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柳方格沙障对库布齐沙漠沙丘粒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万玲玲 董智 +2 位作者 李红丽 王丽英 刘凤婵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70,共6页
为定量探讨沙柳方格沙障对沙粒粒度组成与特征的影响,以流动沙丘(LS)、设障2a沙丘(TS)和设障6a沙丘(SS)为研究对象,在沙丘不同部位、不同土层和障格内不同位置进行取样,分析样品的粒度组成与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设障年限的增加,粘粒... 为定量探讨沙柳方格沙障对沙粒粒度组成与特征的影响,以流动沙丘(LS)、设障2a沙丘(TS)和设障6a沙丘(SS)为研究对象,在沙丘不同部位、不同土层和障格内不同位置进行取样,分析样品的粒度组成与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设障年限的增加,粘粒和粉粒含量增加,细砂含量下降,SS粘粒和粉粒含量与TS和LS的含量差异显著,而TS和LS二者间差异不明显;LS、TS各粒级含量在三个层次间差异均不明显,而SS 0-5cm的粘粒、粉粒以及极细砂粒体积含量较其他2层差异显著。2)SS的频率分布曲线变化幅度小于TS和LS的频率分布曲线变化幅度。各沙丘的平均粒径MZ、分选系数δ、偏度SK、峰度KG的大小顺序均表现为SS<TS<LS,SS与其他两种类型沙丘粒度参数间差异明显,后二者粒度参数间差异不明显,且SS和TS各个土层的各个粒度参数的大小顺序均表现为0-5cm<5-10cm<10-15cm,而LS各个土层之间的粒度参数差异不明显。3)SS和TS障格西北和东南角粉粒和粘粒含量高于障格中部,各粒度参数则表现为障格中部小于障格西北角或者东南角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沙柳方格沙障 粒度参数 粒度组成
原文传递
2013年1月中国中东部大气重污染期间上海颗粒物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79
2
作者 周敏 陈长虹 +11 位作者 乔利平 楼晟荣 王红丽 黄海英 王倩 陈明华 陈宜然 李莉 黄成 邹兰军 牟莹莹 张钢锋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18-3126,共9页
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遭受多场大范围、长时间、高强度的灰霾天气.期间,本研究采用在线连续观测手段测量了上海市城区大气中气态污染物、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等,获得了高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污染特征.观测结果... 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遭受多场大范围、长时间、高强度的灰霾天气.期间,本研究采用在线连续观测手段测量了上海市城区大气中气态污染物、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等,获得了高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污染特征.观测结果显示,1月份期间PM10、PM2.5与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125±75)μg·m-3、(82±54)μg·m-3和(44±27)μg·m-3,PM2.5/PM10为65.0%±13.0%,能见度小于10.0km的累计时间长达284 h,占整月小时数的38.2%.灰霾期间大气PM2.5中SO2-4、NO-3、NH+4和OM分别占PM2.5的21.5%±4.9%、22.8%±5.9%、15.9%±3.1%和20.4%±4.3%,其中,二次组分(SNA+SOA)占PM2.5的65.7%±8.4%,表明灰霾期间二次组分对PM2.5的贡献较大;灰霾期间还测得较高的SOR和NOR,分别为0.335±0.121和0.229±0.066,说明SO2-4和NO-3的生成效率较高;较高的[NO-3]/[SO2-4]比值(1.137±0.438)表明灰霾期间机动车的污染较明显.研究发现,随着PM2.5质量浓度不断地增加,SNA的比例明显上升,期间NH+4对SO2-4、NO-3等酸性物质的中和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灰霾期间,因受低温和高浓度颗粒物的影响,上海地区的大气对有机物的氧化能力明显减弱,昼夜OC/EC值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颗粒物 化学组成 二次组分 气溶胶老化 污染累积 上海
原文传递
西安冬季重污染过程PM_(2.5)理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7
3
作者 曹宁 黄学敏 +1 位作者 祝颖 刘焕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9,共8页
基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观测数据、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研究了2017年11月西安市一次重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特征及其成因,并使用正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对细颗粒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冬季重污染... 基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观测数据、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研究了2017年11月西安市一次重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特征及其成因,并使用正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对细颗粒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冬季重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主要类型为有机碳(OC)、元素碳(EC)、混合碳(ECOC)、富钾(K)、钠-钾(Na-K)、有机胺(amine)、矿尘(dust)和重金属(HM),其主要来源为燃煤(24.9%),二次(29.3%),工业(19.3%),交通(13.3%),生物质燃烧(5.2%)和扬尘(1.9%).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污染过程细颗粒物的理化特征,发现高湿度,低风速的不利气象条件和供暖及工业生产导致的燃煤污染、二次污染,是此次重污染过程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重污染 化学组成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下载PDF
