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02
1
作者 史刚荣 马成仓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7-732,共6页
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其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入侵生态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成功的入侵种常常能占据多样化的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繁殖力和散布力.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分化是外来入侵植物对生境异质性的两种适应策略;散布体多态型和散布途径... 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其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入侵生态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成功的入侵种常常能占据多样化的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繁殖力和散布力.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分化是外来入侵植物对生境异质性的两种适应策略;散布体多态型和散布途径多种化,使外来入侵植物迅速占领入侵生境,并进行远距离扩散;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并存,并根据生境和入侵阶段权衡的繁育对策不仅使入侵种群大面积暴发成为可能,而且直接影响散布机制并对种群遗传结构具有调节作用.高效的资源利用性竞争,加之以化感作用为基础的干扰性竞争使植物更具入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入侵能力 表型可塑性 遗传变异 繁育特性 散布机制 竞争能力 化感作用
下载PDF
番茄353份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8
2
作者 芮文婧 王晓敏 +5 位作者 张倩男 胡学义 胡新华 付金军 高艳明 李建设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1-570,共10页
对番茄353份种质资源的13个质量性状和16个数量性状进行变异水平评价、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质量性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生长势(1.50);数量性状中最高的是叶片... 对番茄353份种质资源的13个质量性状和16个数量性状进行变异水平评价、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质量性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生长势(1.50);数量性状中最高的是叶片长(2.07)和叶片宽(2.07),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裂果率(73.08%);各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前9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64.83%,包含了全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基于表型性状,采用系统聚类组间聚合的方法在遗传距离为17.5处将供试的353份资源划分为6个组群,第5组群包含138份资源,主要特点为果实圆形,生长习性为有限生长;第6组群包含203份资源,主要特点为单果质量小,生长习性为无限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表型性状
原文传递
紫荆群体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竺利波 顾万春 李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3期138-145,共8页
以紫荆全分布区的7个天然群体为研究试材,另取2个栽培群体为对照,对当年生枝的叶片、荚果、种子等14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分析,讨论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紫荆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群体平... 以紫荆全分布区的7个天然群体为研究试材,另取2个栽培群体为对照,对当年生枝的叶片、荚果、种子等14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分析,讨论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紫荆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群体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32.30%,群体内的变异贡献大于群体间的。紫荆表型性状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其种内群体表型变异呈梯度规律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片和种子逐渐变大;随着经纬度的增加,荚果形状从窄条形向宽条形变异,种子形状从近圆形向椭圆形变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对8个群体进行了排序、归类(其中P6群体性状值缺失比较多,故未进行排序),分析表明8个群体大致可以划为天然和栽培两类,天然群体又可分为两亚类。天然紫荆与栽培紫荆在表型上已经产生了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荆 群体 表型多样性 性状
下载PDF
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47
4
作者 王晓鸣 邱丽娟 +6 位作者 景蕊莲 任贵兴 李英慧 李春辉 秦培友 谷勇哲 李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0,共9页
