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9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被引量:
28
1
作者
赵元吉
常德庆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7,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录像观察等方法,对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类型、难度、完成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运动员个人能力、难度动作的选择和动作总数等影响E分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杠作为传统的...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录像观察等方法,对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类型、难度、完成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运动员个人能力、难度动作的选择和动作总数等影响E分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杠作为传统的支撑类项目,8名决赛运动员的成套动作在动作选用上仍旧是支撑类最多,但短半径回环类和悬垂大摆类动作已与支撑类成鼎立态势;悬垂大摆类动作以向后大回环及其衍生的向后大回环加转体动作为主,短半径回环类则全部为后上转体;从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看,沿纵轴转体的动作较沿横轴空翻的动作更有利于做出直接连接;决赛前8名运动员D分相差不大,E分成为了决定运动员胜负的最关键因素,8名运动员的E分排名与其名次完全相同。合理处理难度与完成的关系、难度动作连接直接化、缩短成套动作、储备充足的体能和心理能力,则成为运动员夺冠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体操锦标赛
43届
男子
双杠
成套动作
编排
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男子体操三个单项成套动作起评分加分技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程在宽
肖光来
+2 位作者
游昆炎
谢建中
丁冬云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56-559,共4页
国际体操联合会正酝酿不久的将来实行起评分突破 10分的做法。起评分的争夺将要进一步升级 ,在研究各种加分途径的基础上 ,对中外男子高水平运动员在自由体操、双杠、单杠三个项目上获得加分、提高起评分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
国际体操联合会正酝酿不久的将来实行起评分突破 10分的做法。起评分的争夺将要进一步升级 ,在研究各种加分途径的基础上 ,对中外男子高水平运动员在自由体操、双杠、单杠三个项目上获得加分、提高起评分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认为自由体操和双杠我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单杠项目总体实力仍存在差距 ;我国选手一般采取同类动作的难度变化的办法加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分
起评分
自由体操
双杠
单杠
成套动作
男子体操
项目
中国
实行
原文传递
优秀体操运动员双杠成套动作编排模式研究
被引量:
12
3
作者
黄旭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02-1206,共5页
体操规则对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2006-2008年竞技体操规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深入研究新规则,充分合理利用新规则就非常的关键。充分的去利用新规则,除了深入的学习和准确的把握规则之外,还应结合实际,根据新规则的精...
体操规则对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2006-2008年竞技体操规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深入研究新规则,充分合理利用新规则就非常的关键。充分的去利用新规则,除了深入的学习和准确的把握规则之外,还应结合实际,根据新规则的精神,建立各个项目的成套动作编排模式,以尽快提高运动员竞争实力。双杠项目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而新规则对双杠项目的影响是较大,如果在新规则的基础之上,根据世界双杠发展的情况和特征,制定出优秀体操运动员双杠项目的成套编排模式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以2006年之后世界体操比赛中双杠项目成套动作,以及国家体操集训队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双杠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优秀体操运动员双杠的成套编排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体操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实际的训练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确保2008年中国男子体操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
双杠
成套动作
编排
模式
原文传递
我国优秀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特征与创编设计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曲鲁平
靳庆伟
+3 位作者
于建成
王冠寅
陶岩
王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90,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近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1届奥运会双杠决赛我国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动作编排结构、编排难度、编排动作总数及编排优势组别特征。研究表明:1)我国优秀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结构中...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近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1届奥运会双杠决赛我国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动作编排结构、编排难度、编排动作总数及编排优势组别特征。研究表明:1)我国优秀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结构中选用一杠或两杠上的悬垂大摆类动作作为优势难度动作组别,较少选用挂臂支撑开始类动作;2)我国优秀双杠运动员在难度动作的选择上,“D”组难度动作是首选,其次为“F”“G”难度动作;3)我国优秀运动员完成成套动作的动作数量为14~16个,且动作总数与D分成正比例关系。根据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参赛目标要求及动作创编的难度价值,创编了3套针对不同水平运动员的双杠成套动作,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可借鉴的创编思路和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操
优秀运动员
双杠
动作编排
动作难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规则下双杠动作编排的最优化探讨
被引量:
12
5
作者
胡建国
魏旭波
孙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0-84,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2006年国际男子体操新规则双杠项目的新变化、双杠的器械与项目特点以及动作内容与编排的发展过程。双杠成套动作起评分的高低,关键取决于“A分”,如何提高“A分”,除运动员的难度实力外,合理的编排也起着重要的...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2006年国际男子体操新规则双杠项目的新变化、双杠的器械与项目特点以及动作内容与编排的发展过程。双杠成套动作起评分的高低,关键取决于“A分”,如何提高“A分”,除运动员的难度实力外,合理的编排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水平动作套路的编排应做到类型多样化、动作高难化、连接直接化、突出动力化、呈现立体化、体现个性化。根据双杠项目发展潮流,编排出6套双杠成套动作,供体操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体操
新规则
双杠
动作编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伦敦奥运周期世界男子双杠比赛发展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
12
6
作者
王素娥
张红星
孟宪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6,共7页
以伦敦奥运周期的第41届和第42届世锦赛和北京奥运会双杠决赛选手为对象,对当代世界双杠成套动作比赛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双杠成套动作的平均难度较低,仅有6.5分左右,整体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获得奖牌选手的最高D分应达到...
