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现代域外游记的勃兴与繁荣
被引量:
1
1
作者
苏明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81-385,共5页
以近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域外游记写作热潮为考察对象,分析了近现代域外游记勃兴与繁荣原因之所在。提出了晚清域外游记的勃兴主要是由于官方的推动和政治需要所致,民国之后域外游记的大量出现则与留学热的涌动和现代交通业、旅游业的迅...
以近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域外游记写作热潮为考察对象,分析了近现代域外游记勃兴与繁荣原因之所在。提出了晚清域外游记的勃兴主要是由于官方的推动和政治需要所致,民国之后域外游记的大量出现则与留学热的涌动和现代交通业、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的观点。同时指出与游记写作的繁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游记研究的严重滞后,蕴含着丰富文学、文化信息的域外游记,拥有很大的学术空间,值得深入挖掘与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行旅
域外游记
外交策略
留学热
旅游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80年代域外游记中的西方形象
被引量:
2
2
作者
乔春雷
《天中学刊》
2006年第6期82-84,共3页
20世纪80年代的域外游记作家对西方持一种情感认同的态度,带着对西方的亲善,建构了以赞赏为主调的西方形象。这些西方形象再现了“西方”在80年代域外游记作家心中的形象和位置及其潜藏于背后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80年代
域外游记
西方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的词与物:晚清域外游记中的命名嬗变考察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汤琛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5,共6页
晚清域外游记出现诸多对西方现代事物的"命名",从"无名"的谜面式描述,到"有名"的词语指称,从颇具模糊性、想象性的自造词命名到客观精确的词语命名,命名活动既是一种词语运动,意味着明确指向现代事物的...
晚清域外游记出现诸多对西方现代事物的"命名",从"无名"的谜面式描述,到"有名"的词语指称,从颇具模糊性、想象性的自造词命名到客观精确的词语命名,命名活动既是一种词语运动,意味着明确指向现代事物的、多音节的现代汉语词汇纷纷登场,也是一种精神衍变,表征了命名者精神结构,以及社会总体意识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域外游记
命名
精神图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黎庶昌使外之文刍议
4
作者
杨波
王若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1-86,共6页
桐城派文家黎庶昌有使欧和驻日的外交履历,迥然相异的西洋风物与一衣带水的邻邦,赋予其使外之文独特风貌。经世致用与孔孟之道贯穿黎庶昌外交活动与文学创作始终,记述旅欧见闻的《西洋杂志》在文本体例和叙述方式上突破传统,使桐城游记...
桐城派文家黎庶昌有使欧和驻日的外交履历,迥然相异的西洋风物与一衣带水的邻邦,赋予其使外之文独特风貌。经世致用与孔孟之道贯穿黎庶昌外交活动与文学创作始终,记述旅欧见闻的《西洋杂志》在文本体例和叙述方式上突破传统,使桐城游记的域外书写别开生面。黎庶昌驻日期间,固守儒家传统,着意访求古籍,将诗文酬唱作为外交活动的有益延伸。他的这些活动与其所作《拙尊园丛稿》共同建构出一位“全才君子”的公使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庶昌
使外之文
《西洋杂志》
《拙尊园丛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人的域外游记
被引量:
1
5
作者
曹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40,共8页
清代前中期游记撰著中,已开始出现域外游历与知见视野空前广泛的“海事”之书,但直到晚清,才迎来官方或私人海外游历活动的剧增,并促成域外游记的持续涌现。晚清人的域外游记作为知识谱系积累和主题格局拓展,表现出由浅趋深的过程。在...
清代前中期游记撰著中,已开始出现域外游历与知见视野空前广泛的“海事”之书,但直到晚清,才迎来官方或私人海外游历活动的剧增,并促成域外游记的持续涌现。晚清人的域外游记作为知识谱系积累和主题格局拓展,表现出由浅趋深的过程。在众多的域外游记作者中,与桐城派文脉关联的作家,一时颇居担纲之任,如郭嵩焘、黎庶昌、薛福成等人对推动游记文学向近代新变的成就令人瞩目,值得强调。在晚清域外游记尾声中,亦显示此体所承载的时代使命与审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域外游记
郭嵩焘
桐城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出洋游记中的西方园林意象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昪
赵纪军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近代时期亲历西方园林的国人最早可追溯至晚清时期“开眼看世界”的出洋群体。其旅外游记所记载的对于西方园林的观察与思考,既是深入了解中国近代造园思想启蒙的先导性史料,也是系统回溯和客观评价近代西方影响下的本土造园理论与实践...
