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套炉强化传热与结构优化设计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苏海鹏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1年第4期66-70,共5页
水套炉研究在强化传热技术、相变传热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外形结构和金属耗量方面没有突破性的进展。针对水套炉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变传热技术,采用锅壳式锅炉的设计理念,对水套炉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介绍... 水套炉研究在强化传热技术、相变传热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外形结构和金属耗量方面没有突破性的进展。针对水套炉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变传热技术,采用锅壳式锅炉的设计理念,对水套炉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介绍了水套炉结构方面的新特性,探讨强度计算相关标准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套炉 相变传热 结构优化 强度计算
下载PDF
板式蒸发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宋金虎 宫兵 +2 位作者 张守圣 何璟 张永兴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对板式蒸发技术的核心设备——板式蒸发器的传热机理、特性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板式蒸发器 相变 沸腾传热 应用
下载PDF
我国余热利用现状与技术进展 被引量:69
3
作者 赵钦新 王宇峰 +2 位作者 王学斌 惠世恩 徐通模 《工业锅炉》 2009年第5期8-15,共8页
介绍了我国在工业生产中余热资源利用的基本现状,探讨了各种余热利用技术的进展,分析了水泥窑、工业炉余热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科学合理地进行余热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余热利用 纯低温 相变换热 低沸点工质
下载PDF
土壤冻结对地热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于明志 方肇洪 李明钧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2-46,共5页
研究了土壤冻结对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地热换热器与其周围土壤的热交换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土壤水分含量、斯蒂芬数、土壤初始温度 (即地温 )等对周围土壤温度分布、冻结锋面发展等的影响 ,并与不考虑土壤冻结情况作了对比分析。当考虑土壤... 研究了土壤冻结对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地热换热器与其周围土壤的热交换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土壤水分含量、斯蒂芬数、土壤初始温度 (即地温 )等对周围土壤温度分布、冻结锋面发展等的影响 ,并与不考虑土壤冻结情况作了对比分析。当考虑土壤中水分冻结时 ,由于冻结时放出大量的潜热 ,且冰的导热系数大 ,因此计算出地下埋管周围的土壤平均温度高 ,传热热阻小 ,设计的地热换热器规模可以变小 ,亦即可以减小钻孔的深度或钻孔的数量 ,从而可以减小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另外也扩大了地下回路中防冻液的选择范围。当土壤含湿量大、土壤初始温度高时 ,对于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传热 地源热泵 地热换热器 土壤 冻结
下载PDF
相变储热材料及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5
作者 张贺磊 方贤德 赵颖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6-32,共7页
综述了相变储热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分类以及各类相变材料的性能、储热机理和优缺点。对相变材料的各种强化传热技术进行了综述与讨论,概述了相变储热技术的研究及评价方法,并探讨了相变材料在温度控制、新能源开发利用以... 综述了相变储热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分类以及各类相变材料的性能、储热机理和优缺点。对相变材料的各种强化传热技术进行了综述与讨论,概述了相变储热技术的研究及评价方法,并探讨了相变材料在温度控制、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未来相变材料及其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储热 强化传热
下载PDF
相变储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6
作者 李昭 李宝让 +2 位作者 陈豪志 文卜 杜小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066-5085,共20页
相变储热技术是储能技术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太阳能、风能发电、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分布式能源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梳理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相变储热技术的研究成果,对相变材料进行分类并对其性质、优缺点、适用范围等进行... 相变储热技术是储能技术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太阳能、风能发电、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分布式能源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梳理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相变储热技术的研究成果,对相变材料进行分类并对其性质、优缺点、适用范围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针对相变材料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泄漏、腐蚀、过冷、传热性能差等缺陷,重点介绍了复合相变储热技术及传热性能强化技术。指出当前相变储热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对相变储热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可靠的复合相变技术、高效的传热强化技术、提高储热材料高温及循环稳定性等方面应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该综述研究对相变储热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储热材料 复合材料 传热 强化
下载PDF
金属相变储能与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33
7
作者 孙建强 张仁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9-101,105,共4页
