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7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手术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不同氧疗方式的短期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波 张天卿 +3 位作者 胡雪忠 姜明明 宋立青 孙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121-2124,共4页
背景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HFNC)是一种安全、高效、舒适的新型氧疗方式,在呼吸治疗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关于HFNC氧疗的最佳适宜人群仍不明确。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非手术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接受HFNC与常规氧疗(COT... 背景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HFNC)是一种安全、高效、舒适的新型氧疗方式,在呼吸治疗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关于HFNC氧疗的最佳适宜人群仍不明确。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非手术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接受HFNC与常规氧疗(COT)的短期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ICU收治的患者87例,在符合常规脱机拔管程序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HFNC组和COT组,分别予拔管后序贯HFNC和COT。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24 h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及心率,主要观察结果为拔管后48 h再插管率,次要观察结果包括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结果87例患者中2例患者在拔管后因急诊手术需要行再次插管,3例患者拔管后需紧急气管插管,故予剔除。最终纳入82例,其中HFNC组42例,COT组40例。HFNC组拔管后24 h PaO2/FiO2高于COT组,呼吸频率、心率低于COT组(P<0.05);两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拔管后48 h再插管率低于COT组,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短于COT组(P<0.05);两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COT,拔管后序贯HFNC更能改善ICU非手术危重患者的PaO2/FiO2,且可以降低拔管后48 h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故HFNC可作为ICU非手术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首选氧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疗 气管插管拔除 经鼻高流量氧疗 氧合指数 再插管率
下载PDF
ICU患者撤机后不同吸氧方式对患者再次插管率和氧合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晓伟 王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撤机后不同吸氧方式对患者再次插管率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ICU内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在撤机后进行常规吸氧,研究组患者进行经鼻高流... 目的探讨ICU患者撤机后不同吸氧方式对患者再次插管率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ICU内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在撤机后进行常规吸氧,研究组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吸氧,2组其他护理和治疗完全相同.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氧合指数变化情况以及再插管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再插管率(6.6%)低于对照组(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8、24 h,研究组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撤机后经鼻高流量吸氧可有效降低再插管率,提高氧合指数,是一种有效的新型呼吸支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吸氧 氧疗 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氧合指数 再插管率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何斌 邵斌霞 +3 位作者 陈旭峰 李琳 孙凯 张劲松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呼吸功能的作用,评估其获益和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10—01.2015—12—0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选取其中存在呼吸衰竭而循环稳定病例共52例。根据是否接受尿激... 目的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呼吸功能的作用,评估其获益和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10—01.2015—12—0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选取其中存在呼吸衰竭而循环稳定病例共52例。根据是否接受尿激酶溶栓分为溶栓组和未溶栓组,分别为33例和19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的氧合指数、呼吸过速率、氧疗依赖率以及30d内的严重出血率和非严重出血率。结果病程第15天,与非溶栓组比较,溶栓组患者的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呼吸过速率、氧疗依赖率明显降低(P〈0.05);病程第30天,溶栓组患者氧合指数仍明显高于未溶栓组(P〈0.05),不过两组患者呼吸过速率、氧疗依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患者非严重出血率[14(42.4%)]明显高于非溶栓组[3(15.8%)](P〈0.05),而严重出血率[3(9.1%)VS.1(5.3%)]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肺栓塞患者的呼吸功能,且可能并不增加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尿激酶 溶栓治疗 氧合指数 出血率
