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肺复苏机械通气时选择不同流速模式对气道峰压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田昕 方伟钧 吴建荣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22-725,共4页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期间在胸外按压情况下的机械通气方式,探讨呼吸机送气流速模式选用方波(恒流)和减速波(递减波)对患者气道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配对设计方案,选择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至2013...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期间在胸外按压情况下的机械通气方式,探讨呼吸机送气流速模式选用方波(恒流)和减速波(递减波)对患者气道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配对设计方案,选择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序贯收治的40例CPR患者。使用伟康Eisprit呼吸机,常规设定的呼吸机工作其他参数不变,由同一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的胸外按压进入稳定状态后,呼吸机流速模式先后使用方波和减速波,冻结时间-压力曲线后测量气道峰压的最高值并记录为一对数据。每例患者取不同按压者操作时的2对数据,40例患者共获得80对数据,通过自身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减速波时平均气道峰压最高值为(38.15±5.99)cmH2O(1 cmH2O=0.098 kPa),比方波的(43.86±6.68)cmH2O减低了(5.71±1.98)cmH2O,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10,P=0.000)。使用方波时有73.75%的患者气道峰压最高值会超过40 cmH2O,而使用减速波只有45.00%的患者气道峰压最高值会超过40 cmH2O。结论 CPR机械通气时,因使用减速波比方波能明显减低气道峰压,从而减轻气压伤的发生,减少呼吸机触发高压报警的概率,因而可提高呼吸机使用的依从性,故减速波是比方波更为合适的流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机械通气 方波 减速波 气道峰压
原文传递
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降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龚亚红 王维嘉 +1 位作者 魏伟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4-778,共5页
目的研究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LV)期间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序贯纳入2016年5至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实施全麻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33例,ASAⅠ~Ⅲ级。采用静脉诱导,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OLV期间,维持潮气量为6~7 m... 目的研究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LV)期间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序贯纳入2016年5至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实施全麻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33例,ASAⅠ~Ⅲ级。采用静脉诱导,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OLV期间,维持潮气量为6~7 ml/kg,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在35~45 mmHg(1 mmHg=0.133 kPa)。麻醉过程中,维持脉搏血氧饱和度>90%,收缩压>90 mmHg或降低不超过基础值的30%,心率>50次/min,血红蛋白>90 g/L。采用FORESIGHT电极探头持续监测rScO_2,根据术中rScO_2的最低值是否低于65%或较基础值降低15%以上将患者分为低rScO_2组(L-rScO_2组)(n=10)和高rScO_2组(H-rScO_2组)(n=23)。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术中血红蛋白及rScO_2最低时点的气道峰压(Ppeak)、收缩压、PetCO_2和SpO_2。结果 L-rScO_2组的Ppeak显著高于H-rScO_2组(P=0.028),而收缩压显著低于H-rScO_2组(P=0.046),L-rScO_2组的SpO_2有低于H-rScO_2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Ppeak是导致OLV期间rScO_2降低的相关因素。结论胸科手术OLV期间,Ppeak与术中rScO_2的下降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气道峰压 局部脑氧饱和度
下载PDF
截石位改变速率及气腹压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晓琴 刘蓉 陈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截石位改变速率及气腹压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参照术中气腹压力值及截石位的变化速率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比较气腹前水平截石体位(T_1)、CO2气腹后1 min(T_2)、头低臀高... 目的探讨截石位改变速率及气腹压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参照术中气腹压力值及截石位的变化速率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比较气腹前水平截石体位(T_1)、CO2气腹后1 min(T_2)、头低臀高截石位后1 min(T_3)、气腹消除后1 min(T_4)时患者呼气末CO_2值(ETCO_2)、气道峰压值(Ppeak)、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率(HR)值等。结果与建立气腹前相比,气腹后4组患者ETCO_2值均显著升高(P <0. 05),T_4时ETCO_2值下降较快,但与T_1时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建立气腹后,4组患者Ppeak值均显著高于T_1时(P <0. 01)。建立气腹后,4组患者MAP、HR值均显著升高(P <0. 