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孔硅胶在柴油氧化-吸附组合脱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康文 冯丽娟 +2 位作者 王景刚 李宇慧 李春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09-1013,共5页
以硅胶(SG)为吸附剂,采用自制的双亲催化剂与H2O2组成的催化氧化体系将柴油进行氧化,利用固定床动态吸附法考察了硅胶性质、氧化过程及吸附条件等对硅胶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并对硅胶进行了表征。小角XRD和氮气吸脱附结果表明,实验所用... 以硅胶(SG)为吸附剂,采用自制的双亲催化剂与H2O2组成的催化氧化体系将柴油进行氧化,利用固定床动态吸附法考察了硅胶性质、氧化过程及吸附条件等对硅胶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并对硅胶进行了表征。小角XRD和氮气吸脱附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硅胶具有介孔结构。吸附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在油剂比(柴油与吸附剂的体积比)相同时,氧化-吸附脱硫过程脱硫率明显高于吸附脱硫过程脱硫率;选用硅胶作吸附剂,吸附温度为40℃,吸附空速为6.0 h-1时脱硫效果较好,当油剂比为1时,脱硫率高达94.57%,且该介孔硅胶具有较大的吸附硫容,随油剂比增大下降缓慢,当油剂比增大到15时,脱硫率仍达8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硅胶 氧化-吸附 脱硫 柴油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对纯钛表面氧化膜光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建康 刘江南 +1 位作者 马丽 要玉宏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纯钛在空气中和氧化性或中性水溶液中能迅速生成一层稳定的氧化性保护膜,而具有优良耐腐蚀性能.采用椭偏仪研究了纯钛在大气中的氧化吸附行为以及紫外线照射对纯钛表面氧化膜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钛表面氧化吸附层厚度随着在大气... 纯钛在空气中和氧化性或中性水溶液中能迅速生成一层稳定的氧化性保护膜,而具有优良耐腐蚀性能.采用椭偏仪研究了纯钛在大气中的氧化吸附行为以及紫外线照射对纯钛表面氧化膜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钛表面氧化吸附层厚度随着在大气中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tanΨ和cosΔ随膜层厚度增加而增大,而总折射率和总消光系数随膜层厚度增加而减小.紫外线照射2 h可以完全去除钛氧化膜表面所吸附的碳水化合物,起初tanΨ和cosΔ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总折射率和总消光系数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2 h内并分别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进一步延长,tanΨ和cosΔ基本保持不变,而总折射率和总消光系数略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吸附 紫外线照射 光学特性 椭偏仪
下载PDF
Ce-Co/KIT-6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脱汞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兰君 王夫美 +2 位作者 吴撼明 潘奕君 沈伯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7-1024,共8页
以P123表面活性剂为模板,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有序介孔材料KIT-6,以KIT-6为载体,Ce(NO_3)_2·6H_2O和Co(NO_3)_2·6H_2O为Ce和Co源,采用溶液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Ce-Co/KIT-6介孔材料。在模拟烟气条件下,利用固定床实验台架研究了C... 以P123表面活性剂为模板,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有序介孔材料KIT-6,以KIT-6为载体,Ce(NO_3)_2·6H_2O和Co(NO_3)_2·6H_2O为Ce和Co源,采用溶液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Ce-Co/KIT-6介孔材料。在模拟烟气条件下,利用固定床实验台架研究了Ce-Co/KIT-6材料对烟气中的单质汞(Hg0)的脱除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N_2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以及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和Co在KIT-6孔道内部高度分散,同时材料保持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高达495.2 m^2/g,孔径4.6 nm。脱汞实验结果表明,Ce-Co/KIT-6对Hg0的氧化吸附去除效率很高,250℃下对Hg0的氧化吸附去除效率高达95%以上,在这个过程中,O_2的存在明显促进了催化剂的脱汞能力。氧通过Ce-Co价态的变化进入金属结构中,再与汞发生反应是这个过程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Co/KIT-6 KIT-6 单质汞 氧化吸附
下载PDF
中小型橡胶企业生产工艺废气治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小健 徐家栋 +1 位作者 莫晨剑 吴求生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5期95-96,共2页
