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origin of the extraordinary stability of mercury catalysts on the carbon support: the synergy effects between oxygen groups and defects revealed from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DFT study 被引量:5
1
作者 Jian Li Jiangtao Fan +6 位作者 Sajjad Ali Guojun Lan Haodong Tang Wenfeng Han Huazhang Liu Bo Li Ying Li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6,共6页
Thermal stability of HgCl2 has a pivotal importance for the hydrochlorination reaction as the loss of mercuric compounds is toxic and detrimental to environment.Here we report a low-mercury catalyst which has durabili... Thermal stability of HgCl2 has a pivotal importance for the hydrochlorination reaction as the loss of mercuric compounds is toxic and detrimental to environment.Here we report a low-mercury catalyst which has durability over 10000 h for acetylene hydrochlorination under the industrial condition.The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is carefully analyzed from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extraordinary stability of mercury catalyst is resulted from the synergy effects between surface oxygen groups and defective edge sites.The binding energy of HgCl2 is increased to be higher than 130 kJ/mol when adsorption is at the edge site with a nearby oxygen group.Therefore,the present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thermal stability problem of mercury-based catalyst can be solved by simply adjusting the surface chemistry of activated carbon.Furthermore,the reported catalyst has already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the commercialized production of vinyl chlor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cury catalysts Thermal stability DEFECTS oxygen groups acetylene hydrochlorination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Predomin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xygen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PtCo/C Catalysts
2
作者 LI Jinrong YU Xianghui +4 位作者 SUN Qi PENG Yong CAO Shuang HOU Chun-Chao XU Qia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753-760,共8页
PtCo nanoalloys(NAs)deposited on carbon black are emerging as robust electrocatalysts for addressing the sluggish kinetic issue of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However,developing a simple and low-cost method to synt... PtCo nanoalloys(NAs)deposited on carbon black are emerging as robust electrocatalysts for addressing the sluggish kinetic issue of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However,developing a simple and low-cost method to synthesize PtCo/C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is still a great challenge.In this work,a one-pot method was used to successfully obtain the PtCo NAs on commercial carbon supports of acetylene black and Ketjenblack ECP600JD,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ose grown on Ketjenblack ECP600JD,the PtCo NAs grown on acetylene black exhibited higher electrochemical surface area(ECSA)and mass activity(MA),which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of PtCo NAs,distinct hydrophilicity,electroconductivity and charge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carbon supports and PtCo NAs.Our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optimal design of carbon-supported ORR electrocatalysts with exceptional activity and dur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PtCo nanoalloy Carbon-supported nanostructure acetylene black
