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吩嗪-1-羧酸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锋华 许煜泉 张雪洪 《现代农药》 CAS 2007年第2期15-18,共4页
将Plackett-Burma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对假单胞菌M18合成吩嗪-1-羧酸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浓度和种龄是影响吩嗪-1-羧酸发酵效价的主要因素。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葡萄糖0.87%,甘油0.6%,乙醇0.8%,黄豆粉4%,... 将Plackett-Burma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对假单胞菌M18合成吩嗪-1-羧酸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浓度和种龄是影响吩嗪-1-羧酸发酵效价的主要因素。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葡萄糖0.87%,甘油0.6%,乙醇0.8%,黄豆粉4%,蛋白胨0.4%,pH7.0,瓶装量40/250,接种量4%,种龄10.3h,温度28℃。在此条件下,吩嗪-1-羧酸的发酵效价为1432mg/L,比优化前提高31.1%。利用优化条件在10L全自动发酵罐中进行了试验,吩嗪-1-羧酸的发酵效价为1418mg/L,平均合成速率达到23.63mg/(L·h),提高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吩嗪-1-羧酸 M18G Plackett-Burman设计法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藤黄绿脓菌素的自诱导及假单胞菌M18抗生物质代谢相关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葛宜和 赵彦宏 +2 位作者 陈丽娟 缪静 温鲁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1-446,共6页
假单胞菌M18的生防功能归功于其分泌吩嗪-1-羧酸和藤黄绿脓菌素。为了研究抗生物质合成代谢相关性及调控机制,分别构建了两种抗生物质合成基因簇插入突变株M18T和M18Z1。用翻译融合表达载体pMEAZ(pltA′-′lacZ)分别转化野生株和突变株M... 假单胞菌M18的生防功能归功于其分泌吩嗪-1-羧酸和藤黄绿脓菌素。为了研究抗生物质合成代谢相关性及调控机制,分别构建了两种抗生物质合成基因簇插入突变株M18T和M18Z1。用翻译融合表达载体pMEAZ(pltA′-′lacZ)分别转化野生株和突变株M18T、发酵培养并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显示,添加藤黄绿脓菌素使突变株M18T(pMEAZ)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比野生株M18(pMEAZ)增加约6倍,表明藤黄绿脓菌素对自身基因簇具正向自诱导作用。抗生物质的测定结果显示,突变株M18T无藤黄绿脓菌素合成,而吩嗪-1-羧酸的合成量与野生株相同;突变株M18Z1与野生株相比,吩嗪-1-羧酸明显减少,藤黄绿脓菌素却显著提高。过量的吩嗪-1-羧酸又抑制藤黄绿脓菌素的合成。表明,假单胞菌M18中独有的代谢相关方式为:藤黄绿脓菌素不影响吩嗪-1-羧酸,但吩嗪-1-羧酸负调控藤黄绿脓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M18 生物防治 藤黄绿脓菌素 吩嗪-1-羧酸 自诱导
下载PDF
假单胞菌M18rsmA^-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对Plt和PCA合成的区别性调控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素莲 耿海峰 +2 位作者 孙雷 张雪洪 许煜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假单胞菌 (Pseudomonassp .)M18是促进植物生长的根际细菌 ,能产生吩嗪 1 羧酸 (PCA)和藤黄绿菌素 (Plt)两种不同的抗生素抑制植物病原菌 ,保护植物免受病害。运用PCR方法 ,从M18基因组中 ,扩增出rsmA基因部分片段 ,并以该片段为探针 ,... 假单胞菌 (Pseudomonassp .)M18是促进植物生长的根际细菌 ,能产生吩嗪 1 羧酸 (PCA)和藤黄绿菌素 (Plt)两种不同的抗生素抑制植物病原菌 ,保护植物免受病害。运用PCR方法 ,从M18基因组中 ,扩增出rsmA基因部分片段 ,并以该片段为探针 ,从M18的基因组柯斯文库中筛出阳性克隆 ,切取带有rsmA基因及两侧序列的 1 5kb片段 ,中间插入编码Kmr 的DNA片段 ,获得rsmA- 体外突变体。运用同源重组剔除技术 ,构建了M18菌株的rsmA突变株M18R- 。突变株M18R- 生物合成Plt的能力比野生型M18提高 4倍 ,但是 ,PCA产量仅为野生型的 2 0 %。研究结果表明 ,全局性调控基因rsmA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区别性地影响Plt和PCA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M18 RSMA 吩嗪-1-羧酸 藤黄绿菌素 基因 突变株 生物合成 PCA PLT 抗生素 植物病原菌
下载PDF
假单胞菌M-18qscR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对抗生素合成的调控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沂 严安 +3 位作者 黄显清 张雪洪 许煜泉 胡洪波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4-259,共6页
