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离体抑菌活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献声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3-854,共2页
[方法]采用含毒介质法明确了19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菌丝生长的影响及对桃褐腐病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质量浓度10 mg/L时,啶菌噁唑、腈苯唑、戊唑醇和多菌灵对桃褐腐病菌丝生长抑菌率达100%;1 mg/L时,以上4种药剂对菌丝生长抑菌率达98%... [方法]采用含毒介质法明确了19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菌丝生长的影响及对桃褐腐病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质量浓度10 mg/L时,啶菌噁唑、腈苯唑、戊唑醇和多菌灵对桃褐腐病菌丝生长抑菌率达100%;1 mg/L时,以上4种药剂对菌丝生长抑菌率达98%以上。[结论]啶菌噁唑、腈苯唑、戊唑醇、多菌灵和氟啶胺的离体抑菌活性高于其他药剂,0.1 mg/L质量浓度下,啶菌噁唑和腈苯唑的抑菌活性较为突出,明显高于戊唑醇和多菌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桃褐腐病 离体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我国不同产区桃褐腐病病原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纪兆林 谈彬 +4 位作者 朱薇 董京萍 朱峰 徐敬友 童蕴慧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878,共10页
【背景】桃褐腐病是桃树的一种重要病害,给桃果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桃褐腐病病原种类较多。【目的】明确我国不同桃产区褐腐病菌的种类。【方法】采集不同产区桃褐腐病果,采用单孢分离法分离病菌,通过形态特征、分子生物学方法... 【背景】桃褐腐病是桃树的一种重要病害,给桃果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桃褐腐病病原种类较多。【目的】明确我国不同桃产区褐腐病菌的种类。【方法】采集不同产区桃褐腐病果,采用单孢分离法分离病菌,通过形态特征、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接种试验对分离株进行种类鉴定和分析。【结果】从来自浙江丽水、四川成都、云南昆明、辽宁大连、河北石家庄、北京海淀、山东泰安和山东青岛等8个不同桃产区的褐腐病果上经单孢分离获得15株分离株。各分离株菌落形态略有差异,但来自云南的分离株hfyn与其他分离株明显不同。通过rDNA ITS序列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将云南分离株hfyn鉴定为云南丛梗孢(Monilia yunnanensis),来源于其他产区的14株分离株均鉴定为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采用多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分析,确证了上述鉴定结果。接种试验表明,不同产区来源的桃褐腐病菌分离株在桃果上的致病力存在差异,其中来自浙江丽水、河北石家庄、山东青岛的分离株致病力较强,而来自山东泰安和云南昆明的分离株致病力相对较弱。【结论】我国桃产区褐腐病菌主要以M.fructicola为主,但不同产区来源的菌株间存在形态和致病性差异,此结果可为我国桃褐腐病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果生链核盘菌 云南丛梗孢 RDNA ITS 致病性
原文传递
桃褐腐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防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雪 侯旭 +3 位作者 胡晓 常昊天 杨瑞 刘悦萍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7-13,共7页
【目的】筛选优质生防芽孢杆菌资源,开展生防应用研究。【方法】从高产桃园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生防作用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16SrDNA和生理生化鉴定。分别利用鲜桃果实、桃树叶片和枝条进行抑制实验,结合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目的】筛选优质生防芽孢杆菌资源,开展生防应用研究。【方法】从高产桃园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生防作用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16SrDNA和生理生化鉴定。分别利用鲜桃果实、桃树叶片和枝条进行抑制实验,结合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获得桃褐腐拮抗细菌菌株B-23,抑菌率为73.68%。经鉴定菌株B-23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以1×10~9 CFU/mL B-23菌悬液处理桃果实、叶片和枝条,对桃褐腐病均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74.48%、83.33%和60%。受抑制的桃褐腐病菌株,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菌丝顶端膨大,孢子边缘干瘪;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菌丝表面粗糙,有碎屑产生,孢子表面粗糙且干瘪皱缩;通过透射电镜发现细胞壁降解,细胞器消失,液泡变形。【结论】本试验获得优质桃褐腐病生防菌株,离体试验显示具有良好抑制效果,具有进一步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鉴定 特基拉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桃褐腐病生防细菌JY-d1种类鉴定及其对桃褐腐病菌生防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贾祥子 叶建 +4 位作者 王诚 熊正文 孔祥伟 张清霞 纪兆林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8-134,共7页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拮抗细菌JY-d1抑菌谱,并在鲜桃果实上测定对褐腐病的防病效果。结合生理生化性状及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生防细菌JY-d1的种类,并利用MALDI-TOF MS初步分析JY-d1产生的抗菌物质种类。结果表明:生防细菌JY-d...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拮抗细菌JY-d1抑菌谱,并在鲜桃果实上测定对褐腐病的防病效果。结合生理生化性状及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生防细菌JY-d1的种类,并利用MALDI-TOF MS初步分析JY-d1产生的抗菌物质种类。结果表明:生防细菌JY-d1抑菌谱广,对桃褐腐病菌的拮抗作用最强,抑菌带宽达到9.3 mm。以细菌悬浮液处理桃果实,对桃褐腐病防病效果可达70%左右。通过传统分类法和分子分类法将菌株JY-d1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PCR扩增结果表明,JY-d1基因组中存在编码丰原素的fenB和伊枯草菌素的ituD基因。质谱图显示该抗菌物质包含C15-IturinA、C16-IturinA和C17-IturinA,且伊枯草菌素粗提物浓度达2.34 mg·mL^(-1)时可完全抑制分生孢子萌发,说明该菌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桃褐腐病 生物防治 伊枯草菌素