表型是作物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后呈现出来的性状,包括形态学、生育期、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作物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经过数千年在世界不同区域驯化利用中的人工选择,形成了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构成育种家选育作物新品种的... 表型是作物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后呈现出来的性状,包括形态学、生育期、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作物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经过数千年在世界不同区域驯化利用中的人工选择,形成了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构成育种家选育作物新品种的物质基础。认识和发现作物种质资源表型的多样性需要通过系统、科学的鉴定,特别是培育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下环境的品种,更需在大量种质资源中发掘和利用抗旱、耐热、抗病虫、水肥高效利用等特性的材料。作物种质资源各类表型性状的鉴定需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多年多点的鉴定可以准确观察鉴定性状的变异水平或表达稳定性,是育种家准确选择和利用性状的重要依据。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鉴定主要采用田间鉴定、设施鉴定、仪器分析、感官鉴定的方式。近年来,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已从单一环境、低通量、粗放型鉴定转变为多年多环境、重点性状、高通量精准型鉴定。随着组学技术、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物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鉴定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形成作物育种中重要性状准确快速发掘与应用的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种质 表型 鉴定 评价
下载PDF
基于枝条和叶片表型性状的梨种质资源多样性 被引量:40
5
作者 张莹 曹玉芬 +7 位作者 霍宏亮 徐家玉 田路明 董星光 齐丹 张小双 刘超 王立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353-3369,共17页
【目的】通过对梨种质资源叶片和枝条表型多样性和变异特点的研究,为梨种质资源描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梨资源的保存及核心种质的构建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促进梨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方法】采用"梨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 【目的】通过对梨种质资源叶片和枝条表型多样性和变异特点的研究,为梨种质资源描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梨资源的保存及核心种质的构建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促进梨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方法】采用"梨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提供的方法对"国家果树种质兴城梨、苹果圃"内保存的梨13个种548份资源的叶片和枝条23个表型性状进行数据采集及整理。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梨叶片和枝条表型性状的分布频率、变异系数、Simpson指数、Shannon-weaver指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比较梨种群内和种群间多样性;采用Origin 8.0软件绘制梨各数值型性状分布直方图,进行分级评价并选取参照品种;采用MEGA 5.0软件对脆肉梨和软肉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字符型的15个性状分析表明,梨叶片以卵圆形、叶基宽楔形、叶尖急尖、锐锯齿带刺芒、叶片伸展状态抱合、叶姿斜向下和绿微显红色幼叶等类型居多,分别占相对应描述符分布频率的90.51%、58.03%、66.97%、81.93%、87.23%、59.27%、86.68%和35.04%;枝条以黄褐色一年生枝、皮孔数量多、叶芽姿态斜生、顶端钝、芽托中和花芽无茸毛等类型居多,分别占相对应描述符分布频率的87.23%、78.28%、87.96%、83.76%、73.91%和99.27%;其中幼叶颜色和叶基形状的Shannon-weaver指数较高,分别为2.197和1.597。数值型的8个性状分析表明,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一年生枝长度、一年生枝粗度、节间长度、花芽长度和花芽粗度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7.25%、19.04%、20.06%、23.70%、15.08%、19.33%、20.62%和16.66%;根据分布统计分析,对每个性状分别提出了5级数值分级指标与参照品种;综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8个数值型性状可简化为一年生枝长度、花芽长度、叶片宽度和叶柄长度4个主要性状;梨叶片和枝条8个数值型性状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枝条 叶片 表型性状 多样性
下载PDF
东北寒地96份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林存学 杨晓华 刘海荣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17-1929,共13页
为了深入了解李(PrunusL.)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按照《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李资源圃内保存的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20个描述型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和描述,对16个数量型表型性状进... 为了深入了解李(PrunusL.)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按照《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李资源圃内保存的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20个描述型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和描述,对16个数量型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聚类、主成分等分析。结果表明,20个描述型性状,共观测到66个变异类型,其中叶片形状、果皮颜色、果核形状等变异范围较大。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H)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D)变化范围分别为0.3768~1.3993和0.2188~0.7196,其中果皮颜色(H:1.2093,D:0.6814)、叶片形状(H:1.1227,D:0.5484)等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16个数量型性状中,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61.32%;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为8.72%。聚类分析将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在欧式距离22处将各种质资源分为3大类群,其中第Ⅰ类可用于选育离核、抗性强的品种;第Ⅱ类可用于选育抗性强、丰产品种;第Ⅲ类可用于选育果大、可食率高、离核品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191%,主要有果实纵径、果实横径、1年生枝粗等性状,主要反映了果实大小和枝条性状因子,果实性状对于东北寒地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的贡献率最大,一年生枝条次之。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16个数量型性状可简化为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叶片宽、果核横径、果形指数、叶片长、1年生枝粗7个主要指标,提高了寒地李种质资源评价和选育鉴定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寒地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长牡蛎4种壳色家系子代的表型性状比较 被引量:35
