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尘、汽车尾气颗粒物中有机质的成分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梁丽明 彭林 +1 位作者 张春梅 田建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49,共3页
通过对烟尘、汽车尾气排放颗粒物、尘土中的有机质经提取分离得饱和烃、芳香烃、菲烃、沥青四个馏分。四个溜分的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并将其饱和烃、芳香烃 ,经 GC-MS分析 ,其特征明显不同。这种特征的不同可算得大气颗粒物中有机... 通过对烟尘、汽车尾气排放颗粒物、尘土中的有机质经提取分离得饱和烃、芳香烃、菲烃、沥青四个馏分。四个溜分的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并将其饱和烃、芳香烃 ,经 GC-MS分析 ,其特征明显不同。这种特征的不同可算得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尘 汽车 尾气 颗粒物 有机质 大气监测 采样
下载PDF
兰州地区大气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云 丁国武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17-418,共2页
采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对兰州市不同地区5个采样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有机提取物进行了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结果表明,5个样品对SCE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具有较好的剂量-反应关系。其... 采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对兰州市不同地区5个采样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有机提取物进行了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结果表明,5个样品对SCE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具有较好的剂量-反应关系。其中铁路局和西固点SCE率增高尤为显著,对照点榆中则增高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 淋巴细胞 SCE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土壤有机碳库与土壤结构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1
3
作者 彭新华 张斌 赵其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8-623,共6页
土壤有机碳的形成抵押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也促进了土壤结构的形成并提高其稳定性。本文介绍土壤结构的层次性和稳定性 ,阐述不同土壤有机碳库影响土壤结构及其性质的作用机制 ,着重评述土壤活性碳库 ,颗粒有机物和可溶性有机物的数量及... 土壤有机碳的形成抵押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也促进了土壤结构的形成并提高其稳定性。本文介绍土壤结构的层次性和稳定性 ,阐述不同土壤有机碳库影响土壤结构及其性质的作用机制 ,着重评述土壤活性碳库 ,颗粒有机物和可溶性有机物的数量及质量对土壤结构的层次性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并突出土壤有机物的疏水性对土壤结构及其性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今后应深入研究不同土地利用和土壤管理措施下土壤活性碳库组成与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定量描述不同土壤碳库和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形成过程 ;重视研究土壤碳库、土壤稳定性和土壤回复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深入研究有机碳库的性质影响土壤水分湿润速率的机制 ;应用获得的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结构稳定性的新知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库 土壤结构 土壤稳定性 土壤团聚体 颗粒有机物 可溶性有机物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施用生物炭对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和颗粒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2
4
作者 陈红霞 杜章留 +1 位作者 郭伟 张庆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30-2934,共5页
以华北平原高产农田3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生物炭与矿质肥配施对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和颗粒有机质组分中碳、氮含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单施氮磷钾肥(CK);氮磷钾肥+2250kg·hm-2生物炭(C1);氮磷钾肥+4500kg·hm-2生物... 以华北平原高产农田3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生物炭与矿质肥配施对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和颗粒有机质组分中碳、氮含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单施氮磷钾肥(CK);氮磷钾肥+2250kg·hm-2生物炭(C1);氮磷钾肥+4500kg·hm-2生物炭(C2);炭基缓释肥(750kg·hm-2,CN).结果表明:与CK相比,C1和C2处理显著降低了0~7.5cm土层容重,降低幅度分别为4.5%和6.0%;施用生物炭增加了0~15cm土层的阳离子交换量,其中C2处理增加了24.5%;在0~7.5cm土层,C1处理土壤颗粒有机质组分中的碳、氮浓度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250%和85%,C2处理分别增加了260%和120%.施用生物炭3年后土壤理化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并在碳增汇和温室减排方面具有潜在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容重 阳离子交换量 颗粒有机质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影响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被引量:111