下载PDF
山东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群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志伟 汪少丽 +2 位作者 刘保友 杜建峰 王英姿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7-339,共13页
【目的】明确山东省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群结构及其致病力差异,为山东桃褐腐病病原菌的多样性研究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烟台、威海、临沂等地桃褐腐病样本,利用形态学鉴定、rDNA-ITS序列分析、欧氏距离非加权组平均法(UPG... 【目的】明确山东省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群结构及其致病力差异,为山东桃褐腐病病原菌的多样性研究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烟台、威海、临沂等地桃褐腐病样本,利用形态学鉴定、rDNA-ITS序列分析、欧氏距离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等技术手段,对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类、致病力等进行分析。【结果】采集桃树叶片、果实、枝条褐腐病样品,通过组织分离获得41株桃褐腐病病原菌,这些菌株在菌落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Monilinia fructicola、Monilia yunnanensis及Monilia polystroma,三者占比分别为80.48%、9.76%、9.76%。桃褐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为0.47~1.09 cm·d-1,UPGMA聚类分析证实,其生长速率可被划分为慢、中、快三大类。采用桃叶片有伤接种菌饼方法,确定桃褐腐病病原菌引起的病斑大小范围为0~2.32 cm,UPGMA聚类分析证实,其致病力可被划分为强、中、弱三类。桃褐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与致病力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系数r分别为0.297 5、0.030 0,表明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均与致病力无相关性。【结论】山东省桃褐腐病病原菌主要为Monilinia fructicola,Monilia yunnanensis及Monilia polystroma,其中Monilinia fructicola为优势菌种,Monilia yunnanensis是首次在山东省被鉴定,证实了山东省桃褐腐病病原菌趋于多样化,不同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及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均与致病力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山东 种群 RDNA-ITS 致病力
下载PDF
钾、钙营养对有机桃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董民 李志朋 +1 位作者 张顶武 杜相革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64-65,共2页
研究了土壤施入矿质钾镁肥、稻醋液并配合叶面喷施草木灰浸出液、氯化钙溶液等处理对有机桃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桃树土壤施入5kg矿质钾镁肥加150g稻醋液并叶面喷施10%草木灰浸出液,显著增加叶片钾含量,显... 研究了土壤施入矿质钾镁肥、稻醋液并配合叶面喷施草木灰浸出液、氯化钙溶液等处理对有机桃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桃树土壤施入5kg矿质钾镁肥加150g稻醋液并叶面喷施10%草木灰浸出液,显著增加叶片钾含量,显著增加了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每株桃树土壤施入5kg矿质钾镁肥加150g稻醋液并叶面喷施500倍氯化钙溶液,显著增强了叶片和果实钙含量,显著降低了果实桃褐腐病的病情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桃 草木灰 氯化钙 品质 褐腐病
下载PDF
MfCdtf1基因对桃褐腐病菌生长、产孢和致病力的影响
7
作者 杨静雅 曾哲政 +5 位作者 肖媛玲 蔡民政 吴沛珊 魏闻恺 阴伟晓 罗朝喜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2-683,共12页
为探究桃褐腐病菌实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环磷酸腺苷依赖性转录因子(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dependent transcription factor,Cdtf)在侵染植物寄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野生型菌株Bmpc7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组学和侵... 为探究桃褐腐病菌实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环磷酸腺苷依赖性转录因子(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dependent transcription factor,Cdtf)在侵染植物寄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野生型菌株Bmpc7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组学和侵染早期转录组学分析预测Cdtf1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对该基因进行敲除并对敲除转化子和回补转化子进行表型和抗逆性测定。结果显示,MfCdtf1在桃褐腐病菌侵染早期上调表达明显,接种后1 h和24 h时MfCdtf1的表达量显著上升,表明MfCdtf1参与调控桃褐腐病菌的侵染和致病。对3个纯合MfCdtf1敲除转化子和3个杂合回补转化子的表型进行观察,发现MfCdtf1基因的缺失使桃褐腐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和致病力显著降低,产孢能力和色素合成能力丧失。甘油、H_(2)O_(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aCl_(2)、KCl和NaCl等多种外源胁迫对敲除转化子ΔMfCdtf1的生长抑制率显著低于对野生型菌株Bmpc7的生长抑制率,表明MfCdtf1的缺失降低了桃褐腐病菌对外源胁迫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实生链核盘菌 MfCdtf1基因 致病机制 外源胁迫 抗逆性
