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6篇文章
< 1 2 2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及其所致鱼病综述 被引量:399
1
作者 陆承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2-288,共7页
尽管早在1891年就有因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引致蛙“红腿病”的报道,但由于该菌在自然界尤其是水中广泛分布,一般为正常共栖菌,因此长期以来对其致病性并未重视。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各省淡水养殖鱼类流行暴发性传染病,... 尽管早在1891年就有因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引致蛙“红腿病”的报道,但由于该菌在自然界尤其是水中广泛分布,一般为正常共栖菌,因此长期以来对其致病性并未重视。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各省淡水养殖鱼类流行暴发性传染病,有报道系为该菌所致败血症。此外在其它水生经济动物、哺乳动物亦有类似发现。人类因之而发生胃肠炎及伤口感染的病例也日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致病性 鱼病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禽病原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6
2
作者 高崧 刘秀梵 +9 位作者 张如宽 焦新安 文其乙 吴长新 唐一鸣 朱晓波 李琮 陈娟 崔力兵 崔洪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4-171,共8页
从江苏、广东、河南、新疆、四川、北京、黑龙江等18个省、市、自治区临诊上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禽1051羽采集病料,分离培养和鉴定出595株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测定,除144株未能定型、11株自凝外,共鉴定出440... 从江苏、广东、河南、新疆、四川、北京、黑龙江等18个省、市、自治区临诊上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病禽1051羽采集病料,分离培养和鉴定出595株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测定,除144株未能定型、11株自凝外,共鉴定出440个分离株的O血清型。这些分离株覆盖了60个血清型,但以O18、O78、O2、O88、O11、O26、O4、O1、O127和O131等10个血清型为主,共264株,占定型菌株的60%;前6种血清型在种类上只占定型菌株血清型总数的10%,却拥有204个分离株,占定型菌株的4636%。因此,可以认定O18、O78、O2、O88、O11、O26等6个血清型为优势血清型。不同地区优势血清型分离株60个,以每分离株107菌落形成单位(CFU)细菌气管内接种1日龄无特定病原体(SPF)鸡6羽,根据接种后7天内发生死亡和病变鸡的比例,确定出高致病株、中度致病株和低致病株分别为8333%、10%和667%;其它常见血清型O4、O1、O127和O131分离株30个和10个非常见血清型分离株,按同样方法接种1日龄易感鸡6羽,高致病株、中度致病株和低致病株分别为90%、10%和0%。结果表明:我们所收集的分离株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分离株 O血清型 致病性
下载PDF
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8
3
作者 康振生 王晓杰 +2 位作者 赵杰 汤春蕾 黄丽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439-3453,共15页
小麦条锈病(wheat stripe rust or yellow rust)是一种气传性的低温真菌病害,在所有小麦产区均可暴发流行,造成巨大的产量和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小麦的安全生产。其病原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 Er... 小麦条锈病(wheat stripe rust or yellow rust)是一种气传性的低温真菌病害,在所有小麦产区均可暴发流行,造成巨大的产量和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小麦的安全生产。其病原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 Eriks.&Henn.,Pst)为严格专性寄生真菌,致病性变异频繁,常造成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引发病害大流行。因而,从20世纪50年代起,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并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从小麦品种抗病性丧失、条锈菌致病性变异途径、条锈菌群体遗传、条锈菌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以及条锈菌效应蛋白等不同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条锈病防治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期通过准确预测条锈菌优势小种、合理利用和布局抗病基因、利用新策略创制新型持久广谱抗病材料,不断优化和完善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小麦条锈病可持续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致病性 变异
