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olution and changes of permafrost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被引量:3
1
作者 XiaoLi Chang HuiJun Jin +2 位作者 RuiXia He LanZhi Lu StuartA.Harris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7年第1期1-19,共19页
Due to the uplif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QTP), the cryosphere gradually developed on the higher mountain summits after the Neocene, becoming widespread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During this time, permafrost on ... Due to the uplif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QTP), the cryosphere gradually developed on the higher mountain summits after the Neocene, becoming widespread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During this time, permafrost on the QTP experienced repeated expansion and degradation. Based on the remains and cross-correlation with other proxy records such as those from glacial landforms, ice-core and paleogeography, the evolution and changes of permafrost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the QTP during the past 150,000 years were deduced and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At least four obvious cycles of the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expansion and decay of permafrost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ds of 150-130, 80-50, 30-14 and after 10.8 ka B.P.. Ehiring the Holocene, fluctuating climatic environ-ments affected the permafrost on the QTP, and the peripheral mountains experienced six periods of discernible permafrost changes: (1) Stable development of permafrost in the early Holocene (10.8 to 8.5-7.0 ka B.P.); (2) Intensive permafrost degradation during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Period (HMP, from 8.5-7.0 to 4.0-3.0 ka B.P.); (3) Permafrost expansion during the early Neoglacial period (ca. 4,000-3,000 to 1,000 a B.P.); (4) Relative degradation during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MWP,from 1,000 to 500 a B.R); (5) Expansion of permafrost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 (LIA,from 500 to 10.a B.P.); (6) Observed and predicted degradation of permafrost during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y. Each period differed greatly in paleoclimate, paleoenvironment, and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thickness, areal extent, and ground temperatures, as well a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iglacial phenomena. Statistically, closer dating of the onset permafrost formation, more identi-fication of permafrost remains with richer proxy information about paleoenvironment, and more dating information enable higher resolution for paleo-permafrost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scenarios of persistent climate warming of 2 2 -2 .6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 Plateau (QTP) PLEISTOCENE Holocene permafrost expansion and degradation periglacial remains paleo-re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s
下载PDF
