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O-SnO_2半导体陶瓷气敏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周晓华 徐毓龙 曹全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以SnO_2为主体材料的CuO作添加剂的CuO-SnO_2气敏传感器的敏感性能,并从理论上对其气敏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半导体陶瓷 气敏机理 气敏传感器 异质p-n结肖特基势垒 表面氧吸附
下载PDF
Ag_(3)PO_(4)/Cu-BiVO_(4) p-n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增强可见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性能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冀峰 李靖 +2 位作者 孙泽鑫 李泽恩 卢昶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6-159,共14页
利用水热和原位沉淀法将Ag_(3)PO_(4)纳米颗粒负载于Cu^(2+)掺杂的单斜相BiVO_(4)微球上成功制备了Ag_(3)PO_(4)/Cu-BiVO_(4)异质结构,并作为可见光下高效降解四环素(TC)的光催化剂.通过XRD、SEM、TEM、XPS、FTIR、UV-Vis DRS、PL和EIS... 利用水热和原位沉淀法将Ag_(3)PO_(4)纳米颗粒负载于Cu^(2+)掺杂的单斜相BiVO_(4)微球上成功制备了Ag_(3)PO_(4)/Cu-BiVO_(4)异质结构,并作为可见光下高效降解四环素(TC)的光催化剂.通过XRD、SEM、TEM、XPS、FTIR、UV-Vis DRS、PL和EI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2+)和Ag_(3)PO_(4)纳米颗粒的修饰增加了比表面积和可见光响应性能,为催化反应提供更多的异质结界面活性点位.铋(Bi)/银(Ag)物质的量比为2:1的Ag_(3)PO_(4)/Cu-BiVO_(4)催化剂在120min内对TC(20mg/L)显示出最高的光催化性能(91.68%),5次连续循环后降解率保持86.1%,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合捕获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ESR)光谱证实h^(+)和·O_(2)^(-)为主要活性物种.光催化活性的增强主要归因于Cu-BiVO_(4)和Ag_(3)PO_(4)间p-n异质结构的形成和Cu^(2+)掺杂的能带调控作用,有效提高了光催化反应过程中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催化 Ag_(3)pO_(4)/Cu-BiVO_(4) 水热 四环素 p-n异质结
下载PDF
BiOCl/BiPO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寒阳 李瑞桢 +5 位作者 陈宇 杜立君 胡禹 许晓樱 熊建蓉 程佳佳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BiPO_(4)纳米棒,再采用沉积沉淀法在BiPO_(4)纳米棒上沉积了不同质量比的BiOCl纳米片形成一系列的BiOCl/BiPO_(4)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对所合成的材料的物理化学...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BiPO_(4)纳米棒,再采用沉积沉淀法在BiPO_(4)纳米棒上沉积了不同质量比的BiOCl纳米片形成一系列的BiOCl/BiPO_(4)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对所合成的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测试光电流、电化学阻抗、光致发光光谱等,进行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和酸性红Ⅰ染料废水实验,评价了所合成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BiOCl纳米片(直径范围为100~400 nm)已成功沉积在BiPO_(4)纳米棒(直径100~200 nm、长度0.3~1.4μm)表面形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没有改变单一材料的晶型和结晶度,其由结晶度较高的独居石结构单斜型BiPO_(4)和正方相BiOCl组成.与单一BiPO_(4)纳米棒相比,复合材料的光吸收范围更宽,光催化活性增强,最佳质量比(0.2)的复合材料在光照15 min时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6.69%,在光照6 min时对酸性红降解率达到96.21%.根据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 ,复合材料比单一材料具有更好的光生电荷分离效率、转移效率及更慢的复合速率.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及材料的能带结构测算和验证,进一步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机理,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增强的原因是形成了p-n异质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O_(4) BiOCl p-n异质结 有机染料
下载PDF
含苝酰亚胺衍生物太阳电池材料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洪宇 彭波 韦玮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51-1760,共10页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太阳电池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最近苝酰亚胺衍生物在太阳电池材料的研究开发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是苝酰亚胺类材料...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太阳电池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最近苝酰亚胺衍生物在太阳电池材料的研究开发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是苝酰亚胺类材料价格便宜、稳定性高;另一方面苝酰亚胺衍生物含有大的共苯环平面结构和两个亚胺环结构,具有高的电子亲和势和很强的得电子能力,是一种典型的n型材料。本文综述了苝酰亚胺衍生物在有机太阳电池材料中的应用,并且介绍了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苝酰亚胺 p-n异质结 本体异质结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下载PDF