下载PDF
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81
4
作者 赵廷昌 孙福在 +1 位作者 王兵万 回文广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7-364,共8页
20 0 0年在内蒙古和新疆的哈密瓜上发现一种新细菌病害—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 ,从病叶和病果上分离到 33个细菌菌株 ,接种哈密瓜、西瓜和甜瓜后 ,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 ,而且从接种病株上又重新分离到了此病原细菌 ,这 33个细... 20 0 0年在内蒙古和新疆的哈密瓜上发现一种新细菌病害—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 ,从病叶和病果上分离到 33个细菌菌株 ,接种哈密瓜、西瓜和甜瓜后 ,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 ,而且从接种病株上又重新分离到了此病原细菌 ,这 33个细菌菌株经柯赫法则证明均为该病的致病菌。各菌株致病力无明显差异。经革兰氏染色反应、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细胞化学成分分析(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mol% G+ C)、DNA- DNA杂交 ,确认该病原菌为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Willems et al. 1992 ) =类产碱假单胞菌西瓜亚种 (Pseudomonaspseudoalcaligenes subsp.citrulli Schaad et al.1978)。该病菌除侵染哈密瓜外 ,人工接种尚能侵染多种葫芦科及番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 哈密瓜果斑病 致病性 鉴定 病原菌
下载PDF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88
5
作者 张新艳 樊海平 +3 位作者 钟全福 卓玉琛 林煜 曾占壮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2-779,共8页
从患暴发性流行病罗非鱼的肝脏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TL60829NA,将TL60829NA对罗非鱼进行人工感染致病性试验,试验感染罗非鱼表现出自然发病症状,确认分离菌株为罗非鱼暴发性流行病的致病菌。分离株菌经形态学观察、Bio Merieux Vitek全自... 从患暴发性流行病罗非鱼的肝脏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TL60829NA,将TL60829NA对罗非鱼进行人工感染致病性试验,试验感染罗非鱼表现出自然发病症状,确认分离菌株为罗非鱼暴发性流行病的致病菌。分离株菌经形态学观察、Bio Merieux 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GPI测定卡分析和16S rRNA特异性基因序列与NCBI中收录的其它引起罗非鱼病害的链球菌的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分离细菌与其它无乳链球菌的16S rDNA序列构成一个进化分支,而海豚链球菌则构成另一分支,确定分离菌株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iate)。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卡那霉素等28种试验药物敏感,对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等15种试验药物不敏感。由无乳链球菌引起的罗非鱼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鳃小片结构崩解,鳃上皮增生、融合;心肌纤维变性、肌间白细胞浸润;肝脏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肠道粘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固有膜炎性白细胞浸润;肾脏组织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固缩,小动脉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眼睛的脉络膜和眶骨膜组织炎性坏死,晶状体纤维断裂和脱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致病性 细菌鉴定 药物敏感 组织病理
下载PDF
细菌分离物B619与松材线虫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5
6
作者 赵博光 郭道森 +1 位作者 高蓉 郭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72-74,共3页
在无菌条件下 ,用从松材线虫虫体上分离到的细菌分离物B61 9、无菌线虫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对无菌黑松苗进行了接种试验。结果发现 ,用无菌线虫或细菌分离物B61 9接种的无菌苗不发病 ,而把二者混合后接种则使无菌苗发生萎蔫。这表明松材线... 在无菌条件下 ,用从松材线虫虫体上分离到的细菌分离物B61 9、无菌线虫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对无菌黑松苗进行了接种试验。结果发现 ,用无菌线虫或细菌分离物B61 9接种的无菌苗不发病 ,而把二者混合后接种则使无菌苗发生萎蔫。这表明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与松材线虫的致病性有关 ,二者在致病性上极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关系。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致病性 细菌分离物B619 复合侵染