5
作者 张金波 宋长春 《生态环境》 CSCD 2003年第4期500-504,共5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监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时所采用的一些敏感性指标: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商、CO2通量和qCO2、轻组有机质和颗粒态有机质、溶解态有机碳(DOC).大量的研究表明,与土壤有机碳相比,微生物量碳库的周转率更...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监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时所采用的一些敏感性指标: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商、CO2通量和qCO2、轻组有机质和颗粒态有机质、溶解态有机碳(DOC).大量的研究表明,与土壤有机碳相比,微生物量碳库的周转率更大,周转时间更短,在土壤总有机碳变化可检测之前,土壤微生物部分的变化可能被检测到,是土壤碳动态的敏感性指标.轻组和颗粒态有机质是自然土壤肥力的决定因素,也是土地管理方式影响最明显的部分,对于准确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CO2通量和qCO2可以综合反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利用土壤有机碳的效率及土壤中碳的代谢作用等,也是土壤碳动态的敏感性指标.DOC通量比全球植物和大气间碳交换量小1~2个数量级,所以生物圈碳平衡的很小变化会导致DOC的巨大变化,DOC浓度和通量是土壤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敏感性指标 微生物量碳 颗粒碳有机质 轻组有机质 溶解态有机碳
下载PDF
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及其在农田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3
6
作者 张国 曹志平 胡婵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21-1930,共10页
农田土壤有机碳成分复杂,活性有机碳对管理措施具有敏感性,而惰性有机碳具有固碳作用.碳分组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学技术.物理分组的依据是密度、粒径大小和空间分布,可分离出有机碳的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化学分组基于... 农田土壤有机碳成分复杂,活性有机碳对管理措施具有敏感性,而惰性有机碳具有固碳作用.碳分组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学技术.物理分组的依据是密度、粒径大小和空间分布,可分离出有机碳的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化学分组基于土壤有机碳在各种提取剂中的溶解性、水解性和化学反应性从而分离出各种组分:溶解性有机碳是生物可代谢有机碳,包括有机酸、酚类和糖类等;酸水解方法可将有机碳分成活性和惰性成分;利用KMnO4模拟酶氧化可分离出活性碳和非活性碳.利用生物技术可测定出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潜在可矿化碳.在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有机碳组分的化学组成和库容会发生不同变化,对土壤有机碳沉积速率产生不同影响.为了探明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碳沉积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今后应该加强对各种分组方法的标准化研究,探索不同分组方法的整合应用,针对不同农田管理措施,总结出适合的有机碳分组方法或联合分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活性碳 团聚体 颗粒有机碳 溶解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潜在可矿化碳
原文传递
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颗粒有机物形成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4
7
作者 李江涛 张斌 +1 位作者 彭新华 赖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12-917,共6页
土壤颗粒有机物 (POM)是土壤有机碳库中活动性较大的碳库。POM的形成对提高土壤碳库和缓解大气CO2 的升高具有重要意义。POM的形成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性质密切相关 ,且深受土地利用和土壤管理的影响。实验土壤采自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无... 土壤颗粒有机物 (POM)是土壤有机碳库中活动性较大的碳库。POM的形成对提高土壤碳库和缓解大气CO2 的升高具有重要意义。POM的形成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性质密切相关 ,且深受土地利用和土壤管理的影响。实验土壤采自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无机肥长期定位试验地 ,各施肥处理为 :CK(不施肥 )、NPK(施氮磷钾肥 )、NPK(=) (施双倍氮磷钾肥 )和NPK +OM(施氮磷钾肥和猪粪处理 )。研究发现 :施肥显著地增加了水稻土POM的含量 ;随着化肥施肥量和有机肥的增加 ,POM含量增加 ,NPK、NPK(=)和NPK +OM处理的POM含量比CK分别增加了 1 1~ 1 3倍、1 2~ 1 4倍和 1 5~ 1 9倍 ;施肥也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表现为NPK +OM >NPK(=) >NPK >CK ;各处理POM含量随土壤团聚体粒级的减小而增加 ,其C/N比为降低趋势 ;团聚体稳定性与POM含量呈极显著关系 (r=0 98,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红壤性水稻土 氮磷钾肥 土壤碳库 土壤有机碳库 POM 颗粒 量比
