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氟丙烷气体在复杂性眼外伤前房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维娜 李学喜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全氟丙烷气体(C3F8)在复杂性眼外伤前房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11眼)复杂性眼外伤,行角膜或角巩膜裂伤缝合后,前房注入C3F8气体0.2mL,观察前房气泡大小及消失时间、前房形成情况、眼压,以及眼内积血、角膜内皮和... 目的探讨全氟丙烷气体(C3F8)在复杂性眼外伤前房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11眼)复杂性眼外伤,行角膜或角巩膜裂伤缝合后,前房注入C3F8气体0.2mL,观察前房气泡大小及消失时间、前房形成情况、眼压,以及眼内积血、角膜内皮和白内障等情况。结果前房内C3F8于术后1~18d消失,平均消失时间为(10.73±6.36)d。术后11例前房均形成良好,1例有虹膜前粘连。2例术前前房大量积血(充满前房),术后仍有少量前房积血。术后角膜水肿,在2周后明显减轻。3例术后早期一过性高眼压,经治疗1周后恢复正常。结论复杂性眼外伤行眼外伤缝合联合前房CF注气术有助于前房形成,减少虹膜前粘连、前房积血、角膜血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前房 全氟丙烷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万光明 李晨晨 +2 位作者 邢杉杉 郭强英 陈仕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0-551,560,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入全氟丙烷(C3F8)气体治疗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的疗效。方法选取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患者23例(24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C3F8气体0.3~0.4mL,注气后保持面向下体位1周以上,观察视力变化及眼底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21眼黄斑...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入全氟丙烷(C3F8)气体治疗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的疗效。方法选取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患者23例(24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C3F8气体0.3~0.4mL,注气后保持面向下体位1周以上,观察视力变化及眼底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21眼黄斑区积血明显吸收或移位至黄斑区以外,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矫正视力由治疗前的眼前手动~0.06提高至0.04~1.00,其中2例(2眼)外伤性黄斑出血视力恢复最好,达1.0和0.8;1眼黄斑区积血明显吸收但视力无提高;1眼形成轻度玻璃体混浊,检眼镜下隐约见黄斑区积血已经完全吸收,视力由0.04提高至0.06;1眼黄斑区积血加重,形成出血性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混浊。术后2周时23眼黄斑区积血明显吸收或移位至黄斑区以外,矫正视力提高至0.06~1.00。结论玻璃体腔注气疗法是治疗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适宜于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面积较小者,尤其对外伤所致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 玻璃体腔注射 全氟丙烷
下载PDF
全氟丙烷的新型包装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勇 张晰 史忠民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4期268-269,共2页
把144只装有全氟丙烷(C_3F_8)的医用聚氯乙烯小包装平均分三组,分别置于22~24℃室温下、35~36℃恒温培养箱内、以及真空包装后置于35~36℃恒温培养箱内,定期分批测试其中体积和气体百分组成。结果未行真空包装的小包装内有 O_2、N_2... 把144只装有全氟丙烷(C_3F_8)的医用聚氯乙烯小包装平均分三组,分别置于22~24℃室温下、35~36℃恒温培养箱内、以及真空包装后置于35~36℃恒温培养箱内,定期分批测试其中体积和气体百分组成。结果未行真空包装的小包装内有 O_2、N_2不断渗入,使 C_3F_8浓度下降、小包装体积膨胀;环境温度升高促进O_2、N_2的渗入;真空包装后小包装内气体成分、百分组成及体积恒定;真空包装袋与小包装袋之间没有气体出现,C_3F_8透不过小包装袋。提示真空包装加血袋小包装是一种较好的储存 C_3F_8等长效膨胀性气体的软包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丙烷 气体包装
下载PDF
兔眼玻璃体切除联合C_3F_8填充术后晶状体氧化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艳芳 贾松柏 唐罗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73-1876,共4页
目的:通过对术后不同时期晶状体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uperoxide dismatase,T-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检测,以探讨兔眼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全氟丙烷(C3F8)填充术后早期晶状体的损伤改变是否与氧化损伤有关。方法... 目的:通过对术后不同时期晶状体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uperoxide dismatase,T-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检测,以探讨兔眼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全氟丙烷(C3F8)填充术后早期晶状体的损伤改变是否与氧化损伤有关。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45只分为三组: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单纯玻璃体切除联合平衡盐溶液(BSS)填充术;实验组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填充术。在术后1、3、8、35、45d分别将三组兔眼晶状体取出制成组织匀浆,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TSOD和MDA的含量。结果:T-SOD活力:正常组最高,实验组最低,三组不同时期两两相互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MDA含量:正常组最低,实验组最高,三组不同时期两两相互比较除术后第1d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两两相互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兔眼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气体填充术后早期晶状体混浊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全氟丙烷 白内障 氧化损伤
下载PDF
兔眼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_3F_8填充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5
作者 张婷 何丽文 +1 位作者 贾松柏 唐罗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866-1868,共3页
