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璟圆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等理论贡献,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运用"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当前"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保障人民健康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势在必行,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建设健康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通过总结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现状,探讨了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以五大发展理念阐述了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对于建立"体医融合"发展模式、解决体育和医疗长期脱离和构建全民健康保障体系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医疗 融合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 人民中心论 健康中国 全民健身 问题导向论 五大发展理念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人民中心论的历史沿革、实践进路与时代意涵 被引量:13
2
作者 岑朝阳 《学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4期19-26,共8页
人民至上的"人民中心论"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始终秉持的基本遵循。首先,在历史层面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反抗斗争与革命建设的奋斗历史,使得人民至上的"... 人民至上的"人民中心论"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始终秉持的基本遵循。首先,在历史层面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反抗斗争与革命建设的奋斗历史,使得人民至上的"人民中心论"既成为指导了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又成为了驱动革命建设的目标导向;其次,在实践层面上,人民至上的"人民中心论"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其现实价值在各个历史时期无论对国家的发展还是党的领导都起到不可比拟的作用;最后,在现实层面上,人民至上的"人民中心论"不仅是对既往革命理论的忠实继承与创新发展,而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在理论与现实层面的完美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中心论 历史沿革 实践进路 时代意涵
下载PDF
习近平人民中心论对毛泽东人民观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高茂森 仝志辉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共10页
习近平人民中心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观。人民中心论在治国理政各领域坚持人民中心价值,在坚持人民主体性、坚持人民历史创造者地位和坚持矛盾辩证法哲理思维方式等方面继承了毛泽东人民观,而在为民谋福新课题、新思路以及群众路线... 习近平人民中心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观。人民中心论在治国理政各领域坚持人民中心价值,在坚持人民主体性、坚持人民历史创造者地位和坚持矛盾辩证法哲理思维方式等方面继承了毛泽东人民观,而在为民谋福新课题、新思路以及群众路线新认识、新方法等方面则对毛泽东人民观进行了发展。这一理论做到了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成为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思想武器,在弘扬中华传统民本主义文明基因的同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实践检验并将继续经历实践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中心论 人民观 习近平 毛泽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加强人格权立法 保障人民美好生活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利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0,共6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保护人格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保护人格权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切实保障老百姓民生的体现,也是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保护人格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保护人格权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切实保障老百姓民生的体现,也是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人格权的保护不能仅依赖于公法,其涉及立法、执法、司法等多个环节,是多个法律部门共同的任务。民法典应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以更好地落实十九大强化人格权保护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 人民中心论 民生 人格尊严
下载PDF
范仲淹经学核心思想探析
5
作者 姜广辉 唐陈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16,共9页
范仲淹是宋代士人中集经术、事功、道德、文章于一身的“第一人”。由于范仲淹的人品、事业在当时太过辉耀,导致其在经学上的建树被道德功名掩盖,故而长期不为学界所关注。近年来,学者们对范仲淹经学的研究已经有所推进,但大多是从易学... 范仲淹是宋代士人中集经术、事功、道德、文章于一身的“第一人”。由于范仲淹的人品、事业在当时太过辉耀,导致其在经学上的建树被道德功名掩盖,故而长期不为学界所关注。近年来,学者们对范仲淹经学的研究已经有所推进,但大多是从易学、春秋学等单一经学学科对其经学思想进行探索与阐释。若从整体的层面对范仲淹的经学进行深入分析,则可发现其经学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必顺民”的民本思想,包括养民、利民、爱民等具体内容;二是“穷变通久”的改革思想,将《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理论作为主导“庆历新政”的哲学思想;三是“先忧后乐”的忧乐思想,进则忧国忧民,退则乐天乐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经学 民本 改革 忧乐
下载PDF
传统民本论的起源、理论构建与双重面相
6
作者 杨阳 赖伯然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67-78,共12页
商周时期,统治者以“畜众”和“保民”等责任承诺,将“民”带入了“受命于天”观念。春秋时期,“得民者昌,失民者亡”的普遍共识,引发了如何争取民心的策略性考量。在重民论的滥觞中,立君为民、人民同意和反抗暴政等主张也悄然出现,构... 商周时期,统治者以“畜众”和“保民”等责任承诺,将“民”带入了“受命于天”观念。春秋时期,“得民者昌,失民者亡”的普遍共识,引发了如何争取民心的策略性考量。在重民论的滥觞中,立君为民、人民同意和反抗暴政等主张也悄然出现,构成了民本论的另一副面相。孟子的“民贵君轻”体现了中庸调和之道,主张君权合法性应基于人民同意,将民意表达形式具体化、对反抗暴政行为正当性的论述,都极大拓展了民本论的理论空间,也凸显了作为政治原则的民本论“道”的一面;但劝诱君主的游说策略,也使孟子的民本论显露出“得民之术”的一面。在中国历史上,以民为目的的民本论和作为“得民之术”的重民论,都真实存在过,以民为目的的全民目的论深刻影响和塑造了中国近代的民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论 立君为民 民贵君轻 民权论
下载PDF
郭沫若的“人民本位”史观及儒家民本思想意蕴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国利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4,共7页