7
作者 丛日浩 李琪 +2 位作者 葛建龙 孔令锋 于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4-502,共9页
本研究分析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白壳色、黑壳色、金壳色和紫壳色4种壳色家系各生长阶段的表型性状及成贝生长和存活性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浮游阶段10日龄后,金壳色和紫壳色家系壳高显著高于白壳色家系和对照组(... 本研究分析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白壳色、黑壳色、金壳色和紫壳色4种壳色家系各生长阶段的表型性状及成贝生长和存活性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浮游阶段10日龄后,金壳色和紫壳色家系壳高显著高于白壳色家系和对照组(P<0.05);稚贝阶段40和100日龄紫壳色家系壳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日龄白壳色家系壳高显著小于其他家系(P<0.05);成贝阶段金壳色家系壳高和总重显著高于白壳色和黑壳色家系及对照组(P<0.05)。浮游阶段15和20日龄紫壳色家系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稚贝期各家系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420日龄紫壳色家系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双岛湾和海阳所海区长牡蛎成贝壳高和壳长影响显著(P<0.05),对总重和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长牡蛎壳色与其生长和存活性状关联显著,成贝阶段生长和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相对较弱,不会对长牡蛎在两海区的育种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壳色 表型性状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下载PDF
广西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表型性状和SSR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余萍 李自超 +4 位作者 张洪亮 李道远 王美兴 孙俊立 王象坤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34-940,共7页
以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中广西普通野生稻部分中的 2 2 3份野生稻为材料 ,以平均分布于水稻 12条染色体上的 34对SSR引物和中国稻种资源目录中的表型性状分析广西普通野生稻SSR位点的等位变异、多样性的地理分布及不同生长习性间... 以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中广西普通野生稻部分中的 2 2 3份野生稻为材料 ,以平均分布于水稻 12条染色体上的 34对SSR引物和中国稻种资源目录中的表型性状分析广西普通野生稻SSR位点的等位变异、多样性的地理分布及不同生长习性间的多样性分布等。结果表明 ,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多态性片段 7~ 4 8条 ,平均为 2 4 .91条 ,普通野生稻的等位变异数明显大于地方稻种 ,在所分析的SSR位点中杂合位点比例变化在 1.35 %~ 81.31%之间 ,平均为 32 .0 1% ,与自花授粉的栽培稻相比具有较高的杂合率 ;北纬 2 2°~ 2 3°和 2 3°~ 2 4°范围内的两个区域内(一个包括隆安、扶绥和邕宁三县 ,另一个包括象州、来宾、武宣、玉林和贵港五个县 )所包含的普通野生稻数量多 ,遗传多样性大 ,在DNA水平上是广西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而表型性状多样性中心是在北纬 2 1°~ 2 2°和2 2°~ 2 3°,其多样性分布与DNA水平不完全一致。在 4种生长习性间 ,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大小依次为匍匐型 ,倾斜型 ,半直立型和直立型 ,表型水平的多样性与DNA水平的多样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表型性状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梓树属4个种种子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赵曦阳 王军辉 +3 位作者 张金凤 张守攻 张建国 马建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9-154,共6页
【目的】研究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 Scop)中黄金树(C.speciosa)、梓树(C.ovata)、滇楸(C.fargesiif duclouxii)和灰楸(C.fargesii Bureau)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及其相关性,为梓树属植物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 【目的】研究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 Scop)中黄金树(C.speciosa)、梓树(C.ovata)、滇楸(C.fargesiif duclouxii)和灰楸(C.fargesii Bureau)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及其相关性,为梓树属植物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测定梓树属4个种16个系号种子的千粒重、长度、宽度、长宽比等表型性状,及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并比较浸种时间(12,24,48 h)和温度、光照时间(30℃光照8 h/20℃黑暗16 h,30℃光照12 h/20℃黑暗12 h,)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黄金树种子的平均长度(29.322 2 mm)、宽度(5.023 4 mm)、千粒重(27.073 6 g)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滇楸的平均发芽率较高(>82.71%),灰楸发芽率(40.75%)显著低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发芽比较迅速,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而滇楸和灰楸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很低。梓树属种子室温浸种24 h比浸种12和48 h容易发芽,30℃光照8 h/20℃黑暗16 h变温条件较30℃光照12 h/20℃黑暗12 h更有利于种子发芽;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与种子的长、宽、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梓树属不同种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树属 种子 表型 发芽特性
