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体周围相关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琪 孟焕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73-776,共4页
种植体周围病是指发生于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两类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种植体生物学并发症.大量研究证实,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和边缘骨吸收的发生与微生物感染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回顾有... 种植体周围病是指发生于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两类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种植体生物学并发症.大量研究证实,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和边缘骨吸收的发生与微生物感染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回顾有关种植体周围微生物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种植体周围微生物的特点,并对比牙周病患牙与种植体周围病植体龈下微生物的构成,为种植体周围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牙菌斑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种植体周围炎 微生物
原文传递
后牙区粘接固位和螺丝固位种植义齿周围组织健康状况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俞维君 张炜崎 +3 位作者 许子元 胡淑澄 郁利 陆尔奕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9年第2期16-21,共6页
目的探究粘接固位与螺丝固位修复方式对后牙区单个种植义齿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医生和患者对不同固位方式的满意度评价。方法选择后牙区单颗种植义齿共86颗,分为粘接固位组(n1=50)和螺丝固位组(n2=36),种植体上部结构的平... 目的探究粘接固位与螺丝固位修复方式对后牙区单个种植义齿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医生和患者对不同固位方式的满意度评价。方法选择后牙区单颗种植义齿共86颗,分为粘接固位组(n1=50)和螺丝固位组(n2=36),种植体上部结构的平均负载时间为(54.95±28.71)个月,对两组的PD、mPLI、mSBI、种植体周围疾病发生情况等进行测量,并开展医生及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粘接固位组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和种植体周围黏膜炎者分别占8.0%和28.0%,螺丝固位组为2.8%和30.5%,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D、mPLI和mS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方面,患者对粘接固位组的美观度评价较高,医生对螺丝固位组的易清洁度评价较高,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接固位与螺丝固位对后牙区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不显著。满意度调查提示,患者更倾向于选择粘接固位,而医生更倾向于选择螺丝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固位 螺丝固位 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满意度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炎与牙周炎的类比探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赖红昌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种植体周围炎症是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和预防与牙周炎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文将种植体周围炎和牙周炎的流行病学、组织病理表现、始动因素、危险因素、治疗和预... 种植体周围炎症是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和预防与牙周炎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文将种植体周围炎和牙周炎的流行病学、组织病理表现、始动因素、危险因素、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类比,探讨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种植体周围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牙周炎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3年存活情况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钱洁蕾 束蓉 +2 位作者 宋忠臣 谢玉峰 王依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种植修复后中短期内的种植体存活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3年8月接受种植修复的牙周炎患者54例(133枚种植体),观察植入后存活状况,对不同病变程度牙周炎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病变的情况进行比...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种植修复后中短期内的种植体存活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3年8月接受种植修复的牙周炎患者54例(133枚种植体),观察植入后存活状况,对不同病变程度牙周炎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病变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种植体3年存活率为97.74%,不同程度牙周炎间种植体存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2),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种植体周袋探诊深度(PPD)和改良菌斑指数(m PLI)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牙周炎患者。在未定期接受牙周支持治疗的患者中,重度牙周炎的种植体周围炎患病率显著高于轻、中度牙周炎(P=0.009);在吸烟的患者中,重度牙周炎的种植体周围炎患病率显著高于轻、中度牙周炎(P=0.016)。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种植修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积极控制菌斑、定期行牙周支持治疗及戒烟可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种植修复 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吸烟 牙周支持治疗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疾病治疗的专家共识及治疗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郑桂婷 徐燕 吴明月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725-731,共7页
随着种植修复技术及材料的日趋成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随之种植体周围疾病亦呈上升趋势,并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原则及治疗程序等逐渐形成专家共识,同时也不断出现新的治疗理... 随着种植修复技术及材料的日趋成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随之种植体周围疾病亦呈上升趋势,并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原则及治疗程序等逐渐形成专家共识,同时也不断出现新的治疗理念及治疗方法,本文就近年来种植体周围疾病治疗的专家共识及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疾病 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治疗
下载PDF
甘氨酸龈下喷砂治疗早期种植体周围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靖无迪 王宪娥 +2 位作者 谢也斯 韩劼 徐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80-485,共6页