相变储能是有效的储热方式。其中,金属相变储热因吸放热过程中,储能密度大,过冷度小,导热率高,反复相变后长期性能稳定,过程易控制,因而在高温储热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从金属相变储热材料、传热分析、金属相变材料与容器材料的相容性... 相变储能是有效的储热方式。其中,金属相变储热因吸放热过程中,储能密度大,过冷度小,导热率高,反复相变后长期性能稳定,过程易控制,因而在高温储热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从金属相变储热材料、传热分析、金属相变材料与容器材料的相容性和应用4个方面,回顾了金属固液相变储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相变材料 潜热储能 固液相变 传热分析 相容性 相变储能 研究与发展 金属 相变储热材料 技术
下载PDF
泡沫金属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盛强 邢玉明 王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65-3570,共6页
利用泡沫金属多孔结构的吸附性能,以八水氢氧化钡为相变材料,泡沫铜为基体,制备了结晶水合盐/泡沫金属复合相变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八水氢氧化钡的热循环性能,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基本不变,相变潜热略... 利用泡沫金属多孔结构的吸附性能,以八水氢氧化钡为相变材料,泡沫铜为基体,制备了结晶水合盐/泡沫金属复合相变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八水氢氧化钡的热循环性能,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基本不变,相变潜热略有减少,八水氢氧化钡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搭建了相变储能实验台,实验分析了3组不同实验方案,结果表明,填充泡沫铜不仅增强了相变材料的传热速率,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八水氢氧化钡的过冷度。当泡沫金属使用较大孔密度后,结晶水合盐的过冷问题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铜 相变材料 热循环 传热 结晶水合盐
下载PDF
相变储热的传热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林文珠 凌子夜 +1 位作者 方晓明 张正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66-5179,共14页
相变储热技术具有储热密度大、相变温度稳定以及过程容易控制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相变储热技术在应用中需完成热能的储存与释放过程,其传热特性直接决定应用效果。储热技术的传热强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相变材料本身的导热强化... 相变储热技术具有储热密度大、相变温度稳定以及过程容易控制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相变储热技术在应用中需完成热能的储存与释放过程,其传热特性直接决定应用效果。储热技术的传热强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相变材料本身的导热强化;二是潜热型功能热流体的对流传热强化;三是储热器的传热强化。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相变储热技术的传热强化研究方面的进展,主要介绍了膨胀石墨、泡沫金属等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强化,相变微胶囊及相变微、纳米乳液潜热型功能热流体传热强化以及管壳式储热器、板式储热器、螺旋盘管储热器等储热器的传热强化。文章指出,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具有高热导率、大储热密度以及良好的定型特性,且价格低廉,极具应用前景。纳米乳液功能热流体具有表观比热容大、流阻较小等优势,但存在稳定性较差、过冷度大等问题。板式储热器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较高的传热功率,适宜应用于相变材料传热系统。但应用背景不同,针对不同场景提供不同储热器的选型及指导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储热技术 传热强化 储热器 潜热流体
下载PDF
应用于强化传热的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24
10
作者 饶宇 林贵平 +2 位作者 罗燕 陈水林 王亮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1-655,共5页
相变材料微胶囊(MEPCM)悬浮液是一种高热容冷却介质,其应用可大幅提高高功率设备液体冷却性能。本文对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以蜜胺树脂为壁材、22烷为芯材、粒径10微米、不同芯材含量且适合于电子设备液体... 相变材料微胶囊(MEPCM)悬浮液是一种高热容冷却介质,其应用可大幅提高高功率设备液体冷却性能。本文对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以蜜胺树脂为壁材、22烷为芯材、粒径10微米、不同芯材含量且适合于电子设备液体冷却的双层壁MEPCM。通过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SEM)观察到包覆完好的圆球状MEPCM。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影响粒径以及包覆特性的因素。最后的DSC热分析表明了MEPCM具有很高的蓄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相变材料 微胶囊 强化传热
下载PDF
圆柱形相变蓄热器蓄/放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崔海亭 王振辉 +2 位作者 郭彦书 彭培英 胡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68-1372,共5页
设计并搭建了以太阳能为热源的圆柱形蓄热器实验台,将封装了相变材料(PCM)的蓄热球体放置在蓄热器中,测量蓄热器进出口和蓄热器内第一~七层的热媒(HTF)温度,对所测温度和流量进行数据采集。分析HTF的进口温度和流量变化对蓄热器热性能... 设计并搭建了以太阳能为热源的圆柱形蓄热器实验台,将封装了相变材料(PCM)的蓄热球体放置在蓄热器中,测量蓄热器进出口和蓄热器内第一~七层的热媒(HTF)温度,对所测温度和流量进行数据采集。分析HTF的进口温度和流量变化对蓄热器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TF的进口温度的提高,完成蓄热所需的时间不断减少,蓄热效率得到提高,流速的增加对蓄热的影响不大。初步掌握热媒的流动特性对相变蓄热装置蓄放热过程的影响,为蓄热器的工程应用设计、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器 蓄放热性能 相变材料 热媒水
下载PDF
泡沫石墨/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热物性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肖鑫 张鹏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0-533,共4页
本文采用真空注入法制备了泡沫石墨/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并比较了其和非真空法制备材料的注入比差异。对制成的复合相变材料进行了结构和热物性的表征及测试。采用激光热导热仪测量了有效热导率,并通过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由差示扫描量热仪... 本文采用真空注入法制备了泡沫石墨/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并比较了其和非真空法制备材料的注入比差异。对制成的复合相变材料进行了结构和热物性的表征及测试。采用激光热导热仪测量了有效热导率,并通过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得到了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特性。结果表明,真空注入法是制备多孔基材复合相变材料的有效方法,真空法得到的复合相变材料的有效热导率较纯石蜡提高了近311倍。复合相变材料的固-液相变点较纯石蜡无显著变化,受泡沫石墨中石墨骨架高热导率和多孔介质内部热非平衡的影响,复合相变材料的固-固相变点变得不明显。复合相变材料的吸热系数较纯石蜡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石墨 复合相变材料 强化换热