原文传递
小檗碱复方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葛喜珍 李可意 +3 位作者 刘学尧 裴庆慧 张亚娟 田平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复方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杀菌剂作用机制选择β-微管蛋白抑制剂多菌灵、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腈苯唑和苯醌外部抑制剂(Qo Is)嘧菌酯作为阳性对照,研究了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不同稀释倍数(5 000... [目的]探讨小檗碱复方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杀菌剂作用机制选择β-微管蛋白抑制剂多菌灵、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腈苯唑和苯醌外部抑制剂(Qo Is)嘧菌酯作为阳性对照,研究了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不同稀释倍数(5 000、4 000、3 000、1 500、800倍)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4 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无显著差异,防治效果达70%以上;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剂量范围内对桃树安全。[结论]为小蘖碱在作物病害防治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小檗碱 安全性 田间防效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的毒力测定及田间控制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周莹 严红 +3 位作者 关海春 董思佳 乔广行 张帆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71-772,779,共3页
[目的]筛选防治大连地区桃褐腐病的有效药剂。[方法]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0%甲基硫菌灵WP、250 g/L嘧菌酯SC、400 g/L克菌·戊唑醇SC及80%克菌丹WG与430 g/L戊唑醇SC(质量比5∶1)混剂对桃褐腐病菌室内抑制作用,并进行了田间药效... [目的]筛选防治大连地区桃褐腐病的有效药剂。[方法]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0%甲基硫菌灵WP、250 g/L嘧菌酯SC、400 g/L克菌·戊唑醇SC及80%克菌丹WG与430 g/L戊唑醇SC(质量比5∶1)混剂对桃褐腐病菌室内抑制作用,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质量浓度分别为875、167、400、800、143 mg a.i./L。[结果]4种杀菌剂对该菌的EC50值分别为0.35、111.63、0.72、0.25 mg a.i./L;田间防效分别为86.51%、88.44%、70.51%和68.78%。[结论]甲基硫菌灵、复配杀菌剂克菌·戊唑醇对大连地区桃褐腐病菌具有较强毒力,可作为常规药剂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杀菌剂 毒力 田间试验
原文传递
MfMel1基因参与调控桃褐腐病菌对桃果实的致病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谷文倩 阴伟晓 罗朝喜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0-390,共11页
为明确MfMel1基因在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的结构、所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以及进化关系进行分析;通过遗传转化方法对该基因进行敲除,并进行表型分析。结果显示,敲除转化子△MfMel1菌株的... 为明确MfMel1基因在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的结构、所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以及进化关系进行分析;通过遗传转化方法对该基因进行敲除,并进行表型分析。结果显示,敲除转化子△MfMel1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孢子萌发率与野生型菌株Bmpc7均无显著差异,但产孢量显著降低。△MfMel1菌株在0.01%SDS、600μg/mL刚果红、150 g/L甘油、200 g/L蔗糖、6 mmol/L H_(2)O_(2)、4%NaCl和1.2 mmol/L山梨醇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菌丝形态均无显著变化,但对200 g/L葡萄糖的渗透胁迫敏感性增强。敲除转化子△MfMel1菌株的α-半乳糖苷酶活性明显降低,对桃果实的致病力显著下降。表明MfMel1基因在桃褐腐病菌中可能通过参与调控α-半乳糖苷酶酶活,从而参与病原菌的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菌 MfMel1基因 糖苷水解酶 侵染机制 Α-半乳糖苷酶
原文传递
桃褐腐病菌Monilia yunnanensis生防细菌筛选及其拮抗机制解析
11
作者 韩凯迪 刘佳 +4 位作者 张树武 徐秉良 吕世民 翟一凡 汪洁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9-94,共6页
