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辅助材料设计参数对烤烟型卷烟烟气焦油、烟碱和CO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63
1
作者 彭斌 孙学辉 +4 位作者 尚平平 赵乐 李翔 李萍 聂聪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65,82,共6页
为探索辅助材料与卷烟烟气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卷烟纸定量、卷烟纸透气度、成形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和滤棒吸阻对卷烟主流烟气焦油、烟碱和CO释放量的影响,并通过辅材设计参数的组合设计,建立了辅材设计参数预测焦油、烟碱和C... 为探索辅助材料与卷烟烟气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卷烟纸定量、卷烟纸透气度、成形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和滤棒吸阻对卷烟主流烟气焦油、烟碱和CO释放量的影响,并通过辅材设计参数的组合设计,建立了辅材设计参数预测焦油、烟碱和CO释放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①卷烟纸定量增加CO释放量增加;②卷烟纸透气度增加,焦油、烟碱和CO释放量降低;③滤棒吸阻增加,焦油和烟碱释放量降低;④接装纸透气度增加,焦油、烟碱和CO释放量显著降低;⑤成形纸透气度增加,焦油、烟碱和CO释放量降低,降低程度与配合使用的接装纸透气度有关;⑥焦油、烟碱和CO释放量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卷烟纸 接装纸 成形纸 定量 透气度 滤嘴 通风度 吸阻 焦油 烟碱 CO
下载PDF
低渗气藏水锁伤害机理与防治措施分析 被引量:52
2
作者 赵春鹏 李文华 +1 位作者 张益 韩锋刚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3期45-46,共2页
低渗气藏普遍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 ,气、水及少量的油赖以流动的通道很窄 ,渗流阻力很大 ,液固界面及液气界面的相互作用力很大 ,使水锁效应明显增强 ,不利于气藏的开发。在水锁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 ,分析其影响因素 ,产生机理 ,提出了... 低渗气藏普遍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 ,气、水及少量的油赖以流动的通道很窄 ,渗流阻力很大 ,液固界面及液气界面的相互作用力很大 ,使水锁效应明显增强 ,不利于气藏的开发。在水锁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 ,分析其影响因素 ,产生机理 ,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实践证明采用流变性好和暂堵能力强的钻井液形成保护性好的滤饼 ,使钻井液侵入储层的量和深度减到最小 ;加入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 ,从而降低毛细管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水锁效应 防治措施 渗透率 含水饱和度
下载PDF
磁性材料在RAM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被引量:43
3
作者 邓龙江 谢建良 +1 位作者 梁迪飞 过璧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雷达波吸波材料(RAM)在军事及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讨论磁性RAM工作的机理、特点的基础上,阐述磁性RAM国内外发展状况,并介绍了本单位近年来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 磁性材料 磁导率 吸收率 RAM 吸波材料
下载PDF
煤岩固液耦合应变-渗透率试验 被引量:43
4
作者 杨永杰 楚俊 +1 位作者 郇冬至 李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0-764,共5页
采用MTS815岩石伺服试验系统进行了煤样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煤岩的应变-渗透率变化曲线与其全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表现出相对"滞后"的特点,表明渗透率的变化与其损伤演化过程密切相关,... 采用MTS815岩石伺服试验系统进行了煤样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煤岩的应变-渗透率变化曲线与其全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表现出相对"滞后"的特点,表明渗透率的变化与其损伤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同时煤体通过其内部裂隙的渗透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煤岩体达到峰值强度及之后的软化阶段,即损伤变量达一定值时,渗透率出现峰值.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出了煤岩应变-渗透率分段曲线方程.由于煤岩微孔隙裂隙相对较发育,其渗透率受有效围压的影响较明显,随有效围压增大,煤岩渗透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主要与煤岩中发育的原生裂隙受围压压密闭合以及限制了新生裂隙的扩展和张开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全应力应变 渗透率 拟合 围压
