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龟兹“孔雀”考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子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88,共8页
关于龟兹孔雀的历史记忆,保留相当长久。以往讨论中国历史时期孔雀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的论著对此似乎有所忽略。综合《汉书》、《后汉书》、《魏书》等书的记载可知:"孔雀生南州"的成见或许应当有所修正。龟兹等西域地方所出&... 关于龟兹孔雀的历史记忆,保留相当长久。以往讨论中国历史时期孔雀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的论著对此似乎有所忽略。综合《汉书》、《后汉书》、《魏书》等书的记载可知:"孔雀生南州"的成见或许应当有所修正。龟兹等西域地方所出"孔雀"是何种禽鸟、是否与南国"孔雀"同类及其作为一种历史存在的环境条件,都是很值得探讨的生态史问题;历史上人们"取养而食之"并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是野禽驯养史上的有趣现象;而龟兹孔雀有关信息传入中土的途径和影响则值得交通史研究者充分关注。相关考察的深入,或许还有待于民族文献研究以及动物考古研究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 孔雀 西域史 生态史 交通史
原文传递
阿斯塔那169号墓“联珠双凤锦复面”名称考辨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丰秋 夏雨航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7,共9页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69号墓出土的“联珠双凤锦复面”(72TAM169:34)以联珠为骨架,以对鸟为主纹样,兼具孔雀、朱雀和凤鸟形意特征。学界关于该“复面”的命名存在深入探讨、商榷的空间。文章利用出土文献、实物图像资料,分析复面背后的...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69号墓出土的“联珠双凤锦复面”(72TAM169:34)以联珠为骨架,以对鸟为主纹样,兼具孔雀、朱雀和凤鸟形意特征。学界关于该“复面”的命名存在深入探讨、商榷的空间。文章利用出土文献、实物图像资料,分析复面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复面使用者的身份和信仰、复面纹样构成要素之间的文化联系,梳理孔雀、朱雀与凤鸟形意的变迁与融合历程,推测复面的产地,并且与中亚、中原出土实物图像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将其定名为“联珠孔雀形对凤纹锦面衣”,认为该面衣是丝绸之路上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祆教文化交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塔那 凤鸟 朱雀 孔雀 面衣 丝绸之路
下载PDF
板块结构的叙事张力——析顾长卫的《孔雀》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晓云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8-10,共3页
《孔雀》以朴实无华的画面,板块复调结构的叙事,彰显了父母与儿女以及相互之间的情感,人的理想追求及对现实生活的顽强抗争。影片以第一人称叙事和客观视点,表现开放的内涵空间,糅合了交错复杂的情感、人性,探寻和审视了中国社会特定时... 《孔雀》以朴实无华的画面,板块复调结构的叙事,彰显了父母与儿女以及相互之间的情感,人的理想追求及对现实生活的顽强抗争。影片以第一人称叙事和客观视点,表现开放的内涵空间,糅合了交错复杂的情感、人性,探寻和审视了中国社会特定时期的文化现实的表征,各板块故事间极具审美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 质感还原 板块复调叙事 人性张力
下载PDF
人工孵化孔雀的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纪守学 周丽荣 李春华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4-15,共2页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辽南地区人工孵化孔雀的技术。介绍了孔雀种蛋的结构特点,孵化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孔雀种蛋的孵化率。
关键词 人工孵化 孔雀 种蛋 孵化率
下载PDF
动物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内涵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军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01-103,共3页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喜好,同样,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本文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动物的不同文化内涵。
关键词 动物 蝙蝠 孔雀
下载PDF
孔雀组织滴虫病病理与分子诊断 被引量:5
6
作者 马晓晓 李娟 +1 位作者 王春仁 常巧呈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82-85,183-184,共6页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对引起黑龙江省海伦市某孔雀养殖场孔雀死亡的病原进行准确鉴定,试验首先剖检死亡孔雀并取盲肠内容物染色镜检,根据剖检病理变化及镜检结果初步怀疑是组织滴虫病;提取肝脏病灶组织DNA,扩增组织滴虫核糖体18S和ITSrDNA序...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对引起黑龙江省海伦市某孔雀养殖场孔雀死亡的病原进行准确鉴定,试验首先剖检死亡孔雀并取盲肠内容物染色镜检,根据剖检病理变化及镜检结果初步怀疑是组织滴虫病;提取肝脏病灶组织DNA,扩增组织滴虫核糖体18S和ITSrDNA序列,对获得的序列与相关组织滴虫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孔雀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和肝脏,盲肠壁增厚、充血,肠内容物干酪化形成盲肠肠芯,肝脏表面出现数个圆形、稍凹陷、黄绿色的溃疡灶。镜检可见虫体呈多形性,有一条粗壮的鞭毛。该虫体18SrDNA序列长度约为600bp,与GenBank上登录的江苏扬州株(JX963646)同源性为99.47%;ITSrDNA序列长度约为360bp,与美国火鸡组织滴虫(HQ334189)同源性为96.00%。基于18S与ITSrDN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形成两大分支,而试验得到的分离株均位于火鸡组织滴虫属集群内。说明引起黑龙江省海伦市某孔雀养殖场孔雀死亡的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 组织滴虫病 火鸡组织滴虫 核糖体 18S RDNA ITS RDNA 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西域“孔雀”考论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伟良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100-107,共8页