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全局性调控因子QscR参与菌群传感调节系统,调节多种毒素因子、次生代谢产物、稳定期基因以及参与生物膜形成的基因的表达,它通过与靶基因DNA启动子的调节元件结合,调节基因转录。假单胞菌株(Pseudomonas sp.)M-18是促... 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全局性调控因子QscR参与菌群传感调节系统,调节多种毒素因子、次生代谢产物、稳定期基因以及参与生物膜形成的基因的表达,它通过与靶基因DNA启动子的调节元件结合,调节基因转录。假单胞菌株(Pseudomonas sp.)M-18是促进植物生长的根际细菌,能同时分泌藤黄绿菌素(pyoluterion,Plt)和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ylicacid,PCA)。运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M-18株的qscR突变菌株M-18Q。比较野生株M-18和突变株M-18Q生物合成PCA和Plt的产量,在28℃恒温条件下,在PPM和KMB培养基中M-18Q菌株合成PCA的量分别约为野生型M-18菌株的4~6倍和3~5倍,分别达到480μg/mL和140μg/mL。在PPM培养基中,野生株M-18和突变株M-18Q几乎都没有Plt的合成,而在KMB培养基中,突变菌株和野生型M-18合成Plt的量基本一致。反式互补实验表明,在qscR突变株M-18Q中,PCA生物合成受到抑制而Plt的生物合成却不受影响。phzA基因是吩嗪合成基因簇中第一个基因,phzA‘-’lacZ翻译融合实验表明,qscR基因产物通过抑制PCA合成基因簇的表达,实施负调控作用。结果表明qscR基因是作为一个全局调控基因区别性地调控PCA和Plt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株M-18 qscR 吩嗪-1-羧酸 藤黄绿菌素
下载PDF
Las-like quorum-sensing system negatively regulates both pyoluteorin and 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 production in Pseudomonas sp. M18 被引量:6
5
作者 CHEN Yun, WANG XiaoLei, HUANG XianQing, ZHANG XueHong & XU YuQuan Key Laboratory of Microbial Metabolism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Biotechnolog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8年第2期174-181,共8页
A las-like quorum-sensing system in Pseudomonas sp. M18 was identified, which consisted of lasI and lasR genes encoding LuxI-LuxR type regulator. Several functions of the las system from strain M18 were investigated i... A las-like quorum-sensing system in Pseudomonas sp. M18 was identified, which consisted of lasI and lasR genes encoding LuxI-LuxR type regulator. Several functions of the las system from strain M18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chromosomal inactivation of either lasI or lasR by recombination increased the production of both pyoluteorin (Plt) and 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 (PCA) by 4-5 fold and 2-3 fold over that of the wild type strain of M18, respectively. Production of both antibiotics was restored to wild-type levels after in trans complementation with the wild-type lasI or lasR gene. Expression of the translational fusions pltA'-'lacZ and phzA'-'lacZ further confirme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lasI or lasR on both biosynthetic operons, and it wa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las system was related to the ability of swarming motility and the inhibition of cell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 system 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 PYOLUTEORIN SWARMING PSEUDOMONAS sp. M18
原文传递
假单胞菌gacA插入突变对藤黄绿脓菌素和吩嗪-1-羧酸合成代谢的差异性调控 被引量:3
6
作者 葛宜和 黄显清 +2 位作者 王素莲 张雪红 许煜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1-765,共5页
