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肥对红壤和潮土颗粒有机碳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9
1
作者 佟小刚 徐明岗 +1 位作者 张文菊 卢昌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664-3671,共8页
【目的】为阐明长期施肥对红壤和潮土不同大小颗粒有机碳含量和分布的影响,探讨土壤持续利用培肥模式。【方法】采集17年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后的红壤和潮土,通过物理分组方法得到砂粒、粗粉粒、细粉粒、粗黏粒及细黏粒,观测了不同颗粒有... 【目的】为阐明长期施肥对红壤和潮土不同大小颗粒有机碳含量和分布的影响,探讨土壤持续利用培肥模式。【方法】采集17年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后的红壤和潮土,通过物理分组方法得到砂粒、粗粉粒、细粉粒、粗黏粒及细黏粒,观测了不同颗粒有机碳含量和分布的状况。【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施用有机肥(M、NPKM)和秸秆还田(NPKS)均可显著增加红壤和潮土总有机碳及不同颗粒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其中以配施有机肥效果最为明显。施化肥有利于增加细黏粒的有机碳含量。各级颗粒中以砂粒的有机碳(POC)含量增幅最高,在红壤和潮土中分别增加1.7~3.8倍和1.9~2.8倍,对施肥最敏感。施肥使红壤和潮土有机碳在砂粒中的分布比例分别提高了37.7%~91.5%和63.6%;黏粉粒中有机碳的分布比例因颗粒大小不同而有差异,但总体上施肥降低了黏粉粒中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的分布比例,相应地施肥提高了POC与MOC的比率(WPOC/WMOC),改良了土壤有机碳性质。【结论】长期施肥下壤质红壤比轻质潮土固存了更多的有机碳。配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是提高两种土壤不同颗粒有机碳含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有机碳 含量 土壤颗粒 红壤 潮土
下载PDF
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表层有机碳组成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33
2
作者 商素云 姜培坤 +2 位作者 宋照亮 李永夫 林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6-424,共9页
在浙江临安玲珑山选取了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板栗林和雷竹林4种林分,采用传统的化学方法与固态13C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粒径土壤颗粒中的分布规律和结构特征,探讨林分类别和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结构的影... 在浙江临安玲珑山选取了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板栗林和雷竹林4种林分,采用传统的化学方法与固态13C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粒径土壤颗粒中的分布规律和结构特征,探讨林分类别和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结构的影响,为亚热带地区森林固碳和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土壤表层(0—20 cm)有机碳含量按以下次序递减:雷竹林>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板栗林,且板栗林以粉黏粒结合态碳为主,其他林分土壤则以粗砂结合态碳为主;(2)13C NMR结果表明,阔叶林和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中烷基碳所占比例最大,而雷竹林和板栗林则是烷氧碳比例最大,表明人工经营措施改变了土壤有机碳的成分组成;(3)随着土壤颗粒变细,有机碳中烷基碳比例增加,烷氧碳比例减少,A/O-A值和疏水碳/亲水碳值逐渐增大,表明颗粒越细,其结合的有机碳结构稳定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土壤有机碳 粒径组分 固态13C核磁共振(NMR) 亚热带
下载PDF
黑土团聚体与颗粒中碳、氮含量及腐殖质组成的比较 被引量:18
3
作者 窦森 郝翔翔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0-977,共8页
【目的】研究黑土不同粒级团聚体和颗粒中的碳、氮及腐殖质组分含量,并分析、比较土壤团聚体与土壤颗粒中腐殖质相互关系。【方法】以黑土区连续9年的耕作试验为平台,采用湿筛法分离土壤团聚体,超声波方法分离土壤颗粒,分别测定不同粒... 【目的】研究黑土不同粒级团聚体和颗粒中的碳、氮及腐殖质组分含量,并分析、比较土壤团聚体与土壤颗粒中腐殖质相互关系。【方法】以黑土区连续9年的耕作试验为平台,采用湿筛法分离土壤团聚体,超声波方法分离土壤颗粒,分别测定不同粒级团聚体和土壤颗粒中的碳、氮、胡敏酸(HA)、富里酸(FA)、铁结合胡敏素(Hi)、黏粒结合胡敏素(Hc)和不溶性胡敏素(Hr)的含量。【结果】>53μm粒级颗粒中的碳、氮以及HA、FA、Hi和Hc的含量明显低于<53μm粒级颗粒,而>53μm和<53μm粒级团聚体中的碳、氮以及HA、FA、Hi和Hc的含量则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因此,形成团聚体的过程,弱化了粒级之间有机质的差异。相同粒级比较,在>53μm粒级中,团聚体比颗粒含有更多的腐殖质,且PQ值和腐殖质化程度大于颗粒;但在<53μm粒级中,团聚体和颗粒中腐殖质的含量和PQ值则处于同一水平,说明在较大粒级中,由于同样也包含了小颗粒的作用,强化了团聚体与颗粒中有机质的差异。【结论】土壤团聚体与土壤颗粒中碳、氮以及腐殖质各组分含量随粒级变化的规律存在着明显差异。不同粒级土壤颗粒中有机质的含量差异及其腐殖化程度差异会随着团聚化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团聚体 颗粒 腐殖质组成 胡敏素组成 腐殖质形成