北京一次混合型重污染过程大气颗粒物元素组分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郑子龙 张凯 +4 位作者 陈义珍 周静 柯馨姝 周瑞 于跃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19-1226,共8页
针对北京2013年1月的一次混合型大气重污染过程,于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楼顶采集了TSP和PM10样品,分析了其中的元素组分.结果表明,逆温和静稳天气是导致此次大气污染的主要气象条件.重污染... 针对北京2013年1月的一次混合型大气重污染过程,于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楼顶采集了TSP和PM10样品,分析了其中的元素组分.结果表明,逆温和静稳天气是导致此次大气污染的主要气象条件.重污染期(2013年1月11—15日)北京大气ρ(TSP)和ρ(PM10)的日均值分别为426.34和363.46μg/m3,分别是非污染期(2013年1月2—6日)的3.5和3.4倍;而重污染期TSP和PM10中ρ(无机元素)分别为36.38和18.67μg/m3,是非污染期的2.2和1.6倍,低于颗粒物质量浓度升幅.元素质量浓度特征和EF(富集因子)分析表明,Na、Mg、Al、K、Ca、Fe的质量浓度之和占总元素质量浓度的90%以上,其EF均小于10,属地壳类元素,重污染期各元素质量浓度未明显升高;Mn、Cr和Ni 3种元素的EF在研究过程中无明显变化;重污染期PM10中w(Cd)(0.05%)、w(Zn)(3.34%)、w(As)(0.22%)、w(Pb)(3.54%)、w(Mo)(0.03%)、w(Sn)(0.14%)和w(Tl)(0.03%)明显升高,并且这7种元素重污染期与非污染期的质量浓度比值和EF都较高,其来源主要为燃煤、移动源、工业源和垃圾焚烧等人为源.重污染期本地源对TSP和PM10的贡献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重污染过程 元素组分 北京
下载PDF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mbient particles settling upon leaf surfaces of urban plants in Beijing 被引量:17
5
作者 WANG Lei LIU Lian-you +2 位作者 GAO Shang-yu HASI Eerdun WANG Zh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21-926,共6页
Particulate pollution is a serious health problem throughout the world, exacerbating a wide range of respiratory and vascular illnesses in urban areas. Urban pla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particulate pollu... Particulate pollution is a serious health problem throughout the world, exacerbating a wide range of respiratory and vascular illnesses in urban areas. Urban pla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particulate pollution.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mbient particles settling upon leaf surfaces of eleven roadside plants at four sites of Beijing were studies. Results showed that density of particles on the leaf surfaces greatly varied with plant species and traffic condition. Fraxinus chiuensis, Sophora japonica Ailanthus altissima, Syringa oblata and Prunus persica, had larger densities of particles among the tall species. Due to resuspension of road dust, the densities of particles of Euonymus japonicns and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with low sampling height were 2-35 times to other taller tree species. For test plant species, micro-roughness of leaf surfaces and density of particles showed a close correlation. In general, the larger micro-roughness of leaf surfaces is, the larger density of particles is. Particles settling upon leaf surfaces were dominantly PM30 (particulate matter less than 10 μm in aerodynamic diameter; 98.4%) and PM2.5 (particulate matter less than 2.5 μm in aerodynamic diameter; 64.2%) which were closely relative to human health. Constant elements of particles were C, O, K, Ca, Si, Al, Mg, Na, Fe, S, Cl and minerals with higher content were