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苯乙酰谷氨酰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振东 蔡斌 +1 位作者 王宏伟 乔增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3665-3673,共9页
背景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末期阶段,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及其代谢产物紊乱可导致细菌移位、释放介质、炎性反应等,进而加重CHF病情。目的... 背景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末期阶段,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及其代谢产物紊乱可导致细菌移位、释放介质、炎性反应等,进而加重CHF病情。目的分析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在CHF患者中的变化,探讨肠道微生物在心力衰竭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58例为CHF组,另选取具有相同CHF危险因素但没有CHF临床症状表现及既往病史的患者46例为Control组。绘制脑钠肽(BNP)和PAGln诊断CH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进行分析。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两组标本血浆中的PAGln水平。结果CHF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BNP、PAGln均高于Control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Control组(P<0.05)。BNP和PAGln水平诊断CHF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5、0.913。Venn图表明,CHF组特有OTUs数目少于Control组。α多样性分析表明,CHF组Chao1指数低于Control组(P<0.05);β多样性分析表明,两组的肠道菌群总体结构存在差异。属水平上,CHF组埃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相对丰度高于Control组(P<0.05),单胞菌属(Solimonas)和多尔菌属(Dorea)相对丰度低于Control组(P<0.05)。LEfSe分析结果显示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华杆菌科(Solimonadaceae)、Solimonas、Dorea、伯克菌科(Burkholderiaceae)在Control组中升高(P<0.05),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埃希菌属(Escherichia)、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Klebsiella、乳杆菌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苯乙酰谷氨酰胺 胃肠道微生物组 代谢产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水平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晓明 郑祥 王超超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10期1676-1678,1718,共4页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代谢物氧化三甲胺(TMAO)和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与稳定性冠心病(SCA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其联合预测SCAD合并CHF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代谢物氧化三甲胺(TMAO)和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与稳定性冠心病(SCA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其联合预测SCAD合并CHF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收治的200例SCAD合并CHF和200例单纯SCA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SCAD合并CHF患者TMAO和PAGln含量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评估TMAO联合PAGln预测MACE的诊断效能。结果 SCAD合并CHF患者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钠肽(BNP)、TMAO和PAGln均高于单纯SCAD患者,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脂联素(APN)均低于单纯SCAD患者(均P<0.05)。SCAD合并CHF患者TMAO和PAGln与LVESD、LVEDD、MMP-9和BNP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而与LVEF和APN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出现MACE的SCAD合并CHF患者血清TMAO和PAGln均高于非MACE患者(均P<0.05)。TMAO联合PAGln预测SCAD合并CHF患者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64、91.20%和93.70%,均高于两者单独预测。结论 SCAD合并CHF患者肠道菌群代谢物TMAO和PAGln含量均呈现升高趋势,两者联合预测SCAD合并CHF患者MACE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代谢物 氧化三甲胺 苯乙酰谷氨酰胺 稳定性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苯乙酰谷氨酰胺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韩翠敏 孙星星 +2 位作者 王勋 李鹏 王怡练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716-721,共6页
目的研究肠道微生物代谢物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F患者100例为CHF组,其中CHF组心力衰竭... 目的研究肠道微生物代谢物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F患者100例为CHF组,其中CHF组心力衰竭程度按照NYHA分级分为:轻度CHF组(Ⅰ~Ⅱ级)50例,重度CHF组(Ⅲ~Ⅳ级)50例,同期我院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血清PAGln水平,比较三组血清PAGln水平及一般资料的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F的相关因素,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PAGln水平与CHF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AGln水平对CHF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CHF组的血清PAG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CHF组135.12(95%CI 125.57~144.67),轻度CHF组81.66(95%CI 78.19~85.13),对照组64.54(95%CI 62.10~66.98),P<0.001]。吸烟、高血压病史占比、心房颤动病史占比、B型利钠肽(BNP)、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Gln、BNP、LVEF是CHF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01)。PAGln水平与心房颤动(r=0.387,P<0.001)、BNP(r=0.909,P<0.001)、LAD(r=0.616,P<0.001)以及LVEDD(r=0.382,P<0.001)呈正相关,与LVEF(r=-0.728,P<0.001)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显示,PAGln水平与CHF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15,P<0.001)。血清PAGln的ROC曲线下方面积(AUC)为0.930(95%CI 0.892~0.968,P<0.001)。结论血清PAGln水平与CHF具有相关性,且PAGln水平与CHF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苯乙酰谷氨酰胺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血清氧化三甲胺、苯乙酰谷氨酰胺联合心电图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王国军 时宽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联合心电图参数在预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发心房颤动(A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HF患者是否并发AF,将其分为AF... 