下载PDF
干旱区流动沙地建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后细粒物质输入对土壤碳氮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安芳娇 苏永中 +1 位作者 牛子儒 刘婷娜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7-156,共10页
在河西走廊中段临泽荒漠绿洲过渡带选择不同建植时间序列(0、3、6、11、19、28、46 a)的固沙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取冠层下和冠层外表层土样(0—10 cm),研究人工固沙梭梭林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粒级组成和碳氮的变化,分析细粒... 在河西走廊中段临泽荒漠绿洲过渡带选择不同建植时间序列(0、3、6、11、19、28、46 a)的固沙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取冠层下和冠层外表层土样(0—10 cm),研究人工固沙梭梭林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粒级组成和碳氮的变化,分析细粒物质变化对碳氮积累的贡献。结果表明:随着梭梭的生长发育土壤碳氮含量显著增加,无机碳(SIC)是有机碳(SOC)的2.7—11.2倍;黏粉粒和碳酸钙含量与土壤可侵蚀因子(EF)显著负相关,与结皮厚度显著正相关,冠层下结皮厚度是冠层外的1.9—2.6倍;土壤各粒级中SOC、SIC和全氮(TN)含量显著增加,黏粉粒中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粒级,且对SOC、SIC和TN贡献由0 a的25.4%、8.5%和16.1%增至46 a的59.7%、33.9%和51.9%。干旱区土壤黏粉粒和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共同促进了土壤物理结皮的形成和发育,进而导致沙面的稳定,同时黏粉粒增加也是土壤碳氮固存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 固沙年限 颗粒组分 土壤碳氮固存 绿洲边缘
原文传递
高锰酸钾对土壤粒径组分中多环芳烃的氧化修复研究
5
作者 胡思仪 罗大为 +2 位作者 陈卫锋 魏然 倪进治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6-473,共8页
化学氧化能快速去除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s),但对土壤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的影响.土壤是由不同粒径大小的团聚体组成,不同粒径组分中的SOM含量和结构不同,其富集的PAHs以及SOM被氧化剂氧化的程度可能... 化学氧化能快速去除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s),但对土壤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的影响.土壤是由不同粒径大小的团聚体组成,不同粒径组分中的SOM含量和结构不同,其富集的PAHs以及SOM被氧化剂氧化的程度可能也会不一样.将PAHs长期污染土壤分成粗砂粒(>105μm)、细砂粒(54~105μm)、粗粉粒(20~54μm)、细粉粒(2~20μm)和粘粒(<2μm)5个组分,研究了PAHs在不同粒径组分中的分配特征以及KMnO_(4)溶液(0.2、0.3和0.4 mol·L^(-1))对粒径组分中PAHs的氧化修复效果及其对土壤有机碳(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组分中PAHs含量的高低顺序为粗砂粒>细砂粒>粗粉粒>细粉粒>粘粒,占全土PAHs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45.64%、30.87%、15.07%、5.66%和2.77%.不同粒径组分中PAHs的氧化率和OC的损失率都随KMnO_(4)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粗砂粒、细砂粒、粗粉粒、细粉粒和粘粒中PAHs氧化率范围分别为30.46%~36.81%、21.37%~25.01%、9.31%~12.23%、3.68%~4.51%和2.18%~2.57%,OC损失率范围分别为0.37%~7.78%、1.98%~6.39%、0.27%~1.79%、3.63%~6.14%和4.32%~8.79%.随着土壤粒径的减小,KMnO_(4)溶液浓度的增加对PAHs氧化率提高的程度越来越小,但OC的损失率越来越大.在0.2 mol·L^(-1)KMnO_(4)溶液氧化下,粗砂粒和细砂粒(>54μm组分)中PAHs的氧化量之和占全土的51.47%,OC损失量之和占全土的2.35%;粗粉粒、细粉粒和粘粒(<54μm组分)中PAHs的氧化量之和占全土的15.16%,OC损失量占全土的8.22%.并且,粒径组分中OC损失率与其PAHs含量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p=0.048).综合PAHs在土壤粒径组分中的分配以及KMnO_(4)对PAHs氧化率和OC损失率来看,仅对>54μm粒径组分进行氧化修复既能降低土壤中PAHs的环境风险,又能保持OC含量,可以为PAHs污染土壤的化学氧化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粒径组分 高锰酸钾 氧化修复 有机碳