SiO2, CaCO3, CaMg(CO3)2, NaCI and 2CASO4. H2O, SiO2. CaCO3 and CaMg(CO3)2 mainly came from resuspension of road dust. 2CaSO4. H2O was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 between CaCO3 derived from earth dust or industrial emission and SO2, H2SO4 or sulfate. NaCl was derived from sea sa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of particle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element composition micro-configuration of leaf epidermis mineral composition particles urban plants
下载PDF
天津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特征 被引量:21
6
作者 姜伟 董海燕 +1 位作者 陈魁 边玮瓅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3,共5页
2006年8—12月连续采集PM2.5样品,分析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特征。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天津市PM2.5日均浓度均不同程度超过美国EPA日均浓度标准(35μg/m3);SO24-、NO3-、NH4+和Cl-为无机离子的主要成分,占全部无机离子的88.6%;各离子... 2006年8—12月连续采集PM2.5样品,分析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特征。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天津市PM2.5日均浓度均不同程度超过美国EPA日均浓度标准(35μg/m3);SO24-、NO3-、NH4+和Cl-为无机离子的主要成分,占全部无机离子的88.6%;各离子均表现出不同季节变化特征。对NH4+和NO3-、SO24-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NH4+和NO3-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为0.795。SOR和NOR的平均值分别为0.16和0.23,均为8月最高,表明前体物二次转化夏季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化学组成 天津
下载PDF
广州地区秋冬季细颗粒物PM_(2.5)化学组分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少毅 曾燕君 +1 位作者 琚鸿 王新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3年第4期9-12,共4页
分析了广州地区2009年—2010年秋冬季节大气中PM2.5样品的水溶性离子、重金属元素、有机碳/元素碳(OC/EC)、多环芳烃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初步掌握了广州地区秋冬季节大气中PM2.5的化学组分和特点,有机质(OM)是广州地区秋冬季PM2.5中最... 分析了广州地区2009年—2010年秋冬季节大气中PM2.5样品的水溶性离子、重金属元素、有机碳/元素碳(OC/EC)、多环芳烃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初步掌握了广州地区秋冬季节大气中PM2.5的化学组分和特点,有机质(OM)是广州地区秋冬季PM2.5中最主要的成分,其次是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和铵根;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并受一次源排放影响;PM2.5中的重金属含量以铝、锌、铅相对较高,且城区高于城郊;PM2.5中17种多环芳烃、苯并(a)芘(BaP)的浓度均为城郊高于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化学组分 秋冬季节 广州地区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悬浮颗粒PM_(2.5)污染状况及化学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林丰妹 焦荔 +1 位作者 包贞 洪盛茂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了解杭州市大气悬浮颗粒物PM2.5污染状况及化学组成特征,2006年在杭州市内布设2个监测点位,按季节进行采样,并对悬浮颗粒物PM2.5中20种元素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区大气中悬浮颗粒物PM2.5的年均质量浓度值为77.5μg/m3,其中S... 为了解杭州市大气悬浮颗粒物PM2.5污染状况及化学组成特征,2006年在杭州市内布设2个监测点位,按季节进行采样,并对悬浮颗粒物PM2.5中20种元素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区大气中悬浮颗粒物PM2.5的年均质量浓度值为77.5μg/m3,其中S、Si、Ca、K等元素年平均质量浓度大于1.0μg/m3。元素Si、Al、Fe、Mg、V、K、Na、Ti、Mn、Ca、P、Cr、Ni主要来源于地壳,而元素Cl、Cu、Zn、Pb、As、Br、S、Se等主要来源于人为排放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悬浮颗粒 污染状况 化学组成
下载PDF
北京市中关村地区大气降尘的来源与垂向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9
作者 秦霏 刘迎新 +2 位作者 鲁安怀 吴新胜 王立春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1-596,共6页