原文传递
智慧矿山中氧气瓶与乙炔气瓶距离监测技术的实现
3
作者 李淑佳 王月明 张昊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智慧矿山检修区内氧气瓶与乙炔气瓶距离过近易造成严重安全事故,针对氧气瓶与乙炔气瓶距离预警依靠人工检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单目视频下氧气瓶与乙炔气瓶安全距离监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改进的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对氧气瓶与乙... 智慧矿山检修区内氧气瓶与乙炔气瓶距离过近易造成严重安全事故,针对氧气瓶与乙炔气瓶距离预警依靠人工检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单目视频下氧气瓶与乙炔气瓶安全距离监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改进的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对氧气瓶与乙炔气瓶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根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自标定后计算得到监测距离,最终构建实时安全预警的算法,对智慧矿山中不合规场景进行报警处理。结果表明,当氧气瓶与乙炔气瓶实际间距分别为350,450,550cm条件下,目标算法测试结果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37%,4.93%5.18%。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单目视觉下氧气瓶与乙炔气瓶距离的自动监测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瓶 乙炔气瓶 图像分割 单目测距 安全预警
下载PDF
铸铁氧乙炔切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超华 高玉生 龚永玲 《石油工程建设》 2005年第6期43-46,共4页
在安装工程中,一般采用机械切割或等离子切割机对铸铁进行切割,但这些方法存在对场地要求高、设备较复杂和昂贵等不足,而氧乙炔切割具有设备简单实用、切割成本低、不受空间限制、操作方便灵活等优点。为将氧乙炔切割技术用于铸铁的切割... 在安装工程中,一般采用机械切割或等离子切割机对铸铁进行切割,但这些方法存在对场地要求高、设备较复杂和昂贵等不足,而氧乙炔切割具有设备简单实用、切割成本低、不受空间限制、操作方便灵活等优点。为将氧乙炔切割技术用于铸铁的切割,分析了氧乙炔切割的基本条件和铸铁的切割性能,根据多次试验和现场实际应用,确定了铸铁氧乙炔切割技术的工艺参数。助燃圆钢的引入,降低了切割处的燃点,减少了氧化物的相对含量,增强了熔渣的流动性。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按照确定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对铸铁进行切割,切口质量优良,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铁 氧乙炔切割 工艺参数 工程应用
下载PDF
DM-H2型电动牙轮钻机储杆器维修方案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永强 李贺 魏元恒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5年第4期49-51,共3页
由于钻机频繁工作以及不正确的使用导致储杆器主轴变形且断裂已无法正常工作,为了节约成本,保证生产,对储杆器进行焊修。阐述储杆器主轴变形且断裂后重新组对焊接的工艺,为以后储杆器的维修积累宝贵经验。
关键词 储杆器主轴 氧乙炔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碳弧气刨 车床 超声波探伤仪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液氧中乙炔含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石秋红 张勤 裘亚东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9期177-177,169,共2页
某公司制氧厂空分车间原来采用目视比色法测定液氧中乙炔的含量,存在工艺复杂,消耗试剂多,误差大等缺点。采用气相色谱法代替原来的目视比色法,经试验数据对比,气相色谱法分析准确度大幅度提高,有效的保障了安全生产。
关键词 液氧 乙炔 目视比色法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氧比控制对天然气法乙炔工艺的影响
7
作者 安勋 《化工设计》 CAS 2023年第6期24-27,31,1,共6页
本文从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基本反应原理出发,介绍了天然气制乙炔的工艺流程,探讨了作为原料气的氧气和天然气的比值(即氧比)对甲烷裂解反应过程及对乙炔装置工程设计的影响。裂解反应中氧比发生变化,会直接导致裂解反应生成的裂... 本文从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基本反应原理出发,介绍了天然气制乙炔的工艺流程,探讨了作为原料气的氧气和天然气的比值(即氧比)对甲烷裂解反应过程及对乙炔装置工程设计的影响。裂解反应中氧比发生变化,会直接导致裂解反应生成的裂解气组分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影响最终的乙炔产品的产量以及副产合成气与高级炔气的量。本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高氧比和低氧比操作特点的分析对比,介绍了不同氧比控制下工艺方案、裂解炉设计、塔器设计以及管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从不同氧比操作的生成物特性上重点分析了乙炔装置中关键的废水处理设施——炭黑分离系统的设计思路。同时,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工程设计中氧比发生变化时应采取的不同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氧气 裂解气 乙炔 氧比
下载PDF
降低干法乙炔装置电石加料系统氧含量的措施
8
作者 涂修林 《聚氯乙烯》 CAS 2021年第1期6-9,共4页
分析了干法乙炔装置电石加料系统氧含量和乙炔含量超标的原因,通过更换设备,改进工艺,降低了安全风险,改善了生产环境。
关键词 干法乙炔 电石 加料系统 密封 氧含量 乙炔含量
下载PDF