以伦敦奥运周期的第41届和第42届世锦赛和北京奥运会双杠决赛选手为对象,对当代世界双杠成套动作比赛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双杠成套动作的平均难度较低,仅有6.5分左右,整体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获得奖牌选手的最高D分应达到7.0分左右。成套动作的结构仍以支撑摆动组为主,悬垂大摆和短半径回环动作迅速增长,两组接近占总数的1/2,并构成成套动作难度的主体;挂臂摆动组动作数量逐渐减少,但难度越来越高;下法仍以"屈体后空翻二周下"为主,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E组裁判执法更加严格,平均E分有所下降,今后应在既定动作难度(特别是接近7.0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将成为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我国年轻一代选手领导了当今世界双杠发展的新潮流,预计在伦敦奥运会上仍将继续保持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奥运会
双杠
动作结构
动作难度
动作组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类型手倒立动作的肌电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7
作者
于建成
王健
+3 位作者
徐冬青
张薇
史琳琳
赵卫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8-530,共3页
采用肌电图学与运动学对天津体操队男子运动员完成的自由体操、双杠和吊环三种类型手倒立动作进行了同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手倒立动作在完成过程中,主要参与调控身体平衡肌群的肌电变化存在差异性(P<0.05)。据此,提出了针对这...
采用肌电图学与运动学对天津体操队男子运动员完成的自由体操、双杠和吊环三种类型手倒立动作进行了同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手倒立动作在完成过程中,主要参与调控身体平衡肌群的肌电变化存在差异性(P<0.05)。据此,提出了针对这三种类型手倒立动作的训练方法,旨在为今后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倒立动作
自由体操
双杠
吊环
肌电图学
运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世界男子双杠“D”分动作的结构与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张建华
《四川体育科学》
2018年第4期55-57,62,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决赛8名运动员"D"分动作的结构、类型选择与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D组和E组动作是运动员"D"分动作的主体,单...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决赛8名运动员"D"分动作的结构、类型选择与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D组和E组动作是运动员"D"分动作的主体,单个"D"分动作呈现继续加难的趋势,整体"D"分动作难度分布呈倒"U"形曲线;"D"分动作的难度决定最后比赛名次的作用增强,且与最后比赛名次高度相关(P<0.01);"D"分动作趋于集中,主要为希里类、挂臂前摆沿纵轴转体类、单周空翻类、蒂佩尔特类和后上类5种类型,"空翻两周成挂臂"类动作发展受限;"前团两周转体180。下"仍是主导,"后屈两周下"将被淘汰,下法呈现出继续加难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杠
“D”分动作
结构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杠三维测力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
6
9
作者
张国华
张如一
+1 位作者
王克鹏
李朝弟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16,共6页
双杠三维测力系统由三维测力传感器、动态电阻应变仪、7T17S数字信号处理机组成,可提供各种实时处理的测量数据及图形。经运动员实际测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可用于双杠运动员的实际训练中。
关键词
双杠
三维力
测力系统
实时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世界优秀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
7
10
作者
刘敦晓
《四川体育科学》
2018年第2期50-54,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里约奥运周期第44-4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31届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双杠决赛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难度动作选用以D和E两组动作为主,A、B组动作逐渐消失,并向着F、G...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里约奥运周期第44-4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31届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双杠决赛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难度动作选用以D和E两组动作为主,A、B组动作逐渐消失,并向着F、G组高难度动作不断发展,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发展局面;(2)第Ⅰ组动作中希里类、空翻类仍是主流动作,第Ⅱ组动作趋向难度大的挂臂空翻类动作,第Ⅲ组动作仍以大回环转体及接空翻、蒂佩尔特为首选,第Ⅳ组动作集中在后上及衍生动作,下法已打破后屈两周下的垄断局面,出现前团180与后屈两周下持平的多元发展趋势;(3)成套动作的D和E分都是逐届递增,D分的波动范围大,E分的提升空间足,今后奖牌争夺战中更多是E分的较量,必须做到统筹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
双杠
成套动作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被引量:
7
11
作者
刘敦晓
《辽宁体育科技》