异质结型AgBr/CuO光催化剂的合成、光催化活性及再生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雪 刘建新 +3 位作者 王雅文 樊彩梅 段东红 王韵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3,共6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具有p-n异质结结构的AgBr/CuO可见光催化剂,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评价了AgBr/CuO的光催化活性,并通过活性物种测试及能带结构分析推测了其光催化机理,采用3%(质量分数)溴水对使用后的AgBr/CuO进...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具有p-n异质结结构的AgBr/CuO可见光催化剂,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评价了AgBr/CuO的光催化活性,并通过活性物种测试及能带结构分析推测了其光催化机理,采用3%(质量分数)溴水对使用后的AgBr/CuO进行了再生处理.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0.1 g AgBr/CuO光催化剂30 min对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为15 mg/L)的降解率高达92%,远高于同等条件下的AgBr.AgBr/CuO光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是Ag Br与CuO的复合一方面使催化剂的禁带宽度变宽,提高了光生电子与光生空穴的氧化还原能力;另一方面,在两者之间形成了p-n型异质结结构,有利于光生电子的转移及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采用绿色环保的溴水再生法可显著恢复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异质结 AgBr/CuO 溴水再生法 光催化
下载PDF
高分子p-n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封伟 韦玮 朱长纯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用合成的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掺杂的聚苯胺(PAn)导电材料和染料组合,采用涂覆技术,研制成SnO2/PAn膜/染料薄层/Al栅电极结构和Al/PAn导电基片/染料薄层/Al栅电极结构的p-n异质结太阳电池... 用合成的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掺杂的聚苯胺(PAn)导电材料和染料组合,采用涂覆技术,研制成SnO2/PAn膜/染料薄层/Al栅电极结构和Al/PAn导电基片/染料薄层/Al栅电极结构的p-n异质结太阳电池。测定了该电池的光电效应和伏安特性。在472mW/cm2的氙灯照射下,开路电压Voc达400mV,短路电流Isc为10μA,填充因子可达574%,光电转换效率为009%。并初步讨论了影响电池光电效应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太阳电池 聚苯胺 Bei染料 p-n异质结
原文传递
In_(2)O_(3)-CuO的制备及其光活化下的室温甲醛气敏性能
7
作者 韩君林 刘锦梅 +2 位作者 孙建华 孙丽霞 廖丹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0-819,共10页
以InCl_(3)•4H_(2)O和Cu(NO_(3))2•3H_(2)O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In_(2)O_(3)-CuO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UV-Vis吸收光谱、XPS、EIS对其进行了表征,探究了紫外光活化In_(2)O_(3)-CuO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与传感机... 以InCl_(3)•4H_(2)O和Cu(NO_(3))2•3H_(2)O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In_(2)O_(3)-CuO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UV-Vis吸收光谱、XPS、EIS对其进行了表征,探究了紫外光活化In_(2)O_(3)-CuO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与传感机制。结果表明,In_(2)O_(3)-CuO复合材料在375 nm紫外光照射室温(25℃)条件下对质量浓度50 mg/L甲醛气体的灵敏度为298,与纯In_(2)O_(3)(2.4)相比灵敏度提高123倍,气敏性能的巨大提升得益于In_(2)O_(3)与CuO形成的p-n异质结,协同光活化条件下异质结界面产生的光生电子-空穴与氧物种(O_(2)和O_(2)-)间建立了氧的光活化吸附-解吸循环,使室温下材料的气体吸附-解吸过程和表面反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_(2)O_(3)-CuO 紫外光活化 室温气敏 p-n异质结 甲醛 功能材料
下载PDF
CuO/CeO_(2) p−n异质结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及机理
8
作者 陈欢欢 罗绍华 +3 位作者 雷雪飞 滕飞 纪献兵 李晓东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951-1964,共14页
采用简单微波回流法和均相沉淀技术合成CuO/CeO_(2) p−n异质结复合材料,并对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性能进行研究。CuO/CeO_(2)异质结复合材料的降解效率明显强于CeO_(2)。结果表明,以Cu/Ce摩尔比为1/3制备的复合材料(1/3 Cu/Ce)的... 采用简单微波回流法和均相沉淀技术合成CuO/CeO_(2) p−n异质结复合材料,并对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性能进行研究。CuO/CeO_(2)异质结复合材料的降解效率明显强于CeO_(2)。结果表明,以Cu/Ce摩尔比为1/3制备的复合材料(1/3 Cu/Ce)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在180 min内降解效率达到96.2%。CuO和CeO_(2)之间形成的p−n异质结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从而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计算了CuO/CeO_(2)异质结的能带位置偏移,其价带偏移(∆EVBO)为1.58 eV,导带偏移(∆ECBO)为−0.48 eV。计算结果进一步证明CuO与CeO_(2)之间形成了p−n异质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 CeO_(2) pn异质结 光催化机理 亚甲基蓝
