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裂长管茧蜂对桔小实蝇的寄生效能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邵屯 刘春燕 +1 位作者 陈科伟 曾玲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36,共4页
通过组建前裂长管茧蜂的实验种群生殖力生命表,结果表明,前裂长管茧蜂羽化后有1~3 d不等的产卵前期,生殖活动的高峰期出现在羽化后的4~10 d,单日寄生桔小实蝇幼虫量不超过20头,平均每头雌蜂约能繁育125个后代.种群中以雌性个体为主,... 通过组建前裂长管茧蜂的实验种群生殖力生命表,结果表明,前裂长管茧蜂羽化后有1~3 d不等的产卵前期,生殖活动的高峰期出现在羽化后的4~10 d,单日寄生桔小实蝇幼虫量不超过20头,平均每头雌蜂约能繁育125个后代.种群中以雌性个体为主,雌雄比例接近2∶1.世代净增殖力和内禀增长率分别为44.44和0.158 1.田间放蜂试验结果表明,当按1∶1、1∶5及1∶10的蜂虫比释放时,15 d后的寄生率分别为36.01%、12.50%和5.18%,但随后寄生率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裂长管茧蜂 桔小实蝇 寄生效能 生殖力生命表
下载PDF
矿用变频器LRC滤波器寄生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史晗 蒋德智 +1 位作者 荣相 王越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4-50,共7页
LRC滤波器寄生参数易引起串并联自谐振,影响滤波器对矿用变频器长线传输系统中电动机端尖峰电压和电压变化率的抑制性能,甚至造成器件烧损,但目前缺少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变频器长线传输系统数学模型,在分析LRC滤波器元件寄生效应... LRC滤波器寄生参数易引起串并联自谐振,影响滤波器对矿用变频器长线传输系统中电动机端尖峰电压和电压变化率的抑制性能,甚至造成器件烧损,但目前缺少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变频器长线传输系统数学模型,在分析LRC滤波器元件寄生效应的基础上,采用频域分析方法研究了寄生参数对LRC滤波器滤波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LRC滤波器中电阻寄生电感对滤波效果的影响最为突出,导致LRC滤波器滤波性能下降、变频器长线传输系统在阶跃响应过程中超调和震荡问题严重,其他寄生参数的影响微弱。对LRC滤波器电阻寄生电感对滤波性能及变频器长线传输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LRC滤波器采用铝壳功率电阻时,电动机端电压波形出现失真,上升及下降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震荡;采用厚膜功率无感电阻可消除因电阻寄生电感引起的系统超调、震荡现象,使LRC滤波器达到较理想的滤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变频器 变频器长线传输 尖峰电压抑制 电压变化率抑制 LRC滤波器 寄生效应 寄生参数 电阻寄生电感
下载PDF
强冲击载荷下电磁阻尼器磁阻尼力影响分析
3
作者 梁仕民 杨国来 +1 位作者 王义金 胡自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27,共7页
永磁式电磁阻尼器具有无接触、无污染、结构简单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将其应用在火炮制退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火炮在发射后产生的强冲击载荷使得电磁阻尼器的加速度最高可达1200 m/s^(2),因此在强冲击载荷下磁阻尼力的影响亟需分析... 永磁式电磁阻尼器具有无接触、无污染、结构简单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将其应用在火炮制退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火炮在发射后产生的强冲击载荷使得电磁阻尼器的加速度最高可达1200 m/s^(2),因此在强冲击载荷下磁阻尼力的影响亟需分析。为确保电磁阻尼器能够满足火炮制退机的使用要求,引入火炮后坐运动方程得到强冲击载荷下磁阻尼力的变化规律,同时利用解析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相互映证。对电磁阻尼器在后坐过程中产生的寄生效应如端部效应、磁性饱和与涡流去磁效应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后坐过程中,端部效应使得端部区域磁场强度降低,从而降低磁阻尼力;磁性饱和使得涡流区域的面积增加,导致涡流去磁效应加强,使磁阻尼力曲线产生“马鞍”型效应。通过对磁阻尼力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后续电磁阻尼器的设计和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阻尼器 后坐运动方程 磁阻尼力 寄生效应
下载PDF