下载PDF
微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其同步脱氮效能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晓 曹国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7-40,共4页
采用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接种剩余污泥,以生活污水为基质,在1个月内快速培养成功微氧颗粒污泥。污泥平均粒径达0.73 mm,沉降迅速,具有较好的COD去除和同步脱氮能力。在HRT=6 h,回流比为8.0,充氧速率为0.25 g/(L.d)时,反应器COD去除率可... 采用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接种剩余污泥,以生活污水为基质,在1个月内快速培养成功微氧颗粒污泥。污泥平均粒径达0.73 mm,沉降迅速,具有较好的COD去除和同步脱氮能力。在HRT=6 h,回流比为8.0,充氧速率为0.25 g/(L.d)时,反应器COD去除率可达90%左右,出水COD<50 mg/L;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72%~89%和76%~87%,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14 mg/L。回流稀释和充氧速率对微氧体系同步脱氮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 微氧颗粒污泥 同步脱氮 充氧速率
下载PDF
危重患者标准化俯卧位通气安全实施流程构建及应用研究
5
作者 龙芳 江榕 +1 位作者 查丽玲 刘洪所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370-2372,2382,共4页
目的:探究危重患者标准化俯卧位通气安全实施流程构建及应用研究。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接收的重症医学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俯卧位操作干预,n=50)和试验... 目的:探究危重患者标准化俯卧位通气安全实施流程构建及应用研究。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接收的重症医学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俯卧位操作干预,n=50)和试验组(俯卧位通气标准化安全实施流程操作干预,n=50)。评估两组患者氧合指数、俯卧位维持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氧合指数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俯卧位维持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20.00%),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0%)明显偏低(P<0.05)。结论:危重患者采用标准化俯卧位通气安全实施流程操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减轻缺氧状态,缩短俯卧位维持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安全性相对较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重患者 标准化俯卧位通气安全实施流程 氧合指数、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6
作者 王军 王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130-133,共4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76例NRDS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76例NRDS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予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总用氧时间)水平,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无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频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氧合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F-β1和HMGB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4/38),低于对照组的28.95%(1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应用于NRDS患儿可提高氧合指数,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降低呼吸频率、并发症发生率、TGF-β1水平和HMGB1水平,效果优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血气分析 氧合指数 呼吸频率 并发症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创伤相关肺损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庆程 曹鹏 +2 位作者 谈定玉 徐艳 单雪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3期20-23,共4页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FNO)与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创伤相关肺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3例外伤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随机分为HFNO组20例与NIV组23例,比较2组治疗前(0 min)及治疗60、120 min的呼吸参数{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FNO)与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创伤相关肺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3例外伤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随机分为HFNO组20例与NIV组23例,比较2组治疗前(0 min)及治疗60、120 min的呼吸参数{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O 2)]、氧合指数[p(O 2)/FiO 2]}、循环参数[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乳酸]。