下载PDF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土壤非保护性有机C含量及分配 被引量:71
8
作者 杨玉盛 刘艳丽 +3 位作者 陈光水 李灵 谢锦升 林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及在其采伐迹地上营造的 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非保护性有机 C含量及分配的研究 ,结果表明 ,格氏栲天然林 0~ 10 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 C贮量分别是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的 1.17倍和1.35倍 ... 通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及在其采伐迹地上营造的 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非保护性有机 C含量及分配的研究 ,结果表明 ,格氏栲天然林 0~ 10 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 C贮量分别是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的 1.17倍和1.35倍 ,轻组有机 C贮量分别是后两者的 1.6 4倍和 2 .16倍 ,而颗粒有机 C贮量则分别是后两者的 1.6 0倍和 3.4 3倍 ,其土壤轻组有机 C和颗粒有机 C的分配比例亦显著高于后两者。不同林分间差异均以 0~ 10 cm土层为最大 ,该层格氏栲天然林土壤有机 C含量分别是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的 1.5 2倍和 1.6 3倍 ,轻组有机 C含量分别是后两者的 1.70倍和 2 .14倍 ,而颗粒有机C含量则分别是后两者的 2 .18倍和 4 .85倍。这种差异与经营人工林时进行皆伐、炼山、整地等对林地干扰强度较大、幼林郁闭前产生水土流失及凋落物、枯死细根归还量减少等有关。土壤轻组有机 C和颗粒有机 C可作为土壤有机 C库变化的较为敏感指标 ,同时亦可指示土壤肥力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人工林 土壤非保护性有机C 轻组有机C 颗粒有机C
下载PDF
Source profil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s emitted from cereal straw burnings 被引量:89
9
作者 ZHANG Yuan-xun SHAO Min +5 位作者 ZHANG Yuan-hang ZENG Li-min HE Ling-yan ZHU Bin WEI Yong-jie ZHU Xian-le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7-175,共9页
Cereal straw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biomass burned in China but its contribution to fine particulates is not adequate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three main kinds of cereal straws were collected from five grain ... Cereal straw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biomass burned in China but its contribution to fine particulates is not adequate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three main kinds of cereal straws were collected from five grain producing areas in China. Fine particulate matters (PMzs) from the cereal straws subjected to control burnings, both under smoldering and flaming status, were sampled by using a custom made dilution chamber and sampling system in the laboratory. Element carbon (EC) and organic carbon (OC) was analyzed. 141 compounds of organic matters were measur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 (GC-MS). Source profil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s emitted from cereal straw burning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rganic matters contribute a large fraction in fine particulate matters. Levoglucosan had the highest contributions with averagely 4.5% in mass of fine particulates and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tracer of biomass burnings. Methyloxylated phenols from lignin degradation also had high concentrations in PM2.5, and contained approximately equal amounts of guaiacyl and syringyl compounds. 