中国古代南方和西域皆出产孔雀,南方孔雀属于绿孔雀,西域孔雀则属于蓝孔雀。西域孔雀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温度较高、水源丰富的盆地、河谷和绿洲,如于阗、龟兹、伊犁、哈密、吐鲁番等地。西域孔雀的饲养历史较为悠久,是中国养禽史不可... 中国古代南方和西域皆出产孔雀,南方孔雀属于绿孔雀,西域孔雀则属于蓝孔雀。西域孔雀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温度较高、水源丰富的盆地、河谷和绿洲,如于阗、龟兹、伊犁、哈密、吐鲁番等地。西域孔雀的饲养历史较为悠久,是中国养禽史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被用于观赏、食肉和用羽,已经深刻融入到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也常被进献到内地王朝。孔雀并非西域的原生固有物种,而是在西域与外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从南亚和中东地区传入,但经过长久的饲养及本土化,早已成为西域的一种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 蓝孔雀 西域 养禽史 交通史
下载PDF
“孔雀”主题在陶瓷绘画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石红春 《陶瓷研究》 2024年第1期142-144,共3页
孔雀作为禽类之首,有着吉祥如意、白头偕老和前程似锦的美好寓意,同时还是权力、美好爱情的象征,它象征了优美和才华,是一种吉祥鸟,成为中国画中主要绘画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孔雀的形象有所不同,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等影响。... 孔雀作为禽类之首,有着吉祥如意、白头偕老和前程似锦的美好寓意,同时还是权力、美好爱情的象征,它象征了优美和才华,是一种吉祥鸟,成为中国画中主要绘画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孔雀的形象有所不同,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等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各种图像和文献,在数据中细化了孔雀的图像和装饰元素,为陶瓷艺术创作者以“孔雀”为主题进行创作提供资料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 陶瓷绘画 应用 研究
下载PDF
孔雀新城疫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守平 王淳玉 +1 位作者 刘岩 胡桂学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25-26,30,共3页
从1只病死孔雀的肝、脾及脑组织悬浊液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HA和HI试验、病毒中和试验及荧光PCR试验,证明该病毒为新城疫病毒。取其肝及心血做细菌分离培养,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及各多种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动物试验结果证明其具有致... 从1只病死孔雀的肝、脾及脑组织悬浊液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HA和HI试验、病毒中和试验及荧光PCR试验,证明该病毒为新城疫病毒。取其肝及心血做细菌分离培养,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及各多种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动物试验结果证明其具有致病性。由此说明,该孔雀死于新城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 新城疫病毒 大肠杆菌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孔雀》开屏的启示——对顾长卫获奖影片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虹光 霍慧玲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84-86,共3页
《孔雀》将温馨情境尽力拼合,运用冷峻的画面震慑观众,叙事沉稳细腻,显示出独到的哲理性意蕴,提高了作品的审美品质。影片将时代伤害过度放大,塑造一群丑陋的中国人形象,图解生活,概念化地塑造人物,缺乏人物与环境的对应性、真实性及逻... 《孔雀》将温馨情境尽力拼合,运用冷峻的画面震慑观众,叙事沉稳细腻,显示出独到的哲理性意蕴,提高了作品的审美品质。影片将时代伤害过度放大,塑造一群丑陋的中国人形象,图解生活,概念化地塑造人物,缺乏人物与环境的对应性、真实性及逻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 意蕴独到 逻辑缺失 图解生活
下载PDF
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孔雀后的抗体消长规律及免疫程序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佩红 周锦萍 +3 位作者 范宏斌 奚丽棣 陈备娟 徐新红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30,共3页
为了探讨孔雀对H5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做好孔雀禽流感的防控,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重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不同剂量免疫孔雀后,跟踪其抗体消长规律。检测结果显示:小孔雀母源抗体能维持约6周;首免0.5 mL/... 为了探讨孔雀对H5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做好孔雀禽流感的防控,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重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不同剂量免疫孔雀后,跟踪其抗体消长规律。检测结果显示:小孔雀母源抗体能维持约6周;首免0.5 mL/羽颈部皮下注射,有效抗体能维持18周以上;1.0,1.5,2.0 mL/羽3个剂量组肌肉注射进行二免,以1.5 mL/羽组效果最好,有效抗体能维持10个月左右;成年孔雀1.5 mL/羽进行三免,有效抗体能维持1年以上。而且孔雀产生的抗体均一性良好,抗体阳性率均在75%以上。根据抗体消长规律,推荐了孔雀的免疫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 高致病性禽流感(HSN1亚型) 重组灭活疫苗 抗体消长 免疫程序
