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iginal article: Perichondrium/cartilage composite graft for repairing large tympanic membrane perforations and hearing improvement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Xiao-wei YANG Hua GAO Ru-zhen YU Rong GAO Zhi-qi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01-304,共4页
Background The main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failure in tympanoplasties are large perforations that are difficult to repair, annular perforations, and a tympanic membrane (TM) with extensive granular myringiti... Background The main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failure in tympanoplasties are large perforations that are difficult to repair, annular perforations, and a tympanic membrane (TM) with extensive granular myringitis that require middle ear exploration and mastoidectom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a novel technique of perichondrium/cartilage composite graft for repairing the large TM perforation in the patient of otitis media. Methods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s were conducted for 102 patients with large tympanic membrane perforations, who had undergone tympanoplasty from August 2005 to August 2008. Tympanoplasty or tympanomastoidectomy using a perichondrium/cartilage composite graft was analyzed. The tragal or conchal perichondrium/cartilage was used to replace the tympanic membrane in patients. Results Patients aged from 13 to 67 years were followed up in average for 24 months (10-36 months). Seventy-four ears (72.61%) were used the tragal perichondrium/cartilage as graft material and 27 ears (27.39%) were used the conchal perichondrium/cartilage. Graft take was successful in all patient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ch as wound infection, hematoma, or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were not identified. Nine patients (8.82%) had the 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 14 patients (13.72%) using the autologous curved incus and 79 patients (77.45%) without prosthesis. Successful closure occurred in 92% of the ears. A total of 85.8% patients achieved a postoperative hearing improvement. Conclusions The graft underlay tympanoplasty using perichondrium/cartilage composite is effective for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large perforation. The hearing was improved even if the mastoidectomy was required in the patients with otitis media with extensive gran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itis media perichondrium/cartilage TYMPANOPLASTY tympanomastoidectomy hearing improvement
原文传递
耳内镜下软骨膜-软骨岛在鼓膜修补术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侯晓燕 孙敬武 孙家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7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软骨膜-软骨岛在鼓膜修补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7月86例行鼓膜修补术的慢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使用软骨膜-软骨岛移植物行鼓膜修补术;对照...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软骨膜-软骨岛在鼓膜修补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7月86例行鼓膜修补术的慢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使用软骨膜-软骨岛移植物行鼓膜修补术;对照组43例,使用全厚软骨-软骨膜移植物行鼓膜修补术。对比两组术前穿孔部位、穿孔大小、手术后鼓膜愈合率、术后6个月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对照组鼓膜愈合35例(81.4%),再穿孔8例(18.6%);观察组鼓膜愈合41例(95.3%),再穿孔2例(4.7%),两组鼓膜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7,P<0.05)。术后6个月纯音听阈检查,对照组平均气导听阈(33.54±4.81)dB HL,骨气导差(14.05±5.72)dB HL;观察组平均气导听阈(28.84±2.53)dB HL,骨气导差(9.40±2.77)dB HL,两组听力均较术前提高,两组间比较平均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47、4.516,P均<0.05)。结论耳内镜下软骨膜-软骨岛行鼓膜修补术鼓膜愈合率高,术后听力改善更显著,是一种有效的鼓膜修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鼓膜成形术 软骨膜-软骨岛
下载PDF
全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膜-薄软骨复合体在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蒋劲松 黄辉 +2 位作者 周明朗 何苗 柴伟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耳屏软骨膜-薄软骨复合体在全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70例(70耳)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使用耳屏软骨膜,观察组35例... 目的探讨耳屏软骨膜-薄软骨复合体在全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70例(70耳)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使用耳屏软骨膜,观察组35例使用耳屏软骨膜-薄软骨复合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鼓膜愈合情况及听力变化。结果对照组中鼓膜愈合30例(85.7%),再穿孔5例(14.3%);观察组中鼓膜愈合35例(100.0%),未出现穿孔(0.0%),移植物无移位及内陷;两组患者穿孔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P=0.020)。对照组平均气导听阈由术前(36.04±2.51)dB HL下降至术后(22.71±1.44)dB HL,平均气骨导差由术前(21.14±2.78)dB HL缩小至术后(9.93±2.05)dB HL;观察组平均气导听阈由术前(36.29±2.26)dB HL下降至术后(22.03±1.89)dB HL;平均气骨导差由术前(21.07±2.52)dB HL缩小至术后(9.67±1.94)dB HL,两组患者组内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耳内镜下应用耳屏软骨膜-薄软骨复合体行Ⅰ型鼓室成形术,鼓膜愈合率高,术后听力改善明显,其是一种有效且可靠的鼓膜修补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手术 鼓室成形术 耳屏软骨膜 耳屏软骨膜-薄软骨复合体 慢性中耳炎