下载PDF
木材渗透性可控制原理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鲍甫成 吕建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36-342,共7页
本文研究了木材渗透性可控制机制,探寻了渗透性可控制原理。结果表明,影响渗透性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为纹孔膜微孔半径和数量,微孔大而多者,渗透性高;微孔愈小,微孔里气-液界面上毛细管张力愈高,对液体流动的影响愈大,浸注愈难,欲使浸注液... 本文研究了木材渗透性可控制机制,探寻了渗透性可控制原理。结果表明,影响渗透性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为纹孔膜微孔半径和数量,微孔大而多者,渗透性高;微孔愈小,微孔里气-液界面上毛细管张力愈高,对液体流动的影响愈大,浸注愈难,欲使浸注液深注入木材,必须施一与此微孔半径相应足以克服此张力的压力。若欲改善低渗透树种木材的难浸注性,似应从纹孔入手,用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等方法增大和增多有效纹孔膜微孔半径和数量,以减小毛细管张力,降低使用压力,增大流量率,提高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渗透性 流量率
下载PDF
饱和CO_2地层水驱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实验 被引量:40
6
作者 于志超 杨思玉 +2 位作者 刘立 李实 杨永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2-1042,共11页
为了研究CO2注入后储层岩性和物性的变化情况,利用室内岩心驱替装置,模拟了地层条件下(100℃,24 MPa)饱和CO2地层水驱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并对CO2注入后,组成储层岩石的矿物溶蚀、溶解和沉淀情况以及渗透率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通... 为了研究CO2注入后储层岩性和物性的变化情况,利用室内岩心驱替装置,模拟了地层条件下(100℃,24 MPa)饱和CO2地层水驱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并对CO2注入后,组成储层岩石的矿物溶蚀、溶解和沉淀情况以及渗透率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实验前后反应液离子成分变化、岩心扫描电镜和全岩X-射线衍射(XRD)资料的分析表明:实验后砂岩岩心中的碳酸盐矿物出现明显的溶解现象,且方解石溶解程度最高,片钠铝石次之,铁白云石最低;反应液中K+质量浓度的变化主要是由碎屑钾长石颗粒溶蚀造成的;实验后有少量的高岭石和中间产物生成,其中间产物的成分主要为C、O、Na、Cl、Al和Si,并有向碳酸盐矿物转变的趋势;新生成的高岭石、中间产物和由碳酸盐胶结物溶解释放出的黏土颗粒一起运移至孔喉,从而堵塞孔隙,降低了岩心渗透率。通过以上实验再现了CO2注入后,短时期内储层岩石中长石和碳酸盐类矿物的溶蚀和溶解过程以及新矿物沉淀情况,并且揭示了储层渗透率变化的原因,从而为CO2的地下捕获机制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埋存 饱和CO2地层水驱 储层岩石 渗透率 溶蚀速率
下载PDF
我国低煤阶煤煤层气地质研究综述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博洋 秦勇 +1 位作者 申建 汪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针对当前我国低煤阶煤煤层气尚未实现区块、盆地层次上商业化开采的现状,为加深对以"可采性"为核心的低阶煤层气开采地质条件的认识,从低煤阶煤煤层气成因、煤储层特性、煤层气成藏模式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低煤阶煤煤层气... 针对当前我国低煤阶煤煤层气尚未实现区块、盆地层次上商业化开采的现状,为加深对以"可采性"为核心的低阶煤层气开采地质条件的认识,从低煤阶煤煤层气成因、煤储层特性、煤层气成藏模式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低煤阶煤煤层气基础地质特征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了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低煤阶煤煤层气具有3类成因及多气源补充的特点;煤储层宏观裂隙张开程度及连通性好,基质孔隙度较大,具有吸附时间短、解吸效率高、扩散量低,扩散系数和扩散率较高,渗透率偏低的特征;气源补给与保存条件是控制低阶煤含气量的关键。