下载PDF
麻栎不同种源的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张元燕 虞木奎 方炎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4,共9页
以来源于广西、广东、贵州、湖南、浙江、安徽、江苏、湖北、四川、陕西、河南和山东的28个麻栎(QuercusacutissimaLinn.)地理种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个表型性状(包括叶长、叶宽、叶柄长和叶长宽比4个叶片性状及株高和地径2个生长... 以来源于广西、广东、贵州、湖南、浙江、安徽、江苏、湖北、四川、陕西、河南和山东的28个麻栎(QuercusacutissimaLinn.)地理种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个表型性状(包括叶长、叶宽、叶柄长和叶长宽比4个叶片性状及株高和地径2个生长性状)的变异状况;研究了种源间及种源内各性状的变异系数(CV)和相对极差(R°)及种源间各叶片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Vst);并进行了各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此外,还对28个种源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6个表型性状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种源内仅叶宽和叶长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P〈0.05)差异。种源间4个叶片性状的Vst平均值为23.98%,其中叶宽的Vst值最大(42.39%)。在6个表型性状中,叶柄长的CV平均值最大(33.60%)、地径的CV平均值最小(16.25%);在不同种源中,陕西汉中种源各性状的CV平均值最小(14.39%),而江苏句容、四川万源和山东沂水种源各性状的CV平均值均超过30%。各种源间表型性状的R°值差异明显,其中,四川万源种源的R°值最大(60.99%),湖南新宁和陕西汉中种源的R°值较小(30%以下);而6个性状间R°值差别不大,为34.93%-44.98%,表明麻栎种源间的极端差异程度有明显不同,而表型性状间的极端差异程度差异不大。4个叶片性状中,仅叶宽与叶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性状与生长性状间均呈负相关,而株高与地径则呈极显著正相关。麻栎种源表型性状变异的第1和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3.663%和27.695%,第1主成分中叶性状变异占主导地位,而第2主成分则主要反映生长性状的变异。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8个种源分为2大类,分别包含22和6个种源,但聚类分析结果与其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麻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地理种源 表型性状 变异系数 相对极差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岷江柏天然种群种实表型变异特征 被引量:31
11
作者 冯秋红 史作民 +4 位作者 徐峥静茹 缪宁 唐敬超 刘兴良 张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8-756,共9页
运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表型分化系数和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研究了11个岷江柏种群的13个种实表型性状在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了类群划分.结果表明:岷江柏种实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 运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表型分化系数和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研究了11个岷江柏种群的13个种实表型性状在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了类群划分.结果表明:岷江柏种实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显著差异,种群内的变异(49.7%)大于种群间的变异(28.6%),种间平均分化系数为43.4%,分化程度相对较大.球果质量的平均变异系数最高(37.2%),其次是单个球果种子质量,球果长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8.0%),是最稳定的种实性状.康定县的表型多样性最丰富,武都县的最小.在岷江柏的研究区内,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和生长季的水分条件是其种实表型的主要限制因子.依据13个种实表型性状将11个岷江柏天然种群分为2类3亚类,基本上代表了3个流域的种群分布情况.大渡河流域种群种实表型性状最佳,岷江流域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实 表型性状 环境因子 天然种群 岷江柏
原文传递
暴马丁香不同种源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杨晓霞 冷平生 +4 位作者 郑健 胡增辉 刘学娅 杨晓红 窦德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9,共10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 (Rupr .) P. S. Green et M. C. Chang〕 种子和幼 苗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 气候因子的关系, 以来源于黑龙江、 河北、 北京、内蒙古、 青海和山西的... 为探究不同产地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 (Rupr .) P. S. Green et M. C. Chang〕 种子和幼 苗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 气候因子的关系, 以来源于黑龙江、 河北、 北京、内蒙古、 青海和山西的1 0个种 源( 包括6 个野生种源和4 个栽培种源)的种子和幼苗为实验材料, 对种子长和宽、 种翅长和宽、 百粒质量、 发芽率、 叶长和宽、 叶长与叶宽的比值、 叶柄长、 株高和地径1 2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方差分析、 变异系 数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暴马丁香不同种源间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均有极显著 差异(P = 0 . 