近代时期亲历西方园林的国人最早可追溯至晚清时期“开眼看世界”的出洋群体。其旅外游记所记载的对于西方园林的观察与思考,既是深入了解中国近代造园思想启蒙的先导性史料,也是系统回溯和客观评价近代西方影响下的本土造园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的重要参照。当前对中国近代园林的研究多关注“西风东渐”背景下的被动传入过程,较少关注中国向西方的主动学习过程。通过综合考察与分析晚清出洋游记文本,析缕其中的西方园林意象及评述体悟,探讨其成因与影响,以期弥补对早期国人亲历西方园林、主动探索受纳这一开端历程研究的不足,并为考察西方园林对于中国园林近代化转型的渐进影响提供更近源头的历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晚清
出洋游记
西方园林
意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14世纪域外纪行中的丝绸
被引量:
1
7
作者
吴莉娜
邱江宁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31-37,共7页
“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是由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托芬提出的。13世纪之前,由于道路被波斯帝国垄断,丝绸和丝路的真相扑朔迷离,人们对丝绸的认知带有很多的想象充分,表述颇为传奇。13-14世纪,由于蒙古...
“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是由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托芬提出的。13世纪之前,由于道路被波斯帝国垄断,丝绸和丝路的真相扑朔迷离,人们对丝绸的认知带有很多的想象充分,表述颇为传奇。13-14世纪,由于蒙古人的世界征略,丝绸之路大为畅通,西方旅行家和以高丽为代表的东亚商人对丝绸的叙述虽各有视角,却总体呈现出这个时期人们对丝绸的表述由外在走向深入,由传奇走向平实,愈来愈贴近丝绸的客观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4世纪
域外纪行
丝绸
西方旅行家
东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域外游记的特征及价值
被引量:
1
8
作者
代顺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63,共7页
近代域外游记指在近代出现的以记叙作者域外游览时所见所闻所感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内容庞杂,表现手法多样,采用了日记体、纪传体等多种形式,艺术水平参差不齐。除具有文学价值外,它们还具有史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当然也存在...
近代域外游记指在近代出现的以记叙作者域外游览时所见所闻所感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内容庞杂,表现手法多样,采用了日记体、纪传体等多种形式,艺术水平参差不齐。除具有文学价值外,它们还具有史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域外游记
特征
价值
不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现代域外游记的勃兴与繁荣
被引量:
1
1
作者
苏明
机构
大连民族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81-385,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1012)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045)
文摘
以近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域外游记写作热潮为考察对象,分析了近现代域外游记勃兴与繁荣原因之所在。提出了晚清域外游记的勃兴主要是由于官方的推动和政治需要所致,民国之后域外游记的大量出现则与留学热的涌动和现代交通业、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的观点。同时指出与游记写作的繁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游记研究的严重滞后,蕴含着丰富文学、文化信息的域外游记,拥有很大的学术空间,值得深入挖掘与言说。
关键词
域外行旅
域外游记
外交策略
留学热
旅游业
Keywords
overseas
travel
overseas
travel
notes
diplomatic
strategies
studying
abroad
fever
tourism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80年代域外游记中的西方形象
被引量:
2
2
作者
乔春雷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天中学刊》
2006年第6期82-84,共3页
文摘
20世纪80年代的域外游记作家对西方持一种情感认同的态度,带着对西方的亲善,建构了以赞赏为主调的西方形象。这些西方形象再现了“西方”在80年代域外游记作家心中的形象和位置及其潜藏于背后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80年代
域外游记
西方形象
Keywords
in
the
1980's
overseas
travel
notes
western
images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的词与物:晚清域外游记中的命名嬗变考察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汤琛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5,共6页
基金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课题"晚清域外纪游诗歌文献整理与研究"
文摘
晚清域外游记出现诸多对西方现代事物的"命名",从"无名"的谜面式描述,到"有名"的词语指称,从颇具模糊性、想象性的自造词命名到客观精确的词语命名,命名活动既是一种词语运动,意味着明确指向现代事物的、多音节的现代汉语词汇纷纷登场,也是一种精神衍变,表征了命名者精神结构,以及社会总体意识的变迁。
关键词
晚清
域外游记
命名
精神图式
Keywords
overseas
travel
notes
the
late
Qing
Dynasty
naming
mental
schema
language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黎庶昌使外之文刍议
4
作者
杨波
王若凡
