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哲学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润珍 雷丽娟 +1 位作者 武杰 刘煊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孤子、混沌和分形理论为代表的非线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界的灵魂深处隐藏着一种非线性机制。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给事物的演化发展带来了真正的生机,它有时候看起来像是无理取闹或无中生有。从...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孤子、混沌和分形理论为代表的非线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界的灵魂深处隐藏着一种非线性机制。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给事物的演化发展带来了真正的生机,它有时候看起来像是无理取闹或无中生有。从哲学的层面来看,它是世界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前提,是将一元论和多元化相统一的一种方式,也是加深理解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有力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相互作用 哲学启示 持续发展 多元化 物质和意识
原文传递
论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哲学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伟 王金荣 《继续教育研究》 2006年第1期39-41,共3页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后现代思潮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凸显,这种思潮以批判的态度对现代主义教育观进行反思,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进而建构一种和谐发展的社会,这与成...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后现代思潮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凸显,这种思潮以批判的态度对现代主义教育观进行反思,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进而建构一种和谐发展的社会,这与成人教育的特点和目标不谋而和。后现代主义它特有的教育观点为研究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提供全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成人教育 哲学启示
下载PDF
《大众哲学》思想史意义论纲 被引量:3
3
作者 柴毅龙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对艾思奇《大众哲学》的研究过去多停留在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上。事实上,《大众哲学》的历史价值并非只具有一般哲学史或学术史的意义,而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思想史上的意义。由此观之,《大众哲学》在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 对艾思奇《大众哲学》的研究过去多停留在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上。事实上,《大众哲学》的历史价值并非只具有一般哲学史或学术史的意义,而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思想史上的意义。由此观之,《大众哲学》在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就具有一种深刻的观念变革作用。由此也可以见出《大众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之间的更为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思想史意义 哲学启蒙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下载PDF
资本·审美·艺术·垃圾:当代社会中“垃圾”的审美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勇真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140-144,共5页
垃圾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化意象,亦是了解当代社会秘密的一个重要通道。尤其在当代,垃圾问题不仅与生态问题密切相关,而且与资本及审美与艺术问题紧密关联。当代艺术,亦可说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拼贴、戏仿等艺术... 垃圾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化意象,亦是了解当代社会秘密的一个重要通道。尤其在当代,垃圾问题不仅与生态问题密切相关,而且与资本及审美与艺术问题紧密关联。当代艺术,亦可说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拼贴、戏仿等艺术手法实现了垃圾的艺术化。垃圾艺术表现了艺术对物性事物及日常生活的极大尊重,也表现了对庸常、卑贱,甚至无意义的尊重与救赎。垃圾艺术是一种对抗消费文化的反叙事,且暗含了对自由的隐秘渴求。垃圾是一切事物的必然命运和终极形式,也是现代性社会的重要文化征象。作为形而上学的垃圾人及垃圾文化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我们来说,提倡一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也许是明智的。精神垃圾如过量的信息、专制思想等,也应该和物质垃圾一样,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警惕。虽然垃圾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侵扰,但我们依然不期冀建造一个纯粹完美、绝对整洁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 资本 审美 时尚 艺术 哲学启示
下载PDF
哥白尼-牛顿时期的自然科学和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金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23-27,共5页
哥白尼-牛顿时期的自然科学状况和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状况告诉我们:自然科学要真正成为正确哲学的基础,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社会因素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存在和发展... 哥白尼-牛顿时期的自然科学状况和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状况告诉我们:自然科学要真正成为正确哲学的基础,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社会因素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白尼--牛顿时期 自然科学 18世纪 唯物主义
下载PDF
量子纠缠现象的历史性哲学启示——兼及因果描述的理论模型性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天恩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01,共6页
