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 of extracorporeal liver perfusion in pigs 被引量:7
1
作者 Jin Gong, Xi-Mo Wang, Gang Long, Zhong-Tao Guo, Tao Jiang and Shi Chen Wuhan, ChinaInstitute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Tongji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China Department of Surgery, Tianjin People’s Hospital, Tianjin 300120, China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05年第1期94-97,共4页
BACKGROUND; In recent years, extracorporeal liver per- fusion (ECLP) has been regarded as a treatment of acute liver failure ( ALF ); but the system of ECLP has many problems. 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was to det... BACKGROUND; In recent years, extracorporeal liver per- fusion (ECLP) has been regarded as a treatment of acute liver failure ( ALF ); but the system of ECLP has many problems. 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was to detec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ystem of ECLP and to establish a sta- ble and effective system of ECLP. METHODS; Livers were harvested from health pigs, ac- 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tyles of perfusion and oxygena- tion, 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The liv- ers in group A (n =4) were subjected to single portal vein perfusion, oxygenating perfusion blood; the livers in group B (n =4) to dual ( portal vein and hepatic artery) vessel perfusion, oxygenating blood, together; and the livers in group C ( n = 4) to dual (portal vein and hepatic artery) vessel perfusion, but oxygenating blood, separately. The perfusion time, the data of bile production, and hemody- namic parameters of extracorporeal livers in each group were tested. The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liver tissues from each group was performed at the end of perfusion. RESULTS: The perfusion time of the liver in group A i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in groups B and C (P<0.05). At 1 , 3 , 6 hours after perfusion, the data of bile production and hemodynamic parameters of livers in group A were sta- 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livers in groups B and C (P<0.05). At 1, 3, 6 hours after perfusion, the data of group B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livers in group C (P>0.05). But at 12 hours after perfusion, the data of group B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liv- ers in group C (P<0.01). CONCLUSION: The system of ECLP, which is performed by dual ( portal vein and hepatic artery) vessel perfusionand oxygenating blood separately, is more stable and effec- tive to keep the function of extracorporeal l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corporeal liver perfusion oxygenating SYSTEM
下载PDF
逆向流充氧强化除地下水中高浓度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彦锋 黄廷林 +3 位作者 章武首 郭英明 文刚 朱来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87-3793,共7页
溶解氧浓度是影响石英砂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催化氧化去除地下水中高浓度氨氮的关键因素.在中试实验条件下,采用在滤层底部和底部1/3处充氧的方式以满足氧化高浓度氨氮所需的溶解氧浓度.结果表明:充氧后,活性氧化膜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充... 溶解氧浓度是影响石英砂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催化氧化去除地下水中高浓度氨氮的关键因素.在中试实验条件下,采用在滤层底部和底部1/3处充氧的方式以满足氧化高浓度氨氮所需的溶解氧浓度.结果表明:充氧后,活性氧化膜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充氧前的1.5mg/L明显提高.当滤速为8m/h,底部和底部1/3处充氧时,氨氮的最大去除浓度分别提高至3.7,4.3mg/L.由此可知提高溶解氧浓度能充分地发挥活性氧化膜的催化活性,大幅度地提高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此外,用SEM和EDS对充氧前后氧化膜进行微观表征,发现氧化膜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催化氧化 充氧 高浓度氨氮 滤速