2018年第3期75-79,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决赛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Ⅲ组动作是成套动作的主体动作,Ⅰ组动作使用呈下降趋势,Ⅱ组动作仍不受运动员青睐,下法中支撑后摆团身前...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决赛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Ⅲ组动作是成套动作的主体动作,Ⅰ组动作使用呈下降趋势,Ⅱ组动作仍不受运动员青睐,下法中支撑后摆团身前空翻两周转体180成为热门动作,G组动作横空出世,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2)难度动作选择仍以D、E两组动作为主,并向着F、G组高难度动作方向发展,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发展趋势;(3)成套动作结构布置时,Ⅱ、Ⅲ组难度较大的动作安排在开始部分,动作类型多、空间变化大的Ⅰ和Ⅲ组动作被安排在中间部分,结束部分主要选择难度低的Ⅰ组动作;(4)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各具特色,同组别动作的"二、三、四连接"已成为新趋势,模式主要有后上类+转体类、后上类+空翻类、混合动作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体操锦标赛
双杠
成套动作
编排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杠自选动作类型与组合方式的变化
被引量:
7
12
作者
程在宽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1期78-81,共4页
世界优秀运动员双杠自选动作选择有明显的倾向性。支撑或挂臂撑前摆、支撑或挂臂撑后摆、飞行动作、悬垂前后摆动作是构成成套动作的“主要动作类型”。而“主要动作类型”中又以支撑前摆转体倒立、倒立前翻360°、悬垂前摆动作、...
世界优秀运动员双杠自选动作选择有明显的倾向性。支撑或挂臂撑前摆、支撑或挂臂撑后摆、飞行动作、悬垂前后摆动作是构成成套动作的“主要动作类型”。而“主要动作类型”中又以支撑前摆转体倒立、倒立前翻360°、悬垂前摆动作、后空翻成手倒立等子类动作使用最为广泛;同类动作组合逐渐成为运动员编排自选动作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杠
主要动作类型
运动训练
原文传递
从伦敦奥运会看当代世界双杠成套动作发展的特点
被引量:
6
13
作者
孙利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94,共6页
主要以参加第43届世锦赛和伦敦奥运会双杠决赛选手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世界双杠成套动作比赛特点进行全面研究。结果表明:成套动作的平均D分较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获得奖牌选手的最高D分已经达到7分左右,继续提升的空间较小。成套动作...
主要以参加第43届世锦赛和伦敦奥运会双杠决赛选手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世界双杠成套动作比赛特点进行全面研究。结果表明:成套动作的平均D分较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获得奖牌选手的最高D分已经达到7分左右,继续提升的空间较小。成套动作的结构内容依次为:支撑摆动(含下法)、短半径回环、悬垂大摆和挂臂摆动,各组的比例约为4:3:2:1;其中短半径回环和悬垂大摆动作迅速增加,并构成D分的主体;挂臂摆动组仅占一成,但难度价值较高;下法在"屈体后空翻二周下"的基础上,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双杠高手众多,已经较好地掌握了高难度动作的先进技术,又有优质的良好传统,预计在里约奥运周期各项赛事中仍将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杠
成套动作
动作难度
动作结构
动作质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里约奥运会男子双杠决赛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14
作者
余文禄
吴国辉
杨丽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74-8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统计分析法,对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双杠决赛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得出:(1)成套动作的编排呈现出后上混合类、大回环+后上类、支撑摆动混合类、大空翻混合类4种模式。(2)按动作组别的...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统计分析法,对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双杠决赛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得出:(1)成套动作的编排呈现出后上混合类、大回环+后上类、支撑摆动混合类、大空翻混合类4种模式。(2)按动作组别的选择人次多少排序为:Ⅰ>Ⅲ>Ⅳ>Ⅱ>Ⅴ。下法动作表现出多样化、高难度的趋势,后摆前团2周下(E)与支撑后摆前团2周转180°下(F)打破了后屈2周下(D)一统天下的局面。D组以上难度动作75个,成套难度结构为"8F30E37D4C1B",呈菱形特征。(3)男子双杠决赛双杠项目的平均难度分为7.0分,完成分为8.591分。高难度成套动作对运动员的完成质量和竞技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2017版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应用,如何吃透规则,平衡好力量、难度与艺术间的关系,成为新周期成套动作编排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约奥运会
男子双杠
成套动作
编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釜山亚运会看世界双杠技术发展的趋势
被引量:
6
15
作者
廖洁莹
沈茂金
孟宪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0,共3页
对釜山亚运会男子体操双杠决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双杠整套动作D组以上难度的发展趋势 ,正在从支撑类向以悬垂类动作为主的方向转变 ,获得动作连接加分也主要以悬垂类动作为主 ;亚洲尤其是我国选手的水平 ,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进...