下载PDF
基于p-n异质结CuO/TiO_(2)复合物高效的载流子分离能力构建超灵敏AFP光电化学分析
9
作者 郑德论 张锐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59,共8页
将TiO_(2)纳米粒子与Cu(pta)MOFs复合,通过高温煅烧策略制得CuO/TiO_(2)复合物.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基于复合物对可见光更强的吸收利用效率,CuO/TiO_(2)修饰的ITO电极展现出显著的光电化学(PEC)响应信号,其光电流值(59.4μA)分别是单组分T... 将TiO_(2)纳米粒子与Cu(pta)MOFs复合,通过高温煅烧策略制得CuO/TiO_(2)复合物.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基于复合物对可见光更强的吸收利用效率,CuO/TiO_(2)修饰的ITO电极展现出显著的光电化学(PEC)响应信号,其光电流值(59.4μA)分别是单组分TiO_(2)和CuO粒子的15.5和7.4倍.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试结果证实CuO/TiO_(2)/ITO电极比CuO和TiO_(2)材料具有更大的LSV响应强度.这可归因于获得的薄片层状CuO粒子及其兼有的多孔隙特征促进了光的多重散射/反射效应,同时CuO/TiO_(2)复合材料具有的典型p-n异质结构(能级带隙匹配)大幅促进了光生电荷载流子(e^(-)/h^(+))的分离与转移.选用戊二醛(GA)作为交联手臂分子,通过温和的醛胺反应将壳聚糖(CS)和anti-AFP抗体组装于CuO/TiO_(2)/ITO电极表面,再用牛血清蛋白(BSA)封闭活性位点,构建出PEC传感平台(BSA/anti-AFP/GA-CS/CuO/TiO_(2)/ITO),实现了对不同浓度甲胎蛋白(AFP)的高灵敏检测(检出限达到2.63×10^(-4) ng/mL).制备的传感电极同时展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层CuO粒子 CuO/TiO_(2)复合物 p-n异质结 光电化学传感器 AFp检测
下载PDF
p-n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先君 黄娟 +2 位作者 魏丽芳 魏明宝 魏永杰 《河南化工》 CAS 2011年第5期21-23,共3页
p-n异质结光催化剂材料因其具有特殊的能带结构和载流子输送特性,在光催化领域得到重视。本文重点介绍各种类型的p-n异质结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p-n异质结 光催化剂 应用
下载PDF
p-n异质结BiVO_(4)/g-C_(3)N_(4)光阳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水解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如意 徐国良 +4 位作者 杨蕾 邓崇海 储德林 张苗 孙兆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6,I0010-I0012,共13页
钒酸铋(BVO)可用于光电化学(PEC)水解产氢,但受限于其缓慢的表面水氧化动力学,在电极表面修饰单一的析氧助催化剂达不到理想的性能。本工作在BVO电极表面修饰FeNiO_(x)助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起始电压,增强光电化学性能。此外,沉积g-C_(3)... 钒酸铋(BVO)可用于光电化学(PEC)水解产氢,但受限于其缓慢的表面水氧化动力学,在电极表面修饰单一的析氧助催化剂达不到理想的性能。本工作在BVO电极表面修饰FeNiO_(x)助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起始电压,增强光电化学性能。此外,沉积g-C_(3)N_(4)后修饰FeNiO_(x)助催化剂得到的光电极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厚度适合的g-C_(3)N_(4)纳米片与BVO构成Ⅱ型p-n异质结,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促进了电极的电荷分离。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沉积了g-C_(3)N_(4)后,电极的电荷分离效率达到88.2%,比BVO/FeNiO_(x)(60.6%)提升了近1.5倍。经过g-C_(3)N_(4)和FeNiO_(x)协同修饰的BVO/g-C_(3)N_(4)/FeNiO_(x)电极,表面电荷注入效率达到了90.2%,同时,在1.23 V(vs.RHE)条件下光电流密度达到4.63 mA·cm^(–2),是纯BVO(1.86 mA·cm^(–2))的2.48倍。本工作为开发制备高性能光阳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纳米片 BiVO_(4) 光电化学水解 FeniO_(x)助催化剂 p-n异质结
下载PDF
Bi_(2)S_(3)/BaTiO_(3)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玮 林莉 +4 位作者 李向阳 顾怀章 王雷 梁春华 付定梅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7,共9页
由于BaTiO_(3)(BTO)面临着太阳能利用率低、光生载流子快速重组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严重限制其在可见光下降解有机污染物。以BaTiO_(3)为基体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在其周围制备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Bi_(2)S_(3)/BTO p-n异质结,以改善BaTiO_(3)... 由于BaTiO_(3)(BTO)面临着太阳能利用率低、光生载流子快速重组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严重限制其在可见光下降解有机污染物。以BaTiO_(3)为基体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在其周围制备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Bi_(2)S_(3)/BTO p-n异质结,以改善BaTiO_(3)的光催化性能。分别采用XRD、SEM、EDS、TEM、XPS、PL、UV-Vis DR、EIS、瞬态光电流响应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表面价态以及光电性能进行分析。以RhB为模拟污染物,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单组分催化剂相比,Bi_(2)S_(3)/BTO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可见光下照射150 min后,对RhB的降解率高达98.7%;经5个循环,降解率仍为86%。通过对光催化剂的机理研究表明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光生空穴均在光催化反应中起作用,并提出了一种可能的p-n异质结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S_(3) BaTiO_(3) p-n异质结 复合光催化剂 光催化机理
