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组构学研究的最新技术——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被引量:56
1
作者 徐海军 金淑燕 郑伯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25,共13页
岩石组构分析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对理解许多地质过程非常关键。岩石组构学的理论研究和测试技术手段都有很大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最近十几年来,装备在扫描电镜上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新技术日臻成熟,已经成为地球... 岩石组构分析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对理解许多地质过程非常关键。岩石组构学的理论研究和测试技术手段都有很大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最近十几年来,装备在扫描电镜上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新技术日臻成熟,已经成为地球科学和材料科学组构分析的强有力手段。作为革命性的新技术,EBSD的量化显微构造数据在地质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相鉴定、变形机制、位错滑移系、结晶学优选方位(CPO)和变质过程研究等。本文介绍了池际尚教授在开拓我国岩石组构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贡献,同时阐述了EBSD的仪器组成、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及其与费氏台、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和透射电镜优缺点的对比,并展示了该方法在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组构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构 EBSD CPO 榴辉岩 石榴石 绿辉石
下载PDF
利用岩矿记忆信息恢复基岩潜山裂缝储层形成的机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傅强 王家林 周祖翼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4-438,共5页
基岩储层具有当今油气储层研究的两大难题,即特殊且致密的基质岩性和储集空间。变质岩作为基岩岩性之一,其储集空间——裂缝的形成与动力作用密切相关。构造动力是致密基岩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岩石矿物将记忆其在地质历史过程中所经历... 基岩储层具有当今油气储层研究的两大难题,即特殊且致密的基质岩性和储集空间。变质岩作为基岩岩性之一,其储集空间——裂缝的形成与动力作用密切相关。构造动力是致密基岩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岩石矿物将记忆其在地质历史过程中所经历的动力特征。在准确采取定向岩心的基础上,利用声发射技术(AE)和岩组学方法可以恢复基岩储层在地质历史过程中所受应力期次和应力方向,从而了解储层的动力机制。应用上述原理恢复辽河大民屯凹陷曹台变质岩潜山受到三期应力作用,潜山南北两端受近EW向挤压应力,而潜山中部受NE向压剪应力。储层裂缝发育和分布与潜山所受动力机制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 裂缝 岩组学 岩矿信息 油气藏 储集层
下载PDF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在地壳构造变形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学猛 张进江 许志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0-1145,共16页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岩组学研究的一项革命性新技术。该技术可以对传统的岩石薄片进行分析,实用性高,观测精度达到亚微米级别。配合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发光、波谱、能谱分析设备,EBSD技术可以对透明和非透明的任何对称性晶体...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岩组学研究的一项革命性新技术。该技术可以对传统的岩石薄片进行分析,实用性高,观测精度达到亚微米级别。配合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发光、波谱、能谱分析设备,EBSD技术可以对透明和非透明的任何对称性晶体进行取向测量,快速获取晶体显微结构、微区成分与晶体学参数,可以对晶体开展形貌观察、晶体优选方向(CPO)、取向差分析、物相鉴定、应变测量、晶界分析、变形机制、位错滑移系、晶内变形、温压条件研究。结合聚焦离子束(FIB)技术,可以获取矿物的三维结构图像。对地壳的主要矿物进行组构分析,结合野外矿物变形特征与试验岩石学研究成果,可以开展地壳构造运动学、动力学的研究。本文介绍岩组学的研究历史,以及EBSD技术在地壳常见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以及假熔岩构造变形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与典型实例,并对EBSD研究结果中一些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岩组学 构造运动学 动力学 变形机制
下载PDF
江西田里和浙江游溪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樊光明 薛重生 杨晓松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01-308,共8页
