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44
1
作者 佘晓宇 徐宏节 何治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6-230,236,共6页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在印支晚期 -燕山中期由稳定的洋 -陆板块构造体制变格为板内形变体制 ,形成苏北由NW向SE和苏南由SE向NW的对冲推覆构造格局。苏北地区震旦系及古生界沿陡山沱组及次级滑脱层逆冲推覆 ;苏南地区 ,上古生界沿高家...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在印支晚期 -燕山中期由稳定的洋 -陆板块构造体制变格为板内形变体制 ,形成苏北由NW向SE和苏南由SE向NW的对冲推覆构造格局。苏北地区震旦系及古生界沿陡山沱组及次级滑脱层逆冲推覆 ;苏南地区 ,上古生界沿高家边组滑脱层系逆冲推覆 ,下古生界受控于两套区域滑脱层系并形成双冲构造。燕山中期 ,NNE向左旋压扭和NW向右旋压扭走滑对早期推覆构造有改造作用。燕山晚期 ,区域应力背景转变为NW -SE向拉张环境 ,使逆冲推覆体受重力作用沿断坡回滑 ,形成后缘凹陷 (或箕状断陷 )。苏南地区由于下古生界双冲构造和上古生界逆冲推覆在志留系之上而纵向位移势能受限回滑较难 ,后经历喜山晚期隆升 ,最终形成苏南中、古生界高台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生界 板内形变体制 对冲构造格局 逆冲推覆体 双冲构造 走滑断层
下载PDF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被引量:21
2
作者 郭华 吴正文 +1 位作者 柴育成 冯明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1-129,共9页
大别山造山带为一条中生代陆内造山带 ,其构造系统是由逆冲推覆构造组成的构造楔形体 ,尖端指向南。构成逆冲系统的 4条主干逆掩断层 ,由南向北呈后展式 (上叠式 )依次扩展 ,并使基底岩系和沉积盖层同时卷入构造变形 ,形成了大型薄皮构... 大别山造山带为一条中生代陆内造山带 ,其构造系统是由逆冲推覆构造组成的构造楔形体 ,尖端指向南。构成逆冲系统的 4条主干逆掩断层 ,由南向北呈后展式 (上叠式 )依次扩展 ,并使基底岩系和沉积盖层同时卷入构造变形 ,形成了大型薄皮构造 ,造成地壳缩短量达 46 8%。大别山造山带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形成于早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 (J3 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造山带 中生代 逆冲推覆 构造系统
下载PDF
高陡逆掩推覆构造地区地震观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邓志文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复杂高陡逆掩构造地区由于地表及地下构造均复杂 ,若采用同一种观测系统施工 ,难以适应构造多变的情况 ,甚至不能获得目的层的反射资料。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和表层结构 ,应进行分段观测系统设计。对激发效果差的山地地段 ,则采用将炮点... 复杂高陡逆掩构造地区由于地表及地下构造均复杂 ,若采用同一种观测系统施工 ,难以适应构造多变的情况 ,甚至不能获得目的层的反射资料。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和表层结构 ,应进行分段观测系统设计。对激发效果差的山地地段 ,则采用将炮点和检波点向相反方向移动、将山体区的炮点移动至平坦地段 ,保持地震反射资料CMP位置不变的观测方式。本方法在塔里木盆地秋里塔格地区应用 ,明显地提高了资料信噪比和生产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逆掩推覆构造地区 地震观测系统 研究 信噪比
下载PDF
层速度替换建场法在高陡构造区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温声明 杨德兴 +2 位作者 王贵重 王志勇 刘永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8-312,共5页
为了得到较好的成像效果,在山前高陡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一般采用叠加速度作为成像速度。但由于受高陡地层、膏盐岩塑性地层变形和地层逆掩推覆的影响,叠加速度并不能真实反映地下地层的速度变化规律,因此利用叠加速度资料、采... 为了得到较好的成像效果,在山前高陡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一般采用叠加速度作为成像速度。但由于受高陡地层、膏盐岩塑性地层变形和地层逆掩推覆的影响,叠加速度并不能真实反映地下地层的速度变化规律,因此利用叠加速度资料、采用常规的速度建场方法难以准确落实构造。本文针对高陡复杂构造区的构造特点,结合多年山前复杂构造区的速度研究及建场经验,提出了适用于高陡复杂构造区速度研究思路及建场方法——高陡构造区层速度替换建场法。该方法在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落实中应用效果较为明显,为东秋里塔格构造带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比较可靠的构造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复杂构造区 膏盐岩 逆掩推覆 叠加速度 层速度替换建场法 东秋里塔格构造带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构造与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昌鸿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3-248,共6页