13-Sitostrol also made up relatively a large fraction of PMz5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sterols (0.18%-0.63% of the total fine particle mass). Normal alkanes, PAHs, fatty acids, as well as normal alkanols had relatively lower concentr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compounds mentioned above. Carbon preference index (CPI) of normal alkanes and alkanoic acids showed characteristics of biogenic fuel burnings. Burning statu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s of EC and PAH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mission profiles of straw and wood combustions were displayed by the fingerprint compounds, which may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contributions between wood and straw burnings in source apportionment resear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burning cereal straw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source profile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及深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3
10
作者 周萍 张旭辉 潘根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5-771,共7页
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化肥与秸秆配施、化肥与猪粪配施、单施化肥和不施肥)下,水稻土总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的深度变化。结果表明,总有机碳(TOC)和颗粒态有机碳(POC)的深度分布都符合幂函数方程(Y=aX-b);不同的施肥处理主要影响耕... 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化肥与秸秆配施、化肥与猪粪配施、单施化肥和不施肥)下,水稻土总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的深度变化。结果表明,总有机碳(TOC)和颗粒态有机碳(POC)的深度分布都符合幂函数方程(Y=aX-b);不同的施肥处理主要影响耕层土壤的TOC和POC含量,POC分配比例在土壤深度上也有差异。其中,化肥与猪粪配施处理,由于有机物质的输入其TOC和POC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处理;不施肥处理的POC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和秸秆配施化肥。并且,没有观察到耕层POC含量与不同小区的作物平均产量间的显著线性关系,这意味着土壤POC仅从含量来说,与作物生物量的输入并没有直接关系。而可能与施肥中的直接输入有较大关系。同时,POC含量与大团聚体颗粒组含量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不同施肥处理下POC的结构和性质可能发生了变异,导致其对大团聚体颗粒组形成及其稳定性的作用存在差异。可见,不同的施肥处理并没有改变TOC和POC的深度分布格局,只是改变了它们在耕层土壤的含量以及POC的分配比例。不同施肥处理下POC的结构性质及其稳定性的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有机碳 颗粒态有机碳 长期施肥
下载PDF
施用有机肥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75
11
作者 安婷婷 汪景宽 +2 位作者 李双异 于树 朱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9-373,共5页
采用湿筛法对不同处理下的黑土进行分离,得到4种不同大小(>2000、2000~250、250~53、<53μm)的团聚体,利用密度分组法分离出游离的轻组(freeLF)和团聚体内的颗粒有机质(iPOM),以评价有机肥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湿筛法对不同处理下的黑土进行分离,得到4种不同大小(>2000、2000~250、250~53、<53μm)的团聚体,利用密度分组法分离出游离的轻组(freeLF)和团聚体内的颗粒有机质(iPOM),以评价有机肥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土壤的团聚化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耕作对团聚体的破坏作用,减缓团聚体的周转.团聚体内细颗粒有机碳(fine iPOM-C)含量显著高于粗颗粒有机碳(coarse iPOM-C)含量,说明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团聚体内细颗粒有机碳的积累,是施用有机肥条件下黑土团聚体内碳固定的主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团聚体 有机肥 黑土 固碳机制
下载PDF
杭州市城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特性 被引量:63
12
作者 章明奎 周翠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1,共3页
