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骨脂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彭国平 吴盘华 +1 位作者 李红阳 袁永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563-565,共3页
从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中分得八个化合物,经光谱鉴定为:异补骨脂素(Ⅰ),补骨脂素(Ⅱ),补骨脂定(Ⅲ),补骨脂宁(Ⅳ),补骨脂色烯素(Ⅴ),补骨脂查耳酮(Ⅵ),对羟基苯甲醛(Ⅶ),补骨脂乙素(Ⅷ)。对羟基苯甲醛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关键词 补骨脂 对羟基苯甲醛 补骨脂定 补骨脂宁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不同产地三棱药材的质量 被引量:30
2
作者 徐男 孙蓉 +4 位作者 李元媛 黄欣 王亮 张成博 时海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82-1689,共8页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不同产地三棱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7省12批不同产地的三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9种化学成...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不同产地三棱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7省12批不同产地的三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9种化学成分,并测定样品中9种成分含量;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12批样品的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800,说明各产地的药材有较好的一致性;测定了5-羟甲基糠醛、香草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香兰素、原儿茶酸、对香豆酸、异阿魏酸9种成分的含量;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2批样品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用4个主成分对三棱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结果显示,河南新乡、江苏镇江、河北沧州、湖南岳阳、浙江金华、河南郑州的三棱药材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6名;12批饮片主成分综合得分与含量测定结果存在相关性。结论建立的三棱质量评价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全面评价三棱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指纹图谱 多成分定量 化学计量学 质量控制 5-羟甲基糠醛 香草酸 阿魏酸 对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酸 香兰素 原儿茶酸 对香豆酸 异阿魏酸
原文传递
HPLC-MS法同时测定天麻饮片中8种活性成分 被引量:20
3
作者 单鸣秋 张丽 +3 位作者 于生 钱岩 王君焱 丁安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087-2091,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天麻饮片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香荚兰醇、对羟基苯甲醛、香荚兰醛、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8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1220高效液相系统,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天麻饮片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香荚兰醇、对羟基苯甲醛、香荚兰醛、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8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1220高效液相系统,Hyper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5%醋酸水溶液(A)-0.5%醋酸甲醇溶液(B),梯度洗脱:0~10min,98%A;10~60min,98%~60%A;60~75min,60%A;分析时间75min;体积流量0.8mL/min;柱温30℃;进样量20u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负离子模式监测,多反应监测模式用于定量分析,源喷射电压为-4500V,离子源温度为550℃。结果测定的8种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在94.51%~102.70%,RSD〈3.50%。在不同产地的天麻饮片中,8种成分的量差异较大。其中,3种巴利森苷类成分的量较高,香荚兰醇和香荚兰醛的量均较低。结论建立的测定方法分离效果及重复性好,且快速、简便,可作为天麻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天麻素 对羟基苯甲醇 香荚兰醇 对羟基苯甲醛 香荚兰醛 巴利森苷B 巴利森苷C 巴利森苷A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米邦塔仙人掌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20
4
作者 罗川 张万年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7-439,共3页
目的研究仙人掌属植物米邦塔仙人掌Opuntia milp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方法和光谱分析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结果从米邦塔仙人掌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1-十七烷醇(2)、5-羟甲基-2-呋喃甲醛(3)、丁香... 目的研究仙人掌属植物米邦塔仙人掌Opuntia milp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方法和光谱分析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结果从米邦塔仙人掌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1-十七烷醇(2)、5-羟甲基-2-呋喃甲醛(3)、丁香醛(4)、香草醛(5)、对羟基苯甲醛(6)、松柏醛(7)、对羟基桂皮醛(8)、槲皮素-3-甲基醚(9)、2,6-二甲氧基苯酚(10)。结论化合物3~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邦塔仙人掌 槲皮素-3-甲基醚 5-羟甲基-2-呋喃甲醛 对羟基苯甲醛 松柏醛