原文传递
长期施肥红壤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储量及其固定速率 被引量:5
6
作者 佟小刚 王伯仁 +1 位作者 徐明岗 张文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84-2589,共6页
采用物理分组方法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耕层(0~20cm)不同大小矿物颗粒结合态有机碳储量差异及其固定速率。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肥均显著增加了耕层土壤砂粒、粗粉粒、细粉粒及粗黏粒结合有机碳的储量,且以配施有机肥(... 采用物理分组方法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耕层(0~20cm)不同大小矿物颗粒结合态有机碳储量差异及其固定速率。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肥均显著增加了耕层土壤砂粒、粗粉粒、细粉粒及粗黏粒结合有机碳的储量,且以配施有机肥(M、NPKM和1.5NPKM)效果最显著,固碳速率分别达到0.13~0.24、0.19~0.23、0.05~0.16及0.12~0.36Mg.hm-2.a-1;施化肥(NPK、NP、N)和秸秆还田(NPKS)有利于增加细黏粒有机碳储量,且固碳速率高于配施有机肥,分别达到0.08~0.13和0.11Mg.hm-2.a-1。17a有机肥配施有利于增加固存于粗粉粒(30.5%)和粗黏粒(30.7%)中的有机碳;而秸秆还田(NPKS)和化肥施用下,有利于增加固存于粗粉粒(32.9%)和细黏粒(42.9%)中的有机碳,说明无论化肥配施还是有机无机配施,红壤粗粉粒是固定新增有机碳的主要组分,而长期配施有机肥是提升红壤各级颗粒有机碳库的较好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有机碳 储量 土壤颗粒 红壤
下载PDF
福州市街道灰尘粒径组分中多环芳烃的分配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子淳 倪进治 +1 位作者 陈卫锋 魏然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2期52-59,共8页
采集了福州市区4条街道灰尘并将其分成5个粒径大小不同的组分,分析了原灰尘及其粒径组分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和组成,并采用苯并[a]芘(BaP)毒性当量浓度(TEQ_(BaP))和终生致癌风险(ILCR)模型对原灰尘和粒径组分中PAHs的毒性和人体健... 采集了福州市区4条街道灰尘并将其分成5个粒径大小不同的组分,分析了原灰尘及其粒径组分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和组成,并采用苯并[a]芘(BaP)毒性当量浓度(TEQ_(BaP))和终生致癌风险(ILCR)模型对原灰尘和粒径组分中PAHs的毒性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4条街道灰尘中PAHs总量范围为560~1323μg·kg^(-1),PAHs组成中4环含量最高,占比为40.3%~52.6%。不同粒径组分中的PAHs总量都按2~20μm、<2μm、20~53μm、53~250μm和>250μm的顺序递减。粒径组分中PAHs的总量与其比表面积显著正相关(P<0.05,n=20),与总碳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虽然灰尘中<53μm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只有3.10%~9.65%,但其富集的PAHs量却占灰尘中PAHs总量的80.11%~83.65%,其中2~20μm组分的贡献率最大,均超过40%。2~20μm组分中总TEQ_(BaP)值显著高于其他粒径组分(P<0.01),且其总致癌风险值也最大(1.40×10^(-6)~6.04×10^(-5))。原灰尘及其各粒径组分中PAHs对成人和儿童暴露的总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0^(-4),属于无风险或有潜在人体健康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街道灰尘 粒径组分 分配特征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六氯苯在土壤不同粒径级份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菁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9-53,130,共6页