下载PDF
雪花状Cu_(2)S/缺陷型UiO-66 p-n异质结用于光催化还原Cr(Ⅵ)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少婷 强涛涛 +1 位作者 尉梦笛 任龙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5-315,397,共12页
为了解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 O-66可见光响应差、电子-空穴复合快的问题,以雪花状Cu_(2)S为基材,对Ui O-66进行缺陷调控,采用溶剂热法制得Cu_(2)S/缺陷型Ui O-66 p-n异质结型复合光催化剂。以K2Cr2O7溶液为目标污染物,分析其对Cr(Ⅵ)... 为了解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 O-66可见光响应差、电子-空穴复合快的问题,以雪花状Cu_(2)S为基材,对Ui O-66进行缺陷调控,采用溶剂热法制得Cu_(2)S/缺陷型Ui O-66 p-n异质结型复合光催化剂。以K2Cr2O7溶液为目标污染物,分析其对Cr(Ⅵ)的光催化还原能力。SEM、XRD和XPS结果证明,缺陷型UiO-66在雪花状Cu_(2)S上均匀生长。莫特-肖特基曲线证明,在Cu_(2)S与缺陷型UiO-66界面处形成了紧密的p-n异质结,提高了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率,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20 mg 50%Cu_(2)S/缺陷型Ui O-66复合光催化剂(50%为缺陷型UiO-66的负载量,以生成的Cu_(2)S质量计)对50 mL质量浓度为20 mg/L的K2Cr2O7溶液的还原率高达98.92%,且循环5次后Cr(Ⅵ)的还原率仍可达96.27%。结果表明,缺陷调控和构建异质结的协同作用不仅有效解决了缺陷型Ui O-66纳米催化剂易团聚的问题,也提高了Ui O-66的光催化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调控 溶剂热法 p-n异质结 光催化还原 催化技术
下载PDF
Photo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an ordered and vertically aligned TiO2 nanorod array/BDD heterojunction electrode 被引量:4
14
作者 Yanhe Han Lei Zhang +2 位作者 Yafei Wang Haimin Zhang Shanqing Zhang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619-625,共7页
Rutile TiO_2 nanorod(TiNR) arrays were fabricated on a boron-doped diamond(BDD) substrate by a simpl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 A fluorine-doped tin oxide(FTO) electrode grown with TiNR arrays was also prepared u... Rutile TiO_2 nanorod(TiNR) arrays were fabricated on a boron-doped diamond(BDD) substrate by a simpl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 A fluorine-doped tin oxide(FTO) electrode grown with TiNR arrays was also prepared using the same technology for comparison. 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s show that oriented TiNR arrays can grow vertically on the surface of BDD and FTO electrodes. TiNR arrays grown on both electrodes had the same length(3 μm).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iNR/FTO electrode, the TiNR/BDD electrode demonstrated a higher photo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degradation of water and organic compounds, which is mostly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p-n heterojunction between the TiNR arrays and BDD at high potential, apart from the density of TiNR.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otoelectrocatalytic current and the organic concentration can be observed on both electrodes. However, the linear range between net photoelectrocatalytic current values and organic compound concentrations for the TiNR/BDD electrode are much greater than those for the TiNR/FTO electrode, which makes the TiNR/BDD electrode a versatile material for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and sensing of organic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tile Ti02 nanorods One-dimensioned nanomaterials Boron-doped diamond photoelectrocatalysis p-n heterojunction