目的:探讨兔眼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_3F_8填充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凋亡与C_3F_8的相关性方法:将50只兔100眼随机分为A,B,C 3个组,A组为正常组,B,C组分别行单纯玻璃体切除BSS液填充术、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_3F_8填充术。... 目的:探讨兔眼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_3F_8填充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凋亡与C_3F_8的相关性方法:将50只兔100眼随机分为A,B,C 3个组,A组为正常组,B,C组分别行单纯玻璃体切除BSS液填充术、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_3F_8填充术。术后1,3,8,35,45d对3个组进行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压测量及LEC凋亡率的检测。结果:实验组术后35,45d LEC凋亡率分别与正常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5,45d LEC凋亡率分别为1.81±0.91%,3.20±1.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_3F_8是引起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_3F_填充术后早期一过性白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C_3F_8导致LEC凋亡,且随术后时间的延长,LEC凋亡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全氟丙烷 白内障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眼用全氟丙烷气体”事件处置的实践与体会
6
作者 徐朗 仇永贵 +1 位作者 赵建美 王文君 《医学与法学》 2019年第2期68-69,共2页
本文介绍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处置"眼用全氟丙烷气体"事件的工作实践和体会。
关键词 全氟丙烷气体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患者安全
下载PDF
透明质酸酶和C3F8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宇峰 谢亚男 +1 位作者 张惠成 颜伟年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酶联合C3F8玻璃体腔注药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PV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只兔(24只眼)随机分A、B、C3组,每组4只,每兔一眼为实验眼,另一眼为对照眼。A组实验眼玻璃体腔注射0.2ml(10U)透明质酸酶,B组为0.2mlC3F8,C组为...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酶联合C3F8玻璃体腔注药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PV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只兔(24只眼)随机分A、B、C3组,每组4只,每兔一眼为实验眼,另一眼为对照眼。A组实验眼玻璃体腔注射0.2ml(10U)透明质酸酶,B组为0.2mlC3F8,C组为0.1ml(10U)透明质酸酶+0.1mlC3F8,对照眼玻璃体腔注入0.2mlBSS溶液。注射后常规裂隙灯、直接眼底镜及眼部B超检查。在2周后处死动物,眼球标本送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C组4只实验眼在术后2周时B超有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表现,扫描电镜也表现为较光滑的后极部视网膜表面;A组、B组及对照组眼B超检查无玻璃体后脱离表现,扫描电镜示视网膜表面较多纤维状附着物。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未发现视网膜组织有毒性改变。结论10IU透明质酸酶联合0.1mlC3F8玻璃体腔注药2周后可诱导兔眼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且形态学上无视网膜毒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后脱离 透明质酸酶 C3F8动物模型
下载PDF
复发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方爱武 张皙 《临床眼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及其注 C3F8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 回顾 32例 (32眼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首次手术及复发视网膜脱离后再手术的方法。治疗方法有 :气液交换术、环扎放液注气术、玻璃体切除剥膜注气术。结果 ...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及其注 C3F8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 回顾 32例 (32眼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首次手术及复发视网膜脱离后再手术的方法。治疗方法有 :气液交换术、环扎放液注气术、玻璃体切除剥膜注气术。结果 复发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 31眼 ,复位率为 96 .88% ,随访 3月~ 3年 ,3例复发 ,其中 1例未治愈 ,远期治愈率 93.75 % ,2 8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 (P <0 .0 1)。结论  (1)注气术治疗复发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仍有效。 (2 )玻璃体切除注气术是复发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首选方法。 (3)黄斑裂孔视网膜浅脱离可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丙烷 气体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治疗
下载PDF
黄斑裂孔玻璃体手术
9
作者 黄红深 孙健 +1 位作者 胡桂荣 郑金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6期430-431,共2页
目的 复习一组采用玻璃体手术无辅助治疗黄斑裂孔病例的解剖和视力结果。方法 对 16例 (特发性黄斑裂孔 14眼和外伤性黄斑裂孔 2眼 )玻璃体切割、液 -气交换和全氟丙烷 (C3F8)气体填充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 7m o,有 15眼 ... 目的 复习一组采用玻璃体手术无辅助治疗黄斑裂孔病例的解剖和视力结果。方法 对 16例 (特发性黄斑裂孔 14眼和外伤性黄斑裂孔 2眼 )玻璃体切割、液 -气交换和全氟丙烷 (C3F8)气体填充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 7m o,有 15眼 (93% )获得黄斑裂孔解剖愈合 ,仅 1眼还需要做 2次手术。术后视力 3眼 (19% ) 0 .4,4眼 (2 5 % ) 0 .2~0 .3,9眼 (5 6 % ) 0 .1或以下。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眼内注气和术后面向下体位是一可耐受而有效的治疗特发性或一些外伤性黄斑裂孔的方法 ,特发性黄斑裂孔和外伤性黄斑裂孔行玻璃体手术无辅助性治疗可得到解剖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黄斑裂孔 全氟丙烷 气体填充
下载PDF
宫颈妊娠的超声诊断
10
作者 容尚勤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70-371,共2页
探讨超声诊断宫颈妊娠的价值。方法 在膀胱适度充盈情况下 ,采用 AL OKA62 0型超声显像仪对子宫及宫颈进行纵、横多角度探测。结果 超声能对宫颈妊娠作出迅速、准确的诊断。结论 超声是诊断宫颈妊娠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 宫颈妊娠 超声诊断 声像图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