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对北京市中关村地区大气降尘的粒度分布、颗粒物微观形貌特征、矿物组成及化学元素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粒度分析表明中关村地区大气降尘随着相对高度的增加,粗颗粒物逐渐... 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对北京市中关村地区大气降尘的粒度分布、颗粒物微观形貌特征、矿物组成及化学元素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粒度分析表明中关村地区大气降尘随着相对高度的增加,粗颗粒物逐渐减少。大气降尘的颗粒物形貌可以分为粒状、柱状单矿物,圆球状飘珠和不规则粒状集合体3种类型。矿物组成及化学元素组成的分析显示中关村地区大气降尘的污染物主要来自自然扬尘、建筑扬尘、燃煤、汽车尾气等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尘 粒度 矿物组成 元素
下载PDF
2013年12月上海市重度污染期间细颗粒物化学特征与输送轨迹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敏 乔利平 +6 位作者 朱书慧 李莉 楼晟荣 王红丽 陶士康 黄成 陈长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9-1187,共9页
2013年1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多场大范围高强度的颗粒物污染.期间,本研究采用在线连续观测手段测量了上海市城区大气中气态污染物、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等,获得了浮尘污染、灰霾污染、雾霾污染、长距离传输的过境污... 2013年1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多场大范围高强度的颗粒物污染.期间,本研究采用在线连续观测手段测量了上海市城区大气中气态污染物、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等,获得了浮尘污染、灰霾污染、雾霾污染、长距离传输的过境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变化.观测结果显示,雾霾污染最为严重,PM_(10)和PM_(2.5)日均最大浓度分别达到536μg·m-3和411μg·m-3,PM_(2.5)/PM_(10)高达76.7%,高湿度加强了大气颗粒物中NO_3^-、SO_4^(2-)、NH_4^+等二次组分的生成.浮尘污染中PM_(2.5)的Ca2+浓度在所有污染过程中最高,且PM_(2.5)中一次组分比重明显上升.长距离传输的过境污染中PM_(2.5)的SO_4^(2-)浓度最高,且增长速度很快.同时本研究还采用Hysplit反向轨迹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得到了不同污染过程中到达上海的主要气团轨迹,并结合上海城区在线观测的PM_(2.5)及其化学组分浓度数据,探讨了不同气团下PM_(2.5)组分特征差异和不同污染过程的大致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上海的气团轨迹可以聚类为六类.其中,移动速度快的cluster6出现时,上海市不易出现颗粒物污染;始于蒙古的cluster2和cluster3导致上海出现沙尘污染,该气团下PM_(2.5)/PM_(10)的比例都较低,且PM_(2.5)中Ca^(2+)浓度较高.移动缓慢的cluster5和cluster4有利于污染物的二次生成,静稳天气同时加剧了污染物的累积,加上他们经海上夹带水汽传输至上海,这些不利条件是导致上海出现严重污染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颗粒物 化学组成 气团轨迹 聚类分析 上海
原文传递
2015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嘉兴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以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技术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陶士康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761-2770,共10页
基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技术,于2015年12月12—23日互联网大会期间开展了嘉兴市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和来源研究.结果显示,观测期间共捕捉到5次不同的污染过程,分别为:管控期的区域输送(P1)-清洁天(P2)-本地排放(P3)过程,以及管控后的污染反弹... 基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技术,于2015年12月12—23日互联网大会期间开展了嘉兴市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和来源研究.结果显示,观测期间共捕捉到5次不同的污染过程,分别为:管控期的区域输送(P1)-清洁天(P2)-本地排放(P3)过程,以及管控后的污染反弹(P4)-重污染程(P5)过程.污染期间(P1、P5),硝酸盐含量及比例均有显著增加,并且增加的主要是老化的硝酸盐颗粒,表明硝酸盐的二次转化对长三角地区高浓度细颗粒物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受管控措施和南下的强冷空气影响,会议期间,除有机碳和生物质燃烧组分外,PM_(2.5)质量浓度及其它各组分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管控措施解除后(P5),受区域输送和本地污染物积累共同作用,颗粒物浓度开始反弹并持续升高,硝酸盐和EC组分均有明显增加,并且呈现出早、晚高峰值.源解析结果显示,P5期间颗粒物浓度反弹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实施管控措施对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和PM_(2.5)质量浓度、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等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化学组分 来源解析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技术 世界互联网大会
原文传递
长期施肥对土壤颗粒粘粒矿物组成及其演变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智杰 黄丽 +4 位作者 李峰 Ndzana Georges Martial 周方亮 李小坤 鲁剑巍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3-571,共9页