研究结束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呼吸困难感、不舒适感及口渴感。结果与0 min相比,2组通气60、120 min的RR显著降低,p(O 2)、p(O 2)/FiO 2显著升高(P<0.05),但循环参数(心率、MAP、乳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60 min相比,2组通气120 min的呼吸及循环参数无显著变化(P>0.05)。2组患者通气60、120 min的RR、p(O 2)、p(O 2)/FiO 2、心率、MAP、乳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O组患者呼吸困难感、不舒适感、口渴感评分低于NI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O与NIV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创伤相关ALI患者的氧合情况,但HFNO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可以作为NIV不耐受患者的替代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辅助通气 创伤 急性肺损伤 氧合指数 呼吸频率
下载PDF
高压氧对脑内种植GL261胶质瘤C57小鼠尼莫司汀化疗后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兰川 李飞 +6 位作者 陈图南 叶信珍 吴南 易良 林江凯 朱刚 冯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07-711,共5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脑内种植GL261胶质瘤细胞系C57小鼠尼莫司汀(嘧啶亚硝脲)化疗后平均生存期的影响。方法于C57小鼠右侧尾状核种植GL261胶质瘤细胞,术后第7天分别接受单纯高压氧或单次尼莫司汀化疗或高压氧与尼莫司汀联合治疗,...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脑内种植GL261胶质瘤细胞系C57小鼠尼莫司汀(嘧啶亚硝脲)化疗后平均生存期的影响。方法于C57小鼠右侧尾状核种植GL261胶质瘤细胞,术后第7天分别接受单纯高压氧或单次尼莫司汀化疗或高压氧与尼莫司汀联合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荷瘤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大体标本观察显示,不同处理组荷瘤鼠肿瘤体积均较大、占位效应明显,正常脑组织受压严重、中线结构偏移,但不同处理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02,P=0.618)。平均生存期(F=12.177,P=0.000)评价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χ2=13.604,P=0.003)显示,单纯高压氧治疗(χ2=0.365,P=0.546)和单次尼莫司汀化疗(χ2=0.884,P=0.347)对荷瘤鼠生存期无明显影响;高压氧联合尼莫司汀化疗(χ2=9.962,P=0.002)可延长荷瘤鼠生存时间,且疗效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χ2=6.925,P=0.008)和单次尼莫司汀化疗(χ2=7.152,P=0.007)。结论高压氧对颅内种植GL261胶质瘤细胞系的C57小鼠生存期和生长无明显影响和促进作用,联合尼莫司汀化疗则可使荷瘤鼠平均生存期明显延长,提示高压氧对尼莫司汀化疗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神经胶质瘤 尼莫司汀 肿瘤种植 存活率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不同年份阿片依赖康复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左文革 韩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80-482,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阿片依赖康复期的疗效和预防复吸的作用。方法 不同年份的两组阿片依赖康复期患者 ,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两组间稽延性戒断症状和 2个月与 1年内的复吸情况。结果 同年份高压氧治疗组稽延性戒断症状低于...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阿片依赖康复期的疗效和预防复吸的作用。方法 不同年份的两组阿片依赖康复期患者 ,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两组间稽延性戒断症状和 2个月与 1年内的复吸情况。结果 同年份高压氧治疗组稽延性戒断症状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近期复吸者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远期复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不同年份高压氧治疗对稽延性戒断症状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压氧对消除阿片依赖康复期患者的稽延性戒断症状疗效肯定 ,并通过消除稽延性戒断症状降低近期复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延性戒断症状 高压氧治疗 阿片依赖 康复期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磁场对血红蛋白氧合速率的影响
10
作者 刘颜 方彦雯 +1 位作者 张欣 谢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10-2221,共12页