本文的测试结果表明,展布在江西广丰的田里岩组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019±0.9Ma,而分布于浙江江山政棠的游溪岩组的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501.2±2.2Ma,热事件年龄为127Ma... 本文的测试结果表明,展布在江西广丰的田里岩组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019±0.9Ma,而分布于浙江江山政棠的游溪岩组的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501.2±2.2Ma,热事件年龄为127Ma。它们是两条较大规模的韧性剪切带,该年龄代表了它们的形成年代。本文还综合分析了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它们分属扬子和华南两个构造单元的组成部分。该区的江—绍构造带经历了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多期造山作用。这对华南地壳演化的再认识,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浙江 韧性剪切带 氩40 氩39 地质年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不同组构碳酸盐岩埋藏溶蚀实验 被引量:6
5
作者 谭飞 张云峰 +4 位作者 王振宇 董兆雄 黄正良 王前平 高君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3-424,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受埋藏溶蚀作用控制明显,而地层深部复杂的水—岩反应造成埋藏溶蚀研究难度较大,并进而影响了储层的评价与预测。分别利用CO_2溶液和乙酸溶液为流体介质进行溶蚀模拟实验,探讨埋藏条件下温度、压力、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受埋藏溶蚀作用控制明显,而地层深部复杂的水—岩反应造成埋藏溶蚀研究难度较大,并进而影响了储层的评价与预测。分别利用CO_2溶液和乙酸溶液为流体介质进行溶蚀模拟实验,探讨埋藏条件下温度、压力、流体等因素对不同矿物及组构碳酸盐岩溶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与压力升高,碳酸盐岩样品在乙酸溶液中的溶解速率均相应提高,在CO_2溶液中的溶解速率则先增加后减小,且在110℃~130℃区间内溶蚀速率最大;深埋藏环境下,各岩类溶蚀速率差异减小,并趋于一致;2)岩石矿物成分和组构,原岩初始孔隙度的大小及其连通关系,以及晶体的产状对成岩后期的埋藏溶蚀作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不溶组分含量低、颗粒/灰泥比高、矿物成分复杂的碳酸盐岩由于组构选择性溶蚀作用而更易被溶蚀;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随方解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深埋藏环境下,矿物成分含量差异对溶蚀速率的影响作用减弱;硬石膏与白云岩相伴生时,可优先溶蚀形成膏模孔,并促进白云石的溶解,改善储层效果。不同岩性,总体上灰岩较白云岩及过渡岩类更易发生埋藏溶蚀作用。结合研究区实际地质条件分析,砂屑灰岩、膏质白云岩等埋藏溶蚀强度较大,通过对原岩早期组构选择性溶蚀形成孔隙的继承和调整,叠加埋藏期岩溶作用后,可形成规模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埋藏溶蚀 模拟实验 组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防城港核电厂复杂沉积岩地基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代志宏 盛湘衡 +4 位作者 李正顺 胡碧池 杨彰智 黄黎明 李敦仁 《电力勘测设计》 2009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前国内开工兴建的核电厂均选用沿海各向同性火成岩作为地基。而广西沿海火成岩仅占1.6%,作为广西首个获准建设的防城港核电厂,其地层在广西具有代表性,为志留系沉积岩,岩性复杂、软硬相间,次生褶皱、断裂和裂隙发育,对于核电厂建设是... 目前国内开工兴建的核电厂均选用沿海各向同性火成岩作为地基。而广西沿海火成岩仅占1.6%,作为广西首个获准建设的防城港核电厂,其地层在广西具有代表性,为志留系沉积岩,岩性复杂、软硬相间,次生褶皱、断裂和裂隙发育,对于核电厂建设是巨大的挑战。本次勘察通过大量的地质测绘,充分论证了建筑场地的稳定性;根据深入的钻孔岩性统计和相关的物理力学试验结果分析,对地基岩土体进行工程地质归纳、分层,将其归纳为:粉砂岩组、泥质粉砂岩组和泥页岩组,有效地解决了场地岩性和空间组合复杂的问题;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获得的三个岩组的地基承载力,充分考虑了岩组中不同岩性的空间组合特征和其力学贡献,更真实的反映了岩组的力学特性;并通过当量模量和地基沉降量的计算,确定核岛地基是均匀的。近期,核岛基坑的开挖直接证实了勘察成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复杂沉积岩 加权平均法 当量模量
下载PDF
广西红层分布及其泥岩工程特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高芳芳 巫锡勇 邓睿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7年第2期48-52,共5页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广西红层地区工程建设逐渐增加,本文以红层岩组为基础,对广西地区红层分布进行分析,认为十万大山地区和桂东-桂东南区域分布较为密集。通过物理化学试验及力学试验对红层泥岩进行工程特性统计分析,...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广西红层地区工程建设逐渐增加,本文以红层岩组为基础,对广西地区红层分布进行分析,认为十万大山地区和桂东-桂东南区域分布较为密集。通过物理化学试验及力学试验对红层泥岩进行工程特性统计分析,得出上述区域泥岩膨胀性和崩解性特征,并通过击实特性、CBR承载比、软化系数等指标得知两区域泥岩填料级别主要为C3和C2,从而为相关红层区域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泥岩 岩组 分布 工程特性 路用性