雷达遥感穿透次地表获取残存信息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心源 刘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57-59,共3页
分析了雷达波对干燥沙土的穿透深度δp 关系式并进行了理论计算 ,在阿拉善区可达 2 .82m以上的穿透深度 .利用美国航天飞机雷达遥感数据 ,进行穿透深度的实证分析 .该研究对于利用雷达遥感获取次地表残存信息进而进行古环境的分析具有... 分析了雷达波对干燥沙土的穿透深度δp 关系式并进行了理论计算 ,在阿拉善区可达 2 .82m以上的穿透深度 .利用美国航天飞机雷达遥感数据 ,进行穿透深度的实证分析 .该研究对于利用雷达遥感获取次地表残存信息进而进行古环境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也充分表明雷达遥感在中国西北干旱区古环境研究中的巨大应用潜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遥感技术 穿透深度 次地表残存信息 古环境重建 生态环境
下载PDF
PAL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NANJING HOMO ERECTUS
3
作者 Cheng Zhu Yun Zha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0年第3期18-26,共2页
Using five group dating of the fossil by Uranium series age method shows that the age of Nanjing Homo Erectus is between 280- 430 ka B. P.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fossil mammalian form Stegodon, Sus.Lydekkeri ... Using five group dating of the fossil by Uranium series age method shows that the age of Nanjing Homo Erectus is between 280- 430 ka B. P.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fossil mammalian form Stegodon, Sus.Lydekkeri Zdansly, M.pachyosteus Young, P.grayi Zdansky and E.SanmeniensisTeilhard et Pive teau,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same stratum, the authors thinks that the Nanjing Homo Erectus may have lived in the late Mid Pleistocene (about 350 ka B.P.). Based upon the spores and pollen in the cave sediments of the area, we can find that most of spores and pollen are subtropical and warm temperature types. For instance, broad leaf trees which are fond of warm climate, including Cunning hamia, Jsuga and Pinus ,as well as Morus, Carpinus and Ptendium. Among the above spores and pollen, only Tsuga,Liquidambar, Betula,Ulmus and Salix are the remainders of Humid hot environment from the Tertiary period. Above evidences illustrate that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Nanjing Homo Erectus not only was not cloder but also was not drier than the Peking Man’s. It could be said that dry climate and the ice age of the Mid Pleistocene didn’t undergo this area.As for the manner of the Homo Erectus’s making stone artifact and using fire, because now we have not found the evidence of the stone artifact and the ash, the futher excavation to the talus of the Huludong cave should be nee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JING Tangshan HOMO Erectus Mid PLEISTOCENE EPOCH paleo 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paleo FAUNA and paleo FLORA
下载PDF
中国东北麻山杂岩晚泛非期变质的锆石SHRIMP年龄证据及全球大陆再造意义 被引量:90
4
作者 Simon A Wilde 吴福元 张兴洲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50,共16页
中国东北地区佳木斯地块南部麻山杂岩正、副片麻岩 7个样品的锆石 SHRIMP年龄数据首次明确地表明 ,东北地区存在 500 Ma的晚泛非期高级变质作用事件。峰期麻粒岩相变质导致柳毛地区 (502± 10)Ma (2σ )深熔花岗岩的形成。正、副片... 中国东北地区佳木斯地块南部麻山杂岩正、副片麻岩 7个样品的锆石 SHRIMP年龄数据首次明确地表明 ,东北地区存在 500 Ma的晚泛非期高级变质作用事件。峰期麻粒岩相变质导致柳毛地区 (502± 10)Ma (2σ )深熔花岗岩的形成。正、副片麻岩变质年龄的一致性表明它们已在变质前发生了构造叠置。西麻山副片麻岩中含有在后期麻粒岩相变质过程中未重结晶的碎屑锆石,由此形成从协和一致的 550 Ma到弱不一致 1 900 Ma的较大 207Pb/206Pb年龄变化范围,表明其原岩具有从新元古代到中元古代-古元古代的年龄。柳毛地区变质的片麻状闪长岩中所含的古老锆石的 207Pb/206Pb年龄为 546~ 1 460 Ma表明,该闪长岩大约在 1 400 Ma就位,并受到 500 Ma变质事件的影响,从而说明柳毛地区存在中元古代基底。然而,与以前的认识相反,麻山杂岩不存在具有太古宙基底的同位素证据。晚泛非期变质事件年龄的确定对重塑晚前寒武纪-显生宙早期麻山杂岩和佳木斯地块的古地理位置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目前获得的有关证据,认为佳木斯地块可能曾经位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华北克拉通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非期 麻山杂岩 中国 钻石SHRIMP年龄 东北地区 片麻岩 变质作用
