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去千年太阳活动异常期的中国东部旱涝格局 被引量:28
1
作者 葛全胜 刘路路 +1 位作者 郑景云 郝志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717,共11页
根据过去千年中国东部旱涝等级资料,采用各级旱涝发生几率的比率差指标,参照新近重建的5条过去千年太阳活动序列,重建了其间11个太阳活动异常期的中国东部旱涝格局。结果发现:在11个太阳活动异常期,中国东部旱涝格局各不相同。其中在5... 根据过去千年中国东部旱涝等级资料,采用各级旱涝发生几率的比率差指标,参照新近重建的5条过去千年太阳活动序列,重建了其间11个太阳活动异常期的中国东部旱涝格局。结果发现:在11个太阳活动异常期,中国东部旱涝格局各不相同。其中在5个太阳活动极小期(1010-1050年、1280-1350年、1460-1550年、1645-1715年、1795-1823年),中国东部旱涝格局虽不一致,但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出现偏旱(涝)的几率更高;而在2个太阳活动极大期和4个太阳辐射高值期,中世纪极大(1100-1250年)整个东部多偏旱,1845-1873年的太阳辐射高值期,整个东部多偏涝;其余4个时段(1351-1387年、1593-1612年、1756-1787年、1920-2000年)则旱涝相间出现。集合平均表明:在太阳活动极小期,中国东部呈自南向北的"涝—旱—涝"分布:长江流域偏旱,南北两侧的华南沿海和华北平原偏涝,且西北东部及西南偏旱;而在太阳活动极大期和太阳辐射高值期,长江流域及西北东部多偏涝,华南和华北多偏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极小期 极大期 旱涝格局 中国东部 过去千年
原文传递
全球过去千年典型暖期温度空间格局重建 被引量:24
2
作者 史锋 杨保 +1 位作者 赵森 杨凤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5-1135,共11页
利用过去两千年全球变化研究网络(PAGES 2k network)最新公布的501条代用记录,重建了全球过去千年全年平均温度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中世纪暖期及其最暖100年与20世纪现代暖期、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最暖30年与20世纪最近30年的... 利用过去两千年全球变化研究网络(PAGES 2k network)最新公布的501条代用记录,重建了全球过去千年全年平均温度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中世纪暖期及其最暖100年与20世纪现代暖期、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最暖30年与20世纪最近30年的年平均温度空间模态异同。结果显示,在世纪尺度上,现代暖期与历史上中世纪暖期的温度异常空间格局大致相同,变化幅度也在大部分区域相当,但从年代际尺度上,最近30年的升温比过去千年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两个典型时期都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海温变化与上述特征并不相同,在年代际和世纪尺度上小冰期和中世纪暖期海温均高于20世纪。可能原因是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在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20世纪现代暖期等3个特征时段对太阳辐射、火山活动和温室气体等外强迫的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千年 温度空间格局 中世纪暖期 小冰期 现代暖期 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
原文传递
Humid Little Ice Age in arid central Asia documented by Bosten Lake, Xinjiang, China 被引量:14
3
作者 J. A. Holme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12期1280-1290,共11页
Short sediment cores retrieved from Bosten Lake, the largest inland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were used to explore humidity and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arid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past millennium. The chronology ... Short sediment cores retrieved from Bosten Lake, the largest inland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were used to explore humidity and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arid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past millennium. The chronology of the cores was established using 137Cs, 210Pb and AMS 14C dating re- sults. Multi-proxy high-resolution analysis, including pollen ratios of Artemisia and Chenopodiaceae (A/C), carbonate content and grain size, indicates that the climate during the past millenniu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 dry climate between 1000―1500 AD, a humid climate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 (LIA) (c. 1500―1900 AD), and a warm dry period after 1900 AD. On centennial timescales, the climate change in northwestern China during the past 1000 years is characterized by oscillations between warm-dry and cold-humid climate conditions. All the proxi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and indi- cate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LIA, including increased pollen A/C ratios and pollen concen- trations, decreased carbonate content and increased grain size. The humid period during the LIA re- corded by the Bosten Lake sediments is representative of arid central Asia and is supported by nu- merous records from other sites. During the LIA, the water runoff into the Keriya River and Tarim River in the Tarim Basin increased, while the ice accumulation in the Guliya ice core increased. Additionally, the lake levels of the Aral and Caspian Sea also rose, while tree-ring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precipita- tion increased. We hypothesize that both the lower temperature within China and the negative anomalies of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during this period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humid climate within this area during 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ROXY analyses Bosten Lake humid LITTLE Ice Age past millennium arid central Asia.