原文传递
广西下、中三叠统砾质岩类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继淹 《广西地质》 1997年第3期1-6,共6页
文章分析论述了广西下、中三叠统砾质岩类所在层位及其特征,并将其划分为水道砾岩、崩塌—滑塌砾岩、沉积混杂岩3种成因类型,探讨了形成环境及其意义,指出它们均是三叠纪时期构造作用的沉积表现。
关键词 砾岩 沉积混杂岩 中三叠统 下三叠统 岩石成因
下载PDF
基于图象处理的岩石组构测定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康晓泉 首祥云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1,共4页
鉴于传统的岩石组构测量方法比较繁琐,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象处理的岩石组构测定的新方法。此方法可将图象x y平面内比较难测量的方位角转化到Hough域ρθ坐标下,统计分析各个方位角,判断是否存在优选方位并计算岩组的优选方位角,Hough域... 鉴于传统的岩石组构测量方法比较繁琐,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象处理的岩石组构测定的新方法。此方法可将图象x y平面内比较难测量的方位角转化到Hough域ρθ坐标下,统计分析各个方位角,判断是否存在优选方位并计算岩组的优选方位角,Hough域的叠加值反映了对颗粒方位角识别的置信度;对于一些细微的、离散的岩石颗粒进行统计分析,给出矿物颗粒偏光性的解决方法。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测量方法,采用基于图象处理的方法对岩石组构进行测定,其抗噪性好,减少了在目测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提高了岩组测量效率,能在岩石构造分析中获得更多、更准确的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组构 图象处理 测定方法 统计分析 方位角 方法比较 优选方位 岩石颗粒 矿物颗粒 处理结果 测量方法 测量效率 构造分析 地质信息 置信度 偏光性 抗噪性 传统 岩组
下载PDF
Magnetic Fabric and Petrofabric of Amphibolites from the Namcha Barwa Complex, Eastern Himalaya 被引量:1
10
作者 Wenjing Li Haijun Xu Junfeng Zha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The magnetic fabric and petrofabric are often used as tectonic indicators of geological and geodynamic processes that a rock has experienced such as growth, deformation and metamorphism.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low fi... The magnetic fabric and petrofabric are often used as tectonic indicators of geological and geodynamic processes that a rock has experienced such as growth, deformation and metamorphism.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low field anisotropy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AMS) and the crystallographic preferred orientation(CPO) of constituent minerals in amphibolites from the Namcha Barwa Complex in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Tibet. The bulk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ries significantly from 7.3×10^(-4) to 3.314×10^(-2) SI, with the Jelínek's anisotropy values(Pj) ranges from 1.094 to 1.487. The maximum susceptibility is approximately parallel to the lineation while the minimum susceptibility is subnormal to the foliation plane.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 analyses show pronounced CPOs of amphibole in all samples, with a preferred alignment of the [001] axes along the lineation and the [100] axes spreading along a girdle normal to the line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comparison with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suggest that the magnetic anisotropy of amphibolite is largely controlled by the CPOs of amphibole. If present, the well