05)。结论截石位改变速率及气腹压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ETCO_2、Ppeak、MAP、HR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腹腔镜 气腹 平均动脉压 心率 呼气末CO2值 气道峰压值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气管插管后早期胃肠减压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任佳乐 王志伟 +1 位作者 张伟 杨建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早期进行胃肠减压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接受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的1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6)和...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早期进行胃肠减压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接受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的1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66)。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后的1 h内进行胃肠减压,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后的6 h内未进行胃肠减压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在气管插管即刻(T0)、机械通气1 h(T1)、机械通气2 h(T2)、机械通气4 h(T3)、机械通气6 h(T4)时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参数、氧合及腹内压变化情况进行并分析。结果在T0时,两组的呼吸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气道峰压(Ppeak)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和T4时,观察组的平台压(Pplat)和平均气道压(Pmean)显著低于对照组,静态顺应性(Csta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后,观察组的PaO 2/FiO 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T4时,观察组的腹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后1 h内进行胃肠减压能够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降低腹内压,提高肺部顺应性和氧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早期胃肠减压 平台压 平均气道压 气道峰压 静态顺应性 腹内压 氧合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中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对患者气道峰压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叶允荣 杨明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1期75-75,F0003,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中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对患者气道峰压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1~2级宫颈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容量控制通气(VCV)组,压力控制通气(PCV)组,每组20例,麻醉方法均为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分...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中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对患者气道峰压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1~2级宫颈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容量控制通气(VCV)组,压力控制通气(PCV)组,每组20例,麻醉方法均为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分别于气管插管后气腹前(T1)、气腹后30min(T2)、气腹后60min(T3),监测气道峰压(Ppeak)的情况,抽取动脉血监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并计算氧合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T1时相比,两组Ppeak气腹后升高(P<0.05),容量控制通气(VCV)组更明显,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行腹腔镜手术时,压力控制通气可以有效降低术中气道压,防止气道损伤,同时不影响患者的氧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气道峰压 氧合指数
下载PDF
改良俯卧位通气在病毒性肺炎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6
作者 张婷婷 姚娜 柳娟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5期35-41,共7页
目的观察改良俯卧位通气对病毒性肺炎清醒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2月病毒性肺炎清醒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俯卧位通气,观察组采取改良俯卧位通气。观察2组康复情况、俯卧位前后... 目的观察改良俯卧位通气对病毒性肺炎清醒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2月病毒性肺炎清醒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俯卧位通气,观察组采取改良俯卧位通气。