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四川省筠连县春、夏、秋三季共15份早白尖红茶样品,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红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建立不同季节茶叶判别模型,绘...采集四川省筠连县春、夏、秋三季共15份早白尖红茶样品,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红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建立不同季节茶叶判别模型,绘制层次聚类的树状热图确定关键香气成分在不同季节样品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春季样品醇类(113.05μg/g)和酯类物质(34.92μg/g)含量明显高于夏秋两季样品,而醛类物质(23.85μg/g)明显低于夏秋两季样品,且所建PLS-DA模型可将春和夏秋两季样品明显区分。进一步分析后的分层聚类的树状热图显示,苯乙醛、橙花醇和香叶醇是春季样品区别于其它两季茶样的特征香气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可通过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Ⅰ和Ⅱ对夏、秋两季样品进行进一步区分。该研究为解析不同季节早白尖红茶香气物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也为进一步探究筠连早白尖红茶关键香气形成机制奠定基础。展开更多
为探索不同变黄方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明确较适宜的烤烟变黄方式,采用烘烤试验的方式研究阶段降低湿球、胁迫失水变黄、中温中湿和高温保湿4种变黄方式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对烤后烟叶外观颜色指标、感官质量、酚类物质、常规化学成分...为探索不同变黄方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明确较适宜的烤烟变黄方式,采用烘烤试验的方式研究阶段降低湿球、胁迫失水变黄、中温中湿和高温保湿4种变黄方式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对烤后烟叶外观颜色指标、感官质量、酚类物质、常规化学成分、游离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处理,胁迫失水变黄处理的烤后烟颜色最接近国际色卡橘黄色的色度标准,香气特征、烟气特征、口感特性较优,综合感官品质得分最高(68.18);胁迫失水变黄处理烤后烟的绿原酸、芸香苷、烟碱、总氮、钾和脯氨酸含量最高。PLS-DA分析结果显示,4种变黄方式下,烟叶品质存在明显差异;烟碱、脯氨酸、绿原酸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较高,可作为提升烟叶烘烤质量的关键指标。展开更多
利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400 nm^1 000 nm)成像技术实现对荷斯坦奶牛、秦川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力木赞牛5个品种牛肉进行快速无损判别。首先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法(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利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400 nm^1 000 nm)成像技术实现对荷斯坦奶牛、秦川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力木赞牛5个品种牛肉进行快速无损判别。首先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法(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SPXY)法划分样本集;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模型和径向基函数-支持向量机(radial basis func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RBF-SVM)模型进行全波段及特征波段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FD)法为最优预处理方法;基于RBF-SVM法所建模型的校正集与预测集准确率分别为100%、99%。可见,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获得较好的牛肉品种判别效果。展开更多
结合市场对食品中不同成分的定量分析的需求,模拟不同比例混合样品,利用高分辨质谱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分别考察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结合市场对食品中不同成分的定量分析的需求,模拟不同比例混合样品,利用高分辨质谱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分别考察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统计方法对不同混合比例的样品数据进行分析。相比之下,OPLS-DA模型具有更好的判别效果。通过进行S-Plot分析,分别筛选出25条猪源多肽及牛源多肽,经线性拟合分析,其中牛源的10条多肽和猪源的6条多肽的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并开展了真实性样品的验证实验,证明筛选的多肽可用于预计样品中的成分含量。这项研究建立了一种量化牛排的方法,并为筛选差异显著性的定量多肽提供新思路。展开更多
为了解凌云白毫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时探明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通过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春、夏、秋3季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基于茶样中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为了解凌云白毫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时探明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通过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春、夏、秋3季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基于茶样中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建立不同季节茶叶判别模型,然后找到对分类起关键作用的香气成分,最后通过绘制热图和层次聚类分析确定各关键香气成分在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本研究共鉴定出37种化合物,其中醇类和醛类化合物数量较多;凌云白毫绿茶主要香气成分为芳樟醇、正戊醇、香叶醇、L-薄荷醇、异丁醛、异戊醛、壬醛、乙酸乙酯、二甲硫醚、吲哚。建立的PLS-DA模型可以将3个季节的茶样明显区分,且模型可靠;本研究最终鉴定出12种香气成分区分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关键化合物,分别为壬醛、β-紫罗兰酮、L-薄荷醇、3,5-辛二烯-2-酮、反-橙花叔醇、苯甲醇、正戊醇、十三烷、顺式-2-戊烯-1-醇、顺-茉莉酮、十四烷、叶醇。结合热图及12种香气成分的聚类分析,表明L-薄荷醇和β-紫罗兰酮在秋茶中相对含量最高,是凌云白毫秋茶区别于春茶和夏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主要表现为花香、果香、薄荷味;苯甲醇和正戊醇在春茶中相对含量较高,是凌云白毫春茶区别于夏茶和秋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主要表现为果香、杏仁苦味;壬醛、3,5-辛二烯-2-酮、反-橙花叔醇在夏茶中相对含量最高,是夏茶的特征香气成分,香气主要为柑橘柠檬香、水果甜香。