目的 对比甘氨酸龈下喷砂与超声洁治联合氯己定冲洗治疗早期种植体周围病患者后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入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183;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22... 目的 对比甘氨酸龈下喷砂与超声洁治联合氯己定冲洗治疗早期种植体周围病患者后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入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183;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22例无系统性疾病的早期种植体周围病患者的42颗种植体,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11例)和对照组(11例).试验组采用甘氨酸颗粒龈下喷砂,对照组采用碳纤维头超声洁治+氯己定冲洗进行治疗.分别记录和对比基线和治疗后2个月的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附着丧失的变化.结果 天然牙方面,治疗后试验组(284颗,1704个位点)探诊深度改善(M)为0.48 mm,对照组(279颗,1674个位点)为0.22 mm;试验组出血指数改善(M)为1.00,对照组为-0.13;试验组菌斑指数改善(M)为0.38,对照组为0.50;试验组附着丧失治疗后改善(M)为0.48 mm,对照组为0.22 mm.治疗后2个月两组间各项指标的改善除附着丧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其余指标的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方面,治疗前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18颗,108个位点)和对照组(24颗,144个位点)探诊深度降低(M)分别为0.67和0.33 m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血指数改善不明显,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出血指数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甘氨酸颗粒龈下喷砂对早期种植体周围病的治疗与超声洁治联合氯己定冲洗疗效相近,且在改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种植体周围炎 龈下喷砂
原文传递
牙种植体周围微生物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程磊 于海洋 +6 位作者 吴尧 包崇云 杨帮成 满毅 孙瑶 岩晓丽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2,共6页
牙种植术是目前修复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主要治疗方案,但是种植体周围微生态失衡易造成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发生,进而导致种植失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体周围微生物的研究就成为了口腔微生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正常种植体周围微生物... 牙种植术是目前修复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主要治疗方案,但是种植体周围微生态失衡易造成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发生,进而导致种植失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体周围微生物的研究就成为了口腔微生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正常种植体周围微生物和种植体周围炎症相关微生物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增加了种植体周围疾病的风险,因此寻找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核心微生物组"是目前研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微生物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种植体周围炎 核心微生物组
下载PDF
种植体植入15年内种植体周围炎和种植周黏膜炎发生率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停停 胡晓菁 林璐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探讨种植体植入15年中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PI)和种植体周围黏膜炎(peri-implant mucositis,PM)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507例(共1 162颗种植体),随访... 目的:探讨种植体植入15年中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PI)和种植体周围黏膜炎(peri-implant mucositis,PM)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507例(共1 162颗种植体),随访12~15年,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个体及种植体水平PI、PM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3.37年,507例种植修复患者PM、PI总体发生率分别为45.0%、9.7%,1 162例种植体PM、PI发生率分别为44.1%、10.9%。发生PI的127颗种植体中,8颗(6.3%)种植失败;PI在种植修复0.5~1年内发生率较低,1~5年发生率明显升高、5~10年发生率降低、10年以上发生率持续降低,而PM在种植修复0.5~1年内发生率较高,1~5年发生率开始降低,5~10年、10年以上基本保持不变;采用Straumann种植系统PI、PM发生率最低,而Osstem系统发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前牙区PI、PM发生率高于其他牙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边缘不密合者发生PI、PM概率最高,其次为基台螺丝松动、冠固位螺丝松动、基台螺丝断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种植时间、种植系统、种植牙位、修复性因素是影响PM、PI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种植体植入15年内PM发生率偏低,PI发生率并未随修复时间增加而升高,而与种植时间、种植系统、种植牙位及后期修复性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口腔种植修复 骨丢失
下载PDF
平台对接式种植体生物学并发症:一项回顾性病例分析
9
作者 陈真琪 晏奇 +1 位作者 陈艳 施斌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2-35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使用平台对接式种植系统最终修复后发生生物学并发症的病例,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至2022年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采用平台对接式种植体(Zimmer,美国)进行修复的共739例患者,1624颗种植体发生种植生物学并发... 目的回顾性分析使用平台对接式种植系统最终修复后发生生物学并发症的病例,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至2022年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采用平台对接式种植体(Zimmer,美国)进行修复的共739例患者,1624颗种植体发生种植生物学并发症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平台对接式的种植体完成正式修复后在随访期内发生生物学并发症的种植体65颗,其发生率为4%,其中59颗种植体发生种植体周黏膜炎,6颗种植体发生种植体周炎。患者平均年龄为(56.20±11.46)岁,修复体平均负荷时间为(4.06±2.36)年。结论上颌及磨牙区是该平台对接式种植体生物学并发症的好发部位,尤其注意远中游离端种植修复体的咬合设计,避免咬合过载带来的不利影响。尽管“冷焊”效应有利于减少界面微渗漏的影响,但增加了机械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疾病 种植体周黏膜炎 种植体周炎 平台对接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金文静 张媛 +1 位作者 张杰夫 董坚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351-354,共4页
目的:评估种植体修复后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情况,调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6年9月接受种植体修复的218名患者,共218枚种植体。随访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发生情况,调查患... 目的:评估种植体修复后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情况,调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6年9月接受种植体修复的218名患者,共218枚种植体。随访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发生情况,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18枚种植体中有9枚失败,整体种植体存活率为95.87%。在209枚成功存活的种植体中,79例表现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占比37.8%;35例表现为种植体周围炎,占比16.7%,其中轻度骨质流失25例,中度骨质流失7例,重度骨质流失3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种植体位置、牙菌斑、种植体直径均为导致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吸烟、种植体位置、牙菌斑、种植体直径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种植体周围炎等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种植体周围炎和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是一种影响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常见疾病,吸烟、种植体位置、牙菌斑、种植体直径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种植体周围炎 危险因素 种植体修复