观察2组康复情况、俯卧位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变异(SVV)、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呼吸功能指标[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肺动态顺应性(Cydn)],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变化及压力性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俯卧位1、2、4、8、16 h时2组PaO_(2)、PaCO_(2)、SaO_(2)、氧合指数均较俯卧位前改善,俯卧位24、36 h时2组Pmean、Ppeak、Cydn均较俯卧位前改善,俯卧位24、36 h时血清NF-κB水平均较俯卧位前改善(P<0.05),但2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2组组间、组内不同时点HR、MAP、SVV、SVI比较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P<0.05)。结论病毒性肺炎清醒患者行改良俯卧位通气可达到与常规俯卧位通气相近的辅助治疗效果,并可提高氧合功能、改善呼吸功能及肺顺应性、减少炎症反应和压力性损伤事件,促进疾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改良俯卧位通气 清醒 压力性损伤 动脉血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 平均动脉压 气道峰压
下载PDF
长托宁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基础麻醉中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宇红 袁定华 +5 位作者 晏馥霞 常勇男 李立环 欧阳川 迟慧 卿恩明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7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 观察小儿心脏病手术基础麻醉中不同剂量长托宁对腺体分泌、心率、气道压力和体温的影响。方法 1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双盲分为5组,阿托品0.01 mg/kg(Ⅰ组)、长托宁0.02 mg/kg(Ⅱ组),0.03 mg/kg(Ⅲ组),0.04 mg/kg(Ⅳ组)... 目的 观察小儿心脏病手术基础麻醉中不同剂量长托宁对腺体分泌、心率、气道压力和体温的影响。方法 1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双盲分为5组,阿托品0.01 mg/kg(Ⅰ组)、长托宁0.02 mg/kg(Ⅱ组),0.03 mg/kg(Ⅲ组),0.04 mg/kg(Ⅳ组),0.05 mg/kg(Ⅴ组)分别与氯胺酮合用对患儿进行基础麻醉。记录诱导和术中心率、温度、气道峰压及气管插管时口腔分泌物量。结果 各试验组口腔分泌物无差异。Ⅰ组、Ⅱ组停机后气道峰压较体外循环前上升,Ⅲ组、Ⅳ组和Ⅴ组转机前后气道峰压无变化。Ⅰ组、Ⅱ组、Ⅲ组诱导后至转机前心率下降。Ⅴ组心率平稳。结论 小儿心脏手术氯胺酮基础麻醉时,选择0.04-0.05mg/kg长托宁作为抗胆碱能药物,能够有效抑制唾液腺分泌,保持术中心率平稳,体外循环后气道阻力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基础麻醉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 气道峰压
下载PDF
重症哮喘患者机械控制通气中吸气流速波型对呼吸力学及气体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沙海旺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3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气流速波形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患者呼吸肌肉活动和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采用减速波、恒速波及正弦波进行容量控制通气。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及心率、血压、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结果在一定峰流速时,恒速波与减速波相比,P... 目的探讨不同吸气流速波形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患者呼吸肌肉活动和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采用减速波、恒速波及正弦波进行容量控制通气。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及心率、血压、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结果在一定峰流速时,恒速波与减速波相比,PaCO2显著降低(P<0.05);在呼吸比一定、峰流速一定的两种情况下,食道压波动、气道平均阻力减速波最小,恒速波最大(P<0.05)。结论重症哮喘患者行机械通气时,较小潮气量选择减速波,较大的潮气量选择方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流速波型 机械通气 哮喘病人 呼吸力学 气体交换 气道峰压
下载PDF
帝视观察用内窥镜辅助喉罩置入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江燕 杨铎 +3 位作者 叶淑君 张欢楷 林耿彬 张隆盛 《右江医学》 2024年第7期618-622,共5页
目的探讨帝视观察用内窥镜引导喉罩置入的效果,为临床麻醉气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行喉罩置入全身麻醉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研究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帝视观... 目的探讨帝视观察用内窥镜引导喉罩置入的效果,为临床麻醉气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行喉罩置入全身麻醉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研究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帝视观察用内窥镜辅助喉罩置入,对照组使用传统徒手喉罩置入法。记录两组患者喉罩置入成功总时间(喉罩进入口腔到判定喉罩置入成功)、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气道峰压、口咽漏气压以及喉罩置入损伤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麻醉恢复室拔除喉罩后喉罩表面有无血迹、术后24 h内咽痛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喉罩置入成功总时间明显缩短(P<0.001),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喉罩型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气道峰压明显降低(P<0.001),口咽漏气压明显升高(P<0.001);两组喉罩表面有血迹、术后24 h内咽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帝视观察用内窥镜引导喉罩置入,可以提高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缩短喉罩置入成功总时间,降低气道峰压,升高口咽漏气压,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视观察用内窥镜 喉罩置入 可视化 首次置入成功率 气道峰压
