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骨细胞血系起源的活细胞成像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俞索静 肖鲁伟 +1 位作者 吴承亮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4期317-323,共7页
目的:采用活细胞成像技术,观察血系单核细胞诱导形成破骨细胞的全过程,旨在进一步阐明破骨细胞血系起源的发生及其细胞动力学。方法:取成年SPF级纯种雄性SD大鼠1只,体重280 g,腹主动脉采血8 ml,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在RANKL与M... 目的:采用活细胞成像技术,观察血系单核细胞诱导形成破骨细胞的全过程,旨在进一步阐明破骨细胞血系起源的发生及其细胞动力学。方法:取成年SPF级纯种雄性SD大鼠1只,体重280 g,腹主动脉采血8 ml,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在RANKL与M-CSF诱导下,分为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组、噬骨试验扫描电镜观察组、活细胞成像组4组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组从培养开始,在数字显微成像系统下,每天观察记录1次;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组培养21 d作酶活性染色鉴定;噬骨试验扫描电镜观察组培养21 d取出骨磨片作扫描电镜观察;活细胞成像组采用多点位缩时电影法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长达35 d的连续观察记录。结果:诱导培养2周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多核细胞形成,外形呈圆形、梭形、扇形、椭圆形及不规则突起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绝大部分多核细胞与单核细胞均呈阳性反应;骨磨片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较多骨吸收陷窝、坑洼及沟道,还有位于陷窝及沟道内正在行使骨吸收功能的破骨细胞;活细胞成像观察到起源于周围血的多核破骨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与多核细胞及多核细胞之间相互融合而成,其细胞间的融合均发生在贴壁状态,显微缩时电影观察显示破骨细胞形态表现复杂多变。结论:大鼠周围血单核细胞在RANKL和M-CSF诱导下,可以向破骨细胞分化,形成具有骨吸收功能的多核破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形成是发生在贴壁状态下多种形式的细胞融合过程,破骨细胞的粘附特性对其存活及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破骨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其形态结构动态多变。破骨细胞不仅是一种多核细胞,还可能包括单核破骨细胞。破骨细胞通过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特性,可能是其适应功能需求与骨吸收效率的一种特殊生物学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起源 活细胞成像 血系 外周血单核细胞
下载PDF
转录因子Foxp3在小鼠变应性鼻炎外周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锡琳 韩德民 +4 位作者 范尔钟 李颖 金善哲 张伟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研究叉状头转录因子Foxp3在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PBMC)中的表达并与正常小鼠比较。方法选取8周雌性BALB/c小鼠3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激发,建立B... 目的研究叉状头转录因子Foxp3在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PBMC)中的表达并与正常小鼠比较。方法选取8周雌性BALB/c小鼠3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激发,建立BALB/c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21d后处理动物,取鼻腔固定脱钙后染色,观察其形态学特点;取脾组织研磨后红细胞裂解液分离获得PBMC,提取RNA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Foxp3mRNA表达情况。Foxp3相对表达量采用Foxp3与内参照GAPDH灰度比值表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鼻腔黏膜部分脱落,黏膜下可见浆液腺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Foxp3/GAPDH灰度比,实验组Foxp3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xp3mRNA在变应性疾病中表达下调,低于正常对照,提示Foxp3作为CD4+CD25+Treg细胞的特异性活化标志,在变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FOXP3 调节性T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及其与血浆MCP-1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曼丽 甘华 谯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48-850,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ELISA测定血浆MCP-1的浓度。结果: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较健康对照增加...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ELISA测定血浆MCP-1的浓度。结果: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较健康对照增加,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蛋白的表达与血浆MCP-1浓度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上调,并且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TOLL样受体4 外周血单核细胞 MCP-1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IL-12、IL-15、ISG15表达与老年冠心病并发肺部感染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石珊 苏芳 +3 位作者 杨芳 周薇儿 赵立英 张文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12(IL-12)、IL-15及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在老年冠心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2020年10月诸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13例,根据患者是否...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12(IL-12)、IL-15及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在老年冠心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2020年10月诸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13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15例和非感染组98例。