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控制排水对减少氮磷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41
1
作者 郭相平 张展羽 殷国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07-310,共4页
地面排水是稻田氮磷损失的重要途径。击溅侵蚀、排水沟坡面和沟底冲刷导致农田氮磷进入地表径流。控制排水可减少地面排水量和排水中氮磷浓度,尤其是降低径流中氮磷浓度,从而减少稻田氮磷损失。土壤颗粒沉淀、硝化、反硝化反应以及作物... 地面排水是稻田氮磷损失的重要途径。击溅侵蚀、排水沟坡面和沟底冲刷导致农田氮磷进入地表径流。控制排水可减少地面排水量和排水中氮磷浓度,尤其是降低径流中氮磷浓度,从而减少稻田氮磷损失。土壤颗粒沉淀、硝化、反硝化反应以及作物吸收是排水中氮磷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涝水在稻田和排水沟中的滞留时间,增加排水沟口溢流堰高度,降低径流水力坡度和挟沙能力是控制排水的主要手段。最后提出了稻田控制排水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控制排水 氮磷损失
下载PDF
灌区沟塘湿地对稻田排水中氮磷的原位削减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彭世彰 高焕芝 张正良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6-411,共6页
沟塘系统是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修整灌区内承泄沟塘、重建其水生植物系统,研究了沟塘湿地对稻田排水的原位削减能力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沟塘底泥、水生植物等的综合净化作用,沟塘出流水中总氮TN和总磷TP平均质量... 沟塘系统是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修整灌区内承泄沟塘、重建其水生植物系统,研究了沟塘湿地对稻田排水的原位削减能力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沟塘底泥、水生植物等的综合净化作用,沟塘出流水中总氮TN和总磷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较入口减小22.01%和9.59%,实现了对稻田排水中氮磷的原位削减,其中氮磷单峰浓度消减均近似服从指数规律。较小的沟塘入流浓度和较长的沟塘净化时间利于获得更大的消减率,因此,建议利用排水沟系对稻田排水进行先期调蓄,初步净化后再排入沟塘,以提高沟塘净化效果。沟塘拦水坝的修建使得底泥吸附在水体净化过程中作用更加明显,0~40cm深底泥在稻麦轮作年TN截留量达1.559kg·m-2、TP累积量达0.394kg·m-2,吸附量可观;水生植物氮磷吸收是沟塘水质净化的重要途径,收割是实现其净化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仅移除芦苇和茭草茎叶,可除去氮193.69kg·hm-2和磷33.49kg·hm-2。芦苇和茭草综合对比表明,茭草更适于当地排水沟塘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塘湿地 稻田 排水 氮磷 原位削减
下载PDF
稻田与沟塘湿地协同原位削减排水中氮磷的效果 被引量:31
3
作者 彭世彰 熊玉江 +1 位作者 罗玉峰 顾宏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7-663,共7页
农田排水中过多的氮磷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以及面源污染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本文提出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稻田沟塘湿地协同系统,研究了该系统及其各组成部分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削减效果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地减少稻田排水... 农田排水中过多的氮磷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以及面源污染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本文提出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稻田沟塘湿地协同系统,研究了该系统及其各组成部分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削减效果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地减少稻田排水量,降低稻田排水中氮磷浓度,对稻田排水中氮磷实现原位削减。其较传统灌排系统减少排水量73.03%,分别减少总氮(TN)和总磷(TP)流失负荷90.17%和79.53%;该系统中各组成部分都具有控污效果,其中稻田控制灌排可有效地减少稻田排水、降低排水中氮磷浓度和田间产污能力,控制灌溉稻田TN和TP负荷较传统灌溉减少53.72%和37.45%,明沟控制排水对稻田排水中TN和TP的去除率达到64.59%和54.35%,沟塘湿地能够有效地净化稻田排水中氮磷等污染,TN去除率达到37.13%,TP去除率达到27.32%。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该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及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控制灌溉 控制排水 沟塘湿地 氮磷
原文传递
不同灌排模式稻田排水中氮磷流失规律 被引量:27
4
作者 高焕芝 彭世彰 +3 位作者 茆智 魏征 张正良 张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7,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灌排模式稻田排水中氮磷流失规律,以集成合理的节水灌溉与控制排水技术,在江苏高邮开展田间试验。试验区排水斗沟出口处设水位调控闸门,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对排水沟水位及田间水分进行控制,形成新型的控制灌排模式。与常规... 为了研究不同灌排模式稻田排水中氮磷流失规律,以集成合理的节水灌溉与控制排水技术,在江苏高邮开展田间试验。试验区排水斗沟出口处设水位调控闸门,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对排水沟水位及田间水分进行控制,形成新型的控制灌排模式。与常规灌排模式进行对比,两年田间试验成果表明,控制灌排模式较常规灌排模式节水16.7%,增产7.1%,排水总量减少54%,水稻全生育期稻田排水中NH4+-N、NO3--N与TP流失总量分别减少38.07%、82.29%和52.15%,节水减排和降污效果显著。采用控制灌排模式,通过实施灌水调控和排水管理,控制了氮磷流失关键时期的排水量,高效利用了水分和养分,取得了节水高产、减排控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控制灌溉 控制排水 氮磷流失