六盘山盆地是在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地面构造调查、地震与非地震勘探表明,喜马拉雅运动以来,在盆地西南缘山带发育由多条逆冲断层及夹于其中的逆冲席所组成的复杂的叠瓦型冲断构造,该构造带与酒西盆地祁连山... 六盘山盆地是在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地面构造调查、地震与非地震勘探表明,喜马拉雅运动以来,在盆地西南缘山带发育由多条逆冲断层及夹于其中的逆冲席所组成的复杂的叠瓦型冲断构造,该构造带与酒西盆地祁连山山前带具有类似的构造特征和油气成藏背景,成藏地质条件优越,是六盘山盆地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盆地 逆冲推覆带 地质结构 油气成藏条件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构造活动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邱贻博 查明 +1 位作者 李振华 高卫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乌夏断裂带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东部,是西北缘冲断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多期的构造活动,该区形成了多期的不整合。在断裂带和外缘的隆起区地层剥蚀程度较大,活动时间的厘定比较困难。在对乌夏地区地层的沉积特征和产状分析后发... 乌夏断裂带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东部,是西北缘冲断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多期的构造活动,该区形成了多期的不整合。在断裂带和外缘的隆起区地层剥蚀程度较大,活动时间的厘定比较困难。在对乌夏地区地层的沉积特征和产状分析后发现,乌夏地区经历了早二叠世的前陆盆地发育阶段、二叠纪末的逆掩推覆、三叠纪末的构造强烈隆升、侏罗纪末期的构造微弱活动、至白垩纪的构造定形等多个阶段的演化而形成了现今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冲断带 乌夏断裂带 构造活动时期 逆掩推覆 构造隆升
下载PDF
龙门山唐王寨地区逆冲推覆体构造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宗命 胡明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46-70,共25页
推覆构造体系是由几条逆冲断裂带及其逆冲席、逆冲片组成,主干断层与次级断层组成叠瓦式构造。本文对研究这四条主干道冲断裂带及其间的逆冲席、前缘区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泥。模拟试验研完了推覆构造的发展演变... 推覆构造体系是由几条逆冲断裂带及其逆冲席、逆冲片组成,主干断层与次级断层组成叠瓦式构造。本文对研究这四条主干道冲断裂带及其间的逆冲席、前缘区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泥。模拟试验研完了推覆构造的发展演变及形成机制,指出其前缘三角区是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体 逆冲断裂带 逆冲席
下载PDF
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邓涛 李勇 +1 位作者 王伟明 颜照坤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5-309,共5页
利用野外岩石露头、钻井岩心、镜下薄片和测井曲线等地质资料,研究龙门山中段逆冲推覆体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类型及特征,分析了砂体沉积古环境以及砂体发育过程,还原了古地理条件在砂体的沉积过程中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须... 利用野外岩石露头、钻井岩心、镜下薄片和测井曲线等地质资料,研究龙门山中段逆冲推覆体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四段砂体类型及特征,分析了砂体沉积古环境以及砂体发育过程,还原了古地理条件在砂体的沉积过程中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须家河三、四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扇三角洲2类沉积砂岩,且煤矿富集层位,高品位烃源岩也较为发育。因此,对这一区域须家河组砂体的研究,不仅是对龙门山前陆盆地古沉积环境的恢复,也是对该区域煤藏和油气资源的远景探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体 砂体类型 沉积环境 须家河组 龙门山中段
下载PDF