对釜山亚运会男子体操双杠决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双杠整套动作D组以上难度的发展趋势 ,正在从支撑类向以悬垂类动作为主的方向转变 ,获得动作连接加分也主要以悬垂类动作为主 ;亚洲尤其是我国选手的水平 ,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高下法的稳定性是增强竞争实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釜山亚运会
世界
男子体操
双杠技术
发展趋势
竞争实力
难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黄旭双杠屈体后空翻两周挂动作的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王国庆
钱竞光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7-9,共3页
在运动生物力学技术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 ,对双杠屈体后空翻这一超E组的高难度动作进行研究和技术分析 ,指导我国优秀运动员黄旭在短时间内高标准地掌握这一动作 ,并用于比赛获得成功 ,从而总结出该动作的技术规律和比较先进的教...
在运动生物力学技术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 ,对双杠屈体后空翻这一超E组的高难度动作进行研究和技术分析 ,指导我国优秀运动员黄旭在短时间内高标准地掌握这一动作 ,并用于比赛获得成功 ,从而总结出该动作的技术规律和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杠
屈体两周
动作技术
生物力学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外优秀运动员双杠整套动作的发展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17
作者
彭洪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6-848,共3页
对九运会和35届世锦赛双杠决赛的整套动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实施后,双杠整套动作的难度有明显提高,动作结构正向以悬垂类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中外运动员的动作起评分和完成动作质量均无显著差异,而获得难度加分和连接加...
对九运会和35届世锦赛双杠决赛的整套动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实施后,双杠整套动作的难度有明显提高,动作结构正向以悬垂类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中外运动员的动作起评分和完成动作质量均无显著差异,而获得难度加分和连接加分的形式,中国运动员以大摆动作为主,外国运动员则以后上动作为主,并显示出动作的多样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国
优秀运动员
双杠
整套动作
比较研究
九运会
世界锦标赛
动作结构
动作难度
动作质量
原文传递
广西第十届运动会体操比赛技术统计分析
被引量:
5
18
作者
吴声光
《体育科技》
2004年第1期14-15,42,共3页
运用现场观察、资料收集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广西第十届运动会男子自由体操、双杠比赛的运动员情况。
关键词
体操
自由体操
双杠
男子
技术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型动作的基本技术和教法
被引量:
3
19
作者
余良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73-274,共2页
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型动作技术,区别于单杠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型动作技术,其主要区别在于器械杠的粗度和握法的不同,这样提出了对双杠的技术、握力和教法等方面比单杠有更高的要求,并阐述了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型动作的基本技术和...