记录两组入院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单核细胞IL-12、IL-15及ISG15对老年冠心病并发肺部感染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115例老年冠心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7株(73.48%);感染组患者FEV1、FVC、PEF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PMBCs中IL-12、IL-15及ISG15 mRNA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预后不良组IL-12、IL-15及ISG15 mRNA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IL-12、IL-15及ISG15预测老年冠心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642、0.728和0.768,三者联合预测预后不良的AUC分别大于IL-12(Z=3.576,P<0.001)、IL-15(Z=2.770,P=0.006)。结论 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12、IL-15及ISG15表达水平在老年冠心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明显上调,此三者联合检测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肺部感染 外周血单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5 干扰素刺激基因15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C/EBPα可能导致Hepcidin升高 被引量:4
5
作者 韩潇 周道斌 +6 位作者 段明辉 华宝来 汪玄 张洁萍 赵永强 沈悌 武永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6-1320,共5页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表达升高的可能机制。收集符合条件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采集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浓度,CD14+磁珠分选外周血单核细胞,实时定量PCR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表达升高的可能机制。收集符合条件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采集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浓度,CD14+磁珠分选外周血单核细胞,实时定量PCR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IL-6和C/EBPαmRNA。结果显示,入选17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降低(97.8±27.5 g/L),呈现慢性病贫血特点,与对照者相比其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和C/EBPα表达明显升高(分别为P=0.0002,P=0.001),血清IL-6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0003)。初始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单核细胞hepcidin,C/EBPα表达呈正相关(P<0.05),单核细胞C/EBPα表达与单核细胞hepcidin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升高的IL-6可能通过上调C/EBPα诱导hepcidin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外周血单核细胞 白介素-6 HEPCIDIN C/EBPΑ
下载PDF
家族不良结局乙型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赵英仁 何英利 +4 位作者 张树林 杨瑗 刘敏 金燕 刘锦锋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11-814,共4页
目的应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建立家族不良结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方法在一个家族不良结局HBV感染家族中,选取患者5例,患者正常配偶4 例,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与涵盖2.2万个ESTs的寡核苷酸表... 目的应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建立家族不良结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方法在一个家族不良结局HBV感染家族中,选取患者5例,患者正常配偶4 例,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与涵盖2.2万个ESTs的寡核苷酸表达谱基因芯片U133A 2.0杂交,通过Affymetrix扫描仪和DNT分析软件比较患病组与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获得基因的相对表达比值。结果在2.2万个ESTs中初筛出55个差异表达基因,表达上调14个,表达下调41个,差异基因主要(57%)参与免疫反应、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代谢、细胞凋亡及炎症基因。结论筛选出的55个基因,是宿主感染HBV的差异表达基因,或宿主对HBV的易感基因,为差异表达基因功能研究建立框架,为宿主HBV易感性研究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基因芯片 寡核苷酸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基因表达谱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不良结局 家族
原文传递
Toll样受体4在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殿增 孟列素 王红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研究佛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TLR4 mRNA的表达及其与关节炎评分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CD14+TLR4+细胞占CD14+细胞的比例和TLR4-PE的平均荧光强度(MIF);N... 目的研究佛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TLR4 mRNA的表达及其与关节炎评分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CD14+TLR4+细胞占CD14+细胞的比例和TLR4-PE的平均荧光强度(MIF);Northern blot法测定PBMC TLR4 mRNA的表达量。比较造模后15 d与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后25 d时CD14+TLR4+/CD14+、MIF及其TLR4 mRNA表达量的差异,并用Mann-WhiteyU检验分析关节炎评分与TLR4 MIF的相关性。结果在造模后15 d,CD14+TLR4+/CD14+、TLR4 MIF和PB-MC TLR4 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后25 d明显增高(P<0.01),而且TLR4 MIF与关节炎的评分有明显的相关性(15 d:r=0.826,P<0.01;25 d:r=0.688,P<0.05)。但造模后25 d,CD14+TLR4+/CD14+、TLR4 MIF和PBMC TLR4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4与AIA发病有密切关系,提示固有免疫反应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大鼠 TOLL样受体4 外周血单核细胞