研究比较了HCB在湖北水稻土和山东褐土不同粒径级份上的吸附特性,探讨不同粒径级份中有机质线性分配过程、慢吸附过程和小孔扩散过程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DMM吸附模型和Polanyi-Manes方程都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较好的拟合... 研究比较了HCB在湖北水稻土和山东褐土不同粒径级份上的吸附特性,探讨不同粒径级份中有机质线性分配过程、慢吸附过程和小孔扩散过程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DMM吸附模型和Polanyi-Manes方程都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较好的拟合(R2>0.91),其中DMM吸附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土壤有机质溶解相线性分配和孔隙填充相吸附两种作用的相对贡献。除湖北水稻土<0.002 mm级份和山东褐土0.5~0.25 mm级份外,各粒径级份对HCB的吸附容量都随着土壤粒径的减小而增加,但吸附容量与有机质含量、比表面积和孔容都没有直接的线性相关关系。<0.002 mm级份可能具有最多的高能吸附位点和最大的吸附孔容,但土壤有机质孔隙填充相上的吸附作用只有在HCB浓度非常低的情况下才会体现得比较突出。各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着不同粒径级份对HCB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分级 HCB 吸附 分配 孔隙填充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土壤不同大小颗粒固碳过程与速率 被引量:2
9
作者 佟小刚 韩新辉 +1 位作者 李娇 马建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124,共8页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土壤固碳过程及其变化机制,采用物理分组法探讨了安塞纸坊沟退耕15~45 a刺槐与柠条林地土壤砂粒、粉粒、黏粒截存有机碳的效应与速率。结果表明,对比坡耕地,两种退耕林地土壤颗粒结合碳含量均随退耕年限延长显...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土壤固碳过程及其变化机制,采用物理分组法探讨了安塞纸坊沟退耕15~45 a刺槐与柠条林地土壤砂粒、粉粒、黏粒截存有机碳的效应与速率。结果表明,对比坡耕地,两种退耕林地土壤颗粒结合碳含量均随退耕年限延长显著增加,并且表层0~10 cm土壤增幅最高,10~60 cm各土层增幅基本接近。退耕15~45 a期间,刺槐与柠条林0~20 cm土层均以粉粒碳密度增速最高,分别达0.21、0.11 Mg/(hm2·a),砂粒碳和黏粒碳增速相近,平均分别为0.13、0.06 Mg/(hm2·a)。同样的变化发生在0~60 cm土层,但各颗粒碳密度增速为0~20 cm土层的1.6~2.5倍。按此增速到退耕45 a时柠条林地砂粒碳、粉粒碳、黏粒碳相比坡耕地分别增大了2.6、1.1、0.8倍,刺槐林地则分别增大了8.3、2.2、2.8倍,并且对总有机碳累积贡献的平均比率为:砂粒碳(23%)等于黏粒碳(26%)且均小于粉粒碳(51%)。此外碳库管理指数比碳库活度与土壤总有机碳库变化有更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综上分析,该区域退耕刺槐林比柠条林土壤有更强的固碳效应,两种林地均以粉粒碳为主要固碳组分,以砂粒碳周转速率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 土壤有机碳 土壤颗粒 固碳
下载PDF
过机泥沙粒径分形维数变化特征研究
10
作者 卢卓卓 王继保 +3 位作者 刘超凡 夏伟 陈和春 周喜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1-184,173,共5页
泥沙磨损和空蚀破坏是影响水轮机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泥沙粒径组成成份至关重要。为此,基于采集的水轮机过机泥沙颗粒样品,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过机泥沙粒径级配分布,结合分形理论探究过机泥沙粒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形变化特征... 泥沙磨损和空蚀破坏是影响水轮机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泥沙粒径组成成份至关重要。为此,基于采集的水轮机过机泥沙颗粒样品,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过机泥沙粒径级配分布,结合分形理论探究过机泥沙粒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过机泥沙分形维数值在时空尺度上的变化由过机泥沙各组分体积百分含量的变化引起。通过相关性分析,过机泥沙分形维数值与粘粒百分比含量呈正相关,与粉粒百分比含量呈负相关,砂粒体积百分含量与分形维数略呈负相关;过机泥沙分形维数值与入库流量间相关性较过机泥沙粒径的分形维数与泥沙各组分体积百分含量的相关性差;过机泥沙分形维数值与泥沙浓度存在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机泥沙 分形维数 时空间尺度 泥沙粒径组分 泥沙浓度 入库流量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红壤有机碳及其颗粒组分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 被引量:39
11
作者 张敬业 张文菊 +2 位作者 徐明岗 黄庆海 骆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68-875,共8页