为明确和揭示生防细菌对桃褐腐病菌Monilia yunnanensis的拮抗作用及机制。通过对峙培养、抑菌活性测定、病原菌形态观察、菌丝损伤程度测定、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离体防治效果测定,筛选了桃褐腐病菌生防细菌及解析了其拮抗机制。结果表... 为明确和揭示生防细菌对桃褐腐病菌Monilia yunnanensis的拮抗作用及机制。通过对峙培养、抑菌活性测定、病原菌形态观察、菌丝损伤程度测定、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离体防治效果测定,筛选了桃褐腐病菌生防细菌及解析了其拮抗机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1株对云南丛梗孢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S-1208,对峙培养5d时其对云南丛梗孢菌生长抑制率为73.29%,并且可造成云南丛梗孢菌菌丝扭曲、膨大和缢缩等。不同稀释倍数枯草芽孢杆菌BS-1208发酵液对云南丛梗孢菌生长抑制率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当稀释10倍时对病菌的生长抑制率为71.16%,并且其处理病菌12h后相对电导率为69.89%,离体接种72h后其对褐腐病的防治效果为80.07%。同时,枯草芽孢杆菌BS-1208发酵液对云南丛梗孢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当其稀释10倍时,云南丛梗孢菌外切葡聚糖酶(Cx)、β-葡萄糖苷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分别较对照降低74.16%、58.85%、71.75%、74.26%;离体接种72h后其对Cx、β-葡萄糖苷酶、PG和PMG活性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41.70%、36.92%、42.94%、3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云南丛梗孢菌 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4种药剂防治桃褐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12
作者 潘斌 盛桂林 +2 位作者 王开峰 陆彦 沈迎春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5期52-55,共4页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桃褐腐病的高效杀菌剂,选择申嗪霉素、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腈苯唑4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田间试验表明,申嗪霉素、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腈苯唑对桃果实褐腐病都有一定的田间和采后防效,药后14 d(采摘前),1%申...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桃褐腐病的高效杀菌剂,选择申嗪霉素、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腈苯唑4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田间试验表明,申嗪霉素、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腈苯唑对桃果实褐腐病都有一定的田间和采后防效,药后14 d(采摘前),1%申嗪霉素悬浮剂500倍液和24%腈苯唑悬浮剂2500倍液对桃褐腐病的病果率防效均为100%,显著高于450 g/L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的87.33%和86.93%防效;采后18 d,1%申嗪霉素悬浮剂500倍液、450 g/L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对褐腐病果率仍有较好的防效,防效为71.25%~80.83%,其次是24%腈苯唑悬浮剂2500倍液,防效为62.83%。综上,4种药剂都有控制桃褐腐病病果的应用潜力,其中申嗪霉素表现出较好的田间和采后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杀菌剂 田间药效试验 采后防效
下载PDF
桃采后褐腐病生防酵母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晨 卢彩鸽 +3 位作者 刘德文 刘伟成 刘娅 张殿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94,共5页
为筛选对由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的桃褐腐病具有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采用平板对峙的试验方法,从新疆北部12个地区分离的102株酵母菌中筛选出7株对桃褐腐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其中菌株EEQS-7D拮抗活... 为筛选对由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的桃褐腐病具有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采用平板对峙的试验方法,从新疆北部12个地区分离的102株酵母菌中筛选出7株对桃褐腐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其中菌株EEQS-7D拮抗活性最强,该菌株对桃褐腐病菌的抑菌率达78.90%。人为打孔接种活体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可显著降低桃褐腐病发病程度,抑制率达51.83%。生防相关性状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能够产生蛋白酶,透明圈直径达到34.5 mm,说明EEQS-7D主要通过分泌蛋白酶达到抑制桃褐腐病的效果。通过对菌株EEQS-7D的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试以及2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生物防治 酵母菌 筛选 鉴定 出芽短梗霉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彦 龚卫良 +2 位作者 殷茵 潘斌 沈迎春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9年第2期58-61,共4页
为筛选防治桃褐腐病的药剂,进行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腈菌唑不同浓度对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用药2次后,药后7、14、21d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75.80%、79.25%、78.66%;50%吡... 为筛选防治桃褐腐病的药剂,进行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腈菌唑不同浓度对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用药2次后,药后7、14、21d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75.80%、79.25%、78.66%;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分别为70.96%、73.43%、68.88%;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76.85%、71.33%、69.63%。均高于其它处理对桃褐腐病的防效,能较好地控制桃褐腐病的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杀菌剂 田间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70%代森联DF对桃褐腐病防治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春利 王绍敏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64-165,共2页