原文传递
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与螺丝固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晨晨 刘鑫 唐旭炎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7期438-442,共5页
目的评估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固位及螺丝固位两种固位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以Straumann骨水平种植体、钴铬支架及钴铬烤瓷修复体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或螺丝固位修复的25例全口或半口无牙颌... 目的评估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固位及螺丝固位两种固位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以Straumann骨水平种植体、钴铬支架及钴铬烤瓷修复体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或螺丝固位修复的25例全口或半口无牙颌患者随访1年、3年、5年,评估粘接和螺丝固位两种固位方式的累计种植体存留率和累计修复体存留率、机械并发症、生物并发症。结果25例患者共植入165颗植体,28副半颌修复体。其中粘接固位组11副,69颗植体;螺丝固位组17副,96颗植体。粘接组累计种植体存留率留率为100%,螺丝组为96.9%;两组累计修复体存留率均为100%;粘接组、螺丝组累计种植体周黏膜炎发生率为23.2%、29.2%,累计种植体周炎发生率分别为6.8%、7.3%;粘接组出现1例崩瓷(n=1/11)、未出现基台螺丝松动,螺丝组发生4例崩瓷(n=4/17)、1例螺丝松动,两组均未出现修复基台折断;两组边缘骨吸收量第1年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3年、第5年螺丝组均高于粘接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第1年、第3年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5年粘接组mSBI高于螺丝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合理选择适应证时,全口或半口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固位修复和螺丝固位修复均可获得较高的种植体存留率、修复体存留率,但传统钴铬合金支架螺丝固位方式的机械、生物学并发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螺丝固位 粘接固位 种植固定义齿 边缘骨吸收 种植体黏膜炎 种植体周炎 种植体存留率 机械并发症 生物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口腔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2
作者 麦丽玲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0-21,5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口腔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2%碘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如:基线、治疗后1周、3周、6周探诊深度(probing ...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口腔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2%碘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如:基线、治疗后1周、3周、6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76.32%,而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仅为40.00%。治疗后1周、3周、6周PLI、PD、SBI均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的PLI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PD、SBI值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3周、6周观察组患者PLI、PD、SBI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较2%碘甘油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碘甘油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辅助应用半导体激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文丹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685-688,共4页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联合传统机械洁治和药物治疗对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2月~2016年08月期间收治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3组,A组为机械洁治组...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联合传统机械洁治和药物治疗对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2月~2016年08月期间收治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3组,A组为机械洁治组; B组采用机械洁治+葡萄糖酸氯已定治疗; C组采用机械洁治和葡萄糖酸氯已定及半导体激光照射。在基线,8周和3个月时进行临床牙周指标(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各项检查指标在基线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组的m PLI,BOP指数在治疗后8周和3个月后均优于A组和B组; B组和C组的GI,PD指数在治疗后8周和3个月后均优于A组; C组治疗效果最优。结论:半导体激光辅助应用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治可有效减少牙龈出血和控制炎症,在种植体黏膜炎预防及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激光 机械洁治
原文传递
欧洲牙周病学会种植体周病防治S3级临床指南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世爱 孟焕新 +1 位作者 冯向辉 释栋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5-1242,共8页
欧洲牙周病学会(EFP)于2023年6月发布了种植体周病防治S3级临床指南(DOI:10.1111/jcpe.13823),该指南建议在种植体植入前、植入期间以及种植修复后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以对种植体周病进行专业防治。本文旨在对该指南进行要点梳理和解读,... 欧洲牙周病学会(EFP)于2023年6月发布了种植体周病防治S3级临床指南(DOI:10.1111/jcpe.13823),该指南建议在种植体植入前、植入期间以及种植修复后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以对种植体周病进行专业防治。本文旨在对该指南进行要点梳理和解读,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这一指南,对种植体周病的防治进行规范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种植体周病 临床实践指南 种植体周黏膜炎 种植体周炎
原文传递
糖尿病影响种植体周软组织封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倩 袁泉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种植体周软组织封闭被认为是抵御外界刺激的主要黏膜屏障,也是保持种植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糖尿病是种植体周炎的风险因素之一。持续的高血糖易造成种植体周软组织的屏障功能障碍,从而诱发种植体周疾病。同时,糖尿病状态下致病菌感染... 种植体周软组织封闭被认为是抵御外界刺激的主要黏膜屏障,也是保持种植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糖尿病是种植体周炎的风险因素之一。持续的高血糖易造成种植体周软组织的屏障功能障碍,从而诱发种植体周疾病。同时,糖尿病状态下致病菌感染增加、致炎细胞因子过度活跃和伤口愈合受损等可能导致种植体周软组织封闭不良。本文综述了种植体周软组织封闭的结构、糖尿病削弱种植体周软组织封闭的可能因素,并总结了改善糖尿病患者种植体周黏膜屏障的方法,以指导糖尿病患者种植治疗策略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屏障 软组织封闭 糖尿病 种植体 种植体周黏膜炎
下载PDF
种植体周黏膜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和治疗
16
作者 周燕 刘吕 +1 位作者 郭山川 王静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5期81-86,94,共7页