DCM升压型PFC变换器的电流重整形补偿策略
4
作者 张明 罗雷明 +4 位作者 张凯 姜东升 张凡武 雷鹏 闵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1-188,共8页
针对不连续导通模式(DCM)下的升压型功率因数矫正(PFC)变换器,对其中的寄生参数致电流失真(PCD)效应进行研究。考虑元器件寄生参数,求解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占空比的全微分方程,得到精确的阻尼型电感电流解析表达式。研究发现,PCD效应... 针对不连续导通模式(DCM)下的升压型功率因数矫正(PFC)变换器,对其中的寄生参数致电流失真(PCD)效应进行研究。考虑元器件寄生参数,求解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占空比的全微分方程,得到精确的阻尼型电感电流解析表达式。研究发现,PCD效应会导致很大的电流失真,从而显著降低系统功率因数。为了减小PCD效应,通过在不同条件下推导得到的补偿增益,能将输入电流重整为正弦波。对基于无电流传感的平均电流模式(SACM)控制,提出一种能降低PCD效应的电流重整形补偿策略。该策略对阻尼型电感电流方程进行增益补偿,进而降低电流阻尼导致的PCD效应。最后仿真和实验证明,增益补偿几乎不随负载电阻变化,变换器中的PCD效应和电流重整形策略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电流失真 寄生参数效应 电流重整 增益补偿 功率因数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紧凑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可 左石凯 +2 位作者 王尘 蒋见花 陈铖颖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6-294,共9页
随着摩尔定律逼近极限,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CNTFET)被认为是5 nm以下CMOS晶体管的有力替代者。CNTFET具有准一维结构,栅极可有效控制导电沟道的导通/关断;同时,载流子在沟道内可实现近弹道输运,具有极高的迁移率。因此,CNTFET在低电... 随着摩尔定律逼近极限,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CNTFET)被认为是5 nm以下CMOS晶体管的有力替代者。CNTFET具有准一维结构,栅极可有效控制导电沟道的导通/关断;同时,载流子在沟道内可实现近弹道输运,具有极高的迁移率。因此,CNTFET在低电压环境下,可提供较大的电流传输能力,为实现纳米级超大规模模拟/逻辑电路提供了解决方案。文章综述了CNTFET紧凑模型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面临的漏极电流精确模型、隧穿效应、寄生效应、多纳米管模型等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对该紧凑模型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漏极电流 隧穿效应 寄生效应 紧凑模型
下载PDF
福建烟区不同世代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效应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巧妮 赖荣泉 +5 位作者 顾钢 吴晓婷 白晶晶 米月娥 舒静 高改改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3-969,共7页
为探究不同代数烟蚜茧蜂的寄生效应,在室内续代饲养8代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密度及不同代数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和羽化率。试验结果表明:烟蚜密度为50头/株、25头/株时,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较高,分别为19.33%、14.67%。烟蚜茧蜂的... 为探究不同代数烟蚜茧蜂的寄生效应,在室内续代饲养8代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密度及不同代数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和羽化率。试验结果表明:烟蚜密度为50头/株、25头/株时,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较高,分别为19.33%、14.67%。烟蚜茧蜂的寄生率与雌蜂密度呈正相关,且雌蜂密度为3头/株时对烟蚜的寄生率最高,为28.67%,而其羽化率不受雌蜂密度变化的影响。从F1代到F8代,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逐渐下降。其中,F1代的寄生率高达64.00%,F8代的寄生率为46.40%。前7个世代烟蚜茧蜂的羽化率均在87.50%以上,但F7与F8之间的羽化率差异显著,其羽化率分别为87.50%、69.64%。所以,室内续代饲养的烟蚜茧蜂,其各项能力均会显著下降,7代后更为明显。因此,在室内续代饲养7代后要及时复壮,以保持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正常寄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茧蜂 烟蚜 不同代数 寄生效果 羽化效果