中小型橡胶企业生产装备水平较低,炼胶和硫化废气产生量大,浓度低,且主要为非可燃性成分。针对中小型橡胶企业的生产废气治理,建议先从源头控制,提高炼胶装备先进性,优先采用自动称量、自动配料、自动进料、自动出料的密闭自动炼胶装置... 中小型橡胶企业生产装备水平较低,炼胶和硫化废气产生量大,浓度低,且主要为非可燃性成分。针对中小型橡胶企业的生产废气治理,建议先从源头控制,提高炼胶装备先进性,优先采用自动称量、自动配料、自动进料、自动出料的密闭自动炼胶装置。其次,对各个产生废气的环节加强废气的收集和预处理,对配料和密炼工序的废气通过除尘设施进行预处理。最后,针对中小型橡胶企业,炼胶废气优先采用直接低浓氧化+吸附工艺串联工艺进行处理。针对规上企业,可以适当考虑采用“吸附浓缩+脱附/燃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企业 炼胶废气 预处理 低浓氧化/吸附
下载PDF
杂多酸改性SBA-15对柴油氧化-吸附脱硫 被引量:1
5
作者 薛俏俏 李剑 +3 位作者 李毓玉 聂欣 张旭 杨丽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8-530,共3页
用磷钨酸和磷钼酸改性SBA-15制备吸附剂,对直馏柴油、催化柴油进行氧化-吸附脱硫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氧化后的油品吸附脱硫作用好于未被氧化的油品;经杂多酸改性后的SBA-15比单纯用SBA-15吸附脱硫效果更好;杂多酸负载量为30%时的吸... 用磷钨酸和磷钼酸改性SBA-15制备吸附剂,对直馏柴油、催化柴油进行氧化-吸附脱硫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氧化后的油品吸附脱硫作用好于未被氧化的油品;经杂多酸改性后的SBA-15比单纯用SBA-15吸附脱硫效果更好;杂多酸负载量为30%时的吸附脱硫性能最好;SBA-15通过磷钼酸改性,其脱硫效果好于磷钨酸改性的SBA-15,直馏柴油的饱和吸附量可以达到17.32 mg/g;吸附剂对直馏柴油的吸附效果优于催化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吸附 改性SBA-15 脱硫 杂多酸 柴油
下载PDF
中孔硅胶负载浓硝酸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
6
作者 李现 祁瑞芳 +5 位作者 刘红蕾 代瑞慧 王鑫 贾丽娜 李俊杰 王卿 《工业催化》 CAS 2017年第1期66-69,共4页
采取中孔硅胶负载浓硝酸脱除1 000×10^(-6)的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模型柴油中的硫化物,考察反应温度、酸负载量、剂油质量比和吸附剂目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N_2等温吸附法对硅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中孔硅胶具... 采取中孔硅胶负载浓硝酸脱除1 000×10^(-6)的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模型柴油中的硫化物,考察反应温度、酸负载量、剂油质量比和吸附剂目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N_2等温吸附法对硅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中孔硅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合适的孔径;浓硝酸可以负载于中孔硅胶上并将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氧化为砜后吸附在硅胶上。在反应温度45℃、(40~60)目硅胶和硅胶与浓硝酸质量比为1∶0.75条件下脱硫效果最好,剂油质量比为1∶7.5时,脱硫率达93.7%,脱硫后的模型柴油硫含量达到国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学工程 中孔硅胶 柴油脱硫 氧化吸附 浓硝酸
下载PDF
钛硅分子筛氧化吸附脱除噻吩
7
作者 董琳燕 李钢 贾玉华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9年第3期214-217,共4页
钛硅分子筛TS-1/H2O2/固体吸附剂体系用于噻吩的氧化脱除,研究了吸附剂的种类和用量、双氧水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吸附剂的孔容大小对吸附有重要影响。硅胶是拥有大比孔容的强极性吸附剂,吸附效果较佳。每克A型硅胶可吸... 钛硅分子筛TS-1/H2O2/固体吸附剂体系用于噻吩的氧化脱除,研究了吸附剂的种类和用量、双氧水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吸附剂的孔容大小对吸附有重要影响。硅胶是拥有大比孔容的强极性吸附剂,吸附效果较佳。每克A型硅胶可吸附15.5mg硫。优化反应条件为:333K,TS-13g/L,剂油比0.04g/g,H2O2/S摩尔比为9.反应2h后硫含量降到5μg/g以下,脱硫率达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吸附 脱硫 TS-1 噻吩 硅胶
下载PDF
不同孔结构硅胶负载强氧化性酸脱除柴油中硫化物的性能
8
作者 庞莲 李现 +1 位作者 胡翔华 纪晓婧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6-60,共5页
选用不同孔结构的硅胶作为吸附剂,浓硝酸、过氧乙酸和次氯酸作为氧化剂,考察了硅胶孔结构对其负载强氧化性酸脱除含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150μg/g的模型柴油中硫化物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和N_2等温吸附法对硅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选用不同孔结构的硅胶作为吸附剂,浓硝酸、过氧乙酸和次氯酸作为氧化剂,考察了硅胶孔结构对其负载强氧化性酸脱除含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150μg/g的模型柴油中硫化物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和N_2等温吸附法对硅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于过氧乙酸,硅胶孔结构对脱硫效果无明显的影响;对于分子直径较大的无机酸(次氯酸),硅胶孔径对脱硫率有较大的影响;对于分子直径较小的无机酸(浓硝酸),硅胶孔径和比表面积对脱硫率都有较大的影响;硫化物的氧化产物与硅胶孔结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脱硫 氧化吸附 硅胶孔结构 强氧化性酸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氧化改性及其吸附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7
9