下载PDF
KCTD9蛋白在重型乙型肝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周耀勇 皮斌 +11 位作者 刘小娟 章容 邓国宏 陈韬 王洪武 韩梅芳 严伟明 习东 黄加权 王宇明 罗小平 宁琴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5-839,共5页
目的研究KCTD9蛋白在各型乙型肝炎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在人重型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CTD9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亚细胞定位,... 目的研究KCTD9蛋白在各型乙型肝炎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在人重型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CTD9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亚细胞定位,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KCTD9 mRNA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中的表达水平。结果35名健康志愿者和3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中分别有14例和20例PBMC中可见阳性细胞,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的0~12%和0~18%;47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PBMC中均可见KCTD9蛋白的表达,阳性细胞占5%~75%。4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中仅3例于肝组织坏死灶中偶见阳性细胞,健康对照者肝组织中偶见阳性细胞,39例重型乙型肝炎肝组织标本中均见KCTD9蛋白高表达,主要在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库普弗细胞和炎症浸润细胞中。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健康志愿者和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PBMC中KCTD9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而重型乙型肝炎患者PBMC胞质和胞核中均有表达。1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5例PBMC KCTD9 mRNA显著升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表达的KCTD9 mRNA与血清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KCTD9 mRNA在肝脏和PBMC中的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KCTD9蛋白在病毒严重感染状态从PBMC的细胞质向细胞核内转移,提示其可能参与免疫细胞核内多种基因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组织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KCTD9
原文传递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γ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瑞琳 蔺淑梅 +3 位作者 张树林 叶峰 张曦 赵英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和ELISA法分别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FN-γmRNA的表达和血清IFN-γ的分泌水平;巢式PCR技术检测PBMCs中HBV...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和ELISA法分别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FN-γmRNA的表达和血清IFN-γ的分泌水平;巢式PCR技术检测PBMCs中HBV DNA。结果慢性HBV感染者IFN-γ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慢性HBV携带者IFN-γ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P均<0.05)和HBeAg阴性组(P均<0.01);HBeAg阳性组IFN-γ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HBeAg阴性组(P均<0.01);PBMCs中HBV DNA阳性组IFN-γ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HBV DNA阴性组(P均<0.01);IFN-γ表达和分泌水平与血清HBV DNA水平均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慢性HBV感染者IFN-γ低表达;高病毒载量可抑制IFN-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干扰素-γ(IFN-γ)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金河 苟玉萧 +1 位作者 汪佳利 蒋琴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22期3134-3136,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各单核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和正常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总数及各亚群所占比率,并与RA疾病活动(diseaseactivityscore28,DAS28-ESR)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患...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各单核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和正常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总数及各亚群所占比率,并与RA疾病活动(diseaseactivityscore28,DAS28-ESR)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总数以及中间型单核细胞亚群(CD14++、CD16+)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典型单核细胞亚群(CD14++、CD16-)及非经典型细胞亚群(CD14+、CD16++)比率无显著升高(P>0.05);中间型单核细胞亚群百分比与DAS28-ESR评分呈正相关(r=0.7693),经典型单核细胞亚群百分比与DAS28-ESR评分呈负相关(r=-0.7566),非经典型单核细胞亚群百分比与DAS28-ESR评分无相关性(r=0.2732)。结论中间型单核细胞亚群可能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并可作为病情活动性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恒河猴IL-4与变异IL-4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转化功能的比较
