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高专数学实验课程模式探索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守英 郭石磊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58-159,共2页
总结目前高职高专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针对高职高专实际,从实践角度讨论数学实验课程的引进和推广、内容和实施,探索高职高专数学实验课程的开展方式·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数学实验 课程模式
下载PDF
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雨型的划分及其环流成因分析 被引量:47
2
作者 孙林海 赵振国 +4 位作者 许力 陈国珍 李维京 王永光 刘海波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56-62,共7页
在总结前人关于中国夏季雨型划分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对中国夏季雨型的划分进行了新的尝试。根据东部季风区夏季 ( 6~ 8月 )降水的客观气候规律及业务预报应用需要 ,利用经验正交分解、主成分分析、奇异值分解、聚... 在总结前人关于中国夏季雨型划分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对中国夏季雨型的划分进行了新的尝试。根据东部季风区夏季 ( 6~ 8月 )降水的客观气候规律及业务预报应用需要 ,利用经验正交分解、主成分分析、奇异值分解、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 ,结合经验分析 ,对中国东部季风区 1 880年以来 1 2 0多年夏季降水进行了客观分型 ,将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划分为两类四型 ,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类雨型的大气环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部地区 季风区 夏季 雨型 大气环流 成因分析 降水
下载PDF
英汉因果句式差异及文化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殷凤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26-128,共3页
因果句式是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认知和识解在语言中的投射。在表达因果关系时英语和汉语有着迥然不同的句式,主要体现在句法构造、表现方式、句式信息焦点分布等几个方面。从认识论的认知差异、宗教文化的差异、汉字与西方... 因果句式是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认知和识解在语言中的投射。在表达因果关系时英语和汉语有着迥然不同的句式,主要体现在句法构造、表现方式、句式信息焦点分布等几个方面。从认识论的认知差异、宗教文化的差异、汉字与西方文字体系差异等角度对此进行深入的阐释是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句式 文化差异 思维差异
下载PDF
中国7月降水分型及其成因 被引量:8
4
作者 熊敏诠 陈菊英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46,共4页
根据 1 95 1~ 2 0 0 0年全国 1 6 0个观测站 7月份降水量资料 ,使用 EOF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把全国降水分成 7个类型 ;分析了各类型所对应的 5 0 0 h Pa环流背景和太平洋海温场分布特点 ,进而探讨了导致各类雨带分布可能的物理机制。
关键词 降水类型 太平洋海温 成因分析 500hPa环流 中国 7月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质量控制图异常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文 同淑荣 王克勤 《机械制造》 2013年第5期1-4,共4页
针对质量控制图异常模式到异常原因的映射存在模糊不确定性,采用4层前馈BP神经网络,实现从控制图异常模式到异常原因的推理诊断,构建质量控制图异常模式异因推理诊断系统。首先,将控制图异常模式进行归类,构建控制图异常模式集;其次,针... 针对质量控制图异常模式到异常原因的映射存在模糊不确定性,采用4层前馈BP神经网络,实现从控制图异常模式到异常原因的推理诊断,构建质量控制图异常模式异因推理诊断系统。首先,将控制图异常模式进行归类,构建控制图异常模式集;其次,针对每种异常模式,确定与之对应的异常原因集;最后,针对每一种异常模式,利用其模式数据作为输入,与之对应的异常原因的异常度作为输出,构建与其对应的神经网络,实现质量控制图异常模式到异常原因的推理诊断,并在此基础上将神经网络输出异常度按大小进行排序,缩小异常原因查找范围,提高查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图 异常模式 异常原因 诊断系统 神经网络
下载PDF
ANALYSIS OF “BIMODAL PATTERN” STORM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Y OF BENGAL 被引量:1
6
作者 段旭 段玮 林志强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7年第2期191-201,共11页
Storms that occur at the Bay of Bengal(Bo B) are of a bimodal patter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ther sea areas. By using the NCEP, SST and JTWC data, the causes of the bimodal pattern storm activity of the... Storms that occur at the Bay of Bengal(Bo B) are of a bimodal patter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ther sea areas. By using the NCEP, SST and JTWC data, the causes of the bimodal pattern storm activity of the Bo B are diagnos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general atmosphere circulation in East Asia has a regulating and controlling impact on the Bo B storm activity, and the "bimodal period" of the storm activity corresponds exactly to the seasonal conversion period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he minor wind speed of shear spring and autumn contributed to the storm, which was a crucial factor for the generation and occurrence of the"bimodal pattern"storm activity in the Bo B. The analysis 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shows that the SSTs of all the year around in the Bo B area meet the conditions requir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TCs). However,the SSTs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bay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areas in spring and autumn, which facilitates the occurrence of a "two-peak"storm activity pattern. The genesis potential index(GPI) quantifies and reflects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the generation of the Bo B storms. For GPI, the intense low-level vortex disturbance in the troposphere and high-humidity atmosphere are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storms, while large maximum wind velocity of the ground vortex radius and small vertical wind shear a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st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rm of BoB "bimodal pattern"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cause analysi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GPI index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