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患者血清中CA72-4、CEA和CA19-9水平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32
1
作者 赵连爽 云科 董西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9-262,2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A72-4、CEA和CA19-9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112例胃癌患者、52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A15-3、CA125、CA72-4、CEA和CA19-9水平,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 目的探讨血清CA72-4、CEA和CA19-9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112例胃癌患者、52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A15-3、CA125、CA72-4、CEA和CA19-9水平,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患者CA72-4水平与胃良性疾病组、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胃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胃癌组CEA、CA19-9水平与胃良性疾病组、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CA15-3、CA125、CEA、CA19-9和CA72-4对胃癌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10、0.624、0.650、0.655和0.754。提示CA15-3没有诊断价值,CA125、CEA、CA19-9诊断价值较低,CA72-4诊断价值中等。在胃癌诊断中CA19-9、CEA、CA72-4组合与CA72-4单项检测没有差异。CA72-4、CEA、CA19-9水平与病理特征的关系:CEA在患者性别、组织分型上,CA72-4在主癌大小、大体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72-4对胃癌诊断有一定价值,且其水平变化与胃癌进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CA72-4 胃癌 病理特征
下载PDF
肺隐球菌病(PC)肺部CT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吴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肺隐球菌病(PC)肺部C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隐球菌病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肺部CT增强扫描,记录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 目的观察肺隐球菌病(PC)肺部C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隐球菌病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肺部CT增强扫描,记录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本组肺部CT检出多发结节型30例,单发结节型18例,实变型6例,以病变区域位于胸膜下端,与胸膜宽基底相贴,呈炎性肉芽肿改变,呈坏死,无钙化为CT特征,病理可见肉芽肿样病变,PAS(+)、CMS(+)。结论 PC其特异性CT征象为病变区域位于胸膜下端,与胸膜宽基底相贴,病变呈炎性肉芽肿改变,呈坏死表现,无钙化,对非典型病变者,配合病理穿刺活检可提升其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CT增强扫描 病理特征
下载PDF
化疗性静脉炎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3
作者 杨文琴 赵丽华 《全科护理》 2009年第20期1862-1864,共3页
介绍了化疗性静脉炎的概况、危害、定义、主要症状、分型标准、引起化疗性静脉炎的药物、预防静脉炎药物、病理特征及国内外防治现状,以便医疗工作者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尽可能地研究出更安全、有效、快速防治化疗静脉炎的方法。
关键词 化疗性静脉炎 预防 治疗 症状 病理特征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300例临床及病理回顾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董慧婷 张永红 +2 位作者 杨蕾 孙杨 李彦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0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皮肤SCC首发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院10年共确诊皮肤SCC300例,男女比例约为1.86∶1。50岁及以上者223...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0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皮肤SCC首发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院10年共确诊皮肤SCC300例,男女比例约为1.86∶1。50岁及以上者223例(74.33%),暴露部位170例(56.67%)。临床诊断正确者52例(17.33%);诊断为恶性肿瘤、肿物待查和非肿瘤者分别为179例(59.67%)、45例(15.00%)和24例(8.00%)。300例SCC中病理学分级为高分化(Ⅰ级者)173例(57.67%)、高中分化(Ⅰ~Ⅱ级)39例(13.00%)、中分化(Ⅱ级)54例(18.00%)、中低分化(Ⅱ~Ⅲ级)19例(6.33%)、低分化(Ⅲ级)15例(5.00%)。结论皮肤SCC在河南省及其毗邻地区是一种少见疾病。男性患者接近女性的两倍,好发于中老年人。暴露部位比非暴露部位多发,且好发于头面部及外阴生殖器部位。高中分化SCC较低分化者常见。支持日光照射和HPV感染是SCC致病原因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病理特征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部位分布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肺磨玻璃结节的CT表现及其与肺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丁晓娟 刘啸峰 胡磊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66-76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肺磨玻璃结节的CT表现及其与肺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手术病理诊断的肺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61例(70个结节),根据结节内是否含有实性成分将其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37个,混合密度磨玻璃结节(mGGN)3...