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震资料的陆相湖盆物源通道特征分析:以渤中凹陷西斜坡东营组为例 被引量:47
1
作者 朱红涛 杨香华 +3 位作者 周心怀 李建平 王德英 李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9,共9页
针对渤中凹陷西斜坡无井、少井的地质特征,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讨论了沙垒田凸起、石臼坨凸起之间的古物源搬运通道及其控制沉积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凹陷西斜坡东营组发育3种类型的沉积物搬运通道:古沟谷物源通道、断槽物源... 针对渤中凹陷西斜坡无井、少井的地质特征,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讨论了沙垒田凸起、石臼坨凸起之间的古物源搬运通道及其控制沉积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凹陷西斜坡东营组发育3种类型的沉积物搬运通道:古沟谷物源通道、断槽物源通道、构造转换带物源通道.研究区的沉积主要受到源于沙垒田凸起NEE向条带状展布的断槽物源通道控制;古沟谷物源搬运通道控制的沉积主要分布石臼坨凸起南部的局部地区;构造转换带物源通道控制的沉积主要分布在沙垒田凸起东南缘的局部地区.研究区发育的这3种物源搬运通道,代表陆相湖盆物源从源区到沉积区的搬运途径,并分别对应不同的源-渠-汇的空间耦合模式.研究区源于沙垒田凸起的断槽物源通道模式观点的提出,改变了传统上认为沙垒田凸起东缘为近源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为主的认识,为寻找有利的储层和油气分布建立了指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搬运通道 古沟谷 断槽 构造转换带 地震多属性 古地貌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大油气田形成的主要地质规律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文昭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年第6期391-395,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也是我国陆上油气勘探最早的盆地,该盆地已发现的油气储量中,95%是地层,岩性等隐蔽型油气藏的储量,根据长期勘探实践总结出该盆地大油气田形成的主要地质规律为:91)生烃凹陷控制大油气田的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也是我国陆上油气勘探最早的盆地,该盆地已发现的油气储量中,95%是地层,岩性等隐蔽型油气藏的储量,根据长期勘探实践总结出该盆地大油气田形成的主要地质规律为:91)生烃凹陷控制大油气田的分布;(2)沉积间断形成的两个假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3)古湖岸线附近的大型三角洲前缘带是三叠系油气田分布区;(4)古河道(古水系)两侧斜坡带是寻找侏罗系油气藏的有利场所;(5)古中央隆起带是古生界大气田形成的区域构造背景,古鼻隆与渗透性砂岩叠合区是大气田富集区,该盆地今后油气勘探要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高分辨率地震的作用,大力发展水平井,斜井,丛式井,强化酸化,压裂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要分小层编制三叠纪,侏罗纪岩相古地理图,研究古湖岸线,古河道的变迁,掌握油气田分布规律,以提高勘探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油气田 形成 地质规律 生烃凹陷 三角洲 古河道 高新技术
下载PDF
基于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高精度三维沉积体系:以渤中凹陷西斜坡BZ3-1区块东营组为例 被引量:32
3
作者 朱红涛 杨香华 +3 位作者 周心怀 李建平 王德英 李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3-1084,共12页
基于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理论及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3D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对渤中凹陷西斜坡BZ3-1区块东营组层序进行高精度三维沉积体系分析.研究将东营组古沟谷分为V型、U型、W型及复合型4种类型,并详细刻画不同类型、不同期次的古... 基于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理论及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3D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对渤中凹陷西斜坡BZ3-1区块东营组层序进行高精度三维沉积体系分析.研究将东营组古沟谷分为V型、U型、W型及复合型4种类型,并详细刻画不同类型、不同期次的古沟谷从上游-下游的分叉、汇合的充填特征及其从发育-消亡的不同时期演化特征.研究区地震多属性异常区域在平面上多紧靠断层的下降盘,呈规模不一的扇状展布.结合测井曲线、岩心、地震相、地震多属性特征等分析可知,东营组层序沉积相类型分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同时对不同相带边界进行了定量厘定.高精度三维沉积体系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三级层序发育于二级层序的不同体系域,会导致三级层序的体系域沉积体发育特征产生不同.SQd3层序发育于二级层序的低位体系域,其低位体系域的扇体规模要远远大于高位体系域的扇体;SQd2L层序发育于二级层序的水进体系域,其低位体系域三角洲朵体规模与高位体系域的三角洲朵体相当;SQd2u层序发育于二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其高位体系域三角洲朵体规模远远大于低位体系域的三角洲朵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地震沉积学 东营组 古沟谷 沉积相