作者 杨颖 李磊 +1 位作者 孙振亚 杜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132-6138,6147,共8页
综述了活性炭表面主要的含氧官能团(surface oxygen groups),及表面官能团氧化改性的主要方法。并用Boehm滴定法和FT-IR对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了表面含氧官能团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的影响。并对其... 综述了活性炭表面主要的含氧官能团(surface oxygen groups),及表面官能团氧化改性的主要方法。并用Boehm滴定法和FT-IR对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了表面含氧官能团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的影响。并对其未来研究前景与方向进行了展望。特别强调了对活性炭作为环境纳米材料(物质)的载体在光催化中开展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含氧官能团 氧化改性 吸附机理 重金属离子 光催化
下载PDF
氧化/吸附/混凝协同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出水的过程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登勇 潘霞霞 +2 位作者 吴超飞 卢彬 韦朝海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19-1725,共7页
针对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继续存在多种有机污染物而影响达标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现状,基于废水中有机物的物理化学特性,构建了氧化/吸附/混凝的深度处理过程。在NaC lO投加量为40 mg/L,AC投加量为500 mg/L,PFS投加量为300 mg/L,反应时间... 针对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继续存在多种有机污染物而影响达标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现状,基于废水中有机物的物理化学特性,构建了氧化/吸附/混凝的深度处理过程。在NaC lO投加量为40 mg/L,AC投加量为500 mg/L,PFS投加量为300 mg/L,反应时间为0.5 h,以及pH为7.0的最佳条件下,先氧化后吸附混凝,该过程可以实现COD去除率为75%以上,色度去除率80%以上,处理后的水样其COD值与色度值分别下降到60 mg/L及20倍以下;通过GC/MS方法分析处理前后水样中的有机物组分,发现水样中大部分单环芳香族化合物和多环芳香族化合物,部分含氮杂环化学物、有机氯化物以及溴化物被去除,但是,长链烷烃和部分芳香烃继续保留。研究结果证明了氧化/吸附/混凝协同工艺的效果与焦化废水生物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存在形态形成构效关系,催化作用与氧化作用的协同是获得高效去除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氧化/吸附/混凝协同 GC/MS分析
原文传递
Antimony oxidation and adsorption by in-situ formed biogenic Mn oxide and Fe–Mn oxides 被引量:12
11
作者 Yaohui Bai William A.Jefferson +2 位作者 Jinsong Liang Tingting Yang Jiuhui Q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26-134,共9页
Antimony(Sb), which can be toxic at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s, may co-exist with Mn(Ⅱ)and/or Fe(Ⅱ) in some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bodies.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oxidation and adsorption ... Antimony(Sb), which can be toxic at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s, may co-exist with Mn(Ⅱ)and/or Fe(Ⅱ) in some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bodies.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oxidation and adsorption pathways of Sb(Ⅲ and V) species in the presence of Mn(Ⅱ) and Mn-oxidizing bacteria, with or without Fe(Ⅱ).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oxidation and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b species in the presence of biogenic Mn oxides(BMOs), which were formed in-situ via the oxidation of Mn(Ⅱ) by a Mn-oxidizing bacterium(Pseudomonas sp. QJX-1).