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肺磨玻璃结节的CT表现及其与肺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手术病理诊断的肺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61例(70个结节),根据结节内是否含有实性成分将其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37个,混合密度磨玻璃结节(mGGN)33个;比较两类结节的CT表现,分析其与病理分型的关系。结果:mGGN结节CT表现中不规则形、边缘毛刺征、边缘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比例大于pGGN结节,结节直径大于pGGN结节(P<0.05);mGGN结节浸润前腺癌病理分型比例(15.15%)低于pGGN结节(59.46%),浸润性腺癌(IAC)病理分型比例(51.52%)高于pGGN结节(18.92%)(P<0.05);mGGN、pGGN结节微浸润腺癌(MIA)病理分型比例分别为33.33%、2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GN、mGGN结节浸润性癌形态为不规则形、边缘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比例高于浸润前与微浸润腺癌(P<0.05)。结论:mGGN结节相较于pGGN具有独特的CT影像学特征,且浸润性腺癌与浸润前及微浸润癌的CT表现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磨玻璃结节 混合密度磨玻璃结节 CT表现 病理特征
下载PDF
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茜茜 杨会珍 +1 位作者 李晓亮 陈卓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行CT检查有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学资料,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边缘、内部结构... 目的分析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行CT检查有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学资料,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边缘、内部结构特点、周围结构特点等。结果 86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纯磨玻璃肺结节35例,混杂磨玻璃肺结节51例,肺癌或癌前病变占比65.12%(56/86),良性病变占比34.88%(30/86);良性病变中边界模糊病例显著高于肺癌或癌前病变,边界清晰毛糙状病例、病灶边缘分叶、毛刺病例显著低于肺癌或癌前病变,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病例显著低于肺癌或癌前病变,小叶间隔增厚病例显著高于肺癌或癌前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恶性病变在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光滑、支气管充气征、含气腔隙等CT征像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磨玻璃结节病灶在病灶边界,边缘、周围结构上有一定差异性,或能为良恶性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诊断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肺结节 CT影像学特征 病理特征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ADAM17 mRNA在孤立性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7
作者 丁翔 杨连粤 +2 位作者 黄耿文 王伟 鲁伟群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ADAM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7,ADAM17)mRNA在孤立性大肝癌(SL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8例SLHCC、12例小肝癌(SHCC),11例结节性肝癌(NHCC)以及相... 目的探讨ADAM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7,ADAM17)mRNA在孤立性大肝癌(SL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8例SLHCC、12例小肝癌(SHCC),11例结节性肝癌(NHCC)以及相应癌旁肝组织中ADAM17mRNA的表达。结果NHCC的静脉浸润(83·3%)明显多于SLHCC和SHCC,其分化程度也较SLHCC和SHCC差(P<0·05),而比较SLHCC和SHCC的病理特征未见明显差异。77·4%的肝癌组织中可见ADAM17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35·5%)。NHCC中ADAM17mRNA的表达高于SLHCC和SHCC(P<0·05)。分化较差的肝癌中ADAM17mRNA表达高于分化较好的肝癌(P<0·05)。结论ADAM17mRNA的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而SLHCC表达ADAM17mRNA相对较低可能与SLHCC相对良好的分子病理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ADAM17 病理特征 孤立性大肝癌 mRNA表达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其意义 分子病理特征 癌旁肝组织 分化程度
原文传递
MELAS综合征的临床、影像、病理及基因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姚生 雷霞 +2 位作者 戚晓昆 王朝霞 袁云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2-245,323,共5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脑卒中发作(MELAS综合征)的临床、影像、病理以及基因改变特点。方法 收集海军总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1998-2005年确诊的MELAS综合征21例,其中家系患者5例,散发患者16例,发病年龄为2-45...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脑卒中发作(MELAS综合征)的临床、影像、病理以及基因改变特点。方法 收集海军总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1998-2005年确诊的MELAS综合征21例,其中家系患者5例,散发患者16例,发病年龄为2-45岁。所有患者均行头颅影像学检查,18例行骨骼肌病理检查,3例行脑病理检查,17例行线粒体DNA(mtDNA)A3243G点突变检查。结果 21例患者均出现脑卒中样发作,家系患者的母系成员中多出现母系遗传性糖尿病和(或)耳聋。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言语障碍,头颅影像学检查示枕叶、颞叶脑回受累为主。18例行肌肉病理检查显示17例存在破碎样红纤维(RRF),3例行肌肉电镜检查发现线粒体堆积呈停车场样排列,3例脑活检示病变皮层组织呈分层样改变,15例发现mtDNAA3243G点突变。