原文传递
g-C_(3)N_(4)/Ag_(2)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近红外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龚洁 赵凤怡 +4 位作者 邹曦 陈润泽 陈琪 任大军 张惠灵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0-106,共7页
通过简易化学合成法制备了g-C_(3)N_(4)/Ag_(2)O_(p-n)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XPS、SEM、TEM、DRS等对所制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借助近红外光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试验评价其光催化活性,重点探讨了g... 通过简易化学合成法制备了g-C_(3)N_(4)/Ag_(2)O_(p-n)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XPS、SEM、TEM、DRS等对所制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借助近红外光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试验评价其光催化活性,重点探讨了g-C_(3)N_(4)/Ag_(2)O_(p-n)异质结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当g-C_(3)N_(4)、Ag_(2)O质量比为1∶16时,所制g-C_(3)N_(4)/Ag_(2)O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近红外光催化性能且活性稳定;h+和·O-2活性自由基在近红外光催化降解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Ag_(2)O 复合光催化剂 p-n异质结 罗丹明B降解 近红外光催化性能
下载PDF
新型含吡啶单元给受体共轭聚合物/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紫外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海乐 吐尔逊·阿不都热依木 +4 位作者 刘雄 如仙古丽·加玛力 邹东娜 拿吾尔斯汗·赛尔克江 唐新生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2023年第3期320-330,366,共12页
以3,4-丙撑二氧噻吩封端,吡啶为中间单元的三联体为单体(3,4-丙撑二氧噻吩为给体单元、吡啶为受体单元),制备新型含吡啶单元给受体共轭聚合物/TiO_(2)复合材料,并将复合材料应用在紫外光探测上.采用UV-vis、XRD、FT-IR、XPS、SEM等测试... 以3,4-丙撑二氧噻吩封端,吡啶为中间单元的三联体为单体(3,4-丙撑二氧噻吩为给体单元、吡啶为受体单元),制备新型含吡啶单元给受体共轭聚合物/TiO_(2)复合材料,并将复合材料应用在紫外光探测上.采用UV-vis、XRD、FT-IR、XPS、SEM等测试方法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通过测试Tafel、I-T等曲线研究器件的紫外光探测器性能.当外界偏压为1~6 V时,研究了给受体型共轭聚合物(PProDOT-Py)结构中吡啶基团与TiO_(2)纳米阵列(NRs)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当偏压为5 V时,PProDOT-Py和TiO_(2)NRs复合材料具有快速的时间响应(T_(rise)=8 s、T_(fall)=18 s)、高响应(696.8 mA/W)、高探测能力(1.23×10^(11)cm·Hz^(1/2)·W^(-1))和高外量子效率(23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受体型共轭聚合物 TiO_(2)纳米阵列 p-n异质结 紫外探测器
下载PDF
In_(2)O_(3)-Mn_(2)O_(3)复合纳米棒的两步水热法合成及其在氢气传感器中的应用
17
作者 武冉 陈兴泰 +2 位作者 刘涛 殷锡涛 赵怡博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19,37,共6页
文中以In(NO_(3))_(3)·4.5H_(2)O为铟源,KMnO_(4)为锰源,PVP为添加剂,分别以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两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In_(2)O_(3)-Mn_(2)O_(3)复合纳米棒。采用XRD、SEM、XPS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价态进行了... 文中以In(NO_(3))_(3)·4.5H_(2)O为铟源,KMnO_(4)为锰源,PVP为添加剂,分别以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两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In_(2)O_(3)-Mn_(2)O_(3)复合纳米棒。采用XRD、SEM、XPS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价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将In_(2)O_(3)-Mn_(2)O_(3)复合材料组装成气敏传感器元件进行氢气的气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In_(2)O_(3),In_(2)O_(3)-Mn_(2)O_(3)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降低至325℃,且In_(2)O_(3)-Mn_(2)O_(3)传感器在重复性实验中对氢气具有高灵敏度,优异的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复合材料表面丰富的气体吸附位点和p-n异质结使其具有优异的传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_(2)O_(3)-Mn_(2)O_(3)复合材料 纳米棒 两步水热法 氢气 气敏传感器 p-n异质结
下载PDF
电化学法合成氧化锌/聚苯胺复合多孔薄膜的湿敏传感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景欣瑞 史翔 +2 位作者 杜慧玲 王海婷 郗雪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5-339,共5页