下载PDF
控制地下水位减少节水灌溉稻田氮素淋失 被引量:17
5
作者 和玉璞 张展羽 +2 位作者 徐俊增 杨士红 洪大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21-127,共7页
为探讨高效的稻田灌排管理模式,降低稻田氮素淋失风险,该文利用装配有地下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蒸渗仪,研究地下水位调控对节水灌溉稻田氮素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排水控制限的提高可减少控制灌溉稻田地下排水量,控制地下水位处理1稻... 为探讨高效的稻田灌排管理模式,降低稻田氮素淋失风险,该文利用装配有地下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蒸渗仪,研究地下水位调控对节水灌溉稻田氮素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排水控制限的提高可减少控制灌溉稻田地下排水量,控制地下水位处理1稻田地下排水量为179.4mm,分别较控制地下水位处理2(195.9mm)和控制地下水位处理3(285.8mm)稻田减少8.4%和37.2%。随稻田排水控制限的提高,控制灌溉稻田地下排水中铵态氮(NH4+–N)浓度增加,硝态氮(NO3-–N)浓度下降。与控制地下水位处理2和控制地下水位处理3稻田相比,控制地下水位处理1稻田地下排水中NH4+–N质量浓度均值分别增加9.3%和27.3%,地下排水中NO3-–N质量浓度均值分别减少32.6%和1.8%。稻田排水控制限的提高显著减少了控制灌溉稻田NO3-–N淋失量(P<0.05),控制地下水位处理1稻田NO3-–N淋失量为0.27kg/hm2,分别较控制地下水位处理2(0.43kg/hm2)和控制地下水位处理3(0.88kg/hm2)稻田显著减少0.16和0.61kg/hm2(P<0.05),控制地下水位处理2稻田NO3-–N淋失量较控制地下水位处理3稻田显著减少0.45kg/hm2(P<0.05)。采用控制排水技术,适当提高控制灌溉稻田的排水控制限,可有效降低稻田NO3-–N淋失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该研究可为制定满足控污减排需求的稻田灌排管理模式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 灌溉 稻田 控制排水 氮素淋失
下载PDF
稻田高产节水灌溉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司徒淞 张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27-132,共6页
1984~1988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场将排水与其它农业措施相结合,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和高产灌溉制度,综合考虑对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和雨水的统一管理利用和合理调节控制,通过大田、水区、测坑试验和生产实践,提出了适合当地条件的节... 1984~1988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场将排水与其它农业措施相结合,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和高产灌溉制度,综合考虑对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和雨水的统一管理利用和合理调节控制,通过大田、水区、测坑试验和生产实践,提出了适合当地条件的节水高产灌排方式、地下水埋深和排水量.这种水综合运用,既可节约灌溉用水量,减少灌水次数,还可降低排涝水量,减轻排涝能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灌溉 高产 节水 需水量
下载PDF
生态沟-湿地系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3
7
作者 和玉璞 彭世彰 +3 位作者 徐俊增 张剑刚 焦健 於家红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9-613,共5页
为研究灌排调控下生态沟-湿地系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的原位削减效果,探讨低碳氮比对于系统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依据大田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控制灌排模式下生态沟-湿地系统水体中氮素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和碳氮比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控制灌... 为研究灌排调控下生态沟-湿地系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的原位削减效果,探讨低碳氮比对于系统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依据大田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控制灌排模式下生态沟-湿地系统水体中氮素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和碳氮比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控制灌排模式下生态沟-湿地系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去除效果显著,施肥后排水中TN,NH4+-N和NO3--N质量浓度出现峰值,在农沟拦蓄后质量浓度大幅下降,氮素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9%,67.8%和83.2%.进入湿地再次净化后,氮素质量浓度进一步降低,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7%,44.3%和82.0%.控制灌排模式下系统水体中有机质对水环境影响较小,水体碳氮比水平总体偏低.控制灌排模式下生态沟-湿地系统很好地实现了对氮素的原位削减,低碳氮比对于系统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湿地系统 灌排调控 稻田 排水 氮素 碳氮比