下载PDF
秦岭三叠纪古海洋再造 被引量:23
5
作者 赖旭龙 殷鸿福 杨逢清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48-656,共9页
在详细研究秦岭地区三叠纪生物地层、生态地层、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地球化学及古地磁的基础上,对秦岭三叠纪海盆宽度、海盆性质进行了讨论,最后对秦岭三叠纪古海洋进行再造。认为三叠纪秦岭海为喇叭状向西开口的裂陷槽... 在详细研究秦岭地区三叠纪生物地层、生态地层、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地球化学及古地磁的基础上,对秦岭三叠纪海盆宽度、海盆性质进行了讨论,最后对秦岭三叠纪古海洋进行再造。认为三叠纪秦岭海为喇叭状向西开口的裂陷槽,海盆西部早三叠世宽度约1000km,在三叠纪由于印支运动的影响,秦岭海盆规模不断缩小,沉陷中心向南迁移,最终于晚三叠世末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古海洋再造 秦岭
下载PDF
关键成藏期碎屑岩储层古孔隙度恢复方法 被引量:24
6
作者 渠冬芳 姜振学 +1 位作者 刘惠民 高永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油气的成藏过程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事件,恢复储层在地质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关键成藏期的孔隙度可以帮助定量恢复成藏期的地质条件,更好地认识油气成藏的过程。笔者以将今论古的地质思想为指导,创建了关键成藏期储层孔隙度的恢复方法。以东... 油气的成藏过程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事件,恢复储层在地质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关键成藏期的孔隙度可以帮助定量恢复成藏期的地质条件,更好地认识油气成藏的过程。笔者以将今论古的地质思想为指导,创建了关键成藏期储层孔隙度的恢复方法。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简称沙四上亚段)储层为例,在对其成岩作用类型和成岩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分别对处于不同成岩阶段的一定深度下的储层孔隙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孔隙度综合影响因子的新概念;建立了在孔隙度综合影响因子约束下的孔隙度演化曲线;最后利用此孔隙度演化曲线,对东营凹陷草11—王59剖面上的沙四上亚段储层在几个关键成藏期的古孔隙度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进行的古孔隙度恢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孔隙度恢复 关键成藏期 成岩作用 孔隙度综合影响因子 东营凹陷
下载PDF
方解石沉积速率控制的物理化学机制及其古环境重建意义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再华 W. Dreybrodt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2-257,共6页
本文总结了作者有关方解石沉积动力学研究的结果,发现方解石沉积速率受环境温度、CO2分压、水动力条件、水层厚度和溶液中钙浓度等多因素的控制。总的规律是温度愈高、CO2分压愈低、流速愈快、水层厚度愈大、溶液中钙浓度愈高,方解石沉... 本文总结了作者有关方解石沉积动力学研究的结果,发现方解石沉积速率受环境温度、CO2分压、水动力条件、水层厚度和溶液中钙浓度等多因素的控制。总的规律是温度愈高、CO2分压愈低、流速愈快、水层厚度愈大、溶液中钙浓度愈高,方解石沉积速率愈大。而且,方解石沉积速率随水中钙浓度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加。文中对自然界类似环境条件下的速率系数和我国南北气候环境条件下的方解石沉积速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文章最后对利用钙华和石笋的沉积速率进行古环境重建的复杂性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物理化学机制 方解石 钙华 石笋 古环境 水动力条件
下载PDF
塔里木陆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古板块再造及漂移轨迹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洪浩 李江海 +3 位作者 杨静懿 周肖贝 傅臣建 李文山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7-647,共11页