下载PDF
煤矿瓦斯分解净化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邵水才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瓦斯是危害煤矿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瓦斯爆炸给矿工的生命、煤炭生产带来的危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防治瓦斯积聚方法。即在自行设计的封闭系统内,把瓦斯通过负压转移管道送入瓦绝热催化、氧化的净化系统中,对流量2... 瓦斯是危害煤矿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瓦斯爆炸给矿工的生命、煤炭生产带来的危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防治瓦斯积聚方法。即在自行设计的封闭系统内,把瓦斯通过负压转移管道送入瓦绝热催化、氧化的净化系统中,对流量20—70L/min爆炸浓度以下的瓦斯气体进行近距离加热催化、氧化处理,将瓦斯气体中的CH4转化为无毒、无爆炸危险的CO2和H2O,为解决煤矿瓦斯危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瓦斯 催化 氧化 浓度 分解净化率
下载PDF
High-flow oxygen via oxygenating mouthguard in short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4
作者 Kim Hay Be Leonardo Zorron Cheng Tao Pu +7 位作者 Brett Pearce Matthew Lee Luke Fletcher Rebecca Cogan Philip Peyton Rhys Vaughan Marios Efthymiou Sujievvan Chandr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22年第12期777-788,共12页
BACKGROUND Anaesthetic care dur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GI)endoscopy has the unique challenge of maintaining ventilation and oxygenation via a shared upper airway.Supplemental oxygen is recommended by international ... BACKGROUND Anaesthetic care dur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GI)endoscopy has the unique challenge of maintaining ventilation and oxygenation via a shared upper airway.Supplemental oxygen is recommended by international society guidelines,however,the optimal route or rate of oxygen delivery is not known.Various oxygen delivery devic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o improve oxygenation during upper GI endoscopy,however,these are limited by commercial availability,costs and in some cases,the expertise required for insertion.Anecdotally at our centre,higher flows of supplemental oxygen can safely be delivered via an oxygenating mouthguard routinely used during upper GI endoscopic procedures.AIM To assess the incidence of hypoxaemia(SpO2<90%)in patients undergoing upper GI endoscopy receiving supplemental oxygen using an oxygenating mouthguard at 20 L/min flow compared to standard nasal cannula(SNC)at 2 L/min flow.METHODS A single centre,prospective,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at two sites of an Australian tertiary hospital between October 2020 and September 2021 was conducted.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under deep sedation were randomised to receive supplemental oxygen via high-flow via oxygenating mouthguard(HFMG)at 20 L/min flow or SNC at 2 L/min flow.The primary outcome was the incidence of hypoxaemia of any duration measured by pulse oximetry.Intraprocedural-related,procedural-related,and sedation-related adverse events and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were also recorded.RESULTS Three hundred patients were randomised.Eight patients were excluded after randomisation.292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The incidence of hypoxaemia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ose allocated HFMG.Six patients(4.4%)allocated to HFMG experienced an episode of hypoxaemia,compared to thirty-four(22.1%)patients allocated to SNC(P value<0.001).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rates of adverse events or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CONCLUSION The use of HFMG offers a novel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Supplementary oxygen Hypoxaemia oxygenating mouthguard