假单胞菌株M18分泌藤黄绿脓菌素 (Pyoluteorin ,Plt )和吩嗪 1 羧酸 (Phenazine 1 carboxylicacid ,PCA)并抑制多种植物病菌的生长。从M18中克隆双基因调控系统gacS gacA的组成基因gacA ,并构建了该基因抗性插入突变株M18G。在KMB培养基... 假单胞菌株M18分泌藤黄绿脓菌素 (Pyoluteorin ,Plt )和吩嗪 1 羧酸 (Phenazine 1 carboxylicacid ,PCA)并抑制多种植物病菌的生长。从M18中克隆双基因调控系统gacS gacA的组成基因gacA ,并构建了该基因抗性插入突变株M18G。在KMB培养基中 ,M18G合成Plt的能力受到完全抑制 ,而PCA的积累约比野生型提高 31倍左右。Plt合成基因簇突变株M18T和在M18G基础上构建的PCA合成基因簇突变株M18GA的Plt和PCA合成的动力学变化表明 ,在M18G菌株中 ,Plt合成的抑制并不引起PCA的过量积累 ,PCA的过量积累也不引起Plt合成的抑制。由此推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株M18 藤黄绿脓菌素 吩嗪-1-羧酸 gncA 差异性调控
下载PDF
农用杀菌剂吩嗪-1-羧酸的生物合成与基因调控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锋华 许煜泉 张雪洪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6年第5期4-7,11,共5页
吩嗪-1-羧酸是一种安全、广谱的微生物源农药,可以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效防治作物病害。本文对假单胞菌中吩嗪-1-羧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吩嗪-1-羧酸衍生物的形成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吩嗪-1-羧酸合成的基因调控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变化... 吩嗪-1-羧酸是一种安全、广谱的微生物源农药,可以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效防治作物病害。本文对假单胞菌中吩嗪-1-羧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吩嗪-1-羧酸衍生物的形成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吩嗪-1-羧酸合成的基因调控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变化对其合成的影响。吩嗪-1-羧酸已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吩嗪-1-羧酸 合成途径 转录调控因子 群体感应
下载PDF
gacS基因插入失活对绿针假单胞菌G-05的两种胞外次生代谢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葛宜和 陈丽娟 +3 位作者 王磊 宿红艳 周金凤 程显好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95-1601,共7页
一株来自大棚温室甜椒根际的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G-05,可分泌抗生物质吩嗪-1-羧酸,并具有抑制辣椒疫霉的生物防治功效。【目的】为了系统研究该菌株的生物防治功能及抗生物质合成与分泌机制。【方法】首先通过生化法... 一株来自大棚温室甜椒根际的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G-05,可分泌抗生物质吩嗪-1-羧酸,并具有抑制辣椒疫霉的生物防治功效。【目的】为了系统研究该菌株的生物防治功能及抗生物质合成与分泌机制。【方法】首先通过生化法和16S rDNA同源比对法对该菌株进行系统分类的初步鉴定,再根据基因的同源性从G-05基因组DNA中克隆长1.4 kb的gacS基因的部分保守区段,采用抗庆大霉素基因(gentamycin resistance cassette,aacC1)插入失活的策略构建了该基因突变株G-05S。【结果】在King's B(KMB)或PPM培养基中,突变株G-05S合成吩嗪-1-羧酸的能力受到明显抑制。然而,突变株G-05S分泌的吲哚乙酸与野生株相比无显著差异。互补实验表明,gacS基因的表达可以使突变株G-05S的吩嗪-1-羧酸的合成恢复到野生株水平。【结论】由此推测,GacS(Global activator sensor)对不同次生代谢物的调控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针假单胞菌 代谢调控 gacS 吩嗪-1-羧酸 生长素
下载PDF
假单胞菌株M18gacA基因对BHL和HHL合成正调控及对PCA合成负调控无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汤湘雍 严安 +2 位作者 黄显清 张雪洪 许煜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8-481,共4页
经初步鉴定,假单胞菌株(Pseudomonassp.)M18至少能产生5种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homoserinelactones,AHLs)信号分子,它们是:N-丁酰高丝氨酸内酯(N-butyryl-L-homoserine lactone,C4-HSL,BHL)、N-己酰高丝氨酸内酯(N-hexanoyl-L-h... 经初步鉴定,假单胞菌株(Pseudomonassp.)M18至少能产生5种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homoserinelactones,AHLs)信号分子,它们是:N-丁酰高丝氨酸内酯(N-butyryl-L-homoserine lactone,C4-HSL,BHL)、N-己酰高丝氨酸内酯(N-hexanoyl-L-homoserine lactone,C6-HSL,HHL)、N-3-氧-己酰高丝氨酸内酯[N-(3-oxohexanoyl)-L-homoserinelactone,3-Oxo-C6-HSL,OHHL]、N-3-氧-辛酰高丝氨酸内酯[N-(3-oxooctanoyl)-L-homoserine lactone,3-Oxo-C8-HSL,OOHL]和N-3-氧-癸酰高丝氨酸内酯[N-(3-oxodecanoyl)-L-homoserine lactone,3-Oxo-C10-HSL,ODHL)。在gacA突变菌株M18G中,信号分子的积累量明显减少,且只能检测出其中的4种;同时,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PCA)的合成量比野生株M18提高了2倍左右。在M18菌株中,基因rhlⅠ的编码产物参与BHL和HHL的合成。构建rhlI’-’lacZ翻译融合表达质粒pMEIZ,分别导入野生株M18和突变株M18G,突变株M18G的半乳糖苷酶活性比野生株M18下降约40%,表明GacA对基因rhlI的表达具有正调控作用。但是,在野生株M18和突变株M18G的发酵液中,分别或同时添加过量的外源BHL和HHL,对PCA合成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在突变株M18G中,PCA合成量的增加与BHL和HHL合成量的减少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株M18 GACA 吩嗪-1-羧酸 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
