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丙烯酸树脂肠溶包衣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郭圣荣 方晓玲 +1 位作者 黄惠琼 胡翔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60-863,共4页
用自由基溶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3种有不同羧基含量的pH敏感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MAA)二元共聚物以及MMA,MAA与丙烯酸丁酯(BA)三元共聚物;将合成物用作萘普生微丸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测定萘普... 用自由基溶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3种有不同羧基含量的pH敏感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MAA)二元共聚物以及MMA,MAA与丙烯酸丁酯(BA)三元共聚物;将合成物用作萘普生微丸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测定萘普生包衣微丸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溶出度。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单体中MAA的含量,可制备有不同酸值的丙烯酸树脂;包衣微丸的萘普生溶出度与溶出介质的pH值和包衣材料的酸值密切相关,萘普生在其用作包衣材料制备的微丸中只有在较高pH值的缓冲介质中才有较高的溶出度和溶出速率;MMA,MAA和BA的三元共聚物本身具有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普生 包衣微丸 ph 敏感性 丙烯酸树脂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pH敏感凝胶的合成与溶胀行为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松炜 江永波 +2 位作者 孙建中 赵骞 周其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4-649,共6页
以单体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MAA),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酰胺(BIS)为原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P(MAA-co-AM)]水凝胶。研究了干凝胶在不同pH溶液中的溶胀动力学,结果表明不同AM、MAA单体配比的凝胶溶胀性具... 以单体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MAA),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酰胺(BIS)为原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P(MAA-co-AM)]水凝胶。研究了干凝胶在不同pH溶液中的溶胀动力学,结果表明不同AM、MAA单体配比的凝胶溶胀性具有很大差异,其溶胀率都随着溶液的pH增加而增大,在pH=12和pH=2溶液反复变换时显示可逆溶胀-退溶胀和快速响应特性,溶胀-退溶胀过程中搅拌作用对凝胶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吸水平衡P(MAA-co-AM)水凝胶在酸性及碱性条件下均出现收缩,在pH=2下10min之内凝胶收缩90%以上,随着pH增大逐渐减慢。通过不同浓度的NaCl与CaCl2溶液研究了溶液离子强度以及反离子的电荷数对凝胶溶胀性影响,在NaCl溶液和水中,呈现反复溶胀-退溶胀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凝胶 ph敏感 溶胀-退溶胀 快速响应 盐效应
下载PDF
药物在pH敏感聚甲基丙烯酸-poloxamer水凝胶中的扩散行为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晖 丁平田 +1 位作者 赵会英 郑俊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5-308,共4页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制备甲基丙烯酸 ( MAA)和 poloxamer的共聚物水凝胶 ,研究药物在此水凝胶中的扩散行为 .由于 MAA与 poloxamer中乙氧基 ( EO)的氢键络合作用 ,水凝胶的溶胀和水凝胶中药物的扩散具有 p H敏感性 ,络合状态水凝胶 (...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制备甲基丙烯酸 ( MAA)和 poloxamer的共聚物水凝胶 ,研究药物在此水凝胶中的扩散行为 .由于 MAA与 poloxamer中乙氧基 ( EO)的氢键络合作用 ,水凝胶的溶胀和水凝胶中药物的扩散具有 p H敏感性 ,络合状态水凝胶 ( p H为 4 .0 )中氢溴酸右美沙芬和维生素 B12 的扩散系数在 1 0 -11~1 0 -8cm2 /s之间 ,溶胀状态时 ( p H为 7.0 )为 1 0 -7~ 1 0 -6cm2 /s.EO与 MAA的摩尔比是影响水凝胶平衡溶胀和药物在水凝胶中的分配与扩散性质的重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溶胀率 药物扩散 ph敏感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 扩散系数 药物释放 控制释放
下载PDF
pH敏感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的超声合成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炜涛 刘学文 +2 位作者 朱沈 刘忻沂 韩国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在超声作用下,以甲基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自由基引发聚合制备了pH敏感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水凝胶分子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超... 在超声作用下,以甲基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自由基引发聚合制备了pH敏感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水凝胶分子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超声合成对于水凝胶的溶胀性能、消溶胀性能等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作用下合成的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溶胀动力学性能以及响应灵敏性均优于常规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ph敏感 聚甲基丙烯酸 水凝胶 合成