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b(Ⅲ) ions could be oxidized to Sb(V) ions by BMO, but only Sb(V) originating from Sb(Ⅲ) oxidation was adsorbed effectively by BMO. Introduced Fe(Ⅱ) was chemically oxidized to Fe OOH, the precipitates of which mixed with BMO to form a new compound, biogenic Fe–Mn oxides(BFMO). The BMO part of the BFMO mainly oxidized and the Fe OOH of the BFMO mainly adsorbed the Sb species. In aquatic solutions containing both As(Ⅲ) and Sb(Ⅲ), the BFMO that formed in-situ preferentially oxidized Sb over As but adsorbed As more efficiently. Chemical analysis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vealed that the presence of Fe(Ⅱ), As(Ⅲ) and Sb(Ⅲ) accelerated the oxidation of Mn(Ⅱ) but inhibited the activity of Mn-oxidizing bacteria. These results provide significant insights into the biogeochemical pathways of Sb, Mn(Ⅱ) in aquatic ecosystems, with or without Fe(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genic Mn oxide Biogenic Fe–Mn oxides oxidation and adsorption Antimony Arsenic
原文传递
潲水油氧化-吸附法脱色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耀 尹平河 +1 位作者 梁芳慧 赵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43,共3页
基于潲水油理化特征,研究了双氧水、白土对潲水油脱色后的吸收光谱,建立了光谱法监控对潲水油进行双氧水氧化和活性白土吸附脱色的新方法。研究表明,25.0 g潲水油中加入3.0mL双氧水、再用1.25 g或2.50 g白土脱色时,脱色效率分别为88.1%... 基于潲水油理化特征,研究了双氧水、白土对潲水油脱色后的吸收光谱,建立了光谱法监控对潲水油进行双氧水氧化和活性白土吸附脱色的新方法。研究表明,25.0 g潲水油中加入3.0mL双氧水、再用1.25 g或2.50 g白土脱色时,脱色效率分别为88.1%和92.0%,若是将其放置1周,则脱色率分别可以提高到96.9%和98.1%。脱色处理后的潲水油无不良气味,可以作为洗涤产品中添加的皂化物的工业原料,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潲水油 活性白土 双氧水 氧化-吸附脱色 吸收光谱
下载PDF
反硝化滤池+臭氧活性炭在高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原位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磊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7期160-167,182,共9页
随着国家提高敏感流域污水厂排放标准的政策出台,以“混凝沉淀+过滤”为主的传统提标工艺已无法满足高标准排放的要求,新的提标改造工艺方案亟待提出。文中介绍了湖北中部某污水厂由现状一级B排放标准提标至“准地表Ⅲ类水”标准(SS<... 随着国家提高敏感流域污水厂排放标准的政策出台,以“混凝沉淀+过滤”为主的传统提标工艺已无法满足高标准排放的要求,新的提标改造工艺方案亟待提出。文中介绍了湖北中部某污水厂由现状一级B排放标准提标至“准地表Ⅲ类水”标准(SS<10 mg/L,TN<5 mg/L,COD_(Cr)、BOD_(5)、氨氮、TP执行地表Ⅲ类水标准)的工程案例。工程内容分为改造与提标两部分,根据污水厂运营问题及高标准排放要求,制定了满足两部分要求的组合工艺——扩建生化系统+混凝沉淀+反硝化滤池+过滤+臭氧氧化+活性炭池,并对各构筑物详细参数及项目竣工后的运行效果进行了介绍与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原位改造与提标工艺相结合的组合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污水厂处理效果,出水可以稳定达到“准地表Ⅲ类水”的高标准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排放要求 强化脱氮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高级氧化与吸附
下载PDF
铁交联膨润土-H2O2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魏光涛 廖丹葵 +1 位作者 唐艳葵 童张法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4,共4页
为克服Fenton试剂处理成本高、二次污染等缺陷,以铁交联膨润土为催化吸附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催化氧化吸附处理糖蜜酒精废水,详细探讨了各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交联膨润土-H2O2催化氧化吸附法克服了Fenton试剂均相... 为克服Fenton试剂处理成本高、二次污染等缺陷,以铁交联膨润土为催化吸附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催化氧化吸附处理糖蜜酒精废水,详细探讨了各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交联膨润土-H2O2催化氧化吸附法克服了Fenton试剂均相催化的一些缺陷,提高了对糖蜜酒精废水的处理效果,在适宜的处理条件下废水CODCr由13 210 mg.L-1降至2 900 mg.L-1,去除率达到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交联膨润土 芬顿试剂 催化氧化吸附 糖蜜酒精废水
下载PDF
气态挥发性有机物的降解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科明 乔启成 顾晓丽 《化工时刊》 CAS 2010年第8期59-62,共4页
气态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保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如催化氧化技术、吸附和吸收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电处理技术等。探讨了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气体 催化氧化技术 吸附和吸收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 电处理技术 进展
下载PDF
吸附-氧化组合工艺除酚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立 胡建勋 钟宏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1,共6页