下载PDF
发酵优化绿针假单胞菌GP72-ND3ΔphzO高产吩嗪-1-羧酸
10
作者 刘桢桢 王威 +1 位作者 黄显清 张雪洪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6,共7页
对绿针假单胞菌GP72-ND3ΔphzO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在5 L反应器中进行放大培养。在摇瓶水平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设计实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甘油49.55 g/L、大豆蛋白胨37.34 g/L、KCl 1.5 g/L、Mg... 对绿针假单胞菌GP72-ND3ΔphzO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在5 L反应器中进行放大培养。在摇瓶水平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设计实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甘油49.55 g/L、大豆蛋白胨37.34 g/L、KCl 1.5 g/L、MgSO_(4)0.75 g/L、K 2 HPO_(4)0.225 g/L,发酵60 h后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PCA)的最大产量为(6.01±0.17)g/L,是优化前的2.6倍。在1 L反应器中优化发酵pH,当培养过程pH值维持在6.8时,PCA的产量最高,为(7.16±0.04)g/L,是优化前的1.2倍。在最优培养基和pH条件下,对菌株在5 L反应器中进行放大培养,发酵60 h后PCA的最大产量为(6.84±0.53)g/L。研究为提高PCA的生物合成速率和工业化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针假单胞菌GP72-ND3ΔphzO 吩嗪-1-羧酸 发酵优化 中心组合设计 反应器
下载PDF
吩嗪-1-羧酸及其类似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祥 吴清来 李俊凯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744-2758,共15页
吩嗪-1-羧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假单胞菌和链霉菌等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同时兼具医用杀菌及抗肿瘤等活性.综述了吩嗪-1-羧酸的生物合成与化学合成,并对目前吩嗪-1-羧酸天然类似物以及化学合成类似物的... 吩嗪-1-羧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假单胞菌和链霉菌等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同时兼具医用杀菌及抗肿瘤等活性.综述了吩嗪-1-羧酸的生物合成与化学合成,并对目前吩嗪-1-羧酸天然类似物以及化学合成类似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总结,为此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与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吩嗪-1-羧酸 类似物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含苯乙酮结构片段的吩嗪-1-羧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亚强 马俊豪 +3 位作者 游江 周蒲 张列雄 徐志红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7-1234,共8页
为了提高吩嗪-1-羧酸(申嗪霉素)的生物活性,以吩嗪-1-羧酸和不同取代的苯乙酮为原料,通过溴化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苯乙酮结构片段的吩嗪-1-羧酸酯类化合物3a~3c和6a~6s,其结构均得到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 为了提高吩嗪-1-羧酸(申嗪霉素)的生物活性,以吩嗪-1-羧酸和不同取代的苯乙酮为原料,通过溴化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苯乙酮结构片段的吩嗪-1-羧酸酯类化合物3a~3c和6a~6s,其结构均得到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确证。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琼脂保湿浸叶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杀菌活性和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杀螨活性。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0.2 mmol/L下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6b和6e的抑制率分别为56.05%和65.37%,低于对照药剂吩嗪-1-羧酸(86.83%)。