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56年来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缪启龙 潘文卓 许遐祯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742,共6页
利用南京市1951年1月~2007年2月逐日温度观测资料,分析讨论了南京56年夏季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热积温和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利用候温法研究了南京夏季候平均气温≥22℃的候数变化和南京夏季时间尺度的演变,探讨了南京夏季... 利用南京市1951年1月~2007年2月逐日温度观测资料,分析讨论了南京56年夏季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热积温和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利用候温法研究了南京夏季候平均气温≥22℃的候数变化和南京夏季时间尺度的演变,探讨了南京夏季各温度指标的年代变化和凉夏、酷暑的分布。结果表明,56年来南京夏季平均气温是上升的,而极端高温和热积温1990年代以前是下降的,但本世纪头几年回升明显;当今南京的夏季始于5月下旬或中旬,终于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南京夏季时间尺度的明显增长与全球变暖相对应;南京1950、1960年代夏季较热,酷暑年较多,1970、1980年代较凉,凉夏年较多,1990年代以后夏季气温回升,但本世纪头几年南京夏季虽较热但未有凉夏、酷暑的异常年出现。南京温度及热积温的变化与大气环流演变和热带海洋海-气相互作用紧密相联,致使南京相应降水日数、日照时数等的变化,可引起南京夏季气温的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夏季气温 热积温 候温 酷暑 凉夏
下载PDF
应用圆分布结合候温法分析上海地区季节变化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分布规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岩 祝茗 +2 位作者 郭春妮 王国栋 王为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季节变化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发病分布规律及变化特点,为AIS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1587例诊断为AIS患者临床资料,利用圆分布分析方法与候温法相结合,...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季节变化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发病分布规律及变化特点,为AIS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1587例诊断为AIS患者临床资料,利用圆分布分析方法与候温法相结合,分析上海地区AIS与季节变化规律。结果逐月AIS发病圆分布分析显示:平均角αi=100.43°,角离差S=155.27,离散度γ=0.05,雷氏值Z=4.73(P<0.05),平均角95%CI为82.28°~190.15°。高峰月为3月24日~7月12日,高峰日为4月12日;不同AIS亚型的圆分布分析显示,SAO型角离差S=125.42,离散度γ=0.09,雷氏值Z=3.48,故P<0.05,平均角(αi)88.05°,平均角95%CI为38.30°~137.75°,高峰月为2月8日~5月19日,高峰日为3月31日。结论上海地区AIS发病可能特点为,季节高峰较平缓,但仍存在一定集中趋势,高峰月在冬末至夏季中期,高峰日为冬末春初;季节变化与各亚型发病关系分析显示,仅SAO发病存在一定集中趋势,高峰期在冬末至夏季初期,高峰日正值上海地区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圆形分布 平均角 候温法 TOAST分型
下载PDF
近40年内蒙古候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被引量:19
3
作者 裴浩 Alex Cannon +1 位作者 Paul Whitfield 郝璐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3-450,共8页
基于1964—2003年内蒙古有关台站的逐日气温数据,对前20年(1964—1983年)和后20年(1984—2003年)的候平均气温中值进行了对比,并利用k-means方法进行了候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的聚类分析,旨在阐明内蒙古气温变化的时空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 基于1964—2003年内蒙古有关台站的逐日气温数据,对前20年(1964—1983年)和后20年(1984—2003年)的候平均气温中值进行了对比,并利用k-means方法进行了候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的聚类分析,旨在阐明内蒙古气温变化的时空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全境年平均气温普遍上升,没有下降的现象。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气温变化格局不同,北部变暖比南部更为明显,冬季和夏末秋初变暖出现得更频繁。绝大部分地区大多数候平均气温都有所上升,而且候平均气温变化存在纬向地带性。大多数台站四季里都有一些显著升温的候,显著升温在冬季发生得更为频繁。同时,有少数几个候出现气温下降的现象,但未达到显著下降的程度。内蒙古绝大部分地区候最高、最低气温都有所升高,但二者的差值在缩小。候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有所提前,候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有提前也有推迟,但总体上不同地区候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更加同步。因此,候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均一性有所增强。候最高气温出现时间与候最低气温出现时间的间隔有扩大迹象。总之,全球气候变暖降低了气温的季节和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候平均气温 聚类分析 内蒙古
下载PDF
MOS方法在动力延伸期候平均气温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豫英 陈楠 +3 位作者 王素艳 邵建 穆建华 纳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5,共10页
利用11982年1月—2010年3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及宁夏候平均气温,采用逐步回归的MOS统计方法,预报宁夏24个测站未来40 d逐候平均气温,为了对比模式直接输出结果与资料按月和按季节划分建立的MOS方法预报效果,对2009年和2010年1—3月的预... 利用11982年1月—2010年3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及宁夏候平均气温,采用逐步回归的MOS统计方法,预报宁夏24个测站未来40 d逐候平均气温,为了对比模式直接输出结果与资料按月和按季节划分建立的MOS方法预报效果,对2009年和2010年1—3月的预报效果分别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MOS预报效果较模式直接输出有显著提高;不同时段的资料划分,不同的建模样本长度,都会使MOS预报效果产生差异。虽然利用按季节划分的资料所建立的MOS方程样本数明显多于按月划分的样本数,但由于按月划分的资料所选择的预报因子更能集中反映这一时段预报对象的相关性,物理意义更为明确,因而预报效果较好;对于同样按月划分的MOS方法而言,样本数越多,温度预报的效果越好,稳定性越强;进一步检验该方法对极端候平均气温的预报能力,出现极端气温时,该方法能够预报出气温剧烈变化的趋势和变温幅度,并随着预报时效临近逐步订正,误差值逐渐减小,预报结果可作为中期业务预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方法 动力延伸预报 候平均气温 效果评估