oriented iron-titanium oxides such as ilmenite along rock foliation and lineation could increase the susceptibility and the anisotropy of a rock. Our results show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gnetic anisotropy and the petrofabric of amphibolite, which could provide constraint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rong magnetic anomalies observed in the tectonic syntaxes of Tib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fabric anisotropy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rystallographic preferred orientation AMPHIBOLITE TIBET
原文传递
CHARACTERIZATION OF DEFORMATION AND X-RAY PETROFABRICS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WAHONGSHAN FAULT ZONE, QINGHAI PROVINCE, NORTHWESTERN CHINA
11
作者 ZHANG Shuanhong ZHOU Xianqiang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4年第1期53-65,共13页
The Wahongshan fault zone in Qingha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ults in western China. In this paper, deformation and X-ray petrofabrics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fault. The results s... The Wahongshan fault zone in Qingha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ults in western China. In this paper, deformation and X-ray petrofabrics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faul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fault zon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stages: ductile shear deformation stage and brittle deformation stage. The early stage ductile shearing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NW-NNW trending mylonite zones along the fault, which is intensely cut by the late-formed brittle faults. X-ray petrofabrics of rocks near the fa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nerals in the tectonites show a great degree of orientation in the alignment. The quartz, w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mineral in the tectonites, is deformed by basal face gliding or near basal face gliding, and sometimes by prismatic face sliding,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rocks are deformed in epithermal to mesothermal or mesothermal environment, and the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quartz alignment. Th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plutons formed in the Hercynian and Indosinian stages show no great ductile deformation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X-ray petrofabrics, so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se rocks are formed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s. Results of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alysis and isotope geochronologic analysis of syntectonic muscovite indicate that Wahongshan ductile shear zones are formed in the late Silurian Period during the late Caledonian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DEFORMATION X-RAY petrofabric Wahongshan fault ZONES QINGHAI the TibetPlateau