杀螨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药后24 h,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雌成螨具有良好的杀螨活性,在1 mmol/L下化合物6k和6m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7.88%和90.82%,进一步测得其相应的LC50值分别为0.25和0.19 mmol/L。本研究所合成的新化合物不仅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还具有较好的杀螨活性,这为吩嗪-1-羧酸的进一步结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吩嗪-1-羧酸 申嗪霉素 苯乙酮 天然产物 杀菌活性 杀螨活性
下载PDF
4-(吩嗪-1-酰氧基)肉桂酸酯和N-吩嗪-1-甲酰基-N'-肉桂酰基乙二胺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亚强 马俊豪 +3 位作者 周蒲 游江 张列雄 徐志红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8,共10页
以不同取代的肉桂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和酰基的亲核取代反应对天然产物吩嗪-1-羧酸(申嗪霉素)进行了结构修饰,合成了2个系列含肉桂酸结构片段的吩嗪-1-羧酸酯类衍生物5 a~5 f和吩嗪-1-甲酰胺类衍生物10 a~10 r,所有衍生物的结构均得... 以不同取代的肉桂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和酰基的亲核取代反应对天然产物吩嗪-1-羧酸(申嗪霉素)进行了结构修饰,合成了2个系列含肉桂酸结构片段的吩嗪-1-羧酸酯类衍生物5 a~5 f和吩嗪-1-甲酰胺类衍生物10 a~10 r,所有衍生物的结构均得到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确证。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培养皿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和除草活性。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20 mmol/L时,大部分吩嗪-1-羧酸酯类衍生物对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5a的抑制率为78.37%,略低于对照药剂吩嗪-1-羧酸(86.91%)。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0.50 mmol/L下,化合物10b、10e和10f对油菜根长的抑制率均超过80%,化合物10e对油菜的抑制效果与对照药剂丁草胺相当。本文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不仅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而且还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部分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与对照药剂相当,研究结果为吩嗪-1-羧酸的结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吩嗪-1-羧酸 申嗪霉素 肉桂酸 天然产物 杀菌活性 除草活性
下载PDF
Pip介导铜绿假单胞菌吩嗪基因簇phz2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圆 崔钦娜 +6 位作者 赵哲 明永飞 迟晓艳 冯志彬 程仕伟 解卫海 葛宜和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5,共9页
【目的】为了确定铜绿假单胞菌调控因子Pip对两个不同吩嗪合成基因簇(phz1和phz2)的具体调控方式与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根据基因比对结果,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Pip调控因子缺失突变株PA-PG以及克隆pip基因作互补分析;再以已构建的... 【目的】为了确定铜绿假单胞菌调控因子Pip对两个不同吩嗪合成基因簇(phz1和phz2)的具体调控方式与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根据基因比对结果,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Pip调控因子缺失突变株PA-PG以及克隆pip基因作互补分析;再以已构建的吩嗪基因簇缺失突变株PA-Z1G和PA-Z2K为受体菌,构建突变株PA-PD-Z1G和PA-PG-Z2K,测定并比较野生株及相关突变株的吩嗪-1-羧酸和绿脓菌素的合成量,推定Pip对两个不同吩嗪合成基因簇的调控方式。【结果】在GA培养基中,突变株PA-PG的吩嗪-1-羧酸和绿脓菌素都比野生型明显减少;互补分析显示,突变株PA-PG的吩嗪-1-羧酸和绿脓菌素都显著提高并恢复到野生株PAO1水平;突变株PA-Z1G的吩嗪-1-羧酸和绿脓菌素合成量因Pip缺失而显著减少;而突变株PA-Z2K的吩嗪-1-羧酸和绿脓菌素合成量在Pip缺失后仍保持不变。【结论】初步推定,转录调控因子Pip对铜绿假单胞菌吩嗪合成代谢的确具有促进作用;Pip通过正向调控吩嗪基因簇phz2的合成功能实现对吩嗪合成代谢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PIP 吩嗪-1-羧酸 绿脓菌素 代谢调控
原文传递
吩嗪-1-羧酸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颖 胡洪波 +1 位作者 张雪洪 许煜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60-1265,共6页