塔里木陆块周缘的新元古界地层记录了涉及Rodinia聚合和裂解的构造热事件,但塔里木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以及在Rodinia裂解后如何运动尚无定论。采用收集的古地磁数据,并结合塔里木西北缘阿克苏地区的野外工作以及塔里木周缘代表性... 塔里木陆块周缘的新元古界地层记录了涉及Rodinia聚合和裂解的构造热事件,但塔里木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以及在Rodinia裂解后如何运动尚无定论。采用收集的古地磁数据,并结合塔里木西北缘阿克苏地区的野外工作以及塔里木周缘代表性岩石如A型花岗岩、基性岩墙群、大陆溢流玄武岩和双峰式火山岩等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将塔里木陆块从Rodinia超大陆中裂解的时间限制在830~700 Ma BP。之后,塔里木陆块随澳洲板块一起加入冈瓦纳大陆。约在450Ma BP,塔里木陆块和澳洲板块发生分离,并快速北漂,最终在晚古生代加入劳亚大陆。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塔里木陆块整体上从北半球较高纬度向南半球漂移,并在奥陶纪向北半球快速回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 古地磁 漂移轨迹 古板块再造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群新生代构造过程与油气运聚规律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洪才 李三忠 +4 位作者 刘鑫 索艳慧 戴黎明 程世秀 许立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82,共10页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群包括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和台西南盆地,均处于复杂的构造环境下,盆地的形成及演化与周围的构造过程息息相关。本文对新生代55Ma以来的典型时期海陆格局进行了重建,在此基础之上对南海北...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群包括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和台西南盆地,均处于复杂的构造环境下,盆地的形成及演化与周围的构造过程息息相关。本文对新生代55Ma以来的典型时期海陆格局进行了重建,在此基础之上对南海北部陆缘各盆地的油气运聚规律进行探讨,提出:(1)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可以从多方面影响油气的运移。(2)自西向东,由琼东南盆地到珠江口盆地烃源岩时代相对变老埋深变大,地幔埋深也逐渐变大,生烃能力逐渐提高;自北向南,北部湾盆地、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的地幔平均埋深也有逐渐变深的趋势。(3)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南部成为天然气富集区的原因是由于这些区域构造活动相对较微弱,坳陷幅度小,长期处于沉降速率小的条件下,而且地壳非常薄(Moho面埋深均低于24km),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偏高,有利于形成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多处在成熟-高熟凝析油及湿气阶段。(4)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具有更好的油气前景。具体来说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南部可成为该区极具潜力的天然气产区,而珠江口盆地北部则具有极大的石油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群 海陆格局重建 构造过程 油气运聚 南海北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构造-沉积演化、古地理重建及有利成藏区带划分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雁 付斯一 +6 位作者 张涛 陈洪德 苏中堂 张军涛 张成弓 刘子铭 韩骁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5,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是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层位,相继发现了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古隆起周缘中组合和马家沟组盐下等多套含气层系,证明了盆地下古生界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也揭示出深化古地理重建工作的急迫性。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是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层位,相继发现了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古隆起周缘中组合和马家沟组盐下等多套含气层系,证明了盆地下古生界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也揭示出深化古地理重建工作的急迫性。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对早古生代重点时期的古地理进行了重建,进而提出了成藏区带划分的新思路。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太古宙—元古宙裂陷沉积、寒武纪—奥陶纪沉积-剥蚀、石炭纪—三叠纪拗陷稳定沉积、侏罗纪—白垩纪挤压成藏和晚白垩纪—现今调整定型等5大阶段。盆地下古生界古地理格局经历了早-中寒武世的古陆消减、沉积增长、边缘裂陷阶段和早奥陶世的隆-坳相间阶段,并控制了优质成藏区带的分布。结合近期勘探研究进展,依据源-储组合和空间分布,划分出了基于主控因素的4类成藏区带:潮缘滩白云岩成藏区、奥陶系盐下台内丘滩成藏区、西部双滩带白云岩和页岩成藏区以及岩溶-滩相白云岩成藏区。不同区带显示出了不同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需要选择针对性的勘探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古地理重建 构造-沉积演化 下古生界 成藏区带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渤南凹陷构造演化与超压形成及演化过程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启超 刘震 +1 位作者 李亮 王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6-10,共5页