火焰山断裂带构造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凤来 漆万珍 《吐哈油气》 2006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火焰山断裂带的构造特征相当复杂,由于推覆体在向南推覆滑动过程中,存在推覆速率、阻力大小、岩性等不一致,使得火焰山构造带东西构造样式、断裂样式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构造带中段主要发育"舌状断鼻",东西两段发育反转断坡背... 火焰山断裂带的构造特征相当复杂,由于推覆体在向南推覆滑动过程中,存在推覆速率、阻力大小、岩性等不一致,使得火焰山构造带东西构造样式、断裂样式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构造带中段主要发育"舌状断鼻",东西两段发育反转断坡背斜,北坡发育断鼻。虽然逆掩主断层(真正的火焰山断层)容易识别,但存在层间走滑断层,使构造更加复杂,构造特征也难以把握。构造滑脱面主要为西山窑、八道湾组的煤系地层和第三系的石膏层构成一个滑脱体系。该滑脱断层才是真正的火焰山断层,其与地表出露的火焰山次级断层在第三系的石膏层滑脱面之上形成一个夹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山断裂 逆掩主逆断层 反转断坡背斜 逆掩推覆 滑脱体系 夹块
下载PDF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脱构造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锋 刘池洋 赵红格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1-674,共4页
以地震反射特征为依据,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确定了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向基底拆离形成的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脱构造。它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滑脱面以上有多层平行反射,不出现逆冲推覆前缘带复杂变形造成的杂乱反射;在平面上拆离滑脱构造与... 以地震反射特征为依据,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确定了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向基底拆离形成的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脱构造。它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滑脱面以上有多层平行反射,不出现逆冲推覆前缘带复杂变形造成的杂乱反射;在平面上拆离滑脱构造与周边构造有明显的不协调性;它是在晚侏罗世地块西部大规模的东西向逆冲推覆所造成的南高北低的构造背景下,因重力作用沿T9界面附近的煤系地层由南至北拆离滑脱形成的,在东、西、北均以断层与周边相接,为一外来岩席构成的复式向斜,构造变形相对简单。在鄂尔多斯地块西部构造强烈变形区,因重力作用导致从南至北的拆离滑脱,形成了构造变形相对简单并且完整的石沟驿复向斜覆盖在原地岩席之上,这对该区构造演化史研究及油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聚集 地质结构 地震反射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脱构造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鲁新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88-796,共9页
大地电磁测深(MT)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含油气盆地的普查勘探中。利用该方法在塔里木油气探区先后完成数条区域大剖面和一片面积普查工作。通过上述MT工作,在盆地内构造单元的区划、了解盆地与周缘褶皱带的构造接触关系、查找和圈走火... 大地电磁测深(MT)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含油气盆地的普查勘探中。利用该方法在塔里木油气探区先后完成数条区域大剖面和一片面积普查工作。通过上述MT工作,在盆地内构造单元的区划、了解盆地与周缘褶皱带的构造接触关系、查找和圈走火成岩体、研究盆地深部地质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并提出了许多新认识。尤其是对塔北和塔西南地区可能存在进掩推覆构造的推断以及盆地地壳上地幔高导层的发现,为该区油气勘探有利远景区的预测评价和盆地及周缘褶皱带的深部构造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塔里木盆地 油气勘探
下载PDF
牙轮钻头复合钻进在青西推覆体地层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晓平 李喜成 +1 位作者 安朝明 胡水艳 《吐哈油气》 2009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玉门青西区块逆掩推覆体地层存在"斜、磨、硬、变、跳"等特点,防斜与打快矛盾突出。常规的防斜钻具不能解决井身质量控制与机械钻速之间的矛盾,而地层岩性交错又不宜采用PDC钻头钻进。为此提出在Q2-32、青深1、窿12等三口井... 玉门青西区块逆掩推覆体地层存在"斜、磨、硬、变、跳"等特点,防斜与打快矛盾突出。常规的防斜钻具不能解决井身质量控制与机械钻速之间的矛盾,而地层岩性交错又不宜采用PDC钻头钻进。为此提出在Q2-32、青深1、窿12等三口井试验应用牙轮钻头复合钻进技术。结果表明:牙轮钻头复合钻进能充分发挥高转速、高钻压等特点,可以起到防斜打快效果,由此形成了青西逆掩推覆体牙轮钻头复合钻进技术,为青西逆掩推覆体防斜打快找到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掩推覆体 防斜打快 常规钻具 牙轮钻头复合钻进
下载PDF
复杂山地速度建场新方法在秋参1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兴军 满益志 +1 位作者 赖敬容 于跃云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04-206,共3页
