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粹的城堡还留在世上——《画梦录》的文体特征及其文化意味 被引量:3
1
作者 梁笑梅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4-37,共4页
本文认为何其芳的《画梦录》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独白体散文诗。“画梦体”这种文体形成的内在驱动除了故乡情结以外,更多的决定于诗人个人的艺术气质和对中西艺术创造性的现代选择。《画梦录》是建筑在个人记忆上的,那些个人... 本文认为何其芳的《画梦录》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独白体散文诗。“画梦体”这种文体形成的内在驱动除了故乡情结以外,更多的决定于诗人个人的艺术气质和对中西艺术创造性的现代选择。《画梦录》是建筑在个人记忆上的,那些个人记忆拒绝被历史简单同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梦录》 独白体散文诗 故乡情结 个性气质 个人记忆
下载PDF
大动乱时期的士庶遭际与记忆——基于涉及安史之乱出土唐人墓志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9,共8页
大量出土唐人墓志等石刻文献程度不同地涉及到对安史之乱的经历与回忆,以"当事人"的身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有不少墓志回忆为正史文献所阙略,可与传世文献记载互为印证,如对安史动乱前唐朝社会繁荣富庶的回忆、安... 大量出土唐人墓志等石刻文献程度不同地涉及到对安史之乱的经历与回忆,以"当事人"的身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有不少墓志回忆为正史文献所阙略,可与传世文献记载互为印证,如对安史动乱前唐朝社会繁荣富庶的回忆、安史起兵的动员宣传和叛军控制区的社会心态,大量唐朝官员的"从逆"及伪饰,安史"僭伪"年号的使用,战乱中士人科举梦的幻灭和普通士庶家庭的遭际等。墓志中所反映出的诸多普通士庶的经历和个人化叙事一定意义上可以丰富和深化对这场大动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唐人墓志 安史之乱 个人遭际 大动乱回忆
下载PDF
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评析
3
作者 管兴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3-15,共3页
《古炉》的人物形象鲜明,历史叙事明确,创作特色突出。作为一部写"文革"的小说,《古炉》不仅描述了历史事实,还原了历史现象,而且探寻反思了事件发生的文化心理。小说虽从个人记忆出发,却将其提升到了民族记忆的高度。
关键词 “文革” 个人记忆 贾平凹
下载PDF
“人—忆—场”:文化融入夜间旅游的内在机理研究
4
作者 任莉莉 刘民坤 +2 位作者 邓小桂 梁连健 曾曦昊 《人文地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70,共11页
夜间旅游是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如何深度融入夜间旅游”成为各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游客感知的微观视角,以典型夜间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的方法进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文化融入夜间旅... 夜间旅游是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如何深度融入夜间旅游”成为各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游客感知的微观视角,以典型夜间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的方法进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文化融入夜间旅游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文化融入夜间旅游的过程是通过场景营造、主客互动、具身体验等方面构成的,但这一过程受“文化属性”的约束,最终生成记忆联结和文化内化。(2)“人”“忆”“场”是推动文化深度融入夜间旅游的核心三要素。(3)“脱嵌”“嵌入”“融入”是文化融入夜间旅游的三种状态,并建构出三状态模型,而主客互动质量是进一步检验其融入程度的“标尺”,且影响着游客的具身体验效果。(4)文化融入夜间旅游的联结点是“忆”,最终目标是文化内化,本质是实现“情感共鸣”,有益于拓展游客旅游的深度与广度,让游客在“热闹”之后有所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夜间旅游 内在机理 人—忆—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