下载PDF
水稻灌区非点源污染治理新方法初探 被引量:12
8
作者 单真莹 董斌 +3 位作者 李新建 王修贵 方荣杰 魏小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65,共4页
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已经对水环境构成了威胁。介绍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开发的"灌溉-排水-湿地综合管理系统"(WRSIS系统),该系统是为了控制、减少乃至解决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而开发的以水利措施为主的水环境修复技术。结... 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已经对水环境构成了威胁。介绍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开发的"灌溉-排水-湿地综合管理系统"(WRSIS系统),该系统是为了控制、减少乃至解决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而开发的以水利措施为主的水环境修复技术。结合我国灌溉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对该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在广西桂林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引进和改进WRSIS系统治理水稻灌区非点源污染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肥料 灌溉排水 人工湿地 水环境
下载PDF
灌溉排水耦合调控稻田水分转化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和玉璞 张建云 +2 位作者 徐俊增 洪大林 杨士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4-149,共6页
该文利用装配有地下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蒸渗仪,分析节水灌溉与旱地控制排水技术耦合调控对于稻田水分转化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排耦合调控在小幅减少水稻产量的同时,显著减少了稻田灌溉水量、地下排水量及水稻蒸发蒸腾量,最终显著增... 该文利用装配有地下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蒸渗仪,分析节水灌溉与旱地控制排水技术耦合调控对于稻田水分转化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排耦合调控在小幅减少水稻产量的同时,显著减少了稻田灌溉水量、地下排水量及水稻蒸发蒸腾量,最终显著增加了水稻水分生产效率。与常规灌排稻田相比,灌排耦合调控稻田水稻产量减少1.9%,灌溉水量、地下排水量及水稻蒸发蒸腾量分别显著减少41.7%、49.9%及24.9%,水分生产效率增加30.5%。随着控灌稻田排水控制限的提高,稻田灌溉水量、地下排水量及水稻蒸发蒸腾量减少,水稻产量保持稳定,使得水稻水分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加。提高控灌稻田的排水控制限,减缓了稻田土壤水分的衰退速度,并增加稻田地下水位低于排水控制限的比例,稻田灌溉次数与发生地下排水的时段均减少,使得控灌稻田灌溉水量与地下排水量下降,两者综合作用下控灌稻田水稻蒸发蒸腾量减少。在采用控制灌溉模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稻田排水控制限,可以较好地实现水稻生产中水分的高效利用,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稻田水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排水 作物 稻田 水分转化 节水灌溉 控制排水
下载PDF
暴雨条件下不同灌排模式稻田排水中氮磷变化规律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亚亚 俞双恩 +2 位作者 陈军 肖梦华 王宁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5-459,共5页
为研究暴雨条件下不同灌排模式稻田排水中氮磷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运南灌区开展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排模式(CK)相比,控制灌排模式节水18.7%,排水总量减少50.6%,水... 为研究暴雨条件下不同灌排模式稻田排水中氮磷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运南灌区开展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排模式(CK)相比,控制灌排模式节水18.7%,排水总量减少50.6%,水稻产量减少3.6%;控制灌排模式由于增加了稻田蓄水深度,减少了雨后排水量,延迟了雨后排水时间,稻田排水中NH+4-N、NO3--N、TN和TP流失总量分别比CK减少48.15%、49.09%、45.54%和49.10%,节水减排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暴雨 控制排水 控制灌溉 氮磷质量浓度 氮磷流失
下载PDF
基于湿地和生态沟处理的稻田排水水质模拟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馨井雨 王修贵 +3 位作者 田英 韩旭东 李宗礼 王堂海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107,共7页