目前低煤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仍需解决4个方面的地质问题:1以现有的工艺技术水平界定低煤阶煤煤层气形成工业气流的含气性参数下限;2通过储层敏感性评价及主控地质因素研究实现储层可改造性预测;3三相态时空分布规律及各相态的地质控制因素是探寻低煤阶煤煤层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地质条件的核心问题;4建立以"可采性"为核心的低煤阶煤煤层气可采地质模式与地质选区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煤层气 渗透率 可采性
下载PDF
温度与应力对原煤、型煤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胡雄 梁为 +2 位作者 侯厶靖 朱学光 黄伟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2-1229,共8页
通过试验分析尺寸效应、温度和应力对原煤及型煤的渗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岩芯直径相同而高度不同的均质试样,尺寸效应对渗透率的测试值误差一般在10%以内;非均质煤样尺寸效应对渗透率的测试值误差范围为4%~40%,甚至可能更高;微裂... 通过试验分析尺寸效应、温度和应力对原煤及型煤的渗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岩芯直径相同而高度不同的均质试样,尺寸效应对渗透率的测试值误差一般在10%以内;非均质煤样尺寸效应对渗透率的测试值误差范围为4%~40%,甚至可能更高;微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导致煤样渗透率变化较大的主要因素。不同直径的煤样,直径相对较小的煤样在围压加压、卸压条件下渗透率变化比大尺寸煤样更为敏感,渗透率对应力的敏感性大于孔隙度。当煤体经历较高的围压后,孔隙结构将发生塑性变形,煤体会遭受永久性不可逆的损害,表现在孔隙度及渗透率的值无法恢复到初始值。煤在经历高温后,大孔被压缩,但微孔更加发育,比表面积增加,同时煤体的强度将有所降低,当围压增加时,存在一个围压临界点,当围压达到临界点,渗透率会大幅降低。原煤与型煤在加压、卸压条件下渗透率的变化规律一致,均与围压成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应力 孔隙度 渗透率 原煤 比表面积
下载PDF
循环载荷下突出煤样的变形和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晓泉 尹光志 蔡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498-3504,共7页
以典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天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三汇一矿K1煤层原煤制备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系统,进行固定瓦斯压力及不同围压情况下突出煤试样循环载荷下渗流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 以典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天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三汇一矿K1煤层原煤制备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系统,进行固定瓦斯压力及不同围压情况下突出煤试样循环载荷下渗流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煤样产生塑性变形,煤样的弹性模量和渗透率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在第一循环下降最为明显;卸载过程中渗透率逐渐增大,加载过程中渗透率逐渐减小,卸载和加载时的渗透率–应变曲线围成一个封闭环,与轴向应力–应变曲线形成的封闭滞回环相对应,说明渗透率的变化与煤样的损伤变形密切相关;渗透率变化率和损伤变量呈正相关变化,前几个循环变化较为明显,经过之后几个循环,其数值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循环载荷 渗透特性 弹性模量 损伤变量 渗透率变化率
下载PDF
岩体裂隙结构面的温度-应力-水力耦合本构关系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亚晨 蔡永庆 +1 位作者 刘泉声 吴玉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6-200,共5页
进行了单、正交裂隙岩体的渗透实验 ,并针对单、正交裂隙岩样在不同温度及应力下的渗流试验特点 ,分析了裂隙结构面变形规律 ,并以此实验成果为基础 ,给出了岩样裂隙结构面温度 -应力 -水力的耦合本构关系式。