在湖北省武穴市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取不同施肥处理(施氮磷钾处理/NPK,氮磷钾-秸秆配施处理/NPKS)和荒地(HD)的土样,分离其耕层土壤(0~20 cm)不同粒级(<2000 nm与450~2000、100~450和25~100 nm三个粒级)的土壤颗粒,并... 在湖北省武穴市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取不同施肥处理(施氮磷钾处理/NPK,氮磷钾-秸秆配施处理/NPKS)和荒地(HD)的土样,分离其耕层土壤(0~20 cm)不同粒级(<2000 nm与450~2000、100~450和25~100 nm三个粒级)的土壤颗粒,并分析各粒级颗粒中粘粒矿物组合和氧化物的差异,揭示不同施肥措施下农田土壤颗粒中粘粒矿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粘粒矿物的组成一致,均以高岭石为主,并都含有蛭石、HIV(1.4 nm过渡矿物)和伊利石,且随颗粒粒径减小矿物从2:1型向1:1型过渡;与荒地土壤相比,施氮磷钾处理中伊利石和蛭石减少,HIV增加,而氮磷钾-秸秆配施处理中则是伊利石减少,蛭石和HIV增加。随粒径减小,3种土壤颗粒中SiO2和Fe2O3含量逐渐降低,Al2O3含量逐渐增加,其中各粒级颗粒的硅铝率和硅铁铝率也逐渐降低;与荒地土壤比,施氮磷钾和氮磷钾-秸秆配施处理各粒级颗粒的元素组成无明显变化,而硅铝率和硅铁铝率却有明显提高。3种土壤颗粒中游离态铁、铝含量的顺序为HD>NPKS>NPK,与铁游离度的变化规律一致,但非晶形铁、铝含量和铁的活化度变化不明显。各形态铁、铝氧化物的含量均随粒径减小而逐渐增大,与铁的游离度和活化度的变化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颗粒 粘粒矿物 氧化物组成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谈静 刘琼玉 +1 位作者 姜郡亭 李艾华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14,共6页
从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的研究出发,阐述了离线技术和在线技术在颗粒物组分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对于采样技术、样品预处理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于离线分析技术的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X射线荧光光谱仪(X... 从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的研究出发,阐述了离线技术和在线技术在颗粒物组分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对于采样技术、样品预处理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于离线分析技术的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离子色谱仪(IC)、气相色谱-质联联用仪(GC-MS)、热光碳分析仪(TOR/TOT)等进行了深入介绍,展望了在线分析技术在大气颗粒物组分分析中的发展趋势,对水溶性离子组分在线分析、OC/EC在线分析、化学组分在线分析、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监测、单颗粒理化特性在线监测等进行了阐述。为颗粒物组分分析提供了依据,也为治理雾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化学组分 离线分析 在线分析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平喘颗粒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蒋鹏娜 李竹英 +1 位作者 孙国东 霍金海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2-53,共12页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分析平喘颗粒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UPLC-Q-TOF/MS技术,用Peak‐View分析软件,通过对比部分对照品,参考相关文献推断平喘颗粒的化学成分。结果共分析和推断出平喘颗粒中35个化合物,包括15个黄酮类、4个生物...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分析平喘颗粒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UPLC-Q-TOF/MS技术,用Peak‐View分析软件,通过对比部分对照品,参考相关文献推断平喘颗粒的化学成分。结果共分析和推断出平喘颗粒中35个化合物,包括15个黄酮类、4个生物碱类、4个木脂素类、6个有机酸类、2个氨基酸类、3个嘌呤类、1个香豆素类。结论UPLC-Q-TOF/MS法可实现平喘颗粒中35个成分的快速鉴定,为平喘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喘颗粒 UPLC-Q-TOF-MS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利用在线高分辨观测手段研究烟花爆竹燃放的大气污染物理化特征 被引量:10
15
作者 乔利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98-2406,共9页
利用在线多参数高分辨观测手段对2013年春节期间上海市的两场烟花爆竹燃放事件进行了观测,获得了烟花爆竹燃放期间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PM)的主要化学组成、质量浓度、数浓度、体积浓度及粒径分布等.结果表明,燃放烟花爆竹对PM和SO... 利用在线多参数高分辨观测手段对2013年春节期间上海市的两场烟花爆竹燃放事件进行了观测,获得了烟花爆竹燃放期间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PM)的主要化学组成、质量浓度、数浓度、体积浓度及粒径分布等.结果表明,燃放烟花爆竹对PM和SO2的影响最为显著,对NOx和CO的影响较弱;烟花爆竹燃放期间,PM2.5中K+、Cl-、Mg2+的浓度增加最为显著,其次为SO2-4,OC、EC、Ca2+有一定增加,而对NO-3和NH+4影响尚不明确;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大气颗粒物以0.1~0.5μm的颗粒为主,其数浓度贡献率超过60%,其次为20~100 nm的颗粒,而在非燃放时段则以20~100 nm为主,其次为0.1~0.5μm;颗粒物体积浓度以0.1~0.5μm为主,其次为0.5~1.0μm,两者的贡献与非燃放时段没有明显差异.燃放时段具有较高的K/S质量比(1.20~4.33),远高于非燃放时段(0.10~0.80),与典型黑火药的K/S比相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花爆竹 细颗粒物 气态污染物 粒径分布 化学组分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秋冬季细颗粒物PM_(2.5)化学组分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少毅 曾燕君 +1 位作者 琚鸿 王新明 《广州环境科学》 2011年第2期11-14,共4页