下载PDF
陕西苹果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spp.)不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89
7
作者 臧睿 黄丽丽 +1 位作者 康振生 王旭丽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351,共9页
本研究从陕西分离得到61株苹果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spp.),选取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特征差异明显的7个分离株,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分离株在PDA、PSA、PMA和PEM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较好,但在PDA上的菌落颜色和产孢... 本研究从陕西分离得到61株苹果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spp.),选取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特征差异明显的7个分离株,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分离株在PDA、PSA、PMA和PEM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较好,但在PDA上的菌落颜色和产孢情况差异很大。各分离株均能在5~32℃生长,但对35℃以上高温的适应性差异较大;所有分离株均能在pH4~9的条件下生长,最适pH为5~6;光照对各分离株的菌落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分离株均可在Cza-pek培养基及供试的其它碳、氮源培养基上生长,其中以葡萄糖、麦芽糖和酵母膏为最佳碳、氮源。采用烫伤接种的方法,分别以菌饼和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苹果离体枝条,两者均可侵染发病,但各分离株致病力差异显著,其中菌落颜色为黄褐色的菌株致病性强。因此,根据菌落颜色、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可将这7个分离株划分为3个类群:Ⅰ型为黄褐色强致病类群,但各分离株的产孢量有差异;Ⅱ型为乳白色不产孢的弱致病类群;Ⅲ型为灰褐色易产孢弱致病类群。其余54株分离物均属于Ⅰ型,这些结果说明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多样性和致病性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 培养性状 菌落直径 致病性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对鲫鱼的致病性 被引量:53
8
作者 储卫华 陆承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0-84,共5页
以提纯的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 (ECPase)注射异育银鲫 ,鲫鱼出现典型的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症状 :病鱼体表充血、出血 ,鳃苍白 ,腹部膨大 ,肛门红肿突出 ,腹腔内有红色的腹水 ,肠壁充血发炎 ;背部肌肉注射部位发生液化、糜烂 ... 以提纯的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 (ECPase)注射异育银鲫 ,鲫鱼出现典型的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症状 :病鱼体表充血、出血 ,鳃苍白 ,腹部膨大 ,肛门红肿突出 ,腹腔内有红色的腹水 ,肠壁充血发炎 ;背部肌肉注射部位发生液化、糜烂 ,鳞片竖起。病鱼各组织器官都有病变 ,其中尤以肝、肾最为严重 :肝脏肿大 ,质地脆弱 ,肝细胞水肿 ,胞浆结构疏松 ;肾小体坏死以至解体 ,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发生病变。体外试验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胞外蛋白酶 病理学 鲫鱼 致病性
下载PDF
我国四株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和位点比较 被引量:60
9
作者 唐青 Lillian A Orciari +3 位作者 Charles E.Rupprechti 赵秀芹 李志刚 杨为松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0年第1期22-23,共2页
测定我国人用狂犬疫苗株 (aG)、减毒株 (CTN 181)及两株街毒糖蛋白 (GP)基因cDNA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结果两株街毒仅相差两个碱基和一个氨基酸残基 ;两株街毒与CTN的同源性 (85.9% )高于aG株 (81.9% ) ;聚类分析将街毒和固... 测定我国人用狂犬疫苗株 (aG)、减毒株 (CTN 181)及两株街毒糖蛋白 (GP)基因cDNA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结果两株街毒仅相差两个碱基和一个氨基酸残基 ;两株街毒与CTN的同源性 (85.9% )高于aG株 (81.9% ) ;聚类分析将街毒和固定毒分为两支。比较GP嗜神经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与蛇神经毒素同AChR结合部位高度同源。被认为决定毒力的 333位Arg ,CTN发生了Q替换 ,其它毒株均为Arg333。所比较的毒株均存在 319位糖基化位点 ,此外 37位糖基化位点也相对保守 ;GP两个主要抗原表位 ,GⅡ的氨基酸构成完全一致 ,GⅢ只在一些减毒株中发生与毒力密切相关碱基的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糖蛋白 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毒力与毒力基因分布的相关性 被引量:64