下载PDF
凤凰驼鸟说质疑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金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1-85,共5页
凤凰是汉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甲骨文金文中就已经有了凤,经三千多年有的文化积淀,凤凰成为鸟中之王。历史上关于凤凰的原型有过玄鸟说、孔雀说、鸿雁说、山雉说等,何新先生考察了凤凰的形态与生态之后提出凤凰的原型是驼鸟的观点。本文... 凤凰是汉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甲骨文金文中就已经有了凤,经三千多年有的文化积淀,凤凰成为鸟中之王。历史上关于凤凰的原型有过玄鸟说、孔雀说、鸿雁说、山雉说等,何新先生考察了凤凰的形态与生态之后提出凤凰的原型是驼鸟的观点。本文经过分析,认为驼鸟的特征不符合上古文献里所提到的凤凰的区别性特征,因此,凤凰驼鸟说是不能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 驼鸟 孔雀
下载PDF
病死孔雀中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太平 杨晓林 刘德猛 《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6期5-6,共2页
从疑似患新城疫的病死孔雀中分离出1株病毒,该病毒具有血凝活性,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中,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且血凝活性能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通过试验测定鸡胚最小致死量(EM LD),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血凝素热稳定性,脑内接... 从疑似患新城疫的病死孔雀中分离出1株病毒,该病毒具有血凝活性,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中,能凝集鸡的红细胞,且血凝活性能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通过试验测定鸡胚最小致死量(EM LD),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血凝素热稳定性,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 I)及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 I),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为新城疫嗜内脏速发型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嗜内脏速发型强毒株 分离鉴定 孔雀
下载PDF
《孔雀东南飞》中“孔雀”的神话原型阐释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晶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1-83,共3页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的长篇叙事诗,全诗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篇,选择孔雀来起兴有着深刻的神话根源,孔雀在神话中是作为中国的植物神而存在的;作品本身也是神话中死而复活原型模式的置换变形,蕴含着深刻的象征...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的长篇叙事诗,全诗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篇,选择孔雀来起兴有着深刻的神话根源,孔雀在神话中是作为中国的植物神而存在的;作品本身也是神话中死而复活原型模式的置换变形,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 神话原型 植物神 死而复生
下载PDF
苦难生活的景观化表演——《孔雀》的艺术文化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贻象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2-85,共4页
顾长卫电影《孔雀》的出现,昭示着中国当代电影的苦难情结以新的方式再现, 同时,影片满腔的人文主义关怀,也离不开人文化艺术技巧的处理,其精致的镜语是胶片、动像和意蕴影像三重性的完满结合。
关键词 顾长卫电影 《孔雀》 苦难情结 影像三重性
下载PDF
从史料探究中国历史时期孔雀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娜 《文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6-58,共3页
孔雀自古就集娱乐、观赏、医疗、食用于一身,然而关于孔雀在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分布混乱不清,也缺乏专门的研究。文章搜集、整理历史文献,以《二十四史》为主要来源,辅助其他史籍,梳理分析与孔雀相关的历史文献,总结出中国历史时期孔雀... 孔雀自古就集娱乐、观赏、医疗、食用于一身,然而关于孔雀在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分布混乱不清,也缺乏专门的研究。文章搜集、整理历史文献,以《二十四史》为主要来源,辅助其他史籍,梳理分析与孔雀相关的历史文献,总结出中国历史时期孔雀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和南方地区、西域地区、两广地区,而且还分布在与这些地区接壤相邻的印度、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孔雀 地理分布
下载PDF
等价形式的永恒性原理——皮考克的符号代数
17
作者 李跃武 金英姬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系统探讨和研究皮考克(George Peacock,1791—1858)的符号代数思想。方法文献考证和历史分析。结果皮考克(George Peacock,1791—1858)的符号代数是在利用抽象符号的运算法则所决定的代数结构来确立负数和虚数的"合法化"... 目的系统探讨和研究皮考克(George Peacock,1791—1858)的符号代数思想。方法文献考证和历史分析。结果皮考克(George Peacock,1791—1858)的符号代数是在利用抽象符号的运算法则所决定的代数结构来确立负数和虚数的"合法化"基础时创造的一种新科学,是将算术代数中的规则通过"等价形式的永恒性原理"进行扩展得出的。结论皮考克的代数思想为纯粹形式代数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尤其是直接影响了布尔逻辑代数思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考克(George peacock 1791-1858) 符号代数 等价形式的永恒性原理 形式代数