结论 MELAS综合征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认知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和头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肌肉病理检查可见RRF,绝大多数为mtDNAA3243G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伴随乳酸血症和脑卒中发作(MELAS综合征) 影像学 病理特点 线粒体DNA A3243G突变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6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程月新 徐卫 +4 位作者 李建勇 钱思轩 陆化 吴汉新 陈丽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1例NHL的发病情况、起病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实验室等相关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48.6岁,男性多见;结性起病302例(47.1%),颈部、锁骨上淋巴结多见(32.8%);结外起病33...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1例NHL的发病情况、起病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实验室等相关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48.6岁,男性多见;结性起病302例(47.1%),颈部、锁骨上淋巴结多见(32.8%);结外起病339例(52.9%),常见部位依次为胃肠道(17.6%)、Waldeyer环(9.8%)、脾脏(4.5%)、皮肤(4.2%)、中枢神经系统(3.9%)。免疫分型:B细胞395例(61.7%),T细胞238例(37.1%),非T非B细胞8例(1.2%);B细胞淋巴瘤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0.9%)、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15.0%),滤泡淋巴瘤(FL)(8.1%);T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24.3%),其次是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5.5%),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2.0%)。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和糖链蛋白125(CA125)检查异常升高阳性率分别为42.5%、54.6%和61.8%,且在分期Ⅲ~Ⅳ期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NHL发病以中老年多见,结外起病多于结性起病,B细胞淋巴瘤多于T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免疫分型 病理学 分类 临床分析
下载PDF
1116例声带息肉临床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越 吴海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187-1190,共4页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 116例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 116例声带息肉患者,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悬吊过程中,170例(15.2%)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待停止悬吊、阿托品静脉推注...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 116例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 116例声带息肉患者,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悬吊过程中,170例(15.2%)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待停止悬吊、阿托品静脉推注,心率恢复正常后继续完成手术。1 116例声带息肉,治愈1094例(98%),好转22例(2%),无效0例。支撑喉镜咽部无损伤865例(77.5%),轻微损伤139例(12.5%),较重损伤86例(7.7%),严重损伤26例(2.3%)。声带息肉伴上皮非异型增生和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分别为35.4%和5.0%。男女性患者声带息肉上皮非异型增生和异型增生分别为76.2%、23.8%(P〈0.01)和78.6%、21.4%(P〈0.01)。男女声带息肉角化和角化不全发生率分别为93.1%、6.9%和93.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皮无增生、上皮伴非异型增生和异型增生患者的角化率分别为2.1%、18.2%和30.3%,数据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声带息肉高发年龄为31-60岁,显微喉镜摘除声带息肉手术效果好,但术中需关注咽部损伤和咽喉迷走反射;男性声带息肉患者容易出现上皮异型增生和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息肉 喉镜检查 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苗苗 翁海燕 孟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9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根据WHO(2012)乳腺肿瘤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9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中原位实性乳头状癌7例、浸润性实性乳头状癌2例。肿瘤细胞呈多结节状生长...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9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根据WHO(2012)乳腺肿瘤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9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中原位实性乳头状癌7例、浸润性实性乳头状癌2例。肿瘤细胞呈多结节状生长,结节呈圆形、类圆形,边缘光滑,可见神经及脂肪组织内浸润。结节内瘤细胞常见假菊形团及细胞核围绕脉管轴心呈栅栏状排列,7例见较明显黏液产生。9例癌组织巢内细胞CK8、ER均弥漫阳性,巢周及巢内肌上皮SMA、p63、CD10均阴性。8例Syn阳性,3例CgA阳性。2例浸润性实性乳头状癌:浸润成分类似浸润性导管癌,但细胞形态类似原位癌,且免疫组化标记Syn阳性。结论乳腺实性乳头状癌呈结节状生长,可见结节浸润神经及脂肪组织内,癌巢周围肌上皮SMA、p63、CD10均阴性。乳腺实性乳头状癌可能是呈推挤性生长的浸润性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实性乳头状癌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黏膜下肿瘤病理特征及内镜下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邹百仓 秦斌 +5 位作者 张莉 王深浩 刘娜 秦赟 范青 王进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内镜切除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行内镜下切除的食管黏膜下肿瘤152例患者资料,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病理性质、...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内镜切除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行内镜下切除的食管黏膜下肿瘤152例患者资料,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病理性质、分布特点、内镜切除治疗的不同术式的特点、并发症和疗效。