"人民本位"论是郭沫若提出的重要思想,广泛运用于史学研究、文学创作和现实批判领域。作为史学范畴的"人民本位"论,基本内涵是视人民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和历史发展的推动力,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必须以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为原则,亦可... "人民本位"论是郭沫若提出的重要思想,广泛运用于史学研究、文学创作和现实批判领域。作为史学范畴的"人民本位"论,基本内涵是视人民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和历史发展的推动力,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必须以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为原则,亦可称为"人民本位"史观。郭沫若运用"人民本位"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史、先秦诸子思想和评价历史人物。20世纪上半叶,郭沫若重视将传统优秀思想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其"人民本位"史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为指导,对儒家民本思想加以批判性继承的产物,有浓厚的儒家民本思想意蕴;两者在有关人民的国家和社会主体地位、人民的社会历史作用和如何衡量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诸多共同点或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人民本位”论 民本思想
下载PDF
习近平人民中心论对传统民本追求的本质性超越
8
作者 黄梓根 刘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9,共6页
民本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治理智慧,对中华文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但在君主专制私有社会中,其民本意义上的功能和理想实际上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习近平人民中心论秉承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质,有着鲜明的价值取... 民本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治理智慧,对中华文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但在君主专制私有社会中,其民本意义上的功能和理想实际上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习近平人民中心论秉承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质,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丰富的时代内涵,强调人民是创造和发展历史的主体力量和动力源泉。相比传统民本思想,习近平人民中心论在人民与国家的关系上实现了地位上的“从属”到“主体”的超越;在利益追求上实现了“异路”到“同向”的超越;在治理上将服务人民视为起点和目标,把人民当成信仰,实现了“治术”到“信仰”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民中心论 传统民本思想 本质性超越
下载PDF
《孙子兵法》战争观诸说驳论 被引量:4
9
作者 龚留柱 《滨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7-62,共6页
对《孙子兵法》战争观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孙子兵法》是非暴力的"不战论",二是认为《孙子兵法》是充斥仁爱精神的"民本论"。从历史的实践、从《孙子兵法》文本本身、从先秦战争和兵学的演进过程三方面... 对《孙子兵法》战争观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孙子兵法》是非暴力的"不战论",二是认为《孙子兵法》是充斥仁爱精神的"民本论"。从历史的实践、从《孙子兵法》文本本身、从先秦战争和兵学的演进过程三方面来分析,《孙子兵法》必然是冷静的战争论而非"不战论"。与儒家典籍《左传》、《论语》、《孟子》及《司马法》的相关论述进行对照,可知《孙子兵法》是君主(国家)本位而非人民本位,也未显示出深刻的仁爱思想。正因为孙子秉持"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才能够构建出辉映千古难以逾越的兵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战争观 不战论 民本论 工具理性
下载PDF
胡瑗经学的核心思想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培高 张爱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4-120,共7页
胡瑗既是著名的教育家,又是出色的经学家。仔细阅读胡瑗的经学著作后会发现,有些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这其实就是胡瑗的核心思想。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四个方面:重性情、重民本、重中庸、重共治。这些思想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针对... 胡瑗既是著名的教育家,又是出色的经学家。仔细阅读胡瑗的经学著作后会发现,有些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这其实就是胡瑗的核心思想。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四个方面:重性情、重民本、重中庸、重共治。这些思想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针对佛老的挑战、李翱的“灭情”说等),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理学家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性情 中庸 民本 共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四维论析
11
作者 王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3期6-11,共6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根本原则在发展理论上的创造性运用,是新时代践行党的宗旨意识和执政理念的重大命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不断前进的重要前提...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根本原则在发展理论上的创造性运用,是新时代践行党的宗旨意识和执政理念的重大命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不断前进的重要前提。这一科学的思想理论是一个系统完整、内涵丰富的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观,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面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积极照鉴与回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逻辑理路辩证统一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人民中心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观
下载PDF
“人民中心论”人权观为当代国际人权事业发展树立新坐标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安琪 《焦作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人民中心论”人权观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人权领域的具体体现。“人民中心论”人权观是习近平主席在新时代对党的宗旨的发展和升华,是对当代人权价值内涵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概括。“人民幸福生活就是最大的人权”既是“以人民为中... “人民中心论”人权观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人权领域的具体体现。“人民中心论”人权观是习近平主席在新时代对党的宗旨的发展和升华,是对当代人权价值内涵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概括。“人民幸福生活就是最大的人权”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语言表达,也是对国际人权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引。它全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回答了人权保障事业为了谁、依靠谁、属于谁的人权根本问题。明确了尊重主权、人民选择、实践验证的发展原则,树立了人类一体、全面推进、平等合作、包容互鉴的当代人权协调发展的新坐标。在思维方法上,“人民中心论”人权观开创性地以人这个权利主体作为基准点,围绕主体对目标属性、价值取向、权利义务、实现路径、保障评判等客体要素进行逻辑统筹、系统整合,实现了人权发展思维的突破创新,为世界人权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中心论 人权 发展
下载PDF
略论人民中心论的民生保障制度
13
作者 戴真真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16-18,共3页