原文传递
内通传热流体的圆管外相变材料的无量纲储传热准则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朱颖秋 张寅平 江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4-250,共7页
建立了分析内通传热流体的圆管外相变材料储、传热特性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分析瞬态相变层厚度分布、传热流体轴向温度分布及圆管相变材料储、传热量的新方法:温度—固液界面移动交替迭代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得到确定上述参数... 建立了分析内通传热流体的圆管外相变材料储、传热特性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分析瞬态相变层厚度分布、传热流体轴向温度分布及圆管相变材料储、传热量的新方法:温度—固液界面移动交替迭代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得到确定上述参数的无量纲公式,公式与数据点的平均拟合精度分别为03% 、162% 和25% 。准则公式计算值与相同条件下的文献值吻合,验证了本文模型、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所得的无量纲公式不局限于某一种相变材料或工况,对管簇式相变换热器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具有普适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传热 换热器 储热 无量纲准则
下载PDF
固液相变蓄热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胥义 刘道平 《节能》 2002年第12期3-7,共5页
综述了相变蓄热材料、相变传热问题求解方法、典型相变传热过程以及相变潜热蓄热系统(LHTES)
关键词 固液相变 蓄热技术 相变传热
下载PDF
相变蓄热球体堆积床传热模型及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康艳兵 张寅平 +1 位作者 江亿 朱颖心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6-109,113,共5页
为提高普适性和预测性 ,建立了相变蓄热球体堆积床热性能的传热模型 ,可以对系统多种热性能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经验证明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表明该模型对相变蓄热球体堆积床的结构设计、性能模拟及运行管理可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相变蓄热球体堆积床 传热模型 相变贮能 热性能
原文传递
移动热源条件下熔池内流体流动和传热问题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邹德宁 雷永平 +1 位作者 黄廷禄 苏俊义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7-390,共4页
对有移动热源的表面重熔问题,在固定坐标系内,采用固定网格、焓-孔隙度法处理相变,并将移动热源引起的能量、 动量方程的变化作为附加源项构建控制方程组,使用控制容积积分法对其进行求解,数值模拟了激光扫描条件下熔池内传热、相... 对有移动热源的表面重熔问题,在固定坐标系内,采用固定网格、焓-孔隙度法处理相变,并将移动热源引起的能量、 动量方程的变化作为附加源项构建控制方程组,使用控制容积积分法对其进行求解,数值模拟了激光扫描条件下熔池内传热、相交 及流体流动的情况;利用所开发的软件对同一扫描速度、不同激光输入功率条件下不锈钢材料熔化与凝固过程中温度场、速度场进 行了比较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重熔 移动热原 相变 传热 流体流动
下载PDF
水平椭圆管内相变材料接触熔化的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文振 程尚模 罗臻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8-76,共9页
对水平椭圆管内相变材料接触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椭圆作图法则,将其分段圆弧化后,利用Nusselt液体边界层理论,对紧密接触熔化区的液体传热与运动进行了分析。求得管内固体熔化速度、熔化率及平均Nusselt数。讨论... 对水平椭圆管内相变材料接触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椭圆作图法则,将其分段圆弧化后,利用Nusselt液体边界层理论,对紧密接触熔化区的液体传热与运动进行了分析。求得管内固体熔化速度、熔化率及平均Nusselt数。讨论了影响它们的诸因素,所得结果包含了圆管时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传热 接触熔化 水平椭圆管
下载PDF
组合式相变材料组分配比与储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方铭 陈光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4-308,共5页
采用焓法对组合式相变材料(PCM)储热系统的相变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组合式相变材料中各个PCM组分质量分数的变化对系统储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组合式相变材料储热系统,存在着最优组分配比,使得系统的储热性能达到最佳。
关键词 组合式相变材料 潜热储热 传热优化 焓法
下载PDF
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杨磊 姚远 +2 位作者 张冬冬 叶灿滔 龚宇烈 《新能源进展》 2019年第5期464-472,共9页
有机相变储能材料(PCMs)具有储能密度高、腐蚀性小、性能稳定、毒性小、不易出现相分离和过冷现象等优点,成为目前蓄能技术领域主流应用材料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各类有机PCMs的材料特性,针对其导热系数普遍较低的共性问题,介绍了通过... 有机相变储能材料(PCMs)具有储能密度高、腐蚀性小、性能稳定、毒性小、不易出现相分离和过冷现象等优点,成为目前蓄能技术领域主流应用材料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各类有机PCMs的材料特性,针对其导热系数普遍较低的共性问题,介绍了通过添加高热导率材料和封装PCMs两种强化传热途径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浅谈了有机PCMs在建筑节能、太阳能利用及冷却电子设备等中低温储能技术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最后,总结了有机PCMs目前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及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储存 相变材料 有机 强化传热
下载PDF
HVAC领域相变贮能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付英会 冯国会 +2 位作者 吕石磊 李国建 陈其针 《节能》 2004年第4期6-8,共3页
总结了相变传热的特点及求解方法 ;相变墙板的研制以及使用效果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变在供暖、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相变贮能技术在HVAC中应用的诸多优势。提出了HVAC领域相变贮能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HVAC 相变贮能 相变传热 相变墙板 相变蓄热 相变蓄冷 相变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