11
作者 袁竹青 郭海萍 +3 位作者 莫薇 麦璟莹 吴忠道 余新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比较重组的恒河猴IL-4与变异IL-4在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转化方面功能的异同。【方法】利用葡聚糖-泛影葡胺梯度离心法分离恒河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阴性筛选非CD3+细胞,随后贴壁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并进行流式细胞技... 【目的】比较重组的恒河猴IL-4与变异IL-4在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转化方面功能的异同。【方法】利用葡聚糖-泛影葡胺梯度离心法分离恒河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阴性筛选非CD3+细胞,随后贴壁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并进行流式细胞技术确定筛选结果。将所分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IL-4+GM-CSF组和vIL-4+GM-CSF组进行体外培养,收集细胞并表面染色CD14、CD1a、CD11c和CD83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利用三步分离的方法得到了纯度达90%的未激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后的细胞进行流式分析,结果提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IL-4+GM-CSF组和vIL-4+GM-CSF组细胞的CD14表达明显下降,而CD1a、CD11c和CD83表达明显上调,两实验组间无差别。【结论】与IL-4相同,vIL-4亦能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转化为树突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变异IL-4 外周血单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含丝裂霉素C的灌注液对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
12
作者 邓素雄 王道虎 李恒爱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8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研究含丝裂霉素C灌注液对心脏移植物存活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方法BN大鼠做供体,Lewis大鼠做受体。用含丝裂霉素C的溶液灌注及保存Brown-Norway大鼠供体心脏,移植到Lewis大鼠受体。为分析丝裂霉素C的体内效应,受体于术后注射丝裂霉... 目的研究含丝裂霉素C灌注液对心脏移植物存活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方法BN大鼠做供体,Lewis大鼠做受体。用含丝裂霉素C的溶液灌注及保存Brown-Norway大鼠供体心脏,移植到Lewis大鼠受体。为分析丝裂霉素C的体内效应,受体于术后注射丝裂霉素C或用丝裂霉素C孵化的供体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预处理。结果含丝裂霉素C的灌注液能够显著延长移植物存活,丝裂霉素C预处理受体不能延长移植物存活,但注射丝裂霉素C预处理供体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致受体能够延长移植物存活。结论对供体心脏用含丝裂霉素C溶液灌注可减轻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显著延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灌注 移植物存活 外周血单核细胞 免疫抑制
下载PDF
阿奇霉素对弓形虫感染孕妇免疫细胞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13
作者 莫爱萍 成洁 +2 位作者 叶明珠 潘孝梅 陈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AZM)在体外对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TOX)感染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Ficoll)法分离制备PBMCs,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AZM)在体外对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TOX)感染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Ficoll)法分离制备PBMCs,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PLK弓形虫接种在PBMCs细胞上,将细胞分为PBMCs组和PBMCs+TOX组。使用60μg/ml AZM作用后,将PBMCs+TOX组分为对照组和AZM组。应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PBMCs+TOX组在60μg/ml阿奇霉素在不同作用时间点下的弓形虫增殖变化;利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各处理组PBMCs细胞上免疫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及浓度;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组PBMCs细胞亚群CD4+ T细胞PD-1阳性率及CD4+/CD8+变化。结果与其他作用时间点比较,阿奇霉素作用48 h抑制弓形虫增殖能力最强;与PBMCs组比较,PBMCs+TOX组PBMCs细胞IL-12、IFN-γ蛋白表达水平及浓度均下调,而TNF-α水平上调(P<0.05);AZM组PBMCs细胞IL-12、IFN-γ蛋白表达水平及浓度均高于对照组,而TNF-α低于对照组(P均<0.05);AZM组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而CD4+ T细胞PD-1阳性率表达下降。结论阿奇霉素在体外抑制弓形虫增殖,其机制与介导弓形虫感染PBMCs孕妇细胞免疫保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核细胞 弓形虫 阿奇霉素 免疫 增殖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14