下载PDF
胸外按压状态下不同峰流量设置对机械通气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昕 方伟钧 王家燕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在心肺复苏期间进行机械通气,当选择容量控制(VCV)模式下使用减速波时,通过分析峰流量分别选择50 L/min(正常)和30 L/min(小流量)时对气道高压程度的影响,探讨何种峰流量更适合心肺复苏期间机械通气的要求。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4... 目的在心肺复苏期间进行机械通气,当选择容量控制(VCV)模式下使用减速波时,通过分析峰流量分别选择50 L/min(正常)和30 L/min(小流量)时对气道高压程度的影响,探讨何种峰流量更适合心肺复苏期间机械通气的要求。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急诊科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30例。在同一操作者按压下心肺复苏进入平稳状态后,患者呼吸机其他参数不变,在峰流量分别为50 L/min和30 L/min时,随机冻结各自一个呼吸周期的压力-时间曲线图,测量吸气相气道峰压中的最高值。结果使用峰流量分别为50 L/min、30 L/min时平均气道峰压高值分别为(54.1±4.9)cm H2O和(35.5±5.3)cm H2O,患者气道峰压高值大于40 cm H2O的发生率分别为96.7%和26.7%,气道峰压高值大于50 cm H2O的发生率分别为76.7%和0%。相对于50 L/min,30 L/min的峰流量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气道峰压(P=0.000)。结论心肺复苏机械通气在VCV模式下使用减速波时,选择低于正常水平的较小的峰流量(如30 L/min)较正常流量(如50 L/min)可明显降低气道峰压,明显减轻由于胸外按压持续存在导致气道内压力的反复剧烈变化而对呼吸机的影响,且使大多数患者气道峰压低于40 cm H2O,是比较合理且安全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机械通气 峰流量 减速波 气道峰压
原文传递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食管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部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陆宇海 贾维坤 +3 位作者 曾小飞 何小平 王洪 马瑞东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研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患者肺部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三组,观察组A维持术中二氧化碳分压(parti... 目的研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患者肺部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三组,观察组A维持术中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在56~65 mmHg(1 mm Hg=0.133 kPa)范围内,观察组B维持术中PaCO2在46~55 mmHg范围内,对照组维持术中PaCO2在35~45 mmHg范围,观察比较插管后(T1)、右侧气胸后30min(T2)、右肺复张后30min(T3)的气道峰压、动态肺顺应性、氧合指数;分析并比较术后第1、4、7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观察组A在T2时较观察组B及对照组动态肺顺应性最高(25.13±5.70 vs 22.28±4.26 vs 19.99±4.36),心率最快(102.04±10.91 vs 96.46±9.91 vs 92.28±8.08),气道压最低(17.62±1.79 vs 18.96±1.90 vs 20.39±1.71)(P<0.05);观察组A较观察组B及对照组术后第1天、4天、7天CPIS均最低(1.12±0.77 vs 1.71±0.90 vs 2.64±1.07)(6.08±1.20 vs 7.43±1.10 vs 8.31±1.55)(1.69±1.12 vs 2.32±0.98 vs 3.44±1.25)(P<0.05)。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能降低气道阻力,提高肺顺应性,并能减轻术后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气道压 动态肺顺应性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单肺通气模式对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气道峰压、氧合作用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丽雅 叶靖 欧阳葆怡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观测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在单肺通气(OLV)期间用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容量控制通气(VCV)对气道峰压(Ppeak)、氧合作用和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右侧开胸成年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Ⅲ级,按术前肺功能分为2组,N组为肺功能正... 目的观测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在单肺通气(OLV)期间用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容量控制通气(VCV)对气道峰压(Ppeak)、氧合作用和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右侧开胸成年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Ⅲ级,按术前肺功能分为2组,N组为肺功能正常患者,O组为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再根据OLV模式将每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N-PCV组和N-VCV组各8例,O-PCV组和O-VCV组各7例。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静脉诱导后插入左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双肺VCV,潮气量7~8ml/kg,呼吸频率15次/min。30min后改左侧卧位行左OLV。N-VCV组和O-VCV组先行VCV30min,然后改行PCV30min。N-PCV组和O-PCV组先行PCV30min,然后改行VCV30min。OLV-VCV期间拟定的潮气量及呼吸频率维持不变;压力设定以达到双肺VCV期间潮气量为准。双肺VCV后30min及OLV后30、60min进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结果OLV期间,N-PCV组和O-PCV组的Ppeak较N-VCV组和O-VCV组低(P<0.01),但PaO2和Qs/Q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OLV期间采用PCV更有利于减低气道压,但对动脉氧合作用及肺内分流的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通气障碍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单肺通气 气道峰压 肺内分流
