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菲和芘为多环芳烃(PAHs)的代表物,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了菲、芘对蚕豆的氧化胁迫;利用彗星实验分析了菲、芘对蚕豆 DNA 的损伤效应;将蚕豆幼苗...以菲和芘为多环芳烃(PAHs)的代表物,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了菲、芘对蚕豆的氧化胁迫;利用彗星实验分析了菲、芘对蚕豆 DNA 的损伤效应;将蚕豆幼苗根经抗氧化剂维生素 E 预处理后,暴露于菲、芘污染,研究了 DNA 损伤与氧化胁迫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条件下菲、芘污染导致蚕豆幼苗SOD、POD、CAT 活性提高和 MDA 含量上升,且 MDA 含量与菲、芘浓度均显著正相关;蚕豆根尖细胞 DNA 损伤随菲、芘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0--50 mg·kg-1菲污染条件下彗星图像尾矩(TM)值从46.41μm(阴性对照)增加到122.04μm(50 mg·kg-1菲污染处理),增大了162.96豫。50 mg·kg-1芘暴露下 TM 值从阴性对照的44.30μm 增至110.36μm,增大了149.21豫。经抗氧化剂维生素 E 预处理,蚕豆的 DNA 损伤程度减小。综上可知,菲、芘对蚕豆产生氧化胁迫并造成根尖细胞 DNA 损伤,菲、芘诱导的 DNA 损伤与氧化胁迫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以菲和芘为多环芳烃(PAHs)的代表物,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了菲、芘对蚕豆的氧化胁迫;利用彗星实验分析了菲、芘对蚕豆 DNA 的损伤效应;将蚕豆幼苗根经抗氧化剂维生素 E 预处理后,暴露于菲、芘污染,研究了 DNA 损伤与氧化胁迫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条件下菲、芘污染导致蚕豆幼苗SOD、POD、CAT 活性提高和 MDA 含量上升,且 MDA 含量与菲、芘浓度均显著正相关;蚕豆根尖细胞 DNA 损伤随菲、芘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0--50 mg·kg-1菲污染条件下彗星图像尾矩(TM)值从46.41μm(阴性对照)增加到122.04μm(50 mg·kg-1菲污染处理),增大了162.96豫。50 mg·kg-1芘暴露下 TM 值从阴性对照的44.30μm 增至110.36μm,增大了149.21豫。经抗氧化剂维生素 E 预处理,蚕豆的 DNA 损伤程度减小。综上可知,菲、芘对蚕豆产生氧化胁迫并造成根尖细胞 DNA 损伤,菲、芘诱导的 DNA 损伤与氧化胁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