下载PDF
P型阱接触布局对于单粒子瞬态脉冲宽度的影响
7
作者 陈南心 丁李利 +4 位作者 陈伟 王坦 张凤祁 徐静妍 罗尹虹 《现代应用物理》 2023年第3期210-216,共7页
针对40 nm体硅双阱工艺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反相器的单粒子瞬态敏感效应(single event transient,SET),通过3维TCAD(technology computer aided design)仿真软件模拟计算,研究了P阱接触面积对于单粒子敏感性... 针对40 nm体硅双阱工艺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反相器的单粒子瞬态敏感效应(single event transient,SET),通过3维TCAD(technology computer aided design)仿真软件模拟计算,研究了P阱接触面积对于单粒子敏感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重离子轰击N型有源区时,增大P阱接触面积可稳定器件的电势和减小双极放大效应,有效减小SET脉冲宽度;重离子轰击P型有源区时,器件受到多种效应影响,增大P阱接触面积虽能减小双极放大效应,但会产生强内建电场,加剧载流子漂移收集,导致SET脉冲宽度增加。此外,阱接触与晶体管的距离对SET脉冲宽度也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阱接触与晶体管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可减小SET脉冲宽度,但在轰击P型有源区的情况下,增大阱接触与晶体管之间的距离反而会增大SET脉冲宽度。传统的加固手段对P型阱接触也有较好的作用,但在特定情况下会起到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效应 单粒子效应 单粒子瞬态 TCAD仿真
下载PDF
冷藏时间对褐带卷蛾茧蜂寄生和繁殖的影响
8
作者 钟宝珠 吕朝军 +1 位作者 李文莲 李朝绪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6-162,共7页
【目的】明确不同冷藏时间对褐带卷蛾茧蜂Bracon adoxophyesi Minamikawa存活、寄生和繁殖的影响,为褐带卷蛾茧蜂的低温保存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10℃条件下,测定不同冷藏时间(30、45、60、75、90和105 d)对褐带卷蛾茧蜂的存活... 【目的】明确不同冷藏时间对褐带卷蛾茧蜂Bracon adoxophyesi Minamikawa存活、寄生和繁殖的影响,为褐带卷蛾茧蜂的低温保存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10℃条件下,测定不同冷藏时间(30、45、60、75、90和105 d)对褐带卷蛾茧蜂的存活、寄生、产卵和子代发育的影响。【结果】褐带卷蛾茧蜂成蜂冷藏30 d和45 d时存活率分别为97.35%和82.07%,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褐带卷蛾茧蜂成蜂的存活率呈降低的趋势,冷藏75 d时,寄生蜂存活率仅为46.77%;褐带卷蛾茧蜂冷藏30-75d后对雌蜂刺死寄主(大蜡螟)数量无显著差异,刺死率平均为79.00%-92.00%,与对照(刺死率99.00%)相比差异不显著;冷藏显著降低褐带卷蛾茧蜂对寄主的寄生率,冷藏30 d后褐带卷蛾茧蜂对寄主的寄生率为25.00%,而对照的寄生率为44.00%;冷藏可提高寄生蜂的产卵量,冷藏30 d时褐带卷蛾茧蜂的产卵总量最高,为78.60粒,其次为冷藏60 d和45 d,产卵量分别为71.33和70.00粒,均显著高于对照(47.80粒);褐带卷蛾茧蜂冷藏后对其子代的卵孵化、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但降低子代性比(♀︰♂)。【结论】褐带卷蛾茧蜂在冷藏30-60 d下对其刺死寄主无影响,产卵量较对照高,建议褐带卷蛾茧蜂的冷藏时间在60 d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带卷蛾茧蜂 低温贮藏 存活率 寄生效果 产卵
原文传递
基于紧凑型微带谐振单元的大功率高效率小型化功率放大器
9
作者 刘畅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7-72,共6页