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型动作技术,区别于单杠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型动作技术,其主要区别在于器械杠的粗度和握法的不同,这样提出了对双杠的技术、握力和教法等方面比单杠有更高的要求,并阐述了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型动作的基本技术和教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杠
转体类型
动作技术
教法
向后大回环转体
原文传递
双杠大回环屈体后空翻2周成挂臂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
4
20
作者
李伟
姚侠文
王向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6-858,共3页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双杠大回环屈体后空翻2周成挂臂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关键词
双杠
大回环
屈体后空翻2周
运动学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被引量:
28
1
作者
赵元吉
常德庆
机构
成都体育学院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7,共7页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录像观察等方法,对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类型、难度、完成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运动员个人能力、难度动作的选择和动作总数等影响E分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杠作为传统的支撑类项目,8名决赛运动员的成套动作在动作选用上仍旧是支撑类最多,但短半径回环类和悬垂大摆类动作已与支撑类成鼎立态势;悬垂大摆类动作以向后大回环及其衍生的向后大回环加转体动作为主,短半径回环类则全部为后上转体;从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看,沿纵轴转体的动作较沿横轴空翻的动作更有利于做出直接连接;决赛前8名运动员D分相差不大,E分成为了决定运动员胜负的最关键因素,8名运动员的E分排名与其名次完全相同。合理处理难度与完成的关系、难度动作连接直接化、缩短成套动作、储备充足的体能和心理能力,则成为运动员夺冠的关键。
关键词
世界体操锦标赛
43届
男子
双杠
成套动作
编排
特征
Keywords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the
4
3rd
parallel
bars
sets
of
movements
cho-reography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男子体操三个单项成套动作起评分加分技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程在宽
肖光来
游昆炎
谢建中
丁冬云
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
出处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56-559,共4页
基金
北京体育大学校重点课题
文摘
国际体操联合会正酝酿不久的将来实行起评分突破 10分的做法。起评分的争夺将要进一步升级 ,在研究各种加分途径的基础上 ,对中外男子高水平运动员在自由体操、双杠、单杠三个项目上获得加分、提高起评分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认为自由体操和双杠我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单杠项目总体实力仍存在差距 ;我国选手一般采取同类动作的难度变化的办法加分 。
关键词
加分
起评分
自由体操
双杠
单杠
成套动作
男子体操
项目
中国
实行
Keywords
gymnastics
male
free
exercise
parallel
bars
horizontal
bar
starting
score
skill
for
awarding
points
分类号
G83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G834 [文化科学—体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优秀体操运动员双杠成套动作编排模式研究
被引量:
12
3
作者
黄旭
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02-1206,共5页
基金
基金项目: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学位)论文
文摘
体操规则对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2006-2008年竞技体操规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深入研究新规则,充分合理利用新规则就非常的关键。充分的去利用新规则,除了深入的学习和准确的把握规则之外,还应结合实际,根据新规则的精神,建立各个项目的成套动作编排模式,以尽快提高运动员竞争实力。双杠项目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而新规则对双杠项目的影响是较大,如果在新规则的基础之上,根据世界双杠发展的情况和特征,制定出优秀体操运动员双杠项目的成套编排模式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以2006年之后世界体操比赛中双杠项目成套动作,以及国家体操集训队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双杠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优秀体操运动员双杠的成套编排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体操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实际的训练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确保2008年中国男子体操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服务。
关键词
体操
双杠
成套动作
编排
模式
Keywords
gymnastics
parallel
bars
routine
arrangement
mode
分类号
G83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优秀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特征与创编设计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曲鲁平
靳庆伟
于建成
王冠寅
陶岩
王健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
枣庄学院
国家体操队
出处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90,共6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2BTY002)
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津教委201402)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近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1届奥运会双杠决赛我国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动作编排结构、编排难度、编排动作总数及编排优势组别特征。研究表明:1)我国优秀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结构中选用一杠或两杠上的悬垂大摆类动作作为优势难度动作组别,较少选用挂臂支撑开始类动作;2)我国优秀双杠运动员在难度动作的选择上,“D”组难度动作是首选,其次为“F”“G”难度动作;3)我国优秀运动员完成成套动作的动作数量为14~16个,且动作总数与D分成正比例关系。根据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参赛目标要求及动作创编的难度价值,创编了3套针对不同水平运动员的双杠成套动作,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可借鉴的创编思路和参考案例。