目的血红蛋白是高等动物体内运输氧气的载体蛋白,本工作拟探究磁场对血红蛋白氧合的影响,并比较人和牦牛血红蛋白在磁场下氧合的差异。方法构建人和牦牛血红蛋白的重组表达纯化系统;分别将人和牦牛脱氧血红蛋白置于地磁场或外加磁场下,... 目的血红蛋白是高等动物体内运输氧气的载体蛋白,本工作拟探究磁场对血红蛋白氧合的影响,并比较人和牦牛血红蛋白在磁场下氧合的差异。方法构建人和牦牛血红蛋白的重组表达纯化系统;分别将人和牦牛脱氧血红蛋白置于地磁场或外加磁场下,通过收集紫外可见光谱数据,计算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和高铁血红蛋白3种组分的浓度和比例,分析磁场对血红蛋白氧合速率的影响;使用超导量子干涉磁测量系统SQUID对人氧合血红蛋白和人脱氧血红蛋白进行磁性测量,探讨磁场影响血红蛋白氧合速率的可能机制。结果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得到了人和牦牛的血红蛋白样品。发现牦牛血红蛋白比人血红蛋白的氧合速率更快,外加0.3 T静磁场显著提高了血红蛋白的氧合速率,且牦牛血红蛋白比人血红蛋白对磁场更为敏感。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和纯化了人和牦牛血红蛋白,发现磁场促进了血红蛋白的氧合过程。磁场对血红蛋白氧合速率的影响可能与血红蛋白本身的磁学性质有关。这些发现为未来使用外加磁场作为辅助手段改善低氧症状提供了理论支撑,有望在临床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磁场 人血红蛋白 牦牛血红蛋白 氧合速率
下载PDF
应变速率对304L焊接件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德全 胡石林 +1 位作者 张平柱 王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401,共8页
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方法(SSRT),研究了在氯离子和充氧环境下不同应变速率对304L焊接件在模拟一回路高温高压硼锂水介质中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较高时(1~4.17×10-5s-1),主要表现为材料的机械拉伸性能... 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方法(SSRT),研究了在氯离子和充氧环境下不同应变速率对304L焊接件在模拟一回路高温高压硼锂水介质中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较高时(1~4.17×10-5s-1),主要表现为材料的机械拉伸性能。当应变速率较低时(4.17×10-6~8.33×10-8s-1),主要为脆性断裂。304L焊接件的应力腐蚀敏感性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逐步增加,当应变速率为4.17×10-7s-1时,304L焊接件的应力腐蚀敏感指数达到最大值37.4%,进一步降低应变速率为8.33×10-8s-1时,应力腐蚀敏感指数几乎不变,但是至断时间却从116.7 h增加到584 h。当应变速率为4.17×10-6s-1时,对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区分度较高,且试验时间长短合理。大部分断口位于焊缝和热影响区,在拉伸试验过程中,焊缝和热影响区发生了巨大形变,能观察到大量滑移带,焊缝和热影响区是整个焊接件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腐蚀破裂 慢应变速率实验 304L焊接件 充氧环境 应变速率 高温氧化
下载PDF
浓度和流量对瓦斯加热氧化净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西山 王晓刚 李晓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8,共4页
传统的瓦斯爆炸防治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瓦斯爆炸的危害 ,对绝热氧化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在实验条件下通过绝热氧化使瓦斯气体中的CH4 在爆炸浓度以下 (体积浓度 1%~ 5 % ) ,流量在 2 5~... 传统的瓦斯爆炸防治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瓦斯爆炸的危害 ,对绝热氧化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在实验条件下通过绝热氧化使瓦斯气体中的CH4 在爆炸浓度以下 (体积浓度 1%~ 5 % ) ,流量在 2 5~ 90L/min时氧化成无毒、无爆炸危险的CO2 和H2 O ,净化了瓦斯气体 .通过系统试验 ,研究了浓度和流量对瓦斯气体加热氧化净化率的影响 ,为消除煤矿瓦斯积聚提供了实验基础和进一步研究的新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浓度 瓦斯流量 净化率 瓦斯爆炸 煤矿 矿井 绝热氧化法
下载PDF
高流量氧疗支持下床旁可弯曲支气管镜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锦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9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支持下床旁可弯曲支气管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7例鼻导管/面罩吸氧组患者(A组)及51例高流量吸氧组患者(B组),分析2组患者术前及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氧合指数[p(O2)/Fi O2...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支持下床旁可弯曲支气管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7例鼻导管/面罩吸氧组患者(A组)及51例高流量吸氧组患者(B组),分析2组患者术前及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氧合指数[p(O2)/Fi 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变化。结果 2组术中MAP均较术前升高,其中B组ΔMAP为(12. 1±4. 7) mm Hg,A组ΔMAP为(16. 3±5. 2)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2组术中HR均较术前升高,B组ΔHR为(21. 2±11. 2)次/min,A组ΔHR为(26. 7±11. 3)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5)。2组术后p(O2)/Fi O2均较术前降低,其中B组Δp(O2)/Fi O2绝对值为(-9. 5±19. 5) mm Hg,低于A组Δp(O2)/Fi O2绝对值(-23. 6±12. 2)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2)。2组术后p(CO2)均较术前升高,B组Δp(CO2)为(2. 7±4. 7) mm Hg,低于A组Δp(CO2)(5. 0±3. 0)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可能减少床旁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中MAP、HR变异率,降低检查风险,提高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症 高流量氧疗 可弯曲支气管镜 氧合指数 变异率
下载PDF