用以吩嗪-1-羧酸为惟一碳氮源的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96株能够降解吩嗪-1-羧酸的菌株。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amplifi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ARDRA),共将其分为16种类型,对这16种类型的代表菌株16S rDNA的部分... 用以吩嗪-1-羧酸为惟一碳氮源的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96株能够降解吩嗪-1-羧酸的菌株。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amplifi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ARDRA),共将其分为16种类型,对这16种类型的代表菌株16S rDNA的部分序列(500bp)进行基因测序,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比对,分析其在系统发育分类学上的地位。其中,菌株V-6,204和207分属于细菌拟杆菌门的不同纲目,菌株132属于放线菌中的红球菌属,其他12株菌株分属于α、β、γ-变形菌纲。对16株代表菌株降解吩嗪-1-羧酸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6株代表菌株能降解吩嗪-1-羧酸,但其降解效率低,培养35 d后的降解率为16.5% ̄34.6%。降解效率最高的两株菌株为133和102,其降解率分别为34.6%和32.9%,与菌株133亲缘关系最近的菌为Pseudomonasalcaligenes,同源性为100%;与菌株102亲缘关系最近的菌为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同源性为99%。而将16株代表菌株人为组成混合微生物体系后,其降解效率7 d即可达到26.8%,28 d后达到43.8%,混合菌株对吩嗪-1-羧酸的降解效率明显优于单菌。本研究首次在环境中筛选分离到了能够降解吩嗪-1-羧酸的菌株,为进一步研究吩嗪-1-羧酸在环境中的行为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吩嗪-1-羧酸 降解菌 分离筛选
下载PDF
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对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亮 常冬梅 +1 位作者 王彦荣 李信超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9年第9期37-40,54,共5页
采用不同配比的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后对几种病害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研究,寻找增效作用最为显著的复配比例。采用蚕豆叶片法和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水稻纹枯病、辣椒疫病和苹果炭疽病进行毒力测定。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的... 采用不同配比的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后对几种病害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研究,寻找增效作用最为显著的复配比例。采用蚕豆叶片法和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水稻纹枯病、辣椒疫病和苹果炭疽病进行毒力测定。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的配比在50∶1~1∶50之间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尤其在20∶1~1∶20之间,表现出更显著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均在1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嗪霉素 咪唑菌酮 复配 病害 毒力测定
下载PDF
申嗪霉素羟基苯甲酸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亚强 游江 +2 位作者 周蒲 郭倩男 徐志红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为了提高申嗪霉素的生物活性。[方法]以吩嗪-1-羧酸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酯水解等反应,将羟基苯甲酸结构片段引入吩嗪-1-羧酸中。[结果]设计合成了6个新的申嗪霉素羟基苯甲酸衍生物4a~4c和5a~5c。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80 mg/L... [目的]为了提高申嗪霉素的生物活性。[方法]以吩嗪-1-羧酸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酯水解等反应,将羟基苯甲酸结构片段引入吩嗪-1-羧酸中。[结果]设计合成了6个新的申嗪霉素羟基苯甲酸衍生物4a~4c和5a~5c。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80 mg/L下,化合物5a对水稻纹枯病的抑菌率为74.54%;在160 mg/L时,化合物5a对水稻纹枯病的盆栽防效达到了61.26%;在160 mg/L下,化合物4a对水稻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性效果达到了58.54%,与水杨酸活性相当。[结论]目标化合物不仅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而且部分化合物还具有对水稻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性,这对于绿色生物源农药申嗪霉素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吩嗪-1-羧酸 水杨酸 杀菌活性 天然产物 诱导抗病性