下载PDF
福建李坊重晶石矿床矿石结构特征及矿石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坤 黎敦朋 +1 位作者 肖爱芳 刘文元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8-747,共10页
福建李坊重晶石矿床是闽浙地区发现的唯一的一个大型独立重晶石矿床,为厘清其成因,本文对矿床中的矿石和围岩进行了详细的组构和矿相学研究。结果显示,重晶石矿石具有角砾状构造、碳膜构造、蜂窝构造、管孔构造等典型热水沉积构造;围岩... 福建李坊重晶石矿床是闽浙地区发现的唯一的一个大型独立重晶石矿床,为厘清其成因,本文对矿床中的矿石和围岩进行了详细的组构和矿相学研究。结果显示,重晶石矿石具有角砾状构造、碳膜构造、蜂窝构造、管孔构造等典型热水沉积构造;围岩也具有碳膜构造、块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等热水沉积构造。且矿石与围岩具有同沉积的特征。另外,对采自435中段的层状矿体中的10件重晶石矿石样品还进行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矿石的主要矿物为重晶石,其主要成分Ba O含量为62. 905%~65. 737%,SO3含量为34. 263%~37. 235%,Al2O3为0. 058%~0. 216%,Sr O为0. 190%~0. 363%,反映重晶石的形成可能与热卤水的活动有关。矿石中的次要矿物为钡冰长石、钡长石和黄铁矿,偶见钡云母和方解石。在SiO2/(Na2O+K2O)-MnO/TiO图解上,样品点全部落入热水成因区。综上研究认为李坊重晶石矿床为热水沉积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构特征 电子探针分析 钡冰长石 热水沉积成因 重晶石矿床
下载PDF
苏胶地体北缘变质构造岩的磁性组构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坤一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2年第4期10-19,共10页
本文介绍了磁性组构的概念和常用的参数,并总结了苏胶地体北缘五个地区20块变质构造岩样品的岩石磁性组构测试分析结果: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受不同的因素所控制,变质构造岩的磁各向异性与变质作用过程中的可塑性形变和变质重结晶作用... 本文介绍了磁性组构的概念和常用的参数,并总结了苏胶地体北缘五个地区20块变质构造岩样品的岩石磁性组构测试分析结果: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受不同的因素所控制,变质构造岩的磁各向异性与变质作用过程中的可塑性形变和变质重结晶作用具有相关联系.最大磁化率主轴平行于岩石线理,最小磁化率主轴垂直于岩石面理.同时证明了磁化率各向异性技术作为一种岩石组构因素的研究是有发展前景的,尤其是在应用于缺少常规应变分析标志的地区,更能显示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岩组 变质岩 苏胶地体
下载PDF
隆昌地区辽河群岩石组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汉霞 孟庆成 张长捷 《辽宁地质》 1991年第4期305-313,共9页
通过对隆昌地区早元古宙辽河群变质岩的组构分析,表明该区经历了四期变形,第一期固态流变构造分布较广,较长期而缓慢的近水平东西向a型顺层剪切导致发生第二期纵弯褶曲,形成吉祥峪—算盘峪复背斜,同时还卷入了由地幔上升沿层间滑脱面挤... 通过对隆昌地区早元古宙辽河群变质岩的组构分析,表明该区经历了四期变形,第一期固态流变构造分布较广,较长期而缓慢的近水平东西向a型顺层剪切导致发生第二期纵弯褶曲,形成吉祥峪—算盘峪复背斜,同时还卷入了由地幔上升沿层间滑脱面挤入的辉长岩。复背斜的西侧在第三期形成北北东向延伸的团山子正断性韧性剪切带,上盘下降,主压应力近垂直于地面,拉伸方向近120°。第四期为隆昌—水泉沟滑覆构造,使大石桥岩组大理岩覆在褶皱了的高家峪岩组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组构分析 辽宁 早元古宙
下载PDF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左岸砂泥岩裂隙水水动力条件
15
作者 钱康 《云南水力发电》 1996年第3期22-26,共5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坝区左岸砂泥岩(T2b)裂隙发育规律及裂隙水的相对成层性、运动特征,地下水的补、排、径流条件、动态,对其控水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水电站 裂隙水 渗透结构 地下水动力学
下载PDF
青海凯木都大湾东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16
作者 赵国全 赵玉年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3期57-58,共2页
凯木都大湾东锌多金属矿区白沙河岩组中发育的大理岩、岩浆活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构造为本区提供重要成矿条件。通过1:1万土壤测量圈定19个综合异常,异常主元素多以锌、铅、铜为主,最后圈定多金属矿化体5条,以此证明该区域具有较好的... 凯木都大湾东锌多金属矿区白沙河岩组中发育的大理岩、岩浆活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构造为本区提供重要成矿条件。通过1:1万土壤测量圈定19个综合异常,异常主元素多以锌、铅、铜为主,最后圈定多金属矿化体5条,以此证明该区域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多金属矿 岩石组 侵入岩 元素 异常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岩石组构特征及中、新生代差异变形机制
17
作者 程喆 郭齐军 +2 位作者 胡望水 汤济广 黄泽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4期42-47,4,共6页