关键词 岩体裂隙 高温 高压 水力 耦合本构关系 渗透率
下载PDF
低渗致密砂岩凝析气藏液锁损害机理及防治——以吐哈油田丘东气藏为例 被引量:26
11
作者 舒勇 鄢捷年 +3 位作者 熊春明 张建军 李志勇 蒋玉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8-634,共7页
吐哈油田丘东低渗凝析气藏钻采过程中存在不同形式的液锁损害,系统分析了其损害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液锁损害程度主要与岩心的渗透率、孔隙度、初始含水饱和度及油水界面张力有关,还与储集层岩性、胶结物类型及含量、孔隙结构特征和侵... 吐哈油田丘东低渗凝析气藏钻采过程中存在不同形式的液锁损害,系统分析了其损害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液锁损害程度主要与岩心的渗透率、孔隙度、初始含水饱和度及油水界面张力有关,还与储集层岩性、胶结物类型及含量、孔隙结构特征和侵入流体的性质有关。针对钻/完井、生产、储集层改造及修井过程中液锁损害机理及特征,研发出防液锁低损害成膜钻井液及保压、增能、助排等综合防治技术,改进的钻井液可使受损害储集层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由平均54%提高到81%,研发的助排剂可明显提高残酸的返排效果(助排率达88.9%),改进的修井液可使岩心渗透率恢复值提高16.1%,各种改进工艺在现场应用后,较好地保护了产层,提高了低渗透气藏的综合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凝析气藏 液锁 损害机理 钻/完井液 返排效率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岩石渗流-流变耦合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阎岩 王恩志 +1 位作者 王思敬 胡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95-2103,共9页
通过对试验设备与工艺的改进,发展出一套比较有效的渗流-流变耦合试验方法。以多孔隙石灰岩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应力及水压作用下岩石试件的流变力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试件的应变总体上随偏应力及水压的提高而加大。在低应力作用下,垂... 通过对试验设备与工艺的改进,发展出一套比较有效的渗流-流变耦合试验方法。以多孔隙石灰岩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应力及水压作用下岩石试件的流变力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试件的应变总体上随偏应力及水压的提高而加大。在低应力作用下,垂向应变的变化量最大。提高应力后,渗流方向应变的增加趋势显著超过垂向。试件的渗透系数与体积变化具有相似规律,在低应力作用下,试件体积不断缩小,渗透系数也随之减小,此时增大水压会使试件进一步压缩。应力增大到某值后,体积逐步扩大而出现扩容,渗透系数也随之增大,此时增大水压会使扩容进一步增大。在各级应力作用下,试件的流变速率均有减速及稳定阶段。当应力较大时,会出现加速流变阶段导致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流变 渗流-流变耦合试验 体积应变 渗透系数 流变速率
下载PDF
煤储层造缝及卸压增透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蔺海晓 苏现波 +1 位作者 刘晓 郭红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32-435,共4页
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难易程度取决于煤体渗透性,煤体增透是瓦斯抽采研究的关键之一。以煤岩体加载作用下的渗透率测试实验为前提,揭示了不同结构煤体水力强化的造缝和卸压两种增透机理;提出了硬煤(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煤)可通过水力压裂造缝... 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难易程度取决于煤体渗透性,煤体增透是瓦斯抽采研究的关键之一。以煤岩体加载作用下的渗透率测试实验为前提,揭示了不同结构煤体水力强化的造缝和卸压两种增透机理;提出了硬煤(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煤)可通过水力压裂造缝提升渗透率,软煤(碎粒煤和糜棱煤)可通过冲孔出煤卸压增透或顶底板围岩水力压裂抽采的两种工艺,从而形成了基于煤体结构的水力强化增透瓦斯抽采技术。现场应用结果充分说明了实验室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强化 压裂增透 卸压增透 渗透率 瓦斯抽采 煤体结构
下载PDF
星星草耐盐碱生理机制再探讨 被引量:14
14
作者 高红明 王建波 孙国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89-1594,共6页