研究了在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内使用Fenton试剂与H-103树脂组合联用处理模拟含酚废水的新工艺。探讨了pH值、反应时间、树脂固含率、H2O2和Fe2+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含酚废水pH=4、苯酚质量浓度为1 000... 研究了在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内使用Fenton试剂与H-103树脂组合联用处理模拟含酚废水的新工艺。探讨了pH值、反应时间、树脂固含率、H2O2和Fe2+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含酚废水pH=4、苯酚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温度为25℃、通气量为0.12 m3/h的条件下,单纯采用吸附法处理,苯酚去除率为86.3%;单纯采用氧化法处理,苯酚去除率为95.5%;而采用氧化-吸附组合法,苯酚去除率能达到98.7%。组合法对苯酚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酚废水 FENTON氧化 树脂吸附 氧化-吸附组合法
下载PDF
液化石油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庚鸿 朱振兴 +1 位作者 胡立峰 朱丙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1,共5页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LPG)中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危害,并指明了脱硫的必要性。分别介绍了脱硫化氢、脱硫醇、脱羰基硫以及脱硫醚的常用技术,重点对比了几种常见脱硫醇技术(Merox抽提-氧化技术、纤维膜法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催化氧化...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LPG)中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危害,并指明了脱硫的必要性。分别介绍了脱硫化氢、脱硫醇、脱羰基硫以及脱硫醚的常用技术,重点对比了几种常见脱硫醇技术(Merox抽提-氧化技术、纤维膜法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催化氧化-吸附法脱硫技术、络合脱硫技术以及等离子体法脱硫技术)的优缺点。对未来LPG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即需结合多种技术联合进行脱硫,利用各自技术的优势,在高效脱除LPG中硫化物的同时确保技术节能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脱硫技术 Merox抽提-氧化技术 纤维膜法脱硫 催化氧化-吸附法脱硫
下载PDF
Fenton氧化—吸附协同处理焦化含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红星 《辽宁化工》 CAS 2011年第2期132-133,144,共3页
根据焦化废水的水质特点,选择采用Fenton氧化—吸附法进行焦化含酚废水处理,去除焦化废水中的酚。通过对处理前后焦化废水中COD含量的检测分析,得出Fenton氧化—吸附法是一种可行的焦化废水处理技术。
关键词 焦化含酚废水 协同处理 Fenton氧化一吸附
下载PDF
烧结、球团企业含铊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颖 刘佳峰 +2 位作者 殷泽欣 任启蒙 王雨 《包钢科技》 2022年第5期95-98,共4页
通过开展对含铊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氧化+化学沉淀+混凝沉淀、重金属捕收剂”这一工艺技术。通过调整次氯酸钠氧化剂、pH、聚合氯化铝(PAC)、重金属捕收剂及聚丙烯酰胺(PAM)的浓度(设定值),确定满足铊去除要求的最佳配比。... 通过开展对含铊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氧化+化学沉淀+混凝沉淀、重金属捕收剂”这一工艺技术。通过调整次氯酸钠氧化剂、pH、聚合氯化铝(PAC)、重金属捕收剂及聚丙烯酰胺(PAM)的浓度(设定值),确定满足铊去除要求的最佳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氧化剂、PAC、重金属捕收剂及PAM浓度分别为1 500 mg/L、200 mg/L、1 300 mg/L、4 mg/L及pH值为10时,铊的去除率为99.75%,可以满足脱硫废水中铊的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脱硫废水 氧化沉淀吸附
下载PDF
锰氧化物对As(Ⅲ)的吸附和氧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楠 梁成华 +1 位作者 杜立宇 崔慧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1,共6页
以土壤中常见的锰氧化物(水钠锰矿,δ-MnO2)为材料,通过批试验研究了其对溶液中As(Ⅲ)的吸附和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加入的As(Ⅲ)(1.0mg/L)在反应的数分钟内就可被锰氧化物氧化,氧化产物As(Ⅴ)的释放速度相当快,但还原产物Mn(... 以土壤中常见的锰氧化物(水钠锰矿,δ-MnO2)为材料,通过批试验研究了其对溶液中As(Ⅲ)的吸附和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加入的As(Ⅲ)(1.0mg/L)在反应的数分钟内就可被锰氧化物氧化,氧化产物As(Ⅴ)的释放速度相当快,但还原产物Mn(Ⅱ)的释放速度则相对较慢;在反应的90min内,当初始质量浓度为0.5、1.0、5.0、10.0和15.0mg/L时,As(Ⅲ)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3.59%、92.56%、92.31%、89.15%和87.17%。pH对锰氧化物氧化As(Ⅲ)的影响较为显著,升高pH有利于锰氧化物对还原产物Mn(Ⅱ)的吸附,但不利于As(Ⅲ)的氧化和对氧化产物As(Ⅴ)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锰氧化物 As(Ⅲ) As(Ⅴ) 氧化 吸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