下载PDF
1961—2010年东北地区四季开始日及长短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雷 吴正方 +1 位作者 杜海波 宗盛伟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9-507,共9页
用1961—2010年东北地区90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采用钱诚等四季划分的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四季开始日、长短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东北地区近50 a来,四季(春、夏、秋、冬)平均开始日分别为4月10日、6月25日、8月11日... 用1961—2010年东北地区90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采用钱诚等四季划分的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四季开始日、长短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东北地区近50 a来,四季(春、夏、秋、冬)平均开始日分别为4月10日、6月25日、8月11日和10月20日,平均长度分别为80 d、51 d、72 d和171 d,且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春季和夏季的开始日在明显提前,分别为-1.46 d/10a、-1.99 d/10a;秋季和冬季的开始日明显推迟,分别为2.05 d/10a、0.90 d/10a。平均春、秋和冬季的持续时间在缩短,分别为-0.54 d/10a、-1.15 d/10a、-2.50 d/10a,春、秋季的变化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冬季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夏季时间延长,为3.38 d/10a。春季的提前和秋季的推迟,使农作物适宜生育期延长;同时对作物品种熟性和种植格局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开始日 四季长度 候温法
下载PDF
近48年柳州市侯温度及季节变化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凌云 覃峥嵘 李家文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利用柳州市1961-2008年的侯温度及年平均温度资料,采用张宝垒出的侯温度季节划分法,对柳州市近48a来的侯温度及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用M—K法对年平均温度作了突变性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近48a来柳州市的侯温度年平均温度总体呈上升... 利用柳州市1961-2008年的侯温度及年平均温度资料,采用张宝垒出的侯温度季节划分法,对柳州市近48a来的侯温度及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用M—K法对年平均温度作了突变性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近48a来柳州市的侯温度年平均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1996-1997年年平均气温存在一个突变区域,突变后与突变前的时段相比,各侯平均温度普遍偏高,随着年平均温度的升高,柳州市春秋季时间缩短,夏季时间延长,冬季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温度 季节变化 气候变暖
下载PDF
1960-2014年中国绿洲严寒期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柴中华 刘普幸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3-753,共11页
基于中国绿洲74个地面气象站的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计算候平均温度≤0℃的严寒期起止候及候数,运用线性趋势法、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绿洲严寒期的起止候及候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近5... 基于中国绿洲74个地面气象站的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计算候平均温度≤0℃的严寒期起止候及候数,运用线性趋势法、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绿洲严寒期的起止候及候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近55年来,中国绿洲严寒期起始候推后、终止候提前、候数缩短,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3 p/10a、-0.27 p/10a和-0.58 p/10a;且空间差异显著,其中,柴达木盆地绿洲严寒期来的最早、结束的最晚,严寒期变化趋势最显著。严寒期起止候及候数分别在1990年、1998年、1994年发生突变。严寒期起始候与候数表现出与大气环流和厄尔尼诺有关的显著周期,终止候表现出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显著周期,可以证实严寒期起始候和候数的变化与大气环流和厄尔尼诺密切相关,而终止候的变化则与太阳活动有关。青藏高原指数、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影响研究区严寒期的主要因子,而南亚夏季风指数则对柴达木盆地绿洲影响最显著。研究区严寒期随着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增加,起始候提前、终止候推后、候数延长,并以纬度的变化最显著。严寒期起止候及候数对区域增暖具有极好的响应,但区域增暖对起止候及候数的影响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绿洲 候平均气温 影响因子 区域增暖
原文传递
中国"热极"吐鲁番酷热期时间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汪天广 刘普幸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5-170,共6页