原文传递
PVA-PAMPS-PAA三元互穿网络型水凝胶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袁丛辉 余娜 +2 位作者 林松柏 柯爱茹 全志龙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9-256,共8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以及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了PVA-PAMPS-PAA三元互穿网络型(T-IPN)水凝胶.红外分析表明,PVA与PAA以及PAMPS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使得PVA分子上的C—O伸缩震动吸收峰移向了低波数处.X...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以及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了PVA-PAMPS-PAA三元互穿网络型(T-IPN)水凝胶.红外分析表明,PVA与PAA以及PAMPS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使得PVA分子上的C—O伸缩震动吸收峰移向了低波数处.X射线衍射以及电镜分析表明,当PVA用量较低时,PVA能均匀的穿插于凝胶网络中,形成完善的互穿网络结构,当PVA用量过高时,部分的PVA结晶而使得凝胶出现相分离.研究了该三元互穿网络型水凝胶的溶胀性能,结果表明,该水凝胶的平衡溶胀比在200至340之间,并且随着AA以及AMPS用量的增加,凝胶的溶胀速率以及平衡溶胀比均升高.该三元互穿网络型水凝胶在酸性溶液中和在碱性溶液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消溶胀性能;并且随着溶液pH的升高,凝胶在pH=9.0附近出现体积突变,表现出pH敏感性.通过研究T-IPN水凝胶的抗压缩性能发现,利用线型高分子、柔性高分子网络以及刚性高分子网络制备的三元互穿网络型水凝胶能在高溶胀比下保持较高的强度.溶胀比为180的T-IPN水凝胶,其最大抗压缩强度可达12.1 MPa.进一步研究发现,凝胶的组成以及溶胀比均对凝胶的抗压缩强度和压缩应变均存在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互穿网络 机械性能 ph敏感性
下载PDF
壳聚糖智能水凝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舒静 李小静 赵大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10,共5页
概述了壳聚糖智能水凝胶的优点和发展状况,主要介绍了温度敏感型、pH敏感型、温度/pH双重敏感型壳聚糖水凝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详细介绍了壳聚糖水凝胶在医学领域如药物释放、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目前壳聚糖水凝胶存在的问题以... 概述了壳聚糖智能水凝胶的优点和发展状况,主要介绍了温度敏感型、pH敏感型、温度/pH双重敏感型壳聚糖水凝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详细介绍了壳聚糖水凝胶在医学领域如药物释放、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目前壳聚糖水凝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水凝胶 壳聚糖 温度敏感型 ph敏感型 药物释放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智能海藻酸钙/PNIPAAm互穿网络水凝胶微囊制备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许立新 王秀芬 +1 位作者 甘霓 张立群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以海藻酸钙凝胶为聚合模板 ,过硫酸铵 /偏重亚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自由基水溶液法聚合制备了温度敏感和 pH敏感的海藻酸钙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CA/PNIPAAm)互穿网络水凝胶微囊。并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量、单体 /海藻酸钠配... 以海藻酸钙凝胶为聚合模板 ,过硫酸铵 /偏重亚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自由基水溶液法聚合制备了温度敏感和 pH敏感的海藻酸钙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CA/PNIPAAm)互穿网络水凝胶微囊。并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量、单体 /海藻酸钠配比、缓冲液 pH值等因素对该互穿智能水凝胶温度敏感和 pH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互穿凝胶微囊对pH/温度具有敏感溶胀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钙 PNIPAAM 互穿网络水凝胶微囊 温度敏感 ph敏感性
下载PDF
阿昔洛韦眼用pH敏感原位凝胶剂的制备和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馨儒 雷耀龙 +3 位作者 沈传勇 周艳霞 陈星伟 刘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360-2364,共5页