杭州市城市土壤有机碳具明显的积累并具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城区土壤表土(0~10cm和0~100cm深度土壤平均有机碳贮量约为远郊区土壤的4.3和5.7倍。城市土壤有机碳中含较高比例的碳黑、颗粒态碳和较低比例的易氧化态碳,表明城市土壤... 杭州市城市土壤有机碳具明显的积累并具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城区土壤表土(0~10cm和0~100cm深度土壤平均有机碳贮量约为远郊区土壤的4.3和5.7倍。城市土壤有机碳中含较高比例的碳黑、颗粒态碳和较低比例的易氧化态碳,表明城市土壤有机碳较为稳定。随着人为影响程度的增加,土壤碳黑、颗粒状碳量增加,易氧化态碳的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有机碳积累 碳黑 颗粒状有机碳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川西沿海拔梯度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 被引量:68
13
作者 向成华 栾军伟 +1 位作者 骆宗诗 宫渊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5-1034,共10页
研究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分配比例是揭示土壤碳库周转及调控机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利用高锰酸钾氧化法获得易氧化有机碳、湿筛法获得颗粒有机碳和密度分离法获得轻组有机碳3项指标探讨沿海拔梯度不同植被类型间(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 研究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分配比例是揭示土壤碳库周转及调控机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利用高锰酸钾氧化法获得易氧化有机碳、湿筛法获得颗粒有机碳和密度分离法获得轻组有机碳3项指标探讨沿海拔梯度不同植被类型间(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差异及调控因子,结果表明:随土层加深,土壤颗粒和轻组有机碳含量及分配比例均降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降低而分配比例保持较稳定水平。高海拔植被类型具有较高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不同活性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表明活性有机碳起源的类似。活性有机碳与土壤粘粒+粉粒含量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活性有机碳趋向分布于土壤大团聚体当中。年均温与不同植被类型间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成负相关趋势,但可能由于取样点较少的缘故而在统计上不显著。年均温与土壤非保护性有机碳向保护性有机碳的转化速率常数(K)接近于显著负相关(P=0.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下载PDF
利用方式对砂质土壤有机碳、氮和磷的形态及其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5
14
作者 章明奎 郑顺安 王丽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03-1711,共9页
【目的】为了解林地转化为农地对砂质土壤有机碳、氮和磷的形态及其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自然林地、桔园和蔬菜地等3种利用方式下砂质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C)、氮(N... 【目的】为了解林地转化为农地对砂质土壤有机碳、氮和磷的形态及其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自然林地、桔园和蔬菜地等3种利用方式下砂质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C)、氮(N)和磷(P)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结果】林地开垦种植柑桔和蔬菜,表土有机碳平均分别减少了79%和67%,全氮平均分别下降了64%和31%,而土壤磷却成倍的增加。农业土壤(桔园和蔬菜地土壤)的C/N比(11~19)低于林地土壤(25~37)。土壤颗粒态有机质对土地利用变化极为敏感,在林地开垦为桔园和蔬菜地后,颗粒态有机质形式的碳(POM-C)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非颗粒态有机碳,林地、桔园和蔬菜地土壤POM-C占土壤总有机碳的平均比例分别为69.1%、41.0%和12.5%。林地土壤有机碳和氮素主要分布在>0.5mm和0.25~0.5mm的团聚体中;而桔园和蔬菜地土壤的有机碳和氮素主要分布在0.25~0.5mm和0.053~0.125mm团聚体中。磷素主要分布在>0.5mm和<0.053mm等2个粒级中。农业土壤磷素主要以HCl-P形态存在,而林业土壤的磷主要以NaOH-OP(有机磷)和H2O-P形态存在。【结论】研究证实了由原始林地开垦转变为农业用地不利于砂质土壤有机碳和氮的积累;利用方式改变可极大地影响砂质土壤中有机碳、氮和磷的形态及其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方式 砂质土壤 颗粒态有机碳和养分 团聚体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表层土壤颗粒有机碳和团聚体结合碳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62
15
作者 方华军 杨学明 +2 位作者 张晓平 梁爱珍 申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847-2854,共8页