量子纠缠现象对传统哲学观念的更深层次搅动,不仅涉及定域性与非定域性甚至因果性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且深化了我们对概念规定本身性质的认识;不仅揭示了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性质,而且揭示了本体论描述方式的意义和局限。量子纠缠的哲学意... 量子纠缠现象对传统哲学观念的更深层次搅动,不仅涉及定域性与非定域性甚至因果性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且深化了我们对概念规定本身性质的认识;不仅揭示了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性质,而且揭示了本体论描述方式的意义和局限。量子纠缠的哲学意蕴是划时代的,它意味着本体论是整体性把握对象性关系的理论模型。其最终目的不是抽象普遍性终极追寻,而是为具体事物的认识提供不断合理化的整体观照。量子纠缠所涉因果性问题与因果描述模型密切相关。量子纠缠所表明的非定域性并不是量子领域本身的特性奇异,而是源于哲学理论的传统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纠缠 哲学启示 因果描述 非定域性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与国家利益博弈的哲学思考
7
作者 郭刚 侍晓倩 《阅江学刊》 2012年第3期23-27,共5页
当前,气候变化渐趋引起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并成为国家利益博弈的政治、经济焦点之一。各国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利益共享成为各国达成合作协议的基础和底线,也是国际立法操作性的砝码。若综合而前瞻性地看,气候问题的继续升级将打... 当前,气候变化渐趋引起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并成为国家利益博弈的政治、经济焦点之一。各国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利益共享成为各国达成合作协议的基础和底线,也是国际立法操作性的砝码。若综合而前瞻性地看,气候问题的继续升级将打破国家间政治冲突之壁垒,世界各国人士会更大程度地力促合作,趋向于"大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国家利益 博弈 哲学思考
下载PDF
君子之泽,未必五世而斩——范仲淹的家庭管理之道及其现代传播价值刍论
8
作者 祝涛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2年第1期74-82,227,共10页
北宋贤相范仲淹深得历代好评,其中一大原因是他的齐家成就相当罕见——突破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家庭兴衰周期律。深入探究可知,范仲淹一生不仅整合中国哲学各派的齐家理论形成极具智慧的治家思想,而且发挥才智创新开展了成效卓著... 北宋贤相范仲淹深得历代好评,其中一大原因是他的齐家成就相当罕见——突破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家庭兴衰周期律。深入探究可知,范仲淹一生不仅整合中国哲学各派的齐家理论形成极具智慧的治家思想,而且发挥才智创新开展了成效卓著的家庭管理。其自强起家、审慎成家、慈俭治家、义庄传家等理论和实践,令范氏家族历经千余年兴盛。基于此,本文认为,研讨并传播范仲淹的家庭管理之道,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不光有助于呈现范仲淹进德修业等起家、治家的高明智慧,还可推广其修福荫后等兴家、传家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贤相 范氏义庄 家风建设 哲学启迪
下载PDF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启示
9
作者 刘莲 王清江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6-79,共4页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哲学启示。如,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而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要把握主要矛盾,切不可主次不分而造成策略的失误;要看到人民...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哲学启示。如,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而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要把握主要矛盾,切不可主次不分而造成策略的失误;要看到人民群众的重要历史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注重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时候,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以与变化着的客观世界相适应;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结合起来辩证全面地看待,等等。对这些哲学启示进行认真总结,将对正在卓有成效进行着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更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哲学启示
下载PDF
萧萐父先生的早期启蒙说——以《中国哲学启蒙的坎坷道路》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湘平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2-27,共6页
萧萐父先生早期启蒙说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是否曾有过自己的哲学启蒙或文艺复兴?"这一问题逻辑地蕴涵了四个层次的追问:第一,什么是"哲学启蒙或文艺复兴"?第二,中国有没有"自己的哲学启蒙或文艺复兴"?第三... 萧萐父先生早期启蒙说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是否曾有过自己的哲学启蒙或文艺复兴?"这一问题逻辑地蕴涵了四个层次的追问:第一,什么是"哲学启蒙或文艺复兴"?第二,中国有没有"自己的哲学启蒙或文艺复兴"?第三,如果有,它"是什么"?第四,"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萧先生的启蒙论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而他的回答对于我们思考"文化现代化"问题仍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萐父 早期启蒙说 文化现代化 中国哲学启蒙
下载PDF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兰 张淼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6-8,共3页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老子有许多生态伦理的相关思想,如"道法自然""少私寡欲""无为而无不为"等。对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分析,有利于树立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理念和健康的消费观念,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生态伦理 老子 思想启示
下载PDF
英雄德性与卢梭的政治哲学意图——对卢梭思想中苏格拉底与卡图问题的思考
12
作者 戴晓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2,共9页
由于卢梭既是一位"苏格拉底式哲人",又是著名的现代民主共和哲人,这种复杂的政治哲学身份使得卢梭的哲学意图变得复杂难辨。存在于卢梭思想中的"苏格拉底与卡图之争"构成了理解卢梭统一政治哲学意图的重要切入点。... 由于卢梭既是一位"苏格拉底式哲人",又是著名的现代民主共和哲人,这种复杂的政治哲学身份使得卢梭的哲学意图变得复杂难辨。存在于卢梭思想中的"苏格拉底与卡图之争"构成了理解卢梭统一政治哲学意图的重要切入点。这一问题线索将以不断递进的方式,提示卢梭哲学意图中的三层核心要素。首先,卢梭从对哲学与城邦的双重关切出发,深刻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启蒙的反思;其次,卢梭以新的自然状态论及自然人性论为基础打造民主政制设计,这一计划本质上源于卢梭在启蒙的新处境下为哲学辩护的内在理由;第三,在卢梭深层哲学意图的推动下,英雄德性问题成为卢梭政治哲学计划能否取得成功的核心。对上述三层要素的总体把握,将有助于在整体上理解卢梭民主共和哲学方案的深层理由及其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启蒙 民主共和政制 英雄德性 自然人的无知 苏格拉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