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0篇文章
< 1 2 2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污染水平 被引量:199
1
作者 黄鹂鸣 王格慧 +2 位作者 王荟 高士祥 王连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4-337,共4页
为了初步调查南京市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的污染水平,于2001年冬、春、秋3季在南京市的5个典型城市功能区,用大流量采样器收集了50个样品.结果表明,南京市PM10、PM2.5的污染很严重,超标率分别为72%和92%,最大超标倍数达到6.3和9.0,... 为了初步调查南京市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的污染水平,于2001年冬、春、秋3季在南京市的5个典型城市功能区,用大流量采样器收集了50个样品.结果表明,南京市PM10、PM2.5的污染很严重,超标率分别为72%和92%,最大超标倍数达到6.3和9.0,而且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PM2.5占PM10的大部分,约为68%,应引起公众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颗粒物 空气污染 南京
下载PDF
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154
2
作者 贺泓 翁端 资新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9-1177,共9页
从柴油机机内净化技术和柴油车尾气后处理技术2方面综述了国际、国内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柴油车颗粒物捕集技术和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的研究思路和进展,并展望了相关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放控制 颗粒物 氮氧化物 发动机技术 后处理技术 DPF SCR
下载PDF
中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 被引量:102
3
作者 吴民 朱春梅 宋乙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方法:利用ZWF4DⅡ型微粒分析仪对5%葡萄糖注射液、三种中药注射液及其与5%葡萄糖注射液的混合液中的微粒进行测量对比。结果:混合液中≥2μm,≥5μm,≥10μm的微粒增加显...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方法:利用ZWF4DⅡ型微粒分析仪对5%葡萄糖注射液、三种中药注射液及其与5%葡萄糖注射液的混合液中的微粒进行测量对比。结果:混合液中≥2μm,≥5μm,≥10μm的微粒增加显著。结论:混合液微粒的增加是由于中药注射液带入和配伍变化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 微粒 输液
下载PDF
北京冬、夏季颗粒物及其离子成分质量浓度谱分布 被引量:82
4
作者 胡敏 赵云良 +4 位作者 何凌燕 黄晓锋 唐孝炎 姚小红 陈泽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共6页
为认识北京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特性之一的粒径谱分布,利用多级撞击式颗粒物采样器MOUDI对北京城区夏季和冬季大气颗粒物进行了4次为期1周的采样,采样时间分别是2001-07、2002-03、2002-07和2003-01.通过分析获得了颗粒物及其离子成分的质... 为认识北京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特性之一的粒径谱分布,利用多级撞击式颗粒物采样器MOUDI对北京城区夏季和冬季大气颗粒物进行了4次为期1周的采样,采样时间分别是2001-07、2002-03、2002-07和2003-01.通过分析获得了颗粒物及其离子成分的质量浓度谱分布;发现北京城区颗粒物中细粒子占PM10的40%~60%,已经成为PM10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细粒子和粗粒子的质量浓度与PM10都有很强的相关性(R2>80%),仍然可以通过控制粗粒子的浓度来降低PM10的浓度;在细粒子浓度高于70μg·m-3时,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在细粒子中所占比例之和大于70%,是颗粒物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并且观测到颗粒物的质量粒径谱分布在积聚模态存在2个亚模态以及积聚模态出现在1·0~1·8μm的粒径段的谱分布;对于积聚模态峰值出现在1·0~1·8μm粒径段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质量浓度谱分布 粗粒子 细粒子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影响的非参数分析 被引量:88
5
作者 李军 孙春宝 +5 位作者 刘咸德 董树屏 郭婧 王焱 安欣欣 刘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3-669,共7页
利用2005年9月-2006年9月北京市大气颗粒物分级(不同粒径)监测资料和同期分时段气象观测数据,采用非参数分析(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北京市3种粒径大气颗粒物在不同季节的浓度水平与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 利用2005年9月-2006年9月北京市大气颗粒物分级(不同粒径)监测资料和同期分时段气象观测数据,采用非参数分析(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北京市3种粒径大气颗粒物在不同季节的浓度水平与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影响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气象因素各不相同;春季P(PM2.5),P(PM2.5-10)和P(PM10)都与气压呈显著负相关;夏季颗粒物质量浓度受降水影响很大;秋、冬季P(PM2.5)和P(PM10)均与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冬季P(PM2.5),ρ(PM2.5-10)和ρ(PM10)均与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细粒子和粗粒子质量浓度对气象因素变化的响应程度也有较大区别.春、夏季地面平均风速对粗粒子质量浓度的影响比细粒子显著,ρ(PM2.5)/ρ(PM10)随风速增加而增大;秋季日照时数对细粒子质量浓度的影响比粗粒子更显著,P(PM2.5)/ρ(PM10)随日照时数增加而减小;冬季相对湿度对粗粒子质量浓度的影响比细粒子显著,ρ(PM2.5)/ρ(PM10)随相对湿度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质量浓度水平 气象因素 非参数分析