以东北黑土区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侵蚀程度地形部位表层土壤不同粒级有机碳、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结合碳含量,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作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SOC)损失、迁移和累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侵蚀微弱的坡顶相比,严... 以东北黑土区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侵蚀程度地形部位表层土壤不同粒级有机碳、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结合碳含量,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作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SOC)损失、迁移和累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侵蚀微弱的坡顶相比,严重侵蚀的坡肩部位表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矿质结合碳(IOC)和团聚体结合碳含量分别减少23%、17.5%和8.7%,而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含量无明显差异。长期处于沉积状态的坡脚部位,表层土壤大团聚体、POC和大团聚体结合碳含量分别较坡顶低56.1%、47.9%和67%;而IOC和微团聚体结合碳分别较坡顶高10%和18.7%。研究结果反映了土壤侵蚀以及耕作倾向于破坏水稳性大团聚体,其内部包裹的轻质、细颗粒物质易被地表水流迁移流失,加上下层土壤的稀释作用,导致侵蚀部位SOC减少。轻质活性碳组分在迁移和累积过程中易被微生物利用分解,沉积区土壤以IOC和微团聚体碳为主,形成一个惰性碳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稳性团聚体 颗粒有机碳 大团聚体碳 黑土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不同活性组分储量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7
16
作者 王虎 王旭东 田宵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91-3498,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有机碳(MOC)储量及其在总有机碳(TOC)中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相对于翻压还田(WR),小麦秸秆覆盖还田(WM)0~20 cm耕层TOC和MOC储量...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有机碳(MOC)储量及其在总有机碳(TOC)中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相对于翻压还田(WR),小麦秸秆覆盖还田(WM)0~20 cm耕层TOC和MOC储量显著降低,降幅为4.1%和9.7%,DOC和POC储量显著提高,增幅为207.7%和11.9%;20~40 cm犁底层TOC和POC储量显著提高.玉米秸秆覆盖还田(MM)与MR相比,犁底层TOC和MOC储量显著提高,增幅为13.6%和14.6%.小麦-玉米秸秆均覆盖还田(WM-MM)相对于均翻压还田(WR-MR),耕层TOC和MOC储量显著降低,降幅为8.5%和10.3%.玉米秸秆还田耕层TOC和POC储量显著高于小麦秸秆还田.与对照(秸秆不还田)相比,6种还田模式耕层TOC储量增幅为5.2%~18.0%,差异达显著水平;除WM和MM模式外,犁底层TOC储量显著降低(降幅8.0%~11.5%).6种还田模式下土壤耕层DOC储量及DOC/TOC比值显著降低,在WM和WM-MM还田模式下耕层POC储量显著提高、POC/TOC比值增大,WR模式的耕层MOC储量显著提高、MOC/TOC比值增大,其余3种模式耕层POC和MOC储量均显著提高.秸秆覆盖还田有利于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积累,翻压还田有利于较稳定性有机碳组分积累.在提高关中地区农田TOC储量方面,玉米秸秆还田好于小麦秸秆还田、小麦-玉米秸秆翻压还田好于覆盖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碳储量 总有机碳 溶解性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矿物结合有机碳
原文传递
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作物系统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的影响 被引量:55
17
作者 龚伟 颜晓元 +4 位作者 蔡祖聪 王景燕 胡庭兴 宫渊波 冉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75-2381,共7页
通过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18年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耕层(0~20cm)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的影响.施肥处理包括化肥NPK不同组合(NPK、NP、NK、PK)、全部施用有机肥(OM)、一半有机肥+化... 通过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18年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耕层(0~20cm)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的影响.施肥处理包括化肥NPK不同组合(NPK、NP、NK、PK)、全部施用有机肥(OM)、一半有机肥+化肥NPK(1/2OMN)及不施肥(CK)共7个处理.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含量,提高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分配比例及颗粒有机质C/N.施肥处理颗粒有机碳和氮储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11.7%~196.8%和13.0%~152.2%,土壤颗粒有机碳对总有机碳储量增加的贡献率为31.5%~67.3%,土壤颗粒有机氮对全氮储量增加的贡献率为14.3%~100.0%;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储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2.0%~75.0%和0.0%~69.8%.各处理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储量均以OM处理最高,且有机肥与化肥NPK配施高于单施化肥各处理,而化肥处理中NPK均衡施用效果最好.说明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NPK配施及化肥NPK均衡施用是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 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 碳固存