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仪测定碳纤维碳含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关丽 邓岩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0年第1期80-83,87,共5页
应用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仪,测定碳纤维中的碳含量(W C),探讨了固定氧气流量下不同加氧时间,以及碳纤维的上浆量对碳纤维的W C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工作曲线法,按CHN模式操作要求,将氧气流量固定为25 mL/min,得出了... 应用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仪,测定碳纤维中的碳含量(W C),探讨了固定氧气流量下不同加氧时间,以及碳纤维的上浆量对碳纤维的W C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工作曲线法,按CHN模式操作要求,将氧气流量固定为25 mL/min,得出了最佳的加氧时间为107 s;碳纤维的上浆量使碳纤维的W C结果偏低,测试碳纤维的W C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去浆处理;在最佳的仪器操作条件下,采用加入标准物质乙酰苯氨和蒽分别进行方法准确性验证,加入乙酰苯胺的回收率为99.68%~100.29%,加入蒽的回收率为100.20%~100.45%;7次测定日本东丽公司的T300B-6K碳纤维和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的JHT300-6K碳纤维的W C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1%,0.10%;进口碳纤维和国产碳纤维的W C为92.50%~9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元素分析仪 碳含量 方法 上浆量 加氧时间 回收率
下载PDF
两种SBT模式下CORE指数及RSBI值对ICU患者脱机成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超 范志强 +2 位作者 佟庆 田颖 穆永茂 《西部医学》 2021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行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法与T管试验法的脱机成功率,并比较两种综合脱机参数[用力呼吸指数(CORE指数)、浅快呼吸指数(RSBI值)]预测患者脱机成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秦...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行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法与T管试验法的脱机成功率,并比较两种综合脱机参数[用力呼吸指数(CORE指数)、浅快呼吸指数(RSBI值)]预测患者脱机成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秦皇岛第一医院内科ICU收治的106例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脱机自主呼吸试验(SBT)模式不同,分为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组(PSV组)49例与T管试验法(T管组)57例,所有患者在SBT前记录脱机参数,并计算出CORE指数、RSBI值,比较PSV组与T管组一般资料、脱机参数、脱机成功率,分析PSV组及T管组脱机成功者与脱机失败者CORE指数、RSBI值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两组CORE指数、RSBI值对脱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PSV组脱机成功率与T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组与T管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VT、f、PaO2、PaCO2、PImax、RSB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SV组P0.1低于T管组、CORE指数大于T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6例患者中,脱机成功者CORE指数显著大于脱机失败者(P<0.05),RSBI值显著小于脱机失败组(P<0.05);患者整体CORE指数、RSBI值预测脱机成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742;两组脱机成功者CORE指数均大于脱机失败者(P<0.05),RSBI值均小于脱机失败者(P<0.05);PSV组CORE指数、RSBI值预测脱机成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6、0.792,T管组分别为0.805、0.686。结论ICU患者采取低水平PSV法或T管试验法对脱机成功率无明显影响,CORE指数、RSBI值均对脱机成功有一定预测价值,以CORE指数预测价值更高,且在行PSV法脱机时展现出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顺应性 氧合 呼吸频率 用力呼吸指数 浅快呼吸指数 自主呼吸试验 脱机
下载PDF
1000MW机组精确控制加氧处理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施国忠 刘春红 《浙江电力》 2014年第11期55-57,65,共4页
为解决锅炉给水系统流动加速腐蚀的问题,对1000 MW机组锅炉采用了精确控制加氧技术,使给水中铁的含量基本控制在1μg/L以下,省煤器结垢速率为111.9 g/(m2·a),远远小于未加氧机组省煤器结垢速率,有效防止了水冷壁节流孔圈的堵塞,保... 为解决锅炉给水系统流动加速腐蚀的问题,对1000 MW机组锅炉采用了精确控制加氧技术,使给水中铁的含量基本控制在1μg/L以下,省煤器结垢速率为111.9 g/(m2·a),远远小于未加氧机组省煤器结垢速率,有效防止了水冷壁节流孔圈的堵塞,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 精确控制 加氧处理 结垢速率
下载PDF