原文传递
伯克霍尔德菌HQB-1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活性化合物分离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明元 徐志周 +2 位作者 刘建福 李文魁 林思锻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65-1975,共11页
【背景】伯克霍尔德菌HQB-1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Tropical Race 4,Foc TR4)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目的】从菌株HQB-1发酵液中分离活性化合物并通过超高效液相联用质谱进行检测,获得该菌株具有良好生防作用的... 【背景】伯克霍尔德菌HQB-1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Tropical Race 4,Foc TR4)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目的】从菌株HQB-1发酵液中分离活性化合物并通过超高效液相联用质谱进行检测,获得该菌株具有良好生防作用的单体化合物。【方法】以HQB-1为目标菌株,大批量发酵并进行发酵液分离、提纯,通过超高效液相联用质谱法与核磁共振波谱法鉴定活性化合物。【结果】HQB-1菌株发酵液中的蛋白对Foc TR4无抑制作用;HQB-1菌株产生儿茶酚型铁载体,而不产生异羟肟酸型铁载体;对HQB-1菌株发酵液离心、浓缩、干燥,获得乙酸乙酯浸膏(粗提物),经过大孔树脂柱的充分吸附,在30%、60%及无水甲醇的洗脱下获得组分1-3,对Foc TR4的抑菌率分别为10.06%、27.82%和51.40%;选择抑菌率最大的组分3过硅胶柱层析,获得黄绿色晶体。该化合物在365 nm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峰,将核磁共振图谱与SciFinder和SDBS信息数据库进行图谱比对,将该抑菌活性化合物鉴定为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PCA)。PCA对Foc TR4的最小抑菌浓度最低,仅为1.563μg/mL,说明PCA对Foc TR4的抑制效果较强。【结论】从HQB-1菌株中分离得到活性化合物PCA,PCA的发现为香蕉枯萎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克霍尔德 HQB-1菌株 抑菌化合物 分离纯化 吩嗪-1-羧酸
原文传递
温度对假单胞菌rsmA突变株M-18R合成Plt和PCA的区别性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震 何幸 +2 位作者 王素莲 张雪洪 许煜泉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次生代谢物阻遏蛋白 (Repressorofsecondarymetabolite ,Rsm)A是一种全局性调控因子 ,与mRNA的RBS结合 ,转录后水平上抑制基因翻译。运用同源重组技术 ,构建了假单胞菌 (Pseudomonassp .)M_18的rsmA突变菌株M_18R。在 37℃、2 8℃恒温... 次生代谢物阻遏蛋白 (Repressorofsecondarymetabolite ,Rsm)A是一种全局性调控因子 ,与mRNA的RBS结合 ,转录后水平上抑制基因翻译。运用同源重组技术 ,构建了假单胞菌 (Pseudomonassp .)M_18的rsmA突变菌株M_18R。在 37℃、2 8℃恒温和短期升温 (37℃、4h培养 ,转 2 8℃继续培养 )条件下 ,比较野生株M_18和突变株M_18R生物合成藤黄绿菌素 (Plt)和吩嗪_1_羧酸 (PCA)的量。在 37℃条件下 ,M_18和M_18R合成这两种抗生物质的能力几乎受到完全抑制。在 2 8℃条件下 ,M_18R合成Plt的量约为野生型M_18的 10倍 ,达到 2 70 μg mL ,但是合成PCA的量仅为野生型的 5 0 %。经短期升温培养 ,M_18的Plt合成量明显下降 ,PCA产量降低不显著 ;相反 ,M_18R合成Plt的量达到 4 0 0 μg mL ,但PCA产量的变化仍不明显。推测 ,M_18菌株细胞内存在着某种与RsmA相关联的温度敏感因子 ,在RsmA缺失条件下 ,作为专一性激活剂促进Plt的生物合成 ,但是 ,并不参与对PCA合成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M-18 RSMA 吩嗪-1-羧酸 藤黄绿菌素 温度
下载PDF
申嗪霉素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液相色谱残留分析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樊晓青 占绣萍 +1 位作者 赵莉 余淑红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11期19-22,共4页
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辣椒和土壤中的申嗪霉素残留量方法。样品以丙酮和冰醋酸混合溶液提取,辣椒样品过SPE小柱净化,土壤直接浓缩、定容,最后用液相色谱DAD检测器测定。该方法条件下,申嗪霉素的最小检出量为:0.2ng,在辣椒和... 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辣椒和土壤中的申嗪霉素残留量方法。样品以丙酮和冰醋酸混合溶液提取,辣椒样品过SPE小柱净化,土壤直接浓缩、定容,最后用液相色谱DAD检测器测定。该方法条件下,申嗪霉素的最小检出量为:0.2ng,在辣椒和土壤中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1mg/kg,申嗪霉素在样品中的回收率为78.9~101.8%,变异系数为0.99~8.29%,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嗪霉素 液相色谱 残留 辣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