速度建场的精度是制约复杂构造区成图精度的关键因素.针对山地构造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叠加速度谱可信度低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其中,层速度曲线绘制技术、曲线轨迹计算层速度技术、盐层速度建场技术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实... 速度建场的精度是制约复杂构造区成图精度的关键因素.针对山地构造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叠加速度谱可信度低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其中,层速度曲线绘制技术、曲线轨迹计算层速度技术、盐层速度建场技术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复杂山地的变速成图中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区 空间建模 平面网格化 层速度 逆掩推覆体
下载PDF
龙门山唐王寨地区逆冲推覆体及其前缘带含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松林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71-82,共12页
通过有机地化研究表明,逆冲推覆体及其前缘带有下寒武统黑灰色页岩、二叠系深灰色生物灰岩及黑灰色页岩、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白云岩,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灰黑色泥岩及煤层等四套较好的生油岩系。本区储集层以低渗低孔为特征,构造破坏强烈,油... 通过有机地化研究表明,逆冲推覆体及其前缘带有下寒武统黑灰色页岩、二叠系深灰色生物灰岩及黑灰色页岩、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白云岩,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灰黑色泥岩及煤层等四套较好的生油岩系。本区储集层以低渗低孔为特征,构造破坏强烈,油气保存条件较差,但在前缘带受力弱、保存完整的构造上,仍是寻找构造油气藏或岩性——构造油气藏的最有利地区,如天井山背斜东南翼的断层下盘及枫顺场突起背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体 前缘带 含油性
下载PDF
逆掩推覆构造的地震波照明与观测系统优化 被引量:51
15
作者 董良国 吴晓丰 +3 位作者 唐海忠 陈生昌 杨锴 刘守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1期40-47,共8页
在中国的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地表条件复杂,逆掩推覆构造广泛分布。在这些地区进行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设计应该基于 CRP 点而不是 CMP 点。为此,对基于 CRP 点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波动方程地震波照明结果,利用照明... 在中国的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地表条件复杂,逆掩推覆构造广泛分布。在这些地区进行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设计应该基于 CRP 点而不是 CMP 点。为此,对基于 CRP 点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波动方程地震波照明结果,利用照明统计、双程波照明或单程波照明方法,确定针对某勘探目的层的地面最优炮点分布范围;利用射线追踪和波动方程模拟,分析特定目的层各 CRP 点的覆盖次数以及照射能量的分布情况;综合地下各目的层不同炮检距地震道对各 CRP 点的覆盖次数和能量贡献分布曲线,确定这些目的层的最优检波器排列方式和排列长度。以玉门油田 JX01逆掩推覆构造模型为例,对面向目标的地震波照明和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勘探目标更好地进行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掩推覆构造 地震波照明 观测系统 共反射点
下载PDF
空气钻井在窿9井的试验与效果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志学 孙梦慈 +2 位作者 于文华 朱敬祖 梁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116,共3页
针对窿9井逆掩推覆体存在的钻井技术难点,结合地层地质特点,在充分论证与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在该井试验应用空气、泡沫和雾化钻井方式,使推覆体地层的钻井速度比钻井液钻井提高4 5倍以上;同时还摸索出了注入泡沫液,解决空气钻... 针对窿9井逆掩推覆体存在的钻井技术难点,结合地层地质特点,在充分论证与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在该井试验应用空气、泡沫和雾化钻井方式,使推覆体地层的钻井速度比钻井液钻井提高4 5倍以上;同时还摸索出了注入泡沫液,解决空气钻井扭矩大、携岩困难的办法,实现了泡沫液的循环利用。