目的:制备并评价阿昔洛韦眼用pH敏感原位凝胶剂。方法: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下制剂的粘度,考察制剂的流变学特征;用荧光示踪法测定凝胶剂的眼部滞留时间;采用同体自身对照法考察凝胶剂的眼部刺激性;采用Franz扩散池法考... 目的:制备并评价阿昔洛韦眼用pH敏感原位凝胶剂。方法: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下制剂的粘度,考察制剂的流变学特征;用荧光示踪法测定凝胶剂的眼部滞留时间;采用同体自身对照法考察凝胶剂的眼部刺激性;采用Franz扩散池法考察了制剂的离体角膜渗透性能,采用HPLC法测定渗透药量。结果:所制备的阿昔洛韦原位凝胶剂为假塑性流体,对兔眼无刺激;该原位凝胶剂的眼部滞留时间为(22.4±1.4)min,比阿昔洛韦滴眼液增加4.6倍;兔离体角膜渗透实验结果表明,该原位凝胶剂在给药0.25h以后各时间点的累积透过量均高于阿昔洛韦滴眼液,角膜有一定的贮库作用。结论:阿昔洛韦原位凝胶剂的刺激性低,眼部滞留时间长,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ph敏感 原位凝胶
原文传递
温度/pH双敏感嵌段共聚物胶束的体外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贾莉 乔明曦 +2 位作者 胡海洋 赵秀丽 陈大为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9-844,共6页
本文采用透析法制备了新型温度/pH双敏感聚组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组氨酸(PHis-b-PLGA-b-PEG-b-PLGA-b-PHis)嵌段共聚物的空白胶束与阿霉素(DOX)载药胶束。采用荧光探针技术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应用光... 本文采用透析法制备了新型温度/pH双敏感聚组氨酸-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组氨酸(PHis-b-PLGA-b-PEG-b-PLGA-b-PHis)嵌段共聚物的空白胶束与阿霉素(DOX)载药胶束。采用荧光探针技术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应用光透射法研究了聚合物胶束的温度和pH敏感性质;测定了阿霉素载药胶束的粒径、形态、包封率和载药量;并对阿霉素载药胶束的温度和pH响应释药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嵌段共聚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7.5×10-3 g.L-1;随胶束溶液温度升高或pH降低,其透光率升高;载药胶束的包封率为(85.2±3.1)%,载药量为(10.4±4.5)%;载药胶束粒径为(91.1±15.8)nm,为类球形结构;与模拟生理条件下(37℃,pH 7.4)释药行为相比,升高温度(41℃)、降低pH(pH 7.0、pH 6.5、pH 5.0)和同时升温并降低pH(41℃,pH 5.0)后胶束释药行为明显加快,表明该胶束的释药行为具有温度和pH敏感性。研究结果可见,PHis-b-PLGA-b-PEG-b-PLGA-b-PHis共聚物胶束具有pH/温度双重响应性质,有望成为抗肿瘤药物的智能型控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胶束 阿霉素 温度敏感 ph敏感
原文传递
pH敏感型纳米递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乔迪 吕宁 +2 位作者 钦佳怡 杨志海 饶跃峰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目的综述目前pH敏感纳米递药系统用于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和Google上检索近年国内外资料,阐明pH敏感纳米递药系统靶向肿瘤治疗的作用机制,对超顺磁性纳米粒、胶束、树状大分子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目的综述目前pH敏感纳米递药系统用于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和Google上检索近年国内外资料,阐明pH敏感纳米递药系统靶向肿瘤治疗的作用机制,对超顺磁性纳米粒、胶束、树状大分子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近年来研发的pH响应的纳米载体可通过EPR效应积聚于肿瘤组织,并在弱酸性的肿瘤细胞外液或经内吞作用后在细胞质或溶酶体中释放药物。该pH敏感型载体能促进药物的靶向递送,在减少系统性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肿瘤化疗疗效。结论 pH敏感纳米递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具有靶向性、高效性、安全性的递药系统是目前该领域研究主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性 纳米递药系统 肿瘤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醚化海藻酸钠-丙烯酸二元共聚物的合成与溶胀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海琳 崔英德 +2 位作者 黎新明 尹国强 廖列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1-564,共4页
以醚化海藻酸钠(ESA)和丙烯酸(AA)为原料,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二元高吸水共聚物.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SEM 观察了接枝体系的微观相态结构.探讨了产物的溶胀性能.研究发现,最佳醚化度(Ds)应控制在0.2~0.5;当交联剂、引发剂占... 以醚化海藻酸钠(ESA)和丙烯酸(AA)为原料,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二元高吸水共聚物.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SEM 观察了接枝体系的微观相态结构.探讨了产物的溶胀性能.研究发现,最佳醚化度(Ds)应控制在0.2~0.5;当交联剂、引发剂占总单体的质量分数均为0.2%,ESA占总单体的质量分数小于20%, Ds=0.25时,产物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倍率最高可达398 g/g,而在w(NaCl)=0.9%的盐水中的吸水倍率均在77 g/g左右; 在以上条件下,产物的吸水倍率随w(ESA)的增加而增大. 聚合物在不同pH介质中呈现体积相转变特性,在酸性介质中收缩,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溶胀,5次循环实验的结果表明,树脂在酸性、中性和碱性介质中的吸水倍率平均分别为61 、65 和82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化海藻酸钠 丙烯酸 溶胀性能 ph介质响应