由于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加之传统的淹灌稻田排水量大,导致随稻田排水流失的污染物量大,加剧了农田面源污染,因此,在农田排水的设计中不仅要控制涝渍危害,也要控制排水中的水质。【目的】减轻农田排水对下游及承泄区造成的污染。【方... 由于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加之传统的淹灌稻田排水量大,导致随稻田排水流失的污染物量大,加剧了农田面源污染,因此,在农田排水的设计中不仅要控制涝渍危害,也要控制排水中的水质。【目的】减轻农田排水对下游及承泄区造成的污染。【方法】以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仙人渡镇的新增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区为对象,以生态排水沟和人工湿地作为稻田排水水质处理的手段,以总氮作为排水水质控制指标,建立了生态排水沟和人工湿地的水质模拟模型,选定不同的生态沟和人工湿地的组合方案进行了水质模拟。【结果】采用生态沟和人工湿地共同作用的排水系统在满足传统除涝排渍要求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削减稻田排水中的总氮;人工湿地布置在干沟出口时的水质净化效果最好。采用"等效替代法"计算了生态沟和现有湿地、新建人工湿地对水质净化效果的等效性,结果表明,就处理水质的效果而言,当水平投影面积相同时,干沟出口的湿地效果最好,其次是与排水沟相连的现有湿地,最后是排水沟,三者的面积等效比为1∶8.4∶938.5;优选方案中生态沟、现有湿地和新建人工湿地对水质净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9%、30.3%和66.8%。生态排水沟的纵坡、糙率在设计范围内(坡度在1/2 000~1/5 000之间、糙率在0.025~0.04之间)变化时,对于水质处理效果几乎没有影响。【结论】考虑单一净化水质的目标时,将现有湿地改造为耕地,同时在排水系统出口处新建人工湿地更节约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态沟 水质净化 稻田 农田排水 面源污染
下载PDF
水田控制排水技术的环境效益初探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晓东 寇传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3,36,共3页
稻田排水是南方地区氮磷损失和面源污染的主要途径。农田氮磷通过降雨击溅侵蚀、排水沟坡面和沟底冲刷进入地表径流。控制排水可减少地面排水量和排水中氮磷浓度,尤其是降低径流中氮磷浓度,从而减少稻田氮磷损失。土壤颗粒沉淀、硝化、... 稻田排水是南方地区氮磷损失和面源污染的主要途径。农田氮磷通过降雨击溅侵蚀、排水沟坡面和沟底冲刷进入地表径流。控制排水可减少地面排水量和排水中氮磷浓度,尤其是降低径流中氮磷浓度,从而减少稻田氮磷损失。土壤颗粒沉淀、硝化、反硝化反应以及作物吸收是排水中氮磷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涝水在稻田和排水沟中的滞留时间,增加排水沟口溢流堰高度,降低径流水力坡度和挟沙能力是控制排水的主要手段。最后提出了稻田控制排水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控制排水 氮磷损失
下载PDF
探索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作为水稻排水标准的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俞双恩 郭杰 +1 位作者 陈军 丁继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2-287,共6页
为探索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作为水稻排水标准,通过测坑模拟水稻抽穗开花期涝渍连续动态试验,构建了水稻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Continuous Stress-Day Index of Water Logging,CSDI)的模型,提出了CSDI和涝害权重系数的求解方法,通过对... 为探索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作为水稻排水标准,通过测坑模拟水稻抽穗开花期涝渍连续动态试验,构建了水稻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Continuous Stress-Day Index of Water Logging,CSDI)的模型,提出了CSDI和涝害权重系数的求解方法,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建立了水稻相对产量与CSDI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受渍和涝渍连续灾害均会造成水稻不同程度的减产,但涝渍连续灾害减产程度比单纯受渍高;涝害权重系数是一个随涝渍状态变化而变化的状态变量;在涝渍连续情况下,水稻的相对产量与CSDI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可作为水稻排水设计标准。利用文中CSDI的模型,可制定水稻控制排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开花期 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 排水标准
下载PDF
排水循环灌溉下稻田磷素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焦平金 许迪 +1 位作者 朱建强 于颖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842-3849,共8页
排水循环灌溉具有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农田面源污染的潜力,为缓解我国南方地区降雨分布与水稻作物需水时间不匹配和农田磷流失污染的问题,开展了排水循环灌溉条件下稻田磷素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监测藕塘水和鱼塘... 排水循环灌溉具有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农田面源污染的潜力,为缓解我国南方地区降雨分布与水稻作物需水时间不匹配和农田磷流失污染的问题,开展了排水循环灌溉条件下稻田磷素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监测藕塘水和鱼塘水循环灌溉下水稻田面水和渗漏水中总磷、可溶性磷和可溶性反应磷的质量浓度,及土壤剖面总磷与Olsen-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排水循环灌溉下水稻田面水和渗漏水中不同形态磷素质量浓度沿程降低,尤其渗漏水磷质量浓度的减少趋势更为显著,排水循环灌溉水源中磷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增加田面水和渗漏水中的磷质量浓度.田面水和渗漏水中不同形态磷质量浓度在不同灌溉时期的变化较大,8月田面水和渗漏水的磷质量浓度明显低于其它时期.表土Olsen-P含量随距进水口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并随排水循环灌溉水中磷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剖面TP含量受排水循环灌溉的影响不明显.在8月水稻需肥高峰期进行排水循环灌溉或延长灌溉水的流程,可明显改善排水循环灌溉下稻田的磷素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灌溉 磷流失 稻田 渗漏 排水 田面水