基于吐鲁番1961-2014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计算候平均温度≥30℃酷热期的起止日期及日数,利用线性倾向率、M-K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及WCI、SHI、PVA、PVI、JW、JQ和SS逐月指数等指标,对吐鲁番酷热期时间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基于吐鲁番1961-2014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计算候平均温度≥30℃酷热期的起止日期及日数,利用线性倾向率、M-K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及WCI、SHI、PVA、PVI、JW、JQ和SS逐月指数等指标,对吐鲁番酷热期时间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a来,吐鲁番酷热期起始日期略有提前、终止日期推后、日数延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09p/10a(-0.45d/10a)、0.26p/10a(1.3d/10a)和0.61p/10a(3.05d/10a)。Morlet小波分析表明研究区酷热期起始日期、终止日期和日数存在显著的以2a和6a为主的短周期,其中2a周期与大气环流准2-4a周期的振荡相一致,6a周期与东亚冬季风6.5a周期基本一致,反映了大气环流对其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吐鲁番酷热期受西风和北极极涡影响显著,相关系数均通过了α=0.05的置信度,并与周期分析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酷热期 候平均气温 M-K检验 MORLET小波分析 吐鲁番
原文传递
Causes and effect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cold period in Chinese oases between 1960 and 2014
9
作者 柴中华 刘普幸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6年第12期1647-1660,共14页
Based on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s and observation data from 74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Chinese oases, we calculate five-day(pentad) average temperature ≤0℃ for the start and end pentad as well as pentads of c... Based on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s and observation data from 74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Chinese oases, we calculate five-day(pentad) average temperature ≤0℃ for the start and end pentad as well as pentads of cold period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nonparametric Mann-Kendall tests, the Morlet wavelet power spectrum,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e also analyz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start and end pentad as well as pentads of cold period in Chinese oases. Results show that over the last 55 years, the start pentad of cold period has been postponed while the end pentad has been advanced. Overall, the pentads have gradually shortened over time at trend rates that are 0.3 p/10 a, –0.27 p/10 a, and –0.58 p/10 a, respectively. Spatial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especially for the Qaidam Basin oasis where the start pentad is the earliest, the end pentad is the latest, and the trend of change is most obvious. Mutation points for the start and end pentad as well as pentads of cold period were observed in 1990, 1998, and 1994, respectively. Of these, the start pentad and pentads of cold period show a periodic cycle, related to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El Nino events, while the end pentad exhibits a periodic cycle, related to solar activity. The Tibetan Plateau index(TPI), the Asian polar vortex area index(APVAI),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CDE)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cold period in the study area, whereas the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SASM) index exerts the greatest effect on the Qaidam Basin oasis. The start and end pentad as well as pentads of cold period increase in concert with latitude, longitude, and altitude;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nges, the start pentad is advanced, the end pentad is postponed, and pentads of cold period are gradually extended. Results show that change in latitude is most significant. Overall, the start and end pentad as well as pentads of cold period show clear responses to regional warming, but there are diffe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oases pentad average temperature influencing factor regional warming
原文传递
用三种方法划分潜江四季
10
作者 徐琼芳 王宏记 《青海气象》 2013年第1期51-54,共4页
选用湖北潜江气象站1961—2010年逐月气温观测资料,对气温资料做了均一性检验及订正,用一元回归法分析了潜江地区近50年四季长度变化规律。分别以公历、侯平均气温、农历节气三种方法划分潜江四季,并比较各划分方法得出的结论差别。结... 选用湖北潜江气象站1961—2010年逐月气温观测资料,对气温资料做了均一性检验及订正,用一元回归法分析了潜江地区近50年四季长度变化规律。分别以公历、侯平均气温、农历节气三种方法划分潜江四季,并比较各划分方法得出的结论差别。结果表明:对于潜江地区这三种划分季节方法中以侯平均气温划分法最为适用,潜江地区四季季节持续时间有明显差异,四季中以夏季最长,约4个多月;冬季次之,接近4个月;春季、秋季最短,各约两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划分 候平均气温 一元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