介绍了大功率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功放)在实际设计时面临的晶体管寄生效应问题,并通过引入晶体管封装寄生模型对本征端阻抗进行等效迁移,进而提高了输出匹配网络设计的便捷性。提出一种基于紧凑型微带谐振单元的电路设计方法及其传输线拓... 介绍了大功率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功放)在实际设计时面临的晶体管寄生效应问题,并通过引入晶体管封装寄生模型对本征端阻抗进行等效迁移,进而提高了输出匹配网络设计的便捷性。提出一种基于紧凑型微带谐振单元的电路设计方法及其传输线拓扑结构,其中,紧凑型微带谐振单元的作用是提供功放在三次谐波所需的开路点,从而通过调谐传输线满足相应阻抗条件。其优点还包括:基波频率下插入损耗低、效率高;实际物理尺寸小,可满足小型化需求。为了更好地验证上述理论,基于10 W GaN HEMT CGH40010F晶体管和大功率高效率E/F开关类功放在2.2 GHz的工作频率下进行了具体的电路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款功放的最大功率附加效率可达78.4%,最大输出功率可达40.1 dBm,功率增益为12.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 大功率 高效率 小型化 寄生效应 紧凑型微带谐振单元
下载PDF
多谱段线列红外探测器读出电路设计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成刚 刘泽巍 +2 位作者 袁媛 李冬冰 喻松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6-739,共4页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单芯片集成多谱段红外探测器成为可能,其中长线列红外探测器读出电路设计遇到的挑战之一就是寄生效应。针对一款多谱段长线列用读出电路在最小积分电容时行间输出电平差异显著,导致成像出现明暗条纹的现象进行...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单芯片集成多谱段红外探测器成为可能,其中长线列红外探测器读出电路设计遇到的挑战之一就是寄生效应。针对一款多谱段长线列用读出电路在最小积分电容时行间输出电平差异显著,导致成像出现明暗条纹的现象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出复杂的电路版图寄生效应是主要原因。通过优化设计及流片验证,解决了寄生效应导致的成像明暗条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谱段集成 TDI线列 读出电路 寄生效应
下载PDF
Pi型电感耦合LTCC滤波器的寄生感性耦合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莫远楠 雷振亚 +2 位作者 任沛阁 李平 王菲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5,共6页
对二阶Pi型电感耦合LTCC滤波器中各个元件的电容及电感寄生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寄生电感耦合分析方法,并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一个二阶Pi型电感耦合和一个二阶Pi型电容耦合LTCC带通滤波器,其中,电感耦合滤波器的设计指标为:中... 对二阶Pi型电感耦合LTCC滤波器中各个元件的电容及电感寄生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寄生电感耦合分析方法,并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一个二阶Pi型电感耦合和一个二阶Pi型电容耦合LTCC带通滤波器,其中,电感耦合滤波器的设计指标为:中心频率2.45GHz,相对带宽32.65%,带内插入损耗2dB,回波损耗18dB;电容耦合滤波器的设计指标为:中心频率2.45GHz,带宽100MHz,带内衰减2dB,通带回波损耗15dB。利用HFSS软件对两个滤波器进行了建模及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电感耦合及电容耦合LTCC带通滤波器的尺寸分别为3.440mm×2.310mm×0.625mm和4.20mm×2.40mm×0.54mm。这表明在滤波器设计中对感性耦合加以适当利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CC滤波器 Pi型带通滤波器 寄生效应 感性耦合
下载PDF
周氏啮小蜂规模繁放及HcNPV与Bt混剂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明 王光标 +2 位作者 王丽 张利华 徐福元 《江苏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5-9,共5页
采用室内养虫盒、室外养虫笼和野外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发现:6月7日之后的上中旬、8月上中旬和9月中下旬分别对美国白蛾1,2,3代分散幼虫进行生物制剂防治的适期;由于10 d后老熟幼虫下树进入化蛹高峰期,认为6月中下旬、8月中... 采用室内养虫盒、室外养虫笼和野外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发现:6月7日之后的上中旬、8月上中旬和9月中下旬分别对美国白蛾1,2,3代分散幼虫进行生物制剂防治的适期;由于10 d后老熟幼虫下树进入化蛹高峰期,认为6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和10月上中旬分别为规模释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1,2,3代进行生物防治的适期,该研究为正确掌握美国白蛾防治时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试验显示,以0.8×Bs/mL HcNPV+4IU/μL Bt的混剂400 hm2的大面积防治美国白蛾,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4~5月选用蜂蛹比(种蜂蛹:柞蚕蛹)为125:1(1:40)和100:1(1:50)开展规模繁蜂,繁蜂成功率在85%以上;于2012,2013年规模繁育天敌周氏啮小蜂7亿头以上.