下载PDF
北京10个常绿树种颗粒物吸附能力研究 被引量:87
6
作者 王兵 张维康 +1 位作者 牛香 王晓燕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8-414,共7页
大气中颗粒物PM(particulate matter)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城市绿色植物作为大气过滤器,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因此了解不同树种对空气颗粒物的吸附滞纳作用是必要的.以北京植物园10种常绿植被... 大气中颗粒物PM(particulate matter)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城市绿色植物作为大气过滤器,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因此了解不同树种对空气颗粒物的吸附滞纳作用是必要的.以北京植物园10种常绿植被为研究对象,应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测定了北京市常见6种乔木和4种灌木叶片对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PM2.5和PM1.0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叶片表面附着颗粒物的能力差异明显,最高的是雪松(Cedrus deodara)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吸附量分别是(18.95±0.71)μg·cm-2和(14.61±0.78)μg·cm-2,冷杉(Abies fabri)最小,为(8.02±0.4)μg·cm-2;2不同树种叶片单位面积对不同颗粒物的附着能力也存在差异,附着PM10能力最强的是油松和雪松,附着PM2.5能力最强的是雪松、铺地柏(Juniperus procumbens)、龙柏(Juniperus chinensis cv.kaizuka)和油松,附着PM1.0能力最强的是雪松、铺地柏、冷杉和油松;3不同月份叶片上附着的各粒级颗粒物(PM10、PM2.5)占TSP的比例不同.其中PM10在4~6月之间主要表现两种变化趋势,一是先上升后下降,主要为灌木树种;二是逐渐上升,主要的树种是乔木树种.而PM2.5则没有这种明显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常绿树种 总悬浮颗粒物 PM10 PM2.5 吸附能力 北京
原文传递
Air quality management in China:Issues,challenges,and options 被引量:73
7
作者 Shuxiao Wang Jiming Ha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13,共12页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ontrol progress and current status of air quality,identified the major air pollution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future,proposed the long-term air pollution control targets,and suggested the op...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ontrol progress and current status of air quality,identified the major air pollution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future,proposed the long-term air pollution control targets,and suggested the options for better air quality in China.With the continuing growth of economy in the next 10–15 years,China will face a more severe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vehicle population leading to increase in multiple pollutant emissions.Controlling regional air pollution especially fine particles and ozone,as well as lowering carbon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will be a big challenge for the country.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and the eco-system,the ambient air quality in all Chinese cities shall attain the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NAAQS) and ambient air quality guideline values set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To achieve the air quality targets,the emissions of SO 2,NOx,PM 10,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should decrease by 60%,40%,50%,and 40%,respectively,on the basis of that in 2005.A comprehensive control policy focusing on multiple pollutants and emission sources at both the local and regional levels was proposed to mitigate the regional air