本文对广州地区2009~2010年秋冬季节大气中PM2.5进行采样,并分析PM2.5样品的水溶性离子、重金属元素、有机碳/元素碳(OC/EC)、有机酸、多环芳烃浓度和粒径分布。通过分析初步掌握了广州地区秋冬季节大气中PM2.5的化学组分和特点:广州地... 本文对广州地区2009~2010年秋冬季节大气中PM2.5进行采样,并分析PM2.5样品的水溶性离子、重金属元素、有机碳/元素碳(OC/EC)、有机酸、多环芳烃浓度和粒径分布。通过分析初步掌握了广州地区秋冬季节大气中PM2.5的化学组分和特点:广州地区秋冬季PM2.5呈现城区高于城郊,PM2.5中有机质(OM)是最主要的成分,其次是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和铵根;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并受一次源排放影响;PM2.5中铝、锌、铅是含量最高的重金属,且城区重金属浓度高于城郊;PM2.5中17种多环芳烃、苯并a芘(BaP)均为城郊浓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化学组分 秋冬季节 广州地区
下载PDF
唐山大气降尘的矿物组成与微观形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栾文楼 陈智贤 +2 位作者 谷海峰 李超 蔡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7-242,共6页
应用X射线衍射线技术(XRD)和扫描电镜技术(SEM/EDX)对唐山大气降尘中颗粒的矿物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唐山大气降尘的主要矿物组分是方解石、石英和粘土,次为赤铁矿、石膏、白云石及长石类矿物,其它的矿物还有菱铁矿、菱... 应用X射线衍射线技术(XRD)和扫描电镜技术(SEM/EDX)对唐山大气降尘中颗粒的矿物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唐山大气降尘的主要矿物组分是方解石、石英和粘土,次为赤铁矿、石膏、白云石及长石类矿物,其它的矿物还有菱铁矿、菱镁矿、石盐、沸石、角闪石、钙芒硝和无水芒硝等;其形貌特征主要有球状、层状、片状、柱状和块状等规则形态及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等不规则形态;对XRD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后,表明大气降尘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地面扬尘、建筑扬尘、工业尘及在大气环境中新生成的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尘 微观形貌 矿物颗粒 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镜(SEM/EDX)
下载PDF
不同气团来源对广州细颗粒物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区宇波 曾立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6,共6页
利用2006年7月广州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数谱分布与化学组成的观测数据与气团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系统分析了不同气团来源对广州细颗粒物理化特性的影响。观测期间,广州气团来源可分成来自远海、近海、西面陆地和北面陆地4种类型。细颗... 利用2006年7月广州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数谱分布与化学组成的观测数据与气团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系统分析了不同气团来源对广州细颗粒物理化特性的影响。观测期间,广州气团来源可分成来自远海、近海、西面陆地和北面陆地4种类型。细颗粒物总数浓度水平在4种类型中基本相当。当气团来自远海时,二次转化影响较小,PM2.5质量浓度较低,颗粒物数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老化爱根核模态>新鲜爱根核模态度>积聚模态;受到海洋气团的影响,Cl-在PM2.5中比例为4种类型中最大。气团来自近海时,颗粒物二次生成与老化现象突出,数谱峰值出现在积聚模态,而其他类型出现在爱根核模态;SO2-4、OC与NO-3之和在PM2.5中的比例大于50%,为4种类型中最高。气团来自西面陆地和北面陆地时,细颗粒物受陆地传输老化气团和本地来源影响均较明显。来自北面陆地时,250 nm以上颗粒物数浓度明显升高,是PM2.5平均浓度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直接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数谱分布 化学组成 气团后向轨迹
下载PDF
合肥市一次重污染过程细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熊鸿斌 陈建 +4 位作者 张红 汪水兵 洪星园 包翔 秦志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58-3269,共12页