原文传递
内蒙古二连盆地中部古河道型铀矿床中烃类流体特征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兴齐 秦明宽 +6 位作者 范洪海 刘武生 康世虎 张字龙 周飞 蔡亚 史清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5-416,共12页
通过对二连盆地中部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古河道型铀矿床砂岩中的酸解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酸解烃中烃类气体组成特征、成因及来源,并结合该区铀矿分布富集的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该区油气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结果表明,赛汉组上段古河道... 通过对二连盆地中部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古河道型铀矿床砂岩中的酸解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酸解烃中烃类气体组成特征、成因及来源,并结合该区铀矿分布富集的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该区油气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结果表明,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砂体中CH_4及C_2^+含量与铀含量呈正比,且在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还原带内烃类含量具明显的分带性。酸解烃气体组成特征参数C_1/ΣC、C_1/C_2+、C_2/iC_4、C_2/C_3、iC_4/nC_4、iC_5/nC_5、ln(C_1/C_2)、ln(C_2/C_3)表明,研究区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砂体中的烃类气为有机成因的油型气,烃类气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主要为原油伴生气和原油裂解气。根据研究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排烃史分析认为,该区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古河道型铀矿床中烃类气主要来源于下白垩统阿尔善组(K_1ba)湖相腐泥型或偏腐泥型烃源岩,其次为腾一段(K_1bt^1)低熟-成熟阶段的湖相烃源岩。研究区深大断裂、不整合面、主砂体或裂隙是该区深部油气向上逸散的主要通道,深大断裂及不整合面附近应是该区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点方向;油气在该区古河道砂岩型铀成矿作用过程中具有吸附作用、还原作用和保矿作用,区内砂岩型铀成矿期次、油气聚散史明显受控于晚白垩世末—古新世期的反转构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流体 砂岩型铀矿 铀成矿特征 古河道 二连盆地中部
下载PDF
川北砂岩铀矿类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8
5
作者 郭宁 孙泽轩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62,共9页
川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铀资源,现已探明四个中、小型砂岩型铀矿床,是中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区内蚀源区发育多种含铀建造,为盆地盖层提供了丰富的铀源;沉积盖层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与下白垩统苍溪组不整合面成为含铀、含氧地下水... 川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铀资源,现已探明四个中、小型砂岩型铀矿床,是中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区内蚀源区发育多种含铀建造,为盆地盖层提供了丰富的铀源;沉积盖层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与下白垩统苍溪组不整合面成为含铀、含氧地下水的渗流通道,为区内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储矿空间;褶皱两翼地层倾角平缓,为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已探明铀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与下白垩统苍溪组侵蚀不整合面之上0~10m范围内,受地层、岩性岩相、有机质、不整合面、冲刷构造控制,是赋存于下白垩统底部的古河道砂岩型铀矿。下一步区内铀资源勘查应按照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思路开展工作:中部龙山-巴中地区沿区内两条支流古河道开展钻探查证,落实铀资源矿产地;西部苍溪-清水铺地区开展铀资源区域评价,落实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河道 砂岩型铀矿 找矿方向 四川盆地北缘
下载PDF
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的海洋灾害地质 被引量:6
6