pollution issue in China.The options include development of clean energy resources,promotion of clean and efficient coal use,enhancement of vehicle pollution control,implementation of synchronous control of multiple pollutants including SO 2,NOx,VOC,and PM emissions,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egional air pollution,and application of climate friendly air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air pollution particulate matter OZONE control strategy China
原文传递
京津冀典型城市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同步观测研究 被引量:67
8
作者 孙颖 潘月鹏 +2 位作者 李杏茹 朱若华 王跃思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32-2740,共9页
为解析京津冀城市群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寻求区域大气污染协同防控方法,分别在北京、天津、唐山和保定4个典型城市和兴隆大气本底对照区设置观测站点,使用环境颗粒物在线监测仪和安德森撞击式9级采样器获取不同粒径段大气颗粒物的质量... 为解析京津冀城市群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寻求区域大气污染协同防控方法,分别在北京、天津、唐山和保定4个典型城市和兴隆大气本底对照区设置观测站点,使用环境颗粒物在线监测仪和安德森撞击式9级采样器获取不同粒径段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并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上述4个城市站点PM10年均值(2009年6月~2010年5月)分别为124、141、151和183μg.m-3,日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分别为29%、36%、39%和52%;PM2.5年均值分别为55、68、79和116μg.m-3,分别是区域大气本底对照站点的1.5、1.9、2.2和3.2倍,日均值超过WHO第一阶段指导值的天数分别为29%、33%、42%和65%.城市站细粒子(PM2.1)中二次无机盐、海盐、重金属、矿物尘和建筑尘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8.5%、5.8%、1.8%、14.8%和3.8%;上述5类化学成分在粗粒子(PM2.1~9)中分别为11.3%、6.7%、1.1%、43.5%和7.6%.河北保定颗粒物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其它城市,粗、细粒子中主要成分分别为矿物尘和二次无机盐.区域细粒子污染在冬季最为严重,其主要污染成分为二次粒子.北京大气细粒子中人为源与自然源的贡献比值高达3.5∶1,而在粗粒子中的相应比例仅为0.6∶1;一次排放与二次生成的污染物对北京大气细粒子的贡献相当,而在粗粒子中的相应比例为5∶1.燃煤、汽车尾气和建筑扬尘对区域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具有较大影响,对重金属和二次粒子前体物的控制也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化学成分 质量重构 粒径分布 京津冀城市群
原文传递
灰霾与能见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9
作者 白志鹏 董海燕 +2 位作者 蔡斌彬 朱坦 姚学祥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6-41,共6页
灰霾是一种气溶胶和气体污染造成的城市和区域性污染现象.对视觉空气质量以及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本研究针对灰霾引起的能见度下降的原因、机理等进行阐述,并对能见度的测量方法、灰霾国内外研究方向及灰霾治理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根... 灰霾是一种气溶胶和气体污染造成的城市和区域性污染现象.对视觉空气质量以及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本研究针对灰霾引起的能见度下降的原因、机理等进行阐述,并对能见度的测量方法、灰霾国内外研究方向及灰霾治理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根据已有资料对北京市2001年能见度进行初步化学核算,得出北京市春季能见度最好(核算结果大于11km),夏季最差(核算结果不足9km)的结论,在理论上与实际监测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能见度 颗粒物 视觉空气质量 化学成分分析
下载PDF
典型天气下植物叶面滞尘动态变化 被引量:67
10
作者 王会霞 石辉 王彦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6-1705,共10页
在天气变化频繁的春季选择了几种典型天气观测了油松、女贞、珊瑚树和三叶草叶面滞尘动态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和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研究表明:(1)供试物种的叶面滞尘量(g/m2)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4.57—5.45),珊瑚树(2.23—5.85),女... 在天气变化频繁的春季选择了几种典型天气观测了油松、女贞、珊瑚树和三叶草叶面滞尘动态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和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研究表明:(1)供试物种的叶面滞尘量(g/m2)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4.57—5.45),珊瑚树(2.23—5.85),女贞(2.14—4.27)和三叶草(0.12—0.38);(2)油松和三叶草叶面滞尘量无明显变化,而天气状况对女贞和珊瑚树叶面滞尘影响明显;(3)连续2d(17.1、14.8 mm)的降雨后,女贞和珊瑚树叶面滞尘量降低了50%以上;极大风速对女贞和珊瑚树叶面滞尘量的影响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在极大风速为14 m/s时达到峰值;相对湿度大于80%时,女贞和珊瑚树叶面滞尘量明显降低;空气中高浓度的颗粒物可使女贞和珊瑚树叶面滞尘在4—5 d达到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润湿性 叶面微结构 滞尘效应 大气颗粒物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园林植物滞留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特征及规律 被引量:65