盆地的构造演化通过构造活动、沉积体系控制了异常压力的发育,同时异常压力的存在对后期形成的断层有影响.本文通过双元孔隙度演化函数建模对渤南凹陷的古压力进行了恢复,研究表明,渤南凹陷的异常压力主要在裂陷期末开始发育,在坳陷期... 盆地的构造演化通过构造活动、沉积体系控制了异常压力的发育,同时异常压力的存在对后期形成的断层有影响.本文通过双元孔隙度演化函数建模对渤南凹陷的古压力进行了恢复,研究表明,渤南凹陷的异常压力主要在裂陷期末开始发育,在坳陷期达到最大.同时由于异常压力的存在引起了流体压裂,对南部缓坡带盆倾断层的形成具有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 异常压力 凹陷 压裂 古压力 构造演化 超压 构造活动 形成 坳陷
下载PDF
中国冈瓦纳的寒武系下伏沉积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因业 刘伟 +2 位作者 刘艳 方向 马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69-1079,共11页
前寒武纪是寒武纪之前的地质时期总称(4 000-543 Ma),不属于正式的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太古宙和元古宙。寒武系下伏指前寒武系地层最上部的一个系,深化认识其地质特征可以对古老含油气系统作进一步评估。在调研全球特别是印度中上元古... 前寒武纪是寒武纪之前的地质时期总称(4 000-543 Ma),不属于正式的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太古宙和元古宙。寒武系下伏指前寒武系地层最上部的一个系,深化认识其地质特征可以对古老含油气系统作进一步评估。在调研全球特别是印度中上元古界石油地质特征基础上,着重对中国冈瓦纳的寒武系下伏沉积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多种技术可用于前寒武纪和寒武系下伏古地理重建和含油气系统的分析,这些技术包括太古代和元古代基性脉群地质年代测定技术和前寒武纪古生物群落和微体化石分析解释技术。3个关键要素对于发育有效的新元古代含油气系统十分重要:1从新元古代—寒武纪序列沉积以来的相对构造稳定性;2相对晚期的油气生成;3有效盖层的存在(典型的蒸发岩)。中国冈瓦纳的寒武系下伏沉积具有石油地质上良好的成藏条件,中国可以形成与印度盆地相似的上元古界—寒武系超级含油气系统和大油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下伏 前寒武纪 沉积层序 含油气系统 古地理重建 中国冈瓦纳
下载PDF
构造复原技术在前陆冲断带岩相古地理重建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晚古生代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汪泽成 赵文智 +2 位作者 陈孟晋 殷积峰 王超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5-393,共9页
前陆复杂构造区因构造变形强烈,地层缺失严重,'断相'、'古隆起'假象等因素,导致了前陆区岩相古地理制图具多解性.以鄂尔多斯西缘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岩相古地理恢复为例,提出古构造复原、物源区分析是重建岩相古... 前陆复杂构造区因构造变形强烈,地层缺失严重,'断相'、'古隆起'假象等因素,导致了前陆区岩相古地理制图具多解性.以鄂尔多斯西缘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岩相古地理恢复为例,提出古构造复原、物源区分析是重建岩相古地理的重要环节,指出:西缘北部早中石炭世为走滑拉张断陷;二叠纪沉积时存在3大物源区;中生代的冲断推覆造成地层缩短率20%~47%.恢复后的岩相古地理图在沉积体系展布、砂体分布等方面和恢复前相比,有明显差异,对指导西缘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构造复原 岩相古地理 平衡剖面 物源区 二叠系 鄂尔多斯西缘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碳酸盐岩中Ca、Mg、Sr、Ba等13种元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佳 胡忠贵 +2 位作者 江梦宇 刘辉 杨梦迪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99,共6页
为了探索碳酸盐岩主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的同时准确测定方法,选用微波消解法,考察了HNO_(3)-HF、HNO_(3)-H_(2)O_(2)、HNO_(3)-HCl、HNO_(3)-HF-H_(2)O_(2)和HNO_(3)-HCl-HF-H_(2)O_(2)5种不同的溶样体系对碳酸盐岩样品的消解情况,通... 为了探索碳酸盐岩主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的同时准确测定方法,选用微波消解法,考察了HNO_(3)-HF、HNO_(3)-H_(2)O_(2)、HNO_(3)-HCl、HNO_(3)-HF-H_(2)O_(2)和HNO_(3)-HCl-HF-H_(2)O_(2)5种不同的溶样体系对碳酸盐岩样品的消解情况,通过选择各元素合适的分析谱线,进行标准溶液的高钙基体匹配,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其中的主量元素Ca、Mg、Al、Fe、K和微量元素Mn、Sr、Ba、V、Cu、Cr、Ni、Li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HNO_(3)-HF-H_(2)O_(2)三酸溶样体系消解更彻底,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02~1.10μg/mL,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0%~9.6%,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方法用于古环境重建研究中的数据来源,为恢复古气候、古水深和古盐度等古环境信息时所需测定的元素含量、比值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微波阶梯式升温 微量元素 HNO_(3)-HF-H_(2)O_(2)酸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古环境重建
下载PDF