达克罗宁胶浆对气管内全麻患者拔管期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徐敏 胥丹 王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2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对气管内全麻患者拔管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气管内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前口咽腔内喷洒达克罗...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对气管内全麻患者拔管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气管内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前口咽腔内喷洒达克罗宁胶浆,对照组患者口咽腔内喷洒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拔管期的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心率及拔管呛咳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拔管期的呼吸功能恢复更快且更稳定,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拔管期的血氧饱和度更高且心率更稳定,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呛咳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达克罗宁胶浆在气管内全麻患者拔管期间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速度和稳定性,提高血氧饱和度并保持心率的稳定.因此,达克罗宁胶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值得在气管内全麻患者的拔管过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克罗宁胶浆 气管内全麻 拔管期 呼吸功能 血氧饱和度 心率
原文传递
递增静力性收缩中肌氧拐点与肌电活动、心率变化之间的联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帮德 田庆平 +5 位作者 孙金燕 孙白雷 徐国栋 张立 骆清铭 龚辉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2-286,共5页
目的:研究递增静力性收缩中,反映局部肌肉氧供平衡被打破的肌氧拐点(阈)的存在性及肌氧变化与肌电活动变化、心率变化之间的联系。方法:对递增等长伸膝运动中股外侧肌处近红外肌氧、表面肌电变化及心率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递... 目的:研究递增静力性收缩中,反映局部肌肉氧供平衡被打破的肌氧拐点(阈)的存在性及肌氧变化与肌电活动变化、心率变化之间的联系。方法:对递增等长伸膝运动中股外侧肌处近红外肌氧、表面肌电变化及心率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递增等长伸膝运动中肌氧氧指标(OI)变化过程存在拐点现象,并且OI、肌电均方根值(sEMGrms)、心率(HR)3种生理参数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r2>0.951,P<0.001)。另外,sEMGrms及HR的上升变化过程也存在拐点现象,而且肌氧拐点(OIBp,46.4±2.1(SE)%MVC)、肌电拐点(EMGBp,50.8±1.9%MVC)和心率拐点(HRBp)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递增静力性收缩运动中也存在肌氧拐点现象,而且肌氧拐点的出现与肌电幅值及心率的急剧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术 表面肌电图 生理拐点 股外侧肌 递增等长收缩 肌氧 心率
下载PDF
剩余碱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机选择的价值
19
作者 吴嘉锟 司徒双苗 +1 位作者 姚慧文 张而立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9期247-249,253,共4页
目的探讨剩余碱(BE)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机选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S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创机械通气前BE值,分为A、B、... 目的探讨剩余碱(BE)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机选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S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创机械通气前BE值,分为A、B、C三组,其中C组BE≤-20mmol/L,B组-20mmol/L<BE≤-15mmol/L,A组BE>-15mmol/L,比较三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前及通气48h后的氧合指数(OI)、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结果机械通气48h后,B组患者的OI显著低于A组;C组患者的OI显著低于A、B组;C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E>-15mmol/L作为SAP有创机械通气指征,可有效提升SAP患者的OI,降低APACHEⅡ评分,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碱 急性重症胰腺炎 有创机械通气 氧合指数 APACHEⅡ评分 病死率
下载PDF
音乐疗法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20
作者 纪明毅 冯梅秀 张雪玲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在高压氧治疗中应用音乐治疗对患者血压、心率、呼吸以及对抑郁粗分的影响。方法:将15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再分为给以镇静降压作用的试验乐曲A组及给以一般流行音乐B组共3组,分别于高压氧治疗加压前、后,吸氧... 目的:探讨在高压氧治疗中应用音乐治疗对患者血压、心率、呼吸以及对抑郁粗分的影响。方法:将15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再分为给以镇静降压作用的试验乐曲A组及给以一般流行音乐B组共3组,分别于高压氧治疗加压前、后,吸氧50min后及减压结束后测取各组血压、心率、呼吸等数据,并于首次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测定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粗分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处理。结果:加压前、后对照组与A组间血压、心率均值变化及A、B组间心率均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B组间以及A组与B组间的其它均值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治疗中给以镇静降压作用的音乐,对患者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音乐治疗 血压 心率 呼吸 抑郁粗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