分别以放蜂量为37.5,30万头/hm2和22.5万头/hm2,在适期的不同试验点释放,结果显示全省累计防治面积超过1 333.33 hm2,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效果最高达40.0%和50.0%左右,且放蜂密度与寄生效果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防治适期 周氏啮小蜂 规模繁蜂 寄生效果
下载PDF
非理想条件下CCM模式Boost变换器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文晶 王明彦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2期73-76,91,共5页
本文以工作于电流连续模式下的Boost型变换器为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并用三端开关器件模型法建立了考虑电路元件的寄生效应以及开关元件的非理想开关特性时的大信号平均模型、DC和小信号电路模型。对寄生参数的存在给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 本文以工作于电流连续模式下的Boost型变换器为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并用三端开关器件模型法建立了考虑电路元件的寄生效应以及开关元件的非理想开关特性时的大信号平均模型、DC和小信号电路模型。对寄生参数的存在给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分析与实验结果对进一步优化Boost型变换器性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开关变换器 电流连续模式 寄生效应 非理想开关 建模
下载PDF
贵州远东螵蛸皮蠹对黑螵蛸的寄生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德燕 陈祥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关键词 远东螵蛸皮蠹 螳螂 黑螵蛸 寄生率 形态学特征 寄生作用
下载PDF
白蜡吉丁肿腿蜂不同姊妹窝子代翅型分化和性比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帅 罗立平 王小艺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探究具有多次产卵习性的寄生蜂不同姊妹窝子代种群参数的变化,从母代效应角度明确寄生蜂在自然栖境中增殖和延续种群的机制。[方法]室内30℃±1℃,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测定了白蜡吉丁肿腿蜂在其成虫... [目的]探究具有多次产卵习性的寄生蜂不同姊妹窝子代种群参数的变化,从母代效应角度明确寄生蜂在自然栖境中增殖和延续种群的机制。[方法]室内30℃±1℃,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测定了白蜡吉丁肿腿蜂在其成虫寿命期内所有姊妹窝子代产出过程中对麻竖毛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比较各姊妹窝子代中雌蜂数量、发育历期、有翅型雌蜂比例和性比等参数的变化。[结果]白蜡吉丁肿腿蜂雌蜂对寄主幼虫的寄生能力和自身的产雌数量逐渐减低;各姊妹窝子代中雌性有翅率逐次递减,其中第3姊妹窝子代降幅最大,直至为零;各姊妹窝子代的雌雄性比呈抛物线趋势,第3姊妹窝子代雌雄性比接近1:1。[结论]白蜡吉丁肿腿蜂姊妹窝子代间翅的非遗传多型性可能是该蜂在应对林间异质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进化。白蜡吉丁肿腿蜂第3姊妹窝子代的产出可能是其成虫寿命期内调控翅型和性比达到种群适合度最大化的关键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吉丁肿腿蜂 母代效应 姊妹窝 寄生作用 有翅率 性比 适合度
下载PDF
基于CQFP 64线外壳的封装寄生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炀 李茂松 +1 位作者 陈鹏 黄大志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7-509,共3页