下载PDF
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小儿麻醉诱导期间气道峰压和胃进气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胡玉莹 刘越 +1 位作者 时明丽 杜春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8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小儿麻醉诱导期间气道峰压和胃进气的影响。方法100例小儿麻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手动控制通气,观察组给予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比较两组患儿呼吸参数(平均气道压、气道峰... 目的分析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小儿麻醉诱导期间气道峰压和胃进气的影响。方法100例小儿麻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手动控制通气,观察组给予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比较两组患儿呼吸参数(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和呼吸频率)、胃窦区面积以及胃进气、恶心呕吐、反流误吸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时及麻醉后,观察组患儿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时,两组患儿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胃窦区面积(2.00±0.68)cm^(2)小于对照组的(2.46±0.79)cm^(2),胃进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4.00%、反流误吸发生率2.00%均低于对照组的16.00%、1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麻醉患儿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能够获取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保持患儿较低气道峰压,降低胃进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麻醉诱导 面罩通气 气道峰压 胃进气 反流误吸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质控检测实践方法探讨
14
作者 麦达成 肖翔 +3 位作者 劳婉仪 黄小坪 胡志勇 王永胜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3期107-112,共6页
目的: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及相关疾病,属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其使用质量对于临床治疗安全尤为重要,需研定质量控制检测方法以保障其正常待用。方法:根据无创呼吸机的设计原理,通过人工检查和使用气... 目的: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及相关疾病,属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其使用质量对于临床治疗安全尤为重要,需研定质量控制检测方法以保障其正常待用。方法:根据无创呼吸机的设计原理,通过人工检查和使用气流分析仪进行“仪器外观、开机检查、通气频率、氧浓度、气道压力、安全报警功能”6个方面的质控检测。结果:制定无创呼吸机质量控制检测记录表,其中结合统计学分析情况,针对实际检测中出现数值偏差情况较多的的氧浓度、气道峰压,提出“氧浓度体积分数在(61~100)%范围时,最大允许误差为±8%(体积分数);气道峰压的基础设定值为10cmH_(2)O、15cmH_(2)O、20cmH_(2)O,并按需以5cmH_(2)O为间隔递增或递减”的建议,与此同时针对使用模拟肺测试通气频率时出现通气频率异常并报警现象,设计出可解决该问题的标准气阻。结论:无创呼吸机质控检测方法切实可行,不仅符合《JJF(京)69-2019无创呼吸机校准规范》《WST 655-2019呼吸机安全管理》《JJF 1234-2018呼吸机校准规范》等有关规范文件的要求,而且通过探索创新完善了氧浓度、气道峰压的检测内容和创新设计出辅助通气频率检测的标准气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质控检测 氧浓度 气道峰压 标准气阻
下载PDF
气道峰压法判断喉罩通气效果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炜 杨芳芳 +1 位作者 郭文俊 金孝岠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全身麻醉过程中利用面罩机械通气和喉罩机械通气时气道峰压的差值判断喉罩通气效果的正确率和可行性。方法:18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接受妇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后,在机械通气容量控制模式(VCV)下行常规面罩通气给氧去氮。... 目的:初步探讨全身麻醉过程中利用面罩机械通气和喉罩机械通气时气道峰压的差值判断喉罩通气效果的正确率和可行性。方法:18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接受妇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后,在机械通气容量控制模式(VCV)下行常规面罩通气给氧去氮。待肌松药起效后置入Supreme喉罩(SLMA),按照随机顺序先后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判断通气效果。压力差法(P法):在相同的通气参数下行机械通气,记录面罩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1和机械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2,得出P2-P1的差值判断喉罩通气效果。纤支镜法(F法):应用纤支镜检查SLMA对位情况判断喉罩通气效果。另外,分别记录两种方法的总耗时,术后喉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比纤支镜法,压力差法判断喉罩通气效果的正确率无统计学意义,而所需时间明显减少。结论:气道峰压差值法可有效判断喉罩通气效果,且更加简单、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麻醉 气道峰压