作者 仇建东 刘健 +4 位作者 孔祥淮 张勇 岳保静 张军强 孙丽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3,共7页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深入发展,世界各海洋国家都在实施新的海洋战略。作为自然灾害之一的海洋地质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2009年在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实测的3 000km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识别出研究区主要潜在的海洋...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深入发展,世界各海洋国家都在实施新的海洋战略。作为自然灾害之一的海洋地质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2009年在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实测的3 000km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识别出研究区主要潜在的海洋地质灾害因素,着重探讨了浅埋不规则基岩面、埋藏古河道、浅层气、浅层断层等灾害地质的埋藏特征和分布范围,编制了研究区灾害地质分布图,并分析了这些灾害地质的形成机制及危害性,该研究可为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面 古河道 灾害地质图 山东半岛
下载PDF
CSAMT法在内蒙古某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试验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茂 丘崇涛 管少斌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73-178,共6页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是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铀矿床类型之一。笔者在内蒙古某建造内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上,选择CSAMT法进行了试验性应用。通过钻探与成果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CSAMT法对古河道的空间定位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是探测古河道可...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是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铀矿床类型之一。笔者在内蒙古某建造内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上,选择CSAMT法进行了试验性应用。通过钻探与成果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CSAMT法对古河道的空间定位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是探测古河道可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AMT法 古河道 空间定位
下载PDF
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中东部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砂体岩石学特征及其铀成矿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吕永华 封志兵 +2 位作者 康世虎 李满根 苟冽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9-17,共9页
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中东部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发育长达150 km古河道砂体。已先后在该古河道内探明了多个规模较大的铀矿床。以该区含矿目的层赛汉组上段铀矿石和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与电子探针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 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中东部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发育长达150 km古河道砂体。已先后在该古河道内探明了多个规模较大的铀矿床。以该区含矿目的层赛汉组上段铀矿石和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与电子探针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开展岩石学特征对比研究,探讨铀矿石与围岩的岩石学特征差异及其对铀成矿作用的控制。研究表明,古河道砂体粒度总体较粗,分选性差;碎屑岩以长石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含少量云母和重矿物,岩屑种类多。该结果反映了古河道沉积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的特征。与古河道毗邻的花岗岩体可能是重要物源和铀源。铀矿石中富含炭屑、黄铁矿等还原介质,且其与铀矿物相邻。与围岩相比,铀矿石中碎屑物粒度较小、黏土矿物含量更高,影响后期氧化流体的渗入,起保矿作用。上述岩石学特征是今后二连盆地古河道铀矿勘查良好的指示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岩石学特征 赛汉组上段 古河道 乌兰察布坳陷
下载PDF
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进积体序列与古河流系统
9
作者 陈晓辉 陆凯 +4 位作者 田振兴 温珍河 徐晓达 张勇 孔祥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6,共12页
