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内涵、历史逻辑与价值指向
1
作者 田海舰 连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马克思在思想发展和革命活动的实践中,逐步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体不是抽象的自我意识,而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占社会成员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人民作为与客体相对的主体,通过对象性劳动确证自身主体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起... 马克思在思想发展和革命活动的实践中,逐步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体不是抽象的自我意识,而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占社会成员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人民作为与客体相对的主体,通过对象性劳动确证自身主体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起决定性作用,具有不被任何外界强制力量剥夺的自由、权利和尊严。马克思考察了人民作为历史主体的演化过程,肯定了资产阶级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暂时性与不合理性,强调人民主体在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从“是”走向“应该”,从物质力量支配人民的客体状态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体状态。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关注“现实的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超越资本主体价值的空洞性抽象性、重新树立起个人自由、社会平等、人民至上的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民主体 无产阶级
下载PDF
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创新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秦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8-132,共5页
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并实践的过程。他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创新体现在对人民主体的内涵、构成、社会使命、社会角色新的解读和发展。这一理论创新体现着对历史主体的创新,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的创新,对历史辩证法的... 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并实践的过程。他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创新体现在对人民主体的内涵、构成、社会使命、社会角色新的解读和发展。这一理论创新体现着对历史主体的创新,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的创新,对历史辩证法的时代内涵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民主体 创新价值
下载PDF
试论群众公认原则确立的理论依据
3
作者 林学启 《桂海论丛》 2008年第3期33-35,共3页
党的十七大把群众公认原则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准则之一,是因为群众公认原则首先建立在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同时也汲取了西方文明的一些思想,特别是肥沃的民主思想。人民主体性是群众公认成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价主体的根本依据;... 党的十七大把群众公认原则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准则之一,是因为群众公认原则首先建立在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同时也汲取了西方文明的一些思想,特别是肥沃的民主思想。人民主体性是群众公认成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价主体的根本依据;集体决策理论是群众公认成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价主体的合理内核;政治参与是群众公认成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价主体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公认 人民主体性 集体决策 政治参与
下载PDF
邓小平实践思维方式初探
4
作者 韩贞禄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8-70,17,共3页
在独特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形成了具有实践求实性、求同存异性、系统开放性和人民主体性等鲜明个性特点的实践思维方式。
关键词 邓小平 实践思维方式 实践求实性 求同存异性 系统开放性 人民主体性
下载PDF
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主体性探析
5
作者 李银兵 魏金名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1-98,共8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纳入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构建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不仅彰显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了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践逻辑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纳入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构建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不仅彰显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了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践逻辑的一脉相承。当前,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要关头,更应发挥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凝心聚力的作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紧迫性和使命感,人民是文化强国的建设者、参与者和享受者。因此,从多维层次去关注文化强国建设的人民主体性,能充分体现人民强、国家强、文化强的文化发展逻辑,反映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先进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文化强国建设 人民主体性 举措
下载PDF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价值旨趣
6
作者 柳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9-21,共3页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施贯穿着社会发展规律性与社会主体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其价值旨趣就在于 :坚持实事求是的价值理性 ,体现历史必然与人民意愿相一致 ;坚持生产力的价值标准 ,体现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相结合 ;坚持人民主体性价值目...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施贯穿着社会发展规律性与社会主体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其价值旨趣就在于 :坚持实事求是的价值理性 ,体现历史必然与人民意愿相一致 ;坚持生产力的价值标准 ,体现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相结合 ;坚持人民主体性价值目标 ,体现国家主权与人民自治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价值 实事求是 生产力 人民主体性
下载PDF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之基 被引量:59
7
作者 程竹汝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5,共9页
人民民主的本质属性和全过程实践特征的历史性结合,是由我国政治制度的内在机理构成的必然性所致。民主本源性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构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发生、发展的制度密码。我国选举制度的价值仅在于授权而同政策选择无直接关联,政策选... 人民民主的本质属性和全过程实践特征的历史性结合,是由我国政治制度的内在机理构成的必然性所致。民主本源性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构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发生、发展的制度密码。我国选举制度的价值仅在于授权而同政策选择无直接关联,政策选择是建立在广泛有序的政治协商和参与基础上,是人民民主必然走向“全过程”的制度机制;党的领导构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推动力量和根本政治保证,它通过观念、组织、体制等三方面的支持和保证作用塑造现实政治过程的人民主体性;广泛有序政治参与构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形式,这一实践形式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形态在本质上是同构的,人民民主制度所蕴含的“全过程”必然性与广泛有序政治参与的统一,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概括的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方案 人民主体性 有序政治参与
原文传递
“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笔谈 被引量:43
8