10
作者 朱大玲 李爱华 +3 位作者 汪建国 李明 蔡桃珍 胡靖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5,共4页
采用PCR扩增的方法对9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中的气溶素基因(AERA)、溶血素基因(HLYA)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A)进行了扩增。结果表明,6/9的A.HYDROPHILA中存在AERA基因,8/9的A.HYDROPHILA中存在HLYA基因,而在7/9的A.... 采用PCR扩增的方法对9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中的气溶素基因(AERA)、溶血素基因(HLYA)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A)进行了扩增。结果表明,6/9的A.HYDROPHILA中存在AERA基因,8/9的A.HYDROPHILA中存在HLYA基因,而在7/9的A.HYDROPHILA中检测到AHPA基因。通过比较基因检测的结果与嗜水气单胞菌对鲫鱼的致病性,发现AHPA阴性菌株是无毒株,强毒株都呈AERA+HLYA+AHPA+基因型。AERA+HLYA+AHPA+基因型是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主要的基因型。本研究首次发现AHPA阳性的嗜水气单胞菌皆为毒力菌株,并且发现AERA和AHPA基因存在相关性,探讨了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与毒力基因分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PCR检测 致病性
下载PDF
玉米穗腐病样品中层出镰刀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2
11
作者 卢维宏 黄思良 +3 位作者 陶爱丽 武爱波 王春梅 黎起秦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3-239,共7页
为了解豫西南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于2009年9月在河南省南阳市6个县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单孢纯化。依据致病性、形态及分子检测结果进行病原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05株镰刀菌中,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 为了解豫西南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于2009年9月在河南省南阳市6个县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单孢纯化。依据致病性、形态及分子检测结果进行病原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05株镰刀菌中,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为70株,占分离镰刀菌的66.7%,属优势种群。在基于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与翻译延长因子1α基因(tef)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3株代表菌株Fp1、Fp2和Fp3分别与GenBank登记的层出镰刀菌在自举值89%和91%水平相聚同一群。层出镰刀菌的生长温度为13~34℃,最适温度为28℃;在pH5.0和6.0各有1个生长高峰;碳源对该菌营养生长的影响较为稳定,而氮源对其营养生长影响的变幅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层出镰刀菌 致病性 鉴定
原文传递
致病性尖孢镰刀菌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2
作者 刘新月 李凡 +2 位作者 陈海如 郭俊 张萍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89-93,共5页
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引起的植物枯萎病是种世界性的土传真菌病害之一,生物防治是解决植物枯萎病的一条理想途径.对致病性尖孢镰刀菌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及其生防因子种类和应用情况做了综述.并分析了生物防治中存... 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引起的植物枯萎病是种世界性的土传真菌病害之一,生物防治是解决植物枯萎病的一条理想途径.对致病性尖孢镰刀菌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及其生防因子种类和应用情况做了综述.并分析了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致病性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水稻纹枯病菌胞壁降解酶的产生及致病作用 被引量:49
13