川东南盆缘常压区页岩裂缝脉体特征及古压力演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宇 侯宇光 +6 位作者 胡东风 何生 刘若冰 董田 杨锐 李欣诚 叶云飞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19-1833,共15页
为了查明川东南盆缘常压页岩气区五峰组页岩裂缝脉体记录的古温度及古压力特征,揭示常压页岩气区储层压力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页岩气散失机理.以松坎地区五峰组黑色碳质页岩裂缝脉体内的流体包裹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光学观察... 为了查明川东南盆缘常压页岩气区五峰组页岩裂缝脉体记录的古温度及古压力特征,揭示常压页岩气区储层压力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页岩气散失机理.以松坎地区五峰组黑色碳质页岩裂缝脉体内的流体包裹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光学观察、阴极发光测试、包裹体测温和激光拉曼分析,结合埋藏-生烃-热史模拟,对裂缝脉体中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和高密度甲烷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松坎地区五峰组裂缝中主要存在着两期脉体充填,M1裂缝脉体形成时间距今约103~86 Ma,脉体较宽、阴极发光颜色为橘红色,其内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82.6~91.5 MPa,反映燕山中期盆缘地区页岩气藏处在超压状态;M2裂缝脉体生长于M1裂缝脉体两侧,形成时间距今约90~72 Ma,脉体较窄、阴极发光颜色为暗红色,其内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43.6~47.3 MPa.综合分析认为,川东南盆缘松坎地区五峰组在燕山期经历了由超压至常压的转变.燕山期以来的抬升剥蚀与褶皱变形导致地层内大量页岩气沿着滑脱层发生侧向运移和散失,地层压力快速下降.燕山晚期时,盆内稳定构造区页岩气藏仍处于超压状态,而盆缘地区已降至常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裂缝脉体 流体包裹体 古温压恢复 松坎复向斜 油气地质
原文传递
植物燃烧微炭屑与植硅体的比值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成 李戈 +3 位作者 李仁成 梁婉怡 温梦丹 陶欣悦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6,共8页
炭屑与植硅体分析广泛应用于古环境重建研究,现代植物燃烧微炭屑与植硅体比值研究有利于认识土壤及沉积物微炭屑与植硅体的丰度与火灾和燃烧活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现代草本及木本植物叶片进行开放燃烧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植物燃烧... 炭屑与植硅体分析广泛应用于古环境重建研究,现代植物燃烧微炭屑与植硅体比值研究有利于认识土壤及沉积物微炭屑与植硅体的丰度与火灾和燃烧活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现代草本及木本植物叶片进行开放燃烧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植物燃烧微炭屑的形态特征及微炭屑与植硅体数量比(Ch/ph)的差异。结果表明,植物燃烧后会残留下植硅体和微炭屑,草本与木本植物微炭屑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微炭屑与植硅体(Ch/ph)比值较大,Ch/ph值木本植物(26.07-31.61)大于草本植物(1.62-15.20)。微炭屑的形态及长宽比(L/W)、Ch/ph值含有丰富的火灾发生及燃烧的植被类型信息,尤其Ch/ph可能是古火灾及古植被重建研究的潜在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微炭屑 燃烧模拟实验 古植被 火灾 古环境重建
原文传递
三维古构造恢复技术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番禺-流花地区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才 张忠涛 +3 位作者 刘杰 张文珠 徐徽 易雪斐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90,共9页
目前常用的古构造图的制作方法为"厚度图法"和"断层平移法",这两种方法对断控圈闭为主的古构造恢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不能定量化的研究古构造生长发育情况。本论文首次将三维古构造恢复技术应用于珠江口盆地番禺... 目前常用的古构造图的制作方法为"厚度图法"和"断层平移法",这两种方法对断控圈闭为主的古构造恢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不能定量化的研究古构造生长发育情况。本论文首次将三维古构造恢复技术应用于珠江口盆地番禺-流花地区。三维古构造恢复技术在应用时,避免了厚度异常现象,实现了去压实恢复,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古构造情况。该技术在珠江口盆地番禺流花地区"A"构造的应用,达到了定量分析古构造发育的效果,并且认识到了A构造在关键时期T32时期古构造幅度较小,后期构造幅度增大是A构造充满度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构造恢复 充满度 去压实 定量化
下载PDF