作者 曹卫东 李崟 +11 位作者 徐雁冰 黄道峻 刘青 姚守齐 何明 王欢 米银俊 王毅 朱传耿 郑永奎 兰景力 申富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共34页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系统总结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经验与规律,本刊组织全国14所高等体育院校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专题研讨“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北京体育大学曹...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系统总结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经验与规律,本刊组织全国14所高等体育院校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专题研讨“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北京体育大学曹卫东提出,应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体育的4个重要作用,即“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发挥体育的多样功能和前置性作用,助力体育强国建设。上海体育学院李崟提出,人民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的价值追求与实践归旨:从价值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导向;从实践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依靠人民”的动力之源;从共享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归宿。武汉体育学院徐雁冰提出,中国共产党红色体育精神主要表现为服务需求的大局精神、体育为民的健民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和拼搏不止的奋斗精神,并从强种救国、强体认同和健康自信3个阶段对红色体育精神的历史赓续进行阐述。西安体育学院黄道峻提出,延安时期红色体育思想有其独特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演进过程,在其指导下陕甘宁边区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不仅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开局起步积累了宝贵经验。成都体育学院刘青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坚持发挥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育发展道路 红色体育 人民主体性 体育强国
下载PDF
当前留守型农村基层党建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湖北F村基层党建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向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5,共7页
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其根植于群众路线的人民性。基于湖北黄冈F村基层党建实践的考察表明:当前中西部留守型农村基层党建最大的问题在于脱离群众路线形式主义的"组织内建设",典型体现在以"痕迹管理"为突出... 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其根植于群众路线的人民性。基于湖北黄冈F村基层党建实践的考察表明:当前中西部留守型农村基层党建最大的问题在于脱离群众路线形式主义的"组织内建设",典型体现在以"痕迹管理"为突出表现的基层党建文牍化上。同时,以"痕迹管理"取代"群众工作",建设路径扭曲;高标准的党组织建设与空壳化、留守型村庄基础不匹配,资源错位明显;"组织期待"褪变为"基层疲惫",组织目标偏移突出。进而产生了村级组织行政化、组织建设内卷化等一系列恶劣后果。纠偏机制正在于彻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回归群众路线,找回村级组织政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 形式主义 痕迹管理 群众路线 人民主体性
下载PDF
坚持人民主体性: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导向 被引量:34
10
作者 陈丛刊 王思贝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
坚持人民主体性是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人民主体性具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种内涵,从权利维度、实践维度和创造维度对体育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民主体性”进行了维度考量... 坚持人民主体性是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人民主体性具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种内涵,从权利维度、实践维度和创造维度对体育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民主体性”进行了维度考量,提出了在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中落实人民主体性原则的具体建议,包括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实现为国争光为民谋福;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多元消费需求;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民体育文化生活;深化体育对外交流合作,增强国民自信心和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主体性 体育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现代化 价值导向
下载PDF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与实现进路 被引量:17
11
作者 高铭暄 傅跃建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2年第4期1-10,共10页
“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这一基层治理经验上升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高度。“枫桥经验”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新时代表达,亦是基层自治... “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这一基层治理经验上升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高度。“枫桥经验”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新时代表达,亦是基层自治以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时代需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逻辑上的高度契合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意涵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因此,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视角,有必要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三治融合、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和构建平安和谐社会五个方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体路径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新时代“枫桥经验” 基层治理 人民主体性 “三治融合”
下载PDF
人民主体性: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原则与价值指向 被引量:16
12
作者 邱珍 李红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原则与价值指向。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格局入手,结合2012年以来相关学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原则与价值指向。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格局入手,结合2012年以来相关学术文献,系统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战略中的本质内涵。研究认为:群众史观、价值主体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民主体性和人民中心论思想的哲学基础。人民主体性和人民中心论思想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理论成果。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涵盖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指涉人民的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和评判主体,三者构成了贯穿发展目的、发展过程到发展结果始终的三位一体关系。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应坚持人民主体性原则,即满足人民对体育的需求、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和提升人民的获得感。贯彻人民主体性原则要实现体育运动与美好生活的深度融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深度融合以及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体育强国建设 人民中心论 人民主体性 价值主体 实践主体 评判主体
原文传递
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兴茂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9,共7页