作者 陈夕军 张红 +2 位作者 徐敬友 童蕴慧 纪兆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8,共5页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在改良的Marcus培养液中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5种胞壁降解酶,其中PG、Cx和PM...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在改良的Marcus培养液中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5种胞壁降解酶,其中PG、Cx和PMG活性较高,而PGTE和PMTE活性很低。病菌产生胞壁降解酶的最佳条件是:在pH5培养液中28℃下静置培养6 d。病菌接种水稻叶鞘后也能显著产生PG、Cx和PMG等胞壁降解酶,并且病斑外侧褪绿部酶活最高,平均为对照(健康部)的3.4倍;其次是褐色部,酶活总量平均为对照的2.9倍;病斑中央枯白部酶活较低,但明显高于对照。这一结果提示,在病菌侵染和扩展过程中胞壁降解酶起重要作用。果胶酶(PG、PMG)和纤维素酶(Cx)无论是单独处理还是混合处理,对水稻叶鞘都具有显著地损伤细胞膜和浸渍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胞壁降解酶 产酶条件 致病作用 水稻
下载PDF
动物绿脓杆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4
作者 牛钟相 李雅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的不断扩大,由绿脓杆菌引起的动物疫病有上升趋势。近年来,有关绿脓杆菌导致的疫病主要有:规模化养狐场母狐的流产、羊群的化脓性肺炎、雏鸡的败血症等,其他动物绿脓杆菌病的报道也日渐增多。该菌给规模化养殖场造成了...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的不断扩大,由绿脓杆菌引起的动物疫病有上升趋势。近年来,有关绿脓杆菌导致的疫病主要有:规模化养狐场母狐的流产、羊群的化脓性肺炎、雏鸡的败血症等,其他动物绿脓杆菌病的报道也日渐增多。该菌给规模化养殖场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探讨有效控制本病的方法,特对动物绿脓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发病机理、诊断、防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绿脓杆菌病 绿脓杆菌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发病机理 诊断 防制
下载PDF
白僵菌和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作用 被引量:53
15
作者 刘洪剑 朴春根 +3 位作者 汪来发 申相澈 郑荣镇 束庆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8,共5页
在不同温度、不同剂量下用白僵菌侵染松墨天牛越冬4龄幼虫,结果表明:20~25℃是白僵菌作用松墨天牛的最适温度范围。20℃时3种浓度剂量的白僵菌孢悬液在松墨天牛体内有效继代校正宿存率均达最高,分别为58%、95%、100%。通过白僵菌、管... 在不同温度、不同剂量下用白僵菌侵染松墨天牛越冬4龄幼虫,结果表明:20~25℃是白僵菌作用松墨天牛的最适温度范围。20℃时3种浓度剂量的白僵菌孢悬液在松墨天牛体内有效继代校正宿存率均达最高,分别为58%、95%、100%。通过白僵菌、管氏肿腿蜂及携带白僵菌的管氏肿腿蜂分别对松墨天牛4龄幼虫的作用比较发现:第7天时,单独接种白僵菌的最高死亡率在25℃条件下是26.3%;单独接肿腿蜂的最高死亡率是55.0%;携菌肿腿蜂的最高致死率为94.4%。林间防治试验表明:肿腿蜂携带白僵菌使松墨天牛幼虫死亡率达到61.1%,而肿腿蜂使松墨天牛幼虫的林间致死率是40.8%,白僵菌的为0。肿腿蜂携带白僵菌可对松墨天牛幼虫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肿腿蜂 松墨天牛 致病力
下载PDF
广东辣椒疫霉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被引量:51
16
作者 李智军 龙卫平 +1 位作者 郑锦荣 雷建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分离鉴定了来源于广东省不同辣椒产区的5个病原菌分离物,经形态特征鉴定及回接发病特征观察,确定这些菌株均为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广东5个菌株在cA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孢子囊形态类似,孢子囊形状多为卵圆形或长... 分离鉴定了来源于广东省不同辣椒产区的5个病原菌分离物,经形态特征鉴定及回接发病特征观察,确定这些菌株均为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广东5个菌株在cA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孢子囊形态类似,孢子囊形状多为卵圆形或长椭圆形,乳突明显,孢子囊平均大小40.8-45.9μm(l)×23.2—30.9μm(6),l/b1.4—1.8.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产孢能力及致病力有明显差异,经生理小种鉴别,4个为Race3,1个为Race1,初步推定Race3为广东辣椒疫病病原菌的优势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辣椒疫霉菌 致病力 生理小种
下载PDF
H7N9禽流感病毒研究现状 被引量:54
17
作者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1-656,共6页