下载PDF
Genetic Toxic Effects of Rare-earth Waste and Its Products on Peacock Fish
18
作者 ZHANGYing LIUShi-ying +1 位作者 WUYi-ning DUChang-jie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The micro-nuclei and abnormal nuclei rates of peacock fish are tested,genetic toxic effects of rare-earth waste and its products(cement,plastic) on peacock in water are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chate of r... The micro-nuclei and abnormal nuclei rates of peacock fish are tested,genetic toxic effects of rare-earth waste and its products(cement,plastic) on peacock in water are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chate of rare-earth waste can lead to micronuclei and abnormal nuclei rates of peacock fish an obvious increase(P<0.01). Products made of the waste cause the micronuclei rate to be increased because of its low radio active action,but the change in abnormal nuclei rate can't reach a remarkable level.It shows that rare-earth waste has a certain effect of causing mutation on aquatic organism.Harmfulness of products made from this waste is decreased largely,and resources can be effectively sa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earth waste products made from waste peacock fish micronuclei-rate abnormal nuclei rate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Olive Leaf Spot Caused by <i>Spilocaea oleagina</i>on Olive Trees in Palestine
19
作者 Mazen Salman Abd-Almonem Hawamda +4 位作者 Ahmad Al-Ashqar Amarni Mahmoud Rahil Hajaj Hajjeh Basel Natsheh Ruba Abuamsha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1年第3期457-460,共4页
Olive Leaf Spot (OLS) is found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and cause readuced growth and yield in olive trees. In this study,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measure the incidence (% infected leaves) and severity (n... Olive Leaf Spot (OLS) is found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and cause readuced growth and yield in olive trees. In this study,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measure the incidence (% infected leaves) and severity (number of lesions/leaf) of OLS in olive growing regions in Palestine, including the regions of Hebron, Bethlehem, Tulkarm, Salfit, Jenin, Nablus, Ramallah and Qalqiyah. OLS was found in all study areas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percent incidences in Jenin and Nablus (67.16% ± 18.16% and 46.06% ± 23.70%, respectively). OLS was more severe in Nablus, Qalqilyah, Jenin and Tulkarm (severity grade 3.0 - 3.7).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R2 = 0.597) between diseas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LS appeared to be particularly severe on trees that were growing in regions with higher annual rainfal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verity and rainfall was positive (R2 = 0.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stine Spilocaea oleagina peacock Spot Disease SEVERITY OLEA Europaea
下载PDF
圈养孔雀沙门氏菌性白痢的快速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2
20
作者 景绍中 张毅 +3 位作者 石燕 熊涛 殷素会 张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3期320-321,共2页
随着圈养孔雀养殖规模的扩大,孔雀沙门氏菌性白痢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控显得越来越重要。该文介绍了圈养孔雀沙门氏菌性白痢的临床症状、快速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控措施,以为孔雀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孔雀 沙门氏菌白痢 诊断 防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