采集不同施肥24年的红壤,采用物理分组的方法,观测了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红壤有机碳及其颗粒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处理下红壤总有机碳含量(10.33 g/kg),砂粒... 采集不同施肥24年的红壤,采用物理分组的方法,观测了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红壤有机碳及其颗粒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处理下红壤总有机碳含量(10.33 g/kg),砂粒(2000~53μm)、细粉粒(5~2μm)和粘粒(<2μm)组分中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不施肥(CK)相比,施用化肥(NPK、2NPK)和有机肥(NPKM、M)显著地提高了红壤有机碳在砂粒和粘粒中的分配比例,而降低了其在粗粉粒和细粉粒的分配比例。施化肥(NPK、2NPK)、单施有机肥(M)、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处理,土壤有机碳的平均固定速率分别为0.05 t/(hm2·a)、0.18 t/(hm2·a)、0.26t/(hm2·a)。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有机碳的固定量与碳投入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0.909,P<0.01),土壤的固碳效率为8.1%;随着碳投入的增加,粗粉粒和细粉粒有机碳储量逐渐下降,而砂粒和粘粒中碳储量逐渐增加,并且粘粒增加速率要远远高于砂粒。以上结果说明,红壤中有机碳还没有达到饱和,还具有一定的固碳潜力,增加的有机碳主要固持在粘粒中,粘粒是红壤有机碳的主要固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长期施肥 有机碳 颗粒组分 碳投入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灰漠土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的含量及其演变特征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骅 佟小刚 +4 位作者 马兴旺 王西和 张文菊 许咏梅 徐明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90,共7页
采用物理分组方法分析了长期(1990—2007年)不同施肥条件下灰漠土各粒径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含量和分布差异及其随施肥时间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配施有机肥对增加各有机碳组分的效果最显著,并以砂粒有机碳含量的增速(0.34g.... 采用物理分组方法分析了长期(1990—2007年)不同施肥条件下灰漠土各粒径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含量和分布差异及其随施肥时间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配施有机肥对增加各有机碳组分的效果最显著,并以砂粒有机碳含量的增速(0.34g.kg-1.a-1)最高,对施肥最敏感;撂荒地可以显著增加不同黏粉粒结合有机碳含量;秸秆还田仅能维持各级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的含量;长期施用化肥不利于各级颗粒结合有机碳含量的增加.从分配比例来看,以粗粉粒(27.9%)和粗黏粒(27.1%)有机碳所占比例最高,是固持有机碳的重要组分;配施有机肥使砂粒有机碳比例显著提高119.4%,细粉粒和粗黏粒有机碳比例却分别降低了40.3%和37.9%,从而提高了颗粒有机碳含量(WPOC)与矿物结合有机碳含量(WMOC)的比值,改良了土壤有机碳性质.长期配施有机肥是增加灰漠土各级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积累和提升灰漠土肥力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灰漠土 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 演变特征
原文传递
不同利用年限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粒级分布变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忠佩 杨德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7,共8页
通过田间采样结合沉降法分级提取,研究了不同利用年限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粒级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随土壤颗粒粒径的增大而下降,但在各粒级中的分布比例存在显著差异。<0.002mm、0.002~0.0... 通过田间采样结合沉降法分级提取,研究了不同利用年限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粒级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随土壤颗粒粒径的增大而下降,但在各粒级中的分布比例存在显著差异。<0.002mm、0.002~0.02mm、0.02~0.05mm、>0.05mm粒级的有机碳占全土有机碳的比例分别是29.2%、30.7%、11.9%、15.4%,氮的相应数值为36.7%、31.9%、10.2%、14.0%,磷为49.2%、26.5%、11.1%、12.4%,钾为36.9%、33.4%、12.9%、20.0%。总体来说,黏粒和粉粒中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比例较高。