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不同历史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新时代做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客... 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不同历史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新时代做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客观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自然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了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准确抓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要统筹推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化解直至最终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主体性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人民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颖 靳玉军 江亲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5-175,共11页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论述中的人民性主要包括人民取向、人民力量和人民立场三个内涵与维度。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论述中的人民性主要包括人民取向、人民力量和人民立场三个内涵与维度。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秉承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造福人民,以人民取向为统领,以人民力量为保障,以人民立场为旨归,体现了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人民性的逻辑意蕴。人民取向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价值根基,人民力量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实践动力,人民立场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目标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意识形态 网络意识形态 党性 人民性 人民主体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互联网
下载PDF
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立胜 张弛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共9页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家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超越不同社会制度背景的普遍现象,在后发经济体赶超、经济稳定运行、参与全球竞争等方面都需要国家参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家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超越不同社会制度背景的普遍现象,在后发经济体赶超、经济稳定运行、参与全球竞争等方面都需要国家参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主体性是国家主体性的应有之义,是国家主体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从国家主体性的角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的,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经济稳定和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主体性 人民主体性
原文传递
“下交群评”:迈向人民主体性的基层治理——以北京市平谷区接诉即办改革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9,共11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日益成为主导基层治理的逻辑,在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以北京市平谷区“下交群评”工作为例,探索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并重点关注如何引导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研究发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日益成为主导基层治理的逻辑,在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以北京市平谷区“下交群评”工作为例,探索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并重点关注如何引导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研究发现,“下交群评”通过治理主体的组织嵌入化、治理单元的熟人社会化、治理规则的崇公抑私化、治理机制的交互整体化形塑了新时代“三治融合”的实践机制,为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从接诉即办的倒逼式治理到主动性治理,再到自主性治理,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治理问题的发起者、治理过程的参与者、治理成效的获得者、治理情况的监督者。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体现了基层正在从被动的市民诉求驱动迈向人民主体性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诉即办 “下交群评” 基层治理 三治融合 人民主体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人民主体·公平正义·制度构建——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演进主线 被引量:3
17
作者 解丽霞 王众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3,181,182,共12页
共同富裕是理想社会的价值指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马克思恩格斯把“共同富裕”标刻在思想理论的底层核心,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把“共同富裕”书写在初心使命的旗帜中心,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要主题无疑就是“共同富裕”,它具... 共同富裕是理想社会的价值指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马克思恩格斯把“共同富裕”标刻在思想理论的底层核心,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把“共同富裕”书写在初心使命的旗帜中心,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要主题无疑就是“共同富裕”,它具体展现为逻辑自洽的三条主线:人民主体、公平正义、制度构建。人民群众是共同富裕的主体承当,解决了共同富裕价值主体从“现实的人”上升到共同体的“为了谁”、创造主体从无产阶级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由谁推动”、受益主体从全体人民延展到世界人民的“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公平正义是共同富裕的权利基石,彻底消除贫困,保障个体的生存尊严;推进城乡融合,实现城乡的权利平等;按劳分配所得,确保全体的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对超越资本增殖逻辑的制度探索,推动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制度演进,促进了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变迁,从而建构了共同富裕的社会形态,创造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时代具化的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人民主体 公平正义 制度优势
下载PDF
论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根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59,共6页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中国人民的梦。中国梦体现了鲜明的人民主体性特征,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民主体性基本原则,人民主体性价值取向,人民主体性的实现途径等方面。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中国人民的梦。中国梦体现了鲜明的人民主体性特征,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民主体性基本原则,人民主体性价值取向,人民主体性的实现途径等方面。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牢固树立人民主体性思想,尊重人民主体性地位,发挥人民主体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人民主体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提出、内涵与当代阐释
19
作者 米华全 张洪林 《文化软实力》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人民主体”究竟何以出场,是认识这一思想的关键前提。“人民”蕴含质与量两个层面的深刻内涵,“主体”是人民在社会中发挥的主动性,两者共...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人民主体”究竟何以出场,是认识这一思想的关键前提。“人民”蕴含质与量两个层面的深刻内涵,“主体”是人民在社会中发挥的主动性,两者共同构成“人民主体”概念的基础,并延伸为历史主体、价值主体和权力主体三大内涵。进入新时代,以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为理论根基,发展出“人民至上”的中国化理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表现为遵循人民共治的基本原则、激发人民共创的强劲动力、实现人民共享的发展目标,科学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时代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主体 人民至上 唯物史观
下载PDF
成果共享: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雅琳 罗建文 李静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77,共4页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反映了人民群众主体性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之间的必然联系,体现着当今中国政治哲学的价值追求,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通往幸福中国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正确理解发展成果共享的深刻内涵,才能正确处理...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反映了人民群众主体性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之间的必然联系,体现着当今中国政治哲学的价值追求,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通往幸福中国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正确理解发展成果共享的深刻内涵,才能正确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和若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成果共享 人民主体性 价值追求 民生幸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