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红花椒(陕西韩城、四川汉源、四川茂汶、甘肃武都)和青花椒(云南昭通、贵州关岭、四川金阳、四川汉源、重庆江津)9大主产地的80个样品中21个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analysis,PLS-DA)对红花椒和青花椒中无机元素进行综合评价,PCA和PLS-DA将80个花椒聚为9组,PLS-DA分类效果更佳,并能将红花椒和青花椒有效区分,从元素组成角度揭示了红花椒和青花椒的亲缘关系和地域分布特征。研究证明多元素分析结合PLS-DA可作为一种花椒品种和产地识别的有效工具,对于产地溯源和品种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文摘采集四川省筠连县春、夏、秋三季共15份早白尖红茶样品,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红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建立不同季节茶叶判别模型,绘制层次聚类的树状热图确定关键香气成分在不同季节样品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春季样品醇类(113.05μg/g)和酯类物质(34.92μg/g)含量明显高于夏秋两季样品,而醛类物质(23.85μg/g)明显低于夏秋两季样品,且所建PLS-DA模型可将春和夏秋两季样品明显区分。进一步分析后的分层聚类的树状热图显示,苯乙醛、橙花醇和香叶醇是春季样品区别于其它两季茶样的特征香气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可通过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Ⅰ和Ⅱ对夏、秋两季样品进行进一步区分。该研究为解析不同季节早白尖红茶香气物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也为进一步探究筠连早白尖红茶关键香气形成机制奠定基础。
文摘为探索不同变黄方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明确较适宜的烤烟变黄方式,采用烘烤试验的方式研究阶段降低湿球、胁迫失水变黄、中温中湿和高温保湿4种变黄方式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对烤后烟叶外观颜色指标、感官质量、酚类物质、常规化学成分、游离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处理,胁迫失水变黄处理的烤后烟颜色最接近国际色卡橘黄色的色度标准,香气特征、烟气特征、口感特性较优,综合感官品质得分最高(68.18);胁迫失水变黄处理烤后烟的绿原酸、芸香苷、烟碱、总氮、钾和脯氨酸含量最高。PLS-DA分析结果显示,4种变黄方式下,烟叶品质存在明显差异;烟碱、脯氨酸、绿原酸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较高,可作为提升烟叶烘烤质量的关键指标。
文摘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通过气相迁移离子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比较灭菌后果汁(YL)、发酵对照组(CK)、植物乳杆菌发酵果汁(PL)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筛选不同处理样品的差异物质,探讨乳酸菌发酵对“红阳”猕猴桃汁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研究所选用菌株(Lactobacillus plantanum B-1)应用于猕猴桃果汁发酵在24 h内菌落数由6.21 lg CFU/mL快速上升至8.60 lg CFU/mL,总酸由原来的0.60%增加至1.33%,发酵性能良好。GC-IMS结合PLS-DA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可提高(E)-2-己烯醛、己醇、芳樟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丙酮、4-庚酮、2-壬酮等含量,增加果汁果香味,减少1,8-桉叶素、(E)-2-己烯醇、己醛等猕猴桃特征风味物质的损失,抑制乙醇、糠醛等对风味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生成,从而提升猕猴桃果汁风味品质。该研究为植物乳杆菌在猕猴桃果汁产品中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文摘利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400 nm^1 000 nm)成像技术实现对荷斯坦奶牛、秦川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力木赞牛5个品种牛肉进行快速无损判别。首先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法(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SPXY)法划分样本集;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模型和径向基函数-支持向量机(radial basis func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RBF-SVM)模型进行全波段及特征波段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FD)法为最优预处理方法;基于RBF-SVM法所建模型的校正集与预测集准确率分别为100%、99%。可见,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获得较好的牛肉品种判别效果。
文摘结合市场对食品中不同成分的定量分析的需求,模拟不同比例混合样品,利用高分辨质谱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分别考察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统计方法对不同混合比例的样品数据进行分析。相比之下,OPLS-DA模型具有更好的判别效果。通过进行S-Plot分析,分别筛选出25条猪源多肽及牛源多肽,经线性拟合分析,其中牛源的10条多肽和猪源的6条多肽的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并开展了真实性样品的验证实验,证明筛选的多肽可用于预计样品中的成分含量。这项研究建立了一种量化牛排的方法,并为筛选差异显著性的定量多肽提供新思路。
文摘为了解凌云白毫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时探明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通过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春、夏、秋3季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基于茶样中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建立不同季节茶叶判别模型,然后找到对分类起关键作用的香气成分,最后通过绘制热图和层次聚类分析确定各关键香气成分在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本研究共鉴定出37种化合物,其中醇类和醛类化合物数量较多;凌云白毫绿茶主要香气成分为芳樟醇、正戊醇、香叶醇、L-薄荷醇、异丁醛、异戊醛、壬醛、乙酸乙酯、二甲硫醚、吲哚。建立的PLS-DA模型可以将3个季节的茶样明显区分,且模型可靠;本研究最终鉴定出12种香气成分区分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关键化合物,分别为壬醛、β-紫罗兰酮、L-薄荷醇、3,5-辛二烯-2-酮、反-橙花叔醇、苯甲醇、正戊醇、十三烷、顺式-2-戊烯-1-醇、顺-茉莉酮、十四烷、叶醇。结合热图及12种香气成分的聚类分析,表明L-薄荷醇和β-紫罗兰酮在秋茶中相对含量最高,是凌云白毫秋茶区别于春茶和夏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主要表现为花香、果香、薄荷味;苯甲醇和正戊醇在春茶中相对含量较高,是凌云白毫春茶区别于夏茶和秋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主要表现为果香、杏仁苦味;壬醛、3,5-辛二烯-2-酮、反-橙花叔醇在夏茶中相对含量最高,是夏茶的特征香气成分,香气主要为柑橘柠檬香、水果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