用不同浓度Na2CO3处理星星草幼苗,7d后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渗透势、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强度(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指标,以研究星星草抗盐碱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Na2CO3胁迫下,星星草幼... 用不同浓度Na2CO3处理星星草幼苗,7d后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渗透势、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强度(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指标,以研究星星草抗盐碱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Na2CO3胁迫下,星星草幼苗可通过渗透调节来减轻细胞所受的伤害,因而膜透性受影响较小,相对电导率上升较少,而Gs基本保持不变,Pn、Tr还有所促进,WUE有所增加,这些结果说明,星星草幼苗对低浓度碱性盐具有一定抗性;但星星草幼苗的这种抗性有一定限度,随着Na2CO3胁迫浓度的增加,Gs、Tr、Pn依次受到抑制,最终膜透性急剧增加,说明星星草幼苗已受损严重,这些变化具有较强的顺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星草 NA2CO3胁迫 膜透性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下载PDF
枇杷果实采后膜透性、呼吸强度及乙烯产生变化与耐贮性的关系 被引量:16
15
作者 郑永华 席与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1-82,共2页
对浙江余杭塘栖主栽的3个枇杷品种(大红袍,夹脚和白砂)果实采后膜透性、呼吸强度、乙烯产生及果实的耐贮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枇杷果实采后膜透性逐渐增加,但不同品种增加的速度不同,以大红袍果实最快,夹脚次之,白砂最慢... 对浙江余杭塘栖主栽的3个枇杷品种(大红袍,夹脚和白砂)果实采后膜透性、呼吸强度、乙烯产生及果实的耐贮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枇杷果实采后膜透性逐渐增加,但不同品种增加的速度不同,以大红袍果实最快,夹脚次之,白砂最慢。不同品种果实采后呼吸强度及乙烯产生都是逐渐不降的,但在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以大红袍的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最高,夹脚的次之,白砂的最低。果实贮藏期间腐烂发生的大小程度依次为大红袍、夹脚和白砂,因此耐贮性大小依次为白砂,夹脚和大红袍。这些结果表明,枇杷采后膜透性,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的高低与果实衰老和腐烂变质密切相关,可作为衡量不同品种耐贮性大小的重要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膜透性 呼吸强度 乙烯产生 耐贮性
下载PDF
库车山前裂缝性砂岩气层裂缝对地层渗透率的贡献率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福祥 王新海 +2 位作者 李元斌 牛新年 秦世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9-152,11,共4页
研究了库车山前裂缝对地层渗透率的贡献率与裂缝对产量的贡献率,并给出了裂缝对地层渗透率贡献率的计算方法。根据基质渗透率与基质孔隙度关系,由测试层孔隙度得到基质渗透率,由试井得到地层的渗透率,由此研究裂缝对地层渗透率的贡献率... 研究了库车山前裂缝对地层渗透率的贡献率与裂缝对产量的贡献率,并给出了裂缝对地层渗透率贡献率的计算方法。根据基质渗透率与基质孔隙度关系,由测试层孔隙度得到基质渗透率,由试井得到地层的渗透率,由此研究裂缝对地层渗透率的贡献率。并得到如下认识:裂缝对产量的贡献率近似等于裂缝对地层渗透率的贡献率;库车山前裂缝性砂岩气层裂缝对地层渗透率的贡献都很大,大北气田裂缝对地层渗透率贡献率平均值为99.08%,迪那气田裂缝对地层渗透率贡献率的平均值为77.88%,大北气田裂缝对渗透率的贡献大于迪那气田裂缝对渗透率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渗透率 裂缝性砂岩 贡献率 大北气田 迪那气田
下载PDF
污油泥调剖剂的研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1
17
作者 范振中 俞庆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8-662,共5页