原文传递
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申婷 肖纯 +2 位作者 向彬 郭营营 李秀芳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8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浓度(320,80,20μmol/L)对羟基苯甲醛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后大鼠体外富血小板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影响;采用双波长Fura-2荧光分光光度... 目的探讨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浓度(320,80,20μmol/L)对羟基苯甲醛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后大鼠体外富血小板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影响;采用双波长Fura-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醛对ADP诱导后家兔体外血小板胞浆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剂量(20,15,10 mg/kg)对羟基苯甲醛大鼠连续灌胃5 d后,对ADP诱导的血小板P2Y12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羟基苯甲醛高、中浓度(320,80μmol/L)均能显著提高大鼠富血小板血浆cAM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浓度(320,80,20μmol/L)对羟基苯甲醛对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细胞内钙释放与外钙内流均无明显影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20 mg/kg)对羟基苯甲醛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P2Y12受体的表达。结论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通过提高血小板cAMP水平、抑制血小板P2Y12受体的表达而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成分 对羟基苯甲醛 抗血小板聚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珊珊 向彬 +3 位作者 郭营营 蒋石 淤泽溥 李秀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9期16-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方法及棉球植入致小鼠肉芽肿模型考察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采用足跖注射花生四烯酸或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探讨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 目的:观察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方法及棉球植入致小鼠肉芽肿模型考察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采用足跖注射花生四烯酸或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探讨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特点。结果:对羟基苯甲醛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廓炎症反应及棉球植入导致的小鼠肉芽肿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足跖注射花生四烯酸所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有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可达到31.7%,但对注射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爪肿胀无明显作用。结论:天麻酚性成分对羟基苯甲醛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炎症急性时相及慢性增殖时相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的5-脂氧合酶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对羟基苯甲醛 抗炎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及分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余远斌 黄颖 +3 位作者 王小逸 宋旭峰 陈玉芸 杨锦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14-118,共5页
研究了碱性-甲醇溶液中氧气液相氧化对甲酚制取对羟基苯甲醛的合成方法.发现以Co(OAc)2·4H2O-CuSO4·5H2O为催化剂,在60~70℃、常压下氧化对甲酚5h可以获得单程收率为68.5%的对羟基苯甲醛.研究了两种新的对羟基苯甲醛... 研究了碱性-甲醇溶液中氧气液相氧化对甲酚制取对羟基苯甲醛的合成方法.发现以Co(OAc)2·4H2O-CuSO4·5H2O为催化剂,在60~70℃、常压下氧化对甲酚5h可以获得单程收率为68.5%的对羟基苯甲醛.研究了两种新的对羟基苯甲醛分离方法,发现亚硫酸氢钠配合分离法可以在较高的对甲酚转化率下获得较高的对羟基苯甲醛收率和纯度;而多步结晶分离法可以在任何对甲酚转化率下获得较高的对羟基苯甲醛收率和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醛 合成 分离 对甲酚 pHBA 氧气 氧化
下载PDF
U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的天麻饮片质量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平 郝敏 +5 位作者 苏联麟 季德 宋嬿 秦思睿 陆兔林 毛春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665-5671,共7页