下载PDF
污水厂微孔曝气系统工况下充氧性能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媛媛 周小红 +1 位作者 施汉昌 邱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4-197,共4页
以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四期曝气池为研究背景,采用尾气法测定了微孔曝气头在实际污水厂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充氧性能参数,与理论清水中该值比较,评价曝气头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不同廊道分布的曝气头氧传质性能存在显著差异... 以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四期曝气池为研究背景,采用尾气法测定了微孔曝气头在实际污水厂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充氧性能参数,与理论清水中该值比较,评价曝气头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不同廊道分布的曝气头氧传质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廊道的曝气头在一天内的氧传质能力变化不大.与清水条件相比,实际工况下曝气池中的微孔曝气头充氧性能下降较大,其中氧传质系数KLa、充氧能力OC和氧利用率Ea分别下降了43%、57%和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曝气头 工况 尾气法 氧传质系数 充氧能力 氧利用率
原文传递
苏州河充氧船运行方案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从军 张明旭 +1 位作者 程曦 陈漫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26,共3页
上海市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中建造了一艘充氧能力为150Nm3/h的充氧船,作为工程性试验和辅助消除黑臭的手段。本研究在分析苏州河水体DO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首次在国内提出大型充氧船运行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行调度,最大... 上海市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中建造了一艘充氧能力为150Nm3/h的充氧船,作为工程性试验和辅助消除黑臭的手段。本研究在分析苏州河水体DO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首次在国内提出大型充氧船运行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行调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充氧船的充氧效能。该方案对国内其它河流污染治理中充氧船的应用与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污染治理 充氧船 运行方案 苏州河
下载PDF
基于人工湿地的组合处理系统净化校园人工湖设计 被引量:8
7
作者 吴菊珍 成和平 周筝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1期73-75,共3页
对成都某高校人工湖现状进行调研,并对目前国内外人工湖、景观水的水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结合校园人工湖具体情况,采用"动力循环+砂滤+跌水充氧+人工湿地+湖体"生态组合处理系统进行校园人工湖的净化,并加装二氧化氯发生器用... 对成都某高校人工湖现状进行调研,并对目前国内外人工湖、景观水的水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结合校园人工湖具体情况,采用"动力循环+砂滤+跌水充氧+人工湿地+湖体"生态组合处理系统进行校园人工湖的净化,并加装二氧化氯发生器用于藻类多发期的除藻,运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湖 水处理 砂滤 跌水充氧 人工湿地
下载PDF
锁磷剂与增氧剂联用去除沉积物中砷的效果与机制
8
作者 燕文明 李皋翔 +6 位作者 陈红 颜秉龙 陈翔 何翔宇 李琪 傅聪玮 邵一纯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6,共8页
为研究锁磷剂(LMB)与增氧剂CaO_(2)联合应用对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砷(As)污染的去除效果,理清联用技术对沉积物水界面As的去除机制,以太湖梅梁湾底泥为研究对象开展模拟试验。结果表明:LMB与CaO_(2)联用对沉积物中的As的去除效果优于LM... 为研究锁磷剂(LMB)与增氧剂CaO_(2)联合应用对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砷(As)污染的去除效果,理清联用技术对沉积物水界面As的去除机制,以太湖梅梁湾底泥为研究对象开展模拟试验。结果表明:LMB与CaO_(2)联用对沉积物中的As的去除效果优于LMB、CaO_(2)单独使用;在试验第45天,LMB与CaO_(2)联用对沉积物溶解态As去除率最大,为39.31%,在试验第90天,LMB与CaO_(2)联用对As的去除效果较差;为实现沉积物中As的高效去除,可在加入LMB和CaO_(2)45 d后对LMB和CaO_(2)进行回收;LMB与CaO_(2)联用去除As的主要机制为LMB和CaO_(2)中的La^(3+)、Ca^(2+)与砷酸根离子络合形成LaAsO_(4)和Ca_(3)(AsO_(4))2沉淀以及Fe(Ⅲ)、Mn(Ⅳ)氧化物的协同吸附作用;Fe和Mn氧化还原在控制沉积物As的释放中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磷剂 增氧剂 协同吸附作用 去除机制
下载PDF
深圳市新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申小艾 李德义 陈克坚 《广州环境科学》 2006年第1期1-3,28,共4页