关键词
竞技体操
优秀运动员
双杠
动作编排
动作难度
Keywords
gymnastics
elite
gymnast
parallel
bars
movement
building-up
movement
difficulty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规则下双杠动作编排的最优化探讨
被引量:
12
5
作者
胡建国
魏旭波
孙伟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0-84,共5页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2006年国际男子体操新规则双杠项目的新变化、双杠的器械与项目特点以及动作内容与编排的发展过程。双杠成套动作起评分的高低,关键取决于“A分”,如何提高“A分”,除运动员的难度实力外,合理的编排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水平动作套路的编排应做到类型多样化、动作高难化、连接直接化、突出动力化、呈现立体化、体现个性化。根据双杠项目发展潮流,编排出6套双杠成套动作,供体操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男子体操
新规则
双杠
动作编排
Keywords
men's
gymnastics
new
code
of
points
parallel
bars
movement
combination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伦敦奥运周期世界男子双杠比赛发展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
12
6
作者
王素娥
张红星
孟宪林
机构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体育教育系
河南师范大学
出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6,共7页
文摘
以伦敦奥运周期的第41届和第42届世锦赛和北京奥运会双杠决赛选手为对象,对当代世界双杠成套动作比赛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双杠成套动作的平均难度较低,仅有6.5分左右,整体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获得奖牌选手的最高D分应达到7.0分左右。成套动作的结构仍以支撑摆动组为主,悬垂大摆和短半径回环动作迅速增长,两组接近占总数的1/2,并构成成套动作难度的主体;挂臂摆动组动作数量逐渐减少,但难度越来越高;下法仍以"屈体后空翻二周下"为主,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E组裁判执法更加严格,平均E分有所下降,今后应在既定动作难度(特别是接近7.0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将成为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我国年轻一代选手领导了当今世界双杠发展的新潮流,预计在伦敦奥运会上仍将继续保持较大的优势。
关键词
伦敦奥运会
双杠
动作结构
动作难度
动作组别
Keywords
London
Olympics
parallel
bars
movement
structure
movement
difficulty
movement
group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类型手倒立动作的肌电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7
作者
于建成
王健
徐冬青
张薇
史琳琳
赵卫华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天津体育学院科研处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
天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体操队
出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8-530,共3页
文摘
采用肌电图学与运动学对天津体操队男子运动员完成的自由体操、双杠和吊环三种类型手倒立动作进行了同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手倒立动作在完成过程中,主要参与调控身体平衡肌群的肌电变化存在差异性(P<0.05)。据此,提出了针对这三种类型手倒立动作的训练方法,旨在为今后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手倒立动作
自由体操
双杠
吊环
肌电图学
运动学
Keywords
handstand
movement
floor
exercise
parallel
bars
rings
eleetromyography
kinematics
分类号
G804.6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界男子双杠“D”分动作的结构与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张建华
机构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四川体育科学》
2018年第4期55-57,62,共4页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决赛8名运动员"D"分动作的结构、类型选择与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D组和E组动作是运动员"D"分动作的主体,单个"D"分动作呈现继续加难的趋势,整体"D"分动作难度分布呈倒"U"形曲线;"D"分动作的难度决定最后比赛名次的作用增强,且与最后比赛名次高度相关(P<0.01);"D"分动作趋于集中,主要为希里类、挂臂前摆沿纵轴转体类、单周空翻类、蒂佩尔特类和后上类5种类型,"空翻两周成挂臂"类动作发展受限;"前团两周转体180。下"仍是主导,"后屈两周下"将被淘汰,下法呈现出继续加难的趋势。
关键词
双杠
“D”分动作
结构
发展趋势
Keywords
parallel
bars
Score
D
movement
Structure
Development
trend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杠三维测力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
6
9
作者
张国华
张如一
王克鹏
李朝弟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16,共6页
文摘
双杠三维测力系统由三维测力传感器、动态电阻应变仪、7T17S数字信号处理机组成,可提供各种实时处理的测量数据及图形。经运动员实际测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可用于双杠运动员的实际训练中。
关键词
双杠
三维力
测力系统
实时处理
Keywords
parallel
bars
,
force
transaucer,
system
for
measuring
three
-
dimensional
forces.
分类号
G832.41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世界优秀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
7
10
作者
刘敦晓
机构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
出处
《四川体育科学》
2018年第2期50-54,共5页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里约奥运周期第44-4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31届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双杠决赛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难度动作选用以D和E两组动作为主,A、B组动作逐渐消失,并向着F、G组高难度动作不断发展,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发展局面;(2)第Ⅰ组动作中希里类、空翻类仍是主流动作,第Ⅱ组动作趋向难度大的挂臂空翻类动作,第Ⅲ组动作仍以大回环转体及接空翻、蒂佩尔特为首选,第Ⅳ组动作集中在后上及衍生动作,下法已打破后屈两周下的垄断局面,出现前团180与后屈两周下持平的多元发展趋势;(3)成套动作的D和E分都是逐届递增,D分的波动范围大,E分的提升空间足,今后奖牌争夺战中更多是E分的较量,必须做到统筹兼顾。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