原文传递
过去千年中国不同区域干湿的多尺度变化特征评估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景云 张学珍 +1 位作者 刘洋 郝志新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32-1450,共19页
依据近年发表的新成果,对中国过去千年干湿的年至百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与对比分析,综合评估了20世纪干湿变幅的历史地位。主要结论是:①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重建的东中部各区干湿序列在1400年以后均达高信度,但其前因存在记录缺... 依据近年发表的新成果,对中国过去千年干湿的年至百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与对比分析,综合评估了20世纪干湿变幅的历史地位。主要结论是:①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重建的东中部各区干湿序列在1400年以后均达高信度,但其前因存在记录缺失,仅有半数时段的重建结果达高信度。在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根据不同地点湖沼沉积物记录揭示的区域干湿百年尺度变化特征在多数时段不一致。在西部的黄土高原、河西走廊、新疆中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和东南部等地区,利用不同地点树轮资料重建的干湿序列显示的干湿变化特征在区内一致性高。②过去千年中国各地干湿变化均存在显著的年际、年代际和百年尺度周期。其中准2.5 a、60~80 a和110~120 a等尺度的周期为所有地区共有;3.5~5.0 a、20~35 a等尺度周期则主要发生在东北、东中部地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而准45 a周期则只发生在东北和东中部地区(均超过90%信度水平);各区域间的干湿变化位相并不同步。③尽管已发现青藏高原东北部20世纪很可能是过去3000 a最湿的世纪之一,但其他大多数区域的重建结果显示:20世纪的干湿变幅在年代际尺度上均未超出其前各个时段的变率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千年 干湿变化 多尺度特征 20世纪干湿变幅的历史地位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树轮资料初探过去千年强火山喷发与青藏高原东部温度变化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明启 邵雪梅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4-642,共9页
强火山喷发是影响年际至年代际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的6条温度序列,集成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过去1 300多年和青藏高原东南部过去600多年的温度序列。在过去1 300多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存在3个明显的冷期:670... 强火山喷发是影响年际至年代际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的6条温度序列,集成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过去1 300多年和青藏高原东南部过去600多年的温度序列。在过去1 300多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存在3个明显的冷期:670—920年、1000—1310年和1590—1930年;3个明显的暖期:920—1000年、1310—1590年和1930—2000年。青藏高原东南部过去600多年存在2个明显的冷期:1385—1450年和1570—1820年,2个明显的暖期:1450—1570年和1820—2000年。结合火山活动序列年表,利用时序叠加法,初步分析了过去千年强火山喷发对青藏高原东部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0°S^10°N的强火山喷发后第一年青藏高原东部出现降温,并且在α=0.05置信水平上东北部地区降温显著,东南部地区第二年达到降温显著水平;其他纬度的强火山喷发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和东南部的温度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第一年后两区均发生降温,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然而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第四年降温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主要是由区域差异、不同季节温度对火山活动响应差异,或者火山喷发性质、季节、纬度以及区域的气候背景存在差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强火山喷发 树木年轮 过去1 000年 温度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地区近千年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彦成 侯书贵 庞洪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5-146,共12页