下载PDF
肋软骨膜对肋软骨再生与塑形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志诚 胡廷泽 +1 位作者 张银柱 刘文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63-365,共3页
目的 为提高漏斗胸手术治疗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12只日本大耳白兔双侧第 2、3肋软骨于肋软骨膜下完整地切除 ,右侧第 2、3肋软骨膜行物理性破坏 ,将双侧第 3肋软骨膜缝合成套管状结构 ,双侧第 2肋软骨膜不缝合。术后 2、4、6... 目的 为提高漏斗胸手术治疗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12只日本大耳白兔双侧第 2、3肋软骨于肋软骨膜下完整地切除 ,右侧第 2、3肋软骨膜行物理性破坏 ,将双侧第 3肋软骨膜缝合成套管状结构 ,双侧第 2肋软骨膜不缝合。术后 2、4、6个月分别对再生肋软骨平均宽度及组织切片进行镜下观察和动态测量。结果 1术后 2、4、6个月 ,双侧再生第 2肋软骨的平均宽度显著大于术前肋软骨的平均宽度 (P<0 .0 5 ) ;2术后 4、6个月 ,双侧再生第 3肋软骨平均宽度与其术前肋软骨平均宽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3组织切片镜下观察 ,左侧未行肋软骨膜物理性破坏者 ,再生第 2、3肋软骨软骨细胞的数量、分布及软骨基质的排列均优于右侧 ;4左侧再生第 3肋软骨肋软骨膜未被破坏且被修复成套管状结构者 ,其再生的肋软骨的形态更接近于正常的肋软骨。结论 肋软骨膜增殖层的完整性有利于肋软骨再生 ,将肋软骨膜缝合成套管状结构后有利于再生肋软骨的塑形 ,肋软骨膜是漏斗胸术后胸廓修复与重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肋软骨膜 肋软骨 再生 塑形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甲状软骨膜瓣再生软骨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黄金中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6期274-276,共3页
为了解通过软骨膜再生软骨以修复软骨支架的可能性,使用13只犬的甲状软骨膜瓣进行软骨再生的实验观察,发现软骨膜瓣有潜在的再生软骨的能力,在软骨膜瓣表面保留适当数量的软骨成分有助于软骨再生,但在常规方法下,其实际再生的软骨... 为了解通过软骨膜再生软骨以修复软骨支架的可能性,使用13只犬的甲状软骨膜瓣进行软骨再生的实验观察,发现软骨膜瓣有潜在的再生软骨的能力,在软骨膜瓣表面保留适当数量的软骨成分有助于软骨再生,但在常规方法下,其实际再生的软骨均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软骨 软骨膜瓣 软骨再生 环状软骨缺损
原文传递
灌流模式软骨膜-软骨-软骨膜复合体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亚戈 李谊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灌流模式下应用软骨膜-软骨-软骨膜复合体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在上鼓室胆脂瘤(包含外耳道胆脂瘤和中耳胆脂瘤)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29例患者(外耳道胆脂瘤14例,中耳胆脂瘤15例),其上鼓室全部被胆... 目的探讨耳内镜灌流模式下应用软骨膜-软骨-软骨膜复合体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在上鼓室胆脂瘤(包含外耳道胆脂瘤和中耳胆脂瘤)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29例患者(外耳道胆脂瘤14例,中耳胆脂瘤15例),其上鼓室全部被胆脂瘤侵犯破坏,彻底清除上鼓室及听骨链病变后,应用耳内镜在灌流模式下选取耳屏或耳甲腔软骨膜-软骨-软骨膜复合体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结果术前气导听力(42.51±3.55)dBHL,术后3个月为(26.22±5.12)dBHL;术前气骨导差(28.67±6.31)dBHL,术后3个月为(13.11±6.56)dBHL,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定期随访,出现耳鸣5例,眩晕3例,内陷袋1例,人工听骨赝复物脱出1例,外耳道狭窄3例,鼓膜穿孔1例;耳鸣、耳闷、眩晕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内陷袋及人工听骨赝复物脱出的患者听力改善尚可,继续观察随访;鼓膜穿孔及外耳道狭窄再次行手术处理后痊愈。结论耳内镜灌流模式下软骨膜-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在清除胆脂瘤后,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可有效恢复中耳鼓室解剖结构,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听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软骨膜-软骨-软骨膜复合体 灌流模式 上鼓室外侧壁
下载PDF
耳内镜下软骨膜-软骨岛与颞肌筋膜修补鼓膜穿孔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冰 胡愈强 +3 位作者 马美 安军 邹明臻 程良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目的对比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膜-软骨岛与颞肌筋膜修补鼓膜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2月—2020年3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行耳内镜修补鼓膜穿孔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修补材料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颞肌筋膜修补组)患者40例,试验组(耳... 目的对比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膜-软骨岛与颞肌筋膜修补鼓膜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2月—2020年3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行耳内镜修补鼓膜穿孔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修补材料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颞肌筋膜修补组)患者40例,试验组(耳屏软骨膜-软骨岛修补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鼓膜穿孔修补成功率、手术前后平均气骨导差和平均气导听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两组术后平均气骨导差及平均气导听阈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平均气骨导差及平均气导听阈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气骨导差缩小值及平均气导听阈缩小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等均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鼓膜修补成功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92.5%(37/40)。Fisher精确检验表明两种修补材料修补鼓膜穿孔成功率无明显差异(OR=1.53,95%CI=0.17~19.30,P=1)。结论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膜-软骨岛与颞肌筋膜修补鼓膜穿孔均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听力,但耳屏软骨膜-软骨岛修补具有微创、高效的特点,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鼓膜成形术 软骨膜-软骨岛 颞肌筋膜