封装寄生效应对高频器件性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为了在高频器件设计中充分考虑寄生参数的影响,需对封装的寄生效应进行模拟,以便保持高频电路封装后信号的完整性。利用An-fost公司的软件Q3D和HFSS,对CQFP 64管壳的引脚和键合线进行电磁... 封装寄生效应对高频器件性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为了在高频器件设计中充分考虑寄生参数的影响,需对封装的寄生效应进行模拟,以便保持高频电路封装后信号的完整性。利用An-fost公司的软件Q3D和HFSS,对CQFP 64管壳的引脚和键合线进行电磁仿真分析,提取出三维封装结构的RLC参数和高频下的S参数;分析管壳在封装前后、不同频率、不同封装环境下寄生参数的变化情况;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为设计人员设计产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高频器件封装 寄生效应
下载PDF
超大阵列CMOS图像传感器时序控制驱动电路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静 张天野 +1 位作者 聂凯明 徐江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1,共7页
分辨率是CMOS图像传感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分辨率越高,意味着像素阵列越大,像素阵列横向尺寸的增大对时序控制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向尺寸增大也使得延迟影响行选信号的正常产生.本文研究了超大阵列CMOS图像传感器时... 分辨率是CMOS图像传感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分辨率越高,意味着像素阵列越大,像素阵列横向尺寸的增大对时序控制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向尺寸增大也使得延迟影响行选信号的正常产生.本文研究了超大阵列CMOS图像传感器时序控制驱动电路.在像素阵列尺寸确定的情况下,采用左右两端同时驱动来提高控制电路的驱动能力,分析了寄生效应对时钟走线的影响,提出一种将移位寄存器时钟反向接入的方法,在不增加额外版图消耗的前提下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此外传感器尺寸较大,因此将时序控制驱动电路设计成可重复单元,再进行拼接.基于110 nm CMOS工艺,设计了超大阵列CMOS图像传感器时序控制驱动电路,并进行了2 k×2 k的样品芯片设计.配合2-share型5T像素结构,时序控制驱动电路可以实现滚筒模式、滚筒像素合并模式、全局模式3种模式的切换,并且可以开启高增益模μm式来获得低光照条件下的良好表现.样品芯片的像素尺寸为6μm×6μm,单侧行驱动电路尺寸为2 256μm×12 288μm,芯片整体尺寸19 300μm×19 500μm,帧频2帧/s,每行行选时间24.36μs,左右两端同时驱动,左右两侧信号差小于5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阵列CMOS图像传感器 时序控制驱动电路 寄生效应
下载PDF
LTCC中的寄生效应:材料的开发现状和展望
18
作者 郭贵芳 贺志新 +1 位作者 郭继华 刘刚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67-69,共3页
为了消除LTCC中的寄生效应,必须优选电路及布线设计,并合理地选择材料,采用加工精度更高的工艺。描述了在材料及其过程研究中的进展,包括收缩、通孔对位、RLC的精确控制和细线制造。
关键词 LTCC 寄生效应 收缩 通孔对位 金属化
下载PDF
高压SOI PLDMOS的寄生双沟道特性分析及其改进结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靖琳 钱钦松 孙伟锋 《电子器件》 CAS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分析了存在于高压SOI PLDMOS器件中的寄生双沟道效应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改进型的新结构。该结构有效地抑制了SOI PLDMOS器件的寄生双沟道效应,不但显著提高了器件的击穿电压,同时还改善了器件可靠性。借助二维器件仿真分析了器件耐压... 分析了存在于高压SOI PLDMOS器件中的寄生双沟道效应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改进型的新结构。该结构有效地抑制了SOI PLDMOS器件的寄生双沟道效应,不但显著提高了器件的击穿电压,同时还改善了器件可靠性。借助二维器件仿真分析了器件耐压与电场分布和器件结构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该结构使器件耐压由传统结构的109 V提高到213 V,突破了传统SOI PLDMOS器件的耐压值,明显地改善了器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 PLDMOS 寄生效应 双沟道 击穿电压
下载PDF
高速电路中过孔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文斌 颜学龙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高速电路设计已经成为现今电路设计的主流,而过孔设计在高速电路中已显得日益重要。讨论过孔的一些概念和其产生的寄生效应,并通过仿真比较来提出过孔设计的几个原则。
关键词 寄生效应 过孔 高速电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