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及分布比例还随利用年限而有明显变化。开垦利用不到10a的水田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较低且主要集中在<0.002mm粒级中;而利用超过10a的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在粉粒中(0.002~0.05mm)的比例大于50%。各利用年限的红壤水稻土多以0.02~0.05mm粒级的C/N为最高,并随利用年限延长而下降。红壤水稻土各粒级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及分布状况随利用年限的变化反映了土壤肥力熟化和养分有效性的提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水稻土 利用年限 有机碳 养分 粒级分布
下载PDF
太湖地区水稻土颗粒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李恋卿 潘根兴 +1 位作者 张平究 龚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7-612,共6页
采用原状土样分离技术 ,研究了太湖地区几种主要水稻土不同颗粒中重金属元素Pb、Cr、Cd的分布 .结果表明这些元素在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中分配迥异 ,重金属含量在 >0 2 5mm的粗颗粒和 <0 0 0 2mm的细颗粒中较高 ,且与土壤有机碳... 采用原状土样分离技术 ,研究了太湖地区几种主要水稻土不同颗粒中重金属元素Pb、Cr、Cd的分布 .结果表明这些元素在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中分配迥异 ,重金属含量在 >0 2 5mm的粗颗粒和 <0 0 0 2mm的细颗粒中较高 ,且与土壤有机碳有密切的关系 ;重金属元素主要积累于 >0 2 5mm的粗颗粒中 ,Cd的粗颗粒积累比Pb、Cr更强烈 .耕层土壤重金属的颗粒分配因土壤种类不同而异 ,并响应于土壤环境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 重金属分布 水稻土 太湖地区 环境变化 土壤监测
下载PDF
改种玉米连续3年后稻田土壤有机碳分布和^(13)C自然丰度变化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志鹏 潘根兴 张旭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4-251,共8页
耕作制更替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是阐明土地利用变化下土壤碳循环改变及其全球变化效应的重要方面。本研究选择了太湖地区毗邻的一块长期稻油轮作的稻田和一块稻田改种玉米3年的旱田,采集其剖面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全土和分离的... 耕作制更替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是阐明土地利用变化下土壤碳循环改变及其全球变化效应的重要方面。本研究选择了太湖地区毗邻的一块长期稻油轮作的稻田和一块稻田改种玉米3年的旱田,采集其剖面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全土和分离的土壤团聚体颗粒组中总有机碳(TOC)、土壤溶解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并对选择性样本测定了有机质的δ13C值,分析改种玉米后水稻土有机碳储量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改种玉米3年后,耕层土壤TOC明显下降,而DOC和SMBC都有增加的趋势;改种玉米后2~0.2 mm粗团聚体颗粒组的TOC含量降低,而其他团聚体颗粒组TOC无显著变化。玉米地表层土壤(0~15 cm)原土及各粒级团聚体的δ13C值均明显高于原稻田。改种玉米后进入水稻土中的源于玉米的新碳绝大部分集中在0~20 cm土层,且主要富集在粗团聚体颗粒组中。计算表明,粗团聚体颗粒组中有机碳更新周期明显较短。水田转变成旱地后,耕层土壤有机碳分解加速,碳储量快速减少。这说明水稻土中物理保护的有机碳可能因耕作改变下团聚体破坏而快速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更新速率 水稻土 碳库 团聚体 总有机碳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6
16
作者 朱书法 刘丛强 +2 位作者 陶发祥 王中良 朴河春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8,共8页
以喀斯特地区二种主要的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为例,对三种植被类型下土壤及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石灰土剖面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大于1.0%,最大值为表层土的7.1%,而三个黄壤剖面中土... 