种植体周黏膜炎是与牙菌斑相关的局限于种植体周软组织的疾病,不累及骨组织,经过合理治疗后可完全康复。预防及早期治疗种植体周黏膜炎,防止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发展为不可逆的种植体周围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种植体周黏膜炎... 种植体周黏膜炎是与牙菌斑相关的局限于种植体周软组织的疾病,不累及骨组织,经过合理治疗后可完全康复。预防及早期治疗种植体周黏膜炎,防止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发展为不可逆的种植体周围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种植体周黏膜炎的流行、病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体周黏膜炎的预防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黏膜炎 危险因素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奥硝唑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洛伟昕 《广东牙病防治》 201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口服奥硝唑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24例,对种植体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后,随机分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组和口服奥硝唑组,分别于基线、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 目的探讨比较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口服奥硝唑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24例,对种植体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后,随机分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组和口服奥硝唑组,分别于基线、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行临床牙周指数检测。结果在治疗后4周和8周时,2组种植体周围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均明显下降,与基线时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组种植体周围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均低于口服奥硝唑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或口服奥硝唑治疗均有效果;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盐酸米诺环素 奥硝唑
下载PDF
种植体周菌斑控制不同情况下牙周炎与种植体周黏膜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媛媛 崔晓艺 何宝杰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2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研究种植体周菌斑控制不同情况下种植体周黏膜炎(peri-implant mucositis,PM)和牙周炎的相关性,同时评估P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召回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南大学赛思口腔医院行种植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对其进行口腔... 目的研究种植体周菌斑控制不同情况下种植体周黏膜炎(peri-implant mucositis,PM)和牙周炎的相关性,同时评估P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召回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南大学赛思口腔医院行种植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对其进行口腔临床检查及放射线检查,记录牙周炎的分期分级、种植体菌斑指数、是否患有PM等。卡方检验分析不同菌斑控制时牙周炎与PM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P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182名患者427颗种植体。结果共76名(41.8%)患者存在PM,152颗(35.6%)种植体存在PM。回归分析得出,重度牙周炎(牙周炎分期≥Ⅲ期)患者(P=0.049,OR=2.108,95%CI:1.003~4.429)、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2(P=0.001,OR=3.126,95%CI:1.566~6.238)患者患PM的风险更高。PLI<2时,PM与重度牙周炎无显著关系(P=0.645);PLI≥2时,PM与重度牙周炎显著相关(P=0.001)。结论种植体周菌斑控制良好时,重度牙周炎与PM关系不显著。种植体周菌斑控制较差时,重度牙周炎与PM显著相关。因此掌握种植体周菌斑控制方法,维护牙周健康,对预防种植体周黏膜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黏膜炎 种植体周病 牙周炎 菌斑 种植体
下载PDF
基于FMEA分级管理模式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晏 高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4期101-105,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分级管理模式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纳入九江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 目的:分析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分级管理模式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纳入九江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采用基于FMEA分级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率、口腔健康评估量表(OHAT)、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两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的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均低于干预1个月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率更低(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OHAT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分级管理模式可改善慢性牙周炎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牙周功能、负性情绪及口腔健康,降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种植修复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菌斑指数 探诊深度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下载PDF
改良种植义齿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印厚才 许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种植义齿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同等常规机械刮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改良种植体上部形态治... 目的:研究改良种植义齿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同等常规机械刮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改良种植体上部形态治疗。两组均随访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全口PPD、DBI、PI及种植体周围PPD、mPLI、mBI值。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种植体周围PPD、mPLI、mBI值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两组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mBI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mBI低于同组治疗3个月后(P<0.05)。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mPLI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1个月后(P<0.05)。研究组治疗1、3、6个月后种植体周围PPD、mPLI、mB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种植体上部修复体形态设计不适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在常规机械刮治基础上改良种植体上部形态能显著减轻探诊出血情况,且具有较好的炎症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种植义齿上部形态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牙周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