作者 韩萍 刘妍 +3 位作者 纪冬 李莉 陈国凤 朱传琳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探索慢性乙型肝炎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含14000条人体cDNA的微阵列芯片和来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标记cDNA,分析了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例健康人基因表达谱。通过应用Gene...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探索慢性乙型肝炎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含14000条人体cDNA的微阵列芯片和来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标记cDNA,分析了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例健康人基因表达谱。通过应用GenePix4000B扫描仪和ImaGene3.0分析软件比较Cy5标记的慢性乙型肝炎来源cDNA与Cy3标记的健康人来源cDNA的杂交结果,获得个体基因的相对表达比值。结果在分析的14000条基因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有92条,占0.66%。其中51条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41条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为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和代谢,凋亡及炎症相关类基因。结论在乙型肝炎病毒致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涉及到了众多基因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阐明慢性乙型肝炎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肝炎病毒 乙型
原文传递
不明原因持续肝功能异常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表达
15
作者 曾文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00-201,共2页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分别检测随机选择的40例不明原因持续肝功能异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其肝组织中HBV DNA,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24例,阳性率为58%;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阳性18例,阳性率为4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2.10,P...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分别检测随机选择的40例不明原因持续肝功能异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其肝组织中HBV DNA,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24例,阳性率为58%;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阳性18例,阳性率为4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2.10,P>0.05)。对肝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HBVDNA检测,有助于诊断隐性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脱氧核糖核酸 白细胞 单核 原位分子杂交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DL-miRNAs调节血单核细胞功能机制
16
作者 丁毅 杜芬 喻红 《生物资源》 CAS 2020年第3期335-341,共7页
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HDL载体差异表达miRNA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差异HDL-miRNA与单核细胞差异基因的相关性,探讨HDL-miRNA调控外周血单核细胞功能机制,寻找动脉粥样硬化防... 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HDL载体差异表达miRNA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差异HDL-miRNA与单核细胞差异基因的相关性,探讨HDL-miRNA调控外周血单核细胞功能机制,寻找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新靶点。运用R语言分析GEO数据库共享平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及HDL-miRNA探针芯片得到差异基因及差异miRNA,利用miRwalk2. 0预测miRNA靶基因,并利用STRING进行蛋白互作分析,构建差异miRNA与差异基因之间的调控网络。运用GO及KEGG分析研究基因功能。利用GEO数据(GSE6054)筛选出834个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EO数据(GSE25108)筛选出HDL上差异miRNA28个。交叉匹配得到由19个差异miRNA和56个差异基因组配对的74对miRNA-靶基因。GO富集分析56个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肾上腺素受体信号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56个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造血谱系通路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差异HDL-miRNA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差异mRNA具有相关性,HDL-miRNA有通过调控血单核细胞功能的可能性,可能参与高胆固醇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HDL miRNA 外周血单核细胞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胰岛素对体外单个核细胞产生IL_2、IL_6的影响
17
作者 曹仁贤 欧阳安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胰岛素对体外单个核细胞IL_2、IL_6诱生的影响。实验提示:胰岛素浓度为0.02μu/ml、20μu/ml时不影响单个核细胞IL_2,IL6_的产生。胰岛素浓度为2000μu/ml时能显著增加单个核...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胰岛素对体外单个核细胞IL_2、IL_6诱生的影响。实验提示:胰岛素浓度为0.02μu/ml、20μu/ml时不影响单个核细胞IL_2,IL6_的产生。胰岛素浓度为2000μu/ml时能显著增加单个核细胞IL_2、IL_6的产生。结果表明:高浓度胰岛素才能增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L_2、IL_6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单个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及其比值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涵 李倩 +13 位作者 曹增 刘素 马静 岳园芳 陈琳 颜廷辉 高爽 王雪 李东英 于泳 王晓芳 赵智刚 张翼鷟 王亚非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5-872,共8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单核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和ALC/AMC比值(ALC/AMC ratio,LMR)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ultipe myeloma,MM)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单核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和ALC/AMC比值(ALC/AMC ratio,LMR)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ultipe myeloma,MM)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90例初治MM患者,分析外周血ALC、AMC和LMR与外周血血红蛋白(hemoglobin,Hb)、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以及骨髓浆细胞比例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初治MM患者的ALC、AMC和LMR的界值。