原文传递
不同湿地-稻田面积比下茭白-茨菇湿地系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去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笑天 刘锦涛 +4 位作者 王乙江 丰林花 卫琦 徐俊增 杨士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0-73,共4页
为了研究茭白-茨菰湿地系统对节水灌溉稻田排水中氮素的原位消减效果,探讨不同湿地-稻田面积比对系统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观测,分析了稻田排水进入湿地后氮素浓度的变化规律和湿地-稻田面积比(1∶10,1∶7和1∶4)对氮素去... 为了研究茭白-茨菰湿地系统对节水灌溉稻田排水中氮素的原位消减效果,探讨不同湿地-稻田面积比对系统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观测,分析了稻田排水进入湿地后氮素浓度的变化规律和湿地-稻田面积比(1∶10,1∶7和1∶4)对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排水进入湿地系统经过7-14 d的净化后其铵态氮(NO+4-N)、硝态氮(NO-3-N)和总氮(TN)的浓度下降范围可以维持在83.6%-88.7%、59.6%-94.3%和72.6%-88.9%范围内,不同湿地-稻田面积比间氮素的去除率有所差异,但差异不大。此外,氮素浓度在排水进入湿地系统后的前3-6 d内其去除效果明显,均呈指数趋势下降,且其去除率均达到56%以上,而后2-4 d则趋于平稳降低,其去除率均低于30%。总体上来看,1∶4湿地对氮素负荷截留量最小,1∶10湿地截留量最大,但不同湿地对氮素负荷的去除率相差不大,均维持在93%-98%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稻田 面积比 茭白-茨菰湿地系统 排水 氮素
下载PDF
Effects of zero-valent iron added in the flooding or drainage process on cadmium immobilization in an acid paddy soil
16
作者 Hanbing Meng Shiwen Hu +8 位作者 Zebin Hong Wenting Chi Guojun Chen Kuan Cheng QiWang Tongxu Liu Fangbai Li Kexue Liu Yang Y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9-31,共13页
Zero-valent iron(ZVI)is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the remediation of Cd-contaminated paddy soils.However,the effects of ZVI added during flooding or drainage processes on cadmium(Cd)retention remain unclear.Herein,Cd-c... Zero-valent iron(ZVI)is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the remediation of Cd-contaminated paddy soils.However,the effects of ZVI added during flooding or drainage processes on cadmium(Cd)retention remain unclear.Herein,Cd-contaminated paddy soil was incubated for 40days of flooding and then for 15 days of drainage,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Cd immobilization coupled with Fe/S/N redox processes were investigated.The addition of ZVI to the flooding process was more conducive to Cd immobilization.Less potential available Cd was detected by adding ZVI before flooding,which may be due to the increase in paddy soil pH and newly formed secondary Fe minerals.Moreover,the reductive dissolution of Fe minerals promoted the release of soil colloids,thereby increasing significantly the surface sites and causing Cd immobilization.Additionally,the addition of ZVI before flooding played a vital role in Cd retention after soil drainage.In contrast,the addition of ZVI in the drainage phase was not conducive to Cd retention,which might be due to the rapid decrease in soil pH that inhibited Cd adsorption and further immobilization on soil surfaces.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Cd availability in paddy soil was largely reduced by adding ZVI during the flooding period and provide a novel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s of ZVI remediation in Cd-contaminated paddy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dy soil Zero-valent iron CADMIUM Flooding and drainage REMEDIATION
