖菌的存在会抑制聚磷菌的作用。当有机负荷率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其不再是厌氧释磷的限制性因素。针对碳源对厌氧释磷影响因素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尽管很多研究者在该领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存在很多争议和无法解答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挥发性脂肪酸 厌氧释磷
下载PDF
湖泊水体溶解氧水平对内源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钱宝 刘凌 潘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96,共4页
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的大纵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原位培养法,在3种不同溶解氧水平下(自然状态、好氧状态和厌氧状态)对湖底底泥原位沉积柱进行了连续16 d的室内培养,研究浅水湖泊溶解氧水平对上覆水体可溶性磷酸盐(SRP)释放的影响。结... 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的大纵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原位培养法,在3种不同溶解氧水平下(自然状态、好氧状态和厌氧状态)对湖底底泥原位沉积柱进行了连续16 d的室内培养,研究浅水湖泊溶解氧水平对上覆水体可溶性磷酸盐(SRP)释放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同溶解氧条件下,上覆水体SRP含量有显著差异,厌氧条件下上覆水体SRP平均含量比自然条件下高7倍左右,而好氧条件下上覆水体则比自然条件下低了近80%。由此说明,与自然状态相比,厌氧条件能显著促进内源磷的释放,而好氧条件则会抑制这一过程,甚至出现磷吸附现象,好氧条件能降低上覆水中磷的含量,改善湖泊富营养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浅水湖泊 内源磷释放规律 原位培养实验 大纵湖 江苏省
下载PDF
磷矿粉复合保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尹秋英 范力仁 +3 位作者 沈上越 罗文君 李茂松 宋吉青 《矿物岩石》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35,共6页
研究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经部分酸化和无机材料改性处理的活化磷矿粉为主要添加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活化磷矿粉/PAA-AM复合保水材料。进而探讨活化磷矿粉添加量、中和... 研究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经部分酸化和无机材料改性处理的活化磷矿粉为主要添加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活化磷矿粉/PAA-AM复合保水材料。进而探讨活化磷矿粉添加量、中和度、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对复合保水剂吸液性能的影响。当中和度为70%、活化磷矿粉、交联剂、引发剂添加量分别为单体的45%,0.04%,0.5%时,所得复合保水材料吸蒸馏水、自来水、生理盐水倍率分别为390倍,200倍,62倍。通过释磷性能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可持续供磷性能、有利于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的缺磷状况。同时,还通过谱学分析(XRD和F-IR),探讨该复合材料的释磷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磷矿粉 磷矿粉复合保水材料 制备 吸水性能 释磷性能
下载PDF
FeCl_(3)改性火山石的磷吸附特征及其生物膜对底泥的氮磷控制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丹 唐静 +1 位作者 舒璟茜 陈朝琼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3-1489,共7页
低碳背景下,既具备高效磷吸附能力、又能固定化脱氮微生物菌群的环保材料在缓流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火山石为原料,筛选预处理方法,比较分析氯化铁改性、煅烧改性、复合改性后的磷吸附效果;采用SEM、BET、XRD、FTIR... 低碳背景下,既具备高效磷吸附能力、又能固定化脱氮微生物菌群的环保材料在缓流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火山石为原料,筛选预处理方法,比较分析氯化铁改性、煅烧改性、复合改性后的磷吸附效果;采用SEM、BET、XRD、FTIR表征技术,结合等温吸附曲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探索FeCl_(3)改性火山石的磷吸附机制;通过底泥培养试验,评价FeCl_(3)改性火山石生物膜对底泥氮磷释放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5%HCl预处理可提高火山石的总磷(TP)吸附率30%左右,FeCl_(3)改性和FeCl_(3)联合焙烧改性可使火山石的TP吸附效率达到95%以上.FeCl_(3)改性后,火山石比表面积增加,微孔体积减小,平均吸附孔径增大.Fe_(2)O_(3)颗粒负载于火山石表面,—OH活性增加,生成的多羟基产物促进磷絮凝沉降,提高吸附效率.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系数(R^(2))均大于0.9,最大吸附量为7.30 mg/g,表明FeCl_(3)改性火山石的磷吸附过程既存在单层吸附,也存在多层吸附.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于描述FeCl_(3)改性火山石的磷吸附动力学特征,R^(2)为0.96078.FeCl_(3)改性火山石生物膜覆盖底泥培养40 d,溶解性磷(SRP)在0.02-0.113 mg/L之间波动,浓度远远低于对照组,氨氮在培养周期内也远远低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FeCl_(3)改性显著提高了火山石的磷吸附效率,FeCl_(3)改性火山石生物膜覆盖能有效控制底泥氮磷的释放,但效果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石 总磷 改性 吸附 氮磷控制
原文传递
加热与加酸对污泥释磷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项学敏 卫志强 +2 位作者 周集体 王刃 杨凤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1-636,共6页
利用热和酸有助于微生物细胞破碎原理,对含磷污泥在不同温度(60、70、80、90℃),不同无机酸(H2SO4、HCl、HNO3)以及两者共同作用下的释磷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污泥释磷率提高,90℃下加热2... 利用热和酸有助于微生物细胞破碎原理,对含磷污泥在不同温度(60、70、80、90℃),不同无机酸(H2SO4、HCl、HNO3)以及两者共同作用下的释磷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污泥释磷率提高,90℃下加热2h,总磷(T-P)释放率为22.5%,明显比60℃下高.在加酸条件下,随着酸浓度提高,T-P释放率提高.在10%HCl反应条件下,污泥磷释放效果最好,释磷比率为52.2%;10%HzS0t条件下,释磷效果稍差,释磷率为46.0%;10%HNO3与前两者相比,释磷效果最差,释磷率为39.6%.加热和加酸条件下释磷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加酸比加热更有利于T-P释放.在热和酸联合作用下,污泥T-P释放效果更好.在90℃+2%HCl条件下经2h后,T—P释放率达到96.3%.显微镜观察显示仅仅加热对含磷污泥中微生物的细胞形态破坏得不彻底,但通过加热和加酸联合作用和反应后,微生物细胞被完全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释磷 磷回收 加热 酸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