受不均衡的陆内造山及多期构造叠加复合,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中、新生代具差异构造变形。通过4条典型岩石组构剖面的建立,各组构极密图均显示斜方或三斜对称,且各剖面南段均发育小圆环带,反映了各样品均经历了NE—SW和NW—SE两期不... 受不均衡的陆内造山及多期构造叠加复合,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中、新生代具差异构造变形。通过4条典型岩石组构剖面的建立,各组构极密图均显示斜方或三斜对称,且各剖面南段均发育小圆环带,反映了各样品均经历了NE—SW和NW—SE两期不同方向的近水平挤压作用,其中商城—潢川以西NE—SW方向挤压作用为主,而以东则两方向的挤压作用强度较为类似,且西峡—伊川剖面南段还发生过强烈的垂向隆升作用。以商城—潢川一带为中间调节带,印支期与中燕山期强烈逆冲推覆作用从东向西发生时空迁移,加之不均匀收缩变形过程中横向断层调节,且新近纪郯庐断裂作用的复合,是造成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中新生代差异构造变形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组构 逆冲推覆 差异变形 新生代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泰前断裂构造的显微变形研究
18
作者 赵杰 姜军 王军红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25-30,共6页
本文通过对泰前断裂显微构造,石英组构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断裂是一条自中生代形成以来经历了四次不同力学性质的活动断裂:断裂受到NE-SE向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右旋压扭活动;断裂受到近东西向的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右旋张扭活动;断裂受... 本文通过对泰前断裂显微构造,石英组构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断裂是一条自中生代形成以来经历了四次不同力学性质的活动断裂:断裂受到NE-SE向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右旋压扭活动;断裂受到近东西向的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右旋张扭活动;断裂受到NNW-近南北向的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左旋压扭活动;断裂受到NE-SW向的主压应力作用,发生了左旋张扭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岩组学 应力场 显微构造
下载PDF
白银厂矿区劈理成因的磁组构分析
19
作者 许光本 潘海汝 黄国祥 《矿产与地质》 1991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将磁性组构方法用于甘肃白银厂矿区的构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岩石的磁性组构与岩石组构具有同一分布规律.岩石的磁线理与岩石的拉长线理L^a近于一致,磁面理与第一期劈理S_1基本平行,并垂直于岩石的磁化率椭球的最小主轴,也垂直于应变椭... 将磁性组构方法用于甘肃白银厂矿区的构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岩石的磁性组构与岩石组构具有同一分布规律.岩石的磁线理与岩石的拉长线理L^a近于一致,磁面理与第一期劈理S_1基本平行,并垂直于岩石的磁化率椭球的最小主轴,也垂直于应变椭球的最短主轴方位,故推断第一期劈理S_1的成因主要属压扁成因.同时受到后期的多次变形与褶皱迭加影响.S_1轴面的优选面状分布发生变位不大,表明该区多次构造变形主要来自早期的同一主应力场作用所致.矿区岩石的磁面理与应变椭球拉长轴面或第一期劈理面S_1存在某些的角度差,表明该区岩石的劈理面由于受后期多次构造变形影响,可能发生剪切运动或旋转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理 成因 磁性组构 岩石组构
下载PDF
基于有效降雨强度的滑坡灾害危险性预警 被引量:67
20
作者 吴益平 张秋霞 +1 位作者 唐辉明 肖威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9-895,共7页
选取湖北省恩施地区1 000km2区域作为典型研究区,在全面分析该区域历史滑坡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该区滑坡生成与地层岩性之间的关系,将研究区地层划分为高、中、低3类易发性岩组.分岩组统计降雨监测数据与历史滑坡信息,得出有效降雨强度与... 选取湖北省恩施地区1 000km2区域作为典型研究区,在全面分析该区域历史滑坡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该区滑坡生成与地层岩性之间的关系,将研究区地层划分为高、中、低3类易发性岩组.分岩组统计降雨监测数据与历史滑坡信息,得出有效降雨强度与关键降雨持续时间的散点图,由此确定不同滑坡发生概率的有效降雨强度阈值,提出该区的滑坡灾害危险性预警判别模型.基于样本区统计数据建立滑坡预测指标体系,运用GIS得出研究区域的滑坡空间易发性区划结果,并根据不同易发岩组-有效降雨强度模型,叠加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结果与降雨危险性预警等级分级结果,对研究区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进行了预测预警.结果表明:不同易发岩组-有效降雨强度模型所得预警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预警模型具有考虑全面和预警精度高的特点,在实际预警中切实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易发岩组 有效降雨强度 危险性预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