通过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声学地层与钻孔沉积地层的综合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海域的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研究显示,基于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自老至新划分的6个声学地层单元(U5、U4、U3、U2、U1-2、U... 通过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声学地层与钻孔沉积地层的综合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海域的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研究显示,基于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自老至新划分的6个声学地层单元(U5、U4、U3、U2、U1-2、U1-1)与钻孔划分的沉积地层单元密切相关。MIS4期与末次冰盛期低海面时期发育的2个层序界面(R4、R2),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层序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层序(SQ3、SQ2、SQ1),并识别出3期进积体序列与2期古河流系统。MIS5期与MIS3期高海面及海平面下降期间的2期东向进积体序列主要包括高位体系域与强制海退体系域,对应浅海—滨海沉积,厚度分别由西部的24 m与40 m向东明显变薄,而全新世高海面以来向海的进积体序列主要对应高位体系域,与长江源的浅海相泥质沉积相关,最大厚度超过16 m。研究区MIS4期和末次冰盛期发育的2期古河流系统与低位体系域相对应,最大沉积厚度分别超过36 m与24 m,均与长江及黄河密切相关,影响范围延伸至黄海槽及其以东海域,尤其末次冰盛期最远可达济州岛附近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积体 古河道 层序地层 晚更新世以来 南黄海中部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下关-栖霞山段下切深度及沉积旋回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光杰 张金宝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1-435,共5页
选择长江下关-栖霞山段作为研究河段,搜集了南京长江大桥、四桥附近的76个钻孔资料.根据地质钻孔资料,绘制南京长江大桥和长江四桥附近长江古河槽地质剖面.在拟建长江四桥附近的4个钻孔采集了沉积物样品,在-59.33m深度上河床相沉积物的... 选择长江下关-栖霞山段作为研究河段,搜集了南京长江大桥、四桥附近的76个钻孔资料.根据地质钻孔资料,绘制南京长江大桥和长江四桥附近长江古河槽地质剖面.在拟建长江四桥附近的4个钻孔采集了沉积物样品,在-59.33m深度上河床相沉积物的年代为(14 682±110)a BP,据此判断位于该沉积层下部的上一期沉积旋回应形成于末次盛冰期;在约-42.7m深度上河床相沉积物的年代为(11 305±130)a BP,该层以上应是全新世以来的沉积.末次盛冰期长江南京下关-栖霞山段古河槽埋深在-90m以下,形成局部深切.古河槽中充填了3次从粗到细的沉积旋回:约-65m以下的深槽中为末次盛冰期时的沉积旋回,-65~-40m为晚冰期的沉积旋回,-40m以上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长江南京段 古河槽 地质剖面 沉积旋回
下载PDF
一主双次三属性优化组合古河道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
11
作者 鲍祥生 陈军 +6 位作者 糜芳 王清振 丁继才 陈国民 蔡占虎 唐迁强 李业成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202-209,共8页
我国大多数盆地都发育古河道沉积,现有研究表明古河道沉积已成为我国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对其进行可靠地预测对寻找古河道类型油气藏具有重要意思。利用地震属性来进行古河道的预测是目前的主要方法,但通过正演模拟研究发现,不同单一地... 我国大多数盆地都发育古河道沉积,现有研究表明古河道沉积已成为我国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对其进行可靠地预测对寻找古河道类型油气藏具有重要意思。利用地震属性来进行古河道的预测是目前的主要方法,但通过正演模拟研究发现,不同单一地震属性对河道沉积的敏感性不同,有些属性对大多数河道沉积的沉积比较敏感(如均方根振幅、平均反射强度等),有些对部分较厚的河道沉积特别敏感,而对其他河道沉积反映一般。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一种称之为一主双次三属性组合的新属性,该属性结合了均方根属性、振幅的立方差和平均频率的优点而建立,S油田的正演模拟和应用表明,该组合属性相对单一敏感属性在预测古河道沉积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古河道 正演模拟 地震属性 组合属性
下载PDF
Provenance of Sediments Filling a Paleo-Channel that Formed on the Western Yellow Sea Continental Shelf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被引量:1
12
作者 KONG Xianghuai ZHANG Junqiang +1 位作者 BAI Weiming LIU Jia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309-1317,共9页