下载PDF
温度及pH敏感P(DMAEMA-g-PEG)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礼贺 东为富 +2 位作者 施冬健 金帅甬 陈明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8-570,共3页
通过氧化还原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接枝聚乙二醇共聚水凝胶P(DMAEMA-g-PEG)。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温度、pH敏感性及溶胀-退胀可逆性,其相转变温度在45℃左右。少量PEG大分子单体的加入,使水凝胶... 通过氧化还原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接枝聚乙二醇共聚水凝胶P(DMAEMA-g-PEG)。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温度、pH敏感性及溶胀-退胀可逆性,其相转变温度在45℃左右。少量PEG大分子单体的加入,使水凝胶具有较高的溶胀率,但随着PEG大分子单体用量的增大,溶胀率反而下降;水凝胶在酸性介质中溶胀,碱性介质中收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干燥状态下该凝胶具有多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AEMA-g-PEG)水凝胶 温敏性 ph敏感性
下载PDF
pH敏感型壳聚糖结肠定位凝胶的制备和体外释放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熊艳 吴学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823-1826,共4页
目的: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制备壳聚糖pH敏感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以N-磷酸化壳聚糖衍生物(NPCP)作为药物载体,利用戊二醛交联制备了固载模型药物的凝胶,并研究该载药凝胶在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释放情况。结果... 目的: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制备壳聚糖pH敏感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以N-磷酸化壳聚糖衍生物(NPCP)作为药物载体,利用戊二醛交联制备了固载模型药物的凝胶,并研究该载药凝胶在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释放情况。结果:在人工胃液中药物释放较少,在pH6.8和pH7.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缓慢释放,且pH越高,释药速度越快,无交联pH7.8在7h内释药完全,交联的载药凝胶86h释放完毕。结论:NPCP有望作为药物载体用于开发具有pH敏感性的口服定位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结肠定位 ph敏感 阿司匹林
原文传递
pH敏感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单连海 张志斌 +2 位作者 魏靖明 林松 刘胜攀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518-521,共4页
"智能"高分子水凝胶是一类对于外界环境微小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温度、pH等),其自身性质会发生明显改变的聚合物,具有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以及在医药与生物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通过本实验,本文对PMMA凝胶的纯... "智能"高分子水凝胶是一类对于外界环境微小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温度、pH等),其自身性质会发生明显改变的聚合物,具有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以及在医药与生物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通过本实验,本文对PMMA凝胶的纯化,以及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对于凝胶的溶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 ph敏感性 溶胀比
下载PDF
甘草次酸介导pH敏感主动靶向长循环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物动力学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金幸 臧新龙 +3 位作者 李季 胡海洋 乔明曦 赵秀丽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7-592,共6页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介导的pH敏感主动靶向长循环阿霉素(doxorubicin,DOX)脂质体(liposomes,LP)(GA-PEG2000-N=CH-DOXLP)并测定其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甘草次酸介导pH敏感主动靶向长...