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钢板剪力墙结构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郝际平
袁昌鲁
樊春雷
田黎敏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8-127,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3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623)
-
文摘
依据现行设计规范设计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性能是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为满足对高效可靠设计的需求,该文提出了钢板剪力墙结构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并通过修正楼层剪力考虑结构的P-Δ效应。选用预定的目标位移和破坏模式作为结构的两个关键性能指标。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计算结构在给定地震作用下的设计基底剪力;采用能够反映结构在罕遇地震下楼层剪力分布状态且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侧向力分布模式,确定楼层剪力;采用塑性设计方法设计内嵌钢板以便达到预期的破坏模式和性能。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采用此方法对一栋10层钢板剪力墙结构进行了设计,并采用静力非线性分析法和动力弹塑性方法对结构进行分析,为钢板剪力墙结构基于性能的塑性抗震设计提供一定依据。
-
关键词
钢板剪力墙
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
非弹性变形能力
目标位移
目标屈服机制
P-Δ效应
-
Keywords
Steel plate shear wall
performance-based plastic design
inelastic deformation capacity
target drift
desired yield mechanism
P-△ effects
-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连柱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与评估(英文)
被引量:5
- 2
-
-
作者
YANG T Y
TUNG D P
李元杰
-
机构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土木工程系
-
出处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5,共9页
-
基金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Steel Structural System for Seismic Applications
-
文摘
抗弯钢框架结构(MRF)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最流行的抗震系统,具有建筑灵活度高和施工效率高等优点。然而,这种结构常常缺乏足够的侧向刚度来限制结构的位移角,会导致在强震下结构和非结构构件产生严重的破坏。相反,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EBF)却有很大的侧向刚度来限制结构的位移角和有专属的抗震耗能构件。但是,支撑结构并不为建筑师所广泛接纳。为了结合抗弯钢框架结构和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的优点,于2007年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抗震系统——连柱框架结构(LCF)。这种双抗震系统有相似于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的窄连梁框架作为主要的抗震系统,而抗弯钢框架结构则作为次要的抗震系统。连梁作为结构保险丝可以在中震到大震中消耗地震能量,而且在震后很容易就可以被替代和修复。另一方面,抗弯钢框架结构可以提供附加的侧向抵抗力来防止结构在大震下倒塌。采用2008年提出的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PBPD)对建筑原型位于美国强震地区——加州洛杉矶的连柱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最后,使用先进的基于性能的评估步骤对原型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连柱框架结构(LCF)是一种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结构。
-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
塑性机制
性能评估
连柱框架
承载力设计
-
Keywords
performance-based plastic design
plastic mechanis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linked column frame
capacity design
-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93
-
-
题名偏心支撑钢框架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胡淑军
宋固全
王湛
-
机构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11-117,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68044)
江西省博士后科研择优资助项目(2015KY49)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1BAB216114)
-
文摘
罕遇地震下采用弹性分析所设计的偏心支撑框架发生较大的非弹性变形时,可能无法满足预期的破坏模式和抗震性能。通过预先确定结构在非弹性变形下的目标位移和屈服机理,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10)并考虑消能梁段的耗能折减系数,提出了偏心支撑框架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该方法还采用能量平衡原理和一种侧向力分布方式得到结构的基底剪力和各楼层的剪力,并根据塑性设计法合理设计所有构件。设计某12层偏心支撑钢框架,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法验正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设计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且无需进行复杂的计算和迭代,就能使结构满足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的预定功能。
-
关键词
偏心支撑框架
消能梁段
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
目标侧移
屈服机理
-
Keywords
eccentrically braced frames ( EBFs )
link
performance-based plastic design ( PBPD )
target lateral displacement
yield mechanism
-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菱形网格支撑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樊春雷
包献博
郝际平
张海宾
钟炜辉
张凯晨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
山东高速莱钢绿建发展有限公司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43-151,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703806)
西安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项目(20GXSF0007)。
-
文摘
菱形网格支撑框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抗侧力支撑结构,在保证边柱安全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刚度、承载能力以及延性,同时相比传统的支撑体系大大减小了支撑面外厚度,方便钢结构住宅支撑结构与外围护的结合。提出了菱形网格支撑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及抗侧承载力公式,同时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提出了菱形网格支撑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考虑支撑对框架梁柱的不利影响,通过拟定的屈服机制对屈服构件进行塑性方法设计,对于非屈服构件采用能力设计方法。采用此方法设计了一栋12层的菱形支撑框架结构,通过动力时程分析与传统的交叉支撑框架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为菱形网格支撑框架结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
支撑框架
目标位移
整体破坏模式
设计方法
-
Keywords
performance-based plastic design method
braced frame
target drift
global failure model
design method
-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熊二刚
张倩
-
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西安欧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2-63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8035
51178388)
+2 种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JQ70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HD2012ZD012)
西安欧亚学院科研项目(12-ZKB-05)资助
-
文摘
为预测和控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性能,基于功能平衡原理,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该方法预先选定目标侧移和屈服机制,根据功能平衡方程即可得到结构的设计基底剪力;采用塑性设计法设计框架构件和节点,以达到预期的屈服机制和性能.采用此方法对一幢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设计,并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最终呈现预期的屈服机构,非弹性性能沿结构高度分布均匀合理.
-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
目标侧移
屈服机制
功能方程
-
Keywords
PBPD (performance-based plastic design)
target drift
yielding mechanism
work energy equation
-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