Several buried paleo-channels are located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western Yellow Sea. Research on the paleochannels is significant for both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we ana... Several buried paleo-channels are located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western Yellow Sea. Research on the paleochannels is significant for both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we analyse and discuss the mineralogy of sediments in a core(SYS-0803) recovered from a buried paleo-channel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western Yellow Sea. The aim is to determine the provenance of sediments that fill the paleo-channel. The heavy mineral assemblage of sediments in the core consists of schistose minerals, common hornblende, epidote, and ilmenite. The light mineral assemblage consists of plagioclase, quartz, lithic fragments, and K-feldspar.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al maturity of the sand fraction revealed a quartz/feldspar ratio of < 1. A relatively high percentage of smectite is recorded throughout the entire paleo-channel fill, with the greatest percentage in the middle to lower parts. The detrital mineral assemblage and clay mineral content indicate that the paleo-channel sediments were sourced mainly from the Huanghe River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western Yellow Sea paleo-channel DETRITAL MINERAL clay MINERAL heavy MINERAL assemblage last GLACIAL period sedimentary PROVENANCE
下载PDF
闽北近岸海域潜在的海洋灾害地质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牟秀娟 张勇 +2 位作者 孔祥淮 韩宗珠 徐承芬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11期52-59,共8页
根据2014—2017年在霞浦近岸海域实测得的约3 500km浅地层剖面和同网布设的单道地震剖面、侧扫声纳等地球物理资料,结合遥感影像和岸滩监测剖面等数据,综合运用海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等方法,识别了研究区内存在的主要潜在... 根据2014—2017年在霞浦近岸海域实测得的约3 500km浅地层剖面和同网布设的单道地震剖面、侧扫声纳等地球物理资料,结合遥感影像和岸滩监测剖面等数据,综合运用海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等方法,识别了研究区内存在的主要潜在海洋灾害地质因素,包括埋藏古河道、浅层气、浅埋不规则基岩面、楔形泥质体、潮流沙脊、海岸线变迁等,简要分析了其特征、成因机制和危害性,为探讨研究区的灾害地质防治奠定理论基础,为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灾害地质 浅层气 埋藏古河道 闽北近岸海域
下载PDF
山东沂河中游段古河道形态特征与古流量
14
作者 曹光杰 于磊 张学勤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7-427,共11页
选择沂河中游段作为研究河段。根据芭山橡胶坝、北社橡胶坝、沂水县南王庄沂河大桥、336省道(S336)沂河大桥、沂南县澳柯玛沂河大桥的钻孔资料,绘制了5个断面沂河古河槽地质剖面图。在洙阳村附近沂河断面进行了电测法物探,根据钻探验证... 选择沂河中游段作为研究河段。根据芭山橡胶坝、北社橡胶坝、沂水县南王庄沂河大桥、336省道(S336)沂河大桥、沂南县澳柯玛沂河大桥的钻孔资料,绘制了5个断面沂河古河槽地质剖面图。在洙阳村附近沂河断面进行了电测法物探,根据钻探验证结果对物探测量的沉积层厚度进行了校正,绘制了洙阳村附近沂河断面古河槽地质剖面图。在洙阳村附近沂河两岸,澳柯玛沂河大桥附近沂河西岸,挖掘剖面采集了光释光(OSL)年代样品,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光释光实验室进行了测试,获得了15个年代结果。选择澳柯玛沂河大桥附近剖面,用河相关系法计算了末次冰期最盛期(LGM)、晚冰期(约12 000 aB.P.)和全新世中期(约7 000 aB.P.)的古流量。结论认为,沂河现在河床下方的基岩河槽为末次冰期最盛期的古河槽,古河道纵比降较大;古河槽宽深比大,河槽宽浅,属于砾石河床分汊型;澳柯玛沂河大桥断面,末次冰期最盛期、晚冰期、全新世中期古流量分别约为17 m^3/s、20 m^3/s、30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河 古河道 古流量 末次冰期最盛期 晚冰期 全新世中期
下载PDF
基于三维GIS的第四系古河道沉积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波 管后春 +1 位作者 杨潘 侯香梦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4-252,共9页