下载PDF
带软骨膜软骨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何强 张颖 +1 位作者 贾占伟 张玉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43-546,共4页
目的观察带软骨膜软骨应用于鼓室成形术中治疗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干耳时间及听力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121例,根据情况行开放式或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并行一期或二期听骨链重... 目的观察带软骨膜软骨应用于鼓室成形术中治疗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干耳时间及听力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121例,根据情况行开放式或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并行一期或二期听骨链重建。术中应用带软骨膜软骨作为鼓室支撑材料,颞肌筋膜修补。结果 121例患者中行一期听骨链重建71例,二期听骨链重建11例,未行听骨链重建只采用清除病变者39例。术后12个月,一期重建听骨链和二期重建骨链者平均骨气导差(air bone gap,ABG)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行听力重建仅清除病变者AB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软骨膜软骨作为中耳支撑材料用于鼓室成形术可以维持鼓室容积,利于咽鼓管功能恢复,缩短干耳时间,有助于听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软骨膜软骨
下载PDF
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耳前瘘管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迪 覃纲 +3 位作者 赵冲 祝琳 刘跃华 李雷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方式,以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8月-2012年11月采用以颞筋膜浅层、耳轮软骨膜及颅耳沟皮下为手术界限的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治疗的187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方式,以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8月-2012年11月采用以颞筋膜浅层、耳轮软骨膜及颅耳沟皮下为手术界限的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治疗的187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87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181例,乙级愈合6例,随访1-7年,4例复发,复发率约2.1%(4/187)。结论确定一个耳前瘘管手术切除的界限对于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具有操作简便、切除彻底、复发率低的优势,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影响其预后的关键因素是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潜在病变的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前瘘管 颞肌筋膜 耳轮软骨膜 手术 感染
下载PDF
2种修复材料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凯标 程慧 +1 位作者 郑洪忠 代雯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6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修复材料(耳屏软骨膜、耳屏软骨膜半厚软骨复合体)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9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2种不同修复材料(耳屏软骨膜、耳屏软骨膜半厚软骨复合体)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内镜下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9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愿选择修补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选用耳屏软骨膜治疗,观察组患者选用耳屏软骨膜半厚软骨复合体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鼓膜愈合情况、听力水平、耳鸣程度、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耳屏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期愈合率为83.33%(40/4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0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4,P=0.018)。2组患者治疗前骨导听阈、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气骨导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程度耳鸣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3/48),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4,P=0.045)。结论耳屏软骨膜与耳屏软骨膜半厚软骨复合体用于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均能改善患者耳鸣状况,但耳屏软骨膜半厚软骨复合体修补穿孔鼓膜手术创伤较小,改善患者术后听力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屏软骨膜 耳屏软骨膜半厚软骨复合体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耳内镜 Ⅰ型鼓室成形术
下载PDF
4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鹏 曾庆贵 +1 位作者 李敏 姜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145-1149,共5页
目的比较骨髓、骨骼肌、肋软骨膜及软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生长、免疫表型及体外诱导分化能力的差异。方法分别获取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骨骼肌、肋软骨膜细胞及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其生长形态、表型... 目的比较骨髓、骨骼肌、肋软骨膜及软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生长、免疫表型及体外诱导分化能力的差异。方法分别获取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骨骼肌、肋软骨膜细胞及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其生长形态、表型特征及其诱导成骨、成脂的分化能力。结果 4种来源的MSCs均从第2代开始转变为梭形,第3代逐渐出现漩涡状排列;骨髓、骨骼肌和软骨膜来源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可传10代以上,但软骨来源的细胞在第5代后,逐渐退变死亡。骨髓来源的原代细胞部分表达CD29、CD90、CD34,传代后不表达CD34,但CD29、CD90的表达逐代增强;骨骼肌、软骨膜及软骨来源的原代细胞均不表达CD29、CD90和CD34,从第2代开始均表达CD29、CD90,且不断增强;仅原代软骨细胞表达Ⅱ型胶原,至第2代基本不表达;无细胞表达Desmin。4种来源的第3代细胞经诱导均可分化为成骨细胞或成脂细胞。结论 4种来源的干细胞均具有MSCs的特点,但骨髓、骨骼肌、软骨膜来源的干细胞的生长明显强于软骨来源的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骨骼肌 软骨膜 软骨 间充质干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