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迈尔斯·弗兰克林:人格冲突与女性困境
1
作者 许庆红 朱妤双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81-85,共5页
迈尔斯·弗兰克林是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聚焦其作品中凸显的人格冲突与女性困境。以其著名小说《我的光辉生涯》为研究案例,分析小说中西比拉、母亲和外祖母三位女性的人格结构,尤... 迈尔斯·弗兰克林是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聚焦其作品中凸显的人格冲突与女性困境。以其著名小说《我的光辉生涯》为研究案例,分析小说中西比拉、母亲和外祖母三位女性的人格结构,尤其是女主人公西比拉的自我人格从产生、强大到最终受阻的整个过程。西比拉的独立自我意识在澳洲丛林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她矛盾的婚姻观显示了女性内在人格的交锋,而她最终的迷惘孤独则与外界的超我对女性自我的压制密不可分。弗兰克林笔下的女性核心人物在人格冲突中的最终受挫反映了父权社会下女性自我存在的困境,是作家对世纪之交澳洲社会女性的普遍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尔斯·弗兰克林 《我的光辉生涯》 人格冲突 女性困境
下载PDF
试论魏晋士人的人格冲突
2
作者 陕艳娜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2-85,共4页
在历代文人中,魏晋士人对社会价值的追求是最微弱、最残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选择"归隐"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纵其一生,魏晋士人始终都在"山林"与"魏阙"之间徘徊去就,忍受着与日俱增的心理焦虑与人... 在历代文人中,魏晋士人对社会价值的追求是最微弱、最残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选择"归隐"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纵其一生,魏晋士人始终都在"山林"与"魏阙"之间徘徊去就,忍受着与日俱增的心理焦虑与人格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国 晋朝 士人 人格冲突 “归隐”方式 人格悲剧
下载PDF
从人格结构视角剖析《血橙》女主人公凯瑟琳的疯癫之路
3
作者 胡瑞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22-25,共4页
约翰·霍克斯是著名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有着独特的主题,常常能够引起读者深刻的反思。其小说形散而神不散,能让读者在梦幻般的世界中找到故事的发展线索。本文尝试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从自我... 约翰·霍克斯是著名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有着独特的主题,常常能够引起读者深刻的反思。其小说形散而神不散,能让读者在梦幻般的世界中找到故事的发展线索。本文尝试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从自我、本我、超我三个方面对小说《血橙》中女主人公凯瑟琳走向疯癫的结局来进行剖析。在这样一种独特的恋爱关系中,凯瑟琳的三方面人格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并且不断地推动四个人之间的关系和情节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最终导致了凯瑟琳走向了疯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橙》 人格结构 人格冲突 疯癫
下载PDF
从人格结构视角剖析《血橙》主人公休的死亡之路
4
作者 屈荣英 王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约翰·霍克斯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作家。他所创作的作品主题独特,可以引起深刻的反思。他的小说结构散而不乱,使读者在小说中梦魇般的世界里找到故事的发展方向。这里试图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从自我、本我... 约翰·霍克斯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作家。他所创作的作品主题独特,可以引起深刻的反思。他的小说结构散而不乱,使读者在小说中梦魇般的世界里找到故事的发展方向。这里试图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从自我、本我、超我三个方面来剖析小说《血橙》男主人公休走向死亡的原因。在这种独特的恋爱组合关系中,休这三方面的人格不断冲突并且愈演愈烈,这种冲突不仅推动着四人关系及故事的发展,也正是这种冲突导致他的异常行为,最终将他带向了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霍克斯 《血橙》 人格结构 人格冲突 异常行为 死亡
下载PDF
当代社会转型中人格矛盾及致罪的可能性分析
5
作者 潘振云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50-53,共4页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推进,交织并存的新旧两种体制、秩序规范将会导致人格矛盾。这些人格矛盾如果不加以调适,将会导致一系列的个人和社会问题。以社会心理学为指导,加强对公众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其心理机制转变;更新社会化模式...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推进,交织并存的新旧两种体制、秩序规范将会导致人格矛盾。这些人格矛盾如果不加以调适,将会导致一系列的个人和社会问题。以社会心理学为指导,加强对公众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其心理机制转变;更新社会化模式,塑造现代人格,是缓解和消除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格矛盾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人格矛盾 社会调适
下载PDF
虚实交织的“另类聊斋”--莫言小说《怀抱鲜花的女人》的象征性
6
作者 张猛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1-66,共6页
《怀抱鲜花的女人》是莫言锐意进取的创新之作。他不愿拘泥于传统的套路,剑走偏锋,在浪漫的爱情中加入如蛆附骨的鬼气,以阴森湿冷来解构唯美浪漫,赋予小说象征意义。他吸收借鉴聊斋传说,解构书生狐女的爱情故事,辅之以西方文学中的浪漫... 《怀抱鲜花的女人》是莫言锐意进取的创新之作。他不愿拘泥于传统的套路,剑走偏锋,在浪漫的爱情中加入如蛆附骨的鬼气,以阴森湿冷来解构唯美浪漫,赋予小说象征意义。他吸收借鉴聊斋传说,解构书生狐女的爱情故事,辅之以西方文学中的浪漫因素,将古今中外的多重浪漫因素进行融合,重新书写了现代版的另类聊斋。莫言在萦绕不散的鬼气之上将现实和虚幻相交织,展现欲望与理性的博弈,以此来探讨人格深处“本我”和“超我”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交织 人格冲突
下载PDF
人格冲突视角下巴恩斯小说的人物塑造研究——以《柠檬桌子》为例
7
作者 李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13-17,共5页
为了更加深入理解巴恩斯小说的人物塑造情况,以《柠檬桌子》为例对人格冲突视角下巴恩斯小说的人物塑造进行研究。从《柠檬桌子》中的不同故事出发,分析其塑造情况,主要包含间接人物塑造、精确巧妙的细节描写、多视角转换塑造人物形象... 为了更加深入理解巴恩斯小说的人物塑造情况,以《柠檬桌子》为例对人格冲突视角下巴恩斯小说的人物塑造进行研究。从《柠檬桌子》中的不同故事出发,分析其塑造情况,主要包含间接人物塑造、精确巧妙的细节描写、多视角转换塑造人物形象、细节入微的人物心理描写与矛盾冲突描写、时间变化的行动描写五方面。通过对以上五方面的分析完成了对人格冲突视角下巴恩斯小说的人物塑造分析,以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巴恩斯小说的人物塑造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冲突视角 巴恩斯 人物塑造 柠檬桌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