基于皖北楚店集、高炉集、江集和望町集4幅1∶5万综合地质调查成果,划定区内第四系地质结构与工程地质分层,控制茆塘期古河道的空间展布特征,融合多源数据与专家经验联合构建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综合考虑基础、工程、水文等地质条件,运用... 基于皖北楚店集、高炉集、江集和望町集4幅1∶5万综合地质调查成果,划定区内第四系地质结构与工程地质分层,控制茆塘期古河道的空间展布特征,融合多源数据与专家经验联合构建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综合考虑基础、工程、水文等地质条件,运用Delphi法确定了9项工程建设相关评价因子。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多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模型。通过三维GIS分析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区内50m以浅工程建设适宜性,分级圈定了适宜性好、较好、一般等各级区域。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评价结果和单项因子进行关联分析,揭示了因子影响关系,提出了工程建设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 三维GIS 变权赋值 古河道 工程建设
下载PDF
俄罗斯砂岩型铀矿的新近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新建 李子颖 +1 位作者 郭华 郭庆银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4-41,共8页
俄罗斯地质学家А Б 哈列佐夫博士于 2 0 0 2年 1月 1 4~ 2 5日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讲学和交流 ,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近年来在铀矿地质领域 ,特别是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普查、钻探、预测工作和地浸矿床开采工艺上的一系列研究进展 ,... 俄罗斯地质学家А Б 哈列佐夫博士于 2 0 0 2年 1月 1 4~ 2 5日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讲学和交流 ,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近年来在铀矿地质领域 ,特别是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普查、钻探、预测工作和地浸矿床开采工艺上的一系列研究进展 ,并以达尔马托夫矿床为例 ,详细地介绍了古河谷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和赋存特征 ,地浸方法开采的地质工艺特性 ;最后 ,前瞻性地预测了俄罗斯渗入型铀矿成矿前景。我国北方与俄罗斯相邻 ,有些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成矿地质特征与俄罗斯相似 ,介绍这些内容可为我们进行新一轮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找矿勘探工作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砂岩型铀矿床 找矿方向 成矿前景 成矿预测 地质构造
下载PDF
近400多年下荆江河段古河道演变过程及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贺秋华 余德清 +3 位作者 王伦澈 李长安 余姝辰 邹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8-1936,共9页
为研究下荆江河段古河道演变过程及特征,利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的历史地形图、1954年航片、1968年美国KH-4B军事卫星影像及2016年国产GF-1卫星影像,结合古籍资料,全面分析了下荆江古河道的演变特征并反演了其明万历年以来400多年的... 为研究下荆江河段古河道演变过程及特征,利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的历史地形图、1954年航片、1968年美国KH-4B军事卫星影像及2016年国产GF-1卫星影像,结合古籍资料,全面分析了下荆江古河道的演变特征并反演了其明万历年以来400多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下荆江河段的古河道横向摆动频繁,受河道坚硬岸坡和人工护岸工程约束,空间上为20~32 km的古河道平面摆动带,形态上分为沿主泓线侧向渐变式摆动和河道突变迁徙两种古河道类型,它们是反演下荆江河段古河道的定位依据.历史上,下荆江塑造经历了漫流、支汊分流、单一顺直河道形成和曲流演化发展等复杂过程.明弘治年间,曲流主要出现在监利-城陵矶段,石首至监利段仅微弯;明末清初,东港湖弯道和濠河弯道均自然裁弯取直,下荆江蜿蜒型河道已全面上溯到石首境内,并形成了一系列河曲弯;19世纪中叶,下荆江的河曲发展突出表现在横向移动、河曲颈变窄、凹岸环流侵蚀后退、凸岸堆积淤高推进等特点.此后,下荆江没有出现大的变迁.下荆江河段近代河弯的演变模式有凸岸淤积推进、凹岸崩坍后退型,凸岸撇弯切滩、弯顶消减型和心滩漂移并岸、凹岸串沟过流型.河流的本身作用是其演变的主要原因,但人工修建大堤与大规模围垸是重要外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河道反演 演变模式 演变原因 下荆江河段 水文地质
原文传递
二连盆地中部古河道型铀成矿环境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单广宁 秦明宽 刘武生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152-158,163,共8页