研究青藏高原地区过去千年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对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该地区冰冻圈的变化及其水文-生态效应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基于15条反映青藏高原地区近千年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重建序列,通过综合分析及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进一步... 研究青藏高原地区过去千年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对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该地区冰冻圈的变化及其水文-生态效应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基于15条反映青藏高原地区近千年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重建序列,通过综合分析及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进一步探讨了青藏高原地区过去千年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综合重建序列显示:整体而言,青藏高原地区中世纪暖期(MWP)约持续到1450s,小冰期(LIA)约发生于1450—1870s,此后近百年来的温度在波动中逐渐升高;对比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地区MWP与20世纪前半叶的温暖幅度可比、也与其他北半球温度序列中同时期的气候特征相似,LIA较之我国中东部地区相对温暖。EOF分析结果揭示了过去千年典型气候特征(MWP、LIA及20世纪暖期等)在青藏高原的区域差异:对于MWP,其在高原东北部、中北部及西部地区约持续至1450s(其中约1250—1300s为冷波动),在喀喇昆仑及高原中东部地区约至13世纪初,高原南部诸多代用资料间接表明MWP约发生于11—15世纪(而在反映高原南部地区气候信息的第三主分量中MWP特征并不明显);对于LIA,高原东北部及西部地区的冷波动约为1450—1520s、1650—1750s、1780—1850s,喀喇昆仑地区的冷波动约为1450—1650s、1740—1780s、1820—1850s,高原南部、中东部及中北部地区的冷波动约为1580—1650s、1740—1780s(其中1670—1730s为相对暖期,并在喀喇昆仑地区也有所体现);对于近百年的全球显著升温过程,高原大部分地区均有记录,而南部与中东部地区的部分树轮年表则显示近几十年来夏季温度存在一定的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全球变暖过程中不同季节(冬夏季节)温度变化的不一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千年 气候变化 综合分析 时空特征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过去千年ENSO演化历史重建再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薛惠鸿 史锋 +2 位作者 刘威 王江林 杨保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4-485,共12页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1o-Southern Oscillation,简称ENSO)作为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最显著模态,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重要影响。利用珊瑚、树轮等气候代用记录对ENSO进行重建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气象仪器观测之前历史时期ENSO的变化规律...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1o-Southern Oscillation,简称ENSO)作为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最显著模态,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重要影响。利用珊瑚、树轮等气候代用记录对ENSO进行重建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气象仪器观测之前历史时期ENSO的变化规律,但由于气候代用记录和重建方法的不确定性导致目前对过去千年ENSO变化特征及其机理仍不明确。文章从气候代用记录和重建方法两方面对目前已公开发表的21条ENSO重建序列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在1146~1335年和1627~1757年,已有ENSO重建序列之间存在明显不一致现象,1146~1335年相关性差,可能与北美低纬树轮对ENSO响应不一致有关,而1627~1757年相关性差,可能与热带西太平洋珊瑚对ENSO的记录能力下降有关;同时,在过去千年,ENSO年际振幅变化在现代暖期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年代际振幅变化在中世纪暖期呈显著下降趋势,并且ENSO振幅存在多年代际周期振荡,其振幅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可能均与热带太平洋气候平均态有关。讨论和评估现有的ENSO重建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不同重建之间的异同性,对进一步准确认识ENSO变化规律提供集成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千年 ENSO 古气候重建 树轮 珊瑚
原文传递