目的建立天麻饮片UPLC指纹图谱和同时测定天麻饮片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超高效液相系统,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1.7μm... 目的建立天麻饮片UPLC指纹图谱和同时测定天麻饮片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超高效液相系统,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指纹图谱)、220 nm(含量测定),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35℃。通过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28批天麻饮片指纹图谱进行分析,通过对照品比对对主要共有峰进行指认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天麻的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6个共有峰:天麻素(1号峰)、对羟基苯甲醇(3号峰)、对羟基苯甲醛(7号峰)、巴利森苷B(14号峰)、巴利森苷C(15号峰)、巴利森苷A(18号峰)。28批样品相似度均在0.90以上,主成分分析将不同产地天麻分为5组,并发现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巴利森苷A等6个差异成分。同一成分在各产地天麻饮片中的含量差异明显,不同成分的波动范围不同,各产地5种成分总量贵州(2.52%)>云南(2.49%)>陕西(2.33%)>湖北(2.10%)>浙江(1.90%)>安徽(1.65%)。结论建立不同产地天麻U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天麻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UpLC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天麻素 对羟基苯甲醇 对羟基苯甲醛 巴利森苷B 巴利森苷C 巴利森苷A
原文传递
白花曼陀罗悬浮培养细胞转化对羟基苯甲醛生成天麻素 被引量:9
9
作者 龚加顺 马维鹏 +3 位作者 普俊学 徐树冠 郑双庆 肖春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3-966,共4页
目的研究天麻素在植物细胞的转化合成。方法利用白花曼陀罗细胞悬浮培养转化外源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天麻素,并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转化产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利用白花曼陀罗细胞成功地将对羟基苯甲醛... 目的研究天麻素在植物细胞的转化合成。方法利用白花曼陀罗细胞悬浮培养转化外源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天麻素,并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转化产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利用白花曼陀罗细胞成功地将对羟基苯甲醛转化为天麻素(II),并得到由对羟基苯甲醛生成天麻素的转化中间体对羟基苯甲醇(I)。另外,从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得到β-D-吡喃阿洛酮糖(III)和5-正丁氧基-β-D-吡喃阿洛酮糖(IV)两种化合物。结论白花曼陀罗细胞悬浮培养能转化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天麻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曼陀罗 对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醇 天麻素 生物转化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醛的合成方法概述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万宏 李财林 雷志刚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06年第1期45-47,共3页
介绍了对羟基苯甲醛的用途。叙述了对羟基苯甲醛的各种合成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简要对比,认为对甲酚直接催化氧化法反应平稳、操作简单,收率和纯度高,三废量少,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醛 合成 对甲酚 催化氧化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醛对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祝燕平 李欣 +3 位作者 杜瑶 张璐 冉利 周宁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1-1027,共7页
脑缺血过程中由氧化应激导致血脑屏障(BBB)的破坏是引起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病理反应,该研究目的是探讨天麻酚性成分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p-HBA)对BBB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BBB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脑缺血过程中由氧化应激导致血脑屏障(BBB)的破坏是引起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病理反应,该研究目的是探讨天麻酚性成分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p-HBA)对BBB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BBB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组成,故该实验以小鼠脑微细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和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作为BBB模型进行研究。用H2O2诱导bEnd.3和Ast氧化应激的方法复制BBB损伤模型。采用不同浓度H2O2(0.125,0.25,0.5,0.75mmol·L^-1)诱导bEnd.3和Ast损伤4h;再用0.5mmol·L^-1H202诱导bEnd.3及Ast损伤1,2,4,6h,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以筛选H2O2诱导细胞氧化损伤的最佳条件。不同浓度P-HBA(12.5,25,50mg·L^-1)干预后,检测bEnd.3和Ast细胞LDH漏出率;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正常bEnd.3和Ast以及H2O2诱导损伤后Ast细胞中Nrf2,HO-1和NQ0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p-HBA对bEnd.3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和occludin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0.5rnmol·L^-1H202诱导bEnd.3和Ast损伤4h为最佳条件。不同浓度p-HBA均可降低H2O2诱导bEnd.3和Ast损伤后细胞LDH的漏出率;可增加bEnd.3中claudin-5,occludin,Nrt2,HO-1及NQ01蛋白的表达量;可增加Ast及H2O2诱导损伤后Ast中Nrf2,HO-1和NQ01蛋白表达量。结果提示,p-HBA可保护氧化应激诱导的BBB损伤,其机制与增加bEnd.3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的表达及激活bEnd-3和Ast细胞中抗氧化应激Nrt2/ARE通路、增强细胞内源性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氧化损伤 小鼠脑微细血管内皮细胞株 星形胶质细胞 对羟基苯甲醛