结果患者发病平均年龄(52.74±10.53)岁,无性别差异;食管黏膜下肿瘤各段均可发生,以食管中下段较多。病理分类以平滑肌瘤多见(73.68%),其余依次为间质瘤(11.18%)、血管瘤(3.95%)、囊肿(3.29%)、脂肪瘤(1.97%)等,瘤体分别位于黏膜肌层(31.58%)、固有肌层(57.89%)和黏膜下层(10.53%)。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切除3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52例,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63例,全层切除术(EFTR)1例,均完整切除病灶。EMR术切除瘤体较小,手术时间短。ESD和STER切除瘤体大,手术时间长(P<0.05),3种术式的并发症均有效控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无局部复发及残留病例。结论食管黏膜下肿瘤成年发病多见,无性别差异,食管各段均可发生,多来源于黏膜肌层及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多见,其次依序为间质瘤、梭形细胞瘤、血管瘤等。内镜切除术式取决于病变部位及来源和大小,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下肿瘤 病理特点 内镜切除 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18~25岁子宫肌瘤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红玉 孙莉 +2 位作者 杨波 白云 李佳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8期80-84,共5页
目的分析18~25岁子宫肌瘤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18~25岁子宫肌瘤8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的30~45岁子宫肌瘤1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及随访资料,包括临床症状、超声表现、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情况(位置... 目的分析18~25岁子宫肌瘤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18~25岁子宫肌瘤8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的30~45岁子宫肌瘤1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及随访资料,包括临床症状、超声表现、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情况(位置、大小、个数)、术后病理及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82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误诊3例,均把阔韧带肌瘤误诊为附件肿瘤。对照组160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误诊3例,2例误诊为附件肿瘤,1例误诊为子宫腺肌瘤。因体格检查发现子宫肌瘤,研究组26例,对照组72例;因月经不调发现子宫肌瘤,研究组34例,对照组69例;无意间触及腹部包块发现子宫肌瘤,研究组22例,对照组19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普通型平滑肌瘤研究组60例,对照组138例,研究组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研究组14例,对照组13例,研究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子宫肌瘤变性研究组17例,对照组7例,研究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瘤直径≥6 cm研究组57例,对照组84例,研究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肌瘤研究组55例,对照组75例,研究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入选者术后3个月复查均无异常阴道出血及腹痛等不适。研究组82例,随访1~9年,失访16例,8例复发(术后1~3年),复发率为12.1%;对照组160例,随访1~5年,无失访病例,6例复发(术后1~3年),复发率为3.8%。两组术后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25岁子宫肌瘤患者较大、单发肌瘤占比较高,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及肌瘤变性发生率高,术后3年复发率高,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作为此类患者首选治疗方式,治疗及术后管理应在考虑生育的基础上个体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子宫疾病 18~25岁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复发
下载PDF
乳腺癌X线征象及其术后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晓寅 莊志刚 +1 位作者 傅韵 成小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征象及其与术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乳腺外科诊治的3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入选患者在手术前均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征象及其与术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乳腺外科诊治的3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入选患者在手术前均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回顾性分析钼靶影像特征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肿块影、钙化、毛刺征等特定影像学征象与重要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00例乳腺癌患者中X线表现为肿块影者251例(83.7%)。其中肿块影伴毛刺征183例,肿块影合并钙化190例。X线表现为钙化者235例(78.3%),结构紊乱伴密度增高者77例(25.7%),血管征阳性者98例(32.7%)。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钼靶检查结果多表现为肿块影(95.1%),伴毛刺征(82.3%)和钙化(83.7%);浸润性小叶癌多表现为局部结构扭曲、紊乱(88.2%);导管内癌多以钙化为主要征象(96.1%),可伴有肿块(60.8%);小叶原位癌多表现为成簇细小钙化(100.0%);单纯癌、髓样癌、黏液腺癌多表现为肿块影。肿块影>5 cm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阳性率较肿块影≤5 cm患者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P=0.317)。以钙化为征象者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54.5%和60.8%,低于无钙化征象者(P=0.027,P=0.006)。而肿块边缘有毛刺征者PR阳性率为71.6%,高于无毛刺征者(P=0.018),而在有/无毛刺征者中ER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1)。以单纯肿块影为征象的患者与肿块影合并钙化患者相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更低(29.5%vs 37.9%,P=0.009),组织学分级更低(P=0.043),而ER阳性率(70.5%vs 57.9%,P=0.033)、PR阳性率(73.8%vs 65.3%,P=0.014)更高。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表现出不同的X线征象。X线征象与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指标ER、PR等的表达存在一定关联。单纯肿块影的X线征象提示乳腺癌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钼靶X 线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指标