机构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1-8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18BZW11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桐城派文家黎庶昌有使欧和驻日的外交履历,迥然相异的西洋风物与一衣带水的邻邦,赋予其使外之文独特风貌。经世致用与孔孟之道贯穿黎庶昌外交活动与文学创作始终,记述旅欧见闻的《西洋杂志》在文本体例和叙述方式上突破传统,使桐城游记的域外书写别开生面。黎庶昌驻日期间,固守儒家传统,着意访求古籍,将诗文酬唱作为外交活动的有益延伸。他的这些活动与其所作《拙尊园丛稿》共同建构出一位“全才君子”的公使形象。
关键词
黎庶昌
使外之文
《西洋杂志》
《拙尊园丛稿》
Keywords
Li
Shuchang
overseas
travel
notes
Western
travel
notes
Zhuozun
Garden
Series
分类号
I207.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人的域外游记
被引量:
1
5
作者
曹虹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40,共8页
文摘
清代前中期游记撰著中,已开始出现域外游历与知见视野空前广泛的“海事”之书,但直到晚清,才迎来官方或私人海外游历活动的剧增,并促成域外游记的持续涌现。晚清人的域外游记作为知识谱系积累和主题格局拓展,表现出由浅趋深的过程。在众多的域外游记作者中,与桐城派文脉关联的作家,一时颇居担纲之任,如郭嵩焘、黎庶昌、薛福成等人对推动游记文学向近代新变的成就令人瞩目,值得强调。在晚清域外游记尾声中,亦显示此体所承载的时代使命与审美力量。
关键词
晚清
域外游记
郭嵩焘
桐城派
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overseas
travel
notes
GUO
Songtao
Tongcheng
School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出洋游记中的西方园林意象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昪
赵纪军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078227)资助。
文摘
近代时期亲历西方园林的国人最早可追溯至晚清时期“开眼看世界”的出洋群体。其旅外游记所记载的对于西方园林的观察与思考,既是深入了解中国近代造园思想启蒙的先导性史料,也是系统回溯和客观评价近代西方影响下的本土造园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的重要参照。当前对中国近代园林的研究多关注“西风东渐”背景下的被动传入过程,较少关注中国向西方的主动学习过程。通过综合考察与分析晚清出洋游记文本,析缕其中的西方园林意象及评述体悟,探讨其成因与影响,以期弥补对早期国人亲历西方园林、主动探索受纳这一开端历程研究的不足,并为考察西方园林对于中国园林近代化转型的渐进影响提供更近源头的历史参考。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晚清
出洋游记
西方园林
意象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te
Qing
Dynasty
overseas
travel
notes
parks
and
gardens
in
the
West
image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3-14世纪域外纪行中的丝绸
被引量:
1
7
作者
吴莉娜
邱江宁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31-3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256)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是由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托芬提出的。13世纪之前,由于道路被波斯帝国垄断,丝绸和丝路的真相扑朔迷离,人们对丝绸的认知带有很多的想象充分,表述颇为传奇。13-14世纪,由于蒙古人的世界征略,丝绸之路大为畅通,西方旅行家和以高丽为代表的东亚商人对丝绸的叙述虽各有视角,却总体呈现出这个时期人们对丝绸的表述由外在走向深入,由传奇走向平实,愈来愈贴近丝绸的客观面目。
关键词
13-14世纪
域外纪行
丝绸
西方旅行家
东亚
Keywords
from
the
13^(th)
century
to
the
14^(th)
century
overseas
travel
notes
silk
Western
travel
ers
East
Asia
分类号
K892.25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域外游记的特征及价值
被引量:
1
8
作者
代顺丽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63,共7页
文摘
近代域外游记指在近代出现的以记叙作者域外游览时所见所闻所感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内容庞杂,表现手法多样,采用了日记体、纪传体等多种形式,艺术水平参差不齐。除具有文学价值外,它们还具有史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
近代域外游记
特征
价值
不足
Keywords
overseas
travel
notes
in
modern
times,
characteristics,
values,
drawback
分类号
I207.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现代域外游记的勃兴与繁荣
苏明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世纪80年代域外游记中的西方形象
乔春雷
《天中学刊》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晚清的词与物:晚清域外游记中的命名嬗变考察
杨汤琛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黎庶昌使外之文刍议
杨波
王若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晚清人的域外游记
曹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晚清出洋游记中的西方园林意象
张昪
赵纪军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13-14世纪域外纪行中的丝绸
吴莉娜
邱江宁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近代域外游记的特征及价值
代顺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