11
作者 赵松婷 李新宇 李延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1-276,共6页
为研究常用园林植物滞留大气颗粒物的能力,本文以北京市常用园林植物为例,应用直接采样、电镜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选定园林植物滞留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特征及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园林植物滞留的颗粒物形状为不规则... 为研究常用园林植物滞留大气颗粒物的能力,本文以北京市常用园林植物为例,应用直接采样、电镜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选定园林植物滞留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特征及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园林植物滞留的颗粒物形状为不规则块体、球体和聚合体,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由高到低的微形态结构依次是蜡质结构>绒毛>沟槽>条状突起,并且这些微形态结构越密集、深浅差别越大,越有利于滞留大气颗粒物。(2)以园林植物叶片滞留颗粒物的数量进行统计时,得出园林植物叶片表面大部分为PM10(Dp≤10μm),均在98%以上,而PM2.5(Dp≤2.5μm)均在90%以上,粗颗粒物(Dp>10μm)的数量对总体数量的贡献非常小,均在2%以下;以体积进行统计时,得出PM10的体积在总体积中的比例在50%以上,对颗粒物总体积贡献最大,滞留的PM2.5体积占总体积8.5%-17.6%,粗颗粒物(Dp>10μm)体积占总体积20%以上。(3)对园林植物滞留颗粒物累积规律分析得出:在相同观测叶面积下,园林植物滞尘10 d的叶表面颗粒物数量较滞尘5 d的叶表面颗粒物数量均有所增加,增幅最大的是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增幅最小的是月季(Rosa chinensis),通过方差分析得出绦柳(Salix matsudana f.pendula)叶表面颗粒物数量显著低于除银杏(Ginkgo biloba)之外的其它7种树种,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小叶黄杨和国槐(Sophora japonica)叶表面滞留颗粒物的数量较多,并且显著高于月季、银杏和绦柳叶表面滞留的颗粒物数量;滞尘10 d后园林植物叶表面滞留的颗粒物的总面积均未超过观测叶面积的25%,至于叶片持续滞留颗粒物多少天后达到饱和状态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颗粒物 PM2 5 PM10
下载PDF
上海市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居民健康危害的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49
12
作者 阚海东 陈秉衡 汪宏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1,共4页
大气颗粒物污染正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定量评价上海市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居民的健康效应及其经济损失,采用流行病研究为基础的暴露—反应关系估算了2001年归因于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居民死亡及发病数;在此基础... 大气颗粒物污染正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定量评价上海市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居民的健康效应及其经济损失,采用流行病研究为基础的暴露—反应关系估算了2001年归因于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居民死亡及发病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单位健康效应的经济价值,计算相应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2001年上海市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健康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5亿元,占上海全市当年GDP的1.03%。研究提示,上海市城区目前的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造成的居民健康危害及其经济损失是相当可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城区 大气颗粒物污染 健康效益评价 经济学评价
下载PDF
注射剂配伍后不同粒径不溶性微粒的倍增现象 被引量:62
13
作者 汤韧 张宜 +3 位作者 傅立波 郑汉平 王志朝 胡沁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63-666,共4页
目的:考察注射剂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倍增的现象。方法:用电阻法检测配伍前后不同粒径微粒的数目。结果:证实了输液配伍后澄明度合格但微粒超标的可能,并观察到不同粒径微粒倍增的程度不同。结论:应重视药物配伍后特定粒径微粒的倍增... 目的:考察注射剂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倍增的现象。方法:用电阻法检测配伍前后不同粒径微粒的数目。结果:证实了输液配伍后澄明度合格但微粒超标的可能,并观察到不同粒径微粒倍增的程度不同。结论:应重视药物配伍后特定粒径微粒的倍增及与输液不良反应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剂 不溶性微粒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艾叶及其烟气粒相物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57