使用单颗粒质谱仪(SPAMS)研究了合肥市2018年1月重污染过程空气细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重污染期间,EC、HM、MD及RK颗粒占比显著,分别占74.9%、10.0%、5.0%和6.8%,本次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元素碳类型颗粒物;进入污染消散期间... 使用单颗粒质谱仪(SPAMS)研究了合肥市2018年1月重污染过程空气细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重污染期间,EC、HM、MD及RK颗粒占比显著,分别占74.9%、10.0%、5.0%和6.8%,本次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元素碳类型颗粒物;进入污染消散期间后,细颗粒物平均峰值粒径减小0.1μm,含元素碳的各类颗粒峰值粒径分别下降0.04、0.02、0.36、0.22μm,MD颗粒增大0.08μm,OC和Lev颗粒峰值粒径未改变.重污染过程来临前,扩散条件较差,加之本地源排放加剧,导致重污染天气形成,化学组分分析显示,EC占比最高,22日中午出现污染反弹,午后,北方清洁气团入境,扩散条件好转,污染消散. EC、HM、RK颗粒之间存在强相关性,且分别与风速呈现强负相关,说明该次重污染主要是不利气象造成汽车尾气长时间积累而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SPAMS 化学成分 成因
下载PDF
Real-time,single-particle chemical composition,volatility and mixing state measurements of urban aerosol particles in southwest China
20
作者 Luyao Chen Junke Zhang +5 位作者 Jiaqi Li Xiaojuan Huang Yuzheng Xiang Jing Chen Tingru Pan Wei Zh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61-371,共11页
To investigate the volatility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s and the evolution of other particulate properties(chemical composition,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mixing state)with temperature,a thermodenuder coupled wit... To investigate the volatility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s and the evolution of other particulate properties(chemical composition,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mixing state)with temperature,a thermodenuder coupled with a 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 was used to conduct continuous observations of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in Chengdu,southwest China.Because of their complex sources and secondary reaction processes,the average mass spectra of single particles contained a variety of chemical components(including organic,inorganic and metal species).When the temperature rose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280℃,the relative areas of volatile and semi-volatile components decreased,while the relative areas of less or non-volatile components increased.Most(>80%)nitrate and sulfate existed in the form of NH_(4)NO_(3)and(NH_(4))_(2)SO_(4),and their volatilization temperatures were50–100℃and 150–280℃,respectively.The contribution of biomass burning(BB)and vehicle emission(VE)particl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280℃,which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regional biomass burning and local motor vehicle emissions to the core of particles.With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particles coated with volatile or semi-volatile components was reduced,and their mixing with secondary inorganic components was significantly weakened.The formation of K-nitrate(KNO_(3))and K-sulfate(KSO_(4))particles was dominated by liquid-phase processes and photochemical reactions,respectively.Reducing KNO_(3)and BB particles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visibility.These new results are helpful towards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initial sources,pollution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climatic effects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is megacity in southwe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TD-SPAMS Chemical composition VOLATILITY Mixing st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