过去千年东亚季风环流与内部变率对中国东部年代际降水分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曹博文 严蜜 +8 位作者 刘征宇 刘健 宁亮 温琴 孙炜毅 刘雅雯 曾程 李汉文 孔心唯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6-1088,共13页
利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开展的过去千年集合模拟试验数据(CESM-LME),研究了过去千年(851~2005年)年代尺度上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空间分布格局与东亚季风环流及海温内部变率的关系。过去千年年代尺度上,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主要包括两种模态分别... 利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开展的过去千年集合模拟试验数据(CESM-LME),研究了过去千年(851~2005年)年代尺度上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空间分布格局与东亚季风环流及海温内部变率的关系。过去千年年代尺度上,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主要包括两种模态分别是:经向偶极型和经向三极型。研究发现,内部变率是影响年代尺度上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分型的主要因素,局地季风环流的强弱对降水模态出现的概率影响较小,即在内部变率的作用下,无论季风环流强年还是弱年,偶极型降水模态出现的概率都大于三极型。与前人发现一致的是,年代际降水模态变化主要由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位相组合通过遥相关波列影响,当PDO和AMO处于相同位相时,增强了偶极型降水模态;当PDO和AMO处于相反位相时,增强了三极型降水模态。进一步分析发现PDO的变化在偶极型模态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而AMO的变化在三极型模态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即二者对应的“环球遥相关”波列和“丝绸之路遥相关”波列各自在偶极型和三极型模态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千年 降水分型 季风环流 海温 年代际变化
原文传递
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千年冷暖变化的若干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郝志新 梁亚妮 +2 位作者 刘洋 耿秀 郑景云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5-494,共10页
依据近期发表的古丝绸之路沿线若干地区(点)的温度重建序列,结合干湿变化等代用记录,分析了过去千年古丝绸之路沿线温度变化的基本特征,以及这些地区(点)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CA,约950-1250年)和"小冰期"(LIA,约1... 依据近期发表的古丝绸之路沿线若干地区(点)的温度重建序列,结合干湿变化等代用记录,分析了过去千年古丝绸之路沿线温度变化的基本特征,以及这些地区(点)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CA,约950-1250年)和"小冰期"(LIA,约1450-1850年)的干湿特征异同。主要结论为:(1)过去2000年古丝绸之路的温度变化经历了1-3世纪温暖、4-7世纪前期寒冷、7世纪后期-11世纪初温暖、11世纪中期-12世纪初偏冷、12世纪中期-13世纪中期温暖、13世纪末-19世纪中期寒冷和20世纪快速增暖的百年际波动过程;但不同区域间的年代至百年尺度变化位相不完全同步,波动幅度也存在差异。(2)各地干湿特征在MCA和LIA也存在一定差异:中国的关中平原及河西走廊在MCA间的干湿变率较LIA大;中亚干旱区MCA期间气候偏干,LIA期间偏湿;欧洲中北部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等地在MCA间气候较LIA偏干,且中部地区LIA间的干湿变率较MCA大;芬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以及俄罗斯等地MCA间的气候较LIA更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丝绸之路 过去千年 冷暖变化 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CA) 小冰期(LIA) 干湿特征
原文传递
过去千年中国西北干旱区温度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浩宇 孟现洁 +1 位作者 唐佳慧 靳春寒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9-1100,共12页