下载PDF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翟勇平 刘海宁 +5 位作者 周晓钢 于亚平 宋萍 李锋 史平 王学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是少见的高度恶性淋巴瘤,WHO新分类法将其归为前体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文中探讨LBL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8例LBL患者的瘤组织做病理、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1... 目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是少见的高度恶性淋巴瘤,WHO新分类法将其归为前体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文中探讨LBL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8例LBL患者的瘤组织做病理、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17(10-42)岁。男26例,女2例。首发症状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多见(32.1%),其次胸闷、呼吸困难(28.5%),咳嗽(21.4%)。82.1%患者有纵隔肿大,64.2%有骨髓侵犯。Ⅲ~Ⅳ期21例(76.0%),T-LBL 26例,B-LBL 2例。TdT和CD99阳性率均为81.2%。平均治疗6个周期,中位生存期9.6个月,Ⅲ~Ⅳ期与Ⅰ~Ⅱ期两组患者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1例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获得长生存,2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者均未进行预防。结论:LBL以青少年男性多见,有纵隔占位或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LBL可能。LBL以T细胞性为主,TdT阴性不能排除LBL诊断。临床分期与预后未见明显相关。大剂量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预防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 治疗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CTCs、CA125、CEA及CA19-9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印滇 杨莉 曹莉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536-540,共5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RC)术后血清循环肿瘤细胞(CTCs)、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与病理特征和复发及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0月行CRC根治术治疗的124例CRC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RC)术后血清循环肿瘤细胞(CTCs)、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与病理特征和复发及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0月行CRC根治术治疗的124例CRC患者临床资料,采集病理特征,检测手术前后血清CTCs、CA125、CEA及CA19-9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CTCs、CA125、CEA及CA19-9水平,绘制生存曲线分析2年生存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水平对CRC术后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血清CTCs、CA125、CEA及CA19-9水平低于术前(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患者术后血清CTCs、CA125、CEA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CTCs、CA125、CEA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24例CRC患者进行2年随访,32例发生转移,18例死亡,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5.48%;CTCs、CA125、CEA及CA19-9阳性无进展生存率低于CTCs、CA125、CEA及CA19-9阴性(P<0.05)。血清CTCs、CA125、CEA及CA19-9水平联合预测CRC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CRC术后血清CTCs、CA125、CEA及CA19-9水平呈高表达,与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可预测CRC术后复发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循环肿瘤细胞 糖类抗原 癌胚抗原 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残胃癌外科治疗临床分析及再认识 被引量:12
17
作者 钟晓刚 殷舞 +2 位作者 麦威 秦千子 黄顺荣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分析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对当前残胃癌外科治疗进行再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经内镜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残胃癌并行外科治疗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疾病为良性的残胃癌(RGCB)者14... 