以喀斯特地区二种主要的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为例,对三种植被类型下土壤及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石灰土剖面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大于1.0%,最大值为表层土的7.1%,而三个黄壤剖面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3%~4.6%之间;石灰土剖面中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变化范围仅为-24.1‰~-23.0‰,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δ13C值变幅也较小;而黄壤剖面中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变化范围较大,在-24.5‰~-21.1‰之间,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δ13C值变幅也较大。对比研究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中有机质的深度分布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土壤有机质 稳定碳同位素 粒径组分
下载PDF
植被恢复中坡地土壤颗粒有机碳分布特征和δ^13C值组成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涛泽 刘丛强 张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31-2036,共6页
以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典型坡地为研究对象,对坡地各个地形剖面土壤及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碳含量和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坡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向下坡方向逐渐降低,上坡位两个剖面土壤砂粒(50~2... 以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典型坡地为研究对象,对坡地各个地形剖面土壤及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碳含量和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坡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向下坡方向逐渐降低,上坡位两个剖面土壤砂粒(50~2000μm)中有机碳含量占50%以上,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受到侵蚀作用破坏;而下坡位两个剖面中有机碳主要储存在粉粒(2~50μm)和粘粒(<2μm)土壤中,属于高度腐殖化的稳定有机碳。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是评估SOC周转的一个良好指标,因粒径组成、剖面深度、植被和成土环境而不同。坡地各个土壤剖面中δ13C值的组成差异,较好地反映作物残体输入和土壤累积特征;输入土壤中的植物有机体由于分解程度不同而储存在不同粒径土壤中,因此各粒径中δ13C值对土层中有机质的储存和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土壤有机质 坡地 稳定碳同位素 粒径组分
下载PDF
典型农耕区黑土和沼泽土团聚体颗粒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解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龚仓 马玲玲 +7 位作者 成杭新 徐殿斗 刘应汉 刘飞 张博 李柏 刘志明 郎春燕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35-1639,共5页
了解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富集特征是其风险评价和土壤修复的基础。分别以黑龙江省典型的农耕黑土和沼泽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获得>4 000、4 000~2 000、2 000~1 000、1 000~250、250~53和<53μm 6个粒级的土壤团聚体颗粒组。... 了解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富集特征是其风险评价和土壤修复的基础。分别以黑龙江省典型的农耕黑土和沼泽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获得>4 000、4 000~2 000、2 000~1 000、1 000~250、250~53和<53μm 6个粒级的土壤团聚体颗粒组。利用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了本土和各级团聚体颗粒中Cr、Cd、As和Pb的含量,并对其颗粒组分布特征及对有机碳的响应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2种土壤中的重金属Cr、Cd和Pb的富集因子均大于1,而As则存在明显的流失。除了黑土中的As和Pb外,其他重金属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增加而呈现富集减弱的趋势。其中,Cr和Cd主要趋向分布在粉-黏团聚体(<53μm)颗粒中;Pb在黑土中易赋存于1 000~2 000μm大团聚体中,在沼泽土中则富集于53~250μm的微团聚体中;As不但趋向被吸附在53~250μm的微团聚体中,而且在黑土中也容易被吸附在>1 000μm的大团聚体中。金属质量负载计算表明,大粒径颗粒组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总体贡献较大。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团聚体粒径减小而升高,Cr和Cd分布与颗粒有机碳含量正相关,黑土中As的分布与颗粒中有机碳含量负相关而在沼泽土中呈弱正相关,Pb的分布则与有机碳含量均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沼泽土 重金属 团聚体颗粒组 富集 有机碳