14
作者 李炎强 胡军 +2 位作者 张晓兵 宋瑜冰 王海林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17,21,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MS法对艾叶及其卷烟烟气粒相物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艾叶中鉴定出5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1,8-桉树脑、艾酮、艾醇、樟脑、龙脑、异龙脑、β-石竹烯、斯巴醇和γ-古芸烯。艾叶烟气粒相物中鉴定出46种挥发性成...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GC/MS法对艾叶及其卷烟烟气粒相物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艾叶中鉴定出5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1,8-桉树脑、艾酮、艾醇、樟脑、龙脑、异龙脑、β-石竹烯、斯巴醇和γ-古芸烯。艾叶烟气粒相物中鉴定出46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苯甲醛、苯酚、1,8-桉树脑、龙脑、4-松油醇和绿花白千层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挥发性成分 粒相物 卷烟 烟气 GC/MS
下载PDF
北京不同污染地区园林植物对空气颗粒物的滞纳能力 被引量:61
15
作者 张维康 王兵 牛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81-2388,共8页
城市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滞纳空气颗粒物,净化城市大气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市6种常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测定了不同污染地区叶片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纳能力,同时利用环境... 城市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滞纳空气颗粒物,净化城市大气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市6种常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测定了不同污染地区叶片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纳能力,同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测试树种叶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在所测的树种中,针叶树种单位叶面积滞纳空气颗粒物的能力比阔叶树种高,其中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滞纳量最高,为(3.89±0.026)μg·cm-2,其次是白皮松(Pinus bungeana),为(2.82±0.392)μg·cm-2,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最小,为(2.00±0.118)μg·cm-2;2通过观察叶片微观形态结构发现,针叶树种气孔排列紧密,气孔密度比阔叶树种大,表面粗糙度高于阔叶树种,而且能够分泌油脂;3在不同污染区,相同树种叶片滞纳PM10存在显著差异,五环周围的树种叶片单位叶面积滞纳PM10能力要高于植物园的,而相同树种叶片单位叶面积滞纳PM2.5则无明显差异;4在不同污染区下,叶片结构发生了重要的适应性变化,相对于轻污染区,在重污染区植物叶片外表皮细胞收缩,叶片表皮纹理变得更加粗糙,气孔频度和绒毛长度增加.尽管暴露于重污染区植物叶片发生重要变化,但是这些植物仍然能够正常健康地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园 五环路 园林植物 颗粒物 滞纳能力 叶片结构
原文传递
北京冬季雾霾天气下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0
16
作者 常清 杨复沫 +3 位作者 李兴华 曹阳 王欢博 田密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3-370,共8页
为认识雾霾天气下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利用13级低压撞击采样器采集北京城区冬季一次典型雾霾天气下的大气颗粒物,采用离子色谱和元素碳/有机碳分析仪分析了PM10中不同粒径的水溶性离子、元素碳和有机碳组分,获得了颗粒物... 为认识雾霾天气下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利用13级低压撞击采样器采集北京城区冬季一次典型雾霾天气下的大气颗粒物,采用离子色谱和元素碳/有机碳分析仪分析了PM10中不同粒径的水溶性离子、元素碳和有机碳组分,获得了颗粒物及其化学成分的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天气下颗粒物质量浓度大小为:雾霾>多云>雪天>晴天,4种天气下PM2.5/PM10均大于74%,说明冬季污染主要是由细颗粒物污染引起.SO2-4、NO-3、NH+4、Cl-、Ca2+是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SO2-4、NO-3、NH+4在0.76μm出现单峰;Ca2+和Mg2+在0.31和5.13~8.09μm出现双峰,主要分布在粗模态;Cl-和K+在0.76和5.13μm出现双峰,主要分布在细粒径段.OC、EC也富集于细粒子,显单峰结构.随污染程度增加,二次无机离子及碳组分浓度均显著增加,SO2、NO2的表观转化率(SOR、NOR)以及OC/EC在灰霾期间都远远高于二级良,可见二次无机源及有机源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空气流动性差的灰霾持续期,机动车尾气排放的EC等一次污染物贡献增加.分析NO-3/SO2-4的粒径分布发现,机动车尾气对爱根核模态及凝结模态的亚微米模态(<1μm)贡献大于固定源,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已十分凸显.此外,燃煤污染的区域输送对污染的形成也有重要贡献,重污染期间土壤扬尘的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化学组成 粒径分布 雾霾天气