原文传递
对羟基苯甲醛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吕心阳 任学军 +1 位作者 赵志林 周红玲 《化工中间体(科技.产业版)》 2004年第5期52-55,共4页
介绍对羟基苯甲醛的生产方法,对以对甲酚为原料催化氧化的合成路线进行了探讨,对催化剂性能进行了对比,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指出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对羟基苯甲醛在医药、农药、食品香料、化妆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醛 生产方法 合成路线 反应过程 对甲酚 最佳工艺条件 医药 化妆品工业 农药 食品香料
下载PDF
青钱柳叶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鹏程 周先丽 +6 位作者 罗琴 黄晓 黄四新 何常梅 徐庆 陈旭 梁成钦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目的研究我国特有植物青钱柳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技术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青钱柳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鉴定为hirsu... 目的研究我国特有植物青钱柳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技术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青钱柳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鉴定为hirsutrin(1)、高山苷B(2)、山柰酚(3)、sterubin(4)、丁香酸(5)、香草酸(6)、2-羟基-5-甲氧基苯甲酸(7)、2-methoxy-4-hydroxycinnamic acid(8)、cis-p-hydroxycinnamic acid(9)、对羟基苯甲酸(10)和对羟基苯甲醛(11)。结论除化合物3和6外其他化合物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结构鉴定 2-methoxy-4-hydroxycinnamic ACID cis-p-hydroxycinnamic ACID 香草酸 对羟基苯甲酸 山柰酚
原文传递
多相催化氧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泉 徐高扬 张云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9-31,共3页
以活性炭负载过渡金属混合物为催化剂,采用液相多相催化氧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筛选出了优良的催化剂,研究了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醛的收率稳定在80%以上。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醛 对甲酚 多相催化 氧化
下载PDF
灰树花发酵过程天麻成分变化的HPLC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晓宝 吴天祥 +3 位作者 张勇 谭沙 王娜 付红伟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5期182-185,共4页
建立HPLC方法对天麻醇提取物成分及灰树花发酵液进行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A:0.1%磷酸水和B:乙腈,以梯度洗脱:0min^35min,B:3%~30%(V/V);35min^45min,B:30%~70%(V/V)。流速1mL/min,柱温30℃,检... 建立HPLC方法对天麻醇提取物成分及灰树花发酵液进行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A:0.1%磷酸水和B:乙腈,以梯度洗脱:0min^35min,B:3%~30%(V/V);35min^45min,B:30%~70%(V/V)。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1nm。在此条件下,天麻提取液及灰树花发酵液中3种已确定的天麻成分具有良好的分离度,且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RSD<5%);回收率在96%~102%之间,同时检测到经过6d发酵后发酵液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和对羟基苯甲醛质量浓度与发酵第0d相比分别下降了46.38%、11.85%和36.75%。该方法可以用于灰树花发酵过程中天麻成分变化情况的跟踪检测,为进一步探明天麻成分与灰树花代谢相互作用打下基础,同时也初步探明了灰树花对于天麻成分的利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对羟基苯甲醇 对羟基苯甲醛 HpLC 灰树花
下载PDF
紫花曼陀罗悬浮培养细胞转化对羟基苯甲醛生产天麻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龚加顺 马维鹏 +3 位作者 普俊学 徐树冠 郑双庆 肖春杰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0-804,共5页
利用紫花曼陀罗细胞悬浮培养转化外源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天麻素,并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转化产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实验表明,紫花曼陀罗细胞成功将对羟基苯甲醛转化为天麻素(Ⅱ),同时也得到了由对羟基苯甲... 利用紫花曼陀罗细胞悬浮培养转化外源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天麻素,并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转化产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实验表明,紫花曼陀罗细胞成功将对羟基苯甲醛转化为天麻素(Ⅱ),同时也得到了由对羟基苯甲醛生成天麻素的转化中间体对羟基苯甲醇(Ⅰ)。在培养基中添加0.1mg/L的水杨酸能显著提高细胞对外源对羟基苯甲醛的糖基化率,而保持气升式发酵罐(25-L)罐内压力为低压(0.001MPa)也能提高细胞对外源对羟基苯甲醛的糖基化率。实验证明,紫花曼陀罗细胞悬浮培养能有效转化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天麻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曼陀罗 对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醇 天麻素 生物转化