01 ), 差异较大的表型性状为发芽率、 百粒质量、 种翅长和种翅宽.种源内和种源间各表型性状的变异 系数(CV)均差异较大, 种源内CV值为1 . 3 9 % -4 5 . 5 6 %, 种源间CV值为6 . 4 5 % -4 2 .7 6% ;其中, 种源内种翅长和 种翅宽的CV平均值较大, 发芽率和百粒质量的C V平均值均较小, 而种源间发芽率和百粒质量的CV值则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暴马丁香表型性状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种子长、 种子宽和叶长, 其次为株高、 发芽率、 地径、 叶宽和种翅宽.根据聚类分析结果, 供试的1 0个种源被划分为4 类, 其中, 来源于北京和内蒙古及3 个来源于河北的 种源聚为I 类, 来源于黑龙江哈尔滨的2 个种源聚为Ⅱ类, 来源于山西的2 个种源聚为Ⅲ类, 来源于青海的1 个种 源单独聚为Ⅳ类, 聚类结果与各种源的地理分布有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间及表型性状与地理- 气候因子间均存在不同的相关性, 其中, 种子发芽率与种子的其他5 个表型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经度和纬度与各表型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 而海拔、 年均温和无霜期则是影响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子.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表型性状 地理-气候因子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地理变异
下载PDF
云南滇龙胆居群表型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杨维泽 金航 +4 位作者 杨美权 赵振玲 张智慧 王元忠 张金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26-1334,共9页
为揭示滇龙胆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云南省5个区域天然分布的20个野生居群400个单株20个表型性状指标为调查研究对象,并用变异系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巢式方差分析对滇龙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进行分析,用... 为揭示滇龙胆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云南省5个区域天然分布的20个野生居群400个单株20个表型性状指标为调查研究对象,并用变异系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巢式方差分析对滇龙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进行分析,用相关性分析对滇龙胆表型性状与地理气象因子间的变异格局进行分析,用类平均聚类法对20个滇龙胆居群进行分类.结果表明:5个区域的滇龙胆以楚雄地区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39.8%,变异最小的是昆明地区,为31.4%;不同居群的20个表型性状变异程度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在14.4%~91.8%之间,平均为40.4%,20个居群的平均变异为26.8%~37.0%;滇龙胆地理居群的表型分化较高,20个性状居群间的分化系数平均为73.14%,变化范围为36.03%~91.94%,居群间变异高于居群内;滇龙胆20个表型性状的总的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547,5个不同分布区域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最大为楚雄(1.271 4),最小为玉溪(1.266 7);表型性状变异受经度和降雨量影响较大,与纬度、海拔和温度相关性不显著;通过UPGMA聚类,滇龙胆被分成3个组,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研究发现滇龙胆表型变异式样丰富,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居群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野生黑蝶贝表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严俊贤 刘宝锁 +3 位作者 李有宁 陈明强 吴开畅 叶乐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60-564,共5页
随机选取3~4龄野生黑蝶贝128只,对其壳长(L1)、壳高(L2)、壳宽(L3)、韧带长(L4)和体质量(m)进行测量,计算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壳长、壳高、壳宽和韧带长为自变量对因变量体质量的相关系数... 随机选取3~4龄野生黑蝶贝128只,对其壳长(L1)、壳高(L2)、壳宽(L3)、韧带长(L4)和体质量(m)进行测量,计算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壳长、壳高、壳宽和韧带长为自变量对因变量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得出不同表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相关性分析中,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壳高〉壳长〉壳宽〉韧带长(P〈0.01);通径分析中,壳高对体质量作用最大(0.589),其次是壳宽(0.278)和壳长(0.143);壳高对体质量的直接决定系数最大(0.347),其他依次为壳宽(0.077)、壳长(0.02)和韧带长(0.0001),总决定系数为r2=0.854;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方程:m=-364.554+0.858xL1+3.032xL2+4.371xL3。通过对黑蝶贝壳高、壳宽进行选择,同时加强对壳长的协同选择来选育生长较快、适于插核育珠的黑蝶贝新品系,为黑蝶贝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蝶贝 表型性状 回归分析 相关性
下载PDF
养殖牡蛎种间杂交的研究概况与最新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跃环 王昭萍 +1 位作者 喻子牛 闫喜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3-624,共12页