通过分析油田产出含油污泥组分和粒径,确定以含油污泥为主要原材料,添加适当化学药剂和固相颗粒得到一种新型含油污泥调剖剂.合理配方(质量分数)为:污油泥50%+悬浮剂0.2%~0.3%+乳化剂0.3%~0.4%+膨润土8%+水,固含量大于15.65%,调剖剂... 通过分析油田产出含油污泥组分和粒径,确定以含油污泥为主要原材料,添加适当化学药剂和固相颗粒得到一种新型含油污泥调剖剂.合理配方(质量分数)为:污油泥50%+悬浮剂0.2%~0.3%+乳化剂0.3%~0.4%+膨润土8%+水,固含量大于15.65%,调剖剂体系稳定,不产生分层现象.岩心实验表明,当孔喉与颗粒粒径之比在9.0~12.0时,调剖剂可以顺利进入岩心,实现稳态注入,当固相颗粒加入量大于8%时,岩心封堵率可达94%.该技术有助于解决含油污泥外排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油田综合治理、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一项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调剖剂 渗透率 封堵率 油田化学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法回收火电厂烟气中水蒸气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海平 刘彦达 周亚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5,111,共7页
火电厂排烟中水蒸气体积分数巨大,如能部分回收利用,效益可观。本文制备了PESSPEEK56中空纤维膜,并研究了其在不同烟气温度、烟气流速、水蒸气活度下的烟气水分回收性能。结果表明:渗透系数比渗透通量更能确切反映水蒸气的实际渗透性能... 火电厂排烟中水蒸气体积分数巨大,如能部分回收利用,效益可观。本文制备了PESSPEEK56中空纤维膜,并研究了其在不同烟气温度、烟气流速、水蒸气活度下的烟气水分回收性能。结果表明:渗透系数比渗透通量更能确切反映水蒸气的实际渗透性能;烟气温度在54~70℃时,随着烟气温度升高,渗透系数也不断增加,达到70℃以后,渗透系数基本不再变化;烟气流速(0.1~0.6m/s)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渗透系数,但会降低水蒸气回收率;水蒸气活度(0.33~1.00)的增加会导致水蒸气的渗透系数和回收率均降低。在某600 MW机组上的实际计算表明,采用该方法回收烟气中的水蒸气成本投入低、水分回收量大,同时可有效缓解烟囱腐蚀问题,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PES-SPEEK56 烟气水分回收 烟囱腐蚀 渗透通量 渗透系数 回收率 酸露点
下载PDF
低渗透储集层油藏的产能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传亮 杨学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7-568,共2页
低渗透储集层的自然产能很低。若油井以自然产能生产,油井产量的递减速度并不快,而是与中高渗透储集层基本相同。若迫使油井以较高的初期产量投产,油井的产量递减速度必然很快,这是初期开采、后期亏空的必然结果,并不是储集层的应力敏... 低渗透储集层的自然产能很低。若油井以自然产能生产,油井产量的递减速度并不快,而是与中高渗透储集层基本相同。若迫使油井以较高的初期产量投产,油井的产量递减速度必然很快,这是初期开采、后期亏空的必然结果,并不是储集层的应力敏感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油气藏 产量 递减 应力
下载PDF
不同卸荷路径对砂岩渗透性演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如宾 徐波 +3 位作者 徐卫亚 王伟 林志南 张久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7-475,共9页
为了研究初始围压和卸荷速率对砂岩卸荷变形破坏过程中渗透性演化规律的影响,开展考虑不同初始围压(10,20,30 MPa)、不同卸荷速率(0.1,0.5,1.0,1.5 MPa/min)下的三轴卸荷渗流力学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砂岩卸荷破坏时表现为明显脆... 为了研究初始围压和卸荷速率对砂岩卸荷变形破坏过程中渗透性演化规律的影响,开展考虑不同初始围压(10,20,30 MPa)、不同卸荷速率(0.1,0.5,1.0,1.5 MPa/min)下的三轴卸荷渗流力学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砂岩卸荷破坏时表现为明显脆性特征,且随初始围压和卸荷速率的增大,砂岩侧向变形和体积扩容特性愈加明显。(2)砂岩卸荷破坏过程中渗透率演化规律与卸荷应力–应变关系密切相关,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即弹性变形阶段渗透率增长缓慢;屈服变形阶段渗透率加速增长;达到卸荷峰值应力后,进入应力跌落阶段,此时渗透率急剧增长,并发生突跳现象;卸荷破坏后残余强度阶段,渗透率快速下降并趋于稳定。(3)不同初始围压和卸荷速率对砂岩卸荷变形破坏过程中渗透性演化影响明显,初始卸荷围压越高,卸荷破坏时的卸荷量越大,但卸荷量与初始围压比值越小;卸荷速率越大,砂岩卸荷破坏时产生的卸荷量越大,所处围压水平越低,渗透率峰值越高。研究成果可为深埋地下岩石工程围岩渗透性演化与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渗透性演化 初始围压 卸荷速率 卸荷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