双杠
成套动作
发展趋势
Keywords
parallel
bars
Elite
Athlete
Complete
sets
of
actions
Development
trend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被引量:
7
11
作者
刘敦晓
机构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辽宁体育科技》
2018年第3期75-79,共5页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决赛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Ⅲ组动作是成套动作的主体动作,Ⅰ组动作使用呈下降趋势,Ⅱ组动作仍不受运动员青睐,下法中支撑后摆团身前空翻两周转体180成为热门动作,G组动作横空出世,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2)难度动作选择仍以D、E两组动作为主,并向着F、G组高难度动作方向发展,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发展趋势;(3)成套动作结构布置时,Ⅱ、Ⅲ组难度较大的动作安排在开始部分,动作类型多、空间变化大的Ⅰ和Ⅲ组动作被安排在中间部分,结束部分主要选择难度低的Ⅰ组动作;(4)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各具特色,同组别动作的"二、三、四连接"已成为新趋势,模式主要有后上类+转体类、后上类+空翻类、混合动作类等。
关键词
世界体操锦标赛
双杠
成套动作
编排特征
Keywords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parallel
bars
set
actions
choreography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杠自选动作类型与组合方式的变化
被引量:
7
12
作者
程在宽
机构
北京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
出处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1期78-81,共4页
文摘
世界优秀运动员双杠自选动作选择有明显的倾向性。支撑或挂臂撑前摆、支撑或挂臂撑后摆、飞行动作、悬垂前后摆动作是构成成套动作的“主要动作类型”。而“主要动作类型”中又以支撑前摆转体倒立、倒立前翻360°、悬垂前摆动作、后空翻成手倒立等子类动作使用最为广泛;同类动作组合逐渐成为运动员编排自选动作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双杠
主要动作类型
运动训练
Keywords
composition
main
type
of
exercise
subtype
exercise
combination
of
movements
of
the
same
type
parallel
bars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伦敦奥运会看当代世界双杠成套动作发展的特点
被引量:
6
13
作者
孙利伟
机构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94,共6页
文摘
主要以参加第43届世锦赛和伦敦奥运会双杠决赛选手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世界双杠成套动作比赛特点进行全面研究。结果表明:成套动作的平均D分较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获得奖牌选手的最高D分已经达到7分左右,继续提升的空间较小。成套动作的结构内容依次为:支撑摆动(含下法)、短半径回环、悬垂大摆和挂臂摆动,各组的比例约为4:3:2:1;其中短半径回环和悬垂大摆动作迅速增加,并构成D分的主体;挂臂摆动组仅占一成,但难度价值较高;下法在"屈体后空翻二周下"的基础上,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双杠高手众多,已经较好地掌握了高难度动作的先进技术,又有优质的良好传统,预计在里约奥运周期各项赛事中仍将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
双杠
成套动作
动作难度
动作结构
动作质量
Keywords
parallel
bars
,
set
movements
movement
difficulty,
movement
structure,
movement
quality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里约奥运会男子双杠决赛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14
作者
余文禄
吴国辉
杨丽
机构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
大英县业余体育运动学校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74-80,共7页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统计分析法,对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双杠决赛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得出:(1)成套动作的编排呈现出后上混合类、大回环+后上类、支撑摆动混合类、大空翻混合类4种模式。(2)按动作组别的选择人次多少排序为:Ⅰ>Ⅲ>Ⅳ>Ⅱ>Ⅴ。下法动作表现出多样化、高难度的趋势,后摆前团2周下(E)与支撑后摆前团2周转180°下(F)打破了后屈2周下(D)一统天下的局面。D组以上难度动作75个,成套难度结构为"8F30E37D4C1B",呈菱形特征。(3)男子双杠决赛双杠项目的平均难度分为7.0分,完成分为8.591分。高难度成套动作对运动员的完成质量和竞技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2017版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应用,如何吃透规则,平衡好力量、难度与艺术间的关系,成为新周期成套动作编排的关键。
关键词
里约奥运会
男子双杠
成套动作
编排
Keywords
Rio
Olympics
parallel
bars
complete
sets
composing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釜山亚运会看世界双杠技术发展的趋势
被引量:
6
15
作者
廖洁莹
沈茂金
孟宪林
机构
韶关学院体育系
出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0,共3页
文摘
对釜山亚运会男子体操双杠决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双杠整套动作D组以上难度的发展趋势 ,正在从支撑类向以悬垂类动作为主的方向转变 ,获得动作连接加分也主要以悬垂类动作为主 ;亚洲尤其是我国选手的水平 ,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高下法的稳定性是增强竞争实力的关键。
关键词
釜山亚运会
世界
男子体操
双杠技术
发展趋势
竞争实力
难度
Keywords
gymnastics
parallel
bars
game
degree
of
difficulty
continuous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黄旭双杠屈体后空翻两周挂动作的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王国庆
钱竞光
机构
江苏省体操队
南京体育学院基础课部
出处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7-9,共3页
文摘
在运动生物力学技术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 ,对双杠屈体后空翻这一超E组的高难度动作进行研究和技术分析 ,指导我国优秀运动员黄旭在短时间内高标准地掌握这一动作 ,并用于比赛获得成功 ,从而总结出该动作的技术规律和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双杠