为青西地区今后大幅度提高推覆体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钻井 青西油田 逆掩推覆体 试验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阿什里地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严叔澜 陈绵琨 +1 位作者 朱振道 刘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5-29,共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阿什里地区紧邻北天山造山带前缘,受北天山造山系逆冲构造作用的影响,区内构造变形十分强烈。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证实,该区逆掩推覆构造现象普遍,阿什里地区头屯河构造西侧较大范围的石炭系露头为逆冲推覆、遭受剥蚀... 准噶尔盆地南缘阿什里地区紧邻北天山造山带前缘,受北天山造山系逆冲构造作用的影响,区内构造变形十分强烈。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证实,该区逆掩推覆构造现象普遍,阿什里地区头屯河构造西侧较大范围的石炭系露头为逆冲推覆、遭受剥蚀后残留的外来岩块。结合前人对准南地区侏罗纪沉积演化、盆地格局和三叠系、侏罗系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分析研究成果,笔者建议对准南地区盆地边界南扩,以侏罗系分布范围划定盆地南界。除前人普遍认识到北天山前缘存在三排背斜构造带之外,证实紧靠北天山盆山结合部还存在一排以头屯河背斜为代表的背斜构造带,对提升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 阿什里 逆掩推覆构造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关于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新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隆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7-563,共7页
有机生油沉积坳(凹)陷理论在指导准噶尔盆地油气地质勘探过程中,总的看是失败的。探讨了失败的根本原因后,提出了油气勘探新模式:不仅要看沉积坳(凹)陷,更要看中下地壳内是否存在幔源底辟构造,把这两者看作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才行。列... 有机生油沉积坳(凹)陷理论在指导准噶尔盆地油气地质勘探过程中,总的看是失败的。探讨了失败的根本原因后,提出了油气勘探新模式:不仅要看沉积坳(凹)陷,更要看中下地壳内是否存在幔源底辟构造,把这两者看作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才行。列举了新模式9大依据,提出了今后工作设想以及如何盘活我国中西部50~60个大小盆地中的潜在油气资源的想法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坳陷 逆掩推覆断裂 幔源底辟构造 古俯冲消减碰撞带
下载PDF
焉耆盆地西部逆冲推覆带二维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政威 陈亚强 +3 位作者 张付生 周咸玉 韩红珍 朱艳保 《河南石油》 2005年第3期14-16,i001-i002,共5页
焉耆盆地西部,地表主要为岩石裸露区、戈壁区和巨厚低降速带区,接收和激发条件都较差,地下为逆冲推覆带,构造复杂,是地震勘探困难地区。以往在该区进行了多次地震勘探,解决不了推覆带的构造成像问题,本次二维地震勘探利用射线追踪理论... 焉耆盆地西部,地表主要为岩石裸露区、戈壁区和巨厚低降速带区,接收和激发条件都较差,地下为逆冲推覆带,构造复杂,是地震勘探困难地区。以往在该区进行了多次地震勘探,解决不了推覆带的构造成像问题,本次二维地震勘探利用射线追踪理论的正演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采集参数对构造成像的影响,结合试验资料的定量分析,确定激发井深、药量,使地震采集参数更加合理。采集资料经处理,推覆体成像清晰,逆冲断点、断面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 推覆带 正演模拟 射线追踪 采集参数
下载PDF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华 刘红旭 王润红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65-72,80,共9页
燕山地区自晚三叠世以来进入了板内造山带形成演化阶段 ,并具有分期演化的幕式特征。在时间演化序列上 ,可分出造山前期 (T3)、造山主期 (J1~J3)和造山后期 (K1)等 3个阶段。构造变形方面 ,燕山板内造山带的基本构造格局为一大型逆冲... 燕山地区自晚三叠世以来进入了板内造山带形成演化阶段 ,并具有分期演化的幕式特征。在时间演化序列上 ,可分出造山前期 (T3)、造山主期 (J1~J3)和造山后期 (K1)等 3个阶段。构造变形方面 ,燕山板内造山带的基本构造格局为一大型逆冲推覆系统组成的构造楔形体 ,呈前展式扩展 ,造成的地壳缩短量可达 44 1 %。动力变质作用以高压动力变质为特征 ,发育高压动力变质岩(榴辉岩和高压麻粒岩 ) ,形成于构造应力集中的逆掩断层上盘 ,由中 上地壳长英质岩石转变而成。岩浆岩属钙碱性岩石系列、中酸性岩石组合 ,其中岩石类型、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及所反映的构造运动强度均具有一定的特征。在造山带形成过程中伴生 3期同造山磨拉石 :杏石口期磨拉石 (T3x)、后城期磨拉石 (J3h)和青石砬期磨拉石 (K1q)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燕山板内造山带 时间演化序列 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高压动力变质岩 三叠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