以不同浓度代森联DF处理花后10 d的桃树,调查其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桃树花后10 d到果实成熟前3周喷施70%代森联DF对桃树生长期和贮藏前期的褐腐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以875~1 166.7 mg/kg为宜。在供试药剂量内对桃树安全。
关键词 70%代森联DF 桃褐腐病 防效
下载PDF
25%啶菌恶唑对桃褐腐病的抑菌率与田间防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永春 刘洪艳 苏晓萌 《北方果树》 2017年第4期15-16,共2页
通过试验,明确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的离体抑菌及田间防治效果。抑制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EC 50值为0.0105 mg/L,低于对照药剂腈苯唑(EC 50值=0.077 6 mg/L)、丙森锌(EC 50值=0.338 5 mg/L)、多菌灵... 通过试验,明确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的离体抑菌及田间防治效果。抑制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对桃褐腐病菌EC 50值为0.0105 mg/L,低于对照药剂腈苯唑(EC 50值=0.077 6 mg/L)、丙森锌(EC 50值=0.338 5 mg/L)、多菌灵(EC 50值=0.865 3 mg/L)、甲基硫菌灵(EC 50值=0.459 1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恶唑乳油100 g a.i./hm^2的防效与腈苯唑悬浮剂100 ga.i./hm^2相当,高于对照药剂丙森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对桃褐腐病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啶菌恶唑 桃褐腐病菌 防效
下载PDF
屏南县桃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慧金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7-28,共2页
总结桃褐腐病的发生特点、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 桃褐腐病 发病规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桃褐腐病菌抗药性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尹良芬 胡勐郡 +2 位作者 金鑫 Guido Schnabel 罗朝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32,共5页
桃褐腐病是严重危害桃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实际生产中,该病害的控制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杀菌剂的大量使用,桃褐腐病菌已对几类常用的杀菌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本文就桃褐腐病菌(Moniliniaspp.)对生产上使用的几大类杀菌... 桃褐腐病是严重危害桃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实际生产中,该病害的控制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杀菌剂的大量使用,桃褐腐病菌已对几类常用的杀菌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本文就桃褐腐病菌(Moniliniaspp.)对生产上使用的几大类杀菌剂的抗药性情况及抗药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概述和分析,以供国内同行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杀菌剂 抗药性分子机理
下载PDF
桃树根部内生真菌ZJ-4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桃褐腐病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侯旭 关伟 +3 位作者 胡晓 袁雪 张国庆 刘悦萍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63-69,共7页
自桃树根部组织中分离能够防治桃褐腐病害的内生拮抗真菌,并从细胞学水平对其抑制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究。采用两点对峙法筛选抑制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内生拮抗真菌,通过菌落形态学特点观察及ITS基因测序分析,初步鉴定内生... 自桃树根部组织中分离能够防治桃褐腐病害的内生拮抗真菌,并从细胞学水平对其抑制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究。采用两点对峙法筛选抑制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内生拮抗真菌,通过菌落形态学特点观察及ITS基因测序分析,初步鉴定内生拮抗真菌的系统发育学地位;采用果实离体实验检测内生拮抗真菌的抗菌效果;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被内生拮抗真菌抑制的桃褐腐病菌丝、孢子的形态以及细胞结构的变化。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ZJ-4对桃褐腐病防效高且稳定,初步鉴定为篮状菌属Talaromyces;果实离体试验表明,内生真菌ZJ-4明显降低了桃褐腐病的发病率;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被内生真菌ZJ-4抑制的桃褐腐病菌丝及孢子表面粗糙凹陷,畸形现象严重,胞质溶胶收缩凝聚,细胞内部出现大量的空腔。本研究筛选的ZJ-4对桃褐腐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应用该菌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内生真菌 篮状菌属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