下载PDF
典型热带林地土壤团聚体颗粒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9
19
作者 龚仓 徐殿斗 +7 位作者 成杭新 任雅阁 刘志明 刘应汉 刘飞 聂海峰 郑祥 马玲玲 《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94-1100,共7页
以海口、琼海和屯昌的典型热带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获得6个粒级的土壤团聚体颗粒组.用ICP-MS测定了本土和不同团聚体颗粒中重金属Cr、Ni、Cu、Zn、Cd、As和Pb的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及对有机碳和铁的响应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 以海口、琼海和屯昌的典型热带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获得6个粒级的土壤团聚体颗粒组.用ICP-MS测定了本土和不同团聚体颗粒中重金属Cr、Ni、Cu、Zn、Cd、As和Pb的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及对有机碳和铁的响应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重金属在土壤各粒径团聚体颗粒组中差异性分布,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呈现富集增大的趋势,其中Cr、Ni、Cu、Zn、Cd和Cd主要富集在粉-黏团聚体(<53μm)颗粒中;As主要赋存在53~1 000μm的颗粒组中.总体来讲,微团聚体(<250μm)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贡献为14.38%~65.04%,其中粉粒级团聚体(<53μm)的贡献为2.61%~32.01%.有机碳和铁氧化物含量随着团聚体粒径减小而升高,并与除了As及海口的Cd和Pb以外的其他重金属分布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团聚体颗粒组 有机碳 林地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太湖地区几种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中PAHs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6
20
作者 丁爱芳 潘根兴 李恋卿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299,共7页
以太湖地区代表性的青紫泥、黄泥土、白土等3种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低能量分离分散法提取得到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用HPLC测定了本土和分离得到的团聚体颗粒组中16种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土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PAHs... 以太湖地区代表性的青紫泥、黄泥土、白土等3种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低能量分离分散法提取得到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用HPLC测定了本土和分离得到的团聚体颗粒组中16种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土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PAHs含量分布存在差异,PAHs总含量以<2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最高,其次是200~2000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PAHs在这2个团聚体颗粒组有明显富集现象(富集系数为1.25~3.92);而20~200μm和2~20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PAHs含量小于本土,呈现亏缺现象(富集系数为0.64~0.88).考虑到不同粒径团聚体颗粒组的相对组成,水稻土中PAHs主要分布于20~200μm和200~2000μm2个团聚体颗粒组中,而在<2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最少.PAHs在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的含量分布与其总有机碳、腐殖质碳、胡敏酸碳的含量有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受芳构化疏水性有机物含量的控制.因此,水稻土不同粒径团聚体颗粒中有机碳及其组分的性质影响着这些团聚体颗粒组分对PAHs的吸持与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多环芳烃(PAHs) 团聚体颗粒组 土壤有机碳 胡敏酸 E4/E6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