通过对深圳市新洲河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将河流水系及其流域地区统一纳入一个生态系统来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恢复与重建为河流综合整治的思路,并确定了综合整治目标、主要工程措施和关键技术。指出城市河道水环境... 通过对深圳市新洲河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将河流水系及其流域地区统一纳入一个生态系统来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恢复与重建为河流综合整治的思路,并确定了综合整治目标、主要工程措施和关键技术。指出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河新概念,并为深圳市河流水环境的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综合整治 中水补水 充氧曝气 景观 新洲河
下载PDF
静安区彭越浦河道生态浮岛+曝气充氧组合工艺增强河道净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滢莹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8期234-236,M0026,M0027,共5页
以生态浮岛与曝气充氧组合工艺为研究对象,将组合工艺分别与生态浮岛、曝气充氧进行对比以考察对水体中总磷与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工艺、生态浮岛与曝气充氧对总磷与氨氮的去除分别为:78.46%、55.77%、44.23%和86.80%、75... 以生态浮岛与曝气充氧组合工艺为研究对象,将组合工艺分别与生态浮岛、曝气充氧进行对比以考察对水体中总磷与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工艺、生态浮岛与曝气充氧对总磷与氨氮的去除分别为:78.46%、55.77%、44.23%和86.80%、75.16%、85.85%。生态浮岛与曝气充氧组合工艺具有较好的氮磷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浮岛 曝气充氧 水体净化
下载PDF
人工强制混合充氧对分层型水库细菌群落演替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晗 黄廷林 +5 位作者 李楠 张海涵 齐允之 司凡 路林超 王晨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32-1739,共8页
为深度解析人工强制混合充氧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演替,以西安金盆水库为研究对象,对2018年8月~2019年4月水库主库区垂向细菌种群结构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受人工强制混合充氧作用影响,水库水体中的优势菌群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的丰度... 为深度解析人工强制混合充氧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演替,以西安金盆水库为研究对象,对2018年8月~2019年4月水库主库区垂向细菌种群结构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受人工强制混合充氧作用影响,水库水体中的优势菌群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的丰度由11.7%~19.2%降至6.3%~8.9%.其中,表层、中层和底层水体蓝细菌的丰度分别由18.3%、11.7%、19.2%降至8.9%、6.3%、7.9%.人工强制混合作用使垂向水体细菌的种群结构差异降低,样本之间的离散度逐渐减小,其中优势菌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水体垂向的丰度分别由"中>底>表"和"表>底>中",逐渐变为表、中、底层趋于均一.人工强制充氧作用使底部水体溶解氧(DO)含量逐渐升高,好氧型细菌的丰度得到明显的增加,其中Polynucleobacter的丰度从0.06%增加到1.06%,甲基孢囊菌属(Methylocystis)的丰度由0.18%增至2.20%,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的丰度由0.02%增加到1.96%.通过冗余分析可知,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为水体热分层稳定性、水温、DO、总磷(TP)和总氮(T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强制混合充氧过程 金盆水库 细菌群落结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天然气裂解制乙炔中频繁早期着火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向斌 马虹 丘书伟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9期230-230,232,共2页
文章通过对新疆维美化工裂解装置在冬季生产过程中频繁发生早期着火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经验中提出整改的措施,以达到减少发生早期着火的目的。
关键词 早期着火 增湿补氧 调节阀
下载PDF
充氧过滤器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车利 刘波 +3 位作者 高辉 李小曼 龚强 王本安 《模具工业》 2022年第7期35-38,42,共5页
对充氧过滤器中帽形过滤网和帽盖的结构和材料进行分析,采用成形切边模成形帽形过滤网,采用复合拉深模成形帽盖,最后通过收口模和成形模将帽形过滤网、平面过滤网和帽盖组合成充氧过滤器。经实际验证,生产的充氧过滤器与零件设计一致,... 对充氧过滤器中帽形过滤网和帽盖的结构和材料进行分析,采用成形切边模成形帽形过滤网,采用复合拉深模成形帽盖,最后通过收口模和成形模将帽形过滤网、平面过滤网和帽盖组合成充氧过滤器。经实际验证,生产的充氧过滤器与零件设计一致,表面质量好,形状规则,网格排列整齐,验证了各模具结构和成形工艺的合理性,为同类零件的成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氧过滤器 帽形过滤网 帽盖 成形切边模 拉深冲孔复合模 收口
下载PDF
充氧口位置对电子束蒸发沉积HfO_2薄膜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如玺 易葵 +2 位作者 范正修 邵建达 涂飞飞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7-132,共6页