贝类的远缘杂交起源于牡蛎,至今已经有130多年研究历史,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价值较高的巨蛎属牡蛎的种间杂交上。作者在分析同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国内外牡蛎种间杂交研究成果及其存在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种间... 贝类的远缘杂交起源于牡蛎,至今已经有130多年研究历史,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价值较高的巨蛎属牡蛎的种间杂交上。作者在分析同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国内外牡蛎种间杂交研究成果及其存在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种间配子兼容性分析、表型性状评估、杂种遗传鉴定、杂种优势估算、杂交不育格局、异源多倍体诱导及种间回交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和要点,并展望了牡蛎种间杂交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牡蛎种间杂交及遗传分析、优质苗种繁育及育种等方面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种间杂交 表型性状 杂种优势 遗传鉴定 种间回交
下载PDF
林芝云杉天然群体针叶与种实的变异及其地理趋势 被引量:23
16
作者 贾子瑞 张守攻 王军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8-436,共9页
在西藏地区11个有代表性的林芝云杉天然群体内分别随机抽取15 30个个体为试材,测量了针叶与种实共9个表型性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变异和分化趋势。结果显示:林芝云杉9个表型性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差异显著。群... 在西藏地区11个有代表性的林芝云杉天然群体内分别随机抽取15 30个个体为试材,测量了针叶与种实共9个表型性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变异和分化趋势。结果显示:林芝云杉9个表型性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差异显著。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29.55%,与云杉属其他树种相比处于中等水平;群体内的方差分量占70.45%,说明群体内的变异是林芝云杉变异的主要来源。计算群体内的变异系数发现:针叶、球果、种鳞的3个性状变异系数在种级水平上的均值分别为20.39%、15.65%、10.79%,针叶的变异程度最大;11个天然群体的9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值为:11.80%19.80%,在郎县的金东沟群体中最大,表明内部遗传多样性最丰富。9个表型性状与地理和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空间分布上,球果直径和针叶长度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变大和变长的地理变异趋势;在气候方面,球果直径、针叶长度和针叶形状随年均气温的升高逐渐变粗、变长和变得细长的趋势。最后对9个性状均值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西藏11个林芝云杉天然群体可以划分为4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云杉 天然群体 表型性状 地理变异
下载PDF
花楸树种源间表型性状的地理变异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郑健 胡增辉 +1 位作者 郑勇奇 谢育常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56,共7页
为揭示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Hance)Hedl.〕表型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对来源于山东、山西和河北的7个花楸树种源171个家系2年生幼苗的株高、地径、复叶长、复叶宽、叶柄长、小叶长、小叶宽、复叶长宽比和小叶长宽比9个表型性状... 为揭示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Hance)Hedl.〕表型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对来源于山东、山西和河北的7个花楸树种源171个家系2年生幼苗的株高、地径、复叶长、复叶宽、叶柄长、小叶长、小叶宽、复叶长宽比和小叶长宽比9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及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源株高和地径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种源间及种源内家系间9个表型性状均有极显著差异;7个种源幼苗的平均株高和平均地径变幅分别为54.21~63.07 cm和8.12~8.45 mm;叶片各项指标的变幅相对较小,变幅最大的为叶柄长,为1.87~3.05 cm;9个性状在种源间的表型分化系数为12.98%~54.04%,其中小叶长的表型分化系数最大(54.04%),株高的表型分化系数最小(12.98%),种源间各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4.38%。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花楸树表型性状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小叶长和宽,其次是复叶长和宽。通过聚类分析可将7个种源划分为2组,其中,山东崂山和泰山种源聚为Ⅰ组;山西庞泉沟及河北白石山、驼梁山、雾灵山和塞罕坝5个种源聚为Ⅱ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楸树株高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地径则与经度、年均温和年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显示:花楸树的各项表型性状在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遗传分化显著,其中种源内家系间的变异是花楸树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初步判断花楸树表型性状的变异为经纬向双重变异模式,其中纬度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楸树 种源 表型性状 地理变异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211份板栗种质资源花序表型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颖 张树航 +2 位作者 郭燕 张馨方 王广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667-4682,共16页