氩气中氢、氧、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烯、乙炔混合气体标准物质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君丽 魏崇振 +1 位作者 王立建 王庆栋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0年第5期6-10,共5页
介绍氩气中氢、氧、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烯、乙炔混合气体标准物质制备过程。用气相色谱法对各组分气体进行纯度分析,方差分析法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该气体标准物质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对整个研制过程引入的... 介绍氩气中氢、氧、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烯、乙炔混合气体标准物质制备过程。用气相色谱法对各组分气体进行纯度分析,方差分析法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该气体标准物质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对整个研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展开评估,数据表明研制的氩气中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烯、乙炔混合气体标准物质特征量值准确可靠,9种组分气体量值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氧气 氮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甲烷 乙烷 乙烯 乙炔 称重法 标准物质
下载PDF
工业氧及医用氧中痕量乙炔的检测
10
作者 陈熔 《低温与特气》 CAS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生产氧气的空分装置中如果乙炔含量超标,极易引发爆炸,须通过定期检测工业氧或医用氧中的乙炔含量进行预防。经过色谱条件优化,用FID检测器与三氧化二铝毛细柱配合,可检测出氧气中痕量级别的乙炔含量。
关键词 工业氧 医用氧 痕量乙炔 三氧化二铝毛细柱
下载PDF
液氧中微量乙炔的色谱法分析
11
作者 李百轩 《辽宁化工》 CAS 2003年第3期134-135,共2页
在化工生产中需要经常检测液氧中微量乙炔含量。以前采用比色法进行测定 ,方法复杂且比色色差小。采用自制色谱柱子进行色谱分析 ,得出速度快且准确率高 ,检测的最小乙炔浓度为 0 .1× 10 - 6 ,工作条件 :柱温 65℃ ,检测器 75 .5... 在化工生产中需要经常检测液氧中微量乙炔含量。以前采用比色法进行测定 ,方法复杂且比色色差小。采用自制色谱柱子进行色谱分析 ,得出速度快且准确率高 ,检测的最小乙炔浓度为 0 .1× 10 - 6 ,工作条件 :柱温 65℃ ,检测器 75 .5℃ ,采用高分子微球做吸附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 微量分析 色谱分析 乙炔
下载PDF
CNG压缩机轴承外圈氧乙炔火焰喷涂修复
12
作者 李慧林 蔺虹宾 《电焊机》 2018年第5期122-126,共5页
CNG压缩机轴承外圈与轴承台的长期摩擦,造成公差过大,从而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很大的震动和噪声,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氧乙炔火焰喷涂修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件变形,涂层结合紧密,能够... CNG压缩机轴承外圈与轴承台的长期摩擦,造成公差过大,从而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很大的震动和噪声,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氧乙炔火焰喷涂修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件变形,涂层结合紧密,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有效解决零件之间因公差过大引起的震动和噪声问题,从而有效延长了CNG压缩机轴承外圈的使用寿命。该修复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合理,值得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G压缩机 氧乙炔 火焰喷涂
下载PDF
压板式防气瓶倾倒支架的设计与应用
13
作者 王瑞刚 王世东 高开亮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第6期1-3,共3页
设计了一种压板式防气瓶倾倒支架,用于提高气瓶放置的稳定性,防止气瓶倾倒而造成事故。
关键词 氧气瓶 乙炔瓶 压板式防倾倒支架
下载PDF
环保型纯氧乙炔脱模技术——林德公众有限公司CARBOFLAM^(TM)技术
14
作者 曾小山 《玻璃》 2021年第2期30-32,37,共4页
日用玻璃企业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涂油的方式,以实现玻璃料滴在进入模具成型后的脱模作用。在此过程中,由于油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油烟,造成车间环境的严重污染。环保型纯氧乙炔脱模技术(CARBOFLAM),通过氧气和乙炔的不完全燃... 日用玻璃企业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涂油的方式,以实现玻璃料滴在进入模具成型后的脱模作用。在此过程中,由于油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油烟,造成车间环境的严重污染。环保型纯氧乙炔脱模技术(CARBOFLAM),通过氧气和乙炔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微米级的碳颗粒,均匀地喷涂在玻璃模具的内表面,实现玻璃制品和模具的完美脱离,无油烟,环保,自动化,不仅大幅改善成型车间工作环境,节省人力,而且可以改善模具磨损,降低模具维护成本,提高成品率,增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脱模 氧气+乙炔 CARBOFLAM 环保
下载PDF
高频感应熔涂、激光熔覆与氧乙炔喷焊GNi-WC25涂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增志 韩桂泉 +1 位作者 付跃文 沈立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共4页
对比三种不同工艺(高频感应熔涂、激光熔覆、氧乙-炔喷焊)制得的GNi-WC25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高频感应熔涂GNi-WC25涂层的表层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均优于激光熔覆涂层和氧乙炔喷焊涂层,而且高频感应熔涂涂层表面平整,后续加工量较少。