充氧口位置直接影响了真空室内的氧气分布,进而对薄膜的光学性能造成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充氧口位置对HfO_2薄膜性质的影响,在2个典型的充氧口位置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石英基底上沉积了HfO_2单层膜,并结合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X射线... 充氧口位置直接影响了真空室内的氧气分布,进而对薄膜的光学性能造成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充氧口位置对HfO_2薄膜性质的影响,在2个典型的充氧口位置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石英基底上沉积了HfO_2单层膜,并结合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研究了不同充氧口位置下制得的HfO_2薄膜的光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将充氧口设置在基片附近更有利于得到致密性好、氧化充分的HfO_2薄膜。根据实际真空室的构造建立简化的模型,应用k-ε二次方程湍流模型对镀膜过程中的氧气分布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模拟计算的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HFO2薄膜 充氧口位置 k-ε模型 电子束蒸发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污染水体曝气复氧工程中充氧设备的选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瑟澜 孙从军 张明旭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35-139,198,共6页
充氧设备的选型是污染水体曝气复氧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步骤。从需氧量的计算、充氧量的确定和充氧设备的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充氧设备选型时需要注意的环节,并提出了充氧设备选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 污染水体 曝气复氧 充氧设备
下载PDF
玻璃熔窑低NO_x排放增氧梯度助燃仿真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恩录 张文玲 +3 位作者 陈福 陈国平 李慧 王宙 《玻璃》 2016年第10期3-7,共5页
通过对玻璃熔窑低NO_x排放增氧梯度助燃仿真模拟的研究,探讨了增氧梯度助燃玻璃熔窑的燃烧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增氧梯度助燃玻璃熔窑NO_x排放量明显降低,玻璃液面温度提高,因此,采用增氧梯度助燃方式有利于火焰向玻璃液传热。
关键词 玻璃熔窑 低NOX排放 增氧梯度助燃 仿真模拟 节能减排
下载PDF
橡胶硫化促进剂D生产技术现状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世库 王晓东 刘世刚 《辽宁化工》 CAS 1999年第2期87-89,共3页
简要叙述了橡胶硫化促进剂D国内外工业生产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国内的生产现状,对氧气氧化法生产促进剂D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基本的分析。对这一产品前景做出了乐观的判断,可以形成新的优化以后的生产路线的工艺设计。
关键词 促进剂D 工艺 橡胶 硫化剂
下载PDF
新型氧化添加剂EGM影响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特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永启 王延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98-299,302,共3页
提出了用含氧柴油添加剂EGM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的方法,建立了超声波EGM-柴油在线混合装置,在4JB1直喷柴油机上试验研究了含氧添加剂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负荷时随着混合燃料中的EGM增加,碳烟和CO的排放显著降低;... 提出了用含氧柴油添加剂EGM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的方法,建立了超声波EGM-柴油在线混合装置,在4JB1直喷柴油机上试验研究了含氧添加剂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负荷时随着混合燃料中的EGM增加,碳烟和CO的排放显著降低;对NOx的排放影响很小;在小负荷时HC的排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乙酸酯 含氧添加剂 柴油机 排放
下载PDF
大推力氢氧发动机高模试验补氧燃烧过程仿真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敬 张佳 +2 位作者 李茂 孔凡超 张家仙 《火箭推进》 CAS 2019年第6期17-22,共6页
为了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富燃燃气安全处理方法,确保发动机试验过程的安全,通过对未来大推力氢氧发动机高模试验关键参数设计,确定富氢燃气补氧燃烧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高模试验富氢燃气补氧燃烧仿真模型,对补氧... 为了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富燃燃气安全处理方法,确保发动机试验过程的安全,通过对未来大推力氢氧发动机高模试验关键参数设计,确定富氢燃气补氧燃烧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高模试验富氢燃气补氧燃烧仿真模型,对补氧燃烧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补氧流量和液氧喷注角度对燃烧过程及高模系统的影响,以验证补氧燃烧方案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补氧补燃方案可以安全处理发动机燃气中的富氢,保证高模试验安全。并且补氧量越大,燃烧长度越小,热防护难度增加;补氧喷注角度增加对氢燃尽长度影响不大,但使设备热防护难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发动机 高模试验 氢气 补氧燃烧
下载PDF
合金钢中铬的快速测定
20
作者 张晨鹏 刘红利 +2 位作者 闫立学 鲁云 刘爱莲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1年第5期27-28,共2页
阐述了用高氯酸氧化-亚铁滴定法测定合金钢中的铬时,只要注意实验分析过程中的四个要点:试液颜色变化、高氯酸冒烟程度、指示剂加入时机与加入量及数据处理,就可使此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行业生产和科研要求。
关键词 高氯酸氧化-亚铁滴定法 测定 合金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