屈体两周
动作技术
生物力学
计算机模拟
Keywords
parallel
bars
2
saltos
piked
technique
of
movement
biomechanics
Computer
simulation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外优秀运动员双杠整套动作的发展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17
作者
彭洪涛
机构
广东肇庆学院
出处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6-848,共3页
文摘
对九运会和35届世锦赛双杠决赛的整套动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实施后,双杠整套动作的难度有明显提高,动作结构正向以悬垂类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中外运动员的动作起评分和完成动作质量均无显著差异,而获得难度加分和连接加分的形式,中国运动员以大摆动作为主,外国运动员则以后上动作为主,并显示出动作的多样化特征。
关键词
中国
外国
优秀运动员
双杠
整套动作
比较研究
九运会
世界锦标赛
动作结构
动作难度
动作质量
Keywords
parallel
bars
movement
difficulty
movement
structure
movement
quality
分类号
G832.419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原文传递
题名
广西第十届运动会体操比赛技术统计分析
被引量:
5
18
作者
吴声光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体育科技》
2004年第1期14-15,42,共3页
文摘
运用现场观察、资料收集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广西第十届运动会男子自由体操、双杠比赛的运动员情况。
关键词
体操
自由体操
双杠
男子
技术分析
Keywords
gymnastics,free
exercises,
parallel
bars
,
man,
technological
analysis
分类号
G812.2 [文化科学—体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型动作的基本技术和教法
被引量:
3
19
作者
余良华
机构
湖北大学体育系
出处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73-274,共2页
文摘
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型动作技术,区别于单杠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型动作技术,其主要区别在于器械杠的粗度和握法的不同,这样提出了对双杠的技术、握力和教法等方面比单杠有更高的要求,并阐述了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型动作的基本技术和教法。
关键词
双杠
转体类型
动作技术
教法
向后大回环转体
Keywords
parallel
bars
technique
of
the
type
of
hinge
actions
teaching
method
strength
of
grip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原文传递
题名
双杠大回环屈体后空翻2周成挂臂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
4
20
作者
李伟
姚侠文
王向东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
出处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6-858,共3页
基金
国家体育总局委管课题
文摘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双杠大回环屈体后空翻2周成挂臂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关键词
双杠
大回环
屈体后空翻2周
运动学分析
Keywords
the
parallel
bars
a
big
return
to
wreath
bending
and
backward
two-round
flip
the
analysis
of
kinematics
分类号
G83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赵元吉
常德庆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男子体操三个单项成套动作起评分加分技巧的比较研究
程在宽
肖光来
游昆炎
谢建中
丁冬云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3
原文传递
3
优秀体操运动员双杠成套动作编排模式研究
黄旭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2
原文传递
4
我国优秀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特征与创编设计研究
曲鲁平
靳庆伟
于建成
王冠寅
陶岩
王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规则下双杠动作编排的最优化探讨
胡建国
魏旭波
孙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伦敦奥运周期世界男子双杠比赛发展趋势的研究
王素娥
张红星
孟宪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同类型手倒立动作的肌电变化特征分析
于建成
王健
徐冬青
张薇
史琳琳
赵卫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世界男子双杠“D”分动作的结构与发展趋势研究
张建华
《四川体育科学》
2018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双杠三维测力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张国华
张如一
王克鹏
李朝弟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世界优秀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发展趋势研究
刘敦晓
《四川体育科学》
201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刘敦晓
《辽宁体育科技》
201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双杠自选动作类型与组合方式的变化
程在宽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3
7
原文传递
13
从伦敦奥运会看当代世界双杠成套动作发展的特点
孙利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里约奥运会男子双杠决赛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余文禄
吴国辉
杨丽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从釜山亚运会看世界双杠技术发展的趋势
廖洁莹
沈茂金
孟宪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对黄旭双杠屈体后空翻两周挂动作的研究
王国庆
钱竞光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外优秀运动员双杠整套动作的发展与比较研究
彭洪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4
原文传递
18
广西第十届运动会体操比赛技术统计分析
吴声光
《体育科技》
200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型动作的基本技术和教法
余良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3
原文传递
20
双杠大回环屈体后空翻2周成挂臂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李伟
姚侠文
王向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