【目的】通过对10个省份(群体)211份中国板栗种质资源花序相关性状表型多样性和遗传特点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中国板栗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信息,挖掘优异基因材料,并为现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 【目的】通过对10个省份(群体)211份中国板栗种质资源花序相关性状表型多样性和遗传特点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中国板栗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信息,挖掘优异基因材料,并为现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板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提供的方法,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板栗种质资源圃内211份中国板栗资源的15个花序相关表型性状进行系统调查,量化赋值后,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Shannon-weaver指数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采用MEGA 7.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我国板栗资源花序相关性状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平均变异系数和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8.23%和1.70,其中每果枝雌花个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0.66,雄花序比例变异系数最小为7.37,序轴粗度比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99,每果枝两性花序个数、两性花序比例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41。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区板栗遗传变异和表型多样性存在差异,江苏群体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35.53%;河北群体多样性水平最高,多样性指数1.86;安徽群体遗传变异和表型多样性水平均最低,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6.96%和0.95。测量性状中,除雄蕊长和序轴粗度比外,其余性状均为群体间差异显著,花序长、花轴粗、花簇密度、每果枝两性花序个数、两性花序比例、雄花序比例、每果枝雌花个数这7个性状,群体间差异极显著,不同地域间变异丰富,多样性程度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花序形态性状内部间的相关性较明显,花序数量性状内部间的相关性较明显,但花序形态和花序数量间相关性不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反映了总信息量的84.18%,每果枝两性花序个数(0.931)、花序粗(0.912)、花序长粗比(-0.889)、花序长(0.864)、每果枝雌花个数(0.8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种质资源 花序 表型性状 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植物表型可塑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朱润军 杨巧 +2 位作者 李仕杰 杨畅宇 程希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3-187,共5页
植物的表型可塑性是同一基因型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不同表型特征,是性状对异质环境的权衡,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与表达。通过系统梳理了植物表型可塑性研究发展的基本脉络,聚焦了气候、地理以及生物环境对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响应机... 植物的表型可塑性是同一基因型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不同表型特征,是性状对异质环境的权衡,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与表达。通过系统梳理了植物表型可塑性研究发展的基本脉络,聚焦了气候、地理以及生物环境对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总结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今后植物表型可塑性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认为国内表型可塑性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多因子对植物可塑性影响的过程与机制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表型 可塑性 性状 环境因子 机制
下载PDF
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表型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刘春雷 常玉梅 +4 位作者 梁利群 徐丽华 刘金亮 池炳杰 吴学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93-1899,共7页
随机选取二龄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和对照鲤各30尾,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全长、体长、体高、尾柄高、尾柄长、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体厚10个表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以此确定影响二龄转基因鲤和对照鲤体质量... 随机选取二龄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和对照鲤各30尾,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全长、体长、体高、尾柄高、尾柄长、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体厚10个表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以此确定影响二龄转基因鲤和对照鲤体质量的主要表型参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鲤和对照鲤的大部分表型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体长和体高可以作为预测转基因鲤体质量的主要表型参数,转基因鲤体长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为0.572,体高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为0.415,体长和体高直接决定体质量;而体厚和头长可以作为预测对照鲤体质量的主要表型参数,对照鲤体厚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为0.610,头长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为0.377,体厚和头长对体质量具有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鲤 体质量 表型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