下载PDF
海水颗粒有机碳(POC)变化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 被引量:53
18
作者 张乃星 宋金明 贺志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328-2339,共12页
海水中颗粒有机碳(POC)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是海洋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阐述了海水POC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概况。海水POC在海洋中的分布受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海域、不... 海水中颗粒有机碳(POC)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是海洋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阐述了海水POC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概况。海水POC在海洋中的分布受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海域、不同水层POC的含量与组成差异很大,在水平分布上,近岸高于远海,垂直分布上,表层高于中下层,含量通常为几十到几百个μg/L,主要由陆源碎屑、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其新陈代谢产物和死亡残体组成,海水POC可来源于陆源、海源(海洋生物的生产)、海底沉积物的再悬浮以及溶解有机碳(DOC)的转化,其中海源是其主要贡献者。海水POC与生物过程的关系密切,海洋生物既是POC的组成部分也是POC的重要生产者,通过摄食-代谢过程产生碎屑POC,通过垂直洄游促进POC的向下沉降,通过细菌的降解将POC转化为其他形态。POC参与再循环与营养盐(特别是氮、磷、硅)之间有重要的协同作用,生命POC的新陈代谢造成了营养盐浓度的变化,反过来,营养盐浓度的变化又改变了生命POC的组成及数量;无生命的POC一方面在生物及化学作用下分解矿化释放出营养盐,及时补充了水体中氮、磷、硅等生源要素的含量,这在高生产力的珊瑚礁区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其又通过在沉积物中的矿化,产生吸附位点,吸附营养盐,影响着营养盐在沉积物与水体中的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POC) 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生物过程 营养盐
下载PDF
量化退耕还林后土壤碳变化 被引量:49
19
作者 王春梅 刘艳红 +1 位作者 邵彬 赵景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2-119,共8页
为了评价退耕还长白落叶松对土壤碳的影响,该文以中国东北地区的敦化市为例,选择了7个退耕后演替的不同时间序列的长白落叶松样地,及其附近的250年生原始林作为土壤长期碳汇潜力的一个参照,通过采集矿质土壤样品,并测定生物量碳、凋落物... 为了评价退耕还长白落叶松对土壤碳的影响,该文以中国东北地区的敦化市为例,选择了7个退耕后演替的不同时间序列的长白落叶松样地,及其附近的250年生原始林作为土壤长期碳汇潜力的一个参照,通过采集矿质土壤样品,并测定生物量碳、凋落物碳,研究长白落叶松第1个轮伐期间土壤碳量和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退耕后12年碳密度降低到最小量75.87 Mg/hm^2,然后逐渐恢复;在退耕21年的时候,土壤有机碳恢复到农田的水平,即84.28 Mg/hm^2.21年后土壤碳密度出现净积累.造林后33年,土壤碳的增加和减少与生物量碳的累积相比是比较小的,而长期来看(250年),土壤碳库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库的63.4%.这种情况表明,肥沃的土壤退耕还林后,长期来看是一个可观的碳汇.颗粒态有机质是土壤有机质中对土地利用变化比较敏感的指标.在0-30 cm土层中,长白落叶松林地和原始林粗颗粒态有机质分别是耕地的2.7和3.4倍,颗粒态碳在土壤总碳中的分配比例是增加的,表明退耕还林后土壤质量在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碳汇 矿质土壤 颗粒态有机质 长白落叶松
下载PDF
土壤中颗粒状有机质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49
20
作者 章明奎 郑顺安 王丽平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0-1104,共5页
为了解土壤颗粒状有机质(POM)对重金属富集机理,用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POM对Cu、Cd、Co、Pb、Ni和Zn等6种常见重金属的吸附作用。研究表明,土壤中颗粒状有机质(POM)对重金属有较高的吸附潜力,吸附过程是一个快速反应,在100分钟内可... 为了解土壤颗粒状有机质(POM)对重金属富集机理,用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POM对Cu、Cd、Co、Pb、Ni和Zn等6种常见重金属的吸附作用。研究表明,土壤中颗粒状有机质(POM)对重金属有较高的吸附潜力,吸附过程是一个快速反应,在100分钟内可接近平衡。POM对重金属的吸附强度随pH的变化而变化,在pH5 ̄7范围达到较高水平,pH<5和pH>8均可降低POM对这些重金属的吸附;POM对重金属的吸附明显高于相同粒径的矿物质,也高于或接近于细土(<0.053mm)。重金属元素共存时,POM对重金属的吸附强度由大而小顺次为Cu>Pb>Cd>Cr>Co>Zn>Ni。移去土壤颗粒态有机质将显著降低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增加土壤重金属的淋失风险。POM对重金属的强吸附性能可能是土壤中POM重金属富集的主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状有机质 微量元素 吸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