关键词 高频感应熔涂 激光熔覆 氧-乙炔喷焊 GNi-WC25涂层 性能 金属 表面涂层
下载PDF
富氧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微量钼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艳芳 池泉 +2 位作者 韩红印 汤志勇 金泽祥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33-636,共4页
本文首次提出富氧空气 -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钼的方法。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 ,当观察高度为 10 mm、空气流量为 6.0 L/min、氧气流量为 2 .3L/min、乙炔流量为 5 .4 L/min时 ,对钼的测定具有... 本文首次提出富氧空气 -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钼的方法。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 ,当观察高度为 10 mm、空气流量为 6.0 L/min、氧气流量为 2 .3L/min、乙炔流量为 5 .4 L/min时 ,对钼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本法中 ,大多数共存离子对钼的干扰较小 ,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时 ,具有最大的增感效应和抑制干扰的效应 ,方法的测定精密度为 4 .65 % ,检出限为 0 .0 39μg/m L。应用本法测定地质标准样品中的微量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空气-乙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表面活性剂 地质样品 测定 微量分析
下载PDF
富氧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钛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少尉 吴吉炎 +3 位作者 余爱农 陈文武 金萍 杨明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56-858,共3页
向钛的标准系列溶液中加入 2 0 0 μg/m L的 Al Cl3 溶液 ,在富氧空气 -乙炔高温火焰中有效地提高了钛化合物的原子化效率 ,还能较好地克服共存元素的化学干扰。在优化的测定条件下 ,直接测定了地质样品中的钛。方法的检出限 CL(K=3)为 ... 向钛的标准系列溶液中加入 2 0 0 μg/m L的 Al Cl3 溶液 ,在富氧空气 -乙炔高温火焰中有效地提高了钛化合物的原子化效率 ,还能较好地克服共存元素的化学干扰。在优化的测定条件下 ,直接测定了地质样品中的钛。方法的检出限 CL(K=3)为 0 .2 5 μg/m L,对 GBW0 730 2管理样品测定 6次 ,RSD为 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空气-乙炔火焰 原子吸收光谱法 地质样品 原子化效率
下载PDF
富氧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铝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翁永和 魏继中 +2 位作者 马光正 王新省 张志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2-74,共3页
本文探索了用富氧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的可能性。比较了乙炔流量、空气压力,以及氧气流量与氧—乙炔比的影响。当富氧空气中含氧量为45—46%、氧—乙炔比为0.58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吸光度与乙炔流量成正比,当乙炔流量为... 本文探索了用富氧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的可能性。比较了乙炔流量、空气压力,以及氧气流量与氧—乙炔比的影响。当富氧空气中含氧量为45—46%、氧—乙炔比为0.58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吸光度与乙炔流量成正比,当乙炔流量为4.17L/min时,其特征浓度为2.5μg/ml。并比较了不同有机试剂在此火焰中对铝的增感效应,观察到当有机试剂的结构在苯环的邻位均含有羟基及羧基的铝分析功能团,如铝试剂、铬天青S、磺基水杨酸、钛铁试剂及邻苯二甲酸氢钾等,均具有相似的及最大的增感效应,其增感倍数约为1.0,特征浓度可达1.2μg/ml。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耗气量小,火焰稳定、灵敏度高及不易回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空气 乙炔火焰 AAS法
下载PDF
富氧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微量锡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建兵 吴少尉 +3 位作者 马艳芳 董纪珍 汤志勇 金泽祥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5,共3页
提出了富氧空气 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锡的新方法。研究了氧气及乙炔用量的影响 ,优化了实验工作条件。方法已应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锡的测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富氧空气-乙炔火焰 地质样品 微量分析
下载PDF
电石路线氯乙烯生产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高旭东 《聚氯乙烯》 CAS 2011年第9期1-8,21,共9页
探讨了在电石法PVC生产中从电石生产、乙炔发生、乙炔清净、电石渣浆清液循环、电石渣浆中乙炔回收、乙炔脱水、氯乙烯合成一直到氯乙烯脱水干燥这一系列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新进展情况,指出我国电石法PVC已不再是"低水平建设"... 探讨了在电石法PVC生产中从电石生产、乙炔发生、乙炔清净、电石渣浆清液循环、电石渣浆中乙炔回收、乙炔脱水、氯乙烯合成一直到氯乙烯脱水干燥这一系列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新进展情况,指出我国电石法PVC已不再是"低水平建设"。探讨了生产工艺中还须改进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氧热法电石 电石炉气 干法乙炔 乙炔清净 尾气回收 氯乙烯转化器 汞污染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