目的探究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联合心电图参数在预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发心房颤动(A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HF患者是否并发AF,将其分为AF组(32例)和非AF组(5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TMAO、PAGln及心电图参数等水平。结果经对比得出,两组患者在高血压、吸烟、血清TMAO、PAGln、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等方面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以CHF患者并发AF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有显著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AGln、血清TMAO以及Pd是CHF患者并发AF的危险因素(P<0.05);以血清PAGln、血清TMAO、Pd指标作为检测变量,将AF组作为参考标准,绘制ROC曲线,其中血清PAGln、血清TMAO、Pd的AUC分别为0.884,0.707,0.771,而联合预测概率AUC为0.957,相较于各指标均有提升(P<0.05)。结论血清PAGln、血清TMAO、Pd指标联合对CHF患者并发AF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并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氧化三甲胺 苯乙酰谷氨酰胺 慢性心力衰竭 心电图参数 心房颤动
下载PDF
苯基乙酰对小鼠移植性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5
作者 权文强 吴军录 +2 位作者 姚懿雯 万海英 李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22,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苯基乙酰(PG)对肺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C57BL/6小鼠40只,尾静脉注射肺癌LLC细胞建立肺癌模型。随机将成模小鼠分为PG组、PBS组各20只,PG组腹腔内注射800 mg/kg PG,PBS组腹腔内注射等量PBS,连续10天。两组各... 目的观察苯基乙酰(PG)对肺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C57BL/6小鼠40只,尾静脉注射肺癌LLC细胞建立肺癌模型。随机将成模小鼠分为PG组、PBS组各20只,PG组腹腔内注射800 mg/kg PG,PBS组腹腔内注射等量PBS,连续10天。两组各随机取5只,计数肺肿瘤个数、测量肿瘤最大直径;各随机取5只,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肺癌组织Bcl-2、Bcl-XL、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c IAP1)、Surviv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剩余小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取5只小鼠的BALF,检测炎症细胞(包括WBC总数及分类)及炎症因子(TNF-α、IL-6、趋化因子);剩余小鼠的BALF,采用电泳迁移位移试验观察NF-κB DNA结合活力。结果与PBS组比较,PG组肺肿瘤个数和肿瘤最大直径明显减少或降低(P均<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G组Bcl-2、BclXL、c IAP1、Survivin及PCNA表达均明显下调,BALF中巨噬细胞中NF-κB与靶DNA结合活性明显被抑制。与PBS组比较,PG组可显著降低BALF中各种炎性细胞数量及炎症因子水平(P均<0.05)。结论 PG能明显抑制小鼠肺癌的生长,其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巨噬细胞中NF-κB活性、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苯基乙酰 巨噬细胞 核因子-ΚB 炎症反应 小鼠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尿多酸肽注射液中马尿酸及苯乙酰谷氨酰胺的含量
6
作者 刘丽梅 姚日生 赖静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612-613,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尿多酸肽注射液中马尿酸、苯乙酰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Luna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80∶820∶4.5),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25 nm。结果马尿酸、苯乙酰谷氨酰胺回收率...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尿多酸肽注射液中马尿酸、苯乙酰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Luna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80∶820∶4.5),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25 nm。结果马尿酸、苯乙酰谷氨酰胺回收率分别为100.4%、101.1%,RSD分别为0.82%、1.6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尿多酸肽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多酸肽注射液 马尿酸 苯乙酰谷氨酰胺 HPLC 含量测定
下载PDF
Phenylacetylglutaminate and Phenylacetate in Combination Upregulate VDUP1, Cause Cell Cycle Blockade and Apoptosis in U87 Glioblastoma Cells
7
作者 Sonali S. Patil Stanislaw R. Burzynski +2 位作者 Emilia Mrowczynski Krzysztof Grela Sridar V. Chittur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2年第3期192-200,共9页
Phenylacetylglutaminate (PG) and Phenylacetate (PN) are metabolites of Phenylbutyrate (PB) and are constituents of antineoplaston AS2-1. These are sodium salts of amino acid derivative and carboxylic acid that inhibit... Phenylacetylglutaminate (PG) and Phenylacetate (PN) are metabolites of Phenylbutyrate (PB) and are constituents of antineoplaston AS2-1. These are sodium salts of amino acid derivative and carboxylic acid that inhibit the growth of neoplastic cells without growth inhibitory effect in normal cell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molecular pathways involved in the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f antineoplastons. Using a total human genome microarray we have found that 1) Vitamin D3 upregulated protein (VDUP1) i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response to PG and PN in the U87 glioblastoma cells;2) Isobologram analysis shows that PG and PN act in an additive or synergistic manner to effectively suppress proliferation of U87 cells;3) PG and PN cause cell cycle arrest, changes in expression of several cell cycle genes and suppress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of the G2/M checkpoint kinase, CHK1. The multiple cellular targets possibly make these compounds effective anti-proliferative agents. We propose that PG and PN in combination target important cellular pathways and upregulate VDUP1 leading to detachment-induced apoptosis in cancer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OBLASTOMA VDUP1 phenylacetylglutaminate PHENYLACETATE APOPTOSIS Drug COMBIN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