二连盆地中部古河道型铀矿床赋存于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砂体中,属潜水-层间氧化成因。基于典型古河道型铀矿床中环境地球化学参数分析认为,还原容量、氧化还原能力、黏土含量与铀成矿作用关系密切,自氧化带到氧化还原过渡带到原生带呈现由... 二连盆地中部古河道型铀矿床赋存于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砂体中,属潜水-层间氧化成因。基于典型古河道型铀矿床中环境地球化学参数分析认为,还原容量、氧化还原能力、黏土含量与铀成矿作用关系密切,自氧化带到氧化还原过渡带到原生带呈现由低-高-略低规律变化;酸碱度变化由氧化带到原生带呈现碱-中性(弱酸)-弱碱分带性。通过二连盆地中部各地段环境地球化学参数对比分析,预测了7片有利和5片较有利古河道型铀成矿的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古河道型铀矿 成矿环境 地球化学参数 成矿预测
下载PDF
二连盆地哈达图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成矿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文东 刘武生 +2 位作者 张梓楠 史清平 刘持恒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323-334,共12页
二连盆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油、煤、铀能源盆地,盆地内铀矿主要发育砂岩型铀矿。对盆地内哈达图古河道砂岩型铀矿中氧化带、过渡带及还原带砂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组样品中相对富集的元素有Rb、Mo、Sb、Ba、W、Tl、Pb、U,相对亏损的... 二连盆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油、煤、铀能源盆地,盆地内铀矿主要发育砂岩型铀矿。对盆地内哈达图古河道砂岩型铀矿中氧化带、过渡带及还原带砂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组样品中相对富集的元素有Rb、Mo、Sb、Ba、W、Tl、Pb、U,相对亏损的元素有Li、Sc、V、Cr、Ni、Cu、Sr、Y、In、Nb、Ta、Zr、Hf,且过渡带具有极高的U峰值(499.00×10^-6~3887.00×10^-6),平均值为2007.80×10^-6,呈现出强烈的富铀特征。Eu均表现为负异常,Ce表现为弱负异常,Eu的亏损反映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与铀成矿的形成机理相符。同时过渡带的△Eh和pH值均有利于铀矿床的形成,说明该地区具有比较好的铀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 赛汉组上段 地球化学 哈达图 二连盆地
下载PDF
神府南区中侏罗统直罗组古河道冲刷带的空间定位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荣辉 焦养泉 +6 位作者 高彬 范立民 张帆 吴立群 乐亮 王建英 郭亮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61-3571,共11页
古河道冲刷带是含煤岩系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现象,不仅可以造成可采煤层几何形态的变化,而且影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因此,准确预测古河道冲刷带的空间分布一直是煤矿地质领域关心的重要问题。目前,对古河道冲刷带的预测主要采用沉积分析... 古河道冲刷带是含煤岩系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现象,不仅可以造成可采煤层几何形态的变化,而且影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因此,准确预测古河道冲刷带的空间分布一直是煤矿地质领域关心的重要问题。目前,对古河道冲刷带的预测主要采用沉积分析、地球物理及地质统计等方法。由于地下地球物理探测干扰因素多、影响地质统计数学模型的地质条件复杂,导致物探方法和地质统计方法对古河道冲刷带的预测结果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而沉积学分析被认为是解决古河道冲刷带分布预测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神府南区是陕北侏罗纪煤田的主要矿区之一,该区延安组含煤岩系顶部发育的直罗组砂体属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成因,其对可采煤层可以形成明显的冲刷带。以直罗组古河道含水层为水源的煤矿突水危险性较大,古河道顶板水害成为威胁矿区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致灾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对直罗组古河道冲刷带的分布规律仍然不清楚,给该区域矿井防治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鉴于此,在野外地质调查、岩心编录基础上,通过砂分散体系、煤层厚度及古河道砂体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编图,实现对神府南区含煤岩系顶板古河道冲刷带的空间定位预测。研究发现,直罗组下段古河道以大套厚层砂体发育为主,厚度多在30~70 m,由多个正韵律旋回构成,其对下伏延安组地层产生了明显的冲刷作用,造成延安组第Ⅴ单元、第Ⅳ单元地层缺失或减薄。砂分散体系、煤层厚度及下伏地层单元及岩性分布编图表明,神府南区古河道冲刷带主要沿着红碱淖—尔林兔—锦界一线发育,古河道对延安组第Ⅴ单元完全冲刷区域的宽度为17~28 km,而对延安组第Ⅴ单元冲刷区域的宽度却更大,达到37~46 km。直罗组下段古河道冲刷带对于神府南区煤炭开采的影响是区域性的,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安组 直罗组 防治水 古河道冲刷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