2013年3月在中国华东地区爆发了一场严重的人类感染禽流感疫情,导致此次疫情的病原体为一种全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以其对人类的高致病性及远高于H5N1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而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就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致... 2013年3月在中国华东地区爆发了一场严重的人类感染禽流感疫情,导致此次疫情的病原体为一种全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以其对人类的高致病性及远高于H5N1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而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就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致病的分子基础、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研究进展,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病毒 病原学 流行病学 致病性 临床特征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对棉铃虫幼虫的致病力 被引量:48
18
作者 孙鲁娟 吴孔明 郭予元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1-506,共6页
测试了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幼虫的致病力。实验设置了 10、 15、 2 0、 2 5、 30℃ 5个温度水平 ,用高浓度 (1× 10 8孢子 mL)、中浓度 (1× 10 7孢子 mL)、低浓度 (1× 10 ... 测试了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幼虫的致病力。实验设置了 10、 15、 2 0、 2 5、 30℃ 5个温度水平 ,用高浓度 (1× 10 8孢子 mL)、中浓度 (1× 10 7孢子 mL)、低浓度 (1× 10 6孢子 mL)的白僵菌孢子液分别感染 1~ 4龄的棉铃虫。结果表明 :三个浓度处理的棉铃虫在温度为 2 5℃时的致死中时 (LT50 )最短 ,死亡速度最快 ,死亡率最高 ;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 ,棉铃虫的LT50 延长 ,死亡速度减慢。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 ,感病棉铃虫死亡速度和死亡率明显不同。相对湿度为 95 %左右时 ,棉铃虫死亡速度最快 ,死亡率最高 ;相对湿度低于 70 %时 ,棉铃虫死亡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棉铃虫 湿度 致病力 温度 幼虫
下载PDF
中国条锈菌新小种条中30、31号的研究 被引量:40
19
作者 王凤乐 吴立人 +4 位作者 徐世昌 金社林 贾秋珍 袁文焕 杨家秀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文报道了1991年以来对新小种条中30、31号鉴定与致病性的研究。继1991年发现对绵阳系成株小麦有致病力的、对Hybrid46有毒的新致病类型91—1,1993年又发现了新的致病类型93—1。根据它们对我国鉴别寄主的反应,命名为条中30、31号。与... 本文报道了1991年以来对新小种条中30、31号鉴定与致病性的研究。继1991年发现对绵阳系成株小麦有致病力的、对Hybrid46有毒的新致病类型91—1,1993年又发现了新的致病类型93—1。根据它们对我国鉴别寄主的反应,命名为条中30、31号。与条中28、29号相比,新小种具有更宽毒性基因组成和更高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值,它们对我国生产品种、高代品系和重要抗源有更广的致病范围。证实两个新小种的出现和发展是绵阳系小麦抗条锈变异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对新小种抗病育种和流行预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生理小种 致病性 毒性基因
原文传递
鲑点石斑鱼细菌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 被引量:39
20
作者 黄志坚 何建国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67,共4页
对海南省三亚地区网箱养殖的发病鲑点石斑鱼 (Epinephelusfario)进行病原分离 ,通过常规细菌学鉴定和应用ATB半自动鉴定系统及VITEK_AMS_6 0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并与有关的标准菌株为对照 ,鉴定为溶藻弧菌 (Vibrioalginolyticus)。小... 对海南省三亚地区网箱养殖的发病鲑点石斑鱼 (Epinephelusfario)进行病原分离 ,通过常规细菌学鉴定和应用ATB半自动鉴定系统及VITEK_AMS_6 0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并与有关的标准菌株为对照 ,鉴定为溶藻弧菌 (Vibrioalginolyticus)。小鼠毒性实验和不同方式感染鲑点石斑鱼实验的结果表明 ,该菌对小鼠有极强的毒力 ,不同感染方式感染鲑点石斑鱼表现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同时测定了溶藻弧菌对小鼠和鲑点石斑鱼的LD50 分别为 3 2× 10 5个 /mL和 2 1× 10 7个 /mL。进一步比较溶藻弧菌对青石斑鱼 (Epinephelusowoara)、真鲷 (Pagrosomusmajor)、平鲷 (Rhabdosargussarba)、黑鲷 (Sparusaurata)、红鳍笛鲷 (Lutjanuserythopterus)、黄斑蓝子鱼 (Siganusoramia)等一些常见海水养殖鱼类的致病性 ,该菌能导致不同海水养殖鱼类死亡并表现一定程度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病原 鲑点石斑鱼 溶藻弧菌 致病性 病原分离 细菌学鉴定 感染方式 海水养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