下载PDF
基于多成分同时定量和统计学分析的大黄利胆片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位恒超 刘雅敏 +2 位作者 韩德恩 田萍 辛玉凤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158-4163,共6页
目的建立用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大黄利胆片中10个活性成分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柯里拉京、对羟基苯甲醛、鞣花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并结合统计学分析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Phenom... 目的建立用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大黄利胆片中10个活性成分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柯里拉京、对羟基苯甲醛、鞣花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并结合统计学分析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PhenomenexKinetexC18色谱柱,柱温为30℃,以甲醇-0.1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m 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65.0 nm(0~5.8 min,检测没食子酸)、283.9 nm(5.8~7 min,检测5-羟甲基糠醛)、222.2(7~18 min,检测柯里拉京、对羟基苯甲醛)、256.7 nm(18~74 min,检测鞣花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用SPSS21软件对10批药中成分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个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0),平均加样回收率98.45%~100.12%,RSD为0.80%~2.51%;含量分别为没食子酸8.371~11.438mg/片、5-羟甲基糠醛0.046~0.087mg/片、柯里拉京0.721~2.094mg/片、对羟基苯甲醛0.034~0.065mg/片、鞣花酸1.736~1.996mg/片、芦荟大黄素0.337~0.440mg/片、大黄酸1.636~2.562mg/片、大黄素0.602~0.846mg/片、大黄酚0.388~0.566mg/片、大黄素甲醚0.621~0.781 mg/片;10批样品质量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大黄利胆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利胆片 HpLC 活性成分 没食子酸 5-羟甲基糠醛 柯里拉京 对羟基苯甲醛 鞣花酸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微生物转化法合成天麻素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宏莉 宋纪蓉 +3 位作者 黄建新 张嘉 马震宇 杨明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底物,通过微生物的转化作用生物合成天麻素。方法采用静息细胞转化法并结合TLC和HPLC分析,从几十株霉菌和细菌中筛选出了一株能够转化合成天麻素的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StaitoAS3.1165),在优化转化条件的基础... 目的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底物,通过微生物的转化作用生物合成天麻素。方法采用静息细胞转化法并结合TLC和HPLC分析,从几十株霉菌和细菌中筛选出了一株能够转化合成天麻素的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StaitoAS3.1165),在优化转化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批量扩大试验,经色谱分离得到转化产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经NMR及EI-MS等的测定,证明所得转化产物为天麻素。结论利用微生物对天麻素前体———对羟基苯甲醛进行选择性的还原和糖基化,从而高效率的获得天麻素,此方法的建立为天麻素的合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转化 对羟基苯甲醛 天麻素
下载PDF
对羟基苯乙胺合成技术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郁铭 付春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4年第12期5-7,共3页
阐述了对羟基苯乙胺的合成工艺 ,包括苯乙腈法、对羟基苯乙酮法、对甲氧基苯甲醛法和对羟基苯甲醛法 ,提出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缩合、还原的工艺路线最具工业化意义。
关键词 对羟基苯乙胺 合成 苯乙腈法 对羟基苯乙酮法 对甲氧基苯甲醛法 对羟基苯甲醛法 对羟基苯甲醛 缩合 还原
原文传递
聚合物负载Schiff碱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醛 被引量:6
20
作者 葛新颖 张大洋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41-244,共4页
以交联度12%的聚苯乙烯树脂为载体,合成具有长链结构的聚合物负载的希夫碱钴配合物,并将此催化剂用于对甲酚催化氧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醛.通过实验,考察了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适宜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氧气流量120 mL/min,对甲... 以交联度12%的聚苯乙烯树脂为载体,合成具有长链结构的聚合物负载的希夫碱钴配合物,并将此催化剂用于对甲酚催化氧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醛.通过实验,考察了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适宜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氧气流量120 mL/min,对甲酚10.8 g,氢氧化钠14.0g,催化剂1.2 g,甲醇55 mL,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15 h的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醛重结晶后的收率为67.5%.产品通过薄层色谱,红外光谱,化学分析进行了检测鉴定.催化剂可重复使用5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酚 对羟基苯甲醛 催化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