长江三峡贯通过程的动态古地貌重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子晗 索艳慧 +4 位作者 李三忠 丁雪松 韩续 宋双双 付新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29,共22页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其形成和演化是新生代以来中国东西部构造—气候—地貌综合演变的结果。长江三峡的贯通是现代长江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但受限于传统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单一方法的制约,对“长江三峡何时贯通”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一直存...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其形成和演化是新生代以来中国东西部构造—气候—地貌综合演变的结果。长江三峡的贯通是现代长江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但受限于传统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单一方法的制约,对“长江三峡何时贯通”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综合考虑了构造运动、古气候及海平面变化等影响河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输入Badlands古地貌模拟软件,动态重建了长江“第一弯”以东地区晚白垩世(80 Ma)以来的长江流域地貌及水系演化过程;并利用四川盆地和江汉盆地的地震剖面资料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青藏东部及上扬子西南缘晚始新世—渐新世的阶段性隆升迫使四川盆地原有南流水系下切受阻,沉积物在盆内堆积形成冲积河道并促使四川盆地地貌由“东北高西南低”反转为“西南高东北低”;新生代早期,江汉盆地长期受控于中国东部的裂陷环境,持续处于较低基准面。四川盆地的水系反转和江汉盆地的持续低基准面,最终导致位于二者之间的长江三峡在晚渐新世发生贯通。由此,本研究提出一种上扬子地区水系反转并被下游捕获的三峡贯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重建 长江三峡贯通 晚渐新世 四川盆地 江汉盆地 水系反转
下载PDF
古地貌动态模拟研究进展综述
19
作者 索艳慧 付新建 +4 位作者 李三忠 程昊皞 田子晗 韩续 宋双双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1,共7页
作为连接深时地球内外系统的关键界面,重建的古地貌为跨圈层耦合、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重要途径。地球系统理论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使得深时古地貌动态重建成为可能。近年来,Badlands(Basin and Landscape Dynamics)区域... 作为连接深时地球内外系统的关键界面,重建的古地貌为跨圈层耦合、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重要途径。地球系统理论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使得深时古地貌动态重建成为可能。近年来,Badlands(Basin and Landscape Dynamics)区域古地貌模拟软件和goSPL(Global Scalable Paleo Landscape Evolution)全球古地貌模拟软件的开发,将地球深部构造过程、降水、海平面变化等若干地球系统因素联系起来,为理解地表系统演化及其与地球固体圈层相互耦合提供了新的技术基础。基于这些新兴模拟技术,聚焦东亚地形倒转和水系重组、显生宙古地貌演变与海洋物种多样性关系等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已开展了相关模拟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但鉴于高程代用指标本身的不确定性,不同古地貌重建模型之间存在差异;此外,这些古地貌重建模型很难做到与高精度的地质观测记录完全吻合,迫切需要开展超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海陆古地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模拟 多圈层耦合 BADLANDS goSPL 超高分辨率模型
下载PDF
渤海湾西北岸埋藏牡蛎礁体4.2 ka BP前后古环境重建
20
作者 商志文 李建芬 +1 位作者 王宏 方晶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42-2055,共14页
【研究目的】越来越多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证实全新世存在一系列数十年至百年尺度的快速波动,而这种突然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4.2 ka BP气候突变事件在亚洲、非洲、北美洲以及地中海和南欧等地均有记录,... 【研究目的】越来越多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证实全新世存在一系列数十年至百年尺度的快速波动,而这种突然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4.2 ka BP气候突变事件在亚洲、非洲、北美洲以及地中海和南欧等地均有记录,表明了它的全球性特征。但在海陆交互的海岸带、特别是中国北方泥质海岸带地区,该事件的记录迄今未得到充分证实。【研究方法】本文以渤海湾西北岸相距1~6 km的岭头、罾口河及俵口南部3处埋藏牡蛎礁体及其上覆泥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硅藻分析(83个样品)、加速器^(14)C测年(32个数据)与沉积学研究,重建了礁体及上覆泥层所记录的古环境信息,同时探索了可能存在的“4.2 ka BP事件”在海岸带的印记。【研究结果】全新世以来,研究区依次经历了早全新世潮上带盐沼至潮间带→中全新世潮下带—潮间带中下部—潮间带中上部→晚全新世沼泽-盐沼低地沉积环境演变的海进-海退.过程。在约7 ka cal BP以来,3处礁体先后出现,气候温暖。随着礁体的向上建造,海水影响减弱,在5~4.3 ka cal BP时,3处礁体进入潮间带中下部,气候相对寒冷,致使3处礁体同时在4.2~4 ka cal BP时停止建礁,随即被上覆泥层覆盖。【研究结论】研究区在5~4 ka cal BP发生了一次气候波动过程:5~4.3 ka cal BP期间相对寒冷,4.3 ka cal BP后逐渐转暖,气候变化事件的转折点发生于约4.3 ka cal BP。这一明显的环境变化是中国北方泥质海岸带地区对“4.2 ka BP事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牡蛎礁 硅藻分析 古环境重建 4.2 ka BP事件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