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介导的pH敏感主动靶向长循环阿霉素(doxorubicin,DOX)脂质体(liposomes,LP)(GA-PEG2000-N=CH-DOXLP)并测定其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甘草次酸介导pH敏感主动靶向长循环阿霉素脂质;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动态激光散射法测定脂质体的粒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透析法测定脂质体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释放;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阿霉素血浆药物浓度,得到药-时曲线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甘草次酸介导的脂质体(GA-PEG2000-N=CH-DOXLP)和普通脂质体(DOXLP)的粒径分别为(135.5±2.6)nm和(105.6±4.0)nm;包封率分别为(53.8±5.8)%和(52.9±3.5)%,载药量质量分数分别为(2.35±0.16)%和(2.39±0.26)%;Zeta电位分别为-(5.19±0.73)mV和-(1.53±0.57)mV;GAPEG2000-N=CH-DOXLP的AUC(0-72)分别是DOXLP的2.33倍和DOX溶液的5.62倍。结论所制备的甘草次酸修饰的pH敏感主动靶向长循环脂质体制剂学性质稳定并能显著延长其在大鼠体内的循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甘草次酸 ph敏感 长循环脂质体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以磁纳米粒为核的pH敏感型聚谷氨酸树状分子药物载体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荣 罗奎 +3 位作者 徐翔晖 吴尧 何斌 顾忠伟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9-686,共8页
报道了一种新的肽类树枝状分子改性磁性纳米药物载体.以天然氨基酸L-谷氨酸为原料,通过收敛法合成了聚(L-谷氨酸)树状分子,将多巴胺配体键合到聚(L-谷氨酸)树状分子上,用核磁(1H-NMR)、质谱(MS)对合成出的树状分子配体进行了表征,然后... 报道了一种新的肽类树枝状分子改性磁性纳米药物载体.以天然氨基酸L-谷氨酸为原料,通过收敛法合成了聚(L-谷氨酸)树状分子,将多巴胺配体键合到聚(L-谷氨酸)树状分子上,用核磁(1H-NMR)、质谱(MS)对合成出的树状分子配体进行了表征,然后通过配体交换对四氧化三铁磁纳米粒表面进行多功能化.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通过pH敏感的腙键与聚(L-谷氨酸)树状分子外围的官能团结合,将药物负载到磁纳米粒表面构建载药磁纳米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DLS)、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选区电子衍射(SEAD)对纳米药物载体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显示表面功能化后的磁纳米粒在水相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纳米载药粒的平均粒径为63 nm,载药量约为52.4 mg g-1.药物释放研究发现,载药粒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在pH=7.4时释放较慢,而在pH=5.0的微酸性环境释放较快.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树状分子改性后的磁纳米粒细胞毒性较低,而载药纳米粒对HeL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这种pH敏感的聚(L-谷氨酸)树状分子改性磁纳米粒可作为载体用于药物传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谷氨酸)树状分子 四氧化三铁磁纳米粒 ph敏感 药物传输系统
原文传递
pH敏感多西紫杉醇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增强小鼠的抑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郝单丽 王杰 +5 位作者 谢冉 岳巧欣 易红 臧琛 赵庆贺 陈燕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14-1922,共9页
抗肿瘤药物的非特异性释药是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产生毒副作用的主要原因。利用纳米技术实现抗肿瘤药物的特异性与响应性递药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合成了pH敏感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β-氨基酯[po... 抗肿瘤药物的非特异性释药是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产生毒副作用的主要原因。利用纳米技术实现抗肿瘤药物的特异性与响应性递药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合成了pH敏感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β-氨基酯[poly(methox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c acid)-poly-(β-amino ester),PBAE]三嵌段共聚物,并制备胶束负载多西紫杉醇(DTX),以提高DTX抗肿瘤活性。通过开环聚合及Michael加成合成共聚物,核磁共振波谱法表征其结构和分子量,酸碱滴定法测定碱解离常数(p Kb),荧光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载DTX纳米胶束,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和分布及稳定性,HPLC测定载药量、包封率及累积药物释放量。载药胶束粒径为10~100 nm,粒径分布较窄;制备的2种载药胶束PBAE1-DTX和PBAE2-DTX中DTX的载药量分别为(5.3±0.10)%和(4.9±0.05)%,包封率分别为(93.8±1.70)%和(87.2±4.10)%。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利用尾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分别考察游离药物(DTX)、非pH敏感载药胶束聚乙二醇-聚乳酸-DTX(PELA-DTX)和pH敏感载药胶束(PBAE1-DTX)的抑瘤效果。所有动物实验均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并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7090110)。