目的分析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对当前残胃癌外科治疗进行再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经内镜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残胃癌并行外科治疗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疾病为良性的残胃癌(RGCB)者14例,胃癌根治术后残胃癌(RGCC)者12例,对其临床发病、HP感染、手术方式、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RGCB距第1次胃切除术后的发病时间为15~44年(中位时间为26.3年),RGCC距第1次胃切除术后的发病时间为1~10.5年(中位时间为4.0年),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测残胃癌的HP感染率为73.1%(19/26),其中RGCB的HP感染率为71.4%(10/14),RGCC的HP感染率为75.0%(9/1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者均再次进行了手术治疗,其残胃癌手术根治率为46.2%(12/26),其中RGCB根治切除率为57.1%(8/14),RGCC根治切除率为33.3%(4/1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根治性切除的12例患者中胃周淋巴结转移以小弯淋巴结转移率最高(83.3%,10/12),其次为空肠系膜淋巴结(33.3%,4/12)和脾门淋巴结(33.3%,4/12)。26例残胃癌术后病理分期:Ⅰ期3例,Ⅱ期2例,Ⅲ期14例,Ⅳ期7例。18例手术切除者术后病理报告提示有13例(72.2%)发生淋巴结转移;明确肿瘤侵犯胰腺或横结肠或脾脏者13例(50.0%);8例有腹膜转移(30.8%),其中RGCB的腹膜转移率为14.3%(2/14),明显低于RGCC的腹膜转移率(50.0%,6/12),P〈0.05。全组病例累积1年总体生存率为54.5%,3年生存率为38.5%,生存时间为2~6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的病理分期与是否接受根治性手术为残胃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P〈0.01),而患者年龄、性别、第1次疾病、病理分化程度以及HP感染均不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癌 外科治疗 病理特征 预后 HP感染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检查原发性小肝癌的影像学表现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冯少阳 苏航 李广明 《癌症进展》 2021年第6期585-587,602,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检查对原发性小肝癌(PSHC)的影像学表现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的99例PSHC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超声造影检查诊断PSHC的符合率,并比较不同分化程度PSHC患者超声造影的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和消...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检查对原发性小肝癌(PSHC)的影像学表现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的99例PSHC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超声造影检查诊断PSHC的符合率,并比较不同分化程度PSHC患者超声造影的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和消退时间,分析不同病理类型PSHC与超声造影各时相回声强度的关系。结果99例PSHC患者共121个病灶,经超声造影检查诊断为PSHC共111个病灶,符合率为91.74%。不同分化程度PSHC患者造影剂增强时间、达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PSHC分化程度的降低,消退时间逐渐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梁索型、假腺管型PSHC动脉相主要表现为高增强,门脉相和延迟相主要呈等增强或低增强,呈典型“快进快出”模式;实体型PSHC动脉相呈高增强,门脉相、延迟相均呈低增强;纤维硬化型PSHC动脉相以高增强或等增强为主,门脉相、延迟相多呈高增强。不同病理类型PSHC各时相回声增强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HC超声造影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不同分化程度、病理类型PSHC的超声造影结果各有其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与分级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原发性小肝癌 分化程度 病理类型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特征及心脏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邓保平 郑俊猛 +3 位作者 梁毅 吴颖猛 黄伟钊 姜海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临床特点及心脏病理改变。方法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19例因终末期DCM接受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其临床特征、超声心动图结果及心脏病理改变。同... 目的探讨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临床特点及心脏病理改变。方法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19例因终末期DCM接受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其临床特征、超声心动图结果及心脏病理改变。同期选取11例因继发性心肌病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终末期DCM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胸闷气促,部分严重患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悸不常见;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左心室扩大并收缩功能障碍,心脏瓣膜出现不同程度反流,未见瓣膜增厚及钙化;病理光镜下见心肌纤维肥大变性,部分发生心肌纤维化或脂肪浸润,79%患者瓣膜出现黏液样变性。DCM组与对照组间瓣膜黏液样变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继发性心肌病相比较,DCM心脏瓣膜容易发生黏液样变性,瓣膜黏液样变性可能与DCM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心脏移植 超声心动图 病理改变 临床症状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于涓瀚 宋敏 +1 位作者 邱雪杉 王恩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59例血管母细胞瘤病例中,男∶女为1.68∶1,平均年龄为45.5岁。52例(88.1%)发...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59例血管母细胞瘤病例中,男∶女为1.68∶1,平均年龄为45.5岁。52例(88.1%)发生于小脑。组织学特点:肿瘤与正常脑组织间界限清楚,由富于脂质的泡沫状间质细胞及丰富的血管构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的间质细胞对Vimentin、NSE及Inhibin-a等多呈阳性表达,而对CK、EMA、GFAP等多呈阴性表达。结论:血管母细胞瘤是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形态多样,应注意与中枢神经系统其他肿瘤及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