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的诊断与MRI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钟春玖 陈财栋 +2 位作者 费国强 金莉蓉 洪震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 研究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MRI特点。方法: 对9例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特征及其病因诊断等资料进行分析: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26~80岁。首发表现为嗜睡2例,呼之不应、少言寡语1例,头... 目的: 研究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MRI特点。方法: 对9例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特征及其病因诊断等资料进行分析: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26~80岁。首发表现为嗜睡2例,呼之不应、少言寡语1例,头晕、视物旋转2例,记忆力减退4 例。临床诊断为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时昏迷5 例,嗜睡1 例,木僵样状态1例,记忆力下降2例。伴发异常眼征的4例,发热及脑膜刺激征1例。9例均在拟诊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时2d内行颅脑MRI检查,包括T1W、T2W与Flair成像,检查距首发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时间为3h^15d。结果: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 例,可逆性缺氧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综合征1例,不典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 例,单纯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梗死3 例,韦尼克脑病2例。MRI检查显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伴发枕叶、颞叶及小脑半球、中脑损害;韦尼克脑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伴有尾状核头部、第Ⅳ脑室底、第Ⅲ脑室与中脑导水管周围脑组织对称性损害,其余病例仅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随访结果显示:2例死亡,1例意识程度严重低下,2例神经系统缺损症候部分好转,另4 例分别在治疗2 周~1年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颅脑MRI随访显示2例韦尼克脑病和1 例可逆性缺氧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损害 MRI特征 双侧 急性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韦尼克脑病 颅脑MRI检查 Flair成像 单纯疱疹病毒性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表现 神经系统缺损 主要表现 MRI特点 记忆力减退 记忆力下降 脑膜刺激征 周围脑组织 中脑导水管 可逆性损害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旁正中丘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研究
2
作者 王存强 谭西英 +3 位作者 王宇 贺顺岭 顾韵泽 原子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旁正中丘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32例COP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1H-MRS检测双侧旁正中丘脑的N-乙酰基天门冬氨...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旁正中丘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32例COP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1H-MRS检测双侧旁正中丘脑的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复合物(Cr)。结果研究组双侧旁正中丘脑NAA/Cr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双侧旁正中丘脑Cho/C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旁正中丘脑神经元的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旁正中丘脑
下载PDF
MRI冠状位丘脑中间块高度在诊断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录 周剑 +1 位作者 薛静 高培毅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6期52-56,共5页
目的 :探讨MRI冠状位丘脑中间块高度显著增大及占位征象对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1月至2023年1月行头部MRI检查的具有双侧中线旁丘脑病变的72例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23例肿瘤患者作为肿瘤组,49例... 目的 :探讨MRI冠状位丘脑中间块高度显著增大及占位征象对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1月至2023年1月行头部MRI检查的具有双侧中线旁丘脑病变的72例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23例肿瘤患者作为肿瘤组,49例非肿瘤患者作为非肿瘤组。由2名观察者独立评估入组病例的病灶是否具有占位效应,并测量MRI冠状位丘脑中间块高度,取所有患者的丘脑中间块高度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大于平均值者判定为丘脑中间块显著增大。比较2组间丘脑中间块高度增大程度及病灶占位效应,并计算丘脑中间块显著增大及占位效应诊断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丘脑中间块平均高度为9.3 mm。2名观察者对丘脑中间块高度是否显著增大(丘脑中间块高度>9.3 mm)及是否具有占位效应的判定结果一致性较好(K_(中间块)=0.862,K_(占位效应)=0.830)。肿瘤组患者丘脑中间块高度显著增大、具有占位效应者均多于非肿瘤组(χ~2=46.813,P<0.001;χ~2=39.600,P<0.001)。丘脑中间块高度显著增大(丘脑中间块高度>9.3 mm)诊断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3%和98.0%,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6%和94.7%。占位效应诊断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9%和95.9%,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7%和89.5%。结论:丘脑中间块高度显著增大(丘脑中间块高度>9.3 mm)对诊断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具有一定的价值,诊断效能优于占位效应。MRI冠状位对双侧中线旁丘脑病变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中线旁丘脑 丘脑中间块高度 丘脑肿瘤 占位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