本研究基于过去千年多成员集合模拟试验(CESM-LME)数据,在与同化资料(LMR)、参与CMIP6两个模式(MRI-ESM2和MIROC-ES2L)过去千年模拟结果以及观测/再分析资料(CN05.1)进行对比验证模式模拟结果可靠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过去... 本研究基于过去千年多成员集合模拟试验(CESM-LME)数据,在与同化资料(LMR)、参与CMIP6两个模式(MRI-ESM2和MIROC-ES2L)过去千年模拟结果以及观测/再分析资料(CN05.1)进行对比验证模式模拟结果可靠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研究表明,CESM-LME全强迫试验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温度异常特征,模式模拟的中国西北干旱区中世纪气候异常期温度变化幅度与现代暖期的相当。通过计算不同尺度上各单因子敏感性试验与全强迫试验中地表温度序列相关系数发现,不仅在年尺度上,年代际、多年代际、百年尺度上火山活动强迫出的地表温度序列与全强迫试验中的均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二者的关系在过去千年并不稳定;另外,1850年后温室气体排放对西北干旱区地表温度升高起到了主导作用。根据火山喷发纬度位置和气溶胶注入量两个标准将过去千年火山活动分为3种类型,即北半球火山(NHV)、赤道火山(TRV)和南半球火山(SHV)。NHV爆发对西北干旱区降温的影响最强,TRV次之,但是二者差别不大,均在爆发10~12个月之内降温至-2.0℃以下。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SHV爆发后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表温度在10个月后降温幅度能达到-1.7℃,且该冷异常可持续到22个月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千年 气候模拟 中国西北干旱区 温度变化 成因分析 火山活动
原文传递
过去千年中国年代和百年尺度冷暖阶段的干湿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郝志新 吴茂炜 +2 位作者 张学珍 刘洋 郑景云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5,共8页
揭示过去千年旱涝格局的多尺度变化特征,是近年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理解、预估未来气候增暖背景下的降水变化时空差异具有重要价值。依据已发表文献,对过去千年中国冷暖与干湿格局变化的多尺度配置特征进行了总... 揭示过去千年旱涝格局的多尺度变化特征,是近年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理解、预估未来气候增暖背景下的降水变化时空差异具有重要价值。依据已发表文献,对过去千年中国冷暖与干湿格局变化的多尺度配置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与对比分析。主要结论是:尽管在过去千年,不同冷暖阶段的中国干湿格局存在差异;但集合平均显示,无论年代还是百年尺度的温暖时段,中国东部干湿均大致呈自南向北的"旱(华南)—涝(长江中下游)—旱(黄淮地区)"分布格局;而在相对寒冷时段,则主要呈东湿西干的东西分异格局;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可能会导致黄淮地区相对转干,江南地区(特别是湘、赣流域)相对转湿。这表明:在当前气候增暖背景下,中国东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的"南涝北旱"格局可能是过去千年温暖与干湿格局变化配置特征的重现。然而从更长尺度的阶段差异看,中世纪气候异常期中国干湿大致呈"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偏干、西南—华北—东北偏湿、东南又偏干"的特征,小冰期则反之。这既说明现有重建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也表明中国干湿格局对不同尺度冷暖变化配置的关系可能极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千年 中国 冷暖波动 干湿格局 多尺度变化
原文传递
基于BCC-CSM1-1模拟的过去千年黄河中上游径流百年尺度变化的归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敏霞 张学珍 荆文龙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26-1238,共13页
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论文采用BCC-CSM1-1模拟的过去千年(850—2012年)气候与水文变化数据,基于Budyko假设与傅抱璞公式开展了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CA)、小冰期(LIA)和现代暖期(MWP)黄河中、上游径流变化... 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论文采用BCC-CSM1-1模拟的过去千年(850—2012年)气候与水文变化数据,基于Budyko假设与傅抱璞公式开展了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CA)、小冰期(LIA)和现代暖期(MWP)黄河中、上游径流变化及其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在3个气候特征期之间,上游地区径流与气候冷暖变化位相相同,MWP时期径流最高,LIA时期径流最低;中游地区径流则与气候冷暖变化位相相反,LIA径流最高,MCA径流最低。(2)径流对各因子的敏感性不仅存在地理差异,而且受特征期之间气候冷暖转变的影响。中游地区径流对降水和潜在蒸发的弹性系数(绝对值)大于上游,且在冷转暖过程中的弹性系数(绝对值)略大于暖转冷过程。同时,持续偏暖过程中、上游地表变化的弹性系数(绝对值)均明显大于暖转冷与冷转暖过程。(3)3个特征期之间径流差异主要由降水主导,地表变化影响甚微,但潜在蒸发的作用存在地域差异,上游地区潜在蒸发部分抵消了降水变化的贡献而中游地区潜在蒸发则加强了降水导致的径流变化。研究量化了黄河流域各因子对过去千年百年尺度径流变化的贡献,明确了不同气候转变期各因子贡献的差异,为更好地研究径流量多尺度变化及其成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C-CSM1-1 过去千年 径流 百年尺度 黄河中上游
原文传递
西天山北坡过去千年以来的植被与气候变化
13
作者 黄健 姚付龙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6-315,共10页