人民中心论是唯物史观的相关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下已成为党的重要执政理念。新时代民生保证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一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载体,该理念最初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此制度当... 人民中心论是唯物史观的相关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下已成为党的重要执政理念。新时代民生保证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一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载体,该理念最初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此制度当前已成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连的制度,在缩小贫富差距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追求。以人民中心论为核心,在创业、教育、社会保障及人民健康等制度方面,以有效的措施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推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中心论 劳动关系 民生保障 教育制度
下载PDF
关于维新时期康有为民主思想结构的浅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季荣臣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78-80,共3页
民主思想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本思想是其深隐层次,民主是其表显层次。民本的内核,贴上民主的标签,正是康有为苦心孤诣创造的民主大厦。这一思想的形成是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加速了中国政治和思想近代... 民主思想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本思想是其深隐层次,民主是其表显层次。民本的内核,贴上民主的标签,正是康有为苦心孤诣创造的民主大厦。这一思想的形成是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加速了中国政治和思想近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民主思想 民本思想 思想结构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治理逻辑——基于B县乡村治理逻辑的反思 被引量:1
15
作者 羊中太 康开荣 贺燕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0-14,35,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乡村治理进入新征程,在全面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走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乡村治理进入新征程,在全面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走深走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果洛州B县乡村治理逻辑基础上,借助期望理论工具、政策推进逻辑、心理认知过程、沟通行动理论从纵横期望双维角度对乡村治理推进逻辑作出新阐释,以探析乡村治理内在发展规律,深化对乡村治理过程的整体认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治理思想的理解,并提出全面乡村振兴的推进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中心论 纵横期望 乡村治理 推进逻辑
下载PDF
从战略的高度研究黄河生态保护和发展问题
16
作者 史夏阳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23-127,共5页
当前,加强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开局和2035远景目标的科学实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观点,多次分析研究了黄河流域的自... 当前,加强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开局和2035远景目标的科学实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观点,多次分析研究了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保护和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提出了统筹推进黄河流域自然生态保护和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想,为我们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科学推进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观点 黄河生态保护与发展 自然规律 统筹协调 人民中心论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中国经济奇迹的人民主体依据
17
作者 张岩 付文佳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7-23,共7页
21世纪,中国经济奇迹除体现为经济高速增长外,还表现为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为“中国之谜”的破解开启一扇智慧之门,从本质属性上讲,中国经济奇迹的创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实的人民的具体... 21世纪,中国经济奇迹除体现为经济高速增长外,还表现为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为“中国之谜”的破解开启一扇智慧之门,从本质属性上讲,中国经济奇迹的创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实的人民的具体而生动的社会改造活动。但仅从政治的意识形态话语去肯定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还远远不够,需要从学术话语角度去对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加以认可。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来解读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哲学依据,进而观照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但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阐释,而且还符合当代中国经济现实的历史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奇迹 唯物史观 人民中心论 改革开放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人民中心论”的理论新释与行动指南
18
作者 付政 《理论建设》 2021年第6期21-27,共7页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坚定立场与深厚感情得到了充分验证。深度探究“人民中心论”的理论基础,有利于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确方向。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阐释了“人民中心论”的理论渊源,剖析了...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坚定立场与深厚感情得到了充分验证。深度探究“人民中心论”的理论基础,有利于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确方向。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阐释了“人民中心论”的理论渊源,剖析了“人民中心论”的价值体系,并指出新时代坚持“人民中心论”在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中心论 理论新释 行动指南
下载PDF
习近平文艺本体论与中国古代文论话语
19
作者 王超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0-99,共10页
文艺本体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理论。习近平文艺本体论体现为"一个中心"和"三个支撑",这个"中心"即人民,并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三个维... 文艺本体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理论。习近平文艺本体论体现为"一个中心"和"三个支撑",这个"中心"即人民,并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三个支撑"即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这是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及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文艺本体论为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研究作出了重要战略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中心论 筋骨论 道德论 温度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