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ROC曲线确定ALC、AMC和LMR的界值分别为1.24×10~9/L、0.60×10~9/L和3.90,并以此为标准将患者分入高值组和低值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C<1.24×10~9/L[风险比:0.544(95%可信区间:0.301~0.984),P=0.044)、LMR≤3.90[风险比:2.284(95%可信区间:1.018~5.124),P=0.045]和LDH>247 U/L[风险比:1.972(95%可信区间:1.087~3.576),P=0.025]是初治MM患者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按每一例患者预后不良因素的数目(每一项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记为1分),将患者分入0、1~2和3分组;3组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初治MM患者中,外周血ALC和LMR值越低,提示患者的预后越差。外周血ALC值<1.24×10~9/L和LMR≤3.90可能是初治MM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单核细胞计数之比 预后分析
原文传递
冠心病血瘀证单核细胞凝血与纤溶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吕中 施赛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6-108,共3页
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促凝活性(PCA)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及其抑制物 (PAI- 1) 活性 ,研究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凝血 /纤溶活性改变及其在发病中的意义。 80例冠... 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促凝活性(PCA)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及其抑制物 (PAI- 1) 活性 ,研究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凝血 /纤溶活性改变及其在发病中的意义。 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 ,其中血瘀证组 3 0例 ,非血瘀证组 50例 (包括痰浊证 2 7例 ,气滞证 2 3例 ) ,健康对照组 2 0例。结果表明 ,冠心病血瘀证患者 PBMC PCA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和正常对照组 (P<0 .0 1) ;但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 PBMC的 PAI-1活性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血瘀证患者 PBMC的 t-PA活性显著低于非血瘀证组 (P<0 .0 1) 。故得出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单核细胞促凝活性增高 ,纤溶活性下降 ,上述凝血 /纤溶改变可能是血瘀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瘀证 单核细胞 纤溶活性 T-PA
下载PDF
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64,TLR2及TLR4水平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邹雯 王婷婷 王一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90-94,115,共6页
目的研究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64和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2017.06~2020.06间收治的9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同时将30例稳... 目的研究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64和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2017.06~2020.06间收治的9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同时将30例稳定期COPD患者纳为稳定组,30例健康志愿者纳为对照组。采集三组外周静脉血,检测单核细胞亚群CD64,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及肺功能间的相关性,随访6个月,统计AECOPD组中再次急性复发的患者,绘制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CD64表达,TLR2和TLR4在AECOPD急性复发中的预测价值。结果COPD组以及AECOPD组外周血CD64水平(32.69±6.43,39.69±7.79 vs 26.74±5.14),TLR2水平(169.79±29.07,181.15±22.44 vs 140.03±28.74)以及TLR4水平(186.25±34.15,200.58±33.47 vs 153.65±35.1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774,26.957,2.488,均P<0.05),AECOPD组外周血CD64,TLR2以及TLR4水平均高于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66,2.249,2.037,均P<0.05);随访6个月,96例AECOPD患者中共20例患者因再次急性复发入院,再次复发者首次入院时外周血TLR2(249.66±40.52 vs 163.21±35.64)、TLR4(253.66±36.85 vs 186.69±45.21)及CD64(53.69±13.58 vs 35.41±14.47)水平均高于无复发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79,6.105,5.089,均P=0.000)。相关性分析提示,AECOPD患者外周血CD64与其吸烟史,IL-6,PCT水平呈正相关(r=0.36,0.33,0.31,均P<0.05),与FEV1/FVC呈负相关(r=-0.45,P<0.05)。TLR2与其PCT水平呈正相关(r=0.34,P<0.05),与FEV1/FVC呈负相关(r=-0.35,P<0.05),TLR4与其他临床指标无相关性(r=0.07,0.11,0.13,0.13,-0.17,-0.23,-0.26,0.29,均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CD64,TLR2及TLR4在预测AECOPD患者再次急性复发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能,各指标单独应用时以TLR2应用效能最高,其AUC=0.805,95%CI(0.679~0.931),三指标联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急性发作 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CD64 TOLL样受体2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