下载PDF
SLIPA喉罩麻醉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淼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0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SLIPA喉罩麻醉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气管插管组(TI组,n=63)及喉罩组(LM组,n=63)。TI组患者采用气管插... 目的探讨SLIPA喉罩麻醉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气管插管组(TI组,n=63)及喉罩组(LM组,n=63)。TI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LM组患者采用SLIPA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气道压力峰值(Ppeak)、气道压力均值(Pmean)、术中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分压(PO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M组患者术中的Ppeak和Pmean均低于T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T1)及术中(T3),两组患者的SB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T2)及拔管后(T4),LM组患者的SBP及HR低于T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组患者T2、T4时间点的SBP及HR高于T1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2、T3、T4时间点的PO2及P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组患者的术后插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IPA喉罩麻醉在满足TAPP术中麻醉需要的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的呼吸道刺激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PA喉罩麻醉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气道压力均值 气道压力峰值 收缩压 心率
下载PDF
三种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袁凯 曹卓 +3 位作者 王发兴 王洪源 韩新 代虹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比较容量控制通气(VCV)、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对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中患者呼吸力学及呼吸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丽水市人民医院2019年2-12月收治的在全身麻醉下行EBUS-TBN... 目的比较容量控制通气(VCV)、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对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中患者呼吸力学及呼吸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丽水市人民医院2019年2-12月收治的在全身麻醉下行EBUS-TBNA的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CV组(V组)、PCV组(P组)和PCV-VG组(G组),各25例。经排除/剔除后,V组25例,P组24例,G组24例。在EBUS-TBNA术中分别采用VCV、PCV、PCV-VG通气模式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分别记录和计算超声支气管镜(EBUS)进入气管前(T0)、操作30 min时(T1)、操作60 min时(T2)、操作结束即刻(T3)患者气道峰压(Ppeak)及肺动态顺应性(Cdyn)、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结果 P组与V组比较,P组在T2、T3时刻Ppeak分别为(22.5±5.2)cmH2O、(16.2±2.8)cmH2O,低于V组的(25.8±3.5)cmH2O、(18.2±3.2)cmH2O(q=3.672、3.454,P=0.031、0.045);T1-T3时刻Cdyn分别为(26.4±5.0)mL/cmH2O、(24.1±4.5)mL/cmH2O、(32.5±4.2) mL/cmH2O,高于V组的(23.0±2.7)mL/cmH2O、(19.9±2.1)mL/cmH2O、(28.5±3.7)mL/cmH2O(q=3.732、4.795、4.118,P=0.027、0.004、0.013)。G组与V组比较,G组在T2、T3时刻Ppeak分别为(21.7±4.3)cmH2O、(15.6±2.6)cmH2O,低于V组的(25.8±3.5)cmH2O、(18.2±3.2)cmH2O(q=4.493、4.332,P=0.006、0.009);T1-T3时刻Cdyn分别为(26.6±5.6)mL/cmH2O、(24.3±5.6)mL/cmH2O、(33.2±6.3)mL/cmH2O,高于V组的(23.0±2.7)mL/cmH2O、(19.9±2.1)mL/cmH2O、(28.5±3.7)mL/cmH2O(q=3.852、4.936、4.791,P=0.022、0.002、0.003);T2、T3时刻PaCO2分别为(41.1±3.8)mmHg、(38.4±3.4)mmHg,低于V组的(45.7±3.4)mmHg、(41.0±3.0)mmHg(q=5.969、3.682,P=0.000、0.030);T2时刻OI为(358.0±32.8)mmHg,高于V组的(326.6±29.7)mmHg(q=4.782,P=0.003);P组和G组的各项指标各时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操作时间>60 min的EBUS-TBNA术中,采用PCV-VG模式进行机械通气,不仅能降低气道压,提高肺顺应性,而且能预防呼吸性酸中毒,改善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针吸 支气管镜检查 气道峰压 肺顺应性 容量控制通气
原文传递
