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准噶尔山地四级夷平面的划分及构造地貌分区 被引量:4
1
作者 杜国云 吕辉河 +5 位作者 王国灿 季军良 张雷 吴恙 徐彬 谢吉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6-263,共8页
基于SRTM3-DEM数据,运用ArcGIS技术,采用空间分析、三维地表形态分析和剖面形态分析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对克拉玛依盆地以西、塔域盆地以东的西准噶尔山地的地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划分出4级夷平面,讨论了各级夷平面的特征,依据... 基于SRTM3-DEM数据,运用ArcGIS技术,采用空间分析、三维地表形态分析和剖面形态分析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对克拉玛依盆地以西、塔域盆地以东的西准噶尔山地的地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划分出4级夷平面,讨论了各级夷平面的特征,依据地表特征分析对研究区内的构造地貌区进行了划分。4级夷平面海拔高度分别是2734-1760m、1520-1200m、1000-300m和800660m。参考地表面三维统计得到的拐点(1320m/1270m),将1270m以上地貌面分为2级夷平面:1760m以上夷平面(I)和1520-1200m夷平面(II),地形起伏度均在500-200m以内。Ⅱ级夷平面可能发育于白垩纪至新近纪,山地剥蚀的后期与新近系昌吉河群相对比。1000m以下分为两级剥蚀面,其中之一,剥蚀面高度1000-660m,并一直延伸至300m高度,为一变形的山麓及山前剥夷面(III)。该剥蚀面具有埋藏剥蚀面性质,形成于中更新世一晚更新世。另一级山间剥蚀面出现在860-660m高度上(Ⅳ),发育于晚更新世后期至全新世。4级夷平面代表了山地的4次稳定时期与其间的4次快速抬升,第Ⅲ级剥蚀面的变形记录了青藏高原晚第四纪隆升的远程效应。不同分区之间的构造地貌差异为区域构造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分区信息,构成区域构造分区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区域研究表明,西准噶尔山地的总体构造线方向呈NE向展布,其与东部的准噶尔盆地和西部塔城盆地及以西地区的NW向构造线方向明显不同,受控于数条NE向断裂的南部扎伊尔山地与北部吾尔喀什尔山地的盆一山间列的构造地貌组合构成了区域南、北之间的对比。依据DEM所做的地表特征分析,把研究区分为北部中山与盆地间列区(I-1)、南部中低山区(I-2)和东南部山缘及山前平原区(Ⅱ)3个构造地貌区。西准噶尔山地(I区)属于天山-准噶尔-萨彦-贝加尔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夷平面 构造地貌分区 西准噶尔山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