为设计出一种适用于矿井内部的湿度传感器,采用电化学分步恒电流法,制备出多孔结构的聚苯胺薄膜,并将氧化锌颗粒负载于聚苯胺薄膜表面,获得一种无机/有机复合p-n异质结传感材料。并使用62.8%、72.5%、76.2%和86.8%四种湿度对传感器进行... 为设计出一种适用于矿井内部的湿度传感器,采用电化学分步恒电流法,制备出多孔结构的聚苯胺薄膜,并将氧化锌颗粒负载于聚苯胺薄膜表面,获得一种无机/有机复合p-n异质结传感材料。并使用62.8%、72.5%、76.2%和86.8%四种湿度对传感器进行传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9.2 mA/cm^2时,聚苯胺薄膜表面负载的氧化锌质量为5.85×10^-3 g,传感器的电化学活性面积(ESA)最大为268.5 m^2/g,传感器灵敏度达到峰值0.66。同时对传感器的传感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传感器 p-n异质结 电化学 聚苯胺 氧化锌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novel ZnO/MnWO_4 nanocomposites with p-n heterojunction: Visible-light-induced photocatalysts with substantially improved activity and durability 被引量:3
19
作者 Mahsa Pirhashemi Aziz Habibi-Yangjeh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891-1901,共11页
We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binary ZnO/MnW04 nanocomposites with p-n heterojunction fabricated by a simple ultrasonic-calcination route. The phase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optical along with tex- tural properties... We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binary ZnO/MnW04 nanocomposites with p-n heterojunction fabricated by a simple ultrasonic-calcination route. The phase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optical along with tex- tural properties were comprehensively characterized.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was studied via degradations of rhodamine B, methyl blue and methyl orange (RhB, MB, MO), and fuchsine pollutants under visible-light illumination. The ZnO/MnW04 nanocomposites exhibited better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than their single components and the nanocomposite with 30 wt% MnW04 showed the highest activity.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is nanocomposite is 22.5, 17.7, 26.8, and 23.9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ZnO sample in degradations of RhB, MB, MO, and fuchsine dyes, respectively. The improv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was ascribed to the formation ofp-n heterojunction between ZnO and MnW04 with high charge separat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strong visible-light absorption ability. The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improv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was proposed.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novel ZnO/MnW04 p-n heterojunction can act as a promising visible-light-active photocatalyst fo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MnW04 p-n heterojunction Visible-light-active photocatalyst
原文传递
Ag_(2)CO_(3)/Bi_(2)O_(2)CO_(3)光催化剂的p-n异质结构筑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俊瑾 张国英 +1 位作者 孙亚秋 刘景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90-2597,共8页
采用先后沉淀法制备了Ag2CO3/Bi2O2CO3(BOC)复合光催化剂.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尺寸为8. 0~18. 5 nm的Ag2CO3颗粒均匀分散于BOC纳米片表面.两种半导体之间所形成的良好p-n异质界面效应拓宽了BOC的光吸收范围,并... 采用先后沉淀法制备了Ag2CO3/Bi2O2CO3(BOC)复合光催化剂.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尺寸为8. 0~18. 5 nm的Ag2CO3颗粒均匀分散于BOC纳米片表面.两种半导体之间所形成的良好p-n异质界面效应拓宽了BOC的光吸收范围,并有效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Ag2CO3/BOC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其中Ag2CO3含量(质量分数)为0. 62%时活性最佳,降解罗丹明B的速率常数为纯BOC的2. 8倍.结合催化过程中的活性物种研究和两种半导体的相对能带位置,提出了p-n异质界面空间电荷层的形成以及载流子分离和迁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氧铋 碳酸银 p-n异质结 光催化 电荷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