西天山北坡地处西风带,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因缺乏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学界对该地区千年以来气候变化过程的认识尚不清晰,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的水热组合模式争议较大。为提升对上述问题的认识,本文以西天山北坡昭苏盆地千年以来的泥炭... 西天山北坡地处西风带,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因缺乏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学界对该地区千年以来气候变化过程的认识尚不清晰,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的水热组合模式争议较大。为提升对上述问题的认识,本文以西天山北坡昭苏盆地千年以来的泥炭沉积物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精准定年及高分辨率孢粉研究,重建了该区域千年以来的植被与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千年以来西天山北坡气候变化过程依次为暖干、暖湿、冷湿。1046—1146AD期间,桦木属含量处于峰值,A/C值较低,气候以暖干为主;1146—1288AD为中世纪暖期,云杉属含量与A/C值开始增加, PCA axis 2得分偏负,气候转向暖湿;1288—1476 AD为中世纪暖期向小冰期过渡时期,桦木属含量减少, PCA axis 2得分出现正值,气温开始降低,环境向冷湿转变;1476—1606 AD为小冰期阶段, A/C值与喜冷的云杉属含量均达到峰值,气候向冷湿进一步发展。(2)西天山北坡千年以来气候变化过程并不稳定,气候波动频繁,湿度持续增加,泥炭沉积物记录了以暖湿为主的中世纪暖期及冷湿的小冰期,这可能是由太阳辐射强度减弱、西风环流加强及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过去千年 孢粉 中世纪暖期 小冰期 天山
原文传递
过去千年帝俄/苏联耕地面积重建数据集(1000-2000)
14
作者 赵志龙 李俊 +1 位作者 方修琦 叶瑜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2期249-256,421-428,共16页
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重建历史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是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核心任务。本研究基于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粮食产量、城镇数量等历史数据重建了1000-2000年帝俄/苏联耕地面积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5组空间数据和3个... 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重建历史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是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核心任务。本研究基于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粮食产量、城镇数量等历史数据重建了1000-2000年帝俄/苏联耕地面积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5组空间数据和3个表格数据。空间数据包括1000、1533、1900年帝俄欧洲部分的边界数据,1958年苏联欧洲部分的边界数据以及西伯利亚边界数据。表格数据包括:(1)Sheet-1为1000-2000年帝俄/苏联的耕地面积数据;(2)Sheet-2为1000-2000年帝俄/苏联的欧洲部分的耕地面积数据;(3)Sheet-3为1590-2000年西伯利亚的耕地面积数据。数据集存储为.shp和.xlsx格式,由41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2.18MB(压缩为1个文件,1.11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耕地面积 过去千年 东欧 苏联
原文传递
湖泊沉积记录千年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永 余俊清 +2 位作者 成艾颖 张丽莎 高春亮 《盐湖研究》 CSCD 2011年第1期59-65,共7页
湖泊沉积记录在区域千年气候与环境变化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成果令人瞩目。保存在各类湖泊岩芯中的气候指标如孢粉组合、地球化学元素、分子同位素、有机质色素、生物标志物等被广泛应用到气候因子的重建工作中。研究方法的改进... 湖泊沉积记录在区域千年气候与环境变化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成果令人瞩目。保存在各类湖泊岩芯中的气候指标如孢粉组合、地球化学元素、分子同位素、有机质色素、生物标志物等被广泛应用到气候因子的重建工作中。研究方法的改进、测年精度的提高、环境指标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定量转换是今后湖泊沉积千年以来高分辨率研究的需要,此外还要重视加强多项环境指标的综合研究,寻求其它有效环境替代指标以及开展不同类型湖泊环境代理记录的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 千年气候 高分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