较高的吸气峰流速对心肺复苏期间机械通气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昕 吴建荣 +1 位作者 金肖 方伟钧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期间的高级生命支持阶段,持续的胸外心脏按压下的机械通气,较高水平的峰流速(55~70 L/min)是否是一个合适的呼吸机参数设置范围,如果不是则探讨其对策。方法按入院顺序经排除标准,共有30例心脏骤停患者入选,其中男20... 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期间的高级生命支持阶段,持续的胸外心脏按压下的机械通气,较高水平的峰流速(55~70 L/min)是否是一个合适的呼吸机参数设置范围,如果不是则探讨其对策。方法按入院顺序经排除标准,共有30例心脏骤停患者入选,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1.3±11.6)岁,病因为心肌梗死、肺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等。在持续胸外心脏按压下,机械通气选择容量控制(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 VCV)模式及减速波型,其他参数不变,当吸气峰流速分别为70 L/min,65 L/min,60 L/min、和55 L/min时,测量吸气相气道峰压值,然后分析不同峰流速对气道峰值压力的影响。每组完成15-30例的数据收集和统计。结果当峰流速分别为70 L/min,65 L/min,60 L/min和55 L/min时,患者平均气道峰压高值为(59.3±9.7)cmH20、(54.1±9.2)cmH20、(50.6±8.9)cmH20和(45.1±8.85)cmH20,气道峰压高值>40 cmH20的发生率分别为93.3%、93.3%、90%、80%,气道峰压高值>50 cm H20的发生率分别为73.4%、66.6%、63.4%和43.3%。气道峰压高值>60 cmH20的发生率分别为46.7%、33.3%,26.7%和10%。峰流速在70 L/min到55 L/min范围内,每改变5 L/min,气道峰压相应变化5 cmH20左右,峰流速每改变10 L/min,气道峰压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心肺复苏时的机械通气,选择较高水平的峰流速(55-70 L/min),即使小幅度峰流速的改变,也会导致气道峰压明显地变化。60-70 L/min的峰流速十分容易反复触发气道高压报警,严重影响呼吸机对呼吸支持的效果,因此压力控制模式不适合CPR期间的机械通气。如果峰流速设置为55 Umin,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上调气道高压报警的上限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机械通气 峰流速 气道峰压
下载PDF
吸气峰压、平台压对机械通气下呼吸窘迫鉴别的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岳茂奎 张福森 王薇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下峰压和平台压对呼吸窘迫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60例机械通气下出现呼吸窘迫的患者进行分析,记录吸气峰压(PAP)和平台压(Pplateau)参数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吸气峰压升高组系统静态顺应性(Cst)、气道阻力(Raw)的变化,...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下峰压和平台压对呼吸窘迫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60例机械通气下出现呼吸窘迫的患者进行分析,记录吸气峰压(PAP)和平台压(Pplateau)参数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吸气峰压升高组系统静态顺应性(Cst)、气道阻力(Raw)的变化,并对病因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窘迫时,吸气峰压可出现增加,减少,和不变,峰压增加包括平台压增加(包括肺水肿、肺不张、气胸等)和不变(气道痉挛、分泌物增多和误吸等),吸气峰压的增加主要见于Raw增加(平台压不变)和Cst的下降(平台压增加),吸气峰压的减少见于通气环路漏气和过度通气,而吸气峰压不变见于肺栓塞和贫血。结论吸气峰压和平台压的变化,对机械通气下的呼吸窘迫的病因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脑复苏 急性心肌梗死 机械通气 峰压 平台压
原文传递
可即时监测压力式双腔气管导管在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临床观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秋雷 刘琦然 +6 位作者 周升柱 张奇 岳静 刘国梁 路畅 王泽平 刘铁成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2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可即时监测压力式双腔气管导管在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选择拟于全身麻醉下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开胸手术的老年病人60例,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即时监测压力式双腔气管导管组(实验组,A... 目的探讨可即时监测压力式双腔气管导管在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选择拟于全身麻醉下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开胸手术的老年病人60例,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即时监测压力式双腔气管导管组(实验组,A组)和普通双腔管组(对照组,B组),每组30例。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及T6两时点B组患者MAP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A组(P<0.05),T6时点B组HR升高较A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T1-T6时点的SpO2、PetCO2值与T0时点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发生气道峰压>30cmH20的患者例数显著高于A组(P<0.05);麻醉后24hB组与A组比较气管内径较麻醉前变小更显著(P<0.05);B组发生声带麻痹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可即时监测压力式双腔气管导管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术中无发生气管破裂者,术后气管狭窄等并发症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即时监测压力式气管导管 开胸手术 气道峰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