体内抑瘤实验表明,在给药剂量为10和20 mg·kg^-1时,纳米药物对小鼠肺腺癌移植瘤均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比较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增长速率:PBAE1-DTX 20 mg·kg^-1<PBAE1-DTX10 mg·kg^-1<PELA-DTX 10 mg·kg^-1<DTX 10 mg·kg^-1<生理盐水,其中PBAE1-DTX组的疗效更为显著。本研究制备的pH敏感DTX纳米胶束值得进一步研究,以促进DTX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 多西紫杉醇 纳米胶束 肺癌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pH/温度双敏感水凝胶合成与释药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薛丰 U.Gianfranco Spizzirri +3 位作者 平其能 肖衍宇 操锋 费佳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合成一种同时具有pH和温度敏感性的水凝胶,并研究其载药、释药机理。方法: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基于温度敏感材料N-异丙基丙烯酰胺、pH敏感材料甲基丙烯酸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共聚物,以双氯芬酸钠为模型药,测定在不同... 目的:合成一种同时具有pH和温度敏感性的水凝胶,并研究其载药、释药机理。方法: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基于温度敏感材料N-异丙基丙烯酰胺、pH敏感材料甲基丙烯酸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共聚物,以双氯芬酸钠为模型药,测定在不同溶剂中水凝胶的载药能力;并测定了在不同pH环境(pH1,pH4和pH7)、不同温度下(25℃和37℃),双敏感水凝胶的释放性质。结果:实验表明药物在低温、低pH条件下保持收缩状态,药物基本不能从中释放;在高温、高pH状态下药物迅速释放,凝胶微球有较强的温度/pH敏感性质。结论:所得双敏感水凝胶具有显著的pH/温度敏感性质,可应用于药物口服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温度敏感 ph敏感 双氯芬酸钠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海藻酸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温度及pH敏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陆遥遥 吴季怀 +3 位作者 林建明 黄妙良 李兆乾 冷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9-104,共6页
以海藻酸钠(SA)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温度和pH值双重敏感性的海藻酸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条件下,考察了单体浓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该凝胶溶... 以海藻酸钠(SA)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温度和pH值双重敏感性的海藻酸钠/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条件下,考察了单体浓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该凝胶溶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有良好的温度和pH敏感性能,单体浓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凝胶的溶胀度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N-异丙基丙烯酰胺 反应条件 温度敏感 ph敏感
下载PDF
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谭真 张雷 张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4,57,共5页
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聚乙烯醇(PV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交联微球。通过正交法探讨了戊二醛用量、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产率和平衡溶胀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微球的化学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微... 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聚乙烯醇(PV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交联微球。通过正交法探讨了戊二醛用量、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产率和平衡溶胀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微球的化学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微球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胀行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实验方案下微球产率达到88.89%。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反应生成了PVA/CMC微球,微球球形度和分散性优良,粒径分布均匀,微球平均粒径为195μm。溶胀性能研究表明,在酸性环境中微球先溶胀后退溶胀;在碱性环境中微球不断溶胀直到溶胀平衡,且在碱性环境中微球的平衡溶胀率1.75远大于在酸性环境中的平衡溶胀率0.89,微球表现出pH敏感性。根据微球的pH敏感性,有望作为结肠靶向药物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 微球 反相悬浮聚合 溶胀性能 ph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