原文传递
三江平原水田排水期氮素输出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路路 戴尔阜 +1 位作者 程千钉 邬真真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3-482,共10页
如何系统地把握水田排水期氮素输出特征,已成为控制三江平原区域内规模化水田氮素污染输出的关键。系统地分析在水田排水期内,水田-沟渠系统中氮素的浓度分布特征,并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沟渠内氮素的削减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泡田... 如何系统地把握水田排水期氮素输出特征,已成为控制三江平原区域内规模化水田氮素污染输出的关键。系统地分析在水田排水期内,水田-沟渠系统中氮素的浓度分布特征,并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沟渠内氮素的削减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泡田排水期是水田氮素输出的主要时期,主要受施肥活动控制,氮素输出负荷占全年输出负荷的40%以上。不同排水期水田沟渠内氮素削减程度及机制具有明显差异:泡田排水期,沟渠内铵态氮浓度下降了46.93%,主要受硝化过程控制;降雨排水期,硝态氮浓度下降了24.00%,而铵态氮浓度上升了26.04%,主要受降雨混合稀释及土壤有机质矿化的影响;晒田排水期,铵态氮浓度下降了52.07%,主要与植被吸收、蒸发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水田 排水期 同位素示踪 输出特征
原文传递
稻田控制排水对高邮灌区河道洪水过程的影响
18
作者 肖洋 李晨韬 +1 位作者 郭相平 裴子玥 《江苏水利》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以高邮灌区为例,采用水文-水动力模型,研究稻田控制排水措施对河道洪峰流量、水位和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前通过控制灌溉适当降低田间水位可减轻稻田出流峰值,随着稻田控制水位的增加,稻田径流峰值逐渐降低。通过稻田控制排水,... 以高邮灌区为例,采用水文-水动力模型,研究稻田控制排水措施对河道洪峰流量、水位和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前通过控制灌溉适当降低田间水位可减轻稻田出流峰值,随着稻田控制水位的增加,稻田径流峰值逐渐降低。通过稻田控制排水,可降低田间出口峰值流量,改变灌区河道洪水过程,降低河道洪峰流量和水位,减轻灌区内部以及附近河道的防洪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控制排水 洪峰流量 河道水位 高邮灌区
下载PDF
稻田排水在沟塘湿地净化中总氮浓度的周期性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焕芝 彭世彰 +1 位作者 孙勇 缴锡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0-224,共5页
基于高邮灌区水稻全生育期排水沟塘湿地水体中总氮质量浓度日变化资料,采用复Morlet小波函数,对沟塘湿地水体总氮质量浓度变化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沟塘湿地水体总氮质量浓度变化存在5个时间尺度的周期震荡,以23d为主周期,每6... 基于高邮灌区水稻全生育期排水沟塘湿地水体中总氮质量浓度日变化资料,采用复Morlet小波函数,对沟塘湿地水体总氮质量浓度变化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沟塘湿地水体总氮质量浓度变化存在5个时间尺度的周期震荡,以23d为主周期,每6~7d质量浓度高低交替一次.因此,在满足稻田排水调控要求的前提下,TN质量浓度较高的稻田排水入沟塘后,净化周期以7~13d或19~25d为宜,经此段时间净化,水中TN质量浓度平均降低30%~58%和28%~66%,最大消减率分别达79%和93%;TN质量浓度较低时,沟塘湿地净化时间以13。19d为佳,TN质量浓度平均降低14%~72%,最高降幅87%.选择在该净化周期内对沟塘湿地进行排水,水中TN质量浓度处于较低水平,排水对下游水体造成的污染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排水 沟塘 湿地 总氮 周期变化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南方稻作区淹水稻田拔节期土壤微环境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梦华 胡秀君 褚琳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0-33,38,共5页
在控制排水技术基础上,从土壤养分、土壤通气性以及土壤温度三个方面研究淹水稻田拔节孕穗期不同土层土壤微环境变化。结果表明:淹水条件下,各土层土壤速效氮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除了0-10cm土层,速效磷呈现升高趋势。与淹水第1天相比,... 在控制排水技术基础上,从土壤养分、土壤通气性以及土壤温度三个方面研究淹水稻田拔节孕穗期不同土层土壤微环境变化。结果表明:淹水条件下,各土层土壤速效氮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除了0-10cm土层,速效磷呈现升高趋势。与淹水第1天相比,淹水10天速效氮含量降低了14.53%-34.38%,0-10cm土层速效磷含量降低了2.52%-2.48%,其余土层速效磷含量升高了1.33%-7.77%;淹水会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恶化土壤通气状况,渗漏强度越大,土壤通气状况越好;此外,淹水使土壤积温升高,渗漏量越小,水层的保温作用越强,表层土壤温度呈现中午降低,早晚升高的趋势,而深层土壤温度则一直是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制排水 速效氮 速效磷 氧化还原电位Eh 土壤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