原文传递
成都市冬季相对湿度对颗粒物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被引量:50
17
作者 刘凡 谭钦文 +2 位作者 江霞 蒋文举 宋丹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66-1472,共7页
利用成都市城区2015年12月的连续在线观测数据,如相对湿度(RH)、能见度、颗粒物(PM_(10)、PM_(2.5)和PM1)浓度、气态污染物(SO_2和NO_2)浓度以及PM_(2.5)中SO_4^(2-)和NO_3^-浓度,探讨RH对颗粒物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颗... 利用成都市城区2015年12月的连续在线观测数据,如相对湿度(RH)、能见度、颗粒物(PM_(10)、PM_(2.5)和PM1)浓度、气态污染物(SO_2和NO_2)浓度以及PM_(2.5)中SO_4^(2-)和NO_3^-浓度,探讨RH对颗粒物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颗粒物浓度和高RH协同作用导致低能见度事件.观测阶段,PM_(2.5)在PM_(10)中的平均比重为64%,表明成都市冬季细颗粒物污染严重;随着RH增加,PM_(2.5)/PM_(10)显著增加,表明高RH会加重细颗粒物污染.随着PM_(2.5)浓度增加,能见度呈幂指数下降;在相同PM_(2.5)浓度下,RH越高,能见度越低.当颗粒物浓度较低时,RH对能见度的影响作用较强;当颗粒物浓度较高时,大气消光主要由PM_(2.5)浓度控制,RH对能见度的影响减弱.当RH大于70%时,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的均值分别从0.27和0.11(RH小于40%)增长至0.40和0.19,表明较高RH对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的生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单独或协同影响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湿度 能见度 颗粒物 二次无机盐 成都
原文传递
城市绿地与人体健康 被引量:48
18
作者 吴志萍 王成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7,共6页
城市不同绿地类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各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关注城市绿地在人体保健方面的功能。文中综合分析了空气负离子、颗粒物、噪声和空气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城市绿地对这些健康因... 城市不同绿地类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各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关注城市绿地在人体保健方面的功能。文中综合分析了空气负离子、颗粒物、噪声和空气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城市绿地对这些健康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健康因子 空气负离子 颗粒物 噪声 空气微生物
下载PDF
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排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谭丕强 陆家祥 +3 位作者 邓康耀 于建清 宋遵法 刘志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1,共3页
在调整柴油机喷油提前角的情况下,实测了柴油机气体和颗粒排放浓度,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当喷油提前角由5°CA调整为7.5°CA时,PM、CO和HC排放值显著降低,NOX排放值显著升高;当喷油提前角由7.5°CA调整为10°CA时,P... 在调整柴油机喷油提前角的情况下,实测了柴油机气体和颗粒排放浓度,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当喷油提前角由5°CA调整为7.5°CA时,PM、CO和HC排放值显著降低,NOX排放值显著升高;当喷油提前角由7.5°CA调整为10°CA时,PM继续降低,NOX、CO和HC都有所增加,但幅度都不大。表明增大喷油提前角可有效地降低颗粒排放,但同时要考虑到NOX、CO和HC浓度的增加。该研究对电控柴油机喷油参数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喷油提前角 排放 颗粒 氮氧化物
下载PDF
可吸入颗粒物的健康效应机制 被引量:43
20
作者 李金娟 邵龙义 杨书申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5-188,共4页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水平与呼吸系统和心肺疾病的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其生物和毒理学机制尚不清楚。根据可吸入颗粒物的特征和成分,国外的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假说,包括以物理为基础的假说、...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水平与呼吸系统和心肺疾病的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其生物和毒理学机制尚不清楚。根据可吸入颗粒物的特征和成分,国外的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假说,包括以物理为基础的假说、有害有机组分假说、生物质假说、酸性气溶胶假说和氧化性损伤假说等。该文主要对可吸入颗粒物如何影响人体健康、对健康影响的主要毒理学机制(尤其